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黄绿叶基因Yellow-Green Leaf 6(YGL6)的表达模式与蛋白定位 被引量:2
1
作者 施军琼 王亚琴 +3 位作者 张天泉 马玲 桑贤春 何光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0-656,共7页
叶色突变既可作为形态标记用于杂交稻育种,又是研究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诱变籼稻恢复系"缙恢10号"获得1个稳定遗传的黄绿叶突变体,暂命名为ygl6(yello... 叶色突变既可作为形态标记用于杂交稻育种,又是研究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诱变籼稻恢复系"缙恢10号"获得1个稳定遗传的黄绿叶突变体,暂命名为ygl6(yellow-green leaf 6)。前期我们通过图位克隆筛选出候选基因Os12g23180,通过遗传互补实验证实了黄绿叶基因YGL6为Os12g23180,BLASTp分析表明YGL6基因编码NAD(P)-结合的Rossmann折叠超家族蛋白质,属于短链脱氢酶/还原酶家族,推断为异黄酮还原酶、糖脱水酶或mRNA结合蛋白。利用qRT-PCR进行表达模式的分析表明YGL6基因仅在绿色组织如心叶、成熟叶、叶鞘和绿色颖壳中表达,尤其以心叶的表达量最高,同时YGL6基因表达还受光照的诱导。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转水稻原生质体结果表明YGL6蛋白定位于叶绿体。本研究丰富了水稻突变体库,为YGL6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黄绿叶 YGL6基因 叶绿体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 4的表型鉴定及候选基因定位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忠学 张渝竣 +6 位作者 刘林 刘世家 田云录 周时荣 江玲 万建民 刘玲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7-636,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 4(ygl4)进行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和功能分析,探讨水稻叶绿体发育分子机制。[方法]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 4来自粳稻品种‘中花11’化学诱变突变体库。ygl 4与籼稻品种‘N22’杂交构建...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 4(ygl4)进行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和功能分析,探讨水稻叶绿体发育分子机制。[方法]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 4来自粳稻品种‘中花11’化学诱变突变体库。ygl 4与籼稻品种‘N22’杂交构建F_(2)分离群体以进行YGL 4基因定位,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和亚细胞定位等技术对基因进行初步功能分析。[结果]相比于野生型,ygl 4在幼苗2~3叶龄出现黄绿叶症状,在6月下旬移栽大田后,黄绿叶症状加剧,甚至开始出现白化,突变性状可以一直保持到全生育期直到种子成熟。温敏性试验表明,ygl 4突变体在20℃表现出更严重黄化表型。透射电镜观察表明,ygl 4的叶片细胞结构中出现了较多的双膜囊泡结构。基因定位显示,ygl 4突变性状由1个隐性核基因LOC_Os 04g42000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一个核黄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6,7-二甲基-8-核糖醇基二氧四氢蝶啶合酶(LS),且突变体叶色表型可被外施核黄素恢复为正常表型。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YGL4定位于叶绿体。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在突变体中,叶绿素暗反应阶段参与5-氨基乙酰丙酸(ALA)到原叶绿素酸酯合成过程的基因表达上调。[结论]水稻YGL 4编码LS基因,并通过调控植物体内核黄素合成途径影响叶色和叶绿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绿叶突变体 基因定位 6 7-二甲基-8-核糖醇基二氧四氢蝶啶合酶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addition modifies nutrient utilization in highly-valued ornamental tree seedlings
3
作者 Wang Yanjie Wei Hongxu +6 位作者 Ge Lili Sun Naiwei Wang Ting Zhang Qichang Han Lianbin Ge Xingyu Jin Guangyu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136-144,共9页
Forestation in the increasingly urbanized area generates a huge demand for ornamental tree stocks, requiring new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efficiency of highly valued seedlings.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 is... Forestation in the increasingly urbanized area generates a huge demand for ornamental tree stocks, requiring new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efficiency of highly valued seedlings.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 is one of biodegradable natural plant growth modifier derived from chitin and an abundant water insoluble biopolymer. In this study, Buddhist pine(Podocarpus macrophyllus)(PM) and Northeast yew(Taxus cuspidata)(TC) were cultured with or without COS addition from 1 July to 17 November 2016. Relative to the TC seedlings, the PM seedlings had greater growth of height and biomass which was found to b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s of nitrogen(N) and phosphorus(P) concentrations in shoot during the culture. Only those TC seedlings treated without COS addition had higher proportion of decline in the initial N concentration than that in the PM seedlings. Root P concentration declined less in Buddhist pine seedlings than that in Northeast yew seedlings treated with COS. By 17 of November 2016, both N and P seemed to have been diluted in the PM seedlings and exceed the demand in the TC seedlings. In conclusion, COS had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for the culture of ornamental tree seedlings to promote nutrient utilization for shoot biomass accumulation, but more specific effect on nutrient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need to be confirmed by mo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PLANTING Urban greenING seedling quality FERTILIZATION Cultural manip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数字化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璟 魏璐 靳珍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探究黄河流域城市群数字化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城市群数字化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并通过空间滞后Tobit模型估计了其影响效果。研究发现,黄河流... 探究黄河流域城市群数字化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城市群数字化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并通过空间滞后Tobit模型估计了其影响效果。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城市群数字化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通过推动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接提升绿色经济效率;此外,黄河流域城市群数字化水平会负向调节政府干预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会正向调节基础设施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数字化水平对黄河流域中游和下游地区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上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城市群 数字化水平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物流绿色效率测度及驱动因素分解研究
