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quivalent Method of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of Wind, Photovoltaic and Energy Storage in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Transient Simulation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皓怀 汤涌 +3 位作者 侯俊贤 刘楠 李碧辉 张宏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I0001-I0026,共26页
针对工程实际开展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在潮流计算和机电暂态仿真中的等值方法研究,旨在为大容量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并网仿真分析奠定基础。将潮流计算的等值分为单元机组和集电系统2部分来研究。单元机组等值采用根据不同控制模式选... 针对工程实际开展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在潮流计算和机电暂态仿真中的等值方法研究,旨在为大容量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并网仿真分析奠定基础。将潮流计算的等值分为单元机组和集电系统2部分来研究。单元机组等值采用根据不同控制模式选取不同节点类型的方法,针对集电系统等值提出基于损耗不变原则的方法。等值模型和详细模型的算例结果表明,潮流计算等值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在机电暂态仿真动态等值中,基于实际工程计算的最严重工况分析原则,提出运行在满出力点的单机“倍乘”等值模型,为工程计算中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动态等值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发电系统 暂态仿真 光伏发电 潮流计算 等效方法 电力系统 风能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osition Modeling and Equivalence of an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of Wind, Photovoltaic and Energy Storage Unit 被引量:66
2
作者 WANG Haohuai TANG Yong +3 位作者 HOU Junxian ZOU Jiangfeng LIANGShuang SU Fe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I0001-I0001,11,共1页
利用间接组合建模的方法,在建立典型的双馈风机、光伏发电单元和储能单元的装置级机电暂态模型基础上,采用等值方法建立三者电站级的机电暂态模型,最终通过组合建模得到了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机电暂态模型。在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包的... 利用间接组合建模的方法,在建立典型的双馈风机、光伏发电单元和储能单元的装置级机电暂态模型基础上,采用等值方法建立三者电站级的机电暂态模型,最终通过组合建模得到了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机电暂态模型。在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包的PSD-BPA暂态稳定程序中实现了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仿真功能,通过典型算例和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并网研究提供了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内容介绍 编辑工作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和多目标决策法的CCHP-PV-Wind系统综合性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钱嘉欣 武家辉 +2 位作者 姚磊 萨妮耶·麦合木提 张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新能源,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可采用含新能源的系统实现冷热电联供。当新能源作为电源或辅助冷热源时,可减少环境压力,但多种能源形式会导致不确定性、能源利用率低且成本升高,需要新的方法对含新能源的冷热电联供... 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新能源,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可采用含新能源的系统实现冷热电联供。当新能源作为电源或辅助冷热源时,可减少环境压力,但多种能源形式会导致不确定性、能源利用率低且成本升高,需要新的方法对含新能源的冷热电联供(CCHP-PV-Wind)系统的优劣进行评估。提出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Fuzz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AHP)和反熵权法(Anti-Entropy Weights,AEW)的多目标决策法(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MODM),建立指标体系并计算权重。同时引入能值指标来描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利用Copula理论中的Kendall秩相关系数(Kendall’t)处理CCHP和CCHP-PV-Wind系统相关性问题。最后,选取我国西部某城市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能值理论对CCHP和CCHP-PV-Wind两种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新能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HP-pv-wind 模糊层次分析法 能值分析 多目标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屋顶柔性光伏系统颤振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正农 肖蓓 +1 位作者 钟旻 吴红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4-622,共9页
为研究柔性光伏支架在屋顶风场条件下的颤振性能,基于Ansys Fluent计算平台,根据某屋顶风场实测结果,通过嵌入自定义函数(UDF)的方法实现屋顶风场的模拟,利用Newmark-β法进行0°~40°范围内柔性光伏组件竖向及扭转自由度的流... 为研究柔性光伏支架在屋顶风场条件下的颤振性能,基于Ansys Fluent计算平台,根据某屋顶风场实测结果,通过嵌入自定义函数(UDF)的方法实现屋顶风场的模拟,利用Newmark-β法进行0°~40°范围内柔性光伏组件竖向及扭转自由度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研究发现,柔性光伏组件在屋顶风场环境下也会同时发生竖弯和扭转的耦合振动,此颤振形式为自限幅软颤振。光伏组件倾角对屋顶柔性光伏支架系统颤振性能有显著影响:在光伏组件倾角0°~30°内,颤振临界风速随倾角的增大不断减小;在30°~40°倾角内,颤振临界风速随倾角的增大有增大趋势。基于频谱分析发现,随着倾角的增大,扭转运动在耦合振动中的占比逐渐增大,0°~40°倾角的扭转成分占比为52.3%~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耦合 颤振 振动分析 柔性光伏支架 屋顶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单轴光伏支架气动失稳参数敏感性研究
