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流媒体应用中端系统切换触发机制和AP选择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强 徐伟 +2 位作者 倪维国 夏勤 陶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对无线局域网(WLAN)中节点(Station)切换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流媒体应用的端系统快速切换解决方案.该方案在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通过设置动态切换阈值避免节点的频繁切换;使用平滑因子降低无线信号强度的时变不确定性;利用探... 对无线局域网(WLAN)中节点(Station)切换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流媒体应用的端系统快速切换解决方案.该方案在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通过设置动态切换阈值避免节点的频繁切换;使用平滑因子降低无线信号强度的时变不确定性;利用探询时延选择合适的接入点(AP).该方案无需对现有AP进行修改,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能.在实际WLAN环境下进行了实现和测试分析,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减小切换时延,改善了流媒体在WLAN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 无线局域网 切换触发 ap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AP选择策略在室内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葛柳飞 赵秀兰 +2 位作者 李克清 戴欢 张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9期154-157,共4页
由于物体遮挡和无线接入点(AP)故障等因素,导致将所有AP节点作为特征输入的定位效果并不一定最优。传统AP选择方法通过比较整体区域的信号特征参数进行选择,并没有考虑不同子区域与AP节点之间的相关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AP选... 由于物体遮挡和无线接入点(AP)故障等因素,导致将所有AP节点作为特征输入的定位效果并不一定最优。传统AP选择方法通过比较整体区域的信号特征参数进行选择,并没有考虑不同子区域与AP节点之间的相关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AP选择算法,能够有效去除较大噪声和位置分辨能力弱的AP节点。通过将室内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并计算子区域与AP节点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优的AP节点作为该子区域的训练节点,最后通过深度置信网络模型进行定位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在12 m×12 m的区域范围内,该算法平均定位误差为0.415 1 m,较BP算法、RADAR算法而言,平均定位误差分别降低了35.95%,46.78%,运行时间分别减少了22.8%,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接入点 室内定位 相关性 深度置信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LANAP中二层隔离功能的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立全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2,共3页
分析了在公共无线局域网(PWLAN)中为实现对用户统一有效管理而要求使用二层隔离技术。提出通过在AP接入点的MAC层中定义一个隔离参量dot11Isolation,并修改MAC层协议中Distribution_Service模块的运行状态图以实现二层隔离功能的方法。... 分析了在公共无线局域网(PWLAN)中为实现对用户统一有效管理而要求使用二层隔离技术。提出通过在AP接入点的MAC层中定义一个隔离参量dot11Isolation,并修改MAC层协议中Distribution_Service模块的运行状态图以实现二层隔离功能的方法。在一个基于MPC860处理器并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的实际WLAN AP接入点上实现并仿真二层隔离的功能,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LAN 接入点(ap) 二层隔离 嵌入式LINU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AP簇测距方法
4
作者 苏志刚 田泽宇 郝敬堂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3-1284,共12页
对移动目标的高精度测距是室内定位的关键。室内环境中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AP)采集的移动目标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受阴影衰落波动严重。受到RSSI采集频率和目标机动能力的限制,AP... 对移动目标的高精度测距是室内定位的关键。室内环境中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AP)采集的移动目标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受阴影衰落波动严重。受到RSSI采集频率和目标机动能力的限制,AP采集到的RSSI样本量少,导致基于RSSI测距精度差。为提高基于RSSI对移动目标测距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RSSI的AP簇测距(AP Cluster Ranging, APCR)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多个AP进行位置约束组成AP簇采集移动目标设备的RSSI,在相同采集频率下可获得更多的RSSI样本。