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运行西河泵站前池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鹏飞 陈业超 +2 位作者 徐贵颖 张丽娟 杨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6,共8页
为明确西河泵站非对称机组运行时前池的流态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西河泵站的前池及进水流道进行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共获取4种不同开机方案时西河泵站前池的流场和速度分布规律,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最低水位时8台机组全... 为明确西河泵站非对称机组运行时前池的流态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西河泵站的前池及进水流道进行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共获取4种不同开机方案时西河泵站前池的流场和速度分布规律,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最低水位时8台机组全开的方案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0.75负荷排涝时,非对称机组运行方案2的前池两侧有微弱旋流,开机方案3和开机方案4前池流态均平稳,开机方案3泵站进口断面的底流速分布均匀度为78.2%;推荐两侧边机组和中间机组各2台开机运行;在全负荷排涝流量且最低水位时,机组全开时两边机组流道进口的水力性能指标最低,在实际运行时应注意两侧边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西河泵站的实际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河泵站 前池 流态 开机方案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西和锑矿生态破坏区优势物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忠毓 邢文黎 +5 位作者 党宁 赵维彬 谭许脉 肖江 盖旭 陈光才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6-1047,共12页
种间关系能够揭示植物群落的物种共存特征及演替规律,对于矿区植被恢复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以甘肃西和锑矿生态破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_(R))、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_(C))和Pearson相关系数... 种间关系能够揭示植物群落的物种共存特征及演替规律,对于矿区植被恢复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以甘肃西和锑矿生态破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_(R))、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_(C))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该区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特征。结果表明,1)锑矿生态破坏区发现物种35科73属90种,多为菊科(Asteraceae)和豆科(Fabaceae)物种,重要值最大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为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42.3%)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9.48%);而对照区则有物种43科86属105种,重要值最大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为平枝荀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10.6%)和薹草(Carexspp.)(21.6%)。2)锑矿生态破坏区灌木层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0的有7对(占比33.3%),其中灌木层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与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和插田藨(Rubus coreanus),草本层荩草(Arthraxon hispidus)与紫花香薷(Elsholtzia argyi)和华蟹甲(Sinacalia tangutica)的生态位重叠值均为1.00,表明该类植物对资源利用较为相似。3)锑矿生态破坏区灌木层物种总体负联结,灌木层稳定性较弱,而草本层物种总体呈显著正联结,表明锑矿生态破坏区植物群落仍处于演替前期阶段。总之,需要进一步加强锑矿生态破坏区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未来可以适当引种乡土且有正联结的物种,例如马桑和薹草等,结合补充当地土壤种子库的种子,以促进植物群落演化,进而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该研究揭示了锑矿生态破坏区植物群落优势物种的种间关系,为人工促进受损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生态破坏区 重要值 生态位 种间联结 甘肃西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西和半夏生长指标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爱堂 张金霞 罗小明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59-763,共5页
为了提升临夏地区西和半夏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明确水肥耦合对西和半夏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处理,肥料配比为副处理,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半夏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水量为500 m^(3)/h... 为了提升临夏地区西和半夏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明确水肥耦合对西和半夏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处理,肥料配比为副处理,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半夏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水量为500 m^(3)/hm^(2)(苗期和块茎膨大期各灌水250 m^(3)/hm^(2)),施肥水平为施腐熟牛粪15000 kg/hm^(2)、N 342 kg/hm^(2)、P_(2)O_(5)275 kg/hm^(2)、K_(2)O 110 kg/hm^(2)时,半夏折合产量最高,为25114.42 kg/hm^(2);品质最好,水分含量最低,为43.3 g/kg;总灰分含量较低,为31.6 g/kg;浸出物含量最高,达153.3 g/kg。由此可见,该水肥配比适宜在临夏西和半夏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水肥耦合 生长指标 产量 品质 西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宁翠萍 李国琛 +3 位作者 王颜红 李波 田莉 王世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7-495,共9页
