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for in 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
1
作者 CAO Hui-li GAO Mei +5 位作者 Andebet G.Tamirat ZHAO Hong-bin ZHOU Xing-tai HUANG Yu-ying LEI Qi WEN Wen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8-1617,共10页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rotatory apparatus for in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s,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rotatory apparatus for in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s,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structural materials and molten salts.The apparatus enables accurate detection of every phase change during hightemperature experiments,including strong reaction processes like corrosion.Molten salts,such as chlorides or fluo⁃rides,together with the structure materials,are inserted into either quartz or boron nitride capillaries,wher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can be continuously collected,as the samples are heated to high temperature.The replacement re⁃action,when molten ZnCl2 are etching Ti3AlC2,can be clearly observed through changes in diffraction peak intensity as well as expansion in c-axis lattice parameter of the hexagonal matrix,due to the larger atomic number and ionic ra⁃dius of Zn2+.Furthermore,we investigated the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process when GH3535 alloy is in FLiNaK molten salt,and can help to optimize its stability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olten salt reactor.Additionally,this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is fully compatible with the combined usage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Raman technique,providing both bulk and surface structural information.This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has been open to users and is extensively used at BL14B1 beamline of the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x-ray diffraction rotary micro-diffractometer rotary high-temperature apparatus molten s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netostrictive distortion in Pr_(0.15)Tb_xDy_(0.85-x)Fe_2 polycrystals by X-ray diffraction
2
作者 孟凡斌 李养贤 +4 位作者 陈贵锋 刘何燕 曲静萍 陈京兰 吴光恒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The ingots of Pr0.15TbxDy0.85-xFe2 (x=0.10-0.85) series compounds with a single phase were prepared -by a arc melting method.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were measured using a Philips X’pert MPD X-ray diffractom... The ingots of Pr0.15TbxDy0.85-xFe2 (x=0.10-0.85) series compounds with a single phase were prepared -by a arc melting method.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were measured using a Philips X’pert MPD X-ray diffractometer with a non-ambient sample stag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magnetostrictive distortion in (Pr0.15TbxDy0.85-xFe2) polycrystals was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and the magnetostriction coefficient λ111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raised above the spin reorientation temperature region, a splitting appears in the reflection (440); the λ111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b content for (Pr0.15TbxDy0.85-xFe2) polycrystals and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of the reflection (440)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b content. Moreover, as the FWHM of the reflection (440)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the λ111 decreases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at the temperature region of 223-373K for Pr0.15Tb0.3Dy0.55Fe2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STRICTION DISTORTION x-ray diff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XRD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子动力学模拟
3
作者 王晴 李赫维 +2 位作者 丁兆洋 张强 赵明宇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3-490,共8页
