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0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considering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to damp interarea oscillations in power system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波 孙元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193-4198,共6页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ler(WADC) is usually utilized to damp interarea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power system. However, conventional WADC design method neglects the influenc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and damp...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ler(WADC) is usually utilized to damp interarea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power system. However, conventional WADC design method neglects the influenc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and damping performance of WADC design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may deteriorate or even has no effect when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is beyond delay margin, an index that denotes delay endurance degree of power system. Therefore, a new design method for WAD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xpected damping factor and required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is presented in this work. An improved delay margin with less conservatism is derived by adopting a new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 and more compact bounding technique on the derivative of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The improved delay margin, which constructs the correlation of damping factor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 can be used to design WADC. WADC desig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nsure that power system satisfies expected damping factor when WADC input signal is delayed within delay margin. Satisfactory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ler interarea oscillation time d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光伏温室温度预测与环境监控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海涛 招兴业 +1 位作者 陆剑锋 王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2,共8页
针对大型温室群普遍存在耗能高、监测困难及温度调控滞后等问题,设计集光伏发电、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和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技术于一体的温室监控系统。根据广西桂南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Ecotect仿真得出屋顶光伏组件覆盖率在25%或33%时可... 针对大型温室群普遍存在耗能高、监测困难及温度调控滞后等问题,设计集光伏发电、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和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技术于一体的温室监控系统。根据广西桂南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Ecotect仿真得出屋顶光伏组件覆盖率在25%或33%时可兼顾光伏发电和温室内部采光效果。监控系统利用LoRa和NB—IoT技术混合组网实现环境参数的无线采集,上位机结合云平台及物联网技术对温室环境进行远程监控,并运用采集数据训练WOA—LSTM模型为温度预测提供支撑。测试表明,系统通信距离在500 m内,丢包率不超过3%,满足大型温室群对环境信息采集和稳定传输的需求,温度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76℃、0.367℃,可为温度预测和提前调控提供参考。该系统能够实现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温度预测与调控,可为进一步提高温室种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温室 监控系统 温度预测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 无线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随机时滞影响的广域电力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刘海波 梁鹏 刘子乾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6,共9页
