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沃溪W-Sb-Au矿床成因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18
1
作者 董树义 顾雪祥 +4 位作者 Oskar Schulz Franz Vavtar 刘建明 郑明华 程文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1-647,共7页
系统研究了沃溪W-Sb-Au矿床层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集中在120~180℃,盐度变化于2.9%~8.9%NaCl之间,由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计算得出的流体密度介于0.94~0.96g/cm^3。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为一种... 系统研究了沃溪W-Sb-Au矿床层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集中在120~180℃,盐度变化于2.9%~8.9%NaCl之间,由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计算得出的流体密度介于0.94~0.96g/cm^3。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为一种进化的海水,即海水在海底下沉积柱循环过程中萃取矿质,形成120~180℃温度的低密度成矿流体。当其回返上升到海底后,形成悬浮热液柱,并与冷海水逐渐掺和,发生化学和机械-化学沉积,在海底形成层状矿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范围与很多沉积喷流(SEDEX)矿床极为相似,暗示与这些矿床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同一矿层、条带状矿石中同一条带的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的规律性变化,支持沃溪W-Sb-Au矿床的同生热水沉积成因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悬浮热液柱 热水沉积 w-sb-au矿床 沃溪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隆起带金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以沃溪和万古金矿为例
2
作者 陈海龙 权永彬 +5 位作者 陈平波 欧阳志强 张威 彭欢 卜建财 陈勇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55,共23页
前期有机烃深部找矿实践表明,沃溪、万古金矿床深边部呈现的深源叠加异常,与其外围矿化体所展现的同生叠加异常,在深部找矿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探索两者在Au与有机质的成矿成晕机理方面的不同,聚焦于雪峰隆起带大中型金矿床(... 前期有机烃深部找矿实践表明,沃溪、万古金矿床深边部呈现的深源叠加异常,与其外围矿化体所展现的同生叠加异常,在深部找矿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探索两者在Au与有机质的成矿成晕机理方面的不同,聚焦于雪峰隆起带大中型金矿床(沃溪和万古)和外围矿化体(浅表金矿化良好但深部矿化较差),综合运用岩石热解分析(Rock-Eval)、氯仿沥青“A”抽提及族组分分离定量、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流体包裹体及CH-O-S稳定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和手段,针对成矿地质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展开对比研究,进而探讨两者Au−有机质的成矿成晕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大中型金矿床与外围矿化体成矿地质特征不同。前者经历区域变质热液充填交代作用和后期深源流体叠加成矿过程;后者只经历区域变质热液的充填交代成矿过程。②两者都存有吸附型有机质,且有机质来源与原始沉积环境具有相似性。然而,大中型金矿床w(TOC)明显高于外围矿化体50%以上,同时有机质的氧指数、烃指数分别低于矿化体10倍和3~8倍等,这说明大中型金矿床有机质的丰度和成熟度更高。③C-H-O-S稳定同位素示踪表明,大中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地幔,成矿流体来自幔源流体多层次演化混合而成的“深源流体”;外围矿化体成矿物质仅来自含矿地层,其成矿流体来自地壳浅表流体混合而成的“浅源流体”,这体现出两者成矿流体动力学机制和混合机制上的差异,进而导致成矿地质意义不同。④两者成矿流体中有机质来源不同。大中型金矿床除吸附型有机质外,还存在“深源流体”带来的“增量”有机质叠加;外围矿化体仅存在吸附型有机质。这可能是大中型金矿床w(TOC)明显高于外围矿化体的主要原因。⑤两者Au与有机质的成矿成晕机理不同。大中型金矿床中,幔源流体携带的Au以Au(CH_(3))^(2+)、[Au(CH_(2)NH_(2)COO)]^(2+)等有机络合物或螯合物结合方式为主,且有液态和气态2种迁移模式;外围矿化体中,浅源流体Au与有机质以物理吸附结合方式为主,失去了Au形成有机络合或螯合的地球化学意义。这一差异表现为大中型金矿床不同载体(矿体及上覆岩层或土壤)中有机烃类异常强度较强,Au与有机烃相关性良好;外围矿化体中不同载体中,有机烃类异常强度相对较弱,Au与有机烃相关性较差。