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程温度对Sr_(2)SiO_(4):Eu^(3+)荧光粉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郑世燕 廖凌鑫 +1 位作者 庄琼 袁怡圃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构分析系统软件对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在电子结构的研究上,则是利用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能谱进行分析.期许能从原子与电子结构的角度,获得制程温度与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发光强度间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以低温相存在.当制程温度升高时,Eu^(3+)在样品中的掺杂位置会受影响,体现在不对称率I的改变;虽然此举并不影响样品的发光波长,但会让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强,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O 2p-Eu 4f/5d混合未占据态态密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SiO_(4):eu^(3+) 光致发光光谱 X射线衍射 一般结构分析系统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3)AlO_(4)F∶Eu^(3+),Dy^(3+),Na^(+)发光材料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瑞含 赵惠明 +2 位作者 张艳吉 李文霞 米晓云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7,共12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y^(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y^(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y^(3+)和Na^(+)的浓度(摩...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y^(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y^(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y^(3+)和Na^(+)的浓度(摩尔分数)分别为11%、5%和4%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高。导致Eu^(3+)和Dy^(3+)发生浓度猝灭的机制分别为四级-四级相互作用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在Eu^(3+)、Dy^(3+)共掺杂实验中,证明了存在Dy^(3+)向Eu^(3+)的能量传递。此外,加入Na^(+)作为电荷补偿剂提高了Sr_(3)AlO_(4)F的发光性能,加入4%Na^(+)后发光强度提升近4倍。探究了Sr_(3)AlO_(4)F发光材料的热稳定性,在150℃时,共掺杂Eu^(3+)、Dy^(3+)样品的发光强度为30℃时的72.71%。Sr_(3)AlO_(4)F∶Eu^(3+),Dy^(3+),Na^(+)这种新型的红色发光材料有利于提高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显色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能量传递 光致发光 Sr_(3)AlO_(4)F∶eu^(3+) Dy^(3+) Na^(+) 红色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Bi_(4)Ti_(3)O_(12)薄膜铁电性与发光调控及信息编码应用
3
作者 付建海 李齐清 +5 位作者 贾玉萍 龙菲 甘德超 王旺 陈浩然 常钰磊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2-1300,共9页
铁电氧化物Bi_(4)Ti_(3)O_(12)(BIT)具有独特的层状钙钛矿结构和优异的铁电性能,其晶体结构可以在外部电场作用下发生畸变。稀土离子掺杂BIT因其发光强度对晶体对称性变化的敏感性而备受关注,这为实现通过施加外部电场调节稀土离子的发... 铁电氧化物Bi_(4)Ti_(3)O_(12)(BIT)具有独特的层状钙钛矿结构和优异的铁电性能,其晶体结构可以在外部电场作用下发生畸变。稀土离子掺杂BIT因其发光强度对晶体对称性变化的敏感性而备受关注,这为实现通过施加外部电场调节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提供了可能。然而,同时实现优异的发光和铁电性能对稀土离子的掺杂种类和浓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挑战。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BIT(BIT∶x Eu)铁电薄膜,系统研究了其铁电和发光特性。在低掺Eu^(3+)浓度(x≤0.5)下,薄膜的铁电性能显著增强。在x=0.3时,通过施加外部电场实现了BIT∶x Eu薄膜光致发光(PL)强度的实时、动态和可逆调控。此外,通过操控PL发射,成功地将设计的数字编码电信号向可见光发光波形进行映射,并实现信息编码。这些发现为光信息存储和光电突触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4)Ti_(3)O_(12) eu^(3+)掺杂 铁电性 溶胶-凝胶法 数字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rSiO_(4)∶Sm^(3+),Eu^(3+)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和能量传递研究
