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下游潮汐河段高精度潮位预报方法比较研究
1
作者 夏明嫣 张帆一 +3 位作者 闻云呈 夏云峰 胡庆芳 侍翰生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针对长江下游高水位主控因素的沿程变化,采用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NS_TIDE)模型、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与自回归模型修正(NS_TIDE-AR)组合方法、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水动力学模型、水动力学模型结合集合卡尔曼滤波(HM-EnKF)同化方法... 针对长江下游高水位主控因素的沿程变化,采用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NS_TIDE)模型、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与自回归模型修正(NS_TIDE-AR)组合方法、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水动力学模型、水动力学模型结合集合卡尔曼滤波(HM-EnKF)同化方法预报长江下游潮位,并对比了各种方法对长江下游沿线站点潮位预报的精度和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的潮位预报精度最高且最稳定,NS_TIDE-AR组合方法与HM-EnKF同化方法的精度较为接近,NS_TIDE模型和水动力学模型误差相对较大;NS_TIDE-AR组合方法、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HM-EnKF同化方法均能较好地预报洪水期长江下游潮位,NS_TIDE-AR组合方法不适用于风暴潮期间的潮位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风暴潮 潮位预报 非稳态潮汐调和分析 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 水动力学模型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调度响应关系的长江上游水库正反向防洪调度研究
2
作者 吴文雄 蒋志强 +3 位作者 徐学军 李安强 张弛 义崇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207,共5页
基于河道水动力模型及大量的典型场洪水推演结果,分析了长江上游蓄泄过程与下游关键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变化规律,量化了防洪工程调控与河湖水文情势变化的数量关系,并基于此构建了由下游水位控制目标反推上游水库调蓄过程的反向控制模型... 基于河道水动力模型及大量的典型场洪水推演结果,分析了长江上游蓄泄过程与下游关键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变化规律,量化了防洪工程调控与河湖水文情势变化的数量关系,并基于此构建了由下游水位控制目标反推上游水库调蓄过程的反向控制模型,可实现通过下游防洪要求快速逆推上游水库拦蓄过程,完善了上游水库、下游站点、防洪保护对象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可为上游水库调度提供可靠、便捷的调度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调度 长江上游 调度响应关系 反向控制模型 洪水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运行对三峡水源区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3
作者 吴贞晖 王孟 +3 位作者 刘扬扬 吴比 肖洋 张可可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将引起三峡库区水文情势和水质变化。为预测引江补汉工程运行对水源区水环境的影响,构建水源区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丰、平、枯、特枯水年情景下水源区水文情势、水动力变化和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浓度时空... 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将引起三峡库区水文情势和水质变化。为预测引江补汉工程运行对水源区水环境的影响,构建水源区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丰、平、枯、特枯水年情景下水源区水文情势、水动力变化和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龙潭溪取水口水域水动力条件显著增强,各月流速增幅达0~0.04 m/s;工程实施后取水口水质受引水拖拽作用趋向于主库区,不同典型年下该断面COD、氨氮、总磷年均变化幅度分别介于-2.31%~0.41%、4.18%~8.20%、0.77%~1.82%,非引水时段有发生富营养化风险。研究成果可为引江补汉工程水源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补汉工程 三峡水源区 水环境影响预测 数值模拟 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汛前水位集中消落调度方式优化研究
4
作者 张松 何小聪 梁志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4,共10页
【目的】受来水预报不确定性及发电调度、生态调度试验、库岸稳定要求等影响,三峡水库的集中消落期调度方式存在水位精准调控困难、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优化空间等问题。为了在有效控制防洪风险的同时提高三峡水库汛前水位集中消落期调度... 【目的】受来水预报不确定性及发电调度、生态调度试验、库岸稳定要求等影响,三峡水库的集中消落期调度方式存在水位精准调控困难、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优化空间等问题。为了在有效控制防洪风险的同时提高三峡水库汛前水位集中消落期调度灵活性和综合效益,提出了延长三峡水库汛前集中消落期的优化调度方式。【方法】在分析三峡水库消落期水文情势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延长三峡水库汛前集中消落、三峡水库调洪计算、下游河道洪水演进模型,对比分析了遭遇不同类型洪水时不同汛前水位集中消落方案的防洪影响和效益,以不影响防洪安全、有效提高综合效益为原则优选汛前水位集中消落方式。【结果】结果显示,延长三峡水库集中消落期3~5 d,遭遇1954年、1998年等长江流域实际大洪水时,三峡水库均可在转入防洪调度时将水位预泄至145 m,且预泄过程中,不增加下游沙市、城陵矶等主要水文站超警戒水位的天数,不抬高洪峰时沙市、城陵矶等主要水文站水位。【结论】结果表明:在防洪风险可控的前提下,6月中下旬在下游河道水位较低时,适当延长三峡水库汛前水位集中消落至145 m的时间,可以较好地统筹协调汛前防洪和供水需求,并有效衔接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有利于提高集中消落期调度的灵活性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三峡水库实际调度提供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汛前集中消落 调度方式优化 长江流域 洪水 优化调度 多目标 洪水演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护滩服役状态评价体系
5
作者 陈一梅 王朋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0,共8页
