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原文化与中国食品包装生态设计理念 被引量:4
1
作者 何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2,118,共3页
从中国本原文化视野,对中国食品包装生态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突出和强调唯技术论时代下人与自然阴阳相合、生生不息这样一种"和实生物"的食品包装生态设计理念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食品包装 生态设计 本原文化 阴阳相合 生生不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庄道家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新说 被引量:11
2
作者 曾繁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1,共7页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以西方"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模式来规范老庄道家存在论思想,从而得出其消极倒退的结论。其实,老庄的道家思想是一种迥异于西方认识论的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它依据"天人之际"、&qu...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以西方"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模式来规范老庄道家存在论思想,从而得出其消极倒退的结论。其实,老庄的道家思想是一种迥异于西方认识论的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它依据"天人之际"、"冲气以和"的理论,从"道法自然"的基本观点出发,论述了"道"作为宇宙万物诞育、人类生存发展之本原,人与自然万物共源齐一以及"无为无欲"、"无用之用"、"可道常道"、"大美无言"等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理论范畴,主张一种无欲与不争的、超越普通功利与物欲的审美的态度。同时,老庄还论述了带有"生物链"思想的"天倪"观与自我修养的"心斋"、"坐忘"之道以及建立"至德之世"的生态社会理想。老庄的这些思想已经是具有比较严密体系的中国古代生态存在论审美理论形态,成为同当时生产与社会发展不完全平衡的理论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存在论 道法自然 冲气以和 万物齐一 天倪 坐忘 至德之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感应论与中国古代宇宙观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志辉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9-103,共5页
天人感应观念在东西方都曾长期存在。在中国,阴阳五行、观物取象、占卜预测、方技术数、典章仪式和谶纬之学中都渗透着天人感应观念,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甚至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这种观念表现为大小宇宙论,它也... 天人感应观念在东西方都曾长期存在。在中国,阴阳五行、观物取象、占卜预测、方技术数、典章仪式和谶纬之学中都渗透着天人感应观念,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甚至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这种观念表现为大小宇宙论,它也同样广泛存在于文艺复兴之前的整个欧洲,并通过星象学、各种巫术、宗教仪式和墓葬形制表现出来。这种现象表明了人类早期有着大体相同的宇宙观念和思维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 阴阳五行 大宇宙 小宇宙 整体宇宙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说庄子阴阳宇宙观的起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毓任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12,共4页
“阴阳”在庄子宇宙图式中是与“道”二而一的概念。但庄子的阴阳观念从何而来 ,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从道家和南方原始宗教的关系考察 ,庄子的阴阳观念主要起源于南方的“” ,同时 ,与当时具有严重巫术意味的天文观测“望气”有关。
关键词 庄子 宇宙观 道家 原始宗教 阴阳观念 宇宙图式 巫术 意味 起源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哲学:冯契与超越 被引量:1
5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188,共10页
遵循冯契倡导的“世界哲学”理念,以兼顾系统性和基础性的方式融汇中西方哲学,无疑能焕发哲学研究的新生机。为此,有必要激活“阴阳”这对古老的中国哲学范畴,把“阴”界定成接应性,“阳”则为有指向的主动目的,阴阳两者须臾不可分离且... 遵循冯契倡导的“世界哲学”理念,以兼顾系统性和基础性的方式融汇中西方哲学,无疑能焕发哲学研究的新生机。为此,有必要激活“阴阳”这对古老的中国哲学范畴,把“阴”界定成接应性,“阳”则为有指向的主动目的,阴阳两者须臾不可分离且互补共生。一旦纳入更新后的阴阳理念,那么西方哲学在认识论、心智哲学、伦理学乃至形而上学领域里的诸多困境便能迎刃而解,相应地,西方哲学中的心灵、移情、实践理性、物理过程以及抽象实体等核心概念亦能得到更加有效的说明。尽管从事世界哲学工作需要研究者们着力进行概念辨析、文本互证和理论构建,但出入于各种传统的交互合作将会把哲学探索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此即为世界哲学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哲学 冯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