利用RSSI波动特点,使用最大值选取和Dixon检验相结合的方式从AP簇采集的RSSI样本中筛选出高质量的RSSI样本,以提高对移动目标的测距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RSSI处理方法相比,本方法在室内环境简单或复杂时都具有更高的测距精度,在少量RSSI采集次数下同样能保持较高精度,更能满足对移动目标测距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测距 接收信号强度波动问题 无线接入点簇 移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WN下基于流量负载感知的AP间无缝切换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 杨建喜 +2 位作者 池亚平 高聪 余宇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7-3040,3047,共5页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DWN)作为一种控制转发解耦合的架构,有利于快速获取全局拓扑,为无线接入点(AP)间无缝切换提供了便利。针对传统基于信号强度(RSSI)的AP选择算法可能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及负载不均衡问题,充分考虑流量负载对AP性能的影...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DWN)作为一种控制转发解耦合的架构,有利于快速获取全局拓扑,为无线接入点(AP)间无缝切换提供了便利。针对传统基于信号强度(RSSI)的AP选择算法可能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及负载不均衡问题,充分考虑流量负载对AP性能的影响,对传统Odin架构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下基于流量负载感知的AP间无缝切换算法。该算法考虑客户端收到的信号强度及AP的流量负载,可有效解决AP间负载不均衡问题。最后,在开源实验平台(Odin)应用此算法。实验表明,相比传统基于RSSI的切换算法,此算法有效提升了终端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接入点 无缝切换 流量负载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WAP协议的WLAN集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倩倩 胡志坤 +2 位作者 廖北平 廖远勤 郭海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5-639,共5页
针对大规模部署无线局域网(WLAN)存在的维护困难,成本高等问题,就应用于接入控制器(AC)和无线终端(WTP)间通信交互的CAPWAP协议进行了研究与实现。在Linux系统下实现了CAPWAP协议主要功能,如状态机管理、WTP集中配置等;搭建了本地转发... 针对大规模部署无线局域网(WLAN)存在的维护困难,成本高等问题,就应用于接入控制器(AC)和无线终端(WTP)间通信交互的CAPWAP协议进行了研究与实现。在Linux系统下实现了CAPWAP协议主要功能,如状态机管理、WTP集中配置等;搭建了本地转发架构下的WLAN集中管理系统的实现平台,并采用了Wireshark抓包工具,Chariot和Iperf软件进行测试。抓包结果验证了该架构的可行性,吞吐量和用户数据协议(UDP)测试结果表明网络性能高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Wap协议 系统架构 平台搭建 测试结果 网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AP选择无线室内定位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琼琼 李平 +1 位作者 杨程 胡检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20-126,137,共8页
针对接收信号强度的无线室内定位算法中无线接入点(AP)具有相关性和区域性问题,提出自适应AP选择无线室内定位算法。针对AP具有相关性,在线阶段提出基于互信息和信息熵的AP选择算法,联合衡量AP子集内所有AP间的相关性,搜索包含有效位置... 针对接收信号强度的无线室内定位算法中无线接入点(AP)具有相关性和区域性问题,提出自适应AP选择无线室内定位算法。针对AP具有相关性,在线阶段提出基于互信息和信息熵的AP选择算法,联合衡量AP子集内所有AP间的相关性,搜索包含有效位置信息最多的AP子集。对于AP的区域性问题,离线阶段对参考点高斯邻域内原始RSS采样数据进行最小二乘高斯曲线拟合,并提出优先度函数衡量AP性能。最后,采用KL散度实现待定位节点位置估计。与WKNN、MLE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无线室内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接收信号强度 接入点(ap)选择 连续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AP的电磁辐射强度研究
8
作者 王冲 周克生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10期16-19,共4页
无线热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大量布置,通过该文设计的测试方法讨论无线热点设备输出功率和产生的辐射场强的关系,并通过试验测得实际数据进行论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AP的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天线的性能决定了AP辐射的性能。并验证了... 无线热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大量布置,通过该文设计的测试方法讨论无线热点设备输出功率和产生的辐射场强的关系,并通过试验测得实际数据进行论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AP的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天线的性能决定了AP辐射的性能。