提出了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子模型搭建方法,采用Rietveld精修和内标法定量X射线衍射技术(QXRD)分析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晶相成分,并与X射线荧光分析(XRF)结果对照分析了非晶相化学成分,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峰法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非晶... 提出了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子模型搭建方法,采用Rietveld精修和内标法定量X射线衍射技术(QXRD)分析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晶相成分,并与X射线荧光分析(XRF)结果对照分析了非晶相化学成分,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峰法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非晶相的近程有序结构,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搭建了水化硅铝酸钠(N‑A‑S‑H)和水化硅铝酸钙(C‑A‑S‑H)的结构,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径向分布函数和体积模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N‑A‑S‑H凝胶的近程有序结构与方钠石接近;C‑A‑S‑H凝胶的近程有序结构与水化钙铝黄长石接近.通过径向分布函数与体积模量验证了搭建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的模型搭建方法基于真实样品的XRD测试结果,与单一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真实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胶凝材料 反应产物 X射线衍射 RIETVELD精修 XRD分峰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碳钢/不锈钢复合板残余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以及调控
4
作者 冯莹莹 周俊甫 +1 位作者 郭学浩 孙晓倩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1,共6页
对轧制14Cr1MoR碳钢/316L不锈钢复合板中不锈钢层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通过对比复合板应力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对复合板进行不同温度(400,500,600℃)下保温2 h的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残余应... 对轧制14Cr1MoR碳钢/316L不锈钢复合板中不锈钢层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通过对比复合板应力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对复合板进行不同温度(400,500,600℃)下保温2 h的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残余应力消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可得经过6道次往复轧制后,接近轧辊的碳钢侧应力大于远离轧辊的不锈钢侧,且应力在轧后空冷过程中均随着温度的快速降低而大幅度增加;随着深度增加,不锈钢层的轧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在近界面附近达到最大,复合板试样近心部的残余应力大于边部;空冷后复合板的应力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5%,证明了有限元模拟准确;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残余应力,且热处理温度越高,复合板的轧向和横向残余应力消除率越大,轧向残余应力消除率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电解剥层法 X射线衍射法 热处理 ABAQ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对材料变形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锐斌 陈静 陈怀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820,共7页
为了解决在切割过程中剩余材料较薄时出现变形而严重影响材料的加工或测量精度,本文对变形行为的规律和机理进行研究。选用了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铸铁等产品中常见的金属材料,通过应变片监测技术,获取线切割加工造成变... 为了解决在切割过程中剩余材料较薄时出现变形而严重影响材料的加工或测量精度,本文对变形行为的规律和机理进行研究。选用了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铸铁等产品中常见的金属材料,通过应变片监测技术,获取线切割加工造成变形后所产生的应力大小,对所测材料变形行为的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Q345低合金钢的切割表层,存在接近屈服强度的拉伸应力;随着切割剩余厚度不足2 mm时,在切割层的相对表面产生伸长变形,形成40~110 MPa的变形应力。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热力学特性,这些特性使得不同材料在线切割中形成不同熔凝层组织形貌,温度场、屈服强度与弹性模量是影响材料变形应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切割 拉伸应力 变形 熔凝层 X射线衍射法 应变片 低合金钢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双层石墨烯的层间电导特性研究
6
作者 陶懿洲 刘超 方贺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8,共6页
扭曲双层石墨烯(TBG)由于具有莫特绝缘和非常规超导等新奇的电学特性,在纳米技术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光学衍射物理方法,构建了一个适用于TBG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该理论模型研究了TBG的层间电导特性.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TBG... 扭曲双层石墨烯(TBG)由于具有莫特绝缘和非常规超导等新奇的电学特性,在纳米技术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光学衍射物理方法,构建了一个适用于TBG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该理论模型研究了TBG的层间电导特性.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TBG层间电导随扭转角变化的实验结果,并阐明了其物理机制.此外,本文还计算了电极参数、隧穿层厚度以及界面势强度等物理因素对层间电导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极化学势的增大,层间电导关于扭转角的变化曲线近似整体向上平移;层间电导随着上层隧穿层厚度的增加而衰减并趋于稳定,而随着下层隧穿层厚度振荡;TBG两层扭转石墨烯的界面势强度越强,则层间电导随扭转角下降得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物理 层间电导 光学衍射方法 扭曲双层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easuring method for maximal length, width and thickness dimensions of coarse aggregates
7
