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通路对利拉鲁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玲 徐锐 +2 位作者 程新春 张占英 徐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03-25—05-19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HUV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48 h作为模型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24 h后分别加入100、200、400 nmol/L利拉鲁肽处理24 h作为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CCK-8法计算细胞增殖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焦亡细胞形态。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18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焦亡执行蛋白(GSDMD)、N端结构域的焦亡执行蛋白(N-GSDMD)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和利拉鲁肽中浓度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0.05)。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模型组细胞焦亡明显,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焦亡情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8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NLRP3、ASC、Caspase-1、GSDMD、N-GSDM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ASC、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NLRP3、AS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且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焦亡,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利拉鲁肽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oD样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明芝 安娜 +5 位作者 白亚飞 陈汝满 贺纪清 王春莉 祁永慧 潘明娇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4,319,共6页
目的:分析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KD组、ago-NC组、ago-miR-532-3p组、FLI-06组,除对照组外均构建CKD模型并注射相应质粒及抑制剂,对照组与CKD组以... 目的:分析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KD组、ago-NC组、ago-miR-532-3p组、FLI-06组,除对照组外均构建CKD模型并注射相应质粒及抑制剂,对照组与CKD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ELISA测定大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TNF-α、IL-1β、IL-10水平,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及肾纤维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CD11c^(+)和CD206^(+)情况,q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miR-532-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miR-532-3p与Notch1的靶向结合。结果:对照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及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胞界清晰,排列整齐;CKD组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坏死增多、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炎症细胞浸润,肾纤维化程度加深;与CKD组相比,ago-miR-532-3p组、FLI-06组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减小,炎症浸润细胞减少,肾纤维化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CKD组大鼠血清Scr、BUN、TNF-α、IL-1β、肾组织巨噬细胞CD11c^(+)比例、CD11c^(+)/CD206^(+)、Notch1蛋白表达升高,血清IL-10水平、肾组织CD206^(+)、miR-532-3p降低(P<0.05);与CKD组相比,ago-miR-532-3p组、FLI-06组大鼠血清Scr、BUN、TNF-α、IL-1β、肾组织巨噬细胞CD11c^(+)比例、CD11c^(+)/CD206^(+)、Notch1蛋白表达降低,血清IL-10水平、肾组织CD206^(+)、miR-532-3p表达升高(P<0.05);miR-532-3p与Notch1靶向结合,miR-532-3p过表达抑制Notch1蛋白表达。结论:促进miR-532-3p表达通过抑制Notch1通路保护CKD大鼠肾组织,其机制可能为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巨噬细胞极化 miR-532-3p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烧结改善ZnO-Bi_(2)O_(3)系压敏陶瓷性能研究
3
作者 周利斌 刘远 +3 位作者 陈红霖 苟晨源 曹文斌 刘建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162,共8页