这一结论与前期有机烃深部找矿实践提出的“深源流体成矿−成矿物质来自深源−Au与有机烃相关性良好−深源叠加异常−深部找矿潜力较大”以及“浅源流体成矿−成矿物质仅来自地层−Au与有机烃相关性较差−同生叠加异常−深部找矿潜力较差”的认识高度契合。研究结果可为勘查地球化学深部找矿潜力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成矿机理 矿化体 金矿床 雪峰隆起带 沃溪金矿 万古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燕山期幕式成矿作用:来自原位白钨矿U-Pb定年与黄铁矿元素-同位素的约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彬 许德如 +5 位作者 柏道远 陈旭 邹少浩 代俊峰 马文 曾广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40,共26页
沃溪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是一座同时具有金、锑、钨大规模成矿的大型金矿,近年的研究揭示其主要形成于燕山期,但该矿的成矿物质源区及矿床成因尚存争议。基于此,本文利用SEM、EPMA、LA-MC-IF-ICP-MS等原位分析技术,对该矿床多世代... 沃溪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是一座同时具有金、锑、钨大规模成矿的大型金矿,近年的研究揭示其主要形成于燕山期,但该矿的成矿物质源区及矿床成因尚存争议。基于此,本文利用SEM、EPMA、LA-MC-IF-ICP-MS等原位分析技术,对该矿床多世代黄铁矿的结构、成分及同位素组成和成矿期白钨矿的U-Pb年代学进行了研究。在沃溪矿床中,识别出3个世代5种类型黄铁矿(Py),即成矿前Py1,成矿第二阶段Py2和第三阶段的Py3a、Py3b和Py3c。黄铁矿微区成分及围岩蚀变特征指示,成矿期Au、As和Cu耦合,Au主要以固溶体(Au+)的形式存在于Py3b的晶格中;As-取代S-进入黄铁矿是促进晶格金富集的主要因素;而强烈的水-岩反应是导致成矿期热液黄铁矿Co/Ni<1的原因。黄铁矿的原位微量元素和S-Pb同位素组成(δ34 S V-CDT值:Py2为-4.33‰~-1.61‰,Py3a为-6.36‰~3.59‰,Py3b为-4.36‰~3.59‰,Py3c为-2.21‰~-0.65‰;206 Pb/204 Pb、207 Pb/204 Pb、208 Pb/204 Pb值:Py2分别为18.029、15.618和38.653,Py3a分别为18.047~18.341、15.594~15.698、38.781~39.394)及其在环带结构中的变化,指示第二及第三成矿阶段流体性质存在显著差异。成矿第三阶段白钨矿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132.7±7.9Ma(1σ,n=31,MSWD=0.4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沃溪金锑钨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148~140Ma的黑钨矿(少量白钨矿、黄铁矿和金)和~130Ma的金-锑-白钨矿两阶段幕式成矿作用。早阶段成矿为下伏基底岩石重熔岩浆演化出的相对高温的还原性流体;晚阶段金-锑-白钨矿成矿以脉冲性幔源流体为主,金主要具地幔来源,而锑和钨可能来源于壳源与幔源流体混合演化出的富矿热液,成矿的脉动性可能与深部断层阀机制有关。金的主要沉淀机制为水岩反应和硫化作用,流体混合是辉锑矿与白钨矿的沉淀机制。富集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活化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拆沉导致的岩石圈大规模伸展是江南造山带中段(湖南)燕山晚期金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关键因素及构造背景,区域上具有进一步寻找陆内弧后伸展背景金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沃溪Au-Sb-W矿 白钨矿U-Pb定年 黄铁矿 S-Pb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沃溪Au-Sb-W矿床多期黄铁矿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
作者 张健 许德如 代俊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15-3320,共6页
测定沃溪金矿三期黄铁矿(Py1、Py2、Py3)特征拉曼位移(A g/cm^(-1))均值分别为378.2、370.2、380.7,指示矿床形成经历了高压-低压-高压的变化过程;特征拉曼谱峰的半高宽(FWHM/cm^(-1))均值分别为8.5、11.6、9.3,指示矿床的成矿温度经历... 测定沃溪金矿三期黄铁矿(Py1、Py2、Py3)特征拉曼位移(A g/cm^(-1))均值分别为378.2、370.2、380.7,指示矿床形成经历了高压-低压-高压的变化过程;特征拉曼谱峰的半高宽(FWHM/cm^(-1))均值分别为8.5、11.6、9.3,指示矿床的成矿温度经历了低温-高温-低温的变化过程。结合前人研究及区域构造演化,推断Py 1形成于晚侏罗纪挤压应力背景下,成矿流体来源于区域变质流体;Py2形成于早白垩纪拉张应力背景下,成矿流体来源于伸展环境下大规模岩浆活动产生的岩浆期后热液;Py3形成于始新世-渐新世挤压应力背景下,成矿流体来源于区域变质流体。将不同阶段黄铁矿拉曼特征与主成矿期年龄及区域构造演化结合,可进一步限定不同阶段黄铁矿形成年龄,探究矿床的形成过程,挖掘成矿信息,拓展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在地矿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激光拉曼 成矿过程 沃溪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带对沃溪钨锑金矿床的构造控制 被引量:19
