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江海域海流及风暴潮流响应特征
1
作者 黄竞争 曾广贤 谢天宝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6,共8页
【目的】探究阳江海域夏季、冬季海流特征及差异,揭示台风1907“韦帕”、2118“圆规”、2203“暹芭”期间风暴潮流运动规律,为阳江海上风电开发及设计参数评估提供支撑。【方法】基于阳江海域近岸夏季、冬季全潮观测及台风期间观测资料... 【目的】探究阳江海域夏季、冬季海流特征及差异,揭示台风1907“韦帕”、2118“圆规”、2203“暹芭”期间风暴潮流运动规律,为阳江海上风电开发及设计参数评估提供支撑。【方法】基于阳江海域近岸夏季、冬季全潮观测及台风期间观测资料,采用调和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海流与风暴潮流特性,并结合遥感分析资料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和结论】阳江海域夏季和冬季全潮观测期间最大流速分别为133.4和68.8 cm/s,流向均为西南偏西向。海域受地形、强潮汐动力、冬季东北季风和北方低温高盐水团等因素影响引起海水辐聚,形成离岸方向的强水平压强梯度力,导致海流西南―西向流动,夏季小潮期西向流驱动力较弱时,海平面较低,流向易受各分潮流主导转为东北向。台风期间,海水辐聚效应增强,当台风风向向东偏转且风速东分量超过10.0 m/s时,易产生西南―西向强流,流速随风速东分量增大而增大;天文大潮涨潮期间,强流持续时间长,垂向影响深,如台风“暹芭”过境时,S1观测点最大流速达183.9 cm/s,表层至0.8H(距海表4/5总水深处)深度层流速持续8 h在100.0 cm/s以上;海域南侧风暴潮增水对海流西向流动有一定阻碍作用,如台风“圆规”期间,虽然相比于“韦帕”和“暹芭”期间海平面更高且风速更大,但强流持续时间和影响深度层均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特征 风暴潮流 海水辐聚 阳江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阳江与广西黄姚黑豆豆豉香气组分及感官差异分析
2
作者 吴汇 金瑞琪 +2 位作者 吴昌正 童星 张薄博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52-359,I0004-I0017,共22页
豆豉的香气感官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感官评价,对产自广东阳江及广西黄姚的10种市售黑豆豆豉进行香气组分及感官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0种黑豆豆豉共鉴定出202种挥发... 豆豉的香气感官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感官评价,对产自广东阳江及广西黄姚的10种市售黑豆豆豉进行香气组分及感官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0种黑豆豆豉共鉴定出202种挥发性化合物,以醛类、酯类和醇类物质为主。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和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10种样品中共筛选出22种OAV>1.0的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正壬醛、3-甲基丁醛和2-甲基丁酸乙酯等9种挥发性化合物的OAV在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差异。异戊酸、3-甲基丁醛和4-乙基愈创木酚3种物质是广东阳江黑豆豆豉中的重要赋香物质,使其在焦香和花香方面得分较高;正壬醛、丁酸乙酯和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等6种物质是广西黄姚黑豆豆豉中的重要赋香物质,使黄姚豆豉更多呈现花香、果香和醇香香气。通过对阳江和黄姚黑豆豆豉的香气组分及感官差异分析,揭示了广东及广西两省著名豆豉产区黑豆豆豉的关键香气组分及感官特征,可为区域特色黑豆豆豉产品风味品质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黑豆豆豉 黄姚黑豆豆豉 香气组分 感官差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西南部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特征及其分布控制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郝国丽 蒋迪娅 +3 位作者 许风光 张昊 金艳 刘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51-1967,共17页
为了进一步掌握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西南部火山岩发育模式和分布控制因素,本次研究基于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火山岩研究区块及周边各项资料,首先通过薄片鉴定结合测井识别了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特征,然后采用井震结合研究了火山机构特征,再利... 为了进一步掌握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西南部火山岩发育模式和分布控制因素,本次研究基于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火山岩研究区块及周边各项资料,首先通过薄片鉴定结合测井识别了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特征,然后采用井震结合研究了火山机构特征,再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火山岩成因。