5
作者 马文勇 康霄汉 +3 位作者 胡磊 崔阳阳 贾娅娅 张振凯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949,共9页
本研究以提高结构气动稳定性为目的,通过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研究了湍流度、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参数对平单轴光伏支架气动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平单轴光伏支架在较大的倾角范围内会出现大幅气动失稳扭... 本研究以提高结构气动稳定性为目的,通过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研究了湍流度、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参数对平单轴光伏支架气动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平单轴光伏支架在较大的倾角范围内会出现大幅气动失稳扭转振动,振动带有强烈的气动耦合和自激特征,临界风速低。在发生大幅扭转振动的倾角范围内,0°倾角(组件水平放置时)临界风速较高。湍流度的增大导致结构发生振动的倾角范围增加。小倾角(0°、5°)下增加阻尼比对支架气动失稳的控制效果较差,较大倾角(15°以上)下阻尼比的增大对结构气动失稳的控制效果十分明显。扭转频率的提高,对各个倾角下的临界风速均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单轴光伏支架 扭转气动失稳 风洞试验 临界风速 大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燃料储能的离网式风-光-储混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及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倩鹏 陈晓文 +3 位作者 王辉 贾鹏程 岳宗宇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针对风-光-储可再生综合能源系统不同储能时间尺度配置规划问题,构建了基于风-光-电池-储氢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运行策略协同的多目标优化研究.现有综合系统规划模型方面研究在考虑经济性和稳定性多目标... 针对风-光-储可再生综合能源系统不同储能时间尺度配置规划问题,构建了基于风-光-电池-储氢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运行策略协同的多目标优化研究.现有综合系统规划模型方面研究在考虑经济性和稳定性多目标优化的同时对于兼顾跨季节储能的研究较少,并存在无法兼顾和平衡经济性和稳定性以获得最优配置规划方案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储氢和氢内燃机发电作为储能系统的一部分,减少了电池的配置容量,同时氢内燃机在成本和技术成熟度上比燃料电池存在一定的优势,既降低了系统成本,又实现了长时储能.首先通过单目标优化,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确定系统经济性最优的条件,再通过多目标优化,基于粒子群算法以系统运行负荷缺电率最小和系统平准化度电成本最小为目标获取最优配置方案.通过模拟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建立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基于当地气象数据与用电数据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证明了所得优化配置和运行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风电-电池-储氢综合能源系统 负荷缺电率 平准化度电成本 跨季节储能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收益的水-风-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送出方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段钇江 侯显鑫 吴光耀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针对万千瓦级大容量且调节能力较强的梯级水电站打捆风光新能源外送的规划建设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收益的水-风-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送出方案。首先,较为全面地考虑水电调节能力、系统弃风弃光限值、多能互补系统调节能力,从而对水电站打... 针对万千瓦级大容量且调节能力较强的梯级水电站打捆风光新能源外送的规划建设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收益的水-风-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送出方案。首先,较为全面地考虑水电调节能力、系统弃风弃光限值、多能互补系统调节能力,从而对水电站打捆风光新能源进行配置能力分析;其次,以财务评价指标为依据,确定多能互补方案打捆规模,拟定运行投资成本较少的汇集方案;最后,以某实际水电站接入风光新能源为例,对该水电站打捆风光新能源方案进行分析,并对拟定方案进行校核。结果表明,所拟定的汇集送出方案满足送电需求且能保证系统安全平稳运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清洁能源 风光配置 财务评价指标 打捆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公路边坡光伏组件风致荷载特性研究
8
作者 彭琦 王羽 +3 位作者 彭博 黄建 谢孟春 陈伏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1-490,共10页
为研究公路边坡地形下光伏组件的风致荷载特性,基于风洞试验方法对填切型公路边坡上光伏组件风荷载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揭示风向角、坡角、组件倾角对边坡光伏组件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1)位于不同位置的边坡光伏组件的体型系数也不相同... 为研究公路边坡地形下光伏组件的风致荷载特性,基于风洞试验方法对填切型公路边坡上光伏组件风荷载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揭示风向角、坡角、组件倾角对边坡光伏组件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1)位于不同位置的边坡光伏组件的体型系数也不相同,均会随风向角的增大而减小,不利风向角下光伏组件体型系数的上限极值出现在0°~40°风向角内,下限极值出现在110°~160°内,通过体型系数云图可发现位于边坡下部的光伏组件与地面光伏组件表面风荷载分布相似,而边坡上部组件表面体型系数较为紊乱;2)同一坡角下改变组件倾角对不同位置组件的影响不同,倾角增大时组件表面压力增大但增幅不同,而对于不同坡角下相同倾角的组件,其所表现出的载荷特征也不同;3)对边坡光伏组件以及地面光伏组件进行脉动风压频域分析,发现组件前缘位置低频段频谱较为相似,而由于受边坡地形影响,下部边坡组件受高频脉动影响大于上部边坡组件与地面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公路边坡 风致载荷 交能融合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储打捆接入柔直交流侧送出线路故障特征分析