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ZnO-Bi_(2)O_(3)系压敏陶瓷,通过单一变量法控制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T_(1)、T_(2)和保温时间t_(1)、t_(2)来改善压敏陶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晶粒尺寸d随着T_(1)的增大而增大,漏电流密度J_(L)随着T_(2)的增大而减小... 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ZnO-Bi_(2)O_(3)系压敏陶瓷,通过单一变量法控制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T_(1)、T_(2)和保温时间t_(1)、t_(2)来改善压敏陶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晶粒尺寸d随着T_(1)的增大而增大,漏电流密度J_(L)随着T_(2)的增大而减小;t_(1)增大会使压敏陶瓷本征缺陷锌间隙和氧空位的数量增大,t_(2)时间过长会抑制锌间隙的生成;所有样品在低频时的损耗比高频时小很多;样品的击穿场强E_(1mA)与d的变化规律相反;非线性系数α与漏电流密度J_(L)的变化规律相反.当T_(1)为950℃,t_(1)达到30min,T_(2)为925℃,t_(2)达到45 min时,α为最大值67.91,J_(L)为最小值0.48μA/cm^(2),E_(1mA)为最大值477.32 V/mm.本研究对提升ZnO压敏陶瓷性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Zno-Bi_(2)O_(3)系压敏陶瓷 两步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大鼠热性惊厥发作及海马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
4
作者 何南 王亚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4,共7页
目的探究益生菌对大鼠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发作及海马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探究益生菌对大鼠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发作及海马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益生菌治疗组3组,每组各40只。模型组与益生菌组构建FS大鼠模型,益生菌组灌胃给予微生态制剂,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同样溶剂蒸馏水喂养。干预后对模型组和益生菌组再次热水浴刺激诱发二次FS发作,记录相关指标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空白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完整、形态规则、大小均匀;模型组海马带宽窄不一、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排列不规则;益生菌治疗组海马区神经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多,细胞结构改变较模型组少。益生菌治疗组FS发作潜伏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持续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发作等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益生菌治疗组海马组织和血清中NLRP3、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但较空白组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益生菌治疗组、模型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依次明显降低,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数量依次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治疗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NO浓度较模型组降低,但较空白组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可有效改善FS发作,可能与其能够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肠道有益菌含量以及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热性惊厥 大鼠 海马组织 3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分析HuNoVs非结构蛋白NS3
5
作者 王道 肖亚梅 刘丹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为了深入探究人类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es,HuNoVs)的NS3非结构蛋白的结构特征和小分子药物,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 5.0、TMHMM 2.0、NCBI Conserved Domains、SOPMA、SWISS-MODEL、YinOYang 1.2、Net... 为了深入探究人类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es,HuNoVs)的NS3非结构蛋白的结构特征和小分子药物,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 5.0、TMHMM 2.0、NCBI Conserved Domains、SOPMA、SWISS-MODEL、YinOYang 1.2、NetPhos 3.1、ABCpred、SYFPEITHI、Prankweb和Discovery Studio等预测NS3蛋白的同源性、理化性质、翻译后修饰位点、二级/三级结构、B/T细胞抗原表位、活性口袋位点及抑制化合物。HuNoVs的NS3蛋白是由363个氨基酸组成的稳定亲水性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9748.79 Da,理论等电点为6.37;NS3蛋白与其他病毒解旋酶序列相似性为32.52%,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具有2个功能结构域,38个O-糖基化位点和21个磷酸化位点,7个B-细胞抗原表位和19个T-细胞抗原表位;还存在6个活性口袋位置和5个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化合物。