随着长江航道建设的快速发展,维护管理好在役的航道整治建筑物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内针对长江中常见的航道整治建筑物——护滩服役状态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考虑指标模糊性的可拓云理论,建立护滩服役状态评价模型。依据监测信息、... 随着长江航道建设的快速发展,维护管理好在役的航道整治建筑物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内针对长江中常见的航道整治建筑物——护滩服役状态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考虑指标模糊性的可拓云理论,建立护滩服役状态评价模型。依据监测信息、护滩历年维护经验和相关规范,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序关系法和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经模型计算可以得到护滩所隶属的服役状态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长江中游新九水道护滩服役状态评估,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吻合。验证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护滩服役状态评价模型可以正确识别护滩服役状态,指导护滩日常维护工作,推进长江航道养护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滩 服役状态评价 可拓云模型 航道养护 智能化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取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可可 刘金珍 +2 位作者 王中敏 刘扬扬 吴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2,共7页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为保障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安全和湖北省补水区城乡生活供水安全,有必要在工程取水口周边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充分考虑水质保护要求、交通航运、港口建设发展、应急响应需求等因素的基础...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为保障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安全和湖北省补水区城乡生活供水安全,有必要在工程取水口周边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充分考虑水质保护要求、交通航运、港口建设发展、应急响应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三峡调度运行不同水位情况、工程引水代表流量和相应水质条件设计工况情景,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和应急响应时间估算结果,提出引江补汉工程龙潭溪取水口水源保护区范围建议,为将来保护区划定提供技术支撑。计算结果表明,以龙潭溪取水口为中心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径向距离应≥1.3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区划分 水动力模型 溢油事故 应急响应 引江补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湖洪水遭遇下鄱阳湖水动力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广明 王志超 +3 位作者 吴龙华 吴秋琴 黄志文 邓书盼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
鄱阳湖接纳流域内来水,其洪水的形成和发展受鄱阳湖流域来水和长江洪水的双重影响,造成该地区在特定时段极易引发特大洪水。文章分析了江湖作用机制,并基于1959-2009年汉口和湖口洪水资料,统计分析了江湖洪水遭遇及长江洪水倒灌入湖频次... 鄱阳湖接纳流域内来水,其洪水的形成和发展受鄱阳湖流域来水和长江洪水的双重影响,造成该地区在特定时段极易引发特大洪水。文章分析了江湖作用机制,并基于1959-2009年汉口和湖口洪水资料,统计分析了江湖洪水遭遇及长江洪水倒灌入湖频次;通过构建鄱阳湖-长江干流二维水动力模型,对江湖顶托加剧情景、江湖顶托相持情景、长江洪水倒灌情景等典型洪水过程进行了重演与分析,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水位过程进行验证与误差分析,并应用该模型对1998年极端洪水遭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洪水一般早于长江洪水出现,两者遭遇主要在6-7月;长江倒灌情景一般发生在长江主汛期,通过统计分析长江洪水的倒灌天数及倒灌水量,反映了江湖顶托强度在年代际尺度上处于此消彼长的波动状态;模型对江湖洪水遭遇典型水位过程与1998年极端洪水遭遇过程的模拟预测精度较高,效果较好,说明模型能够很好地处理鄱阳湖洪水与长江洪水遭遇的高动态变化问题,可为鄱阳湖地区的经济建设和防洪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长江 洪水遭遇 洪水频率 顶托作用 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冰冰 李友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为更好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利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3~2021年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生态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最后利用耦合协调... 为更好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利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3~2021年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生态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最后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化特征与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异质,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相较于中游和上游地区更加突出;生态保护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且对周围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耦合协调度从以中度协调为主转变为高度协调为主。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生态保护,还需重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特征研究
9
作者 吴永妍 曾思栋 +3 位作者 季永月 刘强 毛文耀 夏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研究气候变化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变化规律对该区域防洪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气候模式(GCMs)和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典型站点洪水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干流径流量在4种共... 研究气候变化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变化规律对该区域防洪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气候模式(GCMs)和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典型站点洪水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干流径流量在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情景下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SSP5-8.5高排放情景下,季节性水文变动更为剧烈且持续。不同气候情景和模式下,大通、汉口、螺山和宜昌等4个站点的年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3日洪量均有增长趋势。未来小洪水、中洪水、大洪水、特大洪水发生比例依次减小。相较SSP3-7.0情景和SSP5-8.5情景,SSP1-2.6情景和SSP2-4.5情景发生小洪水的比例更高,而发生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比例则更低。在SSP3-7.0和SSP5-8.5情景下,大洪水以上量级的洪水发生概率增大,且这两种情景下大洪水的发生趋于极端化。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干流防洪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洪水演变 DTVGM模型 CMIP6 长江中下游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被引量:34
