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ibull强度理论的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关虓 牛荻涛 +1 位作者 王家滨 王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13,共6页
将统计学方法与细观力学方法结合,采用平行杆模型模拟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单轴受压的损伤演化规律。研究了基于Weibull强度理论的混凝土细观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通过冻融后的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试验,拟合出模型相关参数m和ε0,提出了基于... 将统计学方法与细观力学方法结合,采用平行杆模型模拟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单轴受压的损伤演化规律。研究了基于Weibull强度理论的混凝土细观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通过冻融后的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试验,拟合出模型相关参数m和ε0,提出了基于细观统计损伤力学的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方程。最后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统计力学 平行杆模型 weibull 强度理论 损伤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弹道理论模型和Weibull模型预测台阶爆破的爆堆形态 被引量:18
2
作者 于亚伦 高焕新 +1 位作者 张云鹏 尤浩生 《工程爆破》 1998年第2期1-6,19,共7页
介绍了预测爆堆形态的弹道理论模型和Weibul模型,提出了弹道理论的分条方法及抛掷轨道的计算公式。同时将Weibul概率分布函数成功地引入爆堆形态的分布计算中,根据实测值提出了爆堆初始高度的修正方法。并以南芬露天铁矿... 介绍了预测爆堆形态的弹道理论模型和Weibul模型,提出了弹道理论的分条方法及抛掷轨道的计算公式。同时将Weibul概率分布函数成功地引入爆堆形态的分布计算中,根据实测值提出了爆堆初始高度的修正方法。并以南芬露天铁矿为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理论 爆堆形态 韦伯模型 台阶爆破 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ibull统计理论的参数对混凝土全曲线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潘青松 彭刚 +1 位作者 胡伟华 徐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为了解混凝土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特性,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大型多功能动静力三轴仪,对强度等级为C15、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加载速率为10-5/s,10-4/s,10-3/s,5×10-3/s下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对不同加载速率下... 为了解混凝土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特性,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大型多功能动静力三轴仪,对强度等级为C15、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加载速率为10-5/s,10-4/s,10-3/s,5×10-3/s下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对不同加载速率下单轴压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形、基于修正后的Weibull统计理论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模型参数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Weibull统计理论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全曲线模型;材料的强度硬化特性可以通过Weibull本构模型中的参数m和E值表征;应变软化特性可以通过Weibull本构模型中的参数c值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加载速率 混凝土全曲线 weibull统计理论参数 强度硬化特性 应变软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关系强度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赵秋月 左万利 +1 位作者 田中生 王英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3-883,共11页
随着Web 2.0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网络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中发表言论、互相交流、共享信息.然而,在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是用户间进行交互的基础,不同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度不同,相同用户在不同领域... 随着Web 2.0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网络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中发表言论、互相交流、共享信息.然而,在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是用户间进行交互的基础,不同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度不同,相同用户在不同领域内的信任关系强度也存在差异,信任关系的不确定性是信任评估的最大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灵活直观的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用户被关注度、用户信誉度、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相似度4个方面,将这4个方面作为4个属性证据,同时根据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原理获取基本信任分配,然后基于以上4个属性证据构建多源属性证据信任关系强度融合模型,在领域内对其信任关系强度进行评估,最后采用Epinions中真实的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为复杂的社会网络环境中信任关系强度评估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信任关系强度 D-s证据理论 模糊理论 属性证据 社会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室内组合定位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续乔 王瑾琨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8-1201,1211,共5页
