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牛YY1基因克隆及其shRNA片段的筛选 被引量:7
1
作者 龚云 乔树叶 +3 位作者 林浪 王梦 石德顺 李湘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8,共7页
本试验旨在克隆水牛阴阳因子1(YY1)基因,并筛选获得可有效抑制水牛YY1基因表达的shRNA干扰片段。以水牛成纤维细胞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水牛YY1基因CDS序列,将其连接插入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序并分析。采用Xho I和Eco... 本试验旨在克隆水牛阴阳因子1(YY1)基因,并筛选获得可有效抑制水牛YY1基因表达的shRNA干扰片段。以水牛成纤维细胞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水牛YY1基因CDS序列,将其连接插入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序并分析。采用Xho I和EcoR I双酶切,将水牛YY1基因编码区定向克隆至pEGFP-N1载体中,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YY1-EGFP-N1。设计2条靶向水牛YY1基因的shRNA序列并构建其慢病毒表达载体,命名为pSicoR-GFP-YY1 shRNA1/2。以pSicoR-GFP和pSieoR-GFP-1864分别为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YY1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与2条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48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情况;72h收集共转染细胞样品,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析YY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克隆得到1248 bp的水牛YY1基因CDS序列,其与牛YY1基因的同源性达99%。构建的水牛YY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YY1-EGFP-N1能在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中瞬时表达。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构建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pSieoR-GFP-YY1 shRNA1/2为阳性克隆。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48h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qRT-PCR结果显示,设计合成的2条shRNA对水牛YY1基因的表达均有抑制效果,其中YY1 shRNA2的抑制效果(93.64%)显著高于YY1 shRNA1(50.77%)(P<0.05),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2条shRNA对YY1蛋白表达均有抑制效果。以上结果说明克隆得到水牛YY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获得2条有效抑制其表达的shRNA片段,为进一步阐明YY1基因在水牛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yy1基因 SHRNA 慢病毒表达载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YY1表达与E-cadherin甲基化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静萱 张清媛 +3 位作者 刘姝伶 武海燕 赵文辉 卢康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169-1171,117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YY1(Yin Yang-1,YY1)的表达与E-cadherin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乳腺癌原发病灶以及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YY1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进行E-cadherin基因甲...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YY1(Yin Yang-1,YY1)的表达与E-cadherin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乳腺癌原发病灶以及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YY1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进行E-cadherin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乳腺癌中E-cadherin甲基化率为57.1%(24/42),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阳性YY1的表达(22/42,52.3%)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1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Y1阳性乳腺癌组中E-cadherin甲基化者为20/22(90.9%),而YY1阴性组的乳腺癌E-cadherin甲基化者为4/16(25%),YY1与E-cadherin甲基化状态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中YY1的高表达有可能是E-cadherin甲基化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yy1 E—cadherin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1基因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翔 耿和 +2 位作者 吴宗林 施华娟 张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675-3679,共5页
目的观察YY1基因在不同表达水平下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转染YY1的J82细胞设为YY1增强表达组,选用靶向YY1序列的shRNA导入J82细胞设为YY1沉默组,并设定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YY1转染效率。以MTT、... 目的观察YY1基因在不同表达水平下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转染YY1的J82细胞设为YY1增强表达组,选用靶向YY1序列的shRNA导入J82细胞设为YY1沉默组,并设定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YY1转染效率。以MTT、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增强组的YY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01),空白组YY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沉默组(P <0.05)。MTT实验结果显示YY1增强表达组在培养24 h、48 h和72 h后的吸光度均高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P <0.05)。24 h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的吸光度无明显区别(P>0.05)。