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0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植物五爪金龙入侵、防控及利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期和 牟利辉 肖建华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五爪金龙是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现已在我国的粤、桂、闽、滇、琼等地迅速蔓延。可进行营养和种子繁殖,可忍耐多种胁迫环境,且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因此,可入侵华南地区多种生境。五爪金龙花期长达7—12个月,自然情况下主要是利用茎干繁殖... 五爪金龙是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现已在我国的粤、桂、闽、滇、琼等地迅速蔓延。可进行营养和种子繁殖,可忍耐多种胁迫环境,且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因此,可入侵华南地区多种生境。五爪金龙花期长达7—12个月,自然情况下主要是利用茎干繁殖,生长极快,在果园、林缘等生境中极易形成单优群落。其根、茎、叶及落叶腐解物都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成为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化学武器。目前的防控方法有人工清除、化学清除、生物防治和替代控制等,但仍有局限性。但五爪金龙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还可作生物农药和生物炭等。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其入侵机理,深入研究其化感物质的产生和降解过程、化感物质和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及动物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揭示其入侵机制,制定有效的五爪金龙入侵的防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爪金龙 入侵机制 化感作用 藤本植物 生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对西伯利亚落叶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尔那扎尔·伊热买克巴依 张炎 +2 位作者 李利 徐海量 赵善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6,70,共10页
[目的]研究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凋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为阿勒泰地区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天然更新与人工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阿尔泰山大萨孜林区野外自然环境下西伯利亚落叶松凋落物的不同覆盖方式与所释放化感物... [目的]研究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凋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为阿勒泰地区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天然更新与人工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阿尔泰山大萨孜林区野外自然环境下西伯利亚落叶松凋落物的不同覆盖方式与所释放化感物质影响西伯利亚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过程;采用室内发芽试验,以蒸馏水与无凋落物覆盖的方式为对照(CK),探讨西伯利亚落叶松不同体积分数(10%,40%,80%,100%)的凋落物(火烧与未火烧)浸提液、凋落物的不同覆盖方式与厚度(分别在1,2,4 cm厚凋落物的上、中、下方放入落叶松种子)对其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随着未火烧浸提液体积分数的增加,西伯利亚落叶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只有在10%时对各发芽指标起促进作用。而火烧浸提液显著促进了西伯利亚落叶松种子萌发,体积分数为80%时发芽率最高为35%,比CK提高60.3%;体积分数为100%时种子的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最高,分别为29%和6.5,较CK提高34.1%和210%。(2)随着凋落物厚度增加,西伯利亚落叶松各发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当种子底层覆盖1 cm凋落物时促进了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分别为56.0%,50.0%和128.0,比CK提高了115.3%,127.1%和161.1%。(3)不同覆盖方式下,随着凋落物厚度的增加,西伯利亚落叶松幼苗的生长也受到抑制,其中种子底层覆盖1 cm凋落物时,幼苗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0.06,0.022 g,比CK提高了20.7%,57.6%,其它处理则低于CK,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凋落物是影响西伯利亚落叶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凋落物的覆盖方式、厚度,以及采用适当火烧等人工干扰措施,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有利于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西伯利亚落叶松 物理阻隔 种子萌发 化感作用 森林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及其作用物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93
3
作者 阎飞 杨振明 韩丽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92-696,共5页
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的研究方法 ,重点评述了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检测方法 。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植物 提取 分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豆连作障碍中有关化感作用(Allelopathy)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3
