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for in 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
1
作者 CAO Hui-li GAO Mei +5 位作者 Andebet G.Tamirat ZHAO Hong-bin ZHOU Xing-tai HUANG Yu-ying LEI Qi WEN Wen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8-1617,共10页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rotatory apparatus for in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s,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rotatory apparatus for in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s,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structural materials and molten salts.The apparatus enables accurate detection of every phase change during hightemperature experiments,including strong reaction processes like corrosion.Molten salts,such as chlorides or fluo⁃rides,together with the structure materials,are inserted into either quartz or boron nitride capillaries,wher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can be continuously collected,as the samples are heated to high temperature.The replacement re⁃action,when molten ZnCl2 are etching Ti3AlC2,can be clearly observed through changes in diffraction peak intensity as well as expansion in c-axis lattice parameter of the hexagonal matrix,due to the larger atomic number and ionic ra⁃dius of Zn2+.Furthermore,we investigated the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process when GH3535 alloy is in FLiNaK molten salt,and can help to optimize its stability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olten salt reactor.Additionally,this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is fully compatible with the combined usage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Raman technique,providing both bulk and surface structural information.This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has been open to users and is extensively used at BL14B1 beamline of the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x-ray diffraction rotary micro-diffractometer rotary high-temperature apparatus molten s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netostrictive distortion in Pr_(0.15)Tb_xDy_(0.85-x)Fe_2 polycrystals by X-ray diffraction
2
作者 孟凡斌 李养贤 +4 位作者 陈贵锋 刘何燕 曲静萍 陈京兰 吴光恒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The ingots of Pr0.15TbxDy0.85-xFe2 (x=0.10-0.85) series compounds with a single phase were prepared -by a arc melting method.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were measured using a Philips X’pert MPD X-ray diffractom... The ingots of Pr0.15TbxDy0.85-xFe2 (x=0.10-0.85) series compounds with a single phase were prepared -by a arc melting method.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were measured using a Philips X’pert MPD X-ray diffractometer with a non-ambient sample stag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magnetostrictive distortion in (Pr0.15TbxDy0.85-xFe2) polycrystals was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and the magnetostriction coefficient λ111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raised above the spin reorientation temperature region, a splitting appears in the reflection (440); the λ111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b content for (Pr0.15TbxDy0.85-xFe2) polycrystals and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of the reflection (440)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b content. Moreover, as the FWHM of the reflection (440)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the λ111 decreases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at the temperature region of 223-373K for Pr0.15Tb0.3Dy0.55Fe2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STRICTION DISTORTION x-ray diff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液晶电致图案化及其衍射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尚小虎 姜皓译 +2 位作者 宋振鹏 刘娇 李炳祥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液晶中电对流图案形成是一种奇特而又有趣的现象,同时也是光衍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索负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相液晶中图案的形成以及相关的衍射特性。