48 h和72 h后空白组吸光度明显高于YY1沉默组(P <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YY1沉默组的细胞计数明显小于空白组和YY1增强组(P <0.05),空白组和YY1增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沉默YY1基因后可明显减弱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以YY1为靶点的RNA干扰技术有望成为针对该肿瘤的基因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1 膀胱尿路上皮癌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Yin Yang1(YY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葛欣 谷庆 +4 位作者 唐益庭 朱巍 杨红英 张舒羽 曹建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0-936,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Yin Yang 1(YY1)在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5例正常食管组织,39例食管癌旁组织和88例食管癌组织样品中YY1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和克隆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Yin Yang 1(YY1)在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5例正常食管组织,39例食管癌旁组织和88例食管癌组织样品中YY1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和克隆实验检测食管鳞癌细胞(TE-1细胞)增殖和生长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转录因子YY1和p21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E-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旁组织相比,YY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样品中的表达显著提高。此外,转染了YY1过表达载体后明显抑制TE-1细胞生长,而干扰YY1表达则可促进细胞的生长;同时伴随着YY1靶基因p21(也称p21WAF1/Cip1)的变化。TE-1细胞转染YY1过表达载体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增强。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YY1表达显著上调,YY1可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侵袭能力。因此,YY1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和发展的分子标志物,也有可能是食管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yy1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1在胰岛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雯霞 黄业恩 +4 位作者 石晓欣 林佩欣 邹振宁 张耀忠 申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YY1在良、恶性胰岛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2000~2014年南方医院19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蜡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例标本中YY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YY1在良恶性胰岛素瘤中组织中都有表达,恶性胰岛素瘤组织中... 目的探讨YY1在良、恶性胰岛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2000~2014年南方医院19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蜡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例标本中YY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YY1在良恶性胰岛素瘤中组织中都有表达,恶性胰岛素瘤组织中YY1表达强度高于良性胰岛素瘤组织(P=0.042),YY1表达强度与胰岛素瘤的良恶性质存在正相关关系(P=0.037),YY1表达强度高的胰岛素瘤更具恶性潜能。结论 YY1的高表达强度与胰岛素瘤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YY1有望成为检测胰岛素瘤恶性转化的新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1 胰岛素瘤 胰岛细胞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SGC-790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坤领 张静静 +1 位作者 朱毅 徐泽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0-1014,1024,共6页
目的:检测YY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YY1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标本中YY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上调YY1... 目的:检测YY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YY1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标本中YY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上调YY1,运用CCK-8、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实验检测YY1对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YY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与空载对照组(SGC-7901-Empty Vector,SGC-7901-EV)和与正常对照组(SGC-7901)相比,过表达YY1组细胞(SGC-7901-YY1)的增殖和平板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凋亡增加。结论:YY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能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YY1基因可能成为胃癌靶向治疗的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yy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L4基因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中YY1和c-Myc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石丽芳 芮红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99-140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Notch的配体DLL4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对转录因子YY1和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分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质粒pBudCE4.1)和实验组(转染质粒pBudCE4.1-DLL4)。转染后48小时,用免疫印迹法和... 本研究旨在探讨Notch的配体DLL4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对转录因子YY1和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分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质粒pBudCE4.1)和实验组(转染质粒pBudCE4.1-DLL4)。转染后48小时,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源性DLL4瞬时转染表达水平及YY1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转染后48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表明,在各组K562细胞中均检测到DLL4、YY1和c-Myc蛋白的表达,实验组的DLL4、YY1和c-Myc蛋白表达量比两个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实验组K562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较对照组G0/G1期细胞增多(p<0.001),凋亡率增加(p<0.001)。结论:DLL4基因能增加细胞转录因子YY1和原癌基因c-Myc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并能增高凋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4基因 K562细胞 yy1蛋白 -Myc蛋白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瘤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转录因子YY1中频繁出现T372R基因突变 被引量:2
8
作者 Cao Y Gao Z +3 位作者 Li L 王晶晶 许春伟 张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7-327,共1页