4
作者 阎飞 韩丽梅 杨振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本文着重地探讨了大豆连作障碍中有关化感作用研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 :( 1 )化感物质的提取源、提取剂及其收集方法的选取 ;( 2 )生物检测的参数、受体植物及其生长的环境基质的选用 ;( 3)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选定等。
关键词 大豆 连作障碍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野漆树不同部位浸提物对其组培苗的化感作用
5
作者 李海琳 马东晓 +4 位作者 段晓盟 李文江 王菜 何承忠 江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目的】明确日本野漆树不同部位产生的化感物质对其组培苗的化感作用,为引种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生根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日本野漆树根皮和树皮的甲醇及水浸提物,分析这些浸提物对组培苗生根数、根直径、根长、鲜质量和生物量的... 【目的】明确日本野漆树不同部位产生的化感物质对其组培苗的化感作用,为引种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生根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日本野漆树根皮和树皮的甲醇及水浸提物,分析这些浸提物对组培苗生根数、根直径、根长、鲜质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添加1.2 mL·L^(-1)无水乙醇对组培苗生根影响最小,该体积分数为溶解甲醇浸提物的最佳选择。根皮和树皮的水浸提物以及树皮甲醇浸提物均对组培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而根皮甲醇浸提物对根长有较弱的促进效果,并能使初始生根时间提前。【结论】日本野漆树树皮浸提物对组培苗生根的抑制作用大于根皮。根皮和树皮的甲醇浸提物化感活性较强,甲醇可作为漆树化感物质的有效浸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野漆树 浸提物 化感作用 组培苗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中药水浸提液对马齿苋和狗尾草萌发的化感作用
6
作者 严雪文 马新乐 +3 位作者 王德昌 张锋 单成钢 宋振巧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91,共7页
为了探索中药材水浸提液对2种田间杂草(马齿苋和狗尾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本试验选用5种中药材(虎杖、苦参、艾叶、地黄和黄芩)并均设置100、200g·L^(-1)质量浓度水浸提液处理,研究其对2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开... 为了探索中药材水浸提液对2种田间杂草(马齿苋和狗尾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本试验选用5种中药材(虎杖、苦参、艾叶、地黄和黄芩)并均设置100、200g·L^(-1)质量浓度水浸提液处理,研究其对2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开拓“中药治草”新方向,并为中药源除草剂的研制以及杂草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种中药水浸提液对2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均呈化感抑制作用且大多处理达到显著水平,对2种杂草的抑制强度表现为狗尾草>马齿苋。幼苗生长方面,100g·L^(-1)和200g·L^(-1)质量浓度的5种中药水浸提液对狗尾草和马齿苋的根长均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而100g·L^(-1)和200g·L^(-1)质量浓度的虎杖水浸提液对2种杂草苗高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100g·L^(-1)和200g·L^(-1)质量浓度的苦参、艾叶、地黄、黄芩水浸提液对2种杂草苗高表现出的化感作用不一,多为抑制少为促进。可见,马齿苋和狗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5种中药水浸液化感作用的响应不同。化感综合效应指数表明,黄芩水浸提液对2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水浸提液 马齿苋 狗尾草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中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晓明 尚秀华 +1 位作者 王有霜 吴志华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植物次生代谢物作为调节生长发育的调节剂和防御物质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合物种类是极其复杂的。苯并噁嗪类化合物(benzoxazinoids,BXs)作为生物碱家族的次生代谢物之一,具有天然植物活性物质成分,被应用在药物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其... 植物次生代谢物作为调节生长发育的调节剂和防御物质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合物种类是极其复杂的。苯并噁嗪类化合物(benzoxazinoids,BXs)作为生物碱家族的次生代谢物之一,具有天然植物活性物质成分,被应用在药物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其药理和保健作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当前,有关BXs化合物研究都集中在禾本科玉米和小麦中,其调节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从BXs化合物的组成、分类及代谢途径,详细介绍了其次生代谢过程,进化特征表明其存在特有生物合成簇结构。归纳总结了BXs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防御作用,包括对昆虫的防御作用、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竞争植物的化感作用。并且BXs作为信号分子介导植物对金属离子螯合、响应外界环境刺激和参与植物激素的调节剂,揭示了BXs化合物在植物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中的重要功能。同时,总结出BXs化合物目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相信随着BXs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力地促进新型农业生产和可持续战略实践的发展,有助于深入挖掘其潜在应用价值,解决当前农林业生产面临的多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次生代谢 生物合成 防御作用 化感作用 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酚酸对马唐和反枝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8
