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WAT与GIS耦合的流域多要素水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1
作者 俞阳 闵雪峰 +4 位作者 王丹 刘玉梅 闻玲珑 王丽桐 赵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824,共10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流域多要素管控单元划分及管控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通过耦合SWAT模型与ArcGIS技术,结合熵权TOPSIS法和Jenks自然断裂法实现了岷江流域多要素水环境管控单元划分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岷江流域被划分为12个管控单元及...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流域多要素管控单元划分及管控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通过耦合SWAT模型与ArcGIS技术,结合熵权TOPSIS法和Jenks自然断裂法实现了岷江流域多要素水环境管控单元划分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岷江流域被划分为12个管控单元及4类管控级别:包括2个极高风险、2个高风险、3个中风险和5个低风险管控单元。各控制单元的综合属性值与实测要素值的拟合度(R^(2))达0.63。本研究划分结果能反映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可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要素水环境管理 控制单元划分 SWAT模型 gis技术 岷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哈巴河县板蓝根气候精细化区划
2
作者 桑哈尔·热合买提汗 张永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186-193,共8页
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板蓝根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为调整优化板蓝根种植布局,促进哈巴河县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利用新疆哈巴河县及周边18个气象站1991—2020年30 a的气象观测资料、新疆1∶50... 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板蓝根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为调整优化板蓝根种植布局,促进哈巴河县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利用新疆哈巴河县及周边18个气象站1991—2020年30 a的气象观测资料、新疆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数字高程DEM数据,结合板蓝根种植生长的气候生态条件,筛选出哈巴河县板蓝根种植气候区化指标,并基于GIS技术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法对哈巴河县板蓝根种植气候适宜性进行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哈巴河县板蓝根最适宜种植区主要在县域中部海拔480~<700 m的河谷带状区域内,适宜种植区主要在县域南部海拔450~<480 m的河谷带状区域内和县域北部海拔700~<900 m的河谷带状区域内,次适宜种植区分布在县域北部海拔900~<1200 m的丘陵区域和海拔<450 m的平原区内,不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 m以上的区域。该区划结果与实际种植区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gis技术 气候区划 精细化 哈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IS-GIM与DETR网络的三维电网建模及校验方法
3
作者 任大江 杨凯 李钧超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2-438,共7页
【目的】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和结构日益复杂,传统电网建模和可视化方法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建模准确度难以满足复杂电网结构的精细化展示需求、受限于应用场景而无法有效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且建模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校验机制,难以... 【目的】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和结构日益复杂,传统电网建模和可视化方法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建模准确度难以满足复杂电网结构的精细化展示需求、受限于应用场景而无法有效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且建模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校验机制,难以保障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GIS-GIM与DETR网络的三维电网建模及校验方法,以实现高准确度的三维电网建模,并建立有效的校验体系,为电网规划、运维与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可靠的决策支持。【方法】首先,将电网信息模型(GIM)集成到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利用GIS强大的地理空间分析与展示能力,结合GIM对电网设备和拓扑结构的详细描述,实现更宏观、更全面的三维电网建模,从地理空间维度直观呈现电网的整体布局与设备分布。其次,对DETR网络进行改进,通过优化网络结构、调整参数设置以及采用更有效的训练策略,使其能够更准确地对三维电网设备进行检测和分类。在训练过程中,收集大量的三维电网设备数据,构建丰富多样的数据集,并对数据进行标注和预处理,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将改进后的DETR网络应用于三维电网建模过程中,对建模结果中所涉及的设备进行逐一检测和分类,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从而保障整个建模结果的准确性。【结果】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对基于3座新建变电站的100组设备数据展开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建模方法,融合GIS-GIM与DETR网络的三维电网建模方法在建模准确性上有显著提升,能够更精准地还原电网设备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以及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在建模结果校验方面,校验网络展现出良好性能,其准确率达到93.14%,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建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偏差,确保建模结果的可靠性。【结论】融合GIS-GIM与DETR网络的三维电网建模及校验方法,在提高电网建模准确率和建立有效校验机制方面表现优异,能够满足实际电网建模的高准确度需求。该方法能够为电网的日常运维、故障诊断与抢修等管理工作提供直观、准确的三维可视化信息,为电网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giM技术 DETR网络 三维电网建模 校验方法 电网规划 决策依据 设备分类 设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与GIS技术在页岩气地质调查和井场选址中的应用: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