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主要以胰岛素瘤为表现,其不依靠血糖变化分泌胰岛导致低血糖。但散发性胰岛素瘤中主要的基因改变仍然未知。本组对10组散发的胰岛素瘤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转录因子YY... 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主要以胰岛素瘤为表现,其不依靠血糖变化分泌胰岛导致低血糖。但散发性胰岛素瘤中主要的基因改变仍然未知。本组对10组散发的胰岛素瘤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转录因子YY1中经常有体细胞T372R基因突变。进一步筛选另外103例胰岛素瘤显示这个热点突变基因约占所有筛选肿瘤的30%(34/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T372R基因 yy1 外显子组 基因突变 血糖变化 转录因子 NEUROENDOCRINE 突变基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家族4个蛋白质对人胰腺癌细胞HPAC中YY1和EGF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佳 李炳秋 张玉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9-607,共9页
Notch信号通路是肿瘤形成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其中心分子为Notch受体.Notch受体为细胞膜上的单次跨膜蛋白,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哺乳动物细胞内包括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的4个成员.Notch家族4个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存... Notch信号通路是肿瘤形成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其中心分子为Notch受体.Notch受体为细胞膜上的单次跨膜蛋白,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哺乳动物细胞内包括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的4个成员.Notch家族4个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前期研究显示,Notch1信号通路与转录因子YY1(YING-YANG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存在调控作用.本研究在人胰腺癌细胞HPAC中,采用RNA干扰技术,分别降低细胞中Notch家族4个蛋白质的表达,检测YY1和EGFR在m 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并构建相应的激活形式的Notch受体——Notch胞内结构域(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真核表达质粒,在HPAC细胞中分别过表达4种NICD,检测其对YY1和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降低细胞中Notch1或Notch3的表达,均使HPAC细胞中EGFR m RNA和蛋白质水平升高(P<0.05),而降低Notch2和Notch4后,EGFR m RNA和蛋白质水平没有改变(P>0.05).分别降低4个Notch的表达,对YY1的蛋白质和m RNA表达水平均没有改变(P>0.05).在HPAC细胞中过表达N1ICD和N3ICD后,YY1和EGFR的蛋白质水平降低(P<0.05),而过表达N2ICD和N4ICD后,YY1和EGFR蛋白质水平没有改变(P>0.05).分别过表达4种NICD均没有改变YY1和EGFR的m RNA表达水平(P>0.05).初步得出结论是,在HPAC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经Notch1和Notch3影响EGFR的表达.Notch1和Notch3对EGFR的表达可能具有负调控作用.在Notch1和Notch3过度激活时,这种调控作用通过YY1介导.本文可为深入研究Notch信号通路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NOTCH信号通路 Notch胞内结构域 yy1(YING-YANG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1通过下调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冬艳 张静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YY1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YY1和SOX2OT的表达。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YY1在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在YY1过表达或YY1敲低的胰腺癌...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YY1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YY1和SOX2OT的表达。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YY1在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在YY1过表达或YY1敲低的胰腺癌细胞中,通过SOX2OT过表达或RNA干扰进行功能回复实验。结果:发现YY1过表达抑制BXPC-3和PANC-1细胞中的SOX2OT表达,相反,YY1干扰促进SOX2OT的表达。此外,YY1过表达抑制BXPC-3细胞在体外的迁移和侵袭,相反YY1干扰促进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YY1过表达的BXPC-3细胞中过表达SOX2OT,或者在YY1敲低的细胞中干扰SOX2OT的表达,可以逆转YY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结论:YY1通过下调SOX2OT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1 胰腺癌 SOX2OT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转录因子YY1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樊星 宋兴舜 邢倩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8期1-4,共4页
YY1(YIN AND YANG1)基因作为一种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在动物、植物体内均有表达。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YY1在胚胎的形成与发育分化、肿瘤的发生发展等生理过程中发挥功能;在植物体内,YY1已被证实与ABA信号通路以及植物抗逆有关。本文... YY1(YIN AND YANG1)基因作为一种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在动物、植物体内均有表达。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YY1在胚胎的形成与发育分化、肿瘤的发生发展等生理过程中发挥功能;在植物体内,YY1已被证实与ABA信号通路以及植物抗逆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录因子YY1基因在动物、植物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植物领域上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1 拟南芥 ABA 抗逆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基因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尹丽琴 许铭炎 +3 位作者 陈锡和 舒申友 傅玉才 邓小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399,共6页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integrinβ6,ITGB6)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布在ITGB6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integrinβ6,ITGB6)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布在ITGB6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TGB6启动子片段的转录活性;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检测在天然染色质条件下转录因子YY1与ITGB6启动子的结合情况;采用定点突变方法检测YY1结合位点对ITGB6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检测过表达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ITGB6启动子-421^-150 nt区域存在多个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在口腔鳞癌细胞的天然染色质中,转录因子YY1结合于ITGB6启动子-421^-150 nt区域;定点突变YY1潜在结合位点对口腔鳞癌细胞中ITGB6启动子活性无显著影响。另外,过表达的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 mRNA的表达水平也无影响。结论:转录因子YY1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结合于ITGB6基因启动子-421^-150 nt区域,但对ITGB6基因的基础转录水平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1转录因子 整合素136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转录因子YY1表达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3