实验观察到4种不同的电对流图案,分别是软方形图案、斜条纹、静脉状图... 液晶中电对流图案形成是一种奇特而又有趣的现象,同时也是光衍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索负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相液晶中图案的形成以及相关的衍射特性。实验观察到4种不同的电对流图案,分别是软方形图案、斜条纹、静脉状图案和不规则图案。探究了不同温度下产生图案所需要的阈值电压。研究了电场对图案的周期性以及相对指向矢倾斜角的影响,并对图案相应的衍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电场和温度可以改变电对流图案。产生图案所需要的阈值电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软方形图案的周期随着频率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而斜条纹的周期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小。当f=25~45Hz时,斜条纹相对于初始指向呈现约44°的偏转。这种可控的电对流图案为实现基于向列相液晶的可调谐光学衍射器件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图案形成 衍射 电场 电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钨VO_(2)纳米粉双相界面自组装成膜及微结构的光学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杨洋 姜佳彤 +3 位作者 张笑然 田梦杰 董博文 朱亚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8-208,共11页
VO_(2)的相变温度68℃限制了其在室温环境中的应用和安全性,采用W^(6+)离子掺杂的方法可有效降低VO_(2)相变温度。利用涂有真空硅脂的聚苯乙烯模具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的W_(x)V_(1-x)O_(2)纳米溶液,在玻璃基底上通过双相界面自组装方法将... VO_(2)的相变温度68℃限制了其在室温环境中的应用和安全性,采用W^(6+)离子掺杂的方法可有效降低VO_(2)相变温度。利用涂有真空硅脂的聚苯乙烯模具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的W_(x)V_(1-x)O_(2)纳米溶液,在玻璃基底上通过双相界面自组装方法将水热法合成的W_(x)V_(1-x)O_(2)纳米粉末制备成薄膜,在此基础上加装直径1μm的聚乙烯线制备W_(x)V_(1-x)O_(2)/glass微结构。直接观察到液/固双相界面上毛细管流的运动过程,以及微结构两侧对称出现半月形的现象。液-固-气系统复杂的动态变化的过程,遵循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规律。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自组装W_(x)V_(1-x)O_(2)薄膜为多晶结构,主要成分为M相VO_(2)和少量钒的其他价态氧化物及少量钨钒的氧化物(WVO_4);近红外透过率测试显示W_(x)V_(1-x)O_(2)/glass薄膜随温度变化规律与理论模拟计算的趋势吻合;其温度-透过率曲线“突变”特性优于旋涂法制备的薄膜;可见光的微结构衍射图样类似光栅衍射图样,表明此种薄膜和微结构制备方法可行。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防护涂层制备和微结构光学调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微结构 掺钨二氧化钒 双相界面自组装 光学透过率 衍射图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Lieb晶格衍射偏振特性分析
5
作者 曹雅娴 戴海涛 +9 位作者 刘迎 高美妮 付宜铠 刘昌龙 郝希晨 王雨涵 陈贞达 王若同 姚不已 冯守中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28,共9页
Lieb晶格是被研究较多具有平带特性的完整晶格结构之一。本文基于液晶光控取向技术制备了Lieb晶格,通过改变曝光的偏振方向,构建了晶格位点内液晶为90°扭曲(TN)取向、图案外为均匀(PA)取向的液晶Lieb晶格结构。测量了在外加电场作... Lieb晶格是被研究较多具有平带特性的完整晶格结构之一。本文基于液晶光控取向技术制备了Lieb晶格,通过改变曝光的偏振方向,构建了晶格位点内液晶为90°扭曲(TN)取向、图案外为均匀(PA)取向的液晶Lieb晶格结构。测量了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不同入射方案的液晶Lieb晶格的衍射特性。通过偏振测试仪测试了在不同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多个衍射级次的偏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施加电压时衍射图样中衍射光斑的级次增多;随电压升高到约2.5 VPP,液晶Lieb晶格结构的衍射效果变差,除了零阶衍射光斑,各衍射级次衍射光斑强度达到最弱;增加电压至4 VPP,各级次衍射光斑强度逐渐增强,衍射图案逐渐清晰。在改变电压的过程中,各种入射情况的不同阶次衍射光的偏振态也在逐渐改变,一阶衍射光在1~3 VPP之间有+45°线偏振光、-45°线偏振光、右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等特殊偏振态出现。本文提出的液晶Lieb晶格具有易调控、易制备等特性,通过调控施加在液晶上的电压,可以实现衍射级次偏振态的动态调控,为光场调控提供了新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Lieb晶格 光控取向 外加电场 偏振 衍射图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熟料定量分析的全谱拟合法 被引量:36
6