并验证了根据公式快速估算无线热点设备的辐射场强的方法,从用户体验方面可以对覆盖的边缘场强进行估算优化,从电磁环境方面可以估算无线AP的辐射场强对临近设备的影响,保证在不超过敏感设备的辐射抗扰度能力下进行布置,为特殊场合下的无线热点网络的布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热点 场强 辐射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C精度与AP选择的去蜂窝系统能效均衡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丁青锋 徐梦引 +2 位作者 石辉 李怡浩 杨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2-200,共9页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部署大规模接入点(AP),获得宏分集增益和较低的路径损耗,但产生的大量功耗损失使得系统能效质量失衡。针对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与多AP联合协作的能效质量失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数转换器(ADC)...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部署大规模接入点(AP),获得宏分集增益和较低的路径损耗,但产生的大量功耗损失使得系统能效质量失衡。针对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与多AP联合协作的能效质量失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数转换器(ADC)精度和AP选择的能效均衡方法。利用泊松过程对用户分布进行建模,推导出激活所有AP时频谱效率及能量效率的闭式解,将有效信道与干扰信道增益的占比作为排序指标,通过降序排序的方法获得相应信道方差矩阵索引,按索引对AP集进行逐层筛选,当AP联合服务用户获得频谱效率的变化差值小于阈值时,停止筛选并确定用户间干扰低的AP组合。通过ADC精度与AP选择的联合优化获取最优量化位数,实现系统频谱效率与能效的均衡。仿真结果表明,与全AP选择、基于大尺度衰落的AP选择方法相比,该方法能达到较优的能效质量均衡,尤其在用户密集区域,可提升约20%能效,同时利用最大最小功率控制可保证系统区域一致良好的用户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接入点选择 模数转换器精度选择 信号干扰差值 能效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TC信号系统AP模拟小车检修盒的研究与实践
10
作者 沈喆 张铁英 +1 位作者 吴杰 廖冠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23-126,共4页
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时间不断延长,检修时段不断缩短,为了有效提高区间无线接入点(AP)在夜间检修过程中的效率及通过率,从泰雷兹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AP检修流程及工况确认入手,研究试制了AP模拟小车检修盒,替代... 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时间不断延长,检修时段不断缩短,为了有效提高区间无线接入点(AP)在夜间检修过程中的效率及通过率,从泰雷兹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AP检修流程及工况确认入手,研究试制了AP模拟小车检修盒,替代列车完成轨旁AP的无线通信检测。研究成果对于确保被检测AP的全工况状态、压缩检修周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接入点 检修盒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双小区下行协作NOMA-SWIPT中断性能分析
11
作者 张煜 贺玉成 +1 位作者 张彦 陈启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2-1061,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在毫微微蜂窝网络(femtocell network,FN)中,协同双小区系统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与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下行协作通信的中断性能,... 本文研究了在毫微微蜂窝网络(femtocell network,FN)中,协同双小区系统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与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下行协作通信的中断性能,提出了一种边缘用户在邻基站及源基站随机中心用户共同协作的下行接入方案。所提方案共分为两个时隙:第一时隙内由两基站向所有用户广播叠加信号,提供中继服务的中心用户对其所接收的叠加信号逐级解码并收集能量。第二时隙,中心用户将其第一时隙内所收集的能量作为额外功率资源,在优先保证自身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对成功解码的边缘用户信息进行再编码转发。基于空间均质泊松点过程(Poisson point process,PPP)中心用户的位置模型,推导了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平均中断概率的表达式,进行了蒙特卡罗仿真验证,同时分析了各仿真参数(中心用户分布半径、用户阈值速率、路径损耗指数等)与中心用户、边缘用户平均中断概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改善边缘用户的下行接入中断性能和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无线携能通信 协作通信 下行中断概率 泊松点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油田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桑海泉 康荣学 魏利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2-109,共8页