5
作者 汪劲草 夏斌 +1 位作者 雷鸣波 谭碧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受控于一条伸展型顺层脆—韧性剪切带。带内岩石在非共轴顺层剪切构造动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分解 ,形成泥质构造板岩强变形带和砂质构造板岩弱变形域。泵吸中心—弱变形域中的承压矿液沿砂质构造板岩的ab面发生水力压裂...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受控于一条伸展型顺层脆—韧性剪切带。带内岩石在非共轴顺层剪切构造动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分解 ,形成泥质构造板岩强变形带和砂质构造板岩弱变形域。泵吸中心—弱变形域中的承压矿液沿砂质构造板岩的ab面发生水力压裂而产生“D”型张剪裂隙。构造—流体双重动力系统的周期性振荡使主裂隙系统发生周期性的破裂—愈合作用而形成条带状复脉。矿液是通过隐蔽的低角度正断层、强变形带内的构造面理及弱变形域中的微裂隙系统运移的 ,说明在靠近滑脱面的弱变形域中水力压裂作用会增强 ,其矿化类型将以蚀变岩型为主、脉型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带 钨锑金矿床 水力压裂 矿化类型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51
6
作者 彭建堂 胡瑞忠 +2 位作者 赵军红 符亚洲 袁顺达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对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REE)含量相对较高,为40.5~123.6μg/g;且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随矿区标高的增加而减少,这可能与流体运移过程中流体的REE浓度不断降低有关。不同产状的白钨矿均以... 对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REE)含量相对较高,为40.5~123.6μg/g;且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随矿区标高的增加而减少,这可能与流体运移过程中流体的REE浓度不断降低有关。不同产状的白钨矿均以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中稀土元素(MREE)和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为特征;白钨矿样品的REE分布模式均存在着明显的M型四分组效应,暗示白钨矿的形成与流体作用或水/岩反应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沃溪白钨矿的沉淀过程中,成矿流体中的REE发生了明显分异,白钨矿对HREE,特别是MREE,具有明显的优先选择性;REE这种分配行为主要是受晶体化学因素的控制,与白钨矿晶体中Ca位置的大小密切相关,而与成矿流体中REE相对浓度、REE络合物的稳定性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稀土元素 四分组效应 沃溪金锑钨矿床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成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2
7
作者 顾雪祥 刘建明 +2 位作者 Oskar Schulz Franz Vavtar 付绍洪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8-442,共15页
沃溪金-锑-钨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良好地反映了成矿作用的条件和过程,并为示踪矿床成因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以流体包裹体为代表的成矿溶液,以较高的稀土总量、显著的轻稀土富集和缺乏明显的铕异常为特征,代表了一种通过在碎屑沉... 沃溪金-锑-钨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良好地反映了成矿作用的条件和过程,并为示踪矿床成因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以流体包裹体为代表的成矿溶液,以较高的稀土总量、显著的轻稀土富集和缺乏明显的铕异常为特征,代表了一种通过在碎屑沉积物柱中循环而萃取矿质的演化的海水热液。矿石相对于成矿流体(母液)富集重稀土而轻微亏损铕,反映了矿石沉淀过程中来自于海水的稀土元素掺合。同一矿层内由下往上,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程度逐渐增大而稀土总量则逐渐降低,表明随着热液化学沉淀作用的进行,海水掺合的影响逐渐增强。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无论在分布模式还是在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程度上,均与其他许多Sedex型多金属矿床十分相似,暗示了这些矿床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支持矿床同生沉积成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论 金-锑-钨矿床 沃溪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金矿床矿石矿物学特征及深部找矿意义 被引量:20