作者 盖晓涵 徐凡入 +5 位作者 程世蒲 郄西虎 林克剑 李元恒 孙娟 徐玉芳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20,共9页
以紫花苜蓿田危害严重的禾本科杂草马唐、阔叶杂草反枝苋为目标杂草,测定了6种酚酸对其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生长(株高和鲜重)的化感作用,旨在为开发苜蓿田生物源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种酚酸对马唐... 以紫花苜蓿田危害严重的禾本科杂草马唐、阔叶杂草反枝苋为目标杂草,测定了6种酚酸对其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生长(株高和鲜重)的化感作用,旨在为开发苜蓿田生物源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种酚酸对马唐和反枝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高浓度酚酸对杂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而部分低浓度酚酸对马唐幼苗的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在溶液浓度为500 mg/L时,6种酚酸对马唐的化感作用由强到弱排序为:香豆素=水杨酸>咖啡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对反枝苋的化感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香豆素=水杨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咖啡酸。除咖啡酸外,绿原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和水杨酸在相同浓度处理下对反枝苋的抑制作用均强于马唐。同种酚酸对同种杂草不同生长阶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初期)的影响具有差异,即高浓度酚酸对幼苗抑制作用效果强于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 马唐 反枝苋 化感作用 紫花苜蓿 生物源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土壤中酚酸物质对番茄种子、幼苗及尖孢镰刀菌的影响
9
作者 朱为静 吴佳 +4 位作者 洪春来 朱凤香 洪磊东 张涛 沈年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2,共8页
以番茄连作障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土壤中主要存在的酚酸类物质,并通过生物试验和生长曲线测定,研究酚酸物质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土传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香豆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为番茄连作土壤中主要的... 以番茄连作障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土壤中主要存在的酚酸类物质,并通过生物试验和生长曲线测定,研究酚酸物质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土传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香豆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为番茄连作土壤中主要的两种酚酸物质;与种子萌发相比,两种酚酸对番茄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更显著。100 mg·L^(-1)对香豆酸和300 mg·L^(-1)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番茄幼苗化感效应指数均达-1.00。和未添加酚酸物质相比,50 mg·L^(-1)对香豆酸和100 mg·L^(-1)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降低;此外,200 mg·L^(-1)浓度范围内,两种酚酸均能促进土传致病菌尖孢镰刀菌8号的生长。总体而言,番茄连作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和对香豆酸可通过直接抑制幼苗生长及刺激土传病原菌繁殖双重途径影响番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连作土壤 酚酸 化感效应 土传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珙桐及其伴生树灯台树的凋落物水提液对彼此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10
作者 王雨洁 王欢 +2 位作者 余景蕾 刘沁松 胥晓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7-525,共9页