5
作者 李倩 陈子杰 +1 位作者 张圣忠 董千里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共8页
以黄河流域九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物流绿色效率测度及驱动因素分解的三阶段模型。在运用排放因子法测算碳排放量的基础上,结合超效率SBM模型以及改进LMDI模型,从横向和纵向双维度对2013—2021年黄河流域物流绿色效率及驱动因素进行测度... 以黄河流域九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物流绿色效率测度及驱动因素分解的三阶段模型。在运用排放因子法测算碳排放量的基础上,结合超效率SBM模型以及改进LMDI模型,从横向和纵向双维度对2013—2021年黄河流域物流绿色效率及驱动因素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3—2021年碳排放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总体物流绿色效率反复震荡,热力和电力等能源的消耗比例有所提高;九省份物流绿色效率波动式上升,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空间上呈现“上游低、中下游高”的格局,且空间差异逐步扩大。因素分解显示,黄河流域碳排放驱动因素存在时空异质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规模是黄河流域碳排放量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物流业运输强度与能源效率是主要制约因素,物流业运输强度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碳排放测算 物流绿色效率 时空演变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低值收敛到高水平协调——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协调发展
6
作者 李庆 谢伟伟 +1 位作者 李润宽 张格格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3,共7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当前黄河流域城市发展正处于水资源从节约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产业结构向数字化、智能化提升,能源消耗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当前黄河流域城市发展正处于水资源从节约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产业结构向数字化、智能化提升,能源消耗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产业结构升级和碳减排三者的绿色协调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对黄河流域2003—2022年86个地级市的水生产率、产业结构和能源碳排放水平(即水产碳)的绿色协调关系进行量化测度和分析,并通过β收敛模型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协调关系的收敛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黄河流域城市的绿色协调发展水平处于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状态;②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收敛特征,整体上呈现低值收敛趋势,这种趋势不利于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打破现状。建议在中上游地区结合产业发展重点提升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消耗脱钩;在中下游地区结合产业发展重点降低能源排放水平,实现产业发展与能源排放脱钩;在全流域一方面以水为基,统筹流域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增效,精准有效地补齐绿色协调发展短板,提升流域整体的绿色协调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重点突破,打破低效水平上的绿色协调收敛趋势,引导流域整体绿色协调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进入先分化后协调的发展轨道,促使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关系从低水平收敛向高水平协调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协调 时空特征 Β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7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7-440,共14页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多时段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及其随时间演变而产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黄河...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多时段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及其随时间演变而产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效率在2011~2020年呈“M”型波动上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和污染排放严重致使效率仍未达到有效状态,成熟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是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效率的损失主体;②“十二五”时期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两条路径分别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双元驱动型和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多元驱动型,“十三五”时期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3条路径分别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双元驱动型、对外开放引领型和产业转型+城市化升级双元驱动型;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路径呈现出从依赖少数路径向多条路径并行推进的变化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转型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始终都是构成绿色转型发展路径的核心条件,城市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仅在“十三五”时期开始成为新的核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发展 动态演变 SBM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进与预测
8
作者 梁劲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179,共8页