作者 段跃华 张肖宁 吴传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50-2156,共7页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dimensions of coarse aggregates, five different-size flat and elongated (F&E) coarse aggregates were glued into two specimens by epoxy resin, respectively, and ...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dimensions of coarse aggregates, five different-size flat and elongated (F&E) coarse aggregates were glued into two specimens by epoxy resin, respectively, and slice images were obtained by X-ray CT, then the aggregates were extracted by the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Attributions of the particle on different cross-sec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overlap area method’. And unified three-dimensional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continuous slice images. The coefficient values of spherical harmonics descriptor representing particles surface profile were gained, then each scanned particle was represented by 60×120 discrete points conformably with spherical harmonics descriptor. The chord length and direction angle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calculation. With the major axis (L) and orthogonal axis (W and 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measured by calip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ew L, W, and T dimension measuring method is able to take the place of the present manual meas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rse aggregate flat and elongated (F&E) aggregate x-ray CT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overlap area method spherical harmo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时域自由面格林函数法的时域绕射力计算研究
8
作者 鲁江 张楠 +1 位作者 张新曙 顾民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994,共14页
船舶工业CAE软件势流求解器的开发对势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提出要求,本文针对三维时域面元法开展绕射力计算研究。首先引入三维时域自由面格林函数,其瞬时项的求解采用Hess&Smith方法,记忆项的求解采用Beck团队的方法;其次,推导出全... 船舶工业CAE软件势流求解器的开发对势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提出要求,本文针对三维时域面元法开展绕射力计算研究。首先引入三维时域自由面格林函数,其瞬时项的求解采用Hess&Smith方法,记忆项的求解采用Beck团队的方法;其次,推导出全浪向绕射力脉冲函数法编程所用的数学表达式;然后,采用分布源模型求解源强和速度势,并采用压力直接积分法求出时域绕射力;最后,针对Wigley I船型开展绕射力和FK力计算,并与公开的试验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方法和代码可用于船舶工业CAE软件势流求解器和波浪中船舶非线性失稳运动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时域面元法 三维时域格林函数 绕射力 船舶CAE自主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砂煅制工艺优化及质量评价
9
作者 杨辛欣 洪禹昕 +5 位作者 张睿 赵晶丽 刘佳 王楚盈 许天阳 于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0,共7页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比较硼砂煅制前后质量差异。结果 最佳条件为铺设厚度2 cm,煅制温度365℃,煅制时间100 min。煅制后,硼砂微观形态、成分组成、晶型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全部结晶水而转变为非晶体状态。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大批量生产煅硼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砂 煅制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扫描电镜(SEM) 热重分析(TG) 拉曼光谱 X射线衍射(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药物痕量晶体定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丁甜甜 苏美玲 +3 位作者 钱帅 张建军 高缘 魏元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93,共13页
晶型是影响药物理化性质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药效、安全性及稳定性。固态药物的晶型研究对于药物的生产工艺开发、质量控制、临床疗效评价等至关重要。化学计量学方法与分析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表现出对大量多维数据极强的分... 晶型是影响药物理化性质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药效、安全性及稳定性。固态药物的晶型研究对于药物的生产工艺开发、质量控制、临床疗效评价等至关重要。化学计量学方法与分析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表现出对大量多维数据极强的分析能力,为痕量晶体(<1%)的定量检测提供了可能。同时,利用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对制剂制备过程中的晶体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可进一步实现对制剂质量的控制,并作为支撑晶型专利保护的核心技术。本文概述了晶体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联合应用于痕量晶体的定量测定,以期为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晶体 定量分析 光谱法 粉末X射线衍射法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的实验比较
11
作者 黄钢 张清东 +2 位作者 张勃洋 姬保平 于铭洋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2-870,1034,共10页