珍稀濒危植物与其伴生树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伴生关系,但这种伴生关系是否与凋落物产生的化感作用有关还鲜为人知。以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和其伴生树种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作为研究对象... 珍稀濒危植物与其伴生树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伴生关系,但这种伴生关系是否与凋落物产生的化感作用有关还鲜为人知。以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和其伴生树种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质量浓度下二者不同类型的凋落物水提液(凋落枝、凋落叶、凋落枝叶混合)对彼此幼苗的化感效应。结果发现,1)灯台树的凋落枝水提液显著促进珙桐幼苗的基径和根长的增长,提高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面密度,下同),以及N、P元素的质量分数,而凋落叶、凋落枝叶混合的水提液的促进作用未达显著水平。2)珙桐的凋落枝水提液显著促进灯台树幼苗的基径增长,提高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而凋落叶、凋落枝叶混合的水提液则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N质量分数。3)化感作用效应指数表明,灯台树不同凋落物对珙桐幼苗有化感促进作用,强度由大到小表现为凋落枝、凋落枝叶混合、凋落叶;珙桐不同凋落物对灯台树化感作用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凋落枝促进,凋落叶和枝叶混合抑制,且后者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结果表明珙桐和灯台树不同类型的凋落物水提液对彼此幼苗生长产生的化感效应不同,且2种枝凋落物水提液能对幼苗产生最大的化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灯台树 化感作用 凋落物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醋液复配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作用研究
11
作者 高文华 刘志明 王海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7-112,共6页
为分析木醋液与桑枝乙醇提取物的复配溶液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本试验分别研究了松木屑木醋液、桑枝乙醇提取物以及二者的复配溶液对黑麦草发芽率、发芽指数、株高和根长的影响,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黑麦草种子的发... 为分析木醋液与桑枝乙醇提取物的复配溶液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本试验分别研究了松木屑木醋液、桑枝乙醇提取物以及二者的复配溶液对黑麦草发芽率、发芽指数、株高和根长的影响,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96.67±0.04)%,最低为(6.33±0.06)%;发芽指数最高为(27.83±2.08),最低为(0.80±0.68);株高最高为(99.84±5.53)mm,最低为(18.54±10.01)mm;根长最长为(107.07±8.83)mm,最短为(9.86±5.52)mm。当稀释倍数为2000倍时,桑枝乙醇提取物处理后的发芽率较对照组提高了(21.00±0.01)%(P<0.05),松木屑木醋液处理后的发芽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9.00±0.01)%(P<0.05),复配溶液处理后的发芽率较对照组提高了(9.45±0.03)%(P<0.05);桑枝乙醇提取物处理后的发芽指数较对照组提高了(7.16±1.48)(P<0.05),松木屑木醋液处理后的发芽指数较对照组提高了(4.51±0.12)(P<0.05),复配溶液处理后的发芽指数较对照组降低了(0.39±1.30)(P<0.05);桑枝乙醇提取物处理后的株高较对照组提高了(19.42±1.87)mm(P<0.05),松木屑木醋液处理后的株高较对照组提高了(10.98±1.88)mm(P<0.05),复配溶液处理后的株高较对照组提高了(13.75±1.17)mm(P<0.05);桑枝乙醇提取物处理后的根长较对照组提高了(13.63±5.72)mm(P<0.05),松木屑木醋液处理后的根长较对照组提高了(17.26±2.09)mm(P<0.05),复配溶液处理后的根长较对照组提高了(18.68±1.06)mm(P<0.05)。复配溶液对黑麦草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的促进效果比单一松木屑木醋液或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效果差,对黑麦草株高的促进效果比单一松木屑木醋液的促进效果好,对黑麦草根长的促进效果比单一松木屑木醋液和桑枝乙醇提取物的促进效果好。说明桑枝乙醇提取物、松木屑木醋液以及二者的复配溶液对黑麦草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呈现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规律。木醋液复配对黑麦草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株高没有协同增效作用,对黑麦草的根长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屑木醋液 桑枝乙醇提取物 化感效应敏感指数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相生相克作物对香葱根系内生微生物群落的塑造特征
12
作者 殷彦 周润澈 +4 位作者 孙妍 庞良琼 鲍彩虹 陈肯 杨尚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解析间作相生相克作物对香葱生长及抗性的作用机制,设置C:香葱单作处理、F:相克处理组合(香葱/豌豆间作)和H:相生处理组合(香葱/番茄间作),比较分析香葱间作不同作物对根系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unclassified_f_Xanthom... 为解析间作相生相克作物对香葱生长及抗性的作用机制,设置C:香葱单作处理、F:相克处理组合(香葱/豌豆间作)和H:相生处理组合(香葱/番茄间作),比较分析香葱间作不同作物对根系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unclassified_f_Xanthomonadaceae、独岛杆菌属(Dokdonell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unclassified_f_Alcaligenaceae、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细菌是香葱间作相生相克作物体系下香葱根系排名前5的共有优势内生细菌属;同时,嗜酸菌属(Acidovorax)细菌是相克处理组合:香葱/豌豆间作体系下,香葱根系中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单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Plectosphaerella、unclassified_o_Helotiales、新赤壳属(Neocosmospora)真菌是香葱间作相生相克作物体系下香葱根系排名前5的共有优势内生真菌属;赤霉属(Gibberella)和Acrocalymma属真菌是相生处理组合香葱/番茄间作体系下香葱根系中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属;Dactylonectria和漆斑菌属(Myrothecium)真菌是相克组合处理(香葱/豌豆)间作体系下香葱根系中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属。结果表明,香葱间作不同作物塑造了香葱根系相异的内生微生物群落,香葱间作相生作物体系中,香葱根系中形成了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性功能的内生微生物群落;而香葱间作相克作物体系中,香葱根系中形成了以病原微生物为主体的内生微生物群落,这可能是香葱间作不同作物产生相生相克现象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生相克 间作 内生微生物 土壤生态系统 根际微生物 根系 香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除草活性评价
