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洪彦 王列辉 +1 位作者 杨华玮 杨帆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41,共8页
城市化是影响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经济增长格局的重要因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构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横截面数据模型,探索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城市化是影响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经济增长格局的重要因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构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横截面数据模型,探索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海西经济区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中期阶段,人口结构城市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结构城市化未能很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现阶段城镇体系网络构建程度较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最后,提出未来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岸地应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冉 陈群策 +4 位作者 张重远 孟文 牛琳琳 邱君 陈利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3-1714,共12页
台湾海峡西岸地区受到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共同作用,具有复杂的应力场特征,但本地区现阶段地壳应力状态研究程度较低。为深入了解本区地应力特征,本文采用水压致裂法在福建平潭和广东饶平钻孔中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并结合... 台湾海峡西岸地区受到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共同作用,具有复杂的应力场特征,但本地区现阶段地壳应力状态研究程度较低。为深入了解本区地应力特征,本文采用水压致裂法在福建平潭和广东饶平钻孔中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并结合其他实测及震源机制解资料,讨论了台湾海峡西岸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显示平潭和饶平钻孔地应力优势作用方位分别为N19°W和N37°W;由震源机制解资料得到的研究区应力场方向表现为从北向南由NNW方向转向EW方向的扇形分布。地应力状态的水平变化趋势,大致以沙县-南日岛断裂为界,北部为低应力区,南部为高应力区,且南部大致以九龙江下游断裂附近开始,呈现由北向南,地应力水平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研究区北部、中部、南部分别选取平潭、泉州、饶平三个钻孔,利用库伦准则对断层活动性进行判断,认为海峡西岸北部地区应力水平较低,断层活动性较弱;泉州所在的海峡西岸中部地区应力已积累到较高的水平,断层失稳滑动的可能性比较大;饶平邻近区域在近期断层失稳滑动的可能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西岸 水压致裂 地应力测量 断层稳定性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转变及其对资源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郭青海 张国钦 崔胜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5,共6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已进入国家战略决策层次,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次的定性描述与规划对策等方面,并没有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城市化发展特征,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变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开展定量研究。文中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8...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已进入国家战略决策层次,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次的定性描述与规划对策等方面,并没有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城市化发展特征,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变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开展定量研究。文中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8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城市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产业结构转变与资源消耗对比研究,重点探讨了产业结构转变对当地城市化和资源消耗的影响,分析发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间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存在明显城际间差异性,各城市发展速度与产业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相关,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多样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也是多样化的,而产业结构多样变化又促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城市间经济交流与协作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资源 可持续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莹 王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5,共7页
本文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探索了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六个阶段,并综合应用圈层结构模型和点轴结构模型对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范围进行界定与划分,构建其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该空间结构模型有助于细分海峡西岸港口营销市场,促进拓... 本文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探索了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六个阶段,并综合应用圈层结构模型和点轴结构模型对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范围进行界定与划分,构建其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该空间结构模型有助于细分海峡西岸港口营销市场,促进拓展港口腹地范围,明确港口的分工、理清港口群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腹地 经济地理学 海峡西岸港口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健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19,共4页
本文认为,当前港口成为福建物流的中心节点,港口物流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要素整合、协调和优化的重要途径,构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港口物流网络体系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 本文认为,当前港口成为福建物流的中心节点,港口物流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要素整合、协调和优化的重要途径,构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港口物流网络体系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福建省沿海主要港口进行了宏观规划层次分析,根据各个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港口特征,将福州港和厦门港定位为主枢纽港(第一层次),泉州港和湄洲湾港定位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第二层次),漳州港和宁德港定位为地方性中小港口(第三层次),构建了一个以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港口物流 物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跃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4,共8页
金融中心作为金融竞争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已成为展示一国(地区)综合实力或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标志。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厦门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既有外部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和金融基础扎实等优势... 金融中心作为金融竞争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已成为展示一国(地区)综合实力或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标志。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厦门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既有外部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和金融基础扎实等优势,也有总量偏小、创新不足和产业链不够完整等弱点。厦门既面临特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我国市场全面开放等有利机遇,又面临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的双重挑战。为此,要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加快金融机构、人才和市场的集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面前掌握主动,赢得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先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心 厦门 海峡西岸经济区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发展港口物流业的战略思路 被引量:6