4
作者 罗真富 谢洪斌 +3 位作者 谭德军 吴欣蔓 曾祥亮 蒲达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3,共10页
为了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基础地质特征及地表条件较好的页岩气井场位置,提高勘查效率和减少勘查成本,本文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开展了地质解译和井场选址。以资源三号和ETM+遥感数据为数... 为了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基础地质特征及地表条件较好的页岩气井场位置,提高勘查效率和减少勘查成本,本文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开展了地质解译和井场选址。以资源三号和E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本次地质解译建立了33个地层单元和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在1∶5万地质图基础上补充和修正了50条地层界线和143条断裂构造,通过遥感分析,进一步获取了研究区地层和断裂构造特征。为了获取最佳井场位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解译获取的断层和地层也用于井场选址,进一步优化井场适宜性评价因子和分级指标,选取坡度、断层、道路、水系、地质灾害、生态保护红线、居住用地和冲积物作为适宜性评价因子,采取“一票否决”的方法和GIS叠加分析得到井场适宜地,综合考虑地层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确定最优井场位置。首次采用LocaSpaceViewer软件实现地表三维可视化和井场景观室内浏览,辅助技术人员开展后期工作,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通过野外调查验证,遥感地质解译成果和优选井场与实际情况一致。结果表明: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利用RS和GIS技术有效获取的基础地质特征和优选井场可以为页岩气地质调查、资源评价、勘探开发及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遥感解译 gis技术 井场选址 LocaSpaceViewer软件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网模型与云GIS技术的煤层单元体塌陷精确识别
5
作者 殷裁云 顾雷雨 +3 位作者 韩健 周全超 冯来宏 郝娇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2,共8页
为解决煤层单元体塌陷过程中因非线性动力系统特性导致的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三角网模型与云GIS技术的煤层单元体塌陷精确识别方法。设计基于云GIS技术的煤层单元体塌陷识别监测平台,便于管理监测数据并展示识别结果;利用Delauna... 为解决煤层单元体塌陷过程中因非线性动力系统特性导致的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三角网模型与云GIS技术的煤层单元体塌陷精确识别方法。设计基于云GIS技术的煤层单元体塌陷识别监测平台,便于管理监测数据并展示识别结果;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结合地质信息和空间数据,构建煤层单元体三角网模型,捕捉三角网模型中煤层单元体的变化特征数据;选定三角网模型中的关键特征数据,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捕捉煤层单元体塌陷区域的非线性等混沌特性,通过集成相空间重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自适应增强技术建立识别模型,对三角网模型中特征数据展开智能分析,实现煤层单元体塌陷的精确识别,并将其传输到云GIS平台以实现可视化展示。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所有监测点均准确识别煤层单元体塌陷状态,Kappa系数普遍处于“很好”至“极好”区间,而SSA-LSTM预测模型多处误判,AHP-PF组合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也有误判且Kappa系数多落在“差”至“一般”范围,说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和塌陷识别精度。研究结果可为煤层开采过程中单元体塌陷的精准监测与高效管理提供科学方法及技术参考,助力提升煤炭资源开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三角网模型 煤层单元体 塌陷识别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6
作者 古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49-52,共4页
[目的]以西北部地区包含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K区域为例,采用GIS与Markov模型,分析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状态。[方法]通过GIS技术确定K区域土地的测试区域,计算出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结合动态度的变化,按照GIS设定的扫描节点,对K区... [目的]以西北部地区包含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K区域为例,采用GIS与Markov模型,分析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状态。[方法]通过GIS技术确定K区域土地的测试区域,计算出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结合动态度的变化,按照GIS设定的扫描节点,对K区域土地利用偏移量进行测定。以偏移量作引导,计算最大斑块指数,采用Markov模型和最大斑块指数预测全局的斑块位置,进一步标定出斑块的点位。结合空间分布的集聚(或离散)程度,在土地斑块标定的位置使用演变分析的方法来总结K区域土地结构变化特征,测定出似然临近值,分析地块的分类度和结构变化的复杂度。[结果]K区域90 d内其他用地和水域的变化贡献率相对较高,均超过12%,在水田、旱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其他用地等类型的面积变化上,变化强度达1.8%,均衡度达0.75。[结论]K区域土地结构逐渐区域均衡,凸显出结构变化的层次性和平衡性;各区块土地结构变化的稳定性提升,结构的改变整体呈现出正向的变化关系,利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MARKOV模型 土地利用结构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实际应用