本文为阐明人类诺如病毒非结构蛋白NS3的结构和在病毒性肠胃炎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研发和筛选新疫苗和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诺如病毒 非结构蛋白NS3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的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制备及磁光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 李娜 朱忠丽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Pr_(6)O_(11),Ho_(2)O_(3),Dy_(2)O_(3))的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研究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对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的结构、物...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Pr_(6)O_(11),Ho_(2)O_(3),Dy_(2)O_(3))的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研究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对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的结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磁光性质的影响。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后,玻璃的密度、折射率和Verdet常数均有所增加。随着入射光波长和温度的增加,玻璃的Verdet常数的绝对值逐渐降低。在温度为298.15 K、入射光波长633 nm的条件下,当Tb_(2)O_(3)和Ho_(2)O_(3)的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40%和1%时,玻璃的Verdet常数达到-156.45 rad(/T·m),高于商用的Tb_(3)Ga5O_(12)晶体(-134 rad(/T·m));温度为298.15 K和入射光波长为515 nm时,玻璃的Verdet常数达到-189.80 rad(/T·m),这表明其在光电功能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_(2)O_(3)-B_(2)O_(3)-Zno-TiO_(2)玻璃 Tb^(3+)掺杂 Verdet常数 磁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NoisyNet-A3C算法的自动化渗透测试方法
7
作者 董卫宇 刘鹏坤 +2 位作者 刘春玲 唐永鹤 马钰普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8,共9页
在自动化渗透测试领域,现有攻击路径决策算法大多基于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POMDP),存在算法复杂度过高、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的强化学习算法NoisyNet-A3C,并... 在自动化渗透测试领域,现有攻击路径决策算法大多基于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POMDP),存在算法复杂度过高、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的强化学习算法NoisyNet-A3C,并用于自动化渗透测试领域。该算法通过多线程训练actor-critic,每个线程的运算结果反馈到主神经网络中,同时从主神经网络中获取最新的参数更新,充分利用计算机性能,减少数据相关性,提高训练效率。另外,训练网络添加噪声参数与权重网络训练更新参数,增加了行为策略的随机性,利于更快探索有效路径,减少了数据扰动的影响,从而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A3C、Q-learning、DQN和NDSPI-DQN算法相比,NoisyNet-A3C算法收敛速度提高了30%以上,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测试 攻击路径决策 A3C算法 深度强化学习 METASPLO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掺杂对Bi_(2)O_(3)-B_(2)O_(3)-ZnO系玻璃涂层结构及光学、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邵铭渌 施王明 +2 位作者 张亮 罗理达 汪庆卫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8-2646,共9页
为了提升Bi2O_(3)-B_(2)O_(3)-ZnO系玻璃涂层在长波紫外的屏蔽范围,同时增加其表面硬度与模量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制备了CeO_(2)掺杂的Bi2O_(3)-B_(2)O_(3)-ZnO系玻璃涂层。通过DSC、SEM、Raman、FTIR、XPS等测试方法,评估了涂层的表... 为了提升Bi2O_(3)-B_(2)O_(3)-ZnO系玻璃涂层在长波紫外的屏蔽范围,同时增加其表面硬度与模量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制备了CeO_(2)掺杂的Bi2O_(3)-B_(2)O_(3)-ZnO系玻璃涂层。通过DSC、SEM、Raman、FTIR、XPS等测试方法,评估了涂层的表面形貌,研究了不同CeO_(2)掺杂浓度对Bi2O_(3)-B_(2)O_(3)-ZnO系玻璃涂层结构及光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O_(2)掺杂浓度在0%~1.0%(摩尔分数)时,涂层显微硬度最大达到6.9 GPa,模量达到84.0 GPa;当CeO_(2)掺杂浓度在1.0%~2.5%时,CeO_(2)中含有的Ce^(4+)、Ce^(3+)的极化作用使涂层显微硬度和模量降低。由于玻璃结构变化促进了Ce^(4+)与Ce^(3+)相互转换,不同CeO_(2)掺杂浓度下涂层的紫外屏蔽波段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Bi_(2)O_(3)-B_(2)O_(3)-Zno 玻璃涂层 紫外防护 硬度 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文静 储祥玲 +4 位作者 吴雨琼 张敏 储小宏 张楠 胡红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将252例妊娠女性分为GDM组与对照组。