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1
作者 王有兵 姜健发 +5 位作者 杨淑娇 胡昌平 杨国斌 梁建忠 余皖云 罗燕彬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科数的15.1%,其中包含有203个种,占湿地公园全部种数的51.1%;禾本科、蔷薇科、菊科及毛茛科植物为常见科,各科含种数均超过20种;单种科占比31.4%,单种属占比66.3%;种子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累计占比达65.2%,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有104个,占种子植物属的43.3%;湿地公园的植被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组和18个群系,灌丛面积占比最高(38.37%),其次为草甸类(30.71%),再次为乔木林类(29.97%);α多样性指数呈现乔木林和灌丛类较草甸和水生植被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区系 植被类型 α多样性指数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公园与绿地规划设计
2
作者 魏朋 《住宅产业》 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湿地资源的生态压力逐渐增加,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面临着生态、社会与经济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本文针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出生态保护、社区互动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策略,强调通过科学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湿地资源的生态压力逐渐增加,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面临着生态、社会与经济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本文针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出生态保护、社区互动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策略,强调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智能化管理来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旨在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生态保护 社区互动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型湿地公园栖息地研究:以浙江仙居永安溪湿地公园为例
3
作者 王剑武 谢哲根 +2 位作者 陈利星 刘宝权 谢文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3,共8页
为提高湿地公园栖息地分类的合理性,促进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研究和有效开展高质量建设保护管理工作,基于斑块尺度水平,采用按级序主导因子的分级分类方法,对河流型湿地公园栖息地作出系统性分类,分析动物生态类群与栖息地类型的适宜性关系... 为提高湿地公园栖息地分类的合理性,促进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研究和有效开展高质量建设保护管理工作,基于斑块尺度水平,采用按级序主导因子的分级分类方法,对河流型湿地公园栖息地作出系统性分类,分析动物生态类群与栖息地类型的适宜性关系,并在浙江仙居永安溪湿地公园开展案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逐级细分、各级分类主导因子合理选择和组合,提高栖息地分类结果的合理性;野生动物栖息地是多种类型斑块的组合,动物各生态类群的栖息活动跨越多种类型的适宜栖息地斑块,栖息地斑块可分为关键性栖息地斑块、辅助性栖息地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湿地公园 斑块尺度 栖息地类型 分级分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级联评估框架及其规划应用——以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4
作者 陈凡 张军梅 +2 位作者 杨子江 马蕊 顾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模型,构建面向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分区管控的评估框架,并将框架应用于昆明市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根据框架,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影响,识别影响因素;依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相关要求,结合土地... 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模型,构建面向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分区管控的评估框架,并将框架应用于昆明市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根据框架,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影响,识别影响因素;依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相关要求,结合土地利用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特征和公园功能分区,根据“二级三区”的模式划定二级保护区及3类生态管控单元;基于各单元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特征,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建设和人为活动4个维度提出各单元管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模型 分区管控 详细规划 国家湿地公园 南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蓄滞洪区生态水景公园概念规划及景观节点详细设计:以宋庄蓄洪生态水景公园为例
5
作者 王慧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8-232,共5页
宋庄蓄滞洪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格局通州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洪功能至关重要。为了使蓄滞洪区既满足汛期防洪调蓄的作用,降低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满足市民非汛期生态休闲目的,以宋庄蓄洪生态水景公... 宋庄蓄滞洪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格局通州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洪功能至关重要。为了使蓄滞洪区既满足汛期防洪调蓄的作用,降低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满足市民非汛期生态休闲目的,以宋庄蓄洪生态水景公园为例,结合现状条件和洪水的启示,打破原有水绿界限,提出全新的设计理念,重视前期规划设计,通过融合多种功能、塑造立体空间、打造技术亮点等方法与水系串联、土方平衡、湿地净化、绿化种植等措施相结合,构建绿色、生态、健康的开放式生态水景公园——宋庄沁园,实现宋庄蓄洪区的综合利用。以生态水景的形态与东郊森林公园、温榆河河堤自然串联为一个整体,保障副中心的防洪安全,提高蓄洪调度能力,有效降低洪水风险,提升周边生态环境,满足市民观景、休闲、健身等活动需求,充分展示水生态、水文化、水技术等科普知识,成为副中心“通州堰”生态水景观体系的点睛之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庄 蓄滞洪区 生态水景公园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厅八号桥河流型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6
作者 王慧 王春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3-237,共5页
为了有效提升官厅水库入库水质,改善官厅水库周边水环境,从河流生态修复的角度,分析官厅八号桥河流型湿地公园的主要问题,从问题解答着手研究河流型湿地公园的理论方法,提出设计思路、生态设计策略、措施,总结河流型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方... 为了有效提升官厅水库入库水质,改善官厅水库周边水环境,从河流生态修复的角度,分析官厅八号桥河流型湿地公园的主要问题,从问题解答着手研究河流型湿地公园的理论方法,提出设计思路、生态设计策略、措施,总结河流型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本工程的建设实施,构建多形式湿地网络系统,恢复永定河河道生态,为区域环境改善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探索和实践为同类工程提供设计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河流生态修复 河流型湿地公园 生态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监测与分析
7
作者 武金翠 李梦南 +1 位作者 雷羚洁 徐静好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99-103,共5页