由于长期接纳沈阳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细河水质和周边土壤污染严重。2015年10月采集细河流域农田表层(0~20 cm)土壤样品134份,分析土壤中重金属Hg、As、Pb、Cd、Ni、Cr、Zn和Cu的含量分布特征并进行污染评价,首次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 由于长期接纳沈阳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细河水质和周边土壤污染严重。2015年10月采集细河流域农田表层(0~20 cm)土壤样品134份,分析土壤中重金属Hg、As、Pb、Cd、Ni、Cr、Zn和Cu的含量分布特征并进行污染评价,首次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对该地区8种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方法学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农田土壤中Hg、As、Pb、Cd、Ni、Cr、Zn、Cu含量范围分别为0.04~1.85、4.80~11.70、10.80~36.70、0.09~1.50、22.30~47.40、19.60~104.00、71.40~242.00、31.20~105.00 mg·kg^(-1),其中Hg、Cd、Zn、Cu、Ni和Cr含量均值是沈阳市土壤背景值的3.80、2.50、2.04、2.03、1.14倍和1.02倍,Cd、Cu和Hg的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样点比例分别为48%、9%、9%。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Hg和Cd污染最为严重,污染指数均值分别为4.52和2.96;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4.13,说明研究区域总体为重度污染。PMF模型解析出重金属污染来源有:工业污染源贡献率36.5%,交通污染源和大气沉降综合污染源贡献率23.5%,农业污染源贡献率20.8%,自然成土母质源贡献率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 重金属 污染评价 PMF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细河周边农田土壤和大气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薛源 杨永亮 +4 位作者 万奎元 吴学丽 朱晓华 王晓春 罗松光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在2010年5月调查了沈阳市细河沿岸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的污染现状,评价土壤中OCPs残留的生态风险。沈阳细河沿岸表层土壤中HCHs浓度范围分别为2.32~15.90 ng/g,平均浓度为8.99ng/g。DDTs浓度范围分别为9.06~11... 在2010年5月调查了沈阳市细河沿岸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的污染现状,评价土壤中OCPs残留的生态风险。沈阳细河沿岸表层土壤中HCHs浓度范围分别为2.32~15.90 ng/g,平均浓度为8.99ng/g。DDTs浓度范围分别为9.06~111.6 ng/g,平均浓度为37.08 ng/g。7种PCBs异构体总平均浓度为1.01ng/g,大部分采样点OCPs和PCBs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推断近期可能有林丹的使用但没有新的DDTs污染源输入,但个别地点土壤中的DDTs残留浓度对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大气蒸汽态HCHs浓度为18.97 ng/m3;DDTs浓度为42.27 ng/m3;PCBs浓度为20.59 ng/m3。研究表明大气长距离传输对该区域的OCPs污染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初步运用逸度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发现HCHs和DDTs的逸出方向为从土壤向大气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 土壤 大气 逸度 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细河沿岸土壤中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与形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晓春 路国慧 +6 位作者 刘晓端 何俊 汤奇峰 徐清 刘久臣 罗松光 杨永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3,共7页
研究了沈阳细河沿岸翟家、彰驿和黄腊坨地区13个土壤剖面样品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土壤环境危害较大的3种重金属元素Cd、Hg、As进行了重点分析。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了5个表层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表... 研究了沈阳细河沿岸翟家、彰驿和黄腊坨地区13个土壤剖面样品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土壤环境危害较大的3种重金属元素Cd、Hg、As进行了重点分析。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了5个表层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具有以下特点:As、Cu、Cr、Zn和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存在,残渣态所占的比例较低,表明表层土壤中Cd的活动性较强,容易迁移进入生态食物链。大部分样品中Hg以残渣态为主。除Cd外,土壤中其余6种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含量都比较低。7种重金属的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Cd>Hg>Pb>Zn>Cr>Cu>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垂直分布 形态分析 沈阳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流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鑫 孙丽娜 +1 位作者 孙铁珩 杨晓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分别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和沈阳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作为参比值,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表层(0~20cm)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富集情况,对细河流域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超标率进行探讨,并结合Mller地累积指数法和Hak... 分别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和沈阳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作为参比值,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表层(0~20cm)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富集情况,对细河流域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超标率进行探讨,并结合Mller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情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土壤w(Hg),w(Cd),w(Pb)和w(Zn)差异显著,4种重金属含量显著正相关.流域内土壤中w(Cd)严重超出土壤环境标准值,超标样品数量占67.88%;其次为Zn和Hg,超标样品数量分别占4.87%和3.41%,Pb未超标.4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土壤背景值,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d>Hg>Pb>Zn;细河流域土壤中Hg,Cd,Pb和Zn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Pb除在细河上游流域局部污染区土壤中具有高风险外,其余均为一般风险;Zn在全流域污染区均属于一般风险;Hg和Cd在全流域污染区均为极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现状 潜在生态风险 细河流域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河盆地新近纪“红土”记录的沉积环境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黎明 杨用彪 +5 位作者 吴云霞 方晓峰 李路华 李耀辰 赵永峰 田立富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83-690,共8页