作者 洪汉烈 陈建军 +1 位作者 杨淑珍 赵曼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对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分析应用程序进行了移植和改编 ,使其能进行更大数据量的处理计算 ,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操作界面。在此基础上 ,对水泥熟料样品进行了物相定量分析 ,研究了影响全谱拟合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 ,... 对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分析应用程序进行了移植和改编 ,使其能进行更大数据量的处理计算 ,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操作界面。在此基础上 ,对水泥熟料样品进行了物相定量分析 ,研究了影响全谱拟合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 ,用该法对水泥熟料矿物进行定量分析 ,具有常规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熟料 全谱拟合 定量分析 X射结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粉尘检测中的模式分类反演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凤英 赵永林 +1 位作者 孙凤池 蔺增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86-88,共3页
分析了基于Frounhofer衍射的煤矿井下粉尘粒度分布检测的模式识别算法 ,针对决定反演精度的模式数量与传感器实时性之间的突出矛盾 ,提出了模式分类方案 ,使模式识别的速度提高到原来的若干倍 ,从而为实时反演算法的单片机运行提供了有... 分析了基于Frounhofer衍射的煤矿井下粉尘粒度分布检测的模式识别算法 ,针对决定反演精度的模式数量与传感器实时性之间的突出矛盾 ,提出了模式分类方案 ,使模式识别的速度提高到原来的若干倍 ,从而为实时反演算法的单片机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传感器 光学检测 煤矿 粉尘检测 模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光阑光学衍射加密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红娟 刘红钊 +3 位作者 黄义定 张颖颖 刘旭焱 秦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97,共6页
为了克服双随机相位编码系统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光学衍射成像原理的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在光学衍射加密系统中加入可变光阑,形成透光面积不同的振幅板,对明文进行加密,得出多个密文.解密时,通过相位恢复算法,从多幅衍射强度图像中恢复原... 为了克服双随机相位编码系统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光学衍射成像原理的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在光学衍射加密系统中加入可变光阑,形成透光面积不同的振幅板,对明文进行加密,得出多个密文.解密时,通过相位恢复算法,从多幅衍射强度图像中恢复原始明文.仿真表明,由于只需要记录光波的衍射强度,在密文记录过程无需使用干涉装置,通过可变光阑可以方便地调节振幅板的透光面积,无需改变光学结构或者移动光学器件,因此,大大降低了加密过程实施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图像加密 光衍射 可变光阑 相位恢复算法 振幅调制 衍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水下声信号衍射光场的探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玉明 苗润才 +1 位作者 马静 孟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6-689,共4页
为了探测几十赫兹的低频水下声信号,采用一种光学测量方法,建立了低频水下声信号的光学探测系统。当未扩束的激光束照射到受水下声信号调制的液体表面时,液体表面相当于位相型光栅,观察到了稳定、清晰的衍射图样,衍射图样呈非对称分布... 为了探测几十赫兹的低频水下声信号,采用一种光学测量方法,建立了低频水下声信号的光学探测系统。当未扩束的激光束照射到受水下声信号调制的液体表面时,液体表面相当于位相型光栅,观察到了稳定、清晰的衍射图样,衍射图样呈非对称分布。得到了衍射光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解释了在斜入射的条件下衍射图样位置及强度的非均匀分布和在垂直入射条件下,衍射光场的均匀分布,理论和实验比较吻合。结果表明,在激光束斜入射条件下,衍射图样的位置及强度是非均匀分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 光栅 液体表面 衍射图样 非均匀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地龙的X射线衍射Fourier谱鉴定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兰燕 王树春 +3 位作者 吴云山 朱志峰 郑启泰 吕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 :建立中药材广地龙的鉴定新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谱鉴定法。结果 :通过对 1个广地龙药材对照品、4个广地龙中药材进行实验、分析 ,获得了广地龙的标准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 :表明X射线衍... 目的 :建立中药材广地龙的鉴定新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谱鉴定法。结果 :通过对 1个广地龙药材对照品、4个广地龙中药材进行实验、分析 ,获得了广地龙的标准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 :表明X射线衍射Fourier谱鉴定法可用于中药材广地龙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地龙 中药材鉴定 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融合技术的光学衍射成像彩色图像加密系统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婧 吕晓东 +1 位作者 马毛粉 秦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7-17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衍射成像原理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首先把彩色图像分成红、绿、蓝三基色分量,并将三基色灰度图像分别作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对应的离散余弦变换谱.保留离散余弦变换谱的主要数据,并用空间复用的方法把这三个主要数据融...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衍射成像原理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首先把彩色图像分成红、绿、蓝三基色分量,并将三基色灰度图像分别作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对应的离散余弦变换谱.保留离散余弦变换谱的主要数据,并用空间复用的方法把这三个主要数据融合于一个实值图像之中,该图像即为复合频谱.再将此复合频谱送入光学衍射成像系统中加密,得到单幅密文.解密过程为加密过程的逆过程,即首先由单幅密文恢复复合频谱,再由复合频谱分离出三基色图像的部分离散余弦变换谱,再对这些离散余弦变换谱做逆变换得到三基色图像.由于对复合频谱设置了一个特殊数据区,因此在利用相位恢复算法恢复复合频谱的过程中,这些特殊数据作为输入平面的部分振幅支撑,可以避免迭代过程的停滞问题并提高收敛速率,从而完全恢复复合频谱,进而恢复原始图像.