4
作者 刘月 范浩爽 +4 位作者 孟宪国 许英朝 洪俊煌 林振鹏 李浩来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7,共11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SrSiO_(4)∶Sm^(3+),Eu^(3+)系列荧光粉,并研究了CaSrSiO_(4)∶Sm^(3+),Eu^(3+)的物相组成、形貌、发光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存在的能量传递现象。物相分析表明,Sm^(3+)与Eu^(3+)单掺和共掺均没有改变基质晶体结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SrSiO_(4)∶Sm^(3+),Eu^(3+)系列荧光粉,并研究了CaSrSiO_(4)∶Sm^(3+),Eu^(3+)的物相组成、形貌、发光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存在的能量传递现象。物相分析表明,Sm^(3+)与Eu^(3+)单掺和共掺均没有改变基质晶体结构,形成了单一纯相。CaSrSiO_(4)∶Sm^(3+)单掺荧光粉在405 nm激发下的最强发射峰位于597 nm处,来源于^(4)G_(5/2)→^(6)H_(7/2)跃迁。双掺荧光粉CaSrSiO_(4)∶Sm^(3+),Eu^(3+)的荧光光谱表明,Sm^(3+)与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能量传递通过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实现,传递效率为40.6%。CIE色度坐标由橙红光区域向纯红光区域偏移。此外,CaSrSiO_(4)∶Sm^(3+),Eu^(3+)在423 K下的发光强度为室温下的94.85%,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将样品与395 nm紫外LED芯片进行封装,封装的器件可发出较高显色指数和较低色温的白光。CaSrSiO_(4)∶Sm^(3+),Eu^(3+)系列荧光粉有望成为白光LED红色荧光粉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rSiO_(4)∶Sm^(3+) eu^(3+) 红色荧光粉 物相结构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能级跃迁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Zn_(2)SiO_(4)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5
作者 周海静 曹玉霞 +1 位作者 郭东洁 王兴涛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Zn_(2-x)SiO_(4)∶x Eu^(3+)(x=4%、6%、8%、10%)发光粉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材料的发光机理。结果表明:所制...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Zn_(2-x)SiO_(4)∶x Eu^(3+)(x=4%、6%、8%、10%)发光粉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材料的发光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为层状结构,其物相组成为纯的Zn_(2)SiO_(4)晶体。在波长为465 nm的光激发下,发射光谱图中存在五个发射峰,分别对应着Eu^(3+)的^(5)D_(0)→^(7)F_(0) (579 nm)、^(5)D_(0)→^(7)F_(1) (592 nm)、^(5)D_(0)→^(7)F_(2) (615 nm)、^(5)D_(0)→^(7)F_(3) (653 nm)和^(5)D_(0)→^(7)F_(4) (703 nm)能级跃迁,其中,在615 nm处的发射峰最强。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粉体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Eu^(3+)掺量为8%时,粉体的发光强度取得最大值,Eu^(3+)和Eu^(3+)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式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经计算,Zn_(2-x)SiO_(4)∶x Eu^(3+)(x=4%,6%,8%,10%)发光粉体的色温和颜色纯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当Eu^(3+)掺杂浓度为8%时,发光粉体的色温和颜色纯度均最高,粉体所发光为暖红光,颜色纯度最大为8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Zn_(2)SiO_(4)∶eu^(3+) 高温固相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YAl_3(BO_3)_4: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林艳 邵忠宝 韩俊凤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27,39,共3页