对江苏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2019—2021年这3年间的水体水质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公园内植物应用现状以及植物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指标变化幅度较小,且一直维持在国家地表水规定的范围内;溶解氧含量一直处于Ⅰ类水环境质... 对江苏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2019—2021年这3年间的水体水质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公园内植物应用现状以及植物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指标变化幅度较小,且一直维持在国家地表水规定的范围内;溶解氧含量一直处于Ⅰ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总氮含量略有变化,维持在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化学需氧量逐年增长;总磷、氨氮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区域内植物群落丰富,垂柳、芦苇、睡莲、香蒲等植物交错分布,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强。当前,应加强湿地内居民环保意识,实施正确的湿地生态保护措施,以期更好地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 水质监测 植物影响 湿地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认知下的成都城市荒野景观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席丹丹 刘斯 +1 位作者 柳钰 孙大江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公众对城市荒野的认知状况,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策略,为成都市荒野化公园的后续发展及公园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 【目的】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公众对城市荒野的认知状况,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策略,为成都市荒野化公园的后续发展及公园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估体系,采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PGIS)法对500名公众进行实地访谈并获取人口统计学特征、价值认知及空间定位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核密度、空间占比分析。【结果】1)公众对城市荒野(景观)概念的了解程度及总体认知偏低,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相关性;2)价值因子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分布较为分散;3)公众认为中等质量荒野的景观价值最高,高等质量荒野的景观价值最低,与荒野质量等级存在关联性。【结论】后续应着重提升公众对荒野景观的了解程度,平衡荒野公园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占比,保留或营造不同质量的荒野景观,并根据受众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改造策略,以更好地指导成都市荒野化公园的转型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 景观价值 公众认知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青龙湖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及居留型构成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彩红 朱洪强 +1 位作者 毕靖吉 高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2-89,109,共9页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对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区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为期1年的鸟类资源调查研究,从鸟类种类、数量、鸟类群落多样性以及鸟类群落组成等方面,对季节动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01种,隶属于16目35科,共计6002只个...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对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区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为期1年的鸟类资源调查研究,从鸟类种类、数量、鸟类群落多样性以及鸟类群落组成等方面,对季节动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01种,隶属于16目35科,共计6002只个体,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居留型中夏候鸟占优势,有62种(占总种类的61.39%);生态类型以鸣禽占优势,为65种(占51.97%),该湿地公园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3.84,均匀度指数为0.832。在4种生境中,林地及灌丛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通过相似性指数分析可知,林地及灌丛和水域及湿地的相似性指数最低,仅0.10,草地绿化带和办公生活区的相似性指数为0.40,在4种生境的比较中最高。基于结果分析,为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居留型 城市化 鸟类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花境景观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化晨肖 雷天 +2 位作者 黄宾芯 冯青梅 王鹏飞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66-75,共10页
为构建适宜郑州地区的花境景观评价体系,探索郑州地区优秀花境营建模式,以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内54个花境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性、观赏性、主观感知和经济性4个方面构建花境评价指标体系,提出14个花境景观综合评价指标... 为构建适宜郑州地区的花境景观评价体系,探索郑州地区优秀花境营建模式,以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内54个花境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性、观赏性、主观感知和经济性4个方面构建花境评价指标体系,提出14个花境景观综合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54个花境样地中共有植物320种,涉及80科;4个评价准则所占权重从高至低依次为生态性(0.343 2)>主观感知(0.280 2)>观赏性(0.277 4)>经济性(0.099 1);公园花境总体质量较好,共有5个花境景观的建设水平处于Ⅰ级。探索了5个Ⅰ级花境景观构建模式并给出优化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境景观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植物配置模式 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生态视觉的南方城市湿地公园研究——以广州六处代表性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超 佟肖萌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40-242,共3页
湿地,作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抵御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储碳固碳等众多作用。湿地与城市可以良好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地处珠三角的广州,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大力推进湿地维护... 湿地,作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抵御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储碳固碳等众多作用。湿地与城市可以良好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地处珠三角的广州,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大力推进湿地维护,并把多处湿地建设成为城市公园的形式,与城市生活紧密结合。文章以广州六个各具特色的湿地公园为例,展现基于城市生态视觉的“城市-湿地”共生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视觉 湿地公园 广州 南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平县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健康 冯婉婷 +1 位作者 胡宗上 刘保国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以西平县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为例,根据湿地现状、地理位置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情况,遵循湿地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功能区,形成“一线,两岸,四区”的规划布局... 以西平县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为例,根据湿地现状、地理位置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情况,遵循湿地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功能区,形成“一线,两岸,四区”的规划布局。并通过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工程措施,构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集湿地保护、科研宣教、地域文化传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 资源保护 生态保护 植物景观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淮安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区系及群丛特征研究
