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突发性耳聋治疗前后言语识别能力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琪 郑海峰 +5 位作者 谌国会 夏红艳 王大勇 张丽娜 王秋菊 赵立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7-792,共6页
目的分析单侧突发性耳聋(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NHL)患者治疗前后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9年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内科住院治疗的220例ISSNHL患者的资料,... 目的分析单侧突发性耳聋(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NHL)患者治疗前后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9年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内科住院治疗的220例ISSNHL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纯音测听、言语测听等数据,对治疗前后纯音听阈(PTA)和最大言语识别率(WRSmax)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对于WRS预后的作用。结果相较于治疗前,ISSNHL患者治疗后患耳PTA和WRS有显著改善(P<0.001),且治疗后PTA和WRS存在显著负相关(r=-0.797,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耳别、年龄、合并症、发病诱因以及伴随症状耳鸣、耳闷、眩晕均不是WRS疗效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病程、听力曲线类型和听力损失程度为WRS疗效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病程、听力曲线类型和听力损失程度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病程>2周,听力曲线为下降型和平坦型,听力损失为极重度是影响WRS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SSNHL患者治疗后WRS疗效为35.9%,其疗效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程、治疗前听力曲线类型和听力损失程度。病程>2周患者疗效显著差于病程≤2周者;治疗前听力曲线为上升型患者,治疗后WRS疗效比下降型和平坦型患者更好;治疗前听力损失为极重度患者,治疗后WRS疗效较轻中度和重度患者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突发性耳聋 言语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图正常者的信噪比损失现象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刚 郑芸 +3 位作者 朱珍珍 陶勇 孟照莉 胥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听力图正常者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听力及耳科门诊就诊,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较困难,但纯音测听、声导抗和常规言语分辨率(word re... 目的探讨听力图正常者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听力及耳科门诊就诊,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较困难,但纯音测听、声导抗和常规言语分辨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测试结果正常的10名患者进行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并将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的M-HINT正常值进行比较(以结果高于正常值判断为出现了SNR loss现象),评估患者是否存在SNR loss现象。结果在噪声环境中,当噪声来自患者正前方时,10名患者均出现了SNR loss现象;当噪声来自患者右侧或左侧时,9名患者出现了SNR loss现象。结论听力图正常者也可能存在SNR loss现象,对于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困难者,即使纯音听力图正常也应考虑进行噪声下言语测听(如M-HINT测试),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SNR loss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音听力图 言语接受阈 言语分辨率 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试 信噪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死区与言语分辨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祝晓芬 汪峘 +2 位作者 杨燕珍 付佳 季永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探索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的存在情况,并通过言语测听分析患者在言语分辨能力上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及言语测听检测62例(93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对其进行耳蜗死区与言语分辨... 目的本研究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探索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的存在情况,并通过言语测听分析患者在言语分辨能力上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及言语测听检测62例(93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对其进行耳蜗死区与言语分辨率相关性分析。结果62例(93耳)患者中,无耳蜗死区组(NDR)47耳,有耳蜗死区46耳,其中有一个或两个频率存在耳蜗死区组(SDR)有27耳,有3个或3个以上频率存在耳蜗死区组(LDR)有19耳;NDR组、SDR组和LDR组各测试频率平均纯音听阈分别为65.74±11.07d B、64.70±7.03d B、75.57±15.04d B。NDR组、SDR组、LDR组平均言语分辨率(WRS)分别为91.98±3.42%,88.93±2.79%,62.21±10.39%,经统计学检验,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存在多个耳蜗死区组的纯音听阈较无耳蜗死区组升高,且该组言语分辨率明显低于无耳蜗死区组,推测耳蜗死区是影响言语分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死区 阈值均衡噪声 言语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正常青年人独立调幅调频反应与言语识别率的关系
4
