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和GIS的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杨越 哈斯 +4 位作者 杜会石 孙保平 赵岩 赵瑞 孙百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以宁夏盐池县1989年、1995年、1999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6期TM影像为基础,运用GIS方法提取各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盐池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以宁夏盐池县1989年、1995年、1999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6期TM影像为基础,运用GIS方法提取各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盐池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89—2009年间盐池县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水域面积小幅波动变化;研究期内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林地面积的增加起到主导作用;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草地居于主导地位,贡献率为49.8%~60.4%,林地的贡献比例持续增加,致使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构格局发生良性转变;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表明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宁夏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对土壤质地演进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乃平 吴旭东 +3 位作者 潘军 曲文杰 周娟 安超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3-711,共9页
为了研究荒漠草原区人工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林建植后土壤质地演进过程,构建了10a、17a、27a的林龄序列和柠条灌丛内部、边缘、外部的空间序列,分析了2个序列土壤颗粒组成、黏粉粒富集程度、分形维数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土壤有机... 为了研究荒漠草原区人工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林建植后土壤质地演进过程,构建了10a、17a、27a的林龄序列和柠条灌丛内部、边缘、外部的空间序列,分析了2个序列土壤颗粒组成、黏粉粒富集程度、分形维数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1)土壤质地随着人工柠条林建植年限的增加从灌丛内部、边缘到外部均逐渐得到改善,表现为土层在垂直方向上的"自上而下"和水平方向上以灌丛为中心的"由内到外"的渐进改善过程。柠条灌丛内部的土壤分形维数比外部平均增加0.189±0.401。2)柠条灌丛发育显著增强了退化草原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异质性,灌丛内部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比外部分别增加(0.087±0.100)%和(0.008±0.010)%,显示出柠条的"肥岛效应"。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土壤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人工柠条林建植对荒漠草原区土壤质地和碳氮资源具有非常明显的协同演进作用。说明柠条林建植对于改善荒漠草原地区的土壤质地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具有显著作用,但当进入老龄林阶段后土壤质地改善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柠条林 土壤质地 土壤颗粒 分形维数 荒漠草原 宁夏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县域农牧系统对气候波动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乃平 王兴 +3 位作者 杨新国 吴旭东 陈林 米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969-3977,共9页
农牧系统过程对气候波动的响应机制既是建立农牧耦合系统的主要科学问题又是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以盐池县1954—2013年气候和农牧系统过程为例,运用变异系数、逐步回归方法和经验模态分解法,分析了气候、农业、牧业系... 农牧系统过程对气候波动的响应机制既是建立农牧耦合系统的主要科学问题又是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以盐池县1954—2013年气候和农牧系统过程为例,运用变异系数、逐步回归方法和经验模态分解法,分析了气候、农业、牧业系统12个指标的波动周期、振幅和方差贡献率,据此研究了它们之间的波动关系。结果表明:1)农牧系统受气候影响具有较大波动性。波动由强到弱依次为气候、农业、牧业,呈逐级传递的特性。三者的高频波动分量的方差贡献率依次减小,而中低频波动分量的方差依次增大。2)近60年农牧系统过程主要受经济系统驱动发生趋势性变化,同时受气候的驱动发生波动。农业在突变前受气候影响较大而突变后明显减小;同样牧业在突变前受农业影响大,突变后也明显减小。经济对农牧系统过程的影响逐渐增强。它在提高和稳定粮食总产量同时导致家畜数量特别是羊只总数的剧增,使得牧业波动加剧。3)农牧系统的波动差异、相互关联以及对气候的响应的分析表明,农牧耦合系统具有减少内部要素波动性的功能。因此,依据生态和经济规律设计具有健全正负反馈机制的农牧耦合系统是实现农牧交错带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系统 气候波动 响应机制 农牧交错带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牧前后宁夏盐池县农民主体收益结构对比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艳华 王磊 +1 位作者 王彦庚 宋乃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357,362,共4页
禁牧政策是继2000年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之后,为巩固其成果实施的重要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政策,政策的实施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农户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为此,以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县为案例,在对69户农户调查问... 禁牧政策是继2000年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之后,为巩固其成果实施的重要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政策,政策的实施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农户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为此,以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县为案例,在对69户农户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农户主体收益结构——耕地、畜牧业和打工收益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发现禁牧政策实施后农户的整体收益是受损的,实践证明,政策的实施需要与农民生计有效结合起来,生态效益才可以真正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牧 盐池县 耕地收益 畜牧业收益 打工收益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草场退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韦丽军 卞莹莹 宋乃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5,154,共5页