8
作者 彭渤 刘升友 +4 位作者 Piestrzvnski Adam Jadwiga Pieczonka 唐晓燕 余昌训 谢淑容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86-1290,共5页
借助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沃溪矿床V3矿脉深部(29中段)矿体进行了矿石矿物学观察和分析,发现深部矿体自然金中Ag、Sb、Pb、Bi等杂质元素的含量明显比浅部(24中段以上)自然金相应组分的含量偏高,深部自然金的成色(≤995)比浅部自然金的成... 借助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沃溪矿床V3矿脉深部(29中段)矿体进行了矿石矿物学观察和分析,发现深部矿体自然金中Ag、Sb、Pb、Bi等杂质元素的含量明显比浅部(24中段以上)自然金相应组分的含量偏高,深部自然金的成色(≤995)比浅部自然金的成色(≥999)明显偏低;深部矿体矿石中发育辉锑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硫锑矿、车轮矿等矿物,形成明显比浅部矿体组成复杂的矿物组合,显示矿床深部发育Au-Pb-Zn-Bi±Cu的矿化作用。上述表明:沃溪矿床深部可能发育具Au-Pb-Zn-Bi±Cu等元素组合的新矿体。它不同于浅部的W-Sb-Au元素组合的特征。因而深部找矿工作应多注重Au-Pb-Zn-Bi±Cu多元素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矿物 Au—Pb—Zn—Bi±Cu矿化 沃溪金矿床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沃溪钨-锑-金矿床的矿石组构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顾雪祥 Oskar Schulz +2 位作者 Franz Vavtar 刘建明 郑明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通过对湖南沃溪矿床的宏观至微观尺度上的矿石组构学研究 ,揭示出矿床系同生热水沉积成因。层状矿体、细脉状矿化以及围岩蚀变之间的空间关系 ,指示了矿石与其所赋存的围岩同时形成。矿床形成后的变质_变形作用 ,主要使矿物发生重结晶... 通过对湖南沃溪矿床的宏观至微观尺度上的矿石组构学研究 ,揭示出矿床系同生热水沉积成因。层状矿体、细脉状矿化以及围岩蚀变之间的空间关系 ,指示了矿石与其所赋存的围岩同时形成。矿床形成后的变质_变形作用 ,主要使矿物发生重结晶、碎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钨-锑-金矿床 矿石组构学 围岩 空间关系 同生热水沉积 变质-变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Au-Sb-W矿床中富放射成因锶的成矿流体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彭建堂 胡瑞忠 +1 位作者 赵军红 符亚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研究表明 ,湘西沃溪Au Sb W矿床白钨矿的Sr含量很高 ,为 14 5 5~ 6 810 μg g ;87Sr/ 86 Sr为 0 .74 6 75~0 .75 0 0 3,明显不同于国外金矿中的白钨矿 ,表现出显著富放射成因锶。沃溪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一种显著富放射成因锶的热水溶液 ... 研究表明 ,湘西沃溪Au Sb W矿床白钨矿的Sr含量很高 ,为 14 5 5~ 6 810 μg g ;87Sr/ 86 Sr为 0 .74 6 75~0 .75 0 0 3,明显不同于国外金矿中的白钨矿 ,表现出显著富放射成因锶。沃溪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一种显著富放射成因锶的热水溶液 ,暗示成矿流体不可能是类似于现代大洋中脊喷出的热液或古海水 ,其矿床成因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海底热泉 (卤水 )沉积成因”或“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中这种显著富放射成因锶的成矿流体 ,很可能是热水溶液对下伏古老基底淋滤或是对元古界赋矿地层中的碎屑岩选择性优先淋滤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溪Au—Sb—W矿床 成矿流体 富放射成因锶 白钨矿 金矿床 湖南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蚀变过程中地球化学组分质量迁移计算——以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斌 马东升 刘连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2-277,共6页