10
作者 胡四一 宋德敦 +5 位作者 吴永祥 崔信民 邹鹰 沈福新 王银堂 戴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83-294,共12页
在分析总结长江中下游防洪经验和防洪决策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针对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提出了具有系统结构合理、软件设计先进、实用性强、扩充性好、适应实时要求特点的总体设计,确定了系统的开发原则。据... 在分析总结长江中下游防洪经验和防洪决策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针对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提出了具有系统结构合理、软件设计先进、实用性强、扩充性好、适应实时要求特点的总体设计,确定了系统的开发原则。据此,拟定了系统的逻辑结构;以数据库、知识库作为信息基础,通过总控程序构筑系统运行环境,实现信息查询和防洪调度的功能。信息查询以灵活多样的查询方式、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来实现对实时水雨工情、洪水预报结果等信息的快速查询;防洪调度侧重运用洪水演进和调度模型对预案进行水情仿真,为决策者提供汛情发展事态信息。为对模型库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出建立决策方案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为适应软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选择了起点高、开发难度大的视窗软件系统作为系统的软件环境,实现了图形用户界面技术,使界面友好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图形用户界面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对长江洪水调蓄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荣昉 吴敦银 +1 位作者 刘影 冯启旭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7,共6页
通过建立洪水模拟模型,分析计算出鄱阳湖调蓄长江洪水的功能有限,分析了将湖区圩垸还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提出了对鄱阳湖实行人工控制、更好地调蓄洪水的建议,将为减轻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洪水模拟模型 调蓄功能 鄱阳湖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拟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I)——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6
12
作者 许继军 杨大文 +1 位作者 蔡治国 金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长江三峡区间因暴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对三峡水库的防洪安全和运行调度的影响很大。本论文依据三峡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基于GIS的机理性分布式水文模型,来模拟三峡区间入库洪水,以尽量减少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利用近期建成的7... 长江三峡区间因暴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对三峡水库的防洪安全和运行调度的影响很大。本论文依据三峡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基于GIS的机理性分布式水文模型,来模拟三峡区间入库洪水,以尽量减少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利用近期建成的78个自动雨量站网监测的小时降雨信息作为模型的输入,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大多数洪水过程的模拟精度较好,但也有的模拟结果较差,其中降雨信息缺失是洪水预报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三峡区间 洪水预报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江河道水流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渠庚 朱勇辉 +1 位作者 唐峰 孙贵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1,共6页
利用长江防洪实体模型,全面系统地对荆江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各水力要素进行测量,并结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水沙、地形资料,分析了荆江河段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近期变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荆江不同河道整治方案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不同河... 利用长江防洪实体模型,全面系统地对荆江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各水力要素进行测量,并结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水沙、地形资料,分析了荆江河段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近期变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荆江不同河道整治方案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不同河型提出了具体的河势控制措施。研究成果表明:通过试验分析较详细地掌握了荆江水面纵比降、断面宽深比、流速分布及水流动力轴线变化等水力要素变化的特点,揭示了荆江河段水流运动规律,并为河道(航道)整治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防洪模型 荆江 水流运动特性 河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过江隧道河段极端洪水冲刷深度的预测 被引量:19
14
作者 史英标 鲁海燕 +1 位作者 杨元平 曹颖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5-692,共8页
钱塘江河口为强冲积性河口,在洪潮水流共同作用下河床冲淤剧烈,极端洪水条件下河床的冲刷深度是过江隧道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河床演变分析、动床数值模拟和动床物理模型等研究手段,建立了钱塘江河口过江隧道河段洪水冲刷深度的预... 钱塘江河口为强冲积性河口,在洪潮水流共同作用下河床冲淤剧烈,极端洪水条件下河床的冲刷深度是过江隧道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河床演变分析、动床数值模拟和动床物理模型等研究手段,建立了钱塘江河口过江隧道河段洪水冲刷深度的预测模型,分别经钱塘江河口的典型实测地形、水流泥沙及河床冲淤等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某过江隧道河段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三种研究方法所得的结果定性定量基本合理,且与后来地质详勘的沉积分析成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预测的最大冲刷深度可为过江隧道的合理埋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相关系 动床数模 动床物模 极端洪水冲刷深度 钱塘江河口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下游江湖演变与治理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1
15
作者 卢金友 朱勇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7,共10页