9
作者 张圣 杨炳元 +1 位作者 宫子媛 包红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风光火储打捆外送采用交流汇集、高压柔性直流输电、交流接入电网的方式。其中,交流送出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将产生新的故障特征。首先,结合风光火储侧和柔直侧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分析了故障电流特征。当电压跌落至0.2~0.9 p.u.范围内时,... 风光火储打捆外送采用交流汇集、高压柔性直流输电、交流接入电网的方式。其中,交流送出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将产生新的故障特征。首先,结合风光火储侧和柔直侧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分析了故障电流特征。当电压跌落至0.2~0.9 p.u.范围内时,通过理论推导,明确了交流送出线路两侧故障电流相角受电压跌落程度和限幅环节上限控制的机理。结合相量分析,揭示了风光火储侧故障电流相角小于75°,柔直侧小于45°的规律。借助于故障序网分析了接地故障和相间故障下的故障电流幅值特征。其次,从短路比视角出发并利用戴维南等值法,探究了火电接入增大系统短路容量导致故障电流相角减小的原因。此外,分析了风光储故障电流幅值随输入功率成正比例变化的特征。最后,通过RTDS仿真平台建模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储 柔性直流输电 跟网型 交流故障 故障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留数的风光混合电场经串补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
10
作者 朱晓雯 肖仕武 王利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1-910,I0005,共11页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风力与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风电场与光伏电站电力电子装置间的耦合作用及新能源场站与串补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会给系统带来次同步振荡风险,影响新能源消纳能力,因此有必要对风光混合电场经串补并网...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风力与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风电场与光伏电站电力电子装置间的耦合作用及新能源场站与串补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会给系统带来次同步振荡风险,影响新能源消纳能力,因此有必要对风光混合电场经串补并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状态空间法建立双馈风机和光伏机组的数学模型,得到二者的阻抗传递函数;其次,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将一维留数表示的电气阻尼特性推广到二维留数表示的阻抗特性上,通过留数权重确定主振荡模式,从而实现高阶传递函数简化,便于分析特定频段的阻抗特性,通过伯德图验证简化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简化后的传递函数,通过求解特征值参与因子和留数可观性、可控性相关因子,得到影响次同步振荡的强相关状态变量及主导参数,并通过PSCAD仿真研究了主导参数变化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稳定性的影响,为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混合并网 留数法 传递函数简化 阻抗特性 次同步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合预测模型
11
作者 沈赋 刘思蕊 +3 位作者 蔡子龙 王哲 杨光兵 翟苏巍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12,共10页
为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NEPS)风/光功率预测的精确度以降低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光功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NEPS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以及模型预测误差的自适应优化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 为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NEPS)风/光功率预测的精确度以降低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光功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NEPS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以及模型预测误差的自适应优化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合预测模型。通过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基于混沌鲸鱼算法(CWOA)优化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模型对风/光功率初步预测获取预测误差,将分解后的风/光功率预测误差与原始输入特征融合,对光/风功率交叉联合预测。通过华东地区某新能源场站实际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该文所提联合预测模型对NEPS风/光功率预测精度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新能源电力系统 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混沌鲸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区域间频率动态差异及频率响应全过程的分布鲁棒机组组合模型
12
作者 江一航 赵书强 +2 位作者 韦子瑜 孙舒婷 李志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80-3394,I0009,共16页