本方法可以将一幅彩色图像加密成单幅具有噪声图样的强度密文,同时,解密恢复得到的原始彩色图像具有较高的像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图像加密 光学衍射 频谱融合技术 彩色图像 离散余弦变换 相位恢复算法 衍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俑一号铜车马残件X射线衍射分析——青铜器和银器锈蚀机理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振琪 张小燕 程德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配合近几年对秦俑一号铜车马的修复工作,对铜车马构件材质、金银器及其锈蚀产物、彩绘、涂层作了系统的 X 射线衍射分析。通过揭示的青铜器从里到外自发锈蚀的实验规律和反应热力学研究,推出了青铜器主要锈蚀途径( Cu2 O 途径... 配合近几年对秦俑一号铜车马的修复工作,对铜车马构件材质、金银器及其锈蚀产物、彩绘、涂层作了系统的 X 射线衍射分析。通过揭示的青铜器从里到外自发锈蚀的实验规律和反应热力学研究,推出了青铜器主要锈蚀途径( Cu2 O 途径)的反应过程方程式,并通过和银器的锈蚀比较, 提出了青铜器文物保护的侧重点在于防潮。对马身白色涂层羟基磷灰石的来源提出了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锈蚀 X射线衍射分析 银器 铜车马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鹿茸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丽 王树春 +2 位作者 吴云山 吕扬 朱志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7-580,共4页
目的:建立中药材马鹿茸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结果:通过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对3个马鹿茸和1个花鹿茸中药材进行分析鉴定,获得了马鹿茸的对照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及... 目的:建立中药材马鹿茸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结果:通过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对3个马鹿茸和1个花鹿茸中药材进行分析鉴定,获得了马鹿茸的对照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表明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中药材马鹿茸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鉴定 X射线衍射 Fourier指纹图谱 马鹿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半夏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永辉 杨世颖 +2 位作者 王树春 龚宁波 吕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874-17876,17901,共4页
[目的]建立中药材半夏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获取中药材半夏的微观衍射图形及相应衍射特征标记峰,分析不同种半夏样品鉴别、炮制品与原药材的差异以及相关组分含量的差异,实现对常用中药材的微观鉴定... [目的]建立中药材半夏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获取中药材半夏的微观衍射图形及相应衍射特征标记峰,分析不同种半夏样品鉴别、炮制品与原药材的差异以及相关组分含量的差异,实现对常用中药材的微观鉴定分析。[结果]对12个半夏药材及其炮制品样品进行试验,获得了半夏的对照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依次将其分为药材半夏、水半夏及其炮制品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5个组,将中药材质量标准化从宏观等性状显微定性鉴别推向以图形数据表征的可重复的微观信息。[结论]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可用于中药材半夏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X射线衍射 Fourier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衍射光技术在瞄准系统中的理论与原理实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中宇 周聪 张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37-1340,共4页
将无衍射光技术与传统的莫尔条纹干涉技术相结合,并且应用于光电瞄准系统中,从基本理论和原理实验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机载瞄准方法,提出了相应的瞄准跟踪技术.该方法根据无衍射光与目标圆环光栅之间迭加产生干涉图形的偏移和变化量,通... 将无衍射光技术与传统的莫尔条纹干涉技术相结合,并且应用于光电瞄准系统中,从基本理论和原理实验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机载瞄准方法,提出了相应的瞄准跟踪技术.该方法根据无衍射光与目标圆环光栅之间迭加产生干涉图形的偏移和变化量,通过调整机载光电系统,达到精密瞄准之目的.所发展形成的新型瞄准跟踪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瞄准吊舱的动态响应速度、跟踪精度及其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导弹的横向命中率,而且可以增强进攻过程中的精确打击能力,为新型机载武器装备的研究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系统 干涉技术 无衍射光 瞄准 图像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衍射指纹图谱及相似度分析用于鉴别野生和栽培天麻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夏红 郭灵虹 李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建立了野生和栽培天麻及伪品羊角天麻的指纹图谱。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取天麻样品的特征信息,按2θ进行相似度计算和分析。天麻的XRD指纹图谱呈多峰重叠的弥散性峰,识别图谱的整体轮廓能区分真伪天麻。野生与栽培... 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建立了野生和栽培天麻及伪品羊角天麻的指纹图谱。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取天麻样品的特征信息,按2θ进行相似度计算和分析。天麻的XRD指纹图谱呈多峰重叠的弥散性峰,识别图谱的整体轮廓能区分真伪天麻。野生与栽培天麻的差异主要是2θ在5~10°和30~50°间,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取低频信号,能有效鉴别野生和栽培天麻。相似度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X射线衍射 天麻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厚朴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立 马林 +2 位作者 郑启泰 宋万志 吕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61-864,共4页