结果表明:恩平凹陷西南侧发育以玄武岩为主的火山岩,通过钻井资料,判别火山岩岩性4种,分别为玻质碎屑岩、块状玄武岩、杏仁体玄武岩和火山隐爆角砾岩;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可划分为2相4亚相,分别为火山通道相隐爆角砾岩亚相,喷溢相板状熔岩流亚相、辫状熔岩流亚相和玻质碎屑岩亚相;依据沉积岩沉积界面识别4个喷发期次,并按期次划分了火山口—近火山口、近源、中源和远源4个相带;火山岩储层复杂,火山口—近火山口—近源相物性较好;不同期次玄武质岩浆由同源幔源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岩浆房位于下地壳,经历了强烈的地壳同化混染作用。对于分布控制因素,本次研究根据地震资料,识别了研究区两期活动断裂,珠江组沉积期呈NEE-NE向断裂,韩江组沉积期至今主要为NWW-NW向断裂;认为其岩浆来源与深部断裂有关,NW向的左旋走滑分量使火山机构相带走向向左有微弱旋转,且从带状逐渐过渡为反S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恩平凹陷 阳江—一统断裂带 火山岩相 火山机构 地球化学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地区咸酸田土地改良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司圆圆 周庆兰 +1 位作者 杨尉 陈兴汉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通过对阳江地区沿海丢荒的咸酸田进行地力监测,通过“水改+肥改”措施对土壤改良,引入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改善土壤生态,并持续地力监测,评估经济效益。以期达到沿海咸酸田生态环境改善、水稻提质增效和丢荒农田复耕的目的,为治理土... 通过对阳江地区沿海丢荒的咸酸田进行地力监测,通过“水改+肥改”措施对土壤改良,引入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改善土壤生态,并持续地力监测,评估经济效益。以期达到沿海咸酸田生态环境改善、水稻提质增效和丢荒农田复耕的目的,为治理土壤污染、修复耕地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 咸酸田 地力监测 改良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市淡水鱼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5
作者 王爱华 王明锐 姚晶晶 《绿色科技》 2024年第7期124-129,共6页
为进一步推进阳江市农产品高质量建设,促进淡水鱼产业发展,通过对阳江市淡水鱼产业实地调研及收集到的资料,从育种、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深入分析了阳江市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短板。认为产业竞争力不足、产业基础设施薄弱、... 为进一步推进阳江市农产品高质量建设,促进淡水鱼产业发展,通过对阳江市淡水鱼产业实地调研及收集到的资料,从育种、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深入分析了阳江市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短板。认为产业竞争力不足、产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投入欠缺和产业整合力度不够是制约阳江市淡水鱼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集约化养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增加技术培训、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建设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接入市场金融工具等对策建议,为推动阳江市淡水鱼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产业化 产业现状 阳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暖季型草坪草品种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姚祥 李晓慧 +4 位作者 沈泽宇 邹景文 隋德宗 陈静波 郭海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在江苏盐碱地中种植暖季型草坪草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品种‘阳江’(‘Yangjiang’)和杂交结缕草(Zoysia sinica×Z.matrella)品种‘苏植3号’(‘Suzhi No.3’),探索这2个品种对盐碱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土... 在江苏盐碱地中种植暖季型草坪草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品种‘阳江’(‘Yangjiang’)和杂交结缕草(Zoysia sinica×Z.matrella)品种‘苏植3号’(‘Suzhi No.3’),探索这2个品种对盐碱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江’和‘苏植3号’种植样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土壤的pH值和电导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样地。细菌群落结构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对照样地均有显著差异,‘阳江’和‘苏植3号’种植样地的细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固氮细菌、丛枝菌根真菌和粪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总体上看,‘阳江’和‘苏植3号’种植样地土壤中功能细菌类群关系较近,二者与对照样地的关系均较远;而3种样地土壤中功能真菌类群关系均较远。