以稀土氧化物、硝酸铝和硼酸为原料,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单相红色荧光粉YAl3(BO3)4:Eu3+,用X射线衍射和发射光谱对荧光粉末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煅烧温度、Eu3+掺杂量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在1 250℃下煅烧... 以稀土氧化物、硝酸铝和硼酸为原料,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单相红色荧光粉YAl3(BO3)4:Eu3+,用X射线衍射和发射光谱对荧光粉末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煅烧温度、Eu3+掺杂量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在1 250℃下煅烧可制得单相YAl3(BO3)4:Eu3+晶体,在YAl3(BO3)4:Eu3+晶体中,Eu3+取代了YAl3(BO3)4晶体中Y3+,占据了非对称中心格位。在394 nm的紫外光激发下,YAl3(BO3)4:Eu3+荧光粉具有很强的发光性能,与(Y,Gd)BO3:Eu3+荧光粉相比,最强发射线波长由596 nm变为618 nm,由橙红色光变为红色光,色纯度有了很大提高。Eu3+的最佳掺杂量为8%(物质的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稀土 硼酸盐 发光材料 yal3(bo3)4: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小勇 姜洪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0,共8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3+)和Bi^(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7%和2%时(摩尔分数),荧光粉红色发光(615 nm)最强,理论计算得到荧光粉的平均颗粒尺寸为50.27 nm,这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相符合。能量传递方式以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为主,对CaWO_(4)∶7%Eu^(3+),yBi^(3+)(y=0~6%)系列荧光粉进行了荧光寿命测量,发现它们荧光寿命基本相同,都在0.56 ms左右。对CaWO_(4)∶7%Eu^(3+),2%Bi^(3+)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谱进行比较,并且计算相应的色度坐标,当温度升高时,色度坐标整体左移,发光强度有所变弱,但整体来说热稳定性较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明亮红光发射表明该荧光粉可以作为潜在商用红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WO_(4) eu^(3+) 掺Bi^(3+)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敏化剂 荧光寿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3+)、Eu^(3+)共掺杂La_(4)GeO_(8)荧光粉的制备及可调发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娜 黎仲寅 +3 位作者 马纪涛 陈娅鹏 杨菲 郭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0-457,共8页
为了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荧光材料,本工作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La_(4)GeO_(8)∶Bi^(3+),Eu^(3+)荧光粉样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室温光谱、变温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实验样品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发现,Bi^(3+)离子... 为了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荧光材料,本工作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La_(4)GeO_(8)∶Bi^(3+),Eu^(3+)荧光粉样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室温光谱、变温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实验样品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发现,Bi^(3+)离子在该结构中占据两种不同的格位(Bi^(3+)(Ⅰ)和Bi^(3+)(Ⅱ)),且在紫外光激发下呈现两个峰值分别在475 nm和620 nm的宽带发射。