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explosion parameters on wavelet packet frequency band energy distribution of blast vibration 被引量:15
1
作者 中国生 敖丽萍 赵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674-2680,共7页
Blast vibration analy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s for studying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blast vibration damage. According to blast vibration live data that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 Blast vibration analy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s for studying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blast vibration damage. According to blast vibration live data that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time non-stationary random signals, the wavelet packet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for blast vibration signal has made by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the signals were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explosion parameters (the maximal section dose, the distance of blast source to measuring point and the section number of millisecond detonat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e than 95% frequency band energy of the signals sl-s8 concentrates at 0-200 Hz and the main vibration frequency bands of the signals sl-s8 are 70.313-125, 46.875-93.75, 15.625-93.75, 0-62.5, 42.969-125, 15.625-82.031, 7.813-62.5 and 0-62.5 Hz. Energy distributions for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of blast vibration signal are obtain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distributions for blast vibration signal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explosion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From blast vibration signal energy, the decreasing law of blast seismic waves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explosion parameters was studied and the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studying seismic effect induced by b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vibration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explosion parameter energy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WT-LMS算法的煤矿井筒光纤监测数据自适应降噪研究
2
作者 李子祥 蔡海兵 +1 位作者 程桦 侯公羽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为了解决在煤矿立井井筒监测现场应用中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BOTDR)系统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和改进的LMS算法的组合降噪模型,用于对BOTDR分布式光纤监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首先,设计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变... 为了解决在煤矿立井井筒监测现场应用中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BOTDR)系统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和改进的LMS算法的组合降噪模型,用于对BOTDR分布式光纤监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首先,设计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分解原始信号,并使用样本熵作为目标函数自动选择最优小波分解层数的模型,随后,使用LMS算法计算原始信号的自适应降噪阈值,并通过优化双曲余弦函数来改进LMS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性。为了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BOTDR温度信号降噪实验,最后,依托山东省郭屯煤矿井筒监测项目,使用DT-CWT-LMS算法对光纤监测信号进行了降噪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T-CWT-LMS算法的降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平均SNR指标提高了32.03%,平均RMSE降低了33.2%;现场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降噪后信号的样本熵平均降低幅度为64.75%,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数据对比相差在5%以内,说明信号中的背景噪声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该研究为BOTDR技术在煤矿立井监测中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信号降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监测 信号降噪 分布式光纤技术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图小波变换在谐振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3
作者 覃渝文 吕思辰 +3 位作者 吕飞鹏 朱玉勇 王少雄 廖建权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216,共9页
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电流较弱且故障条件复杂多变,以单一故障特征量为判据的选线方法存在失效的风险。在分析了健全线路和故障线路在高、低频段的不同阻抗特性,同时揭示了路图图频率与傅里叶频率的关系后,利用改进谱图小波... 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电流较弱且故障条件复杂多变,以单一故障特征量为判据的选线方法存在失效的风险。在分析了健全线路和故障线路在高、低频段的不同阻抗特性,同时揭示了路图图频率与傅里叶频率的关系后,利用改进谱图小波变换对各线路的零序电流信号进行不同频段的多尺度分解,根据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在特征频段上分解成分的幅值、极性差异,提出了一种通过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融合2种故障指标的选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高阻接地、弧光接地等故障工况下依然能够准确选线,具有很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图 图频率 谱图小波变换 正态分布 故障选线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20年滇中地区极端降水指标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4
作者 李加顺 赵伟华 +1 位作者 刘丽 周彩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的】极端降水是产生洪涝灾害的首要原因之一,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为探讨云南省滇中地区极端降水指标的时空演变规律,【方法】利用1960—2020年滇中地区44个气象台站日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Sen斜率估计、连续小波... 【目的】极端降水是产生洪涝灾害的首要原因之一,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为探讨云南省滇中地区极端降水指标的时空演变规律,【方法】利用1960—2020年滇中地区44个气象台站日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Sen斜率估计、连续小波分析研究了极端降水指标的年内、年际及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结果显示:60年来,发现在年内1 d最大降水量(Rx1day)、5 d最大降水量(Rx5day)、降水强度(SDII)、中雨以上日数(R10)、大雨以上日数(R20)、持续湿期日数(CWD)、强降水量(R95p)和特强降水量(R99p)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持续干期日数(CDD)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年尺度上,Rx1day、SDII、R99p呈显著增加的趋势,CDD、Rx5day、R10、R20、R95p和总降水量(PRCPTOT)变化趋势不显著,CWD呈显著减小的趋势;Rx1day、Rx5day、R10、R20、R95p、R99p和PRCPTOT高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西北部、东北部及东南部,低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中偏西部;SDII高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西北部,低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中偏西部;CDD呈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的趋势;CWD高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西北部、东南部和中部,低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中偏西部;小波分析显示Rx1day、Rx5day、R10、R20、SDI、CDD、CWD、R95p、R99p和PRCPTOT均存在8a内的周期特性。【结论】结果表明:Mann-Kendall趋势分析对于降水要素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分析,能发挥重要的作用;Sen斜率估计针对降水要素长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分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连续小波分析能够推断出降水要素存在的周期性变化,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通过对滇中地区极端降水指标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可为滇中地区灌溉排水规划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标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Sen斜率估计 连续小波分析 滇中地区 气候变化 时空分布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北部极端降水时空演变规律及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蔡霞 梁桂花 +3 位作者 张冬峰 蔡琳 白樱 李锐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402,共12页