‘阳江’和‘苏植3号’种植样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影响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植株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土壤的pH值和电导率明显影响土壤中部分功能细菌的丰富度,植株地下部生物量和土壤pH值明显影响土壤中部分功能真菌的丰富度。综合分析认为,在江苏滨海盐碱地中种植‘阳江’和‘苏植3号’对盐碱地的植株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在盐碱地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 ‘苏植3号’ 暖季型草坪草 盐碱地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定豆豉原料及烹饪的品质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术月 李汴生 +3 位作者 林玲莉 杨双艳 张鉴国 廖荣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通过理化指标、感官评价、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式,探究罗定豆豉(L1、L2、L3、L4)与阳江豆豉(Y1)的原料及烹饪品质。比较水煮与爆香工艺处理后的罗定豆豉的感官评分,进而研究烹饪后罗定豆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风味物质的变化... 通过理化指标、感官评价、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式,探究罗定豆豉(L1、L2、L3、L4)与阳江豆豉(Y1)的原料及烹饪品质。比较水煮与爆香工艺处理后的罗定豆豉的感官评分,进而研究烹饪后罗定豆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罗定豆豉的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含量比阳江豆豉分别高2.056,0.757 mg/g;罗定豆豉的最佳烹饪方式为爆香16 s;电子鼻与SPME-GC-MS结果表明,爆香的罗定豆豉风味物质主要为硫化物与烷类。该研究可为罗定豆豉产品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定豆豉 阳江豆豉 氨基酸态氮 游离氨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强地震震源区地壳速度结构及其对板内地震成因的启示
8
作者 李伦 沈旭章 +2 位作者 董世贤 廖杰 赵凌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32,共13页
稳定板块内部的强地震(震级大于和等于6.0级的地震)是如何孕育与发生的一直以来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广东省的阳江洋边湾、河源新丰江水库与汕头南澳岛位于稳定的华南陆块内部,是广东省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三个区域,有强震发生的历史,... 稳定板块内部的强地震(震级大于和等于6.0级的地震)是如何孕育与发生的一直以来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广东省的阳江洋边湾、河源新丰江水库与汕头南澳岛位于稳定的华南陆块内部,是广东省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三个区域,有强震发生的历史,是理解板内强震孕育与发生的理想窗口。而这些强震区域的地壳结构与物理性质是理解强震孕育构造背景与发生机制的关键基础。本文基于阳江与河源已构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结合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对比与总结汕头南澳岛与北美新马德里强震区的孕震构造背景,揭示广东省强震震源区与地震活跃区的地壳结构与物理性质、强震孕震与发震构造背景以及两者关系,进而探讨广东省强震发生的成因机制。结果显示广东省的强震倾向于发生于NE-SW向与NW-SE向断层交汇处。这些断层交汇处呈现低地震波速度特征,在发震深度范围(8~15 km深)地震b值较小(<1.0)。低地震波速度与低地震b值特征指示断层交汇处为稳定华南陆块的局部薄弱带,易于构造应变能积累。此外,流体参与的孔隙压力增大或荷载增大等局部地壳应力扰动可能是触发广东省强震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提出进一步加强板内强震发生的应力积累方式和持续时间,以及孔隙水压力增大的物理机制等研究,可加深认识板内强震的发生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助力粤港澳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强地震 速度结构 板内地震 广东省 河源 阳江 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GPS探空仪国际比对试验结果 被引量:50
9
作者 李伟 赵培涛 +1 位作者 郭启云 王缅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3-462,共10页