对于Bi^(3+)、Eu^(3+)共掺样品,由于Bi^(3+)(Ⅰ)与Eu^(3+)之间的竞争吸收、Bi^(3+)(Ⅰ)至Bi^(3+)(Ⅱ)以及Bi^(3+)(Ⅱ)至Eu^(3+)的能量传递作用,可实现蓝色至红色、橙红色至红色的可调发光。特别地,样品La_(4)GeO_(8)∶0.07Bi^(3+),0.06Eu^(3+)在313 nm光激发下可获得CIE值为(0.335,0.319)的优异白色发光。此外,该白光发射材料具有较佳的发光热稳定性,当温度升高至380 K时,发光积分强度仍然为室温的59%,表明其在白光二极管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_(4)GeO_(8)∶Bi^(3+) eu^(3+) 可调发光 发光热稳定性 白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YAl_3(BO_3)_4 晶体形貌与生长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珊茸 王继扬 +3 位作者 刘耀岗 李静 刘宏 孙大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8,共6页
观察测量了不同生长速度 (相应于不同降温速度 )自发成核生长的Yb∶YAl3(BO3) 4 晶体形貌。粒度较大 ( >2mm)的晶体不管降温速度快慢形态都很简单 ,只发育六方柱 { 112 0 }和菱面体 { 10 11} ;粒度较小 ( <2mm)的晶体形态随降温... 观察测量了不同生长速度 (相应于不同降温速度 )自发成核生长的Yb∶YAl3(BO3) 4 晶体形貌。粒度较大 ( >2mm)的晶体不管降温速度快慢形态都很简单 ,只发育六方柱 { 112 0 }和菱面体 { 10 11} ;粒度较小 ( <2mm)的晶体形态随降温速度增快而变复杂 ,发育一些罕见的高指数晶面。说明在生长速度较快的条件下 ,在晶体生长早期 ,一些高能面发育 ,在晶体生长后期已尖灭了 ,晶体生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低能面 { 112 0 }和 { 10 11}上进行的。对比了不同生长条件下晶面的粗糙度 ,随着降温速度的增快 ,六方柱面 { 112 0 }和菱面体面 { 10 11}由光滑变粗糙 ,顶面 { 0 0 0 1}永远是粗糙的。从晶体结构上定性地探讨了 3种晶面的杰克逊因子α及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yal3(bo3)4晶体 晶体形貌 生长机理晶体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_7O_6(BO_3)(PO_4)_2∶Eu(Ln=La,Gd,Y)的VUV-UV激发和辐射发光 被引量:3
10
作者 初本莉 刘行仁 +4 位作者 王晓君 金伟华 陶冶 王渭 侯雪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Eu3 + O2 -电荷迁移带的重心位置逐渐向高能量方向移动 ,Gd7O6(BO3) (PO4 ) 2 ∶Eu和Y7O6(BO3) (PO4 ) 2 ∶Eu在真空紫外区的吸收与Eu3+ O2 -电荷迁移带位于紫外区的吸收的比值要高于在La7O6(BO3) (PO4 ) 2 ∶Eu中的这个比值。激发能可被基质吸收 ,传递给激活剂离子 ,得到Eu3 + 的红光发射。在Gd7O6(BO3) (PO4 ) 2 ∶Eu中 ,5D0 →7F1的发射强度较强 ,在Y7O6(BO3) (PO4 ) 2 ∶Eu中 ,5D0→7F2 和5D0 →7F3的跃迁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V-UV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eu^3+离子 Ln7O6(bo3)(PO4)2:eu(Ln=La Gd Y) 荧光材料 辐射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YAl_3(BO_3)_4晶体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静 王继扬 +3 位作者 张怀金 苏静 谭浩 宋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7-370,共4页
采用助熔剂法生长了Er3 + ,Yb3 + 共掺的YAl3 (BO3 ) 4 晶体 ,测量了晶体的室温吸收谱。由此吸收谱 ,根据Judd Ofelt理论计算了Er3 + 在Er3 + ,Yb3 + ∶YAl3 (BO3 ) 4 晶体中的强度参数、自发辐射几率、积分发射截面等参数。强度参数为... 采用助熔剂法生长了Er3 + ,Yb3 + 共掺的YAl3 (BO3 ) 4 晶体 ,测量了晶体的室温吸收谱。由此吸收谱 ,根据Judd Ofelt理论计算了Er3 + 在Er3 + ,Yb3 + ∶YAl3 (BO3 ) 4 晶体中的强度参数、自发辐射几率、积分发射截面等参数。强度参数为Ω2 =2 .4 4× 10 -2 0 cm2 、Ω4=2 .0 0× 10 -2 0 cm2 、Ω6=6 .10× 10 -2 0 cm2 。研究了晶体的荧光特性 ,并在 976nm激光泵浦下得到了上转换绿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 Yb^3+:yal3(bo3)4晶体 激光材料 光谱性质 晶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Al_3(BO_3)_4:Eu^(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育华 远滕忠 都云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2-778,共7页