双碳愿景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集中式并网对电力系统频率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传统调度模式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需求。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区域间频率动态差异及频率响应全过程的机组组合模型。首先,基于惯性控制与功率备用控制... 双碳愿景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集中式并网对电力系统频率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传统调度模式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需求。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区域间频率动态差异及频率响应全过程的机组组合模型。首先,基于惯性控制与功率备用控制,提出一种面向调度模型的风光频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同时,考虑调频资源分布差异导致的区域间频率动态差异,完整推导系统惯性响应、一次调频及二次调频全过程中各关键指标的线性化解析表达式;最后,采用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刻画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将频率动态约束嵌入机组组合模型,构建考虑区域间频率动态差异及频率响应全过程的分布鲁棒机组组合模型,基于改进的列和约束生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能充分体现新能源机组的频率响应特性,保障强不确定环境下的多区域互联系统频率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主动频率支撑 区域间频率动态差异 频率响应全过程 数据驱动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omni-directional-guide-vane for urban high-rise buildings 被引量:4
13
作者 W. T. Chong S. C. Poh +1 位作者 A. Fazlizan K. C. P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727-732,共6页
A novel shrouded wind-solar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and rain water harvester with an omni-directional-guide-vane(ODGV) for urban high-rise application is introduced.The ODGV surrounds th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 A novel shrouded wind-solar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and rain water harvester with an omni-directional-guide-vane(ODGV) for urban high-rise application is introduced.The ODGV surrounds th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 and enhances the VAWT performance by increasing the on-coming wind speed and guiding it to an optimum flow angle before it interacts with the rotor blades.An ODGV scaled model was built and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VAWT increases by about 2 times.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ODGV increases the torque output of a single-bladed VAWT by 206% for tip speed ratio of 0.4.The result also reveals that higher positive torque can be achieved when the blade tangential force at all radial positions is optimized.In conclusion,the ODGV improves the power output of a VAWT and this integrated design promotes the installation of wind energy systems in urba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green architecture omni-directional-guide-vane wind-solar-rain water harvester urban wind energy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ochasti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for Probabilistic Evaluation of the Voltage Stability Considering Wind Power 被引量:6
14
作者 BAO Haibo WEI Hua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11-I0011,共1页
The traditional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mostly based on the deterministic mode1.and ignores the uncertainties of bus loads,power supplies,changes in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so on.However,the great expan... The traditional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mostly based on the deterministic mode1.and ignores the uncertainties of bus loads,power supplies,changes in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so on.However,the great expansion of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s such as wind and solar energy in a power system has increased their uncertainty,and仃aditional techniques are limited in capturing their variable behavior.This leads to greater needs of new techniques and methodologies to properly quan tify the voltage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s stochastic response surface voltage stability probabilistic evaluation wind power generation imerior point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 Assessment Considering the Coordination of Wind Power, Solar Energy and Energy Storage 被引量:35