通过2010年7月12日—8月1日第8届世界气象组织阳江国际探空比对,采取同球比对施放方式,选择芬兰Vaisala探空仪作为比对标准,对中国参加国际比对的长峰探空仪与华云探空仪,使用共29次同球比对数据,从典型个例分析与统计分析两方面开展系... 通过2010年7月12日—8月1日第8届世界气象组织阳江国际探空比对,采取同球比对施放方式,选择芬兰Vaisala探空仪作为比对标准,对中国参加国际比对的长峰探空仪与华云探空仪,使用共29次同球比对数据,从典型个例分析与统计分析两方面开展系统性评估。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对于温度探测,中国长峰探空仪整体系统偏差在0.4℃之内,标准偏差在0.7℃之内,中国华云探空仪在30km高度以下性能与长峰探空仪相当,但是30 km高度以上偏差明显增大;对于气压与风的探测,两者系统偏差与标准偏差均较小,表明GPS定位以及气压与风的算法准确;对于湿度探测,与芬兰Vaisala探空仪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低温性能需要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GPS探空仪 阳江 第8届国际探空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东平核电站邻近海区鱼卵和仔鱼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俊彬 黄增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4,共7页
广东阳江东平核电站邻近海区生态调查于199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进行。春季采获鱼卵101个、仔鱼45尾,隶属于4目9科11种和4个未定种;秋季采获鱼卵82个、仔鱼104尾,隶属于5目9科13种和3个未定种。对一些主要种类如康氏小公鱼Anchoviel... 广东阳江东平核电站邻近海区生态调查于199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进行。春季采获鱼卵101个、仔鱼45尾,隶属于4目9科11种和4个未定种;秋季采获鱼卵82个、仔鱼104尾,隶属于5目9科13种和3个未定种。对一些主要种类如康氏小公鱼Anchoviellacommersoni、裘氏小沙丁鱼Sardinellajussieu、斑Clupainddonpunctatus、杜氏棱Thrissadussumieri、无齿Andontostomachacunda等的数量分布特征作了描述。就影响鱼卵、仔鱼种类数量分布的因素作了探讨,还对核电站建成后温排水对鱼卵、仔鱼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 核电站 鱼卵 仔鱼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响应2.0:大数据时代的灾害治理——基于“阳江经验”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利敏 童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共13页
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人类应对灾害的能力正处于历史拐点,大数据驱动"灾害响应2.0"智能时代即将来临。阳江经验是典型代表,对它的研究发现,专用与多用途传感数据初步得到应用,物联网使虚拟网络智慧与现实物理世界执行能力得到... 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人类应对灾害的能力正处于历史拐点,大数据驱动"灾害响应2.0"智能时代即将来临。阳江经验是典型代表,对它的研究发现,专用与多用途传感数据初步得到应用,物联网使虚拟网络智慧与现实物理世界执行能力得到结合,它也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人群智慧和机器决策结合起来。政府、实务工作者和民众对大数据灾害治理表现出责任感和积极支持的态度,这是实践中最难能可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灾害治理 物联网 传感器 人群智慧 阳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黑豆品种酿制广东阳江豆豉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国基 耿予欢 于淑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29,41,共4页
本研究以广西、河南、江西、越南及广东阳江出产的黑皮大豆为原料,以相同的传统生产工艺酿制阳江豆豉,分别测定了原料的粗蛋白含量、浸渍时黑豆吸水情况、流水作业化率、成曲水份、氨基酸态氮含量及产品氨基酸含量、产品的松化率及脱皮... 本研究以广西、河南、江西、越南及广东阳江出产的黑皮大豆为原料,以相同的传统生产工艺酿制阳江豆豉,分别测定了原料的粗蛋白含量、浸渍时黑豆吸水情况、流水作业化率、成曲水份、氨基酸态氮含量及产品氨基酸含量、产品的松化率及脱皮率等。比较了不同产地的黑豆酿制的阳江豆豉,综合质量品评认为阳江地区的黑豆酿制的豆豉质量最好,广西黑豆次之,其次是河南黑豆、江西黑豆及越南黑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阳江豆豉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核电厂附近海域生物辐射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晓峰 上官志洪 赵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40,共6页
随着辐射防护理念的发展,环境中生物所受到的辐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使用ERICA项目中推荐的辐射影响评价方法,对阳江核电厂运行后对附近海域中海洋生物的辐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剂量率估算结果显示,阳江核电厂的液态放射性流出... 随着辐射防护理念的发展,环境中生物所受到的辐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使用ERICA项目中推荐的辐射影响评价方法,对阳江核电厂运行后对附近海域中海洋生物的辐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剂量率估算结果显示,阳江核电厂的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对附近海域海洋生物造成的辐射剂量率不会超过7.47×10-3μGy.h-1,远低于国际上推荐的保护生物的辐射剂量率控制值,也低于本底辐射剂量率。