根... 目的探讨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将252例妊娠女性分为GDM组与对照组。根据妊娠前体质量指数水平及妊娠结局情况将GDM组进行分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组间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NOV/CCN3水平的差异。结果GDM组血清NOV/CCN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NOV/CCN3与妊娠前体质量、妊娠前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OV/CCN3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7,95%CI(1.020~1.179),P=0.013],且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95%CI(1.020~1.045),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0、0.784(P<0.05)。结论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相关,参与GDM发生发展,为评估中晚期孕妇发生GDM及GDM患者妊娠结局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noV/CCN3 妊娠结局 胰岛素抵抗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热和传热LiNO_(3)熔盐对于其储存钢罐的腐蚀机制
10
作者 张晓鹏 杨震宇 +5 位作者 唐玮 李博洋 冯奕晨 赵兴 郭永权 李宝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2,共11页
高温熔盐造成的钢材腐蚀对光热发电的热能存储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从介观尺度揭示腐蚀机制和腐蚀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储热系统设计、延长储热系统的使用时间、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系统研究LiNO_(3)熔... 高温熔盐造成的钢材腐蚀对光热发电的热能存储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从介观尺度揭示腐蚀机制和腐蚀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储热系统设计、延长储热系统的使用时间、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系统研究LiNO_(3)熔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腐蚀机理,对不锈钢中的金属元素、合金及其氧化物,以及LiNO_(3)熔盐的价电子结构进行建模,计算了它们的熔点和结合能,所有的计算值都与实验值相符。基于价电子结构,构建腐蚀模型,认为是氧化导致原来支撑金属结构骨架的金属键断开,并使金属与O重新成键,形成氧化物,导致腐蚀。通过计算腐蚀前金属合金与腐蚀后形成的氧化物之间键能差,定量研究腐蚀能力。结果表明:LiNO_(3)熔盐对不锈钢的腐蚀性与其N的价电子数变化有关,其腐蚀由硝酸根团簇NO_(3)^(-)-NO_(2)^(-)的结构相变,N的价电子数从5降至3,导致释放的O所推动。价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氧化产物存在从Fe_(2)O_(3)向LiFeO_2的转化,有助于理解加入LiNO_(3)减缓不锈钢因氧化层的动态变化(如溶解与再沉淀)诱发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电子结构 腐蚀能 键能 Lino_(3)熔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的ZnO/ZnS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11
作者 张岚 王喜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7-128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相结合制得了Eu^(3+)掺杂ZnO/ZnS的红色荧光粉。利用XRD、FTIR、TEM和EDS等设备对所得系列红色荧光粉样品进行实测。测试结果表明红色荧光粉含有ZnO和ZnS,它们属于六方相结构。利用荧光光谱仪测试,探讨了红色荧...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相结合制得了Eu^(3+)掺杂ZnO/ZnS的红色荧光粉。利用XRD、FTIR、TEM和EDS等设备对所得系列红色荧光粉样品进行实测。测试结果表明红色荧光粉含有ZnO和ZnS,它们属于六方相结构。利用荧光光谱仪测试,探讨了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机理。结果表明,ZnO和ZnS结合可形成新能带结构和增大复合概率,从而提高了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荧光粉中Eu^(3+)位于无反演中心格位,以电偶极跃迁(^(5)D_(0)-^(7)F_(2))为主。荧光粉的最佳Eu^(3+)掺杂量0.1(摩尔分数),最佳退火温度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沉淀法 Zno/ZnS:Eu^(3+)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3)Ni_(1/3)Mn_(2/3)O_(2)材料的制备及痕量ZnO包覆改性研究
12
作者 倪峻泽 尤樱樱 +3 位作者 蔡盈盈 熊千卉 陈馨语 张汉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99,105,共5页