13
作者 张鑫 柏振东 +4 位作者 李皓 严盛 金晨钟 李祖任 郭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9-53,共5页
为探究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分别使用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浸提空心莲子草(整株、叶、茎、根),使用制备的12种浸提液开展培养皿、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试验,比较不同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防效,选择防效最... 为探究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分别使用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浸提空心莲子草(整株、叶、茎、根),使用制备的12种浸提液开展培养皿、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试验,比较不同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防效,选择防效最佳的浸提液进行除草活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叶部乙醇浸提液效果最优,在0.1 g/mL的浓度下,其对稗草根长和芽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4.12%和48.63%,对反枝苋根长和芽长的抑制率均达到100%;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后发现,该浸提液内含乙酸、反丁烯二酸、L-焦谷氨酸、月桂酸、十一烯酸和壬酸等物质。综上,空心莲子草的粗浸提液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叶部乙醇浸提液对稗草和反枝苋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浸提液 化感作用 稗草 反枝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喙韭果皮水浸提液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14
作者 巴依牙·托列吾汗 迪丽热巴·莫合太江 林辰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3,共10页
【目的】探究长喙韭(Allium saxatile)果皮水浸提液对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为揭示其化感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长喙韭果皮凋落物制备20,40,60 mg/mL的水浸提液,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CK),以叶用... 【目的】探究长喙韭(Allium saxatile)果皮水浸提液对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为揭示其化感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长喙韭果皮凋落物制备20,40,60 mg/mL的水浸提液,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CK),以叶用莴苣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种子萌发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发芽2,4,7 d的根系活力、α-淀粉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长素(indoleacetic acid,IAA)含量等幼苗生理指标,计算上述指标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析根系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之间各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化感作用的主要因素。【结果】当长喙韭果皮水浸提液质量浓度为60 mg/mL时,叶用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较对照分别降低35.27%和85.02%;α-淀粉酶活性降低22.18%,发芽过程中胚根、胚轴的SLs、ABA和IA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种子萌发所处阶段和长喙韭水浸提液质量浓度是影响叶用莴苣SLs、ABA和IAA含量的关键因素。叶用莴苣根系活力与胚根AB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胚根SL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根长与胚根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体积与胚轴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长喙韭果皮水浸提液处理影响了叶用莴苣胚根和胚轴的SLs、ABA和IAA内源激素含量,其化感作用发生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全过程,且对不同部位幼苗的化感效应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喙韭 叶用莴苣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化感作用对城市绿地原位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15