在以往围岩蚀变的质量迁移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判定惰性元素的方法,同时结合等浓度线和加权最小二乘法;给出研究热液围岩蚀变中组分质量迁移的计算方法。在判定惰性元素时,更多地应用了线性回归分析中的方差分析和回归诊断参数与... 在以往围岩蚀变的质量迁移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判定惰性元素的方法,同时结合等浓度线和加权最小二乘法;给出研究热液围岩蚀变中组分质量迁移的计算方法。在判定惰性元素时,更多地应用了线性回归分析中的方差分析和回归诊断参数与计算方法。这一系列的参数与方法被用于评述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褪色化围岩蚀变质量迁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在沃溪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Ti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围岩蚀变 钨矿床 金矿床 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沃溪钨锑金建造矿床同生成因的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0
12
作者 顾雪祥 刘建明 +2 位作者 Oskar Schulz Franz Vavtar 郑明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439,415,共17页
对岩矿石和矿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 ,湖南沃溪钨 锑 金建造矿床系海底同生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矿石与围岩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关系 ,反映了一种复杂的热液、海水以及陆源碎屑的联合影响。... 对岩矿石和矿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 ,湖南沃溪钨 锑 金建造矿床系海底同生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矿石与围岩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关系 ,反映了一种复杂的热液、海水以及陆源碎屑的联合影响。矿石及其中矿物 (石英 )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与许多沉积喷流型 (sedex型 )块状硫化物矿石及其共生的喷流岩相对比 ,暗示了两者具有相似的形成机理。矿石的硫同位素资料显示 ,生物成因硫与热液成因硫 (下伏沉积柱中硫化物的溶解和 /或部分海水硫酸盐的还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同生成因 硫同位素 钨锑金矿床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模型和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8
13
作者 谭凯旋 谢焱石 +1 位作者 赵志忠 王岳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1-321,共11页
建立了一个综合的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岩石变形、断裂作用和断裂网络统计动力学、流体流动、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反应及成岩成矿作用、压力溶液和其它压实力学、热迁移的方程组 ,可以对构... 建立了一个综合的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岩石变形、断裂作用和断裂网络统计动力学、流体流动、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反应及成岩成矿作用、压力溶液和其它压实力学、热迁移的方程组 ,可以对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 1~ 3维数值模拟。模拟的主要内容是在各种过程耦合作用下描述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主要变量的时空演化 :( 1)与成矿流体的形成和性质有关的变量 ,如地层中矿物 (包括成矿物质 )的溶解速率、流体中各组分的浓度与饱和度、流体温度、压力、离子强度等 ;( 2 )与构造变形和流体运移有关的各变量 ,如应力与变形速率、岩石孔隙度、构造 (断裂 )渗透率等 ;( 3 )与沉淀成矿有关的变量 ,如矿物 (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 )的成核速率、各矿物的沉淀量等 ;( 4 )上述各有关变量间的时空耦合关系 ,如断裂渗透率时空演化与流体流动、汇聚和成矿的耦合关系等。以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为例 ,应用该模型和方法对成矿动力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模拟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流体-成矿体系 反应-输运-力学耦合 动力学模拟 金锑钨矿床 湖南 岩石变形 断裂作用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2
14
作者 彭南海 黄德志 +2 位作者 辛宇佳 刘忠法 柳永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05-2612,共8页