在非定位系统部署信标的大体量场区环境下,针对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的室内定位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推理理论的无线局域网/惯性测量组件(WiFi/IMU)组合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各接入点(AP)单点的信号强度传输模型,并利用卡... 在非定位系统部署信标的大体量场区环境下,针对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的室内定位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推理理论的无线局域网/惯性测量组件(WiFi/IMU)组合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各接入点(AP)单点的信号强度传输模型,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进行去噪修正处理;然后通过D-S证据理论对实时采集的WiFi信号强度、偏航角、各轴加速度的多源信息进行融合处理,选取可信度高的指纹区块;最后通过加权K近邻(WKNN)算法得到终端估算位置。单元场区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最大误差2.36 m,综合平均误差1.27m,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且误差累计概率分布在小于等于典型距离时为88.20%,优于惩罚参数C支持向量回归机(C-SVR)的70.82%和行人航迹推算(PDR)算法的67.85%。进一步地,算法在全场区实际实验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环境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室内定位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位置指纹 D-s证据理论 加权K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齿轮的C-P-S-N曲线研究及其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裴帮 李志远 +4 位作者 赵家栋 李学飞 何鹏辉 陈卓 岳子毫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2-551,共10页
在对齿轮进行寿命设计与可靠性分析时,了解齿轮的强度和寿命分布极为重要。为此,以弯曲疲劳、接触疲劳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某地铁齿轮的C-P-S-N曲线进行了研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针对P-S-N曲线的失真,提出了一种利用拟合材料参... 在对齿轮进行寿命设计与可靠性分析时,了解齿轮的强度和寿命分布极为重要。为此,以弯曲疲劳、接触疲劳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某地铁齿轮的C-P-S-N曲线进行了研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针对P-S-N曲线的失真,提出了一种利用拟合材料参数的修正方法,分别计算了齿轮不同置信度下的接触和弯曲C-P-S-N曲线;然后,以置信度为95%的C-P-S-N曲线为基准,得出了郑州某地铁齿轮箱在不同工况下的疲劳寿命分布参数,并分析了其寿命离散度规律;最后,运用顺序可靠度理论,对齿轮多工况下的综合可靠度进行了评判。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采用拟合材料参数的方法得到的疲劳强度差异最大为0.48%,与采用其他方法所得结果具有相同的参考性;随着置信度的增加,齿轮疲劳强度的离散度也随之增加;弯曲疲劳强度的变异系数约为0.096,接触疲劳强度的变异系数约为0.062,且接触疲劳寿命的可靠度小于弯曲疲劳寿命,即小齿轮更容易发生接触疲劳破坏;当地铁运行里程达到1.36×10^(7)km时,不发生接触疲劳破坏的概率约为0.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率-应力-循环次数(P-s-N)曲线 疲劳强度 置信度 寿命分布 顺序可靠度理论 拟合材料参数方法 综合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试件长度对其顺纹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刘建辉 柏亚双 +2 位作者 曹龙 徐国林 耿稳清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2,共7页
为探究试件长度对针叶材和阔叶材顺纹方向轴压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影响,基于白蜡、冷杉和云南松3种木材的不同尺寸试件开展轴心受压试验,采用Weibull最弱链理论计算3种木材抗压强度长度尺寸效应系数,使用测试参数借助有限元软件模拟木试... 为探究试件长度对针叶材和阔叶材顺纹方向轴压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影响,基于白蜡、冷杉和云南松3种木材的不同尺寸试件开展轴心受压试验,采用Weibull最弱链理论计算3种木材抗压强度长度尺寸效应系数,使用测试参数借助有限元软件模拟木试件轴压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有显著尺寸效应,试件长度从40 mm增加至80 mm时,3种木材试件平均抗压强度下降幅度分别为4.10%、7.19%、5.78%,平均峰值应变下降幅度分别为46.38%、70.07%、33.49%;白蜡、冷杉和云南松抗压强度长度尺寸效应系数(分别为0.06、0.11、0.09)可实现测试尺寸不同时3种木材测试抗压强度相互转换,使用该系数调整长度为100 mm试件的抗压强度,误差仅为0.76%、1.9%、1.06%;基于OpenSees纤维截面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木构件轴心受压时非线性行为,但需考虑尺寸效应对木材力学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纹抗压强度 峰值应变 尺寸效应 轴心受压 weibull最弱链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损伤统计强度理论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曹文贵 赵明华 刘成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0-823,共4页