作者 成立闰 肖菲菲 +2 位作者 刘雨诗 周宇爝 黄玉梅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为进一步说明化感作用影响机制,为未来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制备出麦冬梯度浓度水浸提液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并对梯度浓度水浸提液处理下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数据分析。(1)麦冬水浸提液试验共... 为进一步说明化感作用影响机制,为未来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制备出麦冬梯度浓度水浸提液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并对梯度浓度水浸提液处理下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数据分析。(1)麦冬水浸提液试验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3148只,隶属于14目39科。(2)水浸提液不同浓度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常随浓度增大而减少。(3)不同浓度麦冬水浸提液处理下中小型湿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5)。(4)不同处理时长间,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随时长增加而降低。(5)中小型湿生土壤动物较之干生土壤动物对化感物质水浸提液响应更灵敏。麦冬化感作用会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植物搭配与对土壤动物的长远影响,注意栽植密度,建设可持续的园林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城市绿地 土壤动物 化感作用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树成体及根蘖幼苗对3种常见草坪草的化感效应
16
作者 李嘉豪 陈灵素 +5 位作者 田爽 董雨欣 张杨菲 杨恩修 韦力宏 张晓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6-4469,共14页
以黄花苜蓿、紫花苜蓿和多年生黑麦草为对象,基于砂培试验研究了火炬树成体及其根蘖幼苗营养器官水浸提液在12.5—50 g/L浓度下对前述草坪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关键生理指标的综合影响,以期明确火炬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化感潜力差异。... 以黄花苜蓿、紫花苜蓿和多年生黑麦草为对象,基于砂培试验研究了火炬树成体及其根蘖幼苗营养器官水浸提液在12.5—50 g/L浓度下对前述草坪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关键生理指标的综合影响,以期明确火炬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化感潜力差异。结果表明:(1)任一生长阶段、器官和浓度的火炬树浸提液均导致黄花苜蓿在苗期全部死亡;(2)基于使用直接反映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指标的化感效应指数获取的综合化感效应值(SE)分析,较之成体植株,根蘖幼苗浸提液几乎在任一来源器官和浓度下对紫花苜蓿和多年生黑麦草产生更强的抑制效应(SE降低0.01—0.51);(3)浸提液来源器官、浸提液浓度和受体植物种类同样显著影响火炬树的化感效应。当其他因素一致时,火炬树叶浸提液普遍呈现出最强的化感抑制潜力(平均SE=-0.86/-0.54)、皮浸提液次之(SE=-0.56/-0.33)、根浸提液最弱(SE=-0.46/-0.24);除成体根浸提液的化感抑制效应随浓度增加而削弱外,浸提液的抑制效应普遍随浓度增加显著增强;能够完成苗期生长的受体植物中,紫花苜蓿受到的综合化感抑制效应更强。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实践中应重点控制根蘖幼苗的密度,以削弱火炬树对林下草坪植物的化感抑制,多年生黑麦草可以作为火炬树栽植区草坪建植的优选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树 草坪草 生长阶段 化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匍根骆驼蓬浸提液对刺萼龙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17
作者 李冬至 赵杏花 +3 位作者 刘瑞敏 张靖媛 邵亚洲 黄颖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9,78,共8页
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原理,采用匍根骆驼蓬为供体,探究不同浓度匍根骆驼蓬浸提液对刺萼龙葵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期为刺萼龙葵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采用室内培养皿方法,制备不同浓度(5、10、20、30、40、50 g·L^(-1))... 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原理,采用匍根骆驼蓬为供体,探究不同浓度匍根骆驼蓬浸提液对刺萼龙葵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期为刺萼龙葵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采用室内培养皿方法,制备不同浓度(5、10、20、30、40、50 g·L^(-1))的匍根骆驼蓬水浸提液,以刺萼龙葵为受体,开展种子萌发试验,分析不同浓度匍根骆驼蓬水浸提液对刺萼龙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浸提液浓度为30 g·L^(-1)时,刺萼龙葵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为0。(2)浸提液浓度为30 g·L^(-1)时,刺萼龙葵种子萌发指标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为-1.00。(3)浸提液浓度为30 g·L^(-1)时,其对刺萼龙葵胚根胚芽抑制率为100%,胚根和胚芽综合化感效应指数为-1.00。综上,在匍根骆驼蓬浸提液浓度为30 g·L^(-1)时,其对刺萼龙葵种子的萌发及萌发期胚根和胚芽的生长抑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萼龙葵 匍根骆驼蓬 化感作用 生物防治 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5种人工林树种对几种禾本科牧草的化感效应
18
作者 宋思敏 钟丽丽 +4 位作者 黄艳群 黄飞 李曼如 陈华杰 贾小容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6,共7页