用硝酸盐热分解法合成了单相粉末样品Gd1-xEuxAl3(BO3)4(0≤x≤1)。研究了Eu3+在GdAl3(BO3)4中的紫外和真空紫外光谱性质。GdAl3(BO3)4:Eu3+中稀土离子占据非中心对称的格位,Eu3+在其中的特征发射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在147nm激发... 用硝酸盐热分解法合成了单相粉末样品Gd1-xEuxAl3(BO3)4(0≤x≤1)。研究了Eu3+在GdAl3(BO3)4中的紫外和真空紫外光谱性质。GdAl3(BO3)4:Eu3+中稀土离子占据非中心对称的格位,Eu3+在其中的特征发射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在147nm激发下GdAl3(BO3)4:Eu3+呈色坐标为(0.645,0.330)的强红光发射,说明是非常有前途的PDP用红色发光材料。在GdAl3(BOa)4:Eu3+的真空紫外光谱中观察到两个峰,158nm的激发带归属于BO3基团的吸收,258nm处的激发带为Eu3+→O2-的电荷转移跃迁带。在147nm激发下,GdAl3(BO3)4:Eu3+的红光发射强度随着Eu3+浓度的增加而减弱,而在258nm激发下随Eu3+浓度的增大Eu3+的红光发射增强,说明它们发光的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Al3(bo3)4 发光 紫外及真空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Li,Na,K)对发光材料M3(M=Ca,Sr,Ba)Y2(BO3)4:Eu^3+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盼来 王志军 +1 位作者 高慧颖 杨志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03-2506,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在空气中制备了M3(M=Ca,Sr,Ba)Y2(BO3)4∶Eu3+红色发光材料,测量结果显示,材料的主发射峰均位于613 nm处,监测613 nm发射峰时,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相同。研究了Li+,Na+和K+对M3(M=Ca,Sr,Ba)Y2(BO3)4∶Eu3+材料激发...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在空气中制备了M3(M=Ca,Sr,Ba)Y2(BO3)4∶Eu3+红色发光材料,测量结果显示,材料的主发射峰均位于613 nm处,监测613 nm发射峰时,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相同。研究了Li+,Na+和K+对M3(M=Ca,Sr,Ba)Y2(BO3)4∶Eu3+材料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Li+,Na+和K+后,M3(M=Ca,Sr,Ba)Y2(BO3)4∶Eu3+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峰值位置并不发生变化,但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峰值强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在Li+,Na+和K+掺入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发现,与加入Na+和K+时相比,加入Li+时,M3(M=Ca,Sr,Ba)Y2(BO3)4∶Eu3+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的峰值增强效果最明显。进而研究了Sr3Y2(BO3)4∶Eu3+材料发射峰强度随Li+掺杂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Li+掺杂浓度的增大,Sr3Y2(BO3)4∶Eu3+材料发射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Li+浓度为5 mol%时到达峰值,约为未掺杂时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M=Ca Sr Ba)Y2(bo3)4eu3+ 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 Li+ Na+ 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GdYAl_3(BO_3)_4晶体的生长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静 王继扬 +4 位作者 赵守任 谭浩 程绣凤 宋峰 赵洪阳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9-531,共3页
采用助熔剂法生长了Y b:G dYA l3(BO3)4晶体。测量了晶体的室温吸收谱和荧光谱。该晶体在960 nm和974 nm处存在两个吸收带,适合InG aA s泵浦;在1 002 nm和1 044 nm处各存在一荧光谱峰。研究了晶体的热学性质,平行于c轴方向的热膨胀系数... 采用助熔剂法生长了Y b:G dYA l3(BO3)4晶体。测量了晶体的室温吸收谱和荧光谱。该晶体在960 nm和974 nm处存在两个吸收带,适合InG aA s泵浦;在1 002 nm和1 044 nm处各存在一荧光谱峰。研究了晶体的热学性质,平行于c轴方向的热膨胀系数约为a轴方向的5.4倍。