针对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传输信号延时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随机时滞的广域电力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实际电力系统中时滞的随机特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并假定时滞发生的概率服从伯努利分布,建立具有时滞概率分布特征和... 针对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传输信号延时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随机时滞的广域电力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实际电力系统中时滞的随机特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并假定时滞发生的概率服从伯努利分布,建立具有时滞概率分布特征和参数不确定性的系统模型;其次,为了引入更多随机时滞的概率分布信息,构造了包含系统状态信息、时滞信息及它们导数的增广向量和具有多重积分项的Lyapunov-Krasovskii(L-K)泛函,并运用广义自由权矩阵不等式处理泛函导数,得到其更加精确的上界;最后,利用Schur补引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保证系统均方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现有其他方法相比,系统的时滞稳定裕度提高了73%,且存在参数扰动下达到稳定的时间减少了40%,结果的保守性得到了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力系统 随机时滞 稳定性 LYAPUNOV泛函 积分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人员区域入侵行为预警数字孪生系统
4
作者 宫培松 沈欣云 +3 位作者 韩博雯 郭聖煜 彭冠卿 钟骏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9,共7页
为解决当前深基坑工程危险区域动态风险高、人员入侵行为预警不及时等问题,开发集成建筑信息模型(BIM)和超宽带(UWB)的数字孪生系统。首先,通过OurBIM三维图形引擎构建深基坑工程虚拟场景;其次,提出危险区域标定方法,利用UWB实时定位施... 为解决当前深基坑工程危险区域动态风险高、人员入侵行为预警不及时等问题,开发集成建筑信息模型(BIM)和超宽带(UWB)的数字孪生系统。首先,通过OurBIM三维图形引擎构建深基坑工程虚拟场景;其次,提出危险区域标定方法,利用UWB实时定位施工人员与危险源;然后,建立人员入侵行为实时预警机制,设计深基坑工程人员区域入侵行为预警数字孪生系统,包括场景可视化、危险区域设置、预警数据记录等功能;最后,将系统应用于武汉市某深基坑工程项目。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监控深基坑工程2类危险区域的人员入侵行为,综合预警成功率达97.4%。该系统验证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施工安全领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入侵行为 数字孪生 危险区域 建筑信息模型(BIM) 超宽带(UW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确定性网络传输技术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彤 徐都玲 +5 位作者 吴波 郭雄文 蒋岱均 罗成 卢卫 杜小勇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1-398,共28页
广域网作为连接新业务、新基础设施和各类新型应用的纽带,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近年来,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伴随着基于广域网的大模型、数字经济、元宇宙和全息社会等新型应用形态的持续涌现,以及东数西算、算力网络和数据... 广域网作为连接新业务、新基础设施和各类新型应用的纽带,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近年来,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伴随着基于广域网的大模型、数字经济、元宇宙和全息社会等新型应用形态的持续涌现,以及东数西算、算力网络和数据场等新型业务架构的出现,业务对广域网的数据传输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时延为例,广域网不仅需要提供及时的服务,还需要提供准时的服务,即时延成为必须满足的确定性指标.因此,广域确定性网络作为广域网的新范式应运而生.系统地综述确定性网络的内涵,回顾传统确定性网络相关技术发展脉络,介绍广域确定性网络的新应用,探讨广域网确定性网络传输具有的新特征以及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广域确定性网络的新目标.基于上述新应用、新特征、新挑战和新目标,详细总结当前广域确定性网络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给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期望能为广域确定性网络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网 确定性网络 数据传输 改良式 革命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基中间相沥青形成机理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德志 闫昊辰 +1 位作者 查如俊 凌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3-584,共12页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MALDI-TOF MS、偏光显微镜、XRD和四组分族组成等表征手段对3种石油基原料及其高温热缩聚中间相沥青(MP)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芳烃质量分数75%的芳烃抽出油(AEO)易形成中间相体积分数接近100%...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MALDI-TOF MS、偏光显微镜、XRD和四组分族组成等表征手段对3种石油基原料及其高温热缩聚中间相沥青(MP)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芳烃质量分数75%的芳烃抽出油(AEO)易形成中间相体积分数接近100%、广域流线型织构的MP;脱固油浆(DSO)的胶质、沥青质含量低,芳核上烷基短链较多,形成的MP体积分数只有54%;重脱油(DHO)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571 Da,胶质质量分数为62.40%,也可制备体积分数接近100%的MP,但呈马赛克型中间相织构。通过分析MP的氢分布和平均分子结构参数以及反应的气体和液体组成分布,可以认为MP的制备过程为多环芳烃(PAH)的低聚和缩聚过程,PAH烷基侧链断裂生成自由基,随后自由基与PAH分子间低聚和缩聚形成MP,提出了PAH低聚反应生成MP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石油基 热缩聚 分子结构 广域流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3.5 GHz双载波网络覆盖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明烁 谢伟良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共9页