桉树、杉木、猴耳环、油茶和红锥是广东主要的人工林树种。为探讨林草优化配置模式,以多花黑麦草、鸭茅、宽叶雀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以上5种树种凋落叶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分析其对3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桉树、杉木、猴耳环、油茶和红锥是广东主要的人工林树种。为探讨林草优化配置模式,以多花黑麦草、鸭茅、宽叶雀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以上5种树种凋落叶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分析其对3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树种的凋落叶浸提液对3种牧草均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随着不同树种浸提液浓度的逐步升高,3种牧草的发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各项发芽指标发现,杉木凋落叶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发芽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在猴耳环和红锥凋落叶浸提液的处理下,鸭茅的发芽表现较好;宽叶雀稗在杉木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的发芽表现,优于受其他树种凋落叶浸提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复合系统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禾本科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浸提液对哈密瓜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19
作者 盛杨倩 周嘉琦 +2 位作者 黄杨捷 张美琪 薛娜娜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2-738,共7页
【目的】研究苦豆子浸提液对哈密瓜种子萌发化感效应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2年、7年哈密瓜连作年限土壤浸提液以及不同浓度苦豆子浸提液(5、25和50 g/L)对哈密瓜种子萌发的交互影响。通过培养皿滤纸法,统计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 【目的】研究苦豆子浸提液对哈密瓜种子萌发化感效应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2年、7年哈密瓜连作年限土壤浸提液以及不同浓度苦豆子浸提液(5、25和50 g/L)对哈密瓜种子萌发的交互影响。通过培养皿滤纸法,统计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化感效应指数。【结果】连作土壤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哈密瓜种子的萌发,其种子发芽率分别降低了30.56%,41.67%。在不同浓度苦豆子浸提液处理下,哈密瓜种子发芽率降低了19.44%~61.11%。在土壤浸提液与苦豆子浸提液的交互试验中,苦豆子浸提液加剧了2年哈密瓜连作土壤浸提液的种子萌发抑制效应;但5 g/L的苦豆子浸提液却可以显著消减7年哈密瓜连作土壤浸提液的种子萌发抑制效应。【结论】低浓度的苦豆子浸提液(5 g/L)可以消减哈密瓜长期连作带来的种子萌发化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效应 连作障碍 种子萌发 哈密瓜 苦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海洋藻华甲藻与红色赤潮藻的化学互感作用(allelopathy)初步研究
20
作者 王欢 胡章喜 唐赢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101,共8页
化学互感作用或化感作用(allelopathy)在浮游植物的种群相互作用及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已经成为有害藻华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但在被研究的种类和化感作用的规律等方面还存在众多空白。本研究选取分离自中国和美国... 化学互感作用或化感作用(allelopathy)在浮游植物的种群相互作用及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已经成为有害藻华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但在被研究的种类和化感作用的规律等方面还存在众多空白。本研究选取分离自中国和美国近海的重要藻华甲藻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短沟别什莱藻(Biecheleria brevisulcate),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72 h共培养)观察其与另一种常见的藻华甲藻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的化感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化感效应随种类和特别是起始细胞密度比率而分别表现为抑制或促进共存种的生长。与起始细胞密度为500个/m L的红色赤潮藻共培养时,多环旋沟藻起始密度为25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米氏凯伦藻苏澳株和短沟别什莱藻在细胞密度低于1 00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同时起始密度为5 000~50 000个/m L的剧毒卡尔藻被红色赤潮藻促进生长。但是,米氏凯伦藻深圳湾株在细胞密度500个/m L以上时均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多环旋沟藻在起始密度大于250个/m L时开始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且抑制效应在起始密度2 500个/m L时接近100%。米氏凯伦藻的化感作用在不同株系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有害藻华甲藻之间的化感作用表现出复杂的形式,随着作用的种类和互相之间的密度比率变化而有互相促进、抑制或一方抑制(或促进)另一方等作用,这对进一步认识藻华甲藻的种群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红色赤潮藻 多环旋沟藻 剧毒卡尔藻 米氏凯伦藻 短沟别什莱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