本文从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模拟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屈服或破坏的概念,重点探讨了利用多元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建立岩石强度理论的途径,初步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强度理论即岩石损... 本文从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模拟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屈服或破坏的概念,重点探讨了利用多元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建立岩石强度理论的途径,初步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强度理论即岩石损伤统计强度理论及其建立方法,与实测结果及其它岩石强度理论比较表明,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损伤 实测结果 本构模型 屈服 岩石破裂 岩石强度 基础 统计强度 破坏 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塑性应变及损伤阈值的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关虓 牛荻涛 +1 位作者 王家滨 姜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7-784,共8页
根据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特性,研究了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冻融后混凝土损伤演化方程,探讨了损伤阈值对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的影响。将统计学方法与细观力学方法结合,采用平行杆模型模拟混凝土等脆性... 根据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特性,研究了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冻融后混凝土损伤演化方程,探讨了损伤阈值对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的影响。将统计学方法与细观力学方法结合,采用平行杆模型模拟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单轴受压的损伤演化规律,在传统的两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基础上引入损伤阈值参数,提出了考虑塑性变形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方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应混凝土在受载初期时的力学特性。结合试验结果,求解出模型中的参数,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统计力学 平行杆模型 weibull强度理论 损伤本构模型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统一强度理论求厚壁圆筒和厚壁球壳的极限解 被引量:24
10
作者 赵均海 张永强 +1 位作者 廖红建 尹征南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7-161,共5页
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分析了厚壁圆筒和厚壁球壳的极限荷载 ,得出了统一解形式。利用此解可以合理地得出不同材料的相应解 ,它既可以适用于拉压强度相等的材料 ,也可以适用于拉压强度不相等的材料 ,并且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 ,从而减轻... 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分析了厚壁圆筒和厚壁球壳的极限荷载 ,得出了统一解形式。利用此解可以合理地得出不同材料的相应解 ,它既可以适用于拉压强度相等的材料 ,也可以适用于拉压强度不相等的材料 ,并且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 ,从而减轻结构重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厚壁圆筒 厚壁球壳 极限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东门城墙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均海 杨松岩 +1 位作者 俞茂宏 孙家驹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1-7,共7页
西安东门城墙是我国的重点保护文物,对其研究意义重大.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对其研究,得到了不同强度准则下的荷载系数位移曲线、塑性区分布、主应力迹线、弹塑性极限等结构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的强度理论... 西安东门城墙是我国的重点保护文物,对其研究意义重大.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对其研究,得到了不同强度准则下的荷载系数位移曲线、塑性区分布、主应力迹线、弹塑性极限等结构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的强度理论(如MohrCoulomb理论、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和DruckerPrager准则)对城墙结构分析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 弹塑性本构模型 有限元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强度理论的破裂岩体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玮 胡承杰 +3 位作者 贺天阳 陈新 周聪 崔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79-2188,共10页
借助损伤力学思想,基于统计强度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深部工程破裂区破裂岩体的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试验进行了验证。将破裂岩体划分为无数微元立方体,微元立方体的强度与岩石破裂程度有关,且各立方体强度随机分布,故... 借助损伤力学思想,基于统计强度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深部工程破裂区破裂岩体的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试验进行了验证。将破裂岩体划分为无数微元立方体,微元立方体的强度与岩石破裂程度有关,且各立方体强度随机分布,故可用强度反映破裂岩体的破裂程度,据此提出一种破裂岩体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其中,根据岩石破裂面间的摩擦力做功等于材料破裂后释放的应变能,得到从力学角度定义的岩石破裂程度变量;另外,假定微元立方体强度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应力水平满足Hoek-Brown准则。利用泥质砂岩破裂岩体典型三轴试验结果,建立泥质砂岩破裂岩体本构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度较好。