因此,阳江核电厂正常运行后对附近海域中的海洋生物不会造成不利的辐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核电厂 海洋生物 辐射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阳江4.9级地震破裂方位角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秀薇 闻则刚 +2 位作者 邱奕超 杨马陵 刘吉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在一维有限移动震源模式下,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利用s波或P波拐角频率的方向性来确定地震破裂面的方法,计算了2003年11月-2005年10月阳江地区13次ML≥2.5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结果显示:利用s波、P波拐角频率得到的2004... 在一维有限移动震源模式下,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利用s波或P波拐角频率的方向性来确定地震破裂面的方法,计算了2003年11月-2005年10月阳江地区13次ML≥2.5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结果显示:利用s波、P波拐角频率得到的2004年9月阳江4.9级地震破裂方位角分别为167°和166°,地震序列以NNW为主要破裂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角频率 破裂方位角 阳江4.9级地震 震源机制解 多普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阳江农场地形特征信息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博 张培松 罗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6-800,F0003,共6页
文章以ArcG IS 9.2为软件平台,以阳江农场1∶50 000地形图为基础生成水平栅格分辨率为25 m的DEM,并提取了部分宏观和微观地形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江农场属于低海拔地区,主要以平坦地形为主,大部分地区地表粗糙度及高程变异系数较... 文章以ArcG IS 9.2为软件平台,以阳江农场1∶50 000地形图为基础生成水平栅格分辨率为25 m的DEM,并提取了部分宏观和微观地形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江农场属于低海拔地区,主要以平坦地形为主,大部分地区地表粗糙度及高程变异系数较小;大部分土地资源较好,南、北坡向的土地面积略有差异,研究区地表起伏不大,且多为平坡,应注重对地力进行维护,防止水土及养分流失;应进一步研究栅格图最佳分辨率,以提高地形因子分析精度;有必要结合实际调查状况,对相应地貌特征处理结果进行客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宏观地形因子 微观地形因子 提取 分析 阳江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川山-阳江海区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品德 李涛 +1 位作者 李团结 欧阳秀珍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为探讨沉积物粒度与沉积环境的关系,通过粒度累积曲线、R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等手段对川山-阳江海区海岛126个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样品沉积物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弱水动力沉积的细粒组分含量稳定,受海水扰动影响,粗粒组分含量... 为探讨沉积物粒度与沉积环境的关系,通过粒度累积曲线、R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等手段对川山-阳江海区海岛126个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样品沉积物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弱水动力沉积的细粒组分含量稳定,受海水扰动影响,粗粒组分含量不稳定。沉积作用与粒径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悬移沉积对应的粒径为5Φ->11Φ;推移沉积对应的粒径为<-1Φ-1Φ;跃移沉积对应的粒径为2Φ-4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山-阳江海区 潮间带 表层沉积物 粒度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地区地震双差定位及其活动图像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英 杨选 +4 位作者 黄文辉 陈杏 陈贵美 林伟 吴华灯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5-302,共8页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广东阳江地区1970-2005年的483次地震进行了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最终得到400次地震的相对定位结果,由此得到的地震活动图像从离散网格状变得较为集中。阳江地震序列在阳江地区呈现出NW和NE走向的共轭分布,以NE向为...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广东阳江地区1970-2005年的483次地震进行了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最终得到400次地震的相对定位结果,由此得到的地震活动图像从离散网格状变得较为集中。阳江地震序列在阳江地区呈现出NW和NE走向的共轭分布,以NE向为主,倾角约30°,倾向NE,长约30km;以NW向为辅,倾角约30°,倾向SE,长约20km;震源埋深5-15km。而在附近的恩平地区地震序列则呈NW向分布。