为验证自主研制的透射式励磁感应钢板内应力无损检测系统的测量效果,在工厂生产线上切取了2种材质、不同板形的4块钢板作为残余应力测量试样,分别使用自研系统、X射线衍射法、超声法和盲孔法进行残余应力测量及比较。取样测量实验发现,... 为验证自主研制的透射式励磁感应钢板内应力无损检测系统的测量效果,在工厂生产线上切取了2种材质、不同板形的4块钢板作为残余应力测量试样,分别使用自研系统、X射线衍射法、超声法和盲孔法进行残余应力测量及比较。取样测量实验发现,4种方法的残余应力测量结果相差明显,同一被测点的测量结果也相差较大,在个别被测点出现残余应力测量值符号相反的现象。针对测量结果数据及其存在的差异,从4种方法的检测原理出发,定性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概括出4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并针对每种方法提出若干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电磁法 超声法 X射线法 盲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沉积物粒度分析测试方法对比及转换关系
12
作者 钱磊 孙吉主 +1 位作者 王勇 李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粒径分布(PSD)作为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对土体的工程性质具有很大影响。目前,测量海洋沉积物PSD存在不同的方法,但不同方法量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值得探讨。基于PSD沉降分析法与激光衍射法的测试原理,推导得出两种方法之间的联... 粒径分布(PSD)作为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对土体的工程性质具有很大影响。目前,测量海洋沉积物PSD存在不同的方法,但不同方法量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值得探讨。基于PSD沉降分析法与激光衍射法的测试原理,推导得出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一种转换方法。采用上述两种测量方法对两种不同海域的深海沉积物进行PSD分析,依据转换方法对激光衍射法得到的PSD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沉降分析法与激光衍射法所得结果主要差距在于黏土、粉砂粒径的含量,且经转换后,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黏土、粉砂粒级的百分含量基本一致,检验了转换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粒度分析 沉降分析法 激光衍射法 转换方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晓东 黄照文 +3 位作者 高建波 吴桂毅 张瑞尧 张书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54,共14页
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残余应力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准确测试和控制残余应力可以实现改善材料性能、提升尺寸精度、延长寿命等目的,进而提升关键工程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核电、船舶等领域发... 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残余应力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准确测试和控制残余应力可以实现改善材料性能、提升尺寸精度、延长寿命等目的,进而提升关键工程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核电、船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工程构件力学性能研究和安全评估提供关键数据支持。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讨论了选择残余应力检测技术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在科研和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检测 中子衍射 轮廓法 X射线衍射 同步辐射 深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管法和激光法测定紫色土机械组成对比研究
14
作者 王风香 蒙薪赟 +3 位作者 慈恩 刘彬 高佳佳 唐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172,共9页
吸管法是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经典方法,激光法是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简便方法.为探究两者在紫色土机械组成测定上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定145个紫色土样品的机械组成,并建立线性方程、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 吸管法是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经典方法,激光法是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简便方法.为探究两者在紫色土机械组成测定上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定145个紫色土样品的机械组成,并建立线性方程、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actor Regression,SVR)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相较于吸管法,激光法所测紫色土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均偏高,所测砂粒含量则偏低;(2)随着土壤砾石含量的增加,两种方法所测的相同粒级含量差值逐渐增大,且差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砂粒、粉粒、黏粒;(3)相比于pH>7.5的紫色土,两种方法所测的相同粒级含量差值明显大于pH≤7.5的紫色土,且差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砂粒、粉粒、黏粒.总体来看,紫色土的砾石含量是影响两种方法所测机械组成关联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砾石含量≤5%的紫色土,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很好的关联性,可采用激光法替代吸管法,但测定结果需要校正,建议选用拟合效果较好的RFR或SVR模型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机械组成 激光法 吸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X射线衍射Rietveld方法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颖 忻睦迪 +2 位作者 黄南贵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7-1408,共12页