作者 江仁权 汤纪丰 +2 位作者 何毓珏 俞子晴 林锦骠(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049-2053,共5页
目的:通过干扰慢病毒探讨沉默转录因子阴阳1(YY1)表达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构建CIA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TNF-α、IFN-γ、IL-6和IL-17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16S rRNA... 目的:通过干扰慢病毒探讨沉默转录因子阴阳1(YY1)表达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构建CIA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TNF-α、IFN-γ、IL-6和IL-17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肠道微生物测序,测序结果采用Microbial Ecology相关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NC)相比,在CIA小鼠体内干扰YY1表达后,小鼠的关节炎症评分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NF-α、IFN-γ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反映菌群分布丰度的ACE和Chao指数无明显差异;反映菌群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增加,Simpson指数降低;Intestinimonas和Acetobacteroides菌属含量增加;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磷酸代谢和丙二酚降解等功能有差异。结论:在CIA小鼠体内沉默YY1表达可影响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A小鼠 yy1干扰 肠道菌群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1作用机制及在动物繁殖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邢文文 齐南南 +1 位作者 李梦轩 刘吉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40-4049,共10页
转录因子阴阳-1(Yin-Yang1,YY1)是一种复杂的蛋白,通过抑制或激活多种基因表达来调控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YY1除了作为传统转录因子,还通过调控染色质结构,以及相分离机制等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YY1在生殖系统... 转录因子阴阳-1(Yin-Yang1,YY1)是一种复杂的蛋白,通过抑制或激活多种基因表达来调控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YY1除了作为传统转录因子,还通过调控染色质结构,以及相分离机制等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YY1在生殖系统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且与动物繁殖性能密切相关。文章综述了YY1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繁殖调控方面的作用和潜在机制,以期为今后动物繁殖调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1 转录调控 卵巢 精子发生 生殖激素 繁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转录因子YY1协同驱动CEMIP表达促进肝细胞癌侵袭
15
作者 涂丽 刘洋 +3 位作者 于滢 欧阳诗琪 王曾丽 唐小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17期1994-2011,共18页
目的揭示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nuclea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nEGFR)通过与转录因子YY1形成复合物协同调控细胞迁移诱导蛋白(cell migration-inducing protein,CEMIP)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并探究nEGFR-YY1-CEMIP信号轴在肝细... 目的揭示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nuclea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nEGFR)通过与转录因子YY1形成复合物协同调控细胞迁移诱导蛋白(cell migration-inducing protein,CEMIP)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并探究nEGFR-YY1-CEMIP信号轴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侵袭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血清饥饿24 h的HCC细胞用100 ng/mL EGF进行处理,设置对照组和不同时间点的EGF处理组,通过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EGFR的核内表达和定位变化。为明确nEGFR与YY1的相互作用,设置对照组及EGF处理组,采用IF观察核内共定位情况,并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验证二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细胞基因组转录水平差异,结合GO功能富集分析和JASPAR数据库预测,最终锁定候选靶基因CEMIP,为验证调控机制构建YY1的siRNA后,联合EGF处理,分为:Control组、EGF组、siYY1组、siYY1+EGF组,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CEMIP蛋白及mRNA水平。为明确nEGFR/YY1结合CEMIP启动子的分子机制,设置对照组和EGF处理组,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定量PCR(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qPCR,ChIP-qPCR)实验检测CEMIP启动子区的富集情况。通过转染野生型EGFR(EGFR-WT)、核定位缺陷突变体(EGFR-dNLS)、YY1过表达质粒(YY1-OE)及功能缺失突变体(YY1-DN),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启动子活性变化。通过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采用ELISA实验检测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含量,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含量,评估nEGFR/YY1-CEMIP轴对HCC细胞迁移侵袭的调控作用。通过分析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公共数据库中HCC患者的CEMIP表达谱,验证其与肿瘤转移风险的潜在关联。结果Western blot和IF检测显示EGF处理可显著诱导EGFR的核易位,并在30 min达到峰值(P<0.001)。Co-IP和IF证明了nEGFR和YY1存在相互作用,且在细胞核内共定位。RNA-seq分析显示,CEMIP表现为差异显著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CEMIP主要富集于细胞促侵袭等生物学功能。JASPAR预测发现CEMIP启动子区存在YY1的潜在结合区域。