P2型层状正极材料Na_(2/3)Ni_(1/3)Mn_(2/3)O_(2)具有成本较低、工作电压较高等优点,是目前钠离子电池代替铅酸电池最有希望的正极材料,但其较差的循环保持率,制约了它的实际应用与发展。采用痕量ZnO包覆对P2型层状正极材料Na_(2/3)Ni_(... P2型层状正极材料Na_(2/3)Ni_(1/3)Mn_(2/3)O_(2)具有成本较低、工作电压较高等优点,是目前钠离子电池代替铅酸电池最有希望的正极材料,但其较差的循环保持率,制约了它的实际应用与发展。采用痕量ZnO包覆对P2型层状正极材料Na_(2/3)Ni_(1/3)Mn_(2/3)O_(2)(NNMO)进行痕量包覆改性。结果表明:在2.0~4.3V、2.0C的充放电条件下,NNMO和0.5 ZnO@NNMO的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4mAh/g、101mAh/g,100圈后NNMO保持率仅为68%,而经过ZnO改性的0.5 ZnO@NNMO保持率高达94%。与空白样品相比,0.5 ZnO@NNMO电化学性能更好,可逆性更强。这是因为即使是痕量的ZnO包覆亦能与基体材料协同作用提升材料的离子导电性。可见,痕量ZnO包覆对提升钠电池层状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性有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痕量包覆 Zno Na_(2/3)Ni_(1/3)Mn_(2/3)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u)/n(Zn)对Cu/ZnO/Al_(2)O_(3)催化剂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大李 王聪 +2 位作者 刘新伟 杨磊 于一夫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CO_(2)加氢制甲醇(CH_(3)OH)不仅减少了CO_(2)排放,而且缓解了能源短缺,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之一。Cu/ZnO/Al_(2)O_(3)(CZA)催化剂因其成本低、催化活性高而广泛应用于CH_(3)OH合成,其组分结构和表面特性对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CO_(2)加氢制甲醇(CH_(3)OH)不仅减少了CO_(2)排放,而且缓解了能源短缺,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之一。Cu/ZnO/Al_(2)O_(3)(CZA)催化剂因其成本低、催化活性高而广泛应用于CH_(3)OH合成,其组分结构和表面特性对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n(Cu)/n(Zn)对CZA催化剂物化特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沉淀-焙烧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Cu)/n(Zn)的CZA催化剂,采用XRD、SEM、HRTEM、XPS、ICP-MS、H_(2)-TPR和CO_(2)-TPD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CO_(2)加氢制CH_(3)OH反应。结果表明,n(Cu)/n(Zn)会影响催化剂的Cu颗粒粒径、比表面积、表面Cu^(+)与Cu^(0)数量之比(N(Cu^(+))/N(Cu^(0)))、还原性能和表面碱度等理化性质。CZA-R-2(n(Cu)/n(Zn)为2)的Cu颗粒粒径为5.32 nm,比表面积达到53.5 m^(2)/g,表面N(Cu^(+))/N(Cu^(0))为0.900。在220℃、2 MPa和气体空速为7500 mL/(h·g)条件下,CZA-R-2具有最佳的CO_(2)转化率(15.5%)和CH_(3)OH选择性(67.0%),且此时CH_(3)OH产率达到10.4%。此外,CZA-R-2在此条件下平稳运行超200 h,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Al_(2)O_(3)催化剂 CO_(2)加氢 甲醇 n(Cu)/n(Z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球负载ZnO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赵霜 多喜 +1 位作者 师兰 盛显良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00-4206,共7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煅烧的方式制备了ZnO纳米颗粒负载于球状氧化铝(Al_(2)O_(3))的ZnO/Al_(2)O_(3)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ZnO/Al_(2)O_(3)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光催化降解... 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煅烧的方式制备了ZnO纳米颗粒负载于球状氧化铝(Al_(2)O_(3))的ZnO/Al_(2)O_(3)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ZnO/Al_(2)O_(3)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为模拟探针反应,研究了煅烧温度、醋酸锌(Zn(OAc)_(2))初始浓度、Al_(2)O_(3)球体粒径及ZnO/Al_(2)O_(3)的投加量对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nO/Al_(2)O_(3)催化剂是由棉絮状的ZnO非均匀的负载在Al_(2)O_(3)的表面,比表面积达到纯ZnO的8.45倍。当煅烧温度为500℃,Zn(OAc)_(2)初始浓度为0.25 g/mL、Al_(2)O_(3)球粒径为3~5 mm、ZnO/Al_(2)O_(3)催化剂用量为6 g时,对MO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7.1%。同时ZnO/Al_(2)O_(3)光催化剂具有易于分离,可以多次循环利用,并且对刚果红(CR)和酸性品红(AF)有机染料也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 Zno 光催化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界面键合的绣球花状MnO@Ti_(3)C_(2)T_(x)负极材料制备与储锂性能
15
作者 孙衍鹍 李泽辰 +7 位作者 王子昂 郑方植 廖思嘉 盘唐缘 叶强 肖志华 李永峰 徐春明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46,共14页