笔者从岩性地层、孢粉组合、地层对比等方面,对西河盆地红层的地层时代与沉积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追朔其地质演化历程。本区首次发现的孢粉组合是以草本植物蒿属为优势种,松、胡桃及禾本科为次优势种的疏林灌丛草原,其中胡桃属... 笔者从岩性地层、孢粉组合、地层对比等方面,对西河盆地红层的地层时代与沉积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追朔其地质演化历程。本区首次发现的孢粉组合是以草本植物蒿属为优势种,松、胡桃及禾本科为次优势种的疏林灌丛草原,其中胡桃属、榆属为典型的古—新近纪属种。根据岩性特征及生物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西河盆地"红土"地层属于新近系上新统宝格达拉组(N2b),地层层序类型在平面上体现出从盆地边缘到中心沉积环境由河流、冲积扇、三角洲到湖泊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河盆地 新近纪红土 孢粉组合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DGGE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种群指纹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晔 孙丽娜 +2 位作者 杨继松 杨晓波 曲亚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04-2208,共5页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方法,研究沈阳市细河沿岸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种群丰富度及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直接从土壤中抽提总DNA,对16SrRNAV3可变区序列进行扩增,DGGE指纹图谱分析,微生物种群结构...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方法,研究沈阳市细河沿岸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种群丰富度及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直接从土壤中抽提总DNA,对16SrRNAV3可变区序列进行扩增,DGGE指纹图谱分析,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变化规律明显,同时也表现为重金属污染程度越重,多样性指数越低;其中细河底泥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多样性指数最低。经方差分析,重金属污染情况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其中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的均匀度指数影响最显著,并且锌污染对其影响最大为-0.985。表明PCR-DGGE技术可以用于污染环境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也为污染环境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流域地下水中多环芳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10
作者 罗庆 孙丽娜 张耀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9-964,共6页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采集细河流域9个地下水样品并分析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根据毒性当量因子方法和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模型(CSOIL模型)对多环芳烃的健康风...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采集细河流域9个地下水样品并分析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根据毒性当量因子方法和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模型(CSOIL模型)对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AHs含量为159.1~483.7 ng.L-1,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浓度限值,表现出规模较大的城镇或乡镇处∑PAHs含量高于其他位置的规律性。作物食入、饮水等经口摄入途径是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AHs在作物食入、饮水、洗澡过程中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4种暴露途径产生的总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为1.19×10-6~3.10×10-5,其健康风险排序为翟家>前庙>富官>前余>双树>土西>大潘>黄蜡坨>大兀拉。虽然该风险值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基本属于可接受范围,但其健康危害已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 地下水 多环芳烃 CSOIL模型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半岛细河群沉积岩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4
11
作者 高林志 张传恒 +5 位作者 陈寿铭 刘鹏举 丁孝忠 刘燕学 董春燕 宋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3-1122,共10页
对辽东半岛青白口系骆驼岭组和钓鱼台组沉积岩碎屑锆石进行了测试,根据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模式探讨了两地的沉积物源和沉积时代的上限。辽东半岛青白口系细河群钓鱼台组碎屑锆石分布模式中年龄主峰值为1.6Ga,最小年龄为1075Ma,说明... 对辽东半岛青白口系骆驼岭组和钓鱼台组沉积岩碎屑锆石进行了测试,根据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模式探讨了两地的沉积物源和沉积时代的上限。辽东半岛青白口系细河群钓鱼台组碎屑锆石分布模式中年龄主峰值为1.6Ga,最小年龄为1075Ma,说明钓鱼台组的沉积时代要晚于1000Ma,沉积岩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模式说明该组与华北古陆为不同物源,其时代有可能不一致。同时,根据2009年11月24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分会扩大会议上形成的一个共识和最新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对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年表进行重新标定:即长城系(Ch,Pt21)限定为1.8~1.6Ga,蓟县系(Jx,Pt22)限定为1.6~1.4Ga,待建系(Pt23-4)限定为1.4~1.0Ga,青白口系(Qb,Pt31)限定为1000~780Ma,南华系(Nh,Pt32)限定为780~635Ma和震旦系(Z,Pt33)限定为635~54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口系 骆驼岭组 细河群 钓鱼台组 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龄 辽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流域土壤中Hg、Cd、Pb和Zn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鑫 孙丽娜 +1 位作者 孙铁珩 李海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3-636,共4页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沈阳市细河流域表层土壤中Hg、Cd、Pb和Zn含量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Hg、Cd、Pb和Zn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其背景值;土壤Cd和Zn含量属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Hg和Pb属于空间弱相关,其空间变异均为随机...