采用化学腐蚀光学显微法研究晶体缺陷证明Y b:G dYA l3(BO3)4中存在孪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熔剂法 Yb:Gdyal3(bo3)4 光谱性质 热膨胀 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燃烧法制备Sr_3Y_2(BO_3)_4:Eu^(3+)荧光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鹏 张晓凡 朱建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144,1149,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物及助燃剂,使用简单的凝胶燃烧法,通过调整B2O3用量,制备出了不同含量Eu3+掺杂的Sr3 Y2(BO3)4基红光荧光粉。对所得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分析(SEM)及荧光光谱分析(FDS)。分析结果显示,... 以柠檬酸为络合物及助燃剂,使用简单的凝胶燃烧法,通过调整B2O3用量,制备出了不同含量Eu3+掺杂的Sr3 Y2(BO3)4基红光荧光粉。对所得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分析(SEM)及荧光光谱分析(FDS)。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烧结温度比固相法降低了100℃,且其粉体的分散性和颗粒度都得到了改善,并且得到Eu3+最佳的掺杂浓度为12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3Y2(bo3)4:eu 荧光粉 溶胶凝胶燃烧法 光致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YAl_3(BO_3)_4晶体的生长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王继扬 +3 位作者 胡晓波 程绣风 刘耀岗 孔海宽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3-395,共3页
采用助溶剂法成功地生长了Tb:YAl_3(BO_3)_4晶体。测量了晶体的室温透过谱和荧光光谱。晶体的透光波段较宽,紫外截止吸收边在230nm附近。实验表明,在一定能量光的激发下,晶体在485nm、542nm、590nm、622nm处可产生强弱不同的发射谱峰。... 采用助溶剂法成功地生长了Tb:YAl_3(BO_3)_4晶体。测量了晶体的室温透过谱和荧光光谱。晶体的透光波段较宽,紫外截止吸收边在230nm附近。实验表明,在一定能量光的激发下,晶体在485nm、542nm、590nm、622nm处可产生强弱不同的发射谱峰。在542nm处最强,对应于Tb^(3+)的~5D_4→~7F_5发射。Tb:Al_3(BO_3)_4晶体的比热为0.75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溶剂法 Tb:yal3(bo3)晶体 光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s用KSr_4(BO_3)_3∶Eu^(2+)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佳 陈贵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2-1436,共5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KSr4(BO3)3∶x Eu2+(KSB∶x Eu2+)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光致发光光谱分别研究了样品的晶相、形貌及发光性质。XRD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正交晶系的KSr4(BO3)3单相。当Eu2+的掺杂摩尔分数x...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KSr4(BO3)3∶x Eu2+(KSB∶x Eu2+)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光致发光光谱分别研究了样品的晶相、形貌及发光性质。XRD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正交晶系的KSr4(BO3)3单相。当Eu2+的掺杂摩尔分数x为1.5%时,在激发光谱250~550 nm范围内观察到了两个宽带激发,可归属为Eu2+的4f7-4f65d1跃迁;在400 nm激发下,发射谱呈现出一个不对称的黄色发射带,峰值位于560 nm处,可归属于Eu2+的4f65d1-4f7跃迁。因在KSr4(BO3)3化合物中存在3个Sr格位,根据其光谱特征可推测发射谱中非对称的发射带来源于多个Eu2+发光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Sr4(bo3)3eu2+ 发光二极管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3+)敏化的红色荧光粉Na_(5)Y(MoO_(4))_(4)∶Eu^(3+)发光性能研究
18