13
作者 王艳梅 王丹丹 +3 位作者 嵇英 杨龙飞 刘书言 陈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7,共9页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于2022年夏季和2023年春季对江苏淮安白马湖湿地公园中的维管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基于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划分群丛类型后进行多样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69科161属232种野生维管植物,8个优势...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于2022年夏季和2023年春季对江苏淮安白马湖湿地公园中的维管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基于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划分群丛类型后进行多样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69科161属232种野生维管植物,8个优势科所含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50.86%,单物种记录的属所含物种数之和占总物种数的一半。在这232种维管植物中,草本、典型木本和木质藤本植物的物种数依次为201、28种和3种,中生、水生及湿生植物分别有176、28种和28种。在科级区系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广布科占绝对优势(58.21%);在属级区系分布区类型中,温带分布属占优势(39.00%),热带分布属次之(33.96%);在种级区系分布区类型中,温带分布种则占绝对优势(54.35%)。春季,有16种主要植物群丛,其中,野老鹳草群丛的物种数最多,而救荒野豌豆群丛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值较大,菰+狐尾藻群丛分布最广;夏季,有12种主要植物群丛,其中,喜旱莲子草+稗群丛的物种数最多,紫萍+浮萍群丛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值较大,水烛+芦苇群丛分布最广。江苏淮安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维管植物物种较丰富,但水生及湿生植物物种占比较少,外来入侵种较多;公园内草本植物群丛类型季节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植物群丛 湿地公园 淮安白马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丰台区4个典型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分析
14
作者 陶然 张磊 +6 位作者 郭浩帆 路红艳 雷茵茹 翟夏杰 赵欣胜 李伟 刘刚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目的】掌握北京市丰台区4个典型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时空动态变化。【方法】2023年3—1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莲花池公园、永定河绿堤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和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的鸟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到鸟类16目45... 【目的】掌握北京市丰台区4个典型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时空动态变化。【方法】2023年3—1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莲花池公园、永定河绿堤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和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的鸟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到鸟类16目45科142种,占北京市519种鸟类的27.36%,其中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2种和17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4种。根据生态类型划分,鸣禽49.30%、游禽16.90%、涉禽15.49%、猛禽7.04%、攀禽7.04%和陆禽4.23%。旅鸟占鸟类总数48.59%,留鸟占24.65%,夏候鸟占18.31%,居留型不唯一型占8.45%。鸟类物种数春季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春季永定河绿堤公园物鸟类种数最多,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最少;夏季永定河绿堤公园最多,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最少;秋季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最多,莲花池公园最少。鸟类个体总数秋季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丰台区4个典型湿地公园的鸟类Chao1指数在春季显著高于秋季,但在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鸟类Shannon指数在北宫国家森林公园高于其他3个地点,夏季和秋季以永定河绿堤公园最高。【结论】丰台区4个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较丰富,但不同公园的鸟类多样性存在时空差异,靠近永定河的绿堤公园鸟类多样性相对较高,春秋季节相对于夏季更高,表明城市公园在为鸟类提供生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公园 鸟类丰富度 鸟类多样性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公园水稻田冬季水鸟分布及其栖息地特征
15
作者 刘琳琳 朱颖 +3 位作者 李欣 谢冬 王任翔 冯育青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群及栖息地特征。结果表明:1)冬季休耕蓄水区记录4目7科25种水鸟,鸻鹬类占36%,鹭类占28%,雁鸭类占24%;传统稻田湿地共3目5科10种,其中鸻鹬类和鹭类分别占30%,无雁鸭类水鸟。2)冬季蓄水区水鸟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较高,水鸟优势种群数量明显增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64)高于传统稻田(1.50),水鸟均匀度指数(0.84)低于传统稻田(1.37),相似性系数为0.51。3)冬季休耕蓄水区的水面面积、水位、食物、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鸟种数增多的重要因子,营巢地、停歇点也是影响冬季水鸟栖息的因素。因此,冬季稻田休耕蓄水管理的实施能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冬季休耕蓄水区 冬季水鸟 栖息地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湿地重点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诗泉 于冬梅 +2 位作者 刘源志弘 黄源欣 李爱英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广州南沙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鸟类多样性在该区域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该研究旨在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探讨南沙湿地重点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未来的鸟类保护及其栖息地管理、修复工作提... 广州南沙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鸟类多样性在该区域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该研究旨在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探讨南沙湿地重点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未来的鸟类保护及其栖息地管理、修复工作提供指导。