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沈阳市细河流域表层土壤中Hg、Cd、Pb和Zn含量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Hg、Cd、Pb和Zn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其背景值;土壤Cd和Zn含量属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Hg和Pb属于空间弱相关,其空间变异均为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Cd和Zn含量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而Hg和Pb主要受随机性因素影响。土壤中Hg、Cd、Pb和Zn空间分布特征表明,4种重金属含量在上游较高,顺流而下含量明显下降;土壤中Hg和Pb含量最大值在四方台地区,Cd和Zn含量最大值分布在甘官和富官一带。细河流域土壤Hg、Cd、Pb和Zn含量空间分异是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堆放、农业生产及交通尾气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细河流域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细河沿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杨继松 孙丽娜 +1 位作者 杨晓波 马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33-1936,共4页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沈阳市细河沿岸上、中、下游3条断面上的农田表层土壤(0~20cm)Hg、Cd、Zn和Pb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发现,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分别为0.524、0.721、135.9和45.9mg·kg-1,均高于沈阳市土壤背景...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沈阳市细河沿岸上、中、下游3条断面上的农田表层土壤(0~20cm)Hg、Cd、Zn和Pb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发现,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分别为0.524、0.721、135.9和45.9mg·kg-1,均高于沈阳市土壤背景值,在土壤中积累明显,且上游断面的积累程度显著高于中、下游断面,菜地和果园的积累程度高于粮田。分别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农田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大部分样点Hg和Cd含量严重超出土壤环境标准值,污染突出,4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Hg>Zn>Pb。总体上,细河沿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属重污染区,土壤和作物已受到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评价 农田土壤 细河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丽娜 廉梅花 +1 位作者 李昕馨 鲍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2-845,共4页
在系统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农作物和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暴露模型和成人、儿童暴露参数,计算细河流域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Ba、Cd和Hg的成人、儿童暴露量。结果表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人群暴... 在系统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农作物和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暴露模型和成人、儿童暴露参数,计算细河流域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Ba、Cd和Hg的成人、儿童暴露量。结果表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人群暴露主要来自食物途径,食物摄入暴露量明显大于呼吸摄入暴露量,皮肤接触暴露量则更小。5种金属的成人与儿童食物日暴露总量分别为0.121 mg/kg/d和0.185mg/kg/d,不同重金属的食物日暴露量为:Zn>Pb>Ba>Cd>Hg;呼吸与皮肤接触暴露中儿童的重金属暴露较成人明显,儿童与成人呼吸日摄入总量分别为1.01×10-2 mg/kg/d与1.08×10-3 mg/kg/d;皮肤接触暴露量分别为1.82×10-5 mg/kg/d与1.08×10-5 mg/kg/d。在3种暴露途径中,儿童的平均体重日暴露量均明显大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细河 重金属 暴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细河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正如 韩露 +1 位作者 吕乐婷 张金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5,共5页
为合理利用区域降水资源,依据细河流域5个雨量站点近50年(1966~2015年)的降水观测资料,结合线性倾向法、累积距平法分析了细河流域近50年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再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其降水量的突变现象;最后采用空间插值法分析其空间... 为合理利用区域降水资源,依据细河流域5个雨量站点近50年(1966~2015年)的降水观测资料,结合线性倾向法、累积距平法分析了细河流域近50年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再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其降水量的突变现象;最后采用空间插值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细河流域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3%;从季节变化趋势看,5站的四季变化趋势各有不同,但冬季大部分站点呈上升趋势变化;根据Mann-Kendall检验计算,细河流域降水量平均Z值为0.659,降水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变化,且5个站点均有突变点;空间分布亦不均匀,整体呈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趋势。