利用离散元软件PFC进行了补充数值试验验证研究,证明了泥质砂岩破裂岩体理论模型的良好计算效果,进而证明提出的本构模型建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岩体 本构模型 统计强度理论 HOEK-BROWN准则 weibull分布 泥质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板冲切开裂滑移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易伟建 刘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在塑性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认为斜截面形成塑性屈服面的同时在该斜截面上开裂发生滑移才会引发节点冲切破坏.通过假设的斜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推导求出了圆板径向的斜截面开裂荷载;另一方面,采用抛物线型的Mohr-Coulomb可以得到塑... 在塑性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认为斜截面形成塑性屈服面的同时在该斜截面上开裂发生滑移才会引发节点冲切破坏.通过假设的斜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推导求出了圆板径向的斜截面开裂荷载;另一方面,采用抛物线型的Mohr-Coulomb可以得到塑性极限荷载.基于此破坏机理,得到集中力加载和均布荷载加载下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的求解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相关参数进行修正,经检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对公式进行了简化,可应用于工程实践.此模型也合理地解释了板柱节点在集中力作用下冲切锥的角度大于均布荷载作用下板柱节点冲切锥角度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板 冲切强度 临界斜裂缝 塑性理论 MOHR-COULOMB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东门城墙有限元动力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均海 杨松岩 +1 位作者 俞茂宏 孙家驹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西安东门城墙是我国的重点保护文物,对其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动力有限元程序,输入El-Centro 波对其研究,得到了不同点的加速度响应曲线、位移响应曲线和最大加速度及最大位移... 西安东门城墙是我国的重点保护文物,对其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动力有限元程序,输入El-Centro 波对其研究,得到了不同点的加速度响应曲线、位移响应曲线和最大加速度及最大位移,为古城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 弹塑性本构模型 动力有限元程序 古城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饱和土渗流和强度理论的三维边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桂生 常星 韩福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9-203,共5页
在边坡稳定分析中,进行三维稳定分析时通常都是采用饱和土强度理论,事实上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区的基质吸力会影响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所以有必要基于非饱和土强度理论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因此,基于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并结合三维简化Bi... 在边坡稳定分析中,进行三维稳定分析时通常都是采用饱和土强度理论,事实上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区的基质吸力会影响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所以有必要基于非饱和土强度理论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因此,基于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并结合三维简化Bishop法思想推导了三维非饱和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公式来评价边坡稳定性,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最后,基于所提方法对嘶马河道岸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非饱和强度理论的岸坡安全性能比利用饱和强度理论的安全性有所提高,能更客观地对岸坡稳定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强度理论 三维简化Bishop法 三维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硬岩直接拉伸强度的估算与验证
16
作者 朱俊 邓建辉 付自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5-1614,共10页
因试样制备、试验操作等限制,获得饱和岩石的直接拉伸强度较为困难。为对饱和硬岩的直接拉伸强度进行合理估算并验证其可靠性,同时分析水对估算误差的影响,设计完成了干燥、饱和状态下两种硬岩的单轴压缩和直接拉伸声发射试验。基于Grif... 因试样制备、试验操作等限制,获得饱和岩石的直接拉伸强度较为困难。为对饱和硬岩的直接拉伸强度进行合理估算并验证其可靠性,同时分析水对估算误差的影响,设计完成了干燥、饱和状态下两种硬岩的单轴压缩和直接拉伸声发射试验。基于Griffith理论和Hoek-Brown(H-B)强度准则,通过裂纹体积应变法确定岩石起裂应力,估算饱和硬岩的直接拉伸强度和H-B强度参数m_(i)。结合声发射波形信号频谱特性,分析两者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Griffith准则并采用起裂应力估算饱和硬岩的直接拉伸强度是一种较可靠的方法。对于干燥硬岩,该方法确定的直接拉伸强度估算值比试验值偏小。饱和硬岩直接拉伸强度估算值与试验值基本接近,这是因为硬岩饱和后,延性和蠕变趋向增强,并发生更多的微观拉破裂。饱和硬岩的m_(i)值增大与增多的微观拉破裂有关,m_(i)值变化可用于描述饱和硬岩的软化程度。基于Griffith准则并采用起裂应力估算的岩石直接拉伸强度和H-B强度参数m i可用于岩体工程的早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饱和硬岩 直接拉伸强度 起裂应力 Griffith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腐蚀后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聂良学 许金余 +1 位作者 刘志群 罗鑫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2-718,共7页