15
作者 WANG Haiying BAI Xiaomin XU Ji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03-I0003,186,共1页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并网后必须采取策略与系统之间实现协调调度与运行才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但现有的可靠性评估中还缺少对大规模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协调运行的考虑。针对此问题,基于序贯蒙特卡罗仿真方法,...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并网后必须采取策略与系统之间实现协调调度与运行才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但现有的可靠性评估中还缺少对大规模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协调运行的考虑。针对此问题,基于序贯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建立了风电、光伏和储能系统的发电可靠性评估模型,并提出了新的协调调度策略。模型综合考虑了风速、太阳光辐照度、环境温度以及2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能量变换特性和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约束等因素。这些模型被应用到IEEERTS79中,通过在Matlab中编制程序进行仿真计算,考察不同的协调运行策略、联合发电系统容量配置以及储能特性对于系统裕度的影响。评估结果可为联合发电系统并网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发电 可靠性评估 风力发电 能源储存 蒙特卡罗方法 混合发电系统 经营风险 能源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eneral analytical approach to reach maximum grid support by PMSG-based wind turbines under various grid faults
16
作者 Farid Atash BAHAR Ali AJAMI +1 位作者 Hossein MOKHTARI Hossein HOJAB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833-2844,共12页
A novel fault ride-through strategy for wind turbines,based o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has been proposed.The proposed strategy analytically formulates the reference current signals,disregarding grid fau... A novel fault ride-through strategy for wind turbines,based o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has been proposed.The proposed strategy analytically formulates the reference current signals,disregarding grid fault type and utilizes the whole system capacity to inject the reactive current required by grid codes and deliver maximum possible active power to support grid frequency and avoid generation loss.All this has been reached by taking the grid-side converter’s phase current limit into account.The strategy is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 countries’grid codes and prevents pulsating active power injection,in an unbalanced grid condition.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ler is applied to handling rapid transients.During faults,the energy storage system maintains DC-link voltage,which causes voltage fluctuations to be eliminated,significantly.A fault ride-through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PMSG-based wind turbines,neglecting fault characteristics,second,reaching maximum possible grid support in faulty grid conditions,while avoiding over-current and third,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energy storage system size and power rating.Inspiring simul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rough MATLAB/SIMULINK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and competency of the proposed fault ride-through method and efficiency of the entire contr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storage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power system faults predictive control wind power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和光伏发电功率联合预测与预调度框架 被引量:9
17
作者 叶林 裴铭 +3 位作者 李卓 宋旭日 罗雅迪 汤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23-3836,共14页