在石油化工领域,多晶X射线衍射Rietveld方法(简称Rietveld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应用广泛地研究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Rietveld方法的基本原理、判据及常用的软件,并结合实例重点从催化剂定量相分析和分子筛骨架外阳离子的定... 在石油化工领域,多晶X射线衍射Rietveld方法(简称Rietveld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应用广泛地研究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Rietveld方法的基本原理、判据及常用的软件,并结合实例重点从催化剂定量相分析和分子筛骨架外阳离子的定位2方面综述了近年来Rietveld方法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总结了利用Rietveld方法进行定量相分析和测定晶体结构的步骤、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最后对Rietveld方法在与电子衍射、计算化学和原位表征相结合以及软硬件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X射线衍射 RIETVELD方法 石油化工催化剂 分子筛 定量相分析 阳离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
16
作者 卢浩浩 尚守堂 +3 位作者 孙旭 王群 邓洪伟 李繁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4,共7页
为了研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表面雷达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采用弹跳射线法(SBR)和物理绕射理论(PTD)混合算法,针对配装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后腔体开展了14种涂覆方案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涡轮部... 为了研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表面雷达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采用弹跳射线法(SBR)和物理绕射理论(PTD)混合算法,针对配装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后腔体开展了14种涂覆方案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涡轮部件受到一体化支板的遮挡,其对发动机尾向雷达散射特征贡献相对较小,基本可以忽略;加力中心锥、一体化支板(背风面)、加力隔热屏(上游段)、喷管扩张段及喷管外调节片是发动机尾向重要的雷达散射源(在本研究计算条件下,单个因素影响约为20%~70%),是雷达吸波介质优先涂敷位置;加力合流环、加力隔热屏(中、下游段)、喷管收敛段在发动机尾向重点角域内基本不可视,雷达回波影响较弱(在本研究计算条件下,单个因素影响约为5%~10%),可作为雷达吸波介质视情涂敷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 雷达吸波介质 雷达散射特征 弹跳射线法 物理绕射法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单晶衍射仪进行单晶德拜衍射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国武 施倪承 +2 位作者 马喆生 熊明 陈荣秀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4,共6页
利用CCD单晶衍射仪的旋转图功能,并进行了支持软件的开发,实现了单晶体拍摄德拜衍射图,提出了利用单晶体获取粉晶衍射图谱的一种新方法。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相当实用而有效,对稀有贵重样品的衍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CCD单晶衍射仪 粉晶衍射 甘多菲法 旋转图功能 衍射分析 工作原理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的XRD均峰位法测定 被引量:23
18
作者 汤中华 周桂芝 +1 位作者 熊杰 邹志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35-1440,共6页
采用XRD平均峰位法测定了 4种C/C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研究结果表明 :用平均峰位法测定C/C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具有简便可靠、区分度高的优点。当C/C复合材料中炭纤维的含量低于基体炭含量时 ,难石墨化的炭纤维对C/C复合材料XRD谱线低角... 采用XRD平均峰位法测定了 4种C/C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研究结果表明 :用平均峰位法测定C/C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具有简便可靠、区分度高的优点。当C/C复合材料中炭纤维的含量低于基体炭含量时 ,难石墨化的炭纤维对C/C复合材料XRD谱线低角度一侧的线形有一定影响 ,但对最终的测量结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石墨化度 平均峰位法 测定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法与湿筛-吸管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转换及质地确定 被引量:61
19
作者 杨金玲 张甘霖 +1 位作者 李德成 潘继花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2-780,共9页
湿筛-吸管法是测定土壤颗粒组成(PSD)的传统方法,而激光法则是新兴的土壤颗粒测定方法,为了明确二者测定数据间的转换关系,应用两种方法分别测定了中国6个主要土纲的265个土壤样品。结果表明,激光法测定的土壤黏粒含量明显地小于湿筛-... 湿筛-吸管法是测定土壤颗粒组成(PSD)的传统方法,而激光法则是新兴的土壤颗粒测定方法,为了明确二者测定数据间的转换关系,应用两种方法分别测定了中国6个主要土纲的265个土壤样品。结果表明,激光法测定的土壤黏粒含量明显地小于湿筛-吸管法测定的数据,激光法测定的土壤粉粒含量明显地大于湿筛-吸管法测定的数据,而对于土壤砂粒含量的测定结果二者互有高低。两种方法测定的黏粒、粉粒和砂粒间均分别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甚至按照美国的7级分类标准,每个粒度级别在两种方法间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按照激光法和吸管法测定数据间的转换关系式得出了用激光法测定数据的砂土、壤土和黏土质地划分界限,从而能够应用激光法测定的数据直接进行质地划分,这对于推动激光法在土壤学中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动土壤科学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 吸管法 激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衍射干涉系统光学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邵卫红 杨甬英 +2 位作者 陈晓钰 刘东 沈亦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6,共7页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分析点衍射波前误差的前提下,讨论了点衍射干涉系统中物镜数值孔径、针孔尺寸、检测的数值孔径对衍射光强的影响;逐步优化光学结构参数,得到不同光学结构参数之间的匹配数值表;通过比较点衍射干涉系统和Zygo干...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分析点衍射波前误差的前提下,讨论了点衍射干涉系统中物镜数值孔径、针孔尺寸、检测的数值孔径对衍射光强的影响;逐步优化光学结构参数,得到不同光学结构参数之间的匹配数值表;通过比较点衍射干涉系统和Zygo干涉仪对球面镜的测量结果,得到测量面形误差的均方根之差为波长的1/1000,且获得的干涉条纹具有合适的对比度和亮度,验证了光学结构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衍射干涉检测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衍射波前误差 衍射光强 光强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