低空经济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战略价值。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地面网络对低空的覆盖主要依赖于波束的上旁瓣,这种覆盖方式难以满足低空立体、广域覆盖的需求。鉴于此,迫切需要对低空网络的覆盖... 低空经济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战略价值。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地面网络对低空的覆盖主要依赖于波束的上旁瓣,这种覆盖方式难以满足低空立体、广域覆盖的需求。鉴于此,迫切需要对低空网络的覆盖质量进行提升。在低空经济活动中,无人机作为一种典型的应用工具,确保无人机能够实现网络的平滑切换和稳定接入,成为一个关键的研究议题。利用3.5 GHz频段覆盖低空,提出双载波空地异频和双载波空地同频两种方案,并探讨在无人机垂直起降过程中如何部署以保障其网络接入的稳定性与切换的平滑性。通过现场测试对所提方案进行了验证与分析,两种方案均可以提升低空覆盖的性能,同时针对无人机垂直起降提出了网络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广域覆盖 无人机 垂直起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建模的广域多点定位时间同步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汤新民 周杨 +1 位作者 鲁其兴 管祥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4-1449,共16页
针对低空监视技术广域多点定位(WAM)时间同步困难或复杂度高,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该文构建了基于到达时间(TOA)的时间同步及“同一消息”提取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地面传感器的“同步启动时间”完成同步,计算复杂度低且易于实现。在此基... 针对低空监视技术广域多点定位(WAM)时间同步困难或复杂度高,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该文构建了基于到达时间(TOA)的时间同步及“同一消息”提取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地面传感器的“同步启动时间”完成同步,计算复杂度低且易于实现。在此基础上,利用同一消息提取模型筛选出TOA用于定位计算。为了提高TOA估计值的精度,减小同步误差。提出了可变滑动滤波与卡尔曼滤波结合(VMAF-Kalman)的联合滤波方法,提高可编程门阵列(FPGA)基准时钟的稳定性,减小时钟延迟引起的TOA计数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滤波比单一滤波算法效果更好,TOA计数误差分别降低36.84%和25.36%。对无人机和民航飞机的定位测验结果都表现出较高的定位准确率,定位误差和位置更新速率符合标准要求,证明该文所提模型,具有实用性且有较好的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多点定位系统 到达时间 联合滤波 时间同步 同一消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型混合励磁发电机高效宽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李烽 王凯 +3 位作者 宋旭敏 李健 朱姝姝 刘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46-4054,I0040,共10页
相比于传统永磁发电机,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generator,HESG)增加了励磁绕组,通过控制其励磁电流可以灵活地调节气隙磁场,在航空直流发电系统等需要宽速域运行的场合应用前景广阔。传统仅控制励磁或电枢... 相比于传统永磁发电机,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generator,HESG)增加了励磁绕组,通过控制其励磁电流可以灵活地调节气隙磁场,在航空直流发电系统等需要宽速域运行的场合应用前景广阔。传统仅控制励磁或电枢电流调节气隙磁场的控制策略,无法充分利用混合励磁电机的控制自由度,转速运行范围窄。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以铜耗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励磁和电枢电流协调控制策略,基于低速和高速运行阶段的调磁扩速需求,分别给出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拉格朗日方程,实现了励磁和电枢电流的在线分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独立控制励磁和电枢电流,该协调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混合励磁电机高效宽速域运行,同时具有良好的变速稳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 宽速域范围 直流稳压 最小铜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境外势力广域渗透的负面网络舆情2C卫戍模型构建
10
作者 吴琼 钟源 +2 位作者 谢守美 杨蕾 石小川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7,共10页