氧化锰(MnO)具有理论比容量高(756 mAh/g)、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势,被视为极具开发潜力的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然而,MnO负极材料存在导电性差、结构不稳定和体积易膨胀等问题,致使MnO负极的首次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差且循环寿... 氧化锰(MnO)具有理论比容量高(756 mAh/g)、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势,被视为极具开发潜力的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然而,MnO负极材料存在导电性差、结构不稳定和体积易膨胀等问题,致使MnO负极的首次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差且循环寿命短。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简单的水热自组装策略,以乙酰丙酮锰为Mn源,在MXene-Ti_(3)C_(2)T_(x)层间完成自组装,得到Ti_(3)C_(2)T_(x)夹层的“绣球花状”有机碳包覆锰基前驱体,经煅烧得到具有强界面键合(Mn—O—Ti)的MnO@Ti_(3)C_(2)T_(x)复合材料。该多级复合结构能够全面提升MnO的电荷传输效率及结构稳定性,抑制其体积膨胀,暴露更多活性位点,从而提高MnO负极的储锂性能。作为LIBs负极材料,最优的MnO@Ti_(3)C_(2)T_(x)负极在0.1 A/g下的首圈库仑效率为73.71%,经充分活化后的可逆比容量达到997.38 mAh/g,循环1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5.11%,表现出高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此外,在2 A/g下循环300圈,其可逆比容量为552.36 mAh/g,远高于不含Ti_(3)C_(2)T_(x)的MnO负极。研究为高性能锰基负极材料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 水热自组装 碳包覆 界面键合 锰基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PbBr_(3)/SnO_(2)异质结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
16
作者 龙开琳 刘风坤 +1 位作者 张春洋 郭喜涛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93-900,共8页
全无机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和环境稳定性,近些年在光电探测领域备受关注。然而,钙钛矿光电探测器件的光电性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采用布里奇曼法制备了大尺寸的CsPbBr_(3)单晶,通过热蒸发法在CsPbBr_(3)表面沉积了一层厚度约120... 全无机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和环境稳定性,近些年在光电探测领域备受关注。然而,钙钛矿光电探测器件的光电性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采用布里奇曼法制备了大尺寸的CsPbBr_(3)单晶,通过热蒸发法在CsPbBr_(3)表面沉积了一层厚度约120 nm的SnO_(2),形成了CsPbBr_(3)/SnO_(2)type-Ⅱ型异质结。这种类型的异质结能够有效地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收集效率,进而提升探测器的灵敏度。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CsPbBr_(3)/SnO_(2)异质结探测器表现出优异的弱光探测性能,在520 nm波长光源照射下,器件的光响应度高达11544 mA/W,比探测率达到4.67×10^(12)Jones。本研究可为进一步优化和设计基于钙钛矿异质结的光电器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奇曼法 CsPbBr_(3)单晶 Sno_(2) 异质结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致热质耦合调控NO_(3)^(-)的树脂富集机制
17
作者 付鹏 李汶函 +5 位作者 张雪 何秋杭 吴琦 双陈冬 柴文波 金正宇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6,I0020,共8页
利用交变磁场下磁性树脂内部局域升温效应,实现磁致热质耦合调控,从微观尺度强化废水NO_(3)^(-)低耗高效吸附资源化。通过批式实验和热力学、动力学拟合发现:较常温条件,磁致热质耦合调控可提升NO_(3)^(-)吸附率至87.1%,准二级吸附速率... 利用交变磁场下磁性树脂内部局域升温效应,实现磁致热质耦合调控,从微观尺度强化废水NO_(3)^(-)低耗高效吸附资源化。通过批式实验和热力学、动力学拟合发现:较常温条件,磁致热质耦合调控可提升NO_(3)^(-)吸附率至87.1%,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可提升34.2%;较40℃全局加热条件,磁致热质耦合调控将树脂的NO_(3)^(-)平衡吸附容量提升至29.01 mg/g,相对吸附率提升16.7%,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提升25.8%。经综合影响评估及COMSOL场模拟分析,磁致热质耦合调控无需材料复杂改性即可灵活、精简地减少热量损耗,实现无药耗树脂功能位点活化,加速平衡阴离子游离,强化静电作用、界面传质和吸附效率,具有技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热质耦合调控 no_(3)^(-)吸附 资源化 磁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_(δ)/3 DOM 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同时消除炭烟和NO_(x)的催化性能
18
作者 王斓懿 王世伟 +5 位作者 陈心宇 于迪 张春雷 范晓强 于学华 赵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8,共16页