对沃溪金锑钨矿床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温度、成分进行研究,并结合井下矿体特征对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沃溪矿区含金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为LV型富液相原生包裹体,并具有中低温(均一温度集中在170~220℃之间... 对沃溪金锑钨矿床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温度、成分进行研究,并结合井下矿体特征对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沃溪矿区含金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为LV型富液相原生包裹体,并具有中低温(均一温度集中在170~220℃之间)、低盐度(3%~6%,质量分数)及低密度(0.88~0.92g/cm^3)的特征。从包裹体成分上看,流体包裹体同时具有变质流体(中温、低盐度、高CO2含量)与大气降水w(Na+)/w(K+)〉2,w(F-)/w(Cl-)≥1,明显地富集Ca+(w(Ca+)〉w(Na+)〉w(K+))或Ca+含量较高(w(Na+)〉w(Ca+)〉w(K+))的成分特征,显示可能为混合流体;从矿脉地质特征来看,沃溪矿区矿脉既发育顺层脉体,又发育切层脉体,亦显示变质分异与热液充填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来源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山地区变质核杂岩与沃溪金矿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光久 索书田 +1 位作者 魏启荣 郑贵洲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8-62,共5页
笔者通过对雪峰山地区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和研究,认为它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具有独特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文中还以沃溪金矿为例,讨论了变质核杂岩对脉金矿床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雪峰山 滑脱带 变质核杂岩 金矿床 控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中石英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靖邦 樊江 +2 位作者 王濮 翁玲宝 陈代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74,共12页
通过对矿床中不同世代及不同地质产状石英的颜色、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晶胞参数、结晶度的研究及X射线分析及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等近代物理分析方法的测试,找出了矿化石英与非矿化石英及不同类型矿化石英的标型特征。
关键词 石英 矿化 矿物学 金矿床 锑矿床 钨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超纯自然金 被引量:10
17
作者 彭渤 Adam Piestrzynski 陈广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1-56,共6页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产有自然界中十分罕见的超纯自然金。超纯自然金的Au含量在99 %以上 ,Fisher成色接近1000。自然金中含有Ag、Pb、Zn、Cu、As、Sb、Hg、Bi等显微化学组分。与一般自然金相比 ,超纯自然金的Ag 含量显著偏低 ,而Pb、Zn...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产有自然界中十分罕见的超纯自然金。超纯自然金的Au含量在99 %以上 ,Fisher成色接近1000。自然金中含有Ag、Pb、Zn、Cu、As、Sb、Hg、Bi等显微化学组分。与一般自然金相比 ,超纯自然金的Ag 含量显著偏低 ,而Pb、Zn、As、Sb、Hg、Bi等显微化学组分含量趋于偏高 ,且较稳定。理论分析表明 ,超纯自然金的形成与强氧化性的酸性成矿流体有关。流体中金、银主要以MeCl2-(Me=Au或Ag)的络合物形式迁移。推断矿床成矿可能与区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自然金 显微化学组分 金矿床 钨矿床 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辉锑矿脉矿物学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指示 被引量:30
18
作者 彭渤 陈广浩 Adam Piestrzynski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90,共9页