[研究目的]在境外势力利用AIGC技术进行隐蔽渗透,操纵网络舆情干预公众认知的背景下,提出通过构建有效的检测模型来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准确性。[研究方法]采用认知竞争(Cognitive-Contest,简称2C)干预思路,构建2C卫戍概念模型。模型围绕... [研究目的]在境外势力利用AIGC技术进行隐蔽渗透,操纵网络舆情干预公众认知的背景下,提出通过构建有效的检测模型来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准确性。[研究方法]采用认知竞争(Cognitive-Contest,简称2C)干预思路,构建2C卫戍概念模型。模型围绕势力控制、舆情引导、安全防护三大目标,结合MLP、GAN等先进技术实施建模流程。通过“哀牢山”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实证研究,检验模型的应用价值和效果。[研究结果/结论]实证过程表明,模型在提取负面网络舆情基础上得到系数位于0.5~0.8之间的势力影响分析结论并传达认知反应(变量系数位于0.5~0.9)、核心控制(变量系数位于0.5~0.8)与干预需求强度(变量系数位于0.2~0.4)结果,同时产生59.83%负面舆情疏导率并隔离萌芽期负面舆情生长趋势。效能实验结果则突出表示了模型对应的方法细节优势。这些结论证实模型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为风险预警及应对化解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势力 广域渗透 负面网络舆情 认知竞争 卫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分布式扰动引发强迫振荡的储能抑制策略
11
作者 熊振钦 魏繁荣 +3 位作者 江毅 翁汉琍 孙超 林湘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应对分布式扰动源引发的强迫振荡问题,基于广域测量信息提出储能补偿的强迫振荡抑制方法。首先,通过对多机系统进行模态分析,获得分布式扰动注入下的强迫振荡响应,并揭示储能系统对电网注入周期性功率时与扰动源相似的本质;其次,基于... 为应对分布式扰动源引发的强迫振荡问题,基于广域测量信息提出储能补偿的强迫振荡抑制方法。首先,通过对多机系统进行模态分析,获得分布式扰动注入下的强迫振荡响应,并揭示储能系统对电网注入周期性功率时与扰动源相似的本质;其次,基于广域测量信息提出控制储能系统引起反相振荡的强迫振荡抑制方法;然后,研究分布式储能协同抑制强迫振荡的场景,制定以完全抑制振荡时储能资源耗费最小为目标的分布式储能协同控制策略;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振荡 储能补偿 广域测量信息 协同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端到端确定性网络架构及应用验证
12
作者 刘美慧 陈焱 +3 位作者 沈彬 付韬 许方敏 赵成林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2-1112,共11页
在工业网络中,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应用对网络端到端传输的确定性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确定性技术的研究大多关注自身网络层级的确定性保障,忽略了需要多种确定性技术协同配合的端到端确定性。基于核电行业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灵... 在工业网络中,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应用对网络端到端传输的确定性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确定性技术的研究大多关注自身网络层级的确定性保障,忽略了需要多种确定性技术协同配合的端到端确定性。基于核电行业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和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融合的广域端到端确定性网络架构,从控制面功能与数据面协同调度2个方面对该架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真实的广域网络环境中,基于双电机协同与工业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对架构进行了性能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架构能够满足应用对广域端到端确定性网络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端到端 确定性网络 灵活以太网 时间敏感网络 工业应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bic+:用于跨数据中心网络的改进Cubic拥塞控制算法
13
作者 龙铁 肖甫 +2 位作者 樊卫北 何昕 王俊昌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5-342,共8页
跨数据中心网络是处于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s,DCNs)通过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连接组成的网络,分布式应用通常基于该网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DCNs和WAN的缓冲区大小、往返时延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 跨数据中心网络是处于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s,DCNs)通过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连接组成的网络,分布式应用通常基于该网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DCNs和WAN的缓冲区大小、往返时延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现有的Cubic拥塞控制算法在跨数据中心网络场景下出现降速不准确、丢包率过高以及与其他拥塞控制算法兼容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挑战,提出了一种通过匹配不同发送速率模式的改进Cubic算法Cubic+。具体地,Cubic+整合了网络中的时延、ECN(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和丢包信号。当拥塞发生在浅缓冲交换机时,Cubic+会周期性地排空队列;当拥塞发生在深缓冲路由器时,Cubic+会快速减少堆积的数据包。基于大规模NS3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跨数据中心网络流量模型下,Cubic+与现有流行算法相比,平均流完成时间最多减少了20.77%,第99百分位流完成时间最多减少了15.88%,为跨数据中心网络提供了一种高吞吐的拥塞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拥塞控制 吞吐公平性 TCP传输 广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opman理论的暂态电压轨迹在线预测方法
14