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进一步证实EGF处理可上调CEMIP蛋白和mRNA的水平,而敲低YY1则显著抑制CEMIP的表达,外源性补充EGF能够恢复YY1缺陷细胞的CEMIP表达(P<0.05)。ChIP-qPCR显示nEGFR/YY1复合物特异性富集于CEMIP启动子区域且EGF刺激可以显著增强其结合强度(P<0.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nEGFR/YY1可以增强CEMIP的启动子活性(P<0.01),而EGFR-dNLS或YY1-DN则无此效应。功能表型实验证明nEGFR/YY1-CEMIP轴通过促进HA分解和上调MMP2/9表达,显著增强HC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P<0.05)。基于NCBI数据库分析显示,CEMIP在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且CEMIP高表达的HCC患者具有更高的转移风险(P<0.001)。结论nEGFR通过与YY1形成转录因子复合物协同激活CEMIP表达促进HCC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yy1 细胞迁移诱导蛋白 肝细胞癌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衰老代谢密切相关的SIRT6蛋白在维持运动神经元控制骨骼肌收缩功能中的作用机制
16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5-795,共1页
2024年10月10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沈承勇/张克兢/彭国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Sirt6 mono-ADP-ribosylates YY1 to promote dystrophin expression for neuromuscular... 2024年10月10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沈承勇/张克兢/彭国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Sirt6 mono-ADP-ribosylates YY1 to promote dystrophin expression for neuromuscular transmission”的研究论文(DOI:10.1002/advs.202406390)。该论文揭示了与衰老代谢密切相关的SIRT6蛋白在维持运动神经元控制骨骼肌收缩功能中的作用机制,并以此提出了延缓衰老过程中运动功能退化的潜在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收缩 运动神经元 转化医学研究 yy1 团队合作 延缓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_1类受体对神经肽Y受体介导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永巧 王震 +7 位作者 刘莉 王微 韩愈 陈彩宇 任红梅 何多芬 杨剑 曾春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D1类受体对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受体介导的Sprague-Dawley(SD)大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以NPY(10-8~10-11mol/L)刺激SD大鼠胸主动脉培养的VSMCs,观察在D1类... 目的探讨多巴胺D1类受体对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受体介导的Sprague-Dawley(SD)大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以NPY(10-8~10-11mol/L)刺激SD大鼠胸主动脉培养的VSMCs,观察在D1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10-8mol/L)存在的情况下,神经肽Y促VSMCs增殖作用的变化。细胞增殖的检测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率的变化表示及MTT方法。结果 NPY呈浓度依赖性促进SD大鼠VSMCs的异常增殖,最高增殖幅度达(77±9)%(P<0.05),该增殖作用由NPY Y1受体亚型介导。多巴胺D1类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对VSMCs无增殖影响,但Fenoldopam可抑制NPY Y1亚型受体介导VSMCs的增殖作用,该作用通过PKA途径发挥作用。结论多巴胺D1类受体激活抑制NPY受体介导的促VSMCs增殖作用,可能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 神经肽yy1受体 细胞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YBP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8
作者 钟雯婷 王顺清 +2 位作者 张玉平 许艳丽 应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01-3303,共3页
目的:观察RYBP(Ring1 and YY1-binding protein)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索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慢... 目的:观察RYBP(Ring1 and YY1-binding protein)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索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5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者、23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ALCR)患者和21例对照(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RYBP的表达情况。结果:SHI-1、HL-60及K562细胞株RYBP表达均为强阳性;21例阴性对照中RYBP表达均为阴性。AL组RYBP表达阳性率为73%,ALCR组阳性率为13%,AL组RYBP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比ALCR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RYBP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表达水平异常增高,提示RYBP可能与急性白血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Ring1和yy1结合蛋白(RYBP) 蛋白质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空位锰氧化物(La_((1-x-y))Y_y)_(2/3)Ca_(1/3)MnO_3的磁热效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广圣 李小怡 +3 位作者 周正有 刘光华 熊惟皓 吴小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05-2009,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a(1-x)2/3Ca1/3MnO3(x=0.0,0.04)和(La0.7Y0.3)2/3Ca1/3MnO3系列样品,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磁化强度—磁场曲线,计算样品的磁熵变,研究La空位掺杂和Y3+离子掺杂对磁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a空位掺杂(x=0.04)的样品在...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a(1-x)2/3Ca1/3MnO3(x=0.0,0.04)和(La0.7Y0.3)2/3Ca1/3MnO3系列样品,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磁化强度—磁场曲线,计算样品的磁熵变,研究La空位掺杂和Y3+离子掺杂对磁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a空位掺杂(x=0.04)的样品在居里温度附近磁熵变最大值为6.22 J/(kg.K),这比La2/3Ca1/3MnO3磁熵变最大值(6.26 J/(kg.K))稍有降低;而Y3+离子掺杂的样品在温度60 K时和磁场强度2 T下,其磁熵变最大值为0.568 J/(kg.K),并且磁熵变随温度变化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这表明(La0.7Y0.3)2/3Ca1/3MnO3可以作为一定温区的磁致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y)Yy)2/3Ca1/3MnO3化合物 固相反应 磁热效应 磁熵变 空位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