炭烟颗粒和NO_(x)作为柴油机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与环境.因此,炭烟与NO_(x)的催化净化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设计制备了具有独特孔结构的三维有序大孔(3DOM)ZSM-5分子筛催化剂,并将其作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3DOM ZSM-5担载M... 炭烟颗粒和NO_(x)作为柴油机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与环境.因此,炭烟与NO_(x)的催化净化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设计制备了具有独特孔结构的三维有序大孔(3DOM)ZSM-5分子筛催化剂,并将其作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3DOM ZSM-5担载MO_(δ)(M=Mn,Fe,Co,Ce,Pr,W)的催化剂.所制备催化剂均具有独特的多级孔结构,有利于炭烟与NO_(x)等小分子的捕捉与传质,可进一步增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其中,MnO_(δ)/3DOM ZSM-5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同时消除炭烟与NO_(x)的催化性能,其炭烟燃烧的峰值温度最低(453℃),80%以上NO转化率的初始温度最低(184℃)且温度窗口较宽(184~362℃).该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性能与其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丰富的酸位点、充足的活性氧以及丰富的多级孔结构有关.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MnO_(δ)/3DOM ZSM-5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本征活性.根据催化剂的活性测试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结果,推断了该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机理.在低温(<300℃)条件下,反应以脱硝为主,主要遵循Eley-Rideal(E-R)机理;在高温条件下(>300℃)主要以炭烟燃烧为主,包括活性氧机理和NO_(2)辅助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_(δ)/3DOM ZSM-5催化剂 炭烟燃烧 no_(x)去除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Ag_(3)PO_(4)/CoFe_(2)O_(4)/Zn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19
作者 王喜全 吕艳丽 +1 位作者 华丹红 陈鹏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61-2169,共9页
为提高Ag_(3)PO_(4)光催化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采用共沉淀和水热合成方法对Ag_(3)PO_(4)进行CoFe_(2)O_(4)材料掺杂与ZnO半导体复合改性,制备磁性Ag_(3)PO_(4)/CoFe_(2)O_(4)/ZnO复合催化剂,并通过XRD、EDS、S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晶... 为提高Ag_(3)PO_(4)光催化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采用共沉淀和水热合成方法对Ag_(3)PO_(4)进行CoFe_(2)O_(4)材料掺杂与ZnO半导体复合改性,制备磁性Ag_(3)PO_(4)/CoFe_(2)O_(4)/ZnO复合催化剂,并通过XRD、EDS、S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晶型结构、能带结构、微观形貌等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以罗丹明B为降解对象,研究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及催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oFe_(2)O_(4)和ZnO的加入使得Ag_(3)PO_(4)对光的吸收边带发生了红移,由550 nm红移至600 nm;在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表现出优异的催化降解性能:当罗丹明B的初始浓度为10 m/L、催化剂投加浓度为2.0 g/L、RhB的初始pH值为5时,脱色率达到98%。复合催化剂在多次回收使用后,对罗丹明B依旧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其化学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CoFe_(2)O_(4)/Zno复合催化剂 催化降解能力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缺陷g-C_(3)N_(5)/CdS/Ti_(3)C_(2)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高效去除NO性能
20
作者 康莎 章柯 +1 位作者 卫亚静 王传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91,共12页
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N空位的g-C_(3)N_(5)/CdS/Ti_(3)C_(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缺陷工程和异质结的协同作用,所设计的最佳比例g-C_(3)N_(x)/CdS/Ti_(3)C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分别是g-C_(3)N_(x)和CdS的2.7和2.4倍.由... 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N空位的g-C_(3)N_(5)/CdS/Ti_(3)C_(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缺陷工程和异质结的协同作用,所设计的最佳比例g-C_(3)N_(x)/CdS/Ti_(3)C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分别是g-C_(3)N_(x)和CdS的2.7和2.4倍.由于光吸收率的提高和界面电荷迁移的改善,在可见光照射下,10 min内g-C_(3)N_(x)/CdS/Ti_(3)C_(2)对流动反应器内的NO去除率达到60.21%,NO_(2)的生成率仅为2.08%.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和捕获实验分析了活性物种并推断出光生载流子的迁移途径.此外,通过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进一步揭示了g-C_(3)N_(x)/CdS/Ti_(3)C_(2)体系光催化去除NO的机理.研究结果为利用空位工程和异质结构的协同作用有效去除NO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no g-C_(3)N_(x) Ti_(3)C_(2) C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