文中还讨论了阳江地震序列震源分布和地质构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定位法 定位图像 破裂特征 阳江地震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高本底地区室内空气中^(222)Rn、^(220)Rn子体水平的一些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波 郭秋菊 +1 位作者 孙全富 邹剑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4年3月在广东省阳江市高本底辐射地区采用固体径迹法累积测量室内空气中222Rn2、20Rn子体水平的结果。高本底地区调查了5个自然村,对照地区1个自然村,有效测量点数共计64个点,其中高本底地区55个,对照地区9个。高本底...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4年3月在广东省阳江市高本底辐射地区采用固体径迹法累积测量室内空气中222Rn2、20Rn子体水平的结果。高本底地区调查了5个自然村,对照地区1个自然村,有效测量点数共计64个点,其中高本底地区55个,对照地区9个。高本底地区26处土房室内空气中222Rn2、20Rn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7.1 Bq.m-3和12.6 Bq.m-3,29处砖房室内空气中222Rn2、20Rn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1.8 Bq.m-3和4.7 Bq.m-3。同时,还对222Rn2、20Rn析出率及室内222Rn2、20Rn浓度进行了测量。从调查结果看出,房间通风条件对室内222Rn2、20Rn子体浓度有明显的影响,对220Rn子体浓度的影响尤为显著,对222Rn子体浓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Rn子体 222^Rn子体 测量 高本底辐射地区 阳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豆豉Aspergillus oryzae分离鉴定及其中性蛋白酶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曲直 蒋爱民 +2 位作者 吴兰芳 孙韵 栗俊广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5,共4页
对阳江豆豉分离菌株进行多项分类鉴定,并对该菌中性蛋白酶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预测菌株中性蛋白酶二级结构。采用18SrR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并以菌株中性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应用DNA Star Protean软件对蛋白酶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 对阳江豆豉分离菌株进行多项分类鉴定,并对该菌中性蛋白酶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预测菌株中性蛋白酶二级结构。采用18SrR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并以菌株中性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应用DNA Star Protean软件对蛋白酶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通过形态和18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通过RT-PCR和PCR从菌丝体中克隆了基因序列,与产中性蛋白酶有关的核苷酸序列有2 113bp,推测出634个氨基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豆豉 18S RRNA基因序列 DNA STAR 蛋白质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9年阳江M_S6.4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群 刘特培 +3 位作者 王小娜 徐晓枫 宫会玲 陈幸莲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5-753,共9页
利用2010~2016年阳江地区小震资料,对围绕广东阳江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NEE走向平冈断层的西南段及NW走向的程村断层展布的密集地震,经双差定位方法重新进行震源位置的修定,获得了1411个精定位震源资料。依据成丛地震发生在断层附近的原... 利用2010~2016年阳江地区小震资料,对围绕广东阳江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NEE走向平冈断层的西南段及NW走向的程村断层展布的密集地震,经双差定位方法重新进行震源位置的修定,获得了1411个精定位震源资料。依据成丛地震发生在断层附近的原则,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及高斯-牛顿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较精确地获得了2个断层面的详细参数:即平冈断层西南段走向258°、倾角85°、倾向NW,与6.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十分一致,断层长度约15km并穿过了其西南端海域抵达了对岸;程村断层走向331°、倾角88°、倾向NE,长度约28km,较已有结果更长、走向也朝NE向偏转了约15°。2条陡直断层近乎垂直相交于近海,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均以走滑错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震断层面 阳江地震 小震丛集 断层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