辉锑矿脉为沃溪钨锑金矿床最具工业价值的矿石类型。本文报道了近期对该型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锑、辉锑矿、白钨矿、黑钨矿等的观察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分析了矿石矿物微量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所揭示的矿床成因信息。研... 辉锑矿脉为沃溪钨锑金矿床最具工业价值的矿石类型。本文报道了近期对该型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锑、辉锑矿、白钨矿、黑钨矿等的观察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分析了矿石矿物微量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所揭示的矿床成因信息。研究表明 ,矿床成矿应与区域构造 岩浆作用有成因联系。从而建立了该矿床新的成矿机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锑金矿床 电子探针 微量化学成分 成矿机理 区域构造-岩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含金石英脉的分形生长动力学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焱石 谭凯旋 陈广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0-447,共8页
笔者等对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石英脉长度与厚度的分形关系及其厚度的分形分布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石英脉分形生长的可能动力学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石英脉长度厚度关系的分维值 Dr 在 0 .4 0 70到 1.0 784之间 ,Dr 值与相应石英脉的平均... 笔者等对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石英脉长度与厚度的分形关系及其厚度的分形分布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石英脉分形生长的可能动力学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石英脉长度厚度关系的分维值 Dr 在 0 .4 0 70到 1.0 784之间 ,Dr 值与相应石英脉的平均厚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6 6 36。石英脉厚度分布的分维值 DT 在 0 .342 0到1.4 6 6 1之间 ,与相应石英脉平均厚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 - 0 .5 70 6 ,说明厚度分布的分维值 DT 越小 ,脉体连通性越好。研究表明 ,石英脉体生长早期 ,以横向膨胀为主 ,其长度厚度关系分维值 Dr<1.0 ;脉体生长达到一定规模时 ,相邻脉体会通过相互连通而迅速增长 ,总体表现为纵向延长 ,从而导致 Dr>1,Dr随着石英脉的连通生长而增大。模拟结果表明 ,具有稳定的脉体成核率 α和生长速率 β的脉体生长模式将导致脉体厚度的分形分布 ,且厚度分布的分维值 DT 值将随着脉体成核率 α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脉体生长速率 β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生长 动力学 石英脉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7
20
作者 祝亚男 彭建堂 +1 位作者 刘升友 孙玉珍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87-300,共14页
沃溪矿床位于湖南雪峰山金锑(钨)成矿带中段,是该带最大的、也是惟一发育Au-Sb-W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尽管该矿的研究程度较高,但人们对该矿中重要的含钨矿物--黑钨矿的研究很少。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对该矿黑钨矿的地质特征... 沃溪矿床位于湖南雪峰山金锑(钨)成矿带中段,是该带最大的、也是惟一发育Au-Sb-W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尽管该矿的研究程度较高,但人们对该矿中重要的含钨矿物--黑钨矿的研究很少。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对该矿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矿床成因、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等信息。沃溪矿床黑钨矿矿脉以顺层的含矿石英脉为主,同时发育各种节理脉;节理脉常相互交错,表现出多阶段成矿特征。矿脉中黑钨矿常与石英、碳酸盐及硫化物共生,形成具有热液充填特征的矿石构造。该矿黑钨矿的REE含量很低(1.62~4.58μg/g),明显低于南岭与花岗岩有关的黑钨矿;其HREE相对富集,并具有 Eu、Sm、Gd、Tb 异常及 MW 复合型四分组效应等特征,这可能与成矿流体的氧逸度及络合物的稳定性有关。同时,该矿黑钨矿的 Y/Ho 值均小于28,指示其成矿流体中以 CO2-3(HCO-3)络合物为主。与南岭地区黑钨矿相比,该矿黑钨矿中S c含量高而N b和Ta含量很低,这可能与该区黑钨矿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流体对深部岩石的淋滤作用有关。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组成明显有别于南岭石英脉型黑钨矿,为其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黑钨矿 沃溪Au-Sb-W矿床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