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运用,迄今已10 a,坝下游水文情势、河道冲淤与江湖关系等均已发生变化。简要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中游江湖水沙输移特性变化、中游干流河道与三口分流道冲淤变化、中游干流河势变化与江湖关系变化特点... 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运用,迄今已10 a,坝下游水文情势、河道冲淤与江湖关系等均已发生变化。简要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中游江湖水沙输移特性变化、中游干流河道与三口分流道冲淤变化、中游干流河势变化与江湖关系变化特点;简要介绍了长江科学院近期利用实体模型和数学模型开展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江湖演变的预测结果,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就长江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江湖演变研究与治理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未来江湖治理的思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中游 江湖演变 江湖治理 实体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至长江口整体水动力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欧剑 马进荣 +1 位作者 张行南 张晓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2,共5页
为更好研究长江大通以下河段的水动力特性,建立了大通至长江口感潮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河道水位与流量、河汊分流比及长江口水域的流态.在整体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嵌套技术建立了镇扬河段工程区... 为更好研究长江大通以下河段的水动力特性,建立了大通至长江口感潮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河道水位与流量、河汊分流比及长江口水域的流态.在整体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嵌套技术建立了镇扬河段工程区局部数学模型,整体模型为局部模型提供边界条件,局部模型采用精细网格进行工程计算.以高资港区码头工程为例,对工程建设前、后不同水文条件下水位、流场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对河段的水利规划、堤防和行洪安全、河势不会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型 平面二维模型 正交曲线网格 嵌套网格 防洪评价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洪工程系统风险分析方法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进 黄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40,共4页
从风险分析的角度研究流域防洪体系的组成、影响因素及其风险分析方法 ,包括系统破坏概率和洪灾损失的估算、非工程措施对减小系统风险的影响等 ,并结合长江中游防洪工程的特点 ,探讨防洪系统的组成。研究表明 :通过系统风险分析 ,可以... 从风险分析的角度研究流域防洪体系的组成、影响因素及其风险分析方法 ,包括系统破坏概率和洪灾损失的估算、非工程措施对减小系统风险的影响等 ,并结合长江中游防洪工程的特点 ,探讨防洪系统的组成。研究表明 :通过系统风险分析 ,可以将防洪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相互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工程 系统风险 非工程措施 风险评估 长江流域 防洪系统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洪水的可公度性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富强 许士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7,共5页
可公度性表示自然界事物之间的一种秩序。可公度性即概周期,是周期性的一种扩展。基于可公度信息预测理论,初步探讨了水旱灾害事件概周期(灰周期)外推的数列预测方法。采用三元可公度公式直接外推法对长江流域洪水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可... 可公度性表示自然界事物之间的一种秩序。可公度性即概周期,是周期性的一种扩展。基于可公度信息预测理论,初步探讨了水旱灾害事件概周期(灰周期)外推的数列预测方法。采用三元可公度公式直接外推法对长江流域洪水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可公度网络结构图分析了其物理机制。初步估测显示,未来长江中下游大洪水可能发生在2008年和2013年左右,长江上游的大水年和大旱年分别可能发生在2009年和2007年左右。该方法有较强的物理成因基础,模拟精度较高,外延预报精度有待事实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水旱灾害 可公度性 信息系 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恒定流条件下荆江三口分流模拟控制方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勇辉 渠庚 郭小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6,共5页
长江防洪实体模型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重大水利科研项目。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建立了适合长江防洪实体模型的非恒定流条件下荆江三口分流模拟控制方式。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条件下的验证试验研究表明,该模拟控制方式下荆江三口模... 长江防洪实体模型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重大水利科研项目。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建立了适合长江防洪实体模型的非恒定流条件下荆江三口分流模拟控制方式。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条件下的验证试验研究表明,该模拟控制方式下荆江三口模型分流流量与分流过程均与原型相似,基本满足试验精度要求。验证后,该模拟控制方式被应用于长江防洪实体模型荆江河段洪水演进特性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三口 分流 非恒定流 长江防洪实体模型 曲线堰 模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洪水对鄱阳湖倒灌影响及微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志寰 范红霞 +1 位作者 朱立俊 刘贝贝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6,共8页
长江洪水对鄱阳湖的倒灌现象是江湖关系的研究内容之一。倒灌过程对江湖水沙交换及流域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安全维护和水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江湖倒灌现象及其特有的水文、泥沙性质,阐述了长江对鄱阳湖倒灌的作用机理和发生条... 长江洪水对鄱阳湖的倒灌现象是江湖关系的研究内容之一。倒灌过程对江湖水沙交换及流域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安全维护和水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江湖倒灌现象及其特有的水文、泥沙性质,阐述了长江对鄱阳湖倒灌的作用机理和发生条件,并从旱涝灾害、水沙交换和水环境生态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倒灌产生的江湖效应研究成果。在归纳以往江湖倒灌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从相似理论、相似条件和微模型倒灌研究关键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可采用微型河工模型试验新技术,开展长江和鄱阳湖这类大范围江湖作用关系研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鄱阳湖 倒灌 江湖关系 微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