研究结果为该区降水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 降水量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流域地下水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庆 孙丽娜 张耀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124,共6页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分析了地下水样品中15种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POCPs)的含量,运用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CSOIL)模型对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分析了地下水样品中15种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POCPs)的含量,运用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CSOIL)模型对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CBs含量为0.08~5.89ng/L,∑OCPs含量为0.17~21.2ng/L,均低于各自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浓度限值。作物食入、饮水等经口摄入途径是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OCPs由作物食入、饮水、洗澡过程中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4种暴露途径产生的总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为1.63×10-7~6.21×10-6 a-1,其健康风险排序为:翟家>富官>双树>前庙>土西>大兀拉>黄蜡坨>前余>大潘,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基本属于可接受范围,但其健康危害已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流域 地下水 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 CSOIL模型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西河小流域水土流失定量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锦凰 刘丹强 +1 位作者 姜小三 卞新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2,共6页
研究选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卜兆宏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模型QRSM,应用"3S"技术,选用高分辨率1∶1万地形图和ALOS遥感数据,将影响水土流失的各因子值可精确计算到每个像元,以丹江口库区西河小流域为重点试验研究区在长江上... 研究选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卜兆宏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模型QRSM,应用"3S"技术,选用高分辨率1∶1万地形图和ALOS遥感数据,将影响水土流失的各因子值可精确计算到每个像元,以丹江口库区西河小流域为重点试验研究区在长江上游地区进行了研究。对模型各因子计算进行了误差处理和参数调整,并对QRSM模型中雨量预报PI算法与USLE模型经典算法EI两种不同算法得出的R值进行了精度对比,结果表明PI算法雨量预报准确率达到86.2%。监测结果得出,西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 901.00hm2,占总面积的48.4%,其中轻度流失面积685.64hm2,中度流失面积253.86hm2,强度流失面积428.16hm2,极强度流失面积450.04hm2,剧烈流失面积83.30hm2,分别占流失总面积的36.1%,13.4%,22.5%,23.7%,4.3%。流域内年土壤侵蚀总量为10 350t,侵蚀模数为2 633t/(km2·a),属中度水土流失类型区。流域的北部是治理区,南部是对照区,北部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降低到了15%以下。选择侵蚀程度严重的马槽沟子流域,通过模型监测水土流失量与实测泥沙量数据比较,模型水土流失预报精度高达89.6%。该研究将监测模型推广应用到长江流域上游地区,对逐步实现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监测预报具有前瞻性,并对其它小流域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推广示范及技术支撑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定量遥感 监测 西河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辞“羲和”文化再解读 被引量:5
18
作者 汤洪 黄关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屈辞《离骚》与《天问》中多次出现"羲和",但"羲和"到底指什么,历来岐说不断。《山海经》记载为帝俊妻并日母,《尚书》记载为尧臣天文历官。而在屈辞中,日神为东君,羲和显然为日御,这与《淮南子》记载同。另外,尚... 屈辞《离骚》与《天问》中多次出现"羲和",但"羲和"到底指什么,历来岐说不断。《山海经》记载为帝俊妻并日母,《尚书》记载为尧臣天文历官。而在屈辞中,日神为东君,羲和显然为日御,这与《淮南子》记载同。另外,尚有楚辞注家释《离骚》、《天问》"羲和"为太阳或太阳神。通过文献梳理,羲和最初释义当为女性日神,后演变为日神帝俊之妻、后又为日御。此外,羲和与古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亦似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辞 羲和 文化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细河与白塔堡河水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蕊 高红杰 +3 位作者 宋永会 彭剑峰 于会彬 王思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29-436,共8页
为了解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浑河沈阳段支流河污染特征,采用2012年细河与白塔堡河枯水期18个采样点10个水质指标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判别分析(DA)和基于GIS平台的克里格插值(Kriging)法,对细河与白塔堡河水... 为了解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浑河沈阳段支流河污染特征,采用2012年细河与白塔堡河枯水期18个采样点10个水质指标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判别分析(DA)和基于GIS平台的克里格插值(Kriging)法,对细河与白塔堡河水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白塔堡河前3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10%,主要污染物为NH4+-N浓度、Chl-a浓度、pH等;细河前4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1.24%,主要污染物为NH4+-N浓度、TN浓度、pH、EC等。空间差异性分析表明,白塔堡河中下游采样点周边区域水质指标数值高于上游采样点周边区域,有机污染突出,重污染区域位于白塔堡河汇入浑河段;细河上游采样点周边区域水质指标数值高于下游采样点周边区域,氨氮污染严重,重污染区域位于细河源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河 白塔堡河 水质空间分布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西和-成县地区区域构造演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传林 杨志华 +1 位作者 朱立华 杨瑞东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2期208-212,共5页
根据对西汉水群的详细解体、划分,首次在西和—成县地区发现元古代地层单元。在多尺度、多层次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自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序列。
关键词 西和-成县地区 构造演化 抽拉-逆冲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