作者 高晗 杨德友 +2 位作者 吕艳玲 王丽馨 陈卓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6,I0030-I0032,共12页
通过微分代数方程求解暂态电压动态轨迹在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中计算困难,求解速度慢,无法满足在线分析需求。因此,提出了基于Koopman理论的暂态电压轨迹在线预测方法。首先,分析了复杂系统故障后暂态过程中电压响应的多模式耦合振荡特性... 通过微分代数方程求解暂态电压动态轨迹在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中计算困难,求解速度慢,无法满足在线分析需求。因此,提出了基于Koopman理论的暂态电压轨迹在线预测方法。首先,分析了复杂系统故障后暂态过程中电压响应的多模式耦合振荡特性;接着,提出基于Hankel矩阵增强扩展动态模式分解(Hankel-EDMD)算法的暂态电压轨迹预测方法,通过Hankel矩阵实现对量测数据的扩维处理,降低对系统响应数据的依赖性,提升方法的计算效率;最后,结合递推滑窗手段,通过动态跟踪Koopman模式提取,进一步提升所提轨迹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北欧Nordic32测试系统仿真和中国电科院标准算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实现暂态电压轨迹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仅为0.42%和0.44%,远远小于当前先进算法,且预测时间相较于当前方法至少降低一个数量级,证明所提方法可通过较短量测时间窗口(0.5 s)实现暂态电压轨迹在线预测,计算效率与准确性更高,同时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噪声鲁棒性,为后续暂态电压稳定分析与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 Koopman理论 递推滑窗 广域量测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双馈风机区间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15
作者 施星宇 傅俊诚 +3 位作者 李泽文 王炜宇 曹一家 曾祥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3-2644,I0015,共13页
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面临精确建模难、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及风电出力波动大等难题,导致传统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区间振荡阻尼性能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双馈风机无功调制能力... 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面临精确建模难、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及风电出力波动大等难题,导致传统双馈风机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区间振荡阻尼性能不稳定。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鲁棒控制的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双馈风机无功调制能力提升系统区间振荡阻尼效果。首先依托动态线性化技术,建立以伪梯度矩阵为参数的数据驱动模型,并提出适应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参数在线更新方法,提高数据驱动模型的准确度;然后设计数据驱动离散二阶滑模面,生成控制律来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同时降低风速变化等扰动对控制器阻尼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后理论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运行工况变化和扰动下,所提阻尼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系统的区间低频振荡,大幅提升控制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滑模控制 区间低频振荡 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 双馈风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环境下的高能效无人机辅助通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业 陈东虎 胡英东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广域环境下基站覆盖范围有限,用户分布稀疏,两者间的通信链路容易发生中断,难以实现有效传输。针对这种情形,提出了一种高能效的无人机辅助通信方法,通过设计用户接入方式与无人机航迹,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优化无人机能效。首先,将... 广域环境下基站覆盖范围有限,用户分布稀疏,两者间的通信链路容易发生中断,难以实现有效传输。针对这种情形,提出了一种高能效的无人机辅助通信方法,通过设计用户接入方式与无人机航迹,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优化无人机能效。首先,将无人机能效优化建模为一个非凸优化问题,随后基于块坐标下降法,将问题解耦成优化无人机航迹和用户调度两个子问题,对两个子问题采用松弛变量和连续凸逼近方法进行转化,并利用迭代算法获得所提问题的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迭代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无人机的能效,并且验证了中断问题对无人机优化方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能量效率 航迹优化 广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算力中心协同的广域智算网络仿真架构设计
17