7
作者 朱鹏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海峡西岸拥有优势的港口资源,港口经济对发展本区经济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业能够带动港口经济的发展。在分析本区港口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港口现代物流的战略思路,即更新观念,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港口建设,建立综合物流... 海峡西岸拥有优势的港口资源,港口经济对发展本区经济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业能够带动港口经济的发展。在分析本区港口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港口现代物流的战略思路,即更新观念,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港口建设,建立综合物流体系,开发物流需求,壮大物流企业,拓展物流业联盟,构建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人员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 现代物流 港口 战略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体育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剑珍 胡国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北接长三角经济区,西临珠三角经济区,与台湾隔海相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有着侨缘优势、对外贸易优势和初步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等,但是面临着群众体育消费较低,体育人才匮乏等桎梏,海西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以... 海峡西岸经济区北接长三角经济区,西临珠三角经济区,与台湾隔海相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有着侨缘优势、对外贸易优势和初步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等,但是面临着群众体育消费较低,体育人才匮乏等桎梏,海西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以"创品牌"、"促消费"、"育人才"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体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鹏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1,23,共5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跨越多个行政单元,在建设过程中,协同发展应成为核心理念,以求经济一体化。为使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资源整合和系统化运作,必须实施资源共享型、优势互补型、关联互动型和联网辐射型等协同发展的模式。并要建立联动... 海峡西岸经济区跨越多个行政单元,在建设过程中,协同发展应成为核心理念,以求经济一体化。为使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资源整合和系统化运作,必须实施资源共享型、优势互补型、关联互动型和联网辐射型等协同发展的模式。并要建立联动机制、协调机制和市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发展模式 运行机制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金三角”经济区域综合防灾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养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9,共5页
以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简称为“西岸金三角”)为对象,重点针对该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文化传统、交通布局和城市规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总结、分析和研究灾害的主要类型、已灾教训和潜在危险及其趋势;经系统研究,... 以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简称为“西岸金三角”)为对象,重点针对该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文化传统、交通布局和城市规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总结、分析和研究灾害的主要类型、已灾教训和潜在危险及其趋势;经系统研究,预测未来灾害的基本形式;着重分析未来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程度;从区域基本建设角度出发,科学地提出了防灾、减灾、救灾,乃至重建及其预警的主要举措和基本策略,特别提出了数字区域、信息档案、安全规划、应急预警等先进、科学和合理的理念、方法、技术和措施在区域综合防灾中的应用。为工程实践、经济计划、投资决策和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 “金三角”经济区 灾害类型 预测与分析 防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震 《企业活力》 2011年第9期49-53,共5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存在着产品缺乏品牌、经营缺乏公关和贸易遭遇壁垒等几大通病。如何树立品牌、构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特点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组合,最终实现跨国...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存在着产品缺乏品牌、经营缺乏公关和贸易遭遇壁垒等几大通病。如何树立品牌、构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特点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组合,最终实现跨国经营是摆在面前的一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国际市场营销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研究
12
作者 鲁丹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市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从强化规划引导、推进紧密合作、促进设施共建、加强产业对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温州市参与融入海...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市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从强化规划引导、推进紧密合作、促进设施共建、加强产业对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温州市参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 经济区 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设计链创新发展研究——基于海西经济区的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华 石秀华 郭士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64,共6页
介绍设计链的定义和DCOR模型,提出海西经济区制造业设计链DCOR一般模型,并对该地区半导体照明产业进行应用研究。在该产业芯片企业新产品开发环境下,构建基于DCOR2.0的设计链模型,明确其设计链管理流程、选择配置流程类型、确定流程要... 介绍设计链的定义和DCOR模型,提出海西经济区制造业设计链DCOR一般模型,并对该地区半导体照明产业进行应用研究。在该产业芯片企业新产品开发环境下,构建基于DCOR2.0的设计链模型,明确其设计链管理流程、选择配置流程类型、确定流程要素并描述企业实施活动,运用事件驱动过程链分析具体活动的工作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链 海西经济区 半导体照明产业 DCOR 新产品开发 事件驱动过程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岸地面风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礼新 张少丽 +2 位作者 陈德花 石顺吉 陈艳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9-576,共8页
利用1961—2005年台湾海峡西部沿岸平潭、崇武、东山及厦门等4个气象代表站的地面风观测资料,通过计算各代表站的年、季、月平均风速气候趋势系数和各风向频率趋势,较详细地分析了近45a来台湾海峡西部沿岸地面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 利用1961—2005年台湾海峡西部沿岸平潭、崇武、东山及厦门等4个气象代表站的地面风观测资料,通过计算各代表站的年、季、月平均风速气候趋势系数和各风向频率趋势,较详细地分析了近45a来台湾海峡西部沿岸地面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45a来各代表站年平均风速呈明显减小趋势,其中秋、冬、春季平均风速减小趋势明显,夏季风速减小趋势不明显.(2)海峡西部沿岸主导风向有沿海岸线由北向南顺转的特点.(3)海峡西部沿岸地面风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存在着气候突变现象,80年代中期后年平均风速减小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风 气候变化 趋势系数 台湾海峡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森林旅游业发展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开铭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215,共4页
福州市作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文中深入探讨和分析了福州市发展森林旅游业的优、劣势,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海峡西岸 森林旅游 发展策略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