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TOPMODEL在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
熊立华
郭生练
胡彩虹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6
|
|
2
|
基于嵌套主成分回归模型的长江源区径流重建 |
姜晓萱
王文卓
袁喆
霍军军
周涛
|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效益风险均衡的径流组分模型优选准则 |
丁小玲
胡维忠
唐海华
罗斌
冯快乐
|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基于耦合融雪模块WAS模型的流域径流模拟与组分解析 |
段天池
桑学锋
殷峻暹
倪红珍
|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张家港西南片地区非点源的计算研究 |
熊丽君
刘凌
徐祖信
黄沈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6
|
IHACRES模型在无资料地区径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
柴晓玲
郭生练
彭定志
张洪刚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7
|
不同水文模型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比较研究 |
董小涛
李致家
李利琴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2
|
|
8
|
无资料地区径流预报方法比较与改进 |
李红霞
张永强
敖天其
张新华
|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9
|
新安江模型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
郭俊
周建中
邹强
宋利祥
张勇传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0
|
栅格新安江模型在天津于桥水库流域上游的应用 |
黄小祥
姚成
李致家
谢润起
于福民
张强
|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1
|
基于EEMD-AR模型的丹江口水库年径流随机模拟与预报 |
练继建
孙萧仲
马超
赵明
唐志波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2
|
基于栅格的分布式超渗产流水文模型构建及比较 |
王莉莉
李致家
包红军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13
|
新安江模型产流模式在山区型和平原型水库入库径流量中的模拟与应用 |
李艺婷
张万顺
朱齐艳
唐巨山
王艳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07 |
8
|
|
14
|
基于新安江水文模型的东江流域枯水径流模拟 |
黄国如
陈永勤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5
|
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寒山区融雪径流的影响及其敏感性分析 |
穆振侠
姜卉芳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6
|
环境变化对湘江湘潭站径流的影响研究 |
任政
盛东
张丽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7
|
基于统计学与新安江模型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径流响应分析方法 |
张乾
包为民
杨小强
陈伟东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8
|
基于PCA和支持向量机的径流预测应用研究 |
徐纬芳
刘成忠
顾延涛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0 |
10
|
|
19
|
岷江上游森林对紫坪铺工程与都江堰灌区的影响 |
陈祖铭
任守贤
|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
1995 |
3
|
|
20
|
岷江镇紫区间森林水文效应评价与预测 |
陈祖铭
任守贤
|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
199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