7
作者 王锋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36-239,共4页
林业调查规划是一项复杂性和专业性突出的工作,对调查对象的全面性、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提出较高要求。随着科学技术良好发展,为林业调查规划提供诸多技术支持,其中GIS技术颇具代表性,基于此项技术的林业调查规划具有高精度、高效等优势,... 林业调查规划是一项复杂性和专业性突出的工作,对调查对象的全面性、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提出较高要求。随着科学技术良好发展,为林业调查规划提供诸多技术支持,其中GIS技术颇具代表性,基于此项技术的林业调查规划具有高精度、高效等优势,技术应用成果深受林业工作者认可。文章了解GIS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意义,阐述技术应用策略,构建林业资源地理信息库,加强对数据的处理及应用,展望GIS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扩宽技术适用范围,有效进行林业资源管理、采伐管理等工作。本文研究旨在提高GIS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 调查规划 gis技术 应用策略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AHP的孟津县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薛国宇 彭梦威 卫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31-136,共6页
选取河南省孟津县乔庄村、卫坡村、石碑凹村、大阳河村、横水村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状况三方面选取21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数据,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及得分,评价... 选取河南省孟津县乔庄村、卫坡村、石碑凹村、大阳河村、横水村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状况三方面选取21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数据,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及得分,评价孟津县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结果表明,人文景观资源(0.402 7)权重最高,生态环境状况(0.367 3)次之,自然景观资源(0.230 0)最低。孟津县传统村落景观资源整体得分为3.746分,评价等级为良。横水村(4.07分)和乔庄村(4.05分)整体景观资源最好,卫坡村(3.78分)和大阳河村(3.61分)次之,石碑凹村(3.22分)情况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资源评价 孟津县 AHP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GI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樊任辉 樊铭聪 +2 位作者 李言 钱海峰 王立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14,共11页
随着消费者在健康饮食方面的观念转变,低升糖指数(GI)食品因其在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等方面的潜在益处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湿热处理、挤压处理、酶法处理和发酵处理等物理和生物加工方法,可以改变食品的结构和理化特性,从... 随着消费者在健康饮食方面的观念转变,低升糖指数(GI)食品因其在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等方面的潜在益处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湿热处理、挤压处理、酶法处理和发酵处理等物理和生物加工方法,可以改变食品的结构和理化特性,从而降低其GI值。然而,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加工成本高、效率低、易导致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降低等。针对现有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不足,文章综述了低GI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深入分析了不同加工方法和产品组分对食品GI值的具体影响机理,旨在为食品工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提高低GI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食品 加工技术 淀粉结构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喀斯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盘州市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发勇 田祥贵 何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针对喀斯特煤矿区特殊的地质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选取与煤矿开采活动关联的指标因子,建立喀斯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分级处理,利用RS与GIS技术对指标因子进行单一评价分析,并在A... 针对喀斯特煤矿区特殊的地质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选取与煤矿开采活动关联的指标因子,建立喀斯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分级处理,利用RS与GIS技术对指标因子进行单一评价分析,并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叠加分析计算的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盘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到盘州市喀斯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盘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大部分较好,优良等级占比达75.03%,但部分区域山高坡陡、植被覆盖度低及煤矿开采区相对应的生态环境情况较差;在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应以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为主,加强矿山土地复垦、植树造林等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在综合评价时引入生态环境质量网格化评价方法,通过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等级面积及权重的定量计算,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煤矿区 生态环境质量 gis技术 指标体系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VR技术的输电线路巡线可视化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剑锋 杨建国 +1 位作者 马玉慧 闫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6,共6页
