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洞庭湖水域洪灾区人群潜在寿命、工作、价值损失年数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杏莉 李硕颀 +3 位作者 谭红专 刘爱忠 周价 杨土保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 了解洪灾对人群健康和价值的损害程度。方法 应用标化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WYPLL)、潜在价值损失年数 (VYPLL)对湖南省洞庭湖水域部分洪灾区人群 1995~ 1999年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灾区... 目的 了解洪灾对人群健康和价值的损害程度。方法 应用标化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WYPLL)、潜在价值损失年数 (VYPLL)对湖南省洞庭湖水域部分洪灾区人群 1995~ 1999年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灾区与非灾区两人群死因顺位一致 ,但损伤、中毒和肿瘤死因的死亡专率 ,灾区显著高于非灾区。在死因构成中损伤、中毒死亡居第三位 ,肿瘤居第四位 ;但在YPLL、WYPLL分析中则跃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两人群各年龄段的YPLL、WYPLL、VYPLL分析显示灾区人群 40~ 5 9岁的各种死亡损失均高于非灾区。结论 降低洪灾区人群损伤、中毒和肿瘤死亡率和重视 40~ 5 9岁年龄段人群劳动力的保护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 死亡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潜在价值损失年数 湖南 洞庭湖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重庆市脑卒中早死概率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丁贤彬 焦艳 +1 位作者 毛德强 唐文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脑卒中死亡率、早死亡概率、潜在寿命损失及分布情况,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方法:2016年居民死亡个案数据(死亡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部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采用... 目的:了解重庆市脑卒中死亡率、早死亡概率、潜在寿命损失及分布情况,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方法:2016年居民死亡个案数据(死亡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部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10,ICD-10)对脑卒中(I60-I64)死亡个案进行编码,数据经SPSS 19.0统计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亡概率、潜在寿命损失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16年重庆市脑卒中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7.35/105与63.19/105,脑卒中死亡占总死亡的16.04%。男性脑卒中死亡率(130.74/105)与标化死亡率(75.72/105)均高于女性(103.50/105与50.51/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0,P=0.000;χ~2=27.346,P=0.000)。农村脑卒中死亡率(137.95/105)与标化死亡率(73.44/105)均高于城市(63.54/105与35.27/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8,P=0.000;χ~2=37.190,P=0.000)。50岁前脑卒中死亡率均低于50/105,5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016年脑卒中早死亡概率为2.88%,男性脑卒中早死亡概率(3.74%)高于女性(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999,P=0.000)。农村脑卒中早死亡概率(3.33%)高于城市(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43,P=0.000)。脑卒中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s,AYLL)为10.87人年。结论:重庆市脑卒中死亡率与早死亡概率高,农村居民与男性是重点人群,应加强脑卒中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死亡率 早死亡概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疾病监测区域伤害死亡负担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丽萍 王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7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了解和评价我国伤害所造成的死亡负担及其特征。方法根据中国疾病监测区域的10年伤害资料,结合全人群及非全人群的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数(PYEL)、伤害非全人群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LEL)、平均人群损失生存年数... 目的了解和评价我国伤害所造成的死亡负担及其特征。方法根据中国疾病监测区域的10年伤害资料,结合全人群及非全人群的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数(PYEL)、伤害非全人群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LEL)、平均人群损失生存年数(AYSL)等指标,对我国因伤害所导致死亡负担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0年期间总的伤害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自杀与自伤、交通事故、淹死为死因前三位的伤害类型,但其中交通事故、失火或火焰、他杀呈逐年上升趋势。0~69.999岁伤害人群在不同情况下,均是PYEL大于YPLL,伤害非全人群的PYEL均大于伤害全人群的PYEL,全人群的YLEL即dE为1.64,男性YLEL高于女性,伤害发生类型中,YLEL的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为:自杀与自伤>交通事故>淹死。在伤害导致的平均人群生存损失年数方面,男、女差别不大,在伤害发生类型中,AYSL的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为:淹死>交通事故>自杀与自伤。结论对伤害的危害性及其对人群生命质量影响的较全面评价,可为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敷(PYEL) 伤害非全人群潜在寿命损失年敷(ypll) 期望寿命损失年敷(YLEL) 平均人群损失生存年敷(AYSL)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2007年北京市永定路社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袁鸣艳 赵海珊 侯超英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了解永定路社区居民死亡原因和死亡率,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07年永定路派出所提供的永定路社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94-2007年永定路社区居民共死亡1295名,死亡率为251.4... 目的了解永定路社区居民死亡原因和死亡率,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07年永定路派出所提供的永定路社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94-2007年永定路社区居民共死亡1295名,死亡率为251.40/10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的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男性死亡人群明显高于女性死亡,比率为1.38:1。60岁以上死亡人数是死亡年龄组的主要构成。结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死亡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县居民死亡模式分析
5
作者 徐飚 俞顺章 +1 位作者 陈信垠 叶喜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23-127,共5页
用平均期望寿命、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近30年来上海县居民的死亡模式发现,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平均期望寿命1990年男、女分别达71.92岁和74.55岁。总死亡率明显下降,标化死亡率1970年后一直保持平稳,减寿年数从1960... 用平均期望寿命、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近30年来上海县居民的死亡模式发现,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平均期望寿命1990年男、女分别达71.92岁和74.55岁。总死亡率明显下降,标化死亡率1970年后一直保持平稳,减寿年数从1960年的64942.5年下降为12554.0年。1950年婴儿、新生儿和1~4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3‰、6.8‰和0.94‰。死因谱分析发现,上海县居民1988~1990年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病和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8.25/10万、73.36/10万和56.46/10万。减寿年数分析显示,1990年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和传染病,其值为4017.0年、3805.5年和64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期望寿命 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减寿年数 死因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石化公司1996~2006年职工死因及潜在减寿损失分析
6
作者 马颖洁 孙晓芸 +1 位作者 朱承勤 吴志宏 《中国健康教育》 2007年第9期646-647,658,共3页
目的了解石化公司职工的主要死因及疾病的减寿危害,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减寿损失年率,对1996-2006年公司范围内职工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6年公司职工标化死亡率为278.84/10万,... 目的了解石化公司职工的主要死因及疾病的减寿危害,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减寿损失年率,对1996-2006年公司范围内职工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6年公司职工标化死亡率为278.84/10万,男性299.48/10万,女性215.43/10万,死亡原因排列前5位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91.04%;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6565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21.51‰,男性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4905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26.57‰,女性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1660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9.99‰,顺序依次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是公司职工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导致职工早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标化潜寿命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