针对油田监控对象具有点多、面广、跨区域的特点,指出对油田进行无线监控的必要性,并对6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手段的特点进行比较;根据油田安全监控的业务需求,提出基于WLAN技术的油田安全监控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设计方案;并结合工程实... 针对油田监控对象具有点多、面广、跨区域的特点,指出对油田进行无线监控的必要性,并对6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手段的特点进行比较;根据油田安全监控的业务需求,提出基于WLAN技术的油田安全监控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设计方案;并结合工程实施案例介绍系统中无线设备的选型、安装和防雷接地等方面的工程问题。该研究成果实现油田的安全监控预警,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油田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无线网桥 安全监控系统 无线局域网(WLAN) 接入点(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概率密度的WLAN接入点定位的算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兵 杨小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5-862,共8页
无线局域网(WLAN)中可以对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进行定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密度的AP定位算法(Probability Density algorithm for Access Point Localization,PDAPL)。首先对实验区域进行分区;然后根据定向天线在不同位置... 无线局域网(WLAN)中可以对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进行定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密度的AP定位算法(Probability Density algorithm for Access Point Localization,PDAPL)。首先对实验区域进行分区;然后根据定向天线在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收到的信号强度,计算AP落在各区域的概率,形成与密度有关的概率统计表;最后对AP的位置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采集数据少,只需在少量点和少量角度采集信号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定位精度。与Driveby Loc,Distance和Ao A相比,得到相同的定位精度PDAPL所需要的测量点和测量角度只是Driveby Loc的一半左右,比Distance和Ao A所需要的更少;测量点和测量角度数量相同时,PDAPL的定位精度相对于Driveby Loc提升了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接入点(ap)定位 定向天线 概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Fi辅助的行人航位推算算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宇锋 王鹏飞 刘艳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1期148-151,154,共5页
行人航位推算(PDR)中,惯性传感器误差不断积累,提出一种基于Wi Fi辅助的位置矫正方法。当行人行至信号强度大于一定阈值的无线接入点(AP)时,将当前位置重置为此AP的位置坐标。针对当前PDR算法中步长估算精度低及普适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 行人航位推算(PDR)中,惯性传感器误差不断积累,提出一种基于Wi Fi辅助的位置矫正方法。当行人行至信号强度大于一定阈值的无线接入点(AP)时,将当前位置重置为此AP的位置坐标。针对当前PDR算法中步长估算精度低及普适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Wi Fi辅助的频率—步长模型动态调整方法。当Wi Fi信号强度低于设定阈值时,对合加速度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变换得出实时频率,采用频率—步长模型估计步长;当Wi Fi信号强度连续两次达到设定阈值时,将频率估计步长和Wi Fi估计步长根据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大小进行加权得出融合步长,以此为基准对频率—步长模型参数进行反馈调整,调整后的模型用于下一阶段的PDR。为验证所提方法,在电气楼设计相关实验,结果表明,位置矫正有效消除了惯性传感器的累积误差,模型参数调整后PDR误差降低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行人航位推算 无线访问接入点 频率-步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的无线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1
15
作者 曾磊 张海峰 侯维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83,96,共4页
本文研究了WiFi技术应用于工业测控网络,开发出WiFi无线终端和WiFi无线接入点设备。WiFi无线终端实现工业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送。WiFi无线网络传输速率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适合在恶劣的工业现场环境中使用。WiFi无线接入... 本文研究了WiFi技术应用于工业测控网络,开发出WiFi无线终端和WiFi无线接入点设备。WiFi无线终端实现工业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送。WiFi无线网络传输速率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适合在恶劣的工业现场环境中使用。WiFi无线接入点设备实现了与有线网络的无缝连接。由核心处理器、电源电路、WiFi无线模块、以太网功能模块、SPI电路、LED指示灯、复位电路等构成硬件电路设计。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和WiFi无线模块驱动程序的移植,以及相应的软件流程图。该系统解决了工业现场环境中设备不能布线或很难布线时的数据采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 工业测控网络 无线终端 无线接入点 LINU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巷道机车无线接入通信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臻 张晓旭 +1 位作者 陆阳 卫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913,共5页