分析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进并进行趋势预测,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EBM模型对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效率值进行分解,结合Dagum基尼系数对效率值进行时空演进与差异... 分析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进并进行趋势预测,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EBM模型对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效率值进行分解,结合Dagum基尼系数对效率值进行时空演进与差异分析,通过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矩阵进行趋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稳步上升且呈“双元”驱动特征,但中游、下游地区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受到技术效率的制约。(2)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呈上游、中游、下游逐级下降态势,超变密度对效率值差异的贡献率最大。(3)黄河流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类型的转移受邻近地区的影响较大,长期看,效率值的平稳分布总体呈现向高值集中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 EBM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孙鹏 戴鹏辉 +2 位作者 惠岩 张杰繁 职紫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2-785,共14页
探析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Super-S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78个城市2010—2020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水平,并利用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To... 探析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Super-S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78个城市2010—2020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水平,并利用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均呈现出随时间演化而波动上升态势,但发展水平较低,两者在区域间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②研究期间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韧性耦合度与协调度均呈增长趋势,其中耦合度整体处于磨合阶段,协调度整体处于一般协调状态,从空间格局来看,呈现出“上游-中游-下游”阶梯式递增的特征;③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对耦合协调度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对耦合协调度抑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效率 生态韧性 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 TOBIT回归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的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
10
作者 陈景华 刘展豪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5,共14页
提升绿色创新转化效率是黄河流域各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基于沿黄城市群7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空间核密度估计及空间分位数回归模型,可以探究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的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发现... 提升绿色创新转化效率是黄河流域各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基于沿黄城市群7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空间核密度估计及空间分位数回归模型,可以探究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的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稳步提升,科技研发阶段效率波动式上升,绿色转化阶段效率较低但增长显著,呈现出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为引领,各城市群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的稳定性较强,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与收敛趋势,济南、青岛、西安等城市绿色创新转化高地逐步形成,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数字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规制能显著提升绿色创新转化效率,随着分位点的提升,影响效应持续增强,一定程度上导致区域差异的形成;促进金融发展、加强市场自由度、强化政策支持在各分位点处的影响效应不一致。在空间层面,仅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政策支持、环境规制、市场自由度、产业结构与数字技术呈现“逐底竞争”“以邻为壑”的特征,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需着力强化驱动因素的空间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城市群 绿色创新转化效率 时空格局 空间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黄河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11
作者 薛选登 张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8,198,共8页
探究农业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用水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尼系数和Super-SBM测度了2002—2022年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和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并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 探究农业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用水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尼系数和Super-SBM测度了2002—2022年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和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并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其中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集聚度逐渐增加,而上游地区则减少;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农业生产集聚度与农业用水绿色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生产集聚主要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调整城乡收入差距来影响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基于此,黄河流域内的9个省(区)应当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通过实施规模化适度经营、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推动科技进步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集聚 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基尼系数 Super-SBM 面板数据 中介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视域下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昕昱 郭光庭 杨韶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