目的 :建立中药材厚朴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结果 :通过对 3个中药材厚朴、3个凹叶厚朴、1 4个厚朴的代用品和习用品、1个伪品厚朴进行实验、分析 ,获得了中药材厚朴和凹叶厚朴的对照X射线... 目的 :建立中药材厚朴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结果 :通过对 3个中药材厚朴、3个凹叶厚朴、1 4个厚朴的代用品和习用品、1个伪品厚朴进行实验、分析 ,获得了中药材厚朴和凹叶厚朴的对照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结论 :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中药材厚朴和凹叶厚朴的鉴定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指纹图谱 凹叶厚朴 中药材 习用品 伪品 鉴定法 对照 鉴定分析 识别 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却条件SiCp/ZA-27复合材料界面的TEM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子全 吴炳尧 沈光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90,共7页
主要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选区电子衍射技术(SAD)分析了不同冷却条件下SiCp/ZA-27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和结构,发现冷却速度明显影响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界面相组成和复杂金属... 主要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选区电子衍射技术(SAD)分析了不同冷却条件下SiCp/ZA-27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和结构,发现冷却速度明显影响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界面相组成和复杂金属氧化物的分布以及校晶生长过程的溶质二次分配,且复合材料慢冷时的界面比液淬时的界面复杂得多.复合材料浆液液淬快冷时的界面特征是初生a(A1)相与SiC颗粒直接机械结合,界面光滑无界面反应产物和中间过渡相及非晶氧化物;电磁搅拌随炉冷却条件下,复合材料界面绝大部分是共晶组织与SiC颗粒直接结合,少部分是由共晶组织/岛状非晶组织/SiC组成;随炉慢冷时的界面主要是由共晶组织/非晶组织/SiC组成,金属基体与SiC直接结合的界面非常少.不同冷却条件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界面存在不同厚度的非晶组织.根据界面形貌和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并结合计算机模拟计算,发现部分界面处存在第三相(如MgAl2O4,Mg6CuAl7等相),合成电子衍射花样表明这些第三相与SiC或基体间无晶体学位相关系.未发现SiC与基体间有晶体学位相关系,说明a(A1)或共晶相在SiC表面成核的可能性较小.复合材料浆液水淬后的基体经微衍射分析得出过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面 凝固条件 晶体学位相关系 选区衍射花样 冷却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式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电控光束偏转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祥杰 张大勇 骆永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4-1328,共5页
为获得较大的光束电控偏转范围,使用空间分辨力高达8μm的反射式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了对入射632nm激光的电控偏转。利用双光束共焦干涉方法测量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电控相位延迟特性,最大相移量可达3π。根据二元光学理论和器件的电... 为获得较大的光束电控偏转范围,使用空间分辨力高达8μm的反射式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了对入射632nm激光的电控偏转。利用双光束共焦干涉方法测量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电控相位延迟特性,最大相移量可达3π。根据二元光学理论和器件的电控相位延迟特性,设计了周期台阶相位模式和相应的加载灰度图,以最大衍射效率实现对入射光束的闪耀电控偏转。结果表明:相位模式台阶数为8时,可以实现10mrad的光束偏转,闪耀级次衍射效率可达46%。利用二元光学的衍射模型对影响衍射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器件较低的填充因子和周期台阶模式相位重置点诱导的指向矢回程区是限制光束衍射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 空间光调制器 干涉条纹 光束偏转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木材微纤丝角变异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艳辉 赵荣军 费本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法和自编的软件对杉木的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纤丝角受很强的遗传控制,在不同株间、幼龄材间及成熟材间的差异极不显著;微纤丝角受树木生长年龄的影响很大,近髓心处最高,自髓心向外迅速减小,9 a以后减小趋...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法和自编的软件对杉木的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纤丝角受很强的遗传控制,在不同株间、幼龄材间及成熟材间的差异极不显著;微纤丝角受树木生长年龄的影响很大,近髓心处最高,自髓心向外迅速减小,9 a以后减小趋势缓慢,到大约15a时出现最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达20多度,回归分析得到的二项式方程R2达到0.899,径向各年轮间的差异极其显著;纵向不同高度上,微纤丝角从0 m到1.5 m迅速减小,之后减小趋于缓和,在5.5 m以后于平稳波动中又略显回升,1.5-7.5 m平均微纤丝角变化范围在10.82°-12.57°之间,回归分析得到的乘幂方程R2达到0.884,方差分析表明,树高1.5 m到7.5 m微纤丝角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微纤丝角 X射线衍射 变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