宁夏盐池县是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草原的过渡地带,也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近50 a来该区草场严重退化。阐述了人类活动包括滥采、滥樵、滥垦、滥牧等行为对草场退化的推动作用,并对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力因素进行了... 宁夏盐池县是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草原的过渡地带,也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近50 a来该区草场严重退化。阐述了人类活动包括滥采、滥樵、滥垦、滥牧等行为对草场退化的推动作用,并对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且素质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政策执行困难且效果不理想这4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人类破坏草场的一系列行为,解决草场退化问题应从这些因素入手寻求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退化 因素分析 宁夏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粮食产量波动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乃平 王兴 +2 位作者 杨新国 陈林 王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0-246,共7页
为了探索农牧交错带农业系统的波动机制,有效减缓系统波动,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和集对分析法(SPA),分析了宁夏盐池县1954-2013年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近60年盐池县粮食总产量以趋势性增... 为了探索农牧交错带农业系统的波动机制,有效减缓系统波动,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和集对分析法(SPA),分析了宁夏盐池县1954-2013年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近60年盐池县粮食总产量以趋势性增长为主,其方差贡献率为82.86%,同时伴随着显著的波动,其方差贡献率为17.14%。存在3 a、6 a、9 a准周期波动,其中3 a准周期的波动强度最大。(2)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灌溉耕地面积是引起粮食总产量趋势性增加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年降水量是引起粮食总产量3 a、6 a准周期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短期主控因子;引黄灌溉水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反向调节因子,其作用在粮食总产量突变点之后显著大于之前。(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气候依赖型农业向水文依赖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波动性 影响因子 宁夏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牧前后盐池县农牧生产系统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微 宋乃平 韦丽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7-369,373,共4页
目前对农牧系统耦合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系统耦合模式的建立和耦合过程的分析,对系统耦合方法和程度定量化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对盐池县部分典型村镇禁牧前后农牧业耦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的系统耦合度为0.29,2004年为0.98,都... 目前对农牧系统耦合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系统耦合模式的建立和耦合过程的分析,对系统耦合方法和程度定量化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对盐池县部分典型村镇禁牧前后农牧业耦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的系统耦合度为0.29,2004年为0.98,都低于系统耦合效果的基本标准1,2001年和2004年农牧系统有效能值利用率与低质能产品转化为高质能产品的能值利用系数分别为0.6,0.48和1.12,0.87,这说明随着禁牧政策的实施,农牧户在失去草地放牧权后农牧系统耦合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长期的农牧分离习惯仍未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需要进行系统内和系统间的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 禁牧 农牧生产系统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盐池县生态环境的影响
8
作者 文琦 丁彩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5-289,308,共6页
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1981—2010年气候、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倾向率法、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等,深入分析了盐池县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池县正处于气候暖干化时期,1981—2010年,气温以0.22℃/10a的速率上... 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1981—2010年气候、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倾向率法、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等,深入分析了盐池县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池县正处于气候暖干化时期,1981—2010年,气温以0.22℃/10a的速率上升;降水量以1.44mm/10a的速率在波动中下降;蒸发量以9.85mm/a的速率下降。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20世纪80,90年代的滥挖、滥牧、滥采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2001年起,退耕还林(草)、禁牧等对盐池县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并开始表现出一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研究认为,人类活动是盐池县近30a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因此,只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才能保障盐池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生态环境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