作者 郭益升 胡正开 +1 位作者 白鑫 熊飞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5-251,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和Na_(5)Y_(0.9)-y(MoO_(4))_(4)∶0.1Eu^(3+),y Sm^(3+)(y=0~0.08)红色荧光粉,并对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和Na_(5)Y_(0.9)-...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和Na_(5)Y_(0.9)-y(MoO_(4))_(4)∶0.1Eu^(3+),y Sm^(3+)(y=0~0.08)红色荧光粉,并对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和Na_(5)Y_(0.9)-y(MoO_(4))_(4)∶0.1Eu^(3+),y Sm^(3+)(y=0~0.08)的物相结构、发光性能、热稳定性、荧光寿命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掺Eu^(3+)的条件下,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荧光粉在39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峰值波长在615nm的强红光,其掺杂浓度为x=0.1,样品的发光强度最高。进一步探究Sm^(3+)对Eu^(3+)在Na_(5)Y_(1-x)(MoO_(4))_(4)∶x Eu^(3+)(x=0~0.14)中的敏化增强作用。通过研究该样品不同Sm^(3+)掺杂浓度下的荧光发射谱,发现Sm^(3+)敏化增强的最佳掺杂浓度为y=0.04;相较于单掺Eu^(3+)的样品,Sm^(3+)敏化后的样品其发光强度为原来的113.8%。Sm^(3+)敏化后的样品存在能量传递现象,能量传递机制为Eu^(3+)与Sm^(3+)之间的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温度相关荧光发射谱实验结果表明Na_(5)Y_(0.86)(MoO_(4))_(4)∶0.1Eu^(3+),0.04Sm^(3+)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437K时荧光发射强度约为室温时的70%左右,而Na_(5)Y_(0.9)(MoO_(4))_(4)∶0.1Eu^(3+)在437K时的荧光发射强度约为室温时的68%左右。因此,Sm^(3+)敏化的Eu^(3+)掺杂Na_(5)Y(MoO_(4))_(4)荧光粉在白光LED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Na_(5)Y(MoO_(4))_(4)∶eu^(3+) Sm^(3+) 荧光粉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μm波段多波长Er:Yb:YAl_3(BO_3)_4激光器
19
作者 陈雨金 林炎富 +3 位作者 龚兴红 张戈 罗遵度 黄艺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64-67,共4页
采用熔盐法获得了Yb3+和Er3+离子掺杂浓度分别为25和1.1at.%的YAl3(BO3)4晶体。利用970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通过调节其准连续运转的占空比实现了增益介质在不同晶体温度下的激光运转,并分析了不同Er:Yb:YAl3(BO3)4晶体温度对1.5μ... 采用熔盐法获得了Yb3+和Er3+离子掺杂浓度分别为25和1.1at.%的YAl3(BO3)4晶体。利用970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通过调节其准连续运转的占空比实现了增益介质在不同晶体温度下的激光运转,并分析了不同Er:Yb:YAl3(BO3)4晶体温度对1.5μm波段输出波长的影响。在端面泵浦的平-凹腔中,分别实现了1600、1550、1540、1520nm4种波长的激光运转,其斜率效率分别为21%、6%、17%、15%。当吸收泵浦功率为15.7W时,这4种激光波长的最大准连续输出功率分别达到2.4,0.64,1.5和1.2W。这种输出波长的温度效应有可能成为一种获取1.5μm波段特定应用波长激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μm波段激光 多波长 Er:Yb:yal3(bo3)4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掺杂对Yb:GdYAl_3(BO_3)_4晶体性质的影响
20
作者 李静 徐国纲 +2 位作者 程艳 韩树娟 王继扬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7-869,881,共4页
采用助熔剂法生长了不同Yb3+掺杂量的Ybx:Gd0.20Y0.8-xAl3(BO3)4(Yb:GdYAB)。对比分析Yb3+掺杂量对晶体的晶胞参数、室温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比热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Yb3+掺杂量对晶体的生长、光谱和比热有较大的影响。随... 采用助熔剂法生长了不同Yb3+掺杂量的Ybx:Gd0.20Y0.8-xAl3(BO3)4(Yb:GdYAB)。对比分析Yb3+掺杂量对晶体的晶胞参数、室温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比热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Yb3+掺杂量对晶体的生长、光谱和比热有较大的影响。随着Yb3+掺杂量的增加,吸收峰的半波宽增大,吸收强度提高。随着Yb3+掺杂量的增加,Yb:GdYAB晶体的荧光光谱的强度下降,荧光寿命逐渐降低。随着Yb3+掺杂量的增加,Yb:GdYAB晶体的比热逐渐变小。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中的Yb3+掺杂量,不仅有利于Yb:GdYAB晶体的生长,也能保证各种性能都较优良,更有利于实现自倍频激光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x:Gd0.20Y0.8-xAl3(bo3)4 Yb3+掺杂 光谱性质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