利用2006-2021年黄河流域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与窗口DEA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与绿色发展... 利用2006-2021年黄河流域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与窗口DEA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与绿色发展效率呈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关系,方向特征表现为偏西北-偏东南;(2)总体来看,金融发展的3个子系统中,金融规模显著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金融效率和金融可得性反之;(3)从空间溢出角度来看,当前黄河流域城市金融规模不利于本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但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金融效率对本地区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影响不明显;金融可得性显著促进了本地绿色发展效率,却抑制了邻近地区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黄河流域 绿色发展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的三元协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阮连杰 李媛 任保平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发展状态及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提供借鉴,从理论上探讨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三元耦合协调机理并构建理论框... 为探究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发展状态及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提供借鉴,从理论上探讨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三元耦合协调机理并构建理论框架,以黄河流域77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以2012—2020年为研究期实证检验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及生态保护耦合协调水平,并利用全局莫兰指数与Dagum基尼系数法深入探究其耦合协调的时空联系。结果表明:1)2012—2020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指数、绿色技术创新指数与生态保护指数均呈现稳步增大趋势。其中生态保护指数在2012—2019年呈现出小幅度的波动性稳定态势,但在研究期末即2020年大幅提升。2)黄河流域的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稳步上升。通过空间演变格局分析可知,在研究期内各市均已摆脱严重失调等级,协调等级的市也在研究期内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西安、郑州与济南三市跻身初级协调等级。3)从耦合协调的时空联系来看,一方面黄河流域各市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聚集效应,另一方面耦合协调度的总体Dagum基尼系数呈波动下降趋势,流域总体差异在逐步缩小,但下游地区与中上游地区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差异在逐渐扩大。根据差异贡献率可知,耦合协调的发展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发展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技术创新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绿色财富测度、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彩艳 何爱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4,共6页
文章从生产性自然资本、绿色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维度构建绿色财富测度框架,运用预期收益折算法、永续盘存法、教育成本法估算黄河流域2000—2020年的绿色财富,并通过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核密度估计、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其区... 文章从生产性自然资本、绿色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维度构建绿色财富测度框架,运用预期收益折算法、永续盘存法、教育成本法估算黄河流域2000—2020年的绿色财富,并通过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核密度估计、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其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绿色财富呈现稳步攀升态势,从2000年的3.849万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37.061万亿元,其中,绿色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占比越来越大。(2)黄河流域绿色财富分布不均衡,流域总体存在差异但呈波动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中游地区内基尼系数呈波动上升趋势。(3)全流域及上、中、下游地区绿色财富均缺乏协调有序性,全流域核密度曲线呈现右移、主峰高度下降特征,上游地区呈现两极分化特征。(4)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财富 区域差异 动态演变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黄转绿突变体ytg-2叶色变异机制及突变基因的初步定位
15
作者 王仔艳 黄誉程 +4 位作者 冯国军 杨晓旭 刘大军 闫志山 刘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植物叶色黄转绿突变易于识别,可作为标记性状应用于生产中的种子纯度鉴定、良种繁育、杂种纯度鉴定及杂交种生产。以菜豆叶片黄转绿突变体ytg-2及其野生型A18为试验材料,对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叶绿素合成中间代谢物质含量以及叶绿体... 植物叶色黄转绿突变易于识别,可作为标记性状应用于生产中的种子纯度鉴定、良种繁育、杂种纯度鉴定及杂交种生产。以菜豆叶片黄转绿突变体ytg-2及其野生型A18为试验材料,对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叶绿素合成中间代谢物质含量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A18相比,突变体ytg-2苗期叶片呈现黄色表型,叶绿素含量低,表现为总叶绿素缺失,主要是由于叶绿素合成过程中coprogenⅢ到protoⅨ的合成受阻导致。随着生长发育,叶片由黄色转变为浅绿色,总叶绿素含量也随之升高。遗传分析显示,突变体ytg-2叶片黄转绿表型是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BSA测序将突变基因初步定位于1号染色体,位于开始位置46290000 bp、结束位置51430000 bp的5.14 Mb区间内。研究结果为探究黄转绿突变体叶色变异的生理机制,定位与叶色黄转绿相关的基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叶色突变体 黄转绿 基因定位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能源富集区绿色发展:特征分析与效率测度
16
作者 杨怀佳 张波 仲崇浩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89,共9页
能源富集区禀赋结构和经济结构特殊,推进绿色发展需坚持能源、经济、生态、社会四个系统的协同共生。建立了符合能源富集区绿色发展特征的“四圈”理论模型并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20个主要能源地市2011—2022年相关数据,运用SB... 能源富集区禀赋结构和经济结构特殊,推进绿色发展需坚持能源、经济、生态、社会四个系统的协同共生。建立了符合能源富集区绿色发展特征的“四圈”理论模型并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20个主要能源地市2011—2022年相关数据,运用SBM-DEA模型对该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能源富集区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V”型演变趋势,资源投入与生态产出冗余度的变动是造成波动的主要原因。能源富集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的强劲推动,而基于技术水平不变的要素投入配置优化并不能有效提升其绿色发展效率。区域内各地级市在绿色发展效率方面的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创新能力和能源利用水平的差异是决定各地市绿色发展效率高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效率 能源富集区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研究
17
作者 周欣欣 张永旺 汪红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27,共8页