针对输电线路传输距离长、覆盖范围广、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等给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带来了困难,结合VR技术和GIS技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GIS技术和VR技术的输电线路巡检可视化系统。重点研究了输电线路故障检测方法,以... 针对输电线路传输距离长、覆盖范围广、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等给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带来了困难,结合VR技术和GIS技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GIS技术和VR技术的输电线路巡检可视化系统。重点研究了输电线路故障检测方法,以无人机采集输电线路图像为主,通过建立输电线路故障识别与检测的网络模型,实现故障部件的智能检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输电线路中的常见部件。使用GIS和VR开发工具进行了系统实现,并展示了实际效果图。该研究为我国输电线路巡线可视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可视化 部件故障检测 VR技术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林业调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宇 李开祥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基于GIS的林业调查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林火监测和森林病虫害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通过概述GIS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介绍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重要性和现状,并总...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基于GIS的林业调查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林火监测和森林病虫害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通过概述GIS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介绍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重要性和现状,并总结了林业调查中常用的GIS技术,比如,遥感、GPS和DEM技术。同时,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技术,并探讨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优势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的建议,以促进GIS在林业调查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实现更科学、可持续的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林业调查 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 数字高程模型(DEM) 林业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涉海数字化融合技术与应用——以“浙江省智控海洋”为例
13
作者 朱骏侠 茅克勤 张灿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166,共5页
应用场景是数字化改革的主要载体,是实现数字赋能、制度重塑的支柱与纽带,在各县(市、区)应用场景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融合技术能够避免各级财政重复投入,减轻基层运维负担,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改革成效。本文针对海洋空间资源监管、海... 应用场景是数字化改革的主要载体,是实现数字赋能、制度重塑的支柱与纽带,在各县(市、区)应用场景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融合技术能够避免各级财政重复投入,减轻基层运维负担,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改革成效。本文针对海洋空间资源监管、海洋生态预警评价、海洋灾害感知预防、海洋经济监测评估4类现有涉海业务系统及应用场景,分别从业务、技术、交互3个维度,研究了基于GIS的涉海数字化融合技术,实现了业务系统与应用场景的数据融合、技术融合及交互融合,并基于融合架构对浙江省智控海洋开展了多个应用的融合与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融合技术 融合应用 智能选址 智控海洋 涉海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VIRTOOLS技术的虚拟校园漫游开发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昌国 张晓林 +3 位作者 谭良 周霞 吴田峰 杨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223-3226,共4页
采用VRML、WTK等技术开发的虚拟校园漫游,具有交互性和沉浸感等特点,但不能提供地理信息导览搜寻等功能,且开发难度大。提出了一种基于GIS和VIRTOOLS技术的虚拟校园漫游开发方法-GIVT,即用3DMAX构建三维校园场景,制作虚拟角色和动画;用V... 采用VRML、WTK等技术开发的虚拟校园漫游,具有交互性和沉浸感等特点,但不能提供地理信息导览搜寻等功能,且开发难度大。提出了一种基于GIS和VIRTOOLS技术的虚拟校园漫游开发方法-GIVT,即用3DMAX构建三维校园场景,制作虚拟角色和动画;用VIRTOOLS进行地理数据处理,交互控制。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具有交互性、沉浸感、简单和易实现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VIRTOOLS技术 虚拟校园 虚拟角色 漫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IMS的Web GIS系统开发 被引量:63
15