随着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风电-光伏功率的联合预测和协调调度是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为此,从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相关性分析出发,对风电-光伏功率时空耦合、风电光伏联合预测建模、风电光伏联... 随着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风电-光伏功率的联合预测和协调调度是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为此,从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相关性分析出发,对风电-光伏功率时空耦合、风电光伏联合预测建模、风电光伏联合预测模型参数优化、考虑风电-光伏联合预测的电力系统预调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首先,研究揭示风电-光伏功率在时间-空间上的交互影响机理,提出面向多时间尺度的风电-光伏功率时间互补性分析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发电空间相关性量化模型,构建基于多阶图卷积神经网络风电-光伏发电时空耦合模型;基于此,研究提出了融合异构图神经网络的风电-光伏联合预测方法,建立了风电-光伏联合预测模型参数优化模型,构建了新能源有功功率预测误差矢量评价体系,为风电-光伏联合发电系统的协调调度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撑;在风电-光伏联合发电预测的基础上,采用风电、光伏发电时间互补、空间互济的思路探讨了风电-光伏联合的电力系统预调度策略和方法,对不同时间尺度风电-光伏的协调调度策略进行了剖析,建立了电网-区域-集群-场站空间递阶的风电-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分层调度框架。最后,展望了未来风电-光伏联合预测与预调度方面应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光伏联合预测 时空相关性 异构图神经网络 风电-光伏协调调度 电力系统预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A2的风光柴储独立微电网多目标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鑫 李俊伟 +3 位作者 陈薇 侯谋 贾泽峰 仇坤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共11页
在电力资源相对匮乏而自然风光资源丰富的孤岛等地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独立微电网在容量配置时,大多依赖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该算法在处理真实负载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局部搜索... 在电力资源相对匮乏而自然风光资源丰富的孤岛等地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独立微电网在容量配置时,大多依赖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该算法在处理真实负载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局部搜索能力略显不足。为此,提出了利用改进强度Pareto进化算法(SPEA2)优化风光柴储独立微电网容量配置,以经济性成本、失负荷概率、碳排放作为优化目标,实现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容量配置。通过导入某孤岛天气与负荷数据,生成风光柴储独立微电网的真实Pareto前沿,将SPEA2和基于指标选择的多目标搜索(IBEA)、NSGA-Ⅱ3种算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相较于NSGA-Ⅱ,SPEA2的反世代距离评价IGD指标提升46.83%,空间评价方法Spacing指标提升60.28%,真实Pareto覆盖率CPF指标提升35.14%,该算法表现出更加出色的性能。最后根据容量优化的结果合理配置各部分参数,共同出力满足负荷需求,为孤岛等电力资源匮乏地区的能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多能源微电网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SPEA2 多目标优化 风光柴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不确定性下水风光多能互补长期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辉 牟长兴 +3 位作者 杨钰琪 徐杨 张政 程春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4,共9页
如何应对水风光多重不确定性及其导致的高维优化求解难题是流域水风光多能互补长期调度面临的关键挑战。为此,提出基于马尔科夫链和Copula函数的水风光联合场景生成方法,并通过同步回代缩减法进行场景削减,量化表征水风光多重不确定性;... 如何应对水风光多重不确定性及其导致的高维优化求解难题是流域水风光多能互补长期调度面临的关键挑战。为此,提出基于马尔科夫链和Copula函数的水风光联合场景生成方法,并通过同步回代缩减法进行场景削减,量化表征水风光多重不确定性;以此为输入,构建流域水风光多能互补长期两阶段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Benders分解算法和凸化线性化建模技术实现高维非线性优化问题的高效求解。最后以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长期调度方案对水风光不确定环境的适应性,提高了多能互补综合效益。在样本外检验中,所提方法比传统方法的发电量增加了0.552亿kWh,弃水量减少了1.694亿m~3,表现得更具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多能互补 长期调度 两阶段随机优化 Benders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流场下平单轴光伏支架扭转气动失稳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文勇 康霄汉 +2 位作者 张晓斌 陈伟 谭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846,共9页
由于发电量明显高于固定式光伏系统,平单轴光伏发电系统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平单轴光伏支架由于扭转刚度较低,在大风天气下容易出现扭转气动失稳现象,从而造成支架结构破坏。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该振动的发生条件和机理,本研究通过... 由于发电量明显高于固定式光伏系统,平单轴光伏发电系统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平单轴光伏支架由于扭转刚度较低,在大风天气下容易出现扭转气动失稳现象,从而造成支架结构破坏。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该振动的发生条件和机理,本研究通过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研究结构自振频率、倾角、阻尼等参数对扭转气动失稳的影响,分析了气动阻尼和气动刚度随着风速和倾角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平单轴光伏支架的扭转气动失稳表现出较强的气动耦合效应,气动阻尼和气动刚度是影响平单轴光伏支架气动失稳的重要参数,对风速和倾角的变化较为敏感,该失稳现象具备自激振动的特点;扭转刚度的提高在某些倾角下可以有效地限制振幅,同时可提高结构在各倾角的临界风速;扭转气动失稳的倾角范围为-15°~20°,0°倾角附近临界风速较高,若采用小倾角进行保护时,建议将大风保护角度设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失稳 平单轴光伏支架 风洞试验 临界风速 气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