为破解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难题,找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背后的原因,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06—2020年各省(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生态保... 为破解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难题,找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背后的原因,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06—2020年各省(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借助融合协调模型计算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度,并运用障碍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诊断和分析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上游>下游>中游”的格局,各省(区)距离优质协调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主要受产出高效维度与资源禀赋维度的阻碍;影响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程度的内部驱动因素按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耕地复种指数、森林覆盖率、粮食单产、人均耕地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因此,应加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统筹协调,加快推动区域间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流动和制定差异化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 障碍度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占红 王峥 牛莉芹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524,共14页
推动旅游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响应“双碳”目标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的应有之义。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与多时空尺度分析方法,定量考察了2010—2020年黄河流域沿线城市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与动态演进特征,并借助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推动旅游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响应“双碳”目标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的应有之义。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与多时空尺度分析方法,定量考察了2010—2020年黄河流域沿线城市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与动态演进特征,并借助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揭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与各驱动因素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推移,黄河流域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表现出曲折式动态变化轨迹,且地区间的非均衡性一直存在,但总体上,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差异存在动态收敛趋势;空间上效率中等区逐渐占据主流,且呈现出“黄河上游-中下游”的递变分异格局。(2)时空动态特征方面,流域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局部空间结构与依赖关系网络相对稳定,但在迁移方向上协同与竞争并存;在时空跃迁过程中,多数市域单元表现出较强的转移惰性或时空惯性,表明其空间状态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3)从影响因素来看,旅游经济规模、对外开放、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低分位地区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交通便捷程度以及科学技术等因素的优化对高分位地区效率等级提升的正向边际效应较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黄河流域旅游业绿色发展格局以及促进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绿色发展效率 时空动态 面板分位数回归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20的鉴定与候选基因发掘
19
作者 王晓菲 李凤菲 +4 位作者 邸新晏 杨国金 陈梅 张长伟 凌英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8,共12页
叶色突变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野生型西农1B(WT),获得一个稳定遗传、全生育期均为黄绿叶的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20(ygl20)。与野生型WT相比,ygl20株高、二次枝梗数、每穗实粒数... 叶色突变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野生型西农1B(WT),获得一个稳定遗传、全生育期均为黄绿叶的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20(ygl20)。与野生型WT相比,ygl20株高、二次枝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千粒质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叶片中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T)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也显著降低(p<0.01),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WT(p<0.01),胞间CO_(2)浓度(C_(i))则显著增加(p<0.05)。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ygl20叶绿体中嗜锇小体增多,基粒堆积密度低,基质片层松散。遗传分析表明:ygl20的黄绿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方法对YGL20基因定位克隆,发现YGL20的G/T单碱基替换导致了ygl20黄绿叶的突变表型,其编码产物为牻牛儿基牻牛儿基还原酶(Geranylgeranyl Reductase,GGR)。qRT-PCR分析表明:YGL20可能参与了叶绿素合成/代谢相关的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绿叶突变体ygl20 图位克隆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还原酶(G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0
作者 朱风慧 张同功 刘立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为优化黄河流域产业布局,以制造业集聚推动全流域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地级市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就制造业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对上、中、下游制造业集聚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制... 为优化黄河流域产业布局,以制造业集聚推动全流域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地级市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就制造业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对上、中、下游制造业集聚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制造业集聚水平有待提高,其对全流域绿色TFP未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但通过空间溢出有力推动了周边城市的绿色技术进步;从分区域来看,制造业集聚对上游绿色TFP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对中、下游绿色TFP均表现出推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制造业集聚的正向效应,黄河流域应破除要素流动壁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畅通产业链循环,拓宽产业链分工,以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群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