作者 张正兰 刘耀东 张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分析了基于传统技术的WebGIS系统在数据共享、传输、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指出Java技术和XML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结合分布式GIS软件体系结构的相关理论,给出了一种采用上述技术后的WebGIS系统体系结构,在该体系结构的基... 分析了基于传统技术的WebGIS系统在数据共享、传输、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指出Java技术和XML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结合分布式GIS软件体系结构的相关理论,给出了一种采用上述技术后的WebGIS系统体系结构,在该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结合ArcIMS开发了水利行业的WebGIS应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IMS Web gis 网络技术 体系结构 数据共享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IS技术对樱桃进行气候区划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姚圣贤 康桂红 +3 位作者 孙培良 杨荣光 苗长忠 郝兰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7-380,共4页
本文根据新泰樱桃生长发育所需气候条件,运用山东省1: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泰安市及泰安周边县市1970—2000年3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了泰安市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小网格推算方法和气候要素地理推算模型对新泰樱桃适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 本文根据新泰樱桃生长发育所需气候条件,运用山东省1: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泰安市及泰安周边县市1970—2000年3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了泰安市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小网格推算方法和气候要素地理推算模型对新泰樱桃适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新泰樱桃的合理布局和优化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樱桃 气候区划 气候条件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致明 赵湘 +1 位作者 康广 李雄伟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6-9,51,共5页
阐述了 GIS的开发应用领域及其现状。综合论述了 GIS基本功能的进展 ,分析了目前 GIS研究领域的技术走向及其基本内容。
关键词 gis 功能进展 技术发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园区全景GIS数字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元胜 李瑜玲 +3 位作者 吴华瑞 郭威 陈诚 孟淑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3-149,共7页
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数据化、在线化业务,实现用数据生产、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目标。园区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支撑供给侧结... 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数据化、在线化业务,实现用数据生产、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目标。园区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为了解决基层现代农业园区高起点应用而信息资源相对不足、管理决策模式急待提升的难点问题,该文以农业园区数字化管理为例,运用物联网、无人机、科研协同等手段获取数据,进行与基层园区规模相适应的全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数字化云服务系统设计,以获取的数据为核心,设计了农业园区全景信息管理、在线数据挖掘分析和试验数据协同分析等核心功能,以提高园区农业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互联网 信息技术 大数据 科研协同 全景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震害应急的移动GIS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丰江帆 李林 +1 位作者 杨富平 武志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936-4938,F0003,共4页
为解决震害应急救助现场数据获取困难,指挥不及时的问题,在分析震害应急救助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地震现场救助的移动性和数据实时性的需求,设计了震害应急现场指挥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以及数据管理方式,重点研究了移动GIS的关键技术,提... 为解决震害应急救助现场数据获取困难,指挥不及时的问题,在分析震害应急救助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地震现场救助的移动性和数据实时性的需求,设计了震害应急现场指挥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以及数据管理方式,重点研究了移动GIS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利用缓存技术、位置驱动、服务器推送技术等方法改进移动终端和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实时性,可以为震害应急现场指挥提供有效地信息支持,从而提高救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应急 移动gis 缓存技术 位置驱动 服务器推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 GIS技术的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宏群 史悦 安裕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72-75,84,共5页
组件地理信息系统不依赖于某一种开发语言,一般利用地理信息控件实现地理信息功能,专业应用功能则直接在通用平台上开发或是插入其它的专业模型分析控件来实现。目前,组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主要模式。... 组件地理信息系统不依赖于某一种开发语言,一般利用地理信息控件实现地理信息功能,专业应用功能则直接在通用平台上开发或是插入其它的专业模型分析控件来实现。目前,组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主要模式。该文阐述了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并介绍了ESRI公司推出的MapObjects控件,结合实例论述了基于组件技术的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gis技术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组件技术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