针对基于视频监控/识别的井下机车无人驾驶系统中机车动态无线接入传输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串行干扰消除(SIC)区域划分策略。首先,建立基站通信覆盖范围内的非线性区域划分模型;其次,根据理论推导可得区段划分数与基站通信覆盖范围的关... 针对基于视频监控/识别的井下机车无人驾驶系统中机车动态无线接入传输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串行干扰消除(SIC)区域划分策略。首先,建立基站通信覆盖范围内的非线性区域划分模型;其次,根据理论推导可得区段划分数与基站通信覆盖范围的关系,机车位置与发射功率的关系;最后给出SIC区域划分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IC区域划分策略使得一个基站可以同时接入3辆机车,机车总通过时间和基站覆盖范围利用率的整体优化效果提高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站 机车 无线接入 串行干扰消除 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式WLAN体系结构通信协议 被引量:9
17
作者 向望 王志伟 高传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15-117,共3页
针对传统WLAN结构在大规模组网时存在的问题,对集中式WLAN体系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通信协议部分。该文介绍了LWAPP,SLAPP,CTP和WiCoP4种协议的特性,对IETF的CAPWAP协议进行分析,讨论了系统框架、工作原理、报文结构及安全特性。
关键词 集中式WLAN体系结构 CapWap协议 接入控制器 无线接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接入点的安全可信接入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永磊 金志刚 杜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1,106,共4页
随着无线网络公众服务的推进,免费的开放接入点爆发式增长。针对开放接入点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伪造接入点带来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钓鱼攻击,漏洞攻击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接入点行为分析的安全可信接入方法。该方法参考了垃圾邮件... 随着无线网络公众服务的推进,免费的开放接入点爆发式增长。针对开放接入点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伪造接入点带来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钓鱼攻击,漏洞攻击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接入点行为分析的安全可信接入方法。该方法参考了垃圾邮件判定的相关技术,采用D-S证据理论,建立一个推理规则库(包含SSID判别,Beacon密度,AP的物理层特性,数据转发行为特性等),通过接入点行为证据的分析和合成,完成对接入点可信性的判定,从而避免无线客户端接入非法的接入点。通过典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接入点 D-S证据理论 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A的博物馆电子导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宁 赵季中 薛莹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1-293,335,共4页
将传统的博物馆数字化可采用多种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尝试。深入分析了基于PDA的博物馆电子导览系统的业务流程,阐述了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系统中几项关键技术(如RDA、RFID、Wi-Fi等)的应用。
关键词 个人数字助理 无线射频识别 无线保真 远程数据访问 可扩展置标语言 无线接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无线Mesh网络网关部署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陶深 罗佳宇 葛志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28-332,共5页
将Voronoi图应用于无线Mesh网络网关部署问题中,提出了基于Voronoi图的无线Mesh网络网关部署算法.算法首先根据已知AP(access point)位置对网络拓扑图进行Voronoi划分,使得每个终端与其最邻近的AP属于同一区域;然后提取每个Voronoi区域... 将Voronoi图应用于无线Mesh网络网关部署问题中,提出了基于Voronoi图的无线Mesh网络网关部署算法.算法首先根据已知AP(access point)位置对网络拓扑图进行Voronoi划分,使得每个终端与其最邻近的AP属于同一区域;然后提取每个Voronoi区域与相邻区域的交点作为备选网关位置,依次计算以每个备选网关作为根节点的网络最小生成树;最后将生成树权值最小、跳数最少的输出作为部署结果.NS2仿真结果表明,在经过Voronoi划分的较小规模网络场景下,所提出算法的丢包率、转发包数量等性能均优于最小权值算法和随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VORONOI图 网关部署 接入节点(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