为探究混凝土受盐腐蚀后的动态力学响应,配置了粉煤灰质量分数为1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将其置于质量分数均为15%的NaCl和Na_2SO_4溶液中浸泡腐蚀60d后,利用?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测试其受腐蚀后的动态力学性能,并结合... 为探究混凝土受盐腐蚀后的动态力学响应,配置了粉煤灰质量分数为1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将其置于质量分数均为15%的NaCl和Na_2SO_4溶液中浸泡腐蚀60d后,利用?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测试其受腐蚀后的动态力学性能,并结合宏观唯象损伤统计理论和Weibull分布思想,建立了混凝土受盐腐蚀后的动态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受盐腐蚀后,混凝土试件的动态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NaCl溶液腐蚀试件的降幅大于Na_2SO_4溶液腐蚀试件;模型曲线与实验曲线的拟合度较高,能够较准确地描述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响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腐蚀 混凝土 动态抗压强度 损伤理论 Wcibull分布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方误差修正的渗碳12CrNi3钢疲劳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永平 康贺铭 +2 位作者 李明凯 于欢 邓海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8,共9页
为对渗碳12CrNi_(3)合金钢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高周疲劳强度预测方法,本文利用高频疲劳测试机,在10^(4)~10^(8)循环周次内对渗碳12CrNi_(3)合金钢疲劳试样开展应力比为-1的高周疲劳实验。采用灰色估计法对渗碳12CrNi_(3)钢疲劳数据的威布... 为对渗碳12CrNi_(3)合金钢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高周疲劳强度预测方法,本文利用高频疲劳测试机,在10^(4)~10^(8)循环周次内对渗碳12CrNi_(3)合金钢疲劳试样开展应力比为-1的高周疲劳实验。采用灰色估计法对渗碳12CrNi_(3)钢疲劳数据的威布尔W(α,β,γ)参数进行评估,并通过估算的威布尔参数,进一步确定渗碳12CrNi_(3)合金钢强度预测模型的参数。考虑应力-寿命关系,结合疲劳数据的威布尔分布规律,建立了失效概率为1%时的渗碳12CrNi_(3)合金钢高周疲劳强度预测模型。从预测疲劳强度安全可靠性出发,通过均方误差(MSE)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模型99%MSE下界线与渗碳12CrNi_(3)合金钢疲劳寿命P-S-N曲线(不同存活率P的S-N曲线)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2CrNi_(3)合金钢疲劳寿命数据点均位于模型99%MSE下界线内,预测结果很好。研究表明,在以渗碳12CrNi_(3)合金钢为材料,加载方式为拉压条件下的实际工程中,修正后模型99%MSE下界线可以更安全地作为构件可靠性设计的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Ni3合金钢 威布尔分布 P-s-N曲线 均方误差(MsE) 疲劳强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向不等压圆形孔口压缩与扩张问题的塑性区半径统一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旭光 郑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3-204,共12页
【目的】在地下工程中,隧道或水平定向钻井过程中的最大泥浆压力分析等所处真实应力场常为远处两向不等压应力场。为了求解两向不等压应力场下圆形孔口压缩和扩张问题的统一解析解,【方法】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弹脆塑性模型,借鉴鲁宾涅... 【目的】在地下工程中,隧道或水平定向钻井过程中的最大泥浆压力分析等所处真实应力场常为远处两向不等压应力场。为了求解两向不等压应力场下圆形孔口压缩和扩张问题的统一解析解,【方法】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弹脆塑性模型,借鉴鲁宾涅特解的求解方法,推导了两向不等压圆形孔口压缩和扩张问题的塑性区半径统一解,并与复变函数解、摄动解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各因素对塑性区半径的影响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结果】结果显示:当两向为不等压应力场时,弹塑性交界线均呈现类椭圆形状,对于压缩问题,类椭圆长轴方向与两向不等压应力场较小值处一致,并且弹塑性交界线在极角0°~90°范围内分成两段,在极角0°~30°范围内,弹塑性交界线随两向不等压应力场的应力比增加水平向左移动,在30°~90°范围内,弹塑性交界线随两向不等压应力场的应力比增加竖直向上移动,而对于扩张问题则相反;对于压缩问题,支护力、中间主应力、残余黏聚力和残余内摩擦角对塑性区半径影响显著,而对于扩张问题,扩孔压力、中间主应力、残余内摩擦角对塑性区半径影响显著,残余黏聚力对塑性区半径几乎无影响。【结论】在实际工程分析中,应充分考虑两向不等压应力场、中间主应力和弹脆塑性模型的影响,并且采用弹脆塑性模型比理想弹塑性模型计算的塑性区半径大,更适合岩土类材料弹塑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向不等压应力场 统一强度理论 弹脆塑性模型 鲁宾涅特解 中间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求解套管的极限外压强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红亮 何孔德 +2 位作者 陈从平 钟先友 郤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87,共12页
充分考虑拉压强度比和中间主应力系数,根据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在外压强下闭端、开端和平面应变套管弹塑性极限外压强的统一算法。数值仿真显示:随拉压强度比的减小和中间主应力系数的增大,弹性极限外压强增大;开端套管的弹性极限... 充分考虑拉压强度比和中间主应力系数,根据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在外压强下闭端、开端和平面应变套管弹塑性极限外压强的统一算法。数值仿真显示:随拉压强度比的减小和中间主应力系数的增大,弹性极限外压强增大;开端套管的弹性极限外压强最大,平面应变套管的次之,闭端套管的最小;塑性区的半径随外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当外压强增大时,套管由弹性状态进入弹塑性状态,塑性区的半径逐渐从内半径扩展到外半径;塑性极限外压强随拉压强度比的减小而增大;随外内半径比的增大,在同样的统一强度理论参数下,闭端、开端和平面应变的塑性极限外压强之间的差异增大,且塑性极限外压强大于弹性极限外压强;塑性极限外压强的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4%^-9%,而国际标准化组织样板数据与试验测试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12%^-25%,美国石油协会推荐数据与试验测试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17%^-30%,表明文中的套管塑性极限外压强公式更接近试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 套管 弹性极限 塑性极限 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