作者 边彦晖 刘明远 虞红芳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针对智算仿真难以满足广域网时空动态性需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算力中心协同的广域智算网络仿真架构。该架构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基于属性图模型的拓扑抽象方法,实现异构算力间不规则连接建模和不稳定网络还原;基于流感知框架的广域... 针对智算仿真难以满足广域网时空动态性需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算力中心协同的广域智算网络仿真架构。该架构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基于属性图模型的拓扑抽象方法,实现异构算力间不规则连接建模和不稳定网络还原;基于流感知框架的广域通信模拟架构,提供高精度网络通信仿真;事件触发的多算力中心动态调度协议,通过逻辑时钟保障跨域操作因果一致性。本架构的提出弥补了广域多算力中心背景下仿真工具的缺失,为广域智算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高效、可靠的仿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算力中心协同 广域环境 算网融合 仿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作物种植种类解析技术
18
作者 郭佳希 姚竟发 滕桂法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2-360,共9页
实时精准获取田间土地信息是农业管理部门有效落实种植计划与监管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为克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农田分类中面临的精度不足、边缘模糊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融合无人机图像处理及深度学习技术,改进DeepLabV3+网络模型。首... 实时精准获取田间土地信息是农业管理部门有效落实种植计划与监管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为克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农田分类中面临的精度不足、边缘模糊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融合无人机图像处理及深度学习技术,改进DeepLabV3+网络模型。首先引入轻量级网络MS—MobileNetV2替代原有主干,显著提升识别效率;其次集成ECANet模块,有效抑制背景干扰因素,使模型专注于作物信息的提取;最后调整ASPP的膨胀率,级联不同尺度的信息,增强特征抓取能力。选取蠡县周边农田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无人机正射影像构建数据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玉米、山药、荒地、乔木、菜地的分类精度上分别提高0.7%、1.15%、5.04%、2.59%、0.95%,并且减少87.8%的参数量和50.5%的训练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作物 无人机 深度分离卷积 编解码结构 特征融合 高效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工艺生产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石油焦研究
19
作者 田凌燕 张红艳 +2 位作者 王华 魏军 李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48,共7页
低硫石油焦是生产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核心原料。随着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增长,锂离子电池负极用低硫石油焦的价值日益显现。以某石化企业减压渣油和脱油沥青为原料,采用延迟焦化工艺,通过调整原料配比生产了4种石油焦,考察原料组成对石油... 低硫石油焦是生产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核心原料。随着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增长,锂离子电池负极用低硫石油焦的价值日益显现。以某石化企业减压渣油和脱油沥青为原料,采用延迟焦化工艺,通过调整原料配比生产了4种石油焦,考察原料组成对石油焦收率、微观结构、石墨化性能和所生产负极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中芳烃和胶质含量的增加,焦化蜡油和石油焦收率提高,汽柴油收率略有降低。原料组成对石油焦产品的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原料中胶质质量分数由23.68%增加到48.61%时,石油焦中镶嵌型结构占比由36.2%增加到67.2%,并出现了少量的各向同性结构,不利于石油焦的石墨化。对4种石油焦石墨化后得到的负极材料进行电性能测试,发现以石油焦B生产的材料B的综合性能最优,其容量为341.35(mA•h)/g,首效为94.42%,在45℃下以1 C倍率进行放电循环8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5.2%,说明石油焦B可用于生产循环性能好且容量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石油焦 石墨化 各向异性 广域型结构 流线型纤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型双阱变掺杂SOI LDMOS器件
20
作者 李旭泓 孙与飚 +1 位作者 刘腾 张加宏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95-1000,共6页
传统对绝缘体上硅(SOI)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器件的优化主要集中在关态下电离电荷场优化。而实际工作过程中,开态下的载流子会破坏漂移区的电荷平衡,从而直接影响器件的安全工作区(SOA)和可靠性。提出了载流子的动态电荷... 传统对绝缘体上硅(SOI)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器件的优化主要集中在关态下电离电荷场优化。而实际工作过程中,开态下的载流子会破坏漂移区的电荷平衡,从而直接影响器件的安全工作区(SOA)和可靠性。提出了载流子的动态电荷场调制机理,分析其对器件表面电场的调制作用。基于该机理,设计了一种补偿型双阱变掺杂SOI LDMOS器件结构。通过在传统器件中引入双阱变掺杂技术,优化了器件表面电场,并显著扩展了SOA。进一步采用兼容工艺制备了高压CMOS器件。实验结果显示,n型LDMOS器件关态击穿电压(V_(B))>300 V,栅压15 V下的开态V_(B)>200 V;p型LDMOS器件关态V_(B)>200 V,栅压-15 V下的开态V_(B)>300 V。该器件在关态和开态下的V_(B)均可满足200 V应用需求,适用于宽S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体上硅(SOI) 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 电荷场调制 宽安全工作区(SOA) 载流子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