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广州市南沙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月度监测,共记录到鸟类139种隶属于15目38科,以非雀形目为主。参考2021年最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记录到的鸟类共包含重点保护鸟类32种,隶属6目7科10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物种1目1科15属20种。重点保护鸟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的数量从15只上升至115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是数量最多的保护鸟类,而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数量的下降则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则以鹭科、反嘴鹬科和鸥科为主。结果表明,南沙湿地的鸟类多样性明显增加,但重点保护鸟类数有一定的下降趋势;“明星”物种的存在可能影响湿地的管理策略,一些濒危物种会因为“明星”物种的存在而长期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管理策略应在平衡“明星”物种和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需求方面进行调整,以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湿地公园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植被类型·区系及多样性研究
17
作者 邵京 王红 +2 位作者 徐静 徐丽 李仁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102-106,共5页
为研究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植被类型、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2020年春季和秋季对湿地公园开展了遥感影像分析和植物野外调查监测。结果表明:湿地公园的植被面积占总面积的87.79%,可分为3个一级植被类型(人工植被、半天然森林、天... 为研究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植被类型、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2020年春季和秋季对湿地公园开展了遥感影像分析和植物野外调查监测。结果表明:湿地公园的植被面积占总面积的87.79%,可分为3个一级植被类型(人工植被、半天然森林、天然草地草滩)和16个二级植被类型;有植物96科270属392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8属10种,裸子植物5科7属8种,被子植物83科255属374种,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为优势科。植物区系分析表明,属的地理分布类型有14种,以温带分布和热带分布为主。植被样点监测结果表明,秋季的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春季,且各监测样点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而春季、秋季的平均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各监测点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湿地公园 植被类型 植物区系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河流和湿地原生生物多样性研究
18
作者 王浩骅 张鹏 +6 位作者 罗帅 谷思雨 熊雄 于瑶 李仑 缪炜 熊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共11页
探索祁连山国家公园河流与湿地的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为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2020年7-8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河流和湿地的21个水环境样点进行了水样采集和DNA分离,共获得DNA样品58份,利用宏基因... 探索祁连山国家公园河流与湿地的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为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2020年7-8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河流和湿地的21个水环境样点进行了水样采集和DNA分离,共获得DNA样品58份,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探究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原生生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共鉴定和注释到393个原生生物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分属于24门40纲95目126科162属,其中裸藻门、纤毛门种类最多,硅藻门、纤毛门丰度最高;(2)片区不同河流或湿地的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河流原生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湿地;(3)RDA分析显示原生生物群落主要受水体总磷、水温、pH、总有机碳、溶解氧、盐度、总氮、硝酸盐氮、氨氮和水流速度等环境因子的显著影响;(4)物种共现网络分析显示湿地原生生物群落共现网络较河流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生物 多样性 宏基因组 河流 湿地 祁连山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滩草甸类型及其物种多样性
19
作者 许可 陈宏伟 +1 位作者 黄彦青 孙学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53-56,共4页
以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中河滩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对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滩草甸植被类型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公园内河滩草甸共有3种群落类型,分别为灰脉苔草沼泽草甸群落、乌拉草... 以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中河滩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对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滩草甸植被类型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公园内河滩草甸共有3种群落类型,分别为灰脉苔草沼泽草甸群落、乌拉草沼泽草甸群落、东方羊胡子草沼泽草甸群落;其中灰脉苔草沼泽草甸群落(俗称塔头沼泽)作为水陆过渡带最具代表性的沼泽群落,受气候和光照、温度等影响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滩草甸类型 物种多样性 湿地沼泽 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晋中潇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席茹阳 白雅帆 +1 位作者 薄伟 王犇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为提高晋中市潇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效果,采用实地调查和AHP法,分别从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服务功能3个方面选取10个代表性评价因子,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并分级。在潇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中,生态效益权重最大,为0.633 2,其次为景... 为提高晋中市潇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效果,采用实地调查和AHP法,分别从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服务功能3个方面选取10个代表性评价因子,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并分级。在潇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中,生态效益权重最大,为0.633 2,其次为景观效益,权重为0.239 5,服务功能的权重为0.137 3。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在四种不同的配置模式下,乔灌草植物景观被归为Ⅰ级,而乔草、乔灌、灌草植物景观则被归为Ⅱ级。通过对植物资源调查和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研究将为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植物空间塑造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 生态效益 层次分析法(AHP) 评价分级 潇河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