作者 郭明丽 赵建东 +4 位作者 兰兰 陈之慧 于黎明 王秋菊 杨伟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 观察听力正常青年人独立调幅调频(independent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IAFM)反应与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的关系,探讨采用IAFM反应预估WRS的可能性。方法 21名听力正常青年受试者(21耳)以0... 目的 观察听力正常青年人独立调幅调频(independent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IAFM)反应与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的关系,探讨采用IAFM反应预估WRS的可能性。方法 21名听力正常青年受试者(21耳)以0.5、1.0、2.0和4.0kHz为载波,振幅调制频率分别为79、87、95和103Hz,调幅深度分别为55%、50%、45%及35%;频率调制频率分别为85、93、101和109Hz,调制深度分别为35%、30%、20%及35%,四个IAFM声同时给出,单耳给声。分别测试20、30、40、50、60、70、80和90dB SPL的IAFM有意义反应数和WRS,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AFM反应数与强度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44(P〈0.01),WRS与强度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785(P〈0.01),IAFM反应数与WRS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785(P〈0.01);IAFM反应数与WRS的偏相关系数(强度为控制因素)为0.371(P〈0.01)。结论 调制频率在70~110Hz的IAFM反应能够反映耳蜗和脑干对频率和振幅变化的分辨能力,与WRS有显著的相关性,有可能成为评价言语感知所必需的声学信息分辨能力的客观工具。从而成为评价和预估言语识别功能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稳态反应 独立调幅调频声 言语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识别率测试在地中海贫血患者早期听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江珊 陈平 +2 位作者 吴正规 徐扬龙 邹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言语识别率测试时于监测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中早期听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76耳)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常规频率+扩展高频)及言语识别率测试,观察治疗前后的听力改变情况。结... 目的探讨言语识别率测试时于监测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中早期听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76耳)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常规频率+扩展高频)及言语识别率测试,观察治疗前后的听力改变情况。结果 38例(76耳)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分别为(17.9±12.2)d BHL和(18.2±13.4)d BHL,言语识别率分别为(93.6±5.9)%和(91.5±8.0)%;治疗前后地贫患者的常频纯音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言语识别率较治疗前轻度下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扩展高频阈值较治疗前有升高,以10k Hz、12.5 k Hz、18 k Hz、19 k Hz、20 k Hz最为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言语识别率及扩展高频相互结合对地贫患者早期听损伤监测可能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识别率 地中海贫血 扩展高频 纯音听阈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识别率对突聋疗效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梁思玉 郑芸 李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用于评估突聋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进行比较。结果 11例(11耳)突聋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平均听阈(pure-tone average,... 目的初步探讨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用于评估突聋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进行比较。结果 11例(11耳)突聋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平均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值分别为62.27±15.36和60.23±14.32dB HL,言语识别率平均值分别为42.91%±30.83%和72.73%±26.72%;治疗前后各例患者的纯音听阈及言语识别率测试声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言语识别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部分突聋患者治疗后虽然纯音听阈无改善,但言语识别率可有所提高;言语识别率可辅助纯音听阈评估突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识别率 纯音听阈 突发性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的数字助听器自主验配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双喜 陈霏 王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设计开发基于智能手机的数字助听器自主验配系统并验证该系统验配助听器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22耳)中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分别采用自主验配系统和传统助听器验配方法进行双耳助听器验配,验配前后均行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测试,... 目的设计开发基于智能手机的数字助听器自主验配系统并验证该系统验配助听器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22耳)中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分别采用自主验配系统和传统助听器验配方法进行双耳助听器验配,验配前后均行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测试,分析结果。结果 22耳裸耳、传统验配和自主验配助听器后的平均纯音听阈分别为64.94±10.84、32.89±5.32和32.67±5.19 dB HL,言语识别率分别为57.09%±9.73%、79.45%±8.13%和78.54%±6.82%,自主验配助听器前后的平均听阈和平均言语识别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自主验配与传统验配助听器后的纯音平均听阈值和言语识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应用基于智能手机的数字助听器自主验配系统对听力损失患者进行助听器验配是可行的,可以尝试采用该系统对听障患者进行助听器验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助听器 助听器自主验配 智能手机 纯音听阈 言语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