基于山西北部28个国家气象站点,1972—2020年逐日降水资料,选用8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分析、连续小波和交叉小波变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 基于山西北部28个国家气象站点,1972—2020年逐日降水资料,选用8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分析、连续小波和交叉小波变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山西北部8个极端降水指数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21世纪00年代后期到10年代,年总降水量(PRCPTOT)、中雨以上日数(R10mm)、强降水量(R95P)、极强降水量(R99P)、1 d最大降水量(Rx1day)、5 d最大降水量(Rx5day)均增多,日降水强度(SDII)显著增强,持续湿期日数(CWD)也略有增多。整个20世纪80年代降水异常偏少。(2)在空间上,极端降水指数呈从东北向西南地区逐步增加的态势。从站点趋势变化来分析,大多数站点的极端降水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上升趋势最显著的站点均位于忻州市境内西南部。朔州市境内和忻州市东南部站点PRCPTOT和SDII都呈增加趋势,但CWD则呈减少趋势,由此说明朔州市境内和忻州市东南部地区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较大。(3)通过小波变换分析发现,1990—2020年山西北部极端降水指数表现出约4 a左右的周期特征。在选取的大气环流指数中,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对山西北部极端降水影响最明显,NAO越大,PRCPTOT、R10mm、R95p、R99p、Rx1day、Rx5day、SDII则越小,同时CWD也越少,山西北部产生少雨干旱的几率较大,反之,易发生多雨、洪涝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山西北部气象灾害的防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分布 大气环流异常因子 小波分析 山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测温和小波降噪的污水管道检测方法
6
作者 尹海龙 吴玟萱 +2 位作者 胡意扬 魏卿 祁海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7-1954,共8页
建立了基于小波降噪的光纤感温数据背景噪声值识别和污水管网入流无干扰检测方法,并结合实际污水管道识别的动态入流入渗事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降噪算法得到的背景噪声阈值范围较大,对照实际污水与雨水入流事件,阈值取约±... 建立了基于小波降噪的光纤感温数据背景噪声值识别和污水管网入流无干扰检测方法,并结合实际污水管道识别的动态入流入渗事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降噪算法得到的背景噪声阈值范围较大,对照实际污水与雨水入流事件,阈值取约±0.3℃左右时的识别效果最佳;阈值调节方法为算法选择的主导因素,多级阈值调节相比不调节和单级调节具有明显优势。据此给出了小波函数、阈值估计方法和阈值调节方法的优化参数,以实现可靠的污水管道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管道 管道入流 光纤分布式测温 小波分析 管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近40年来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冯笛珂 符素华 +4 位作者 丁建新 颜婷燕 徐发军 腾润平 张大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目的]降雨侵蚀力可以反映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作用,是评价区域土壤侵蚀风险的重要指标。分析北京市1981—2020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特征,对科学评估和防治区域水土流失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1981—2020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119... [目的]降雨侵蚀力可以反映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作用,是评价区域土壤侵蚀风险的重要指标。分析北京市1981—2020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特征,对科学评估和防治区域水土流失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1981—2020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119个雨量站点逐日降水数据,采用Kriging插值、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年降雨侵蚀力和中雨(10~25 mm)、大雨(25~50 mm)、暴雨(≥50 mm)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趋势变化以及周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1991—2020年年降雨侵蚀力范围为1691.51~3914.89(MJ·mm)/(hm^(2)·h·a),年降雨侵蚀力与大雨和暴雨的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与中雨的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所差异。空间整体上表现为从东北向周围递减的趋势。近40年来,北京中雨侵蚀力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雨侵蚀力、大雨、暴雨以及夏季7,8月的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且均没有发生显著的突变。局部区域如密云、平谷一带的年降雨侵蚀力下降趋势相对较大。年降雨侵蚀力以及中、大、暴雨的降雨侵蚀力变化的主周期约为25年,且存在2~3次“低-高”交替变化。[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农业和生态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与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彪 周申培 +4 位作者 吴细秀 侯博文 侯慧 邱进 丁心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07-2217,I0116-I0120,共16页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弧道阻抗的随机变化是电弧间歇性重燃的重要标志,故论文重点围绕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和重燃时间间隔的随机性开展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研究。黑盒电弧模型中,Cassie-Mayr联合模型能完整的描述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变化过程,但存在从大电流变化为小电流的判据模糊,转换过程突变的问题。为此,论文通过引入连续过渡函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为描述弧道电阻的变化特性,利用Fermi函数对联合模型中Mayr模型和Cassie模型进行权重分配。以改进的Cassie-Mayr单次燃弧模型为基础,根据工频熄弧理论,通过设置燃弧时间长短表征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从而建立了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典型10kV配电网单辐射型网架结构的接地故障进行模拟仿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小波包分析提取了不同条件下故障电压、电流、高次谐波、零序分量以及频率分布等故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Cassie-Mayr联合模型不但解决了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转换突变问题,且不同模型权重占比的分配更能准确地表征实际燃弧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通过设置电弧燃弧时间长短,准确地描述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电弧断续时刻为非整数周期下的过电压、过电流幅值高于整数周期;电缆线路增大了故障线路电流,过电流可达3.81~7.20pu,不利于熄弧;大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0~400Hz,小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1200~1600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 中性点接地 小波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黄河源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严昌盛 王鹏 +3 位作者 靳莉君 刘静 轩党委 张荣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
基于1961—2020年黄河源区16个雨量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MK)检验、滑动t检验、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对黄河源区年降水、季节降水、汛期降水的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 基于1961—2020年黄河源区16个雨量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MK)检验、滑动t检验、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对黄河源区年降水、季节降水、汛期降水的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年降水以10.0 mm/10 a的趋势显著增加;除冬季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外,春季、夏季、秋季和汛期降水同样呈增加趋势。(2)黄河源区降水除春季无明显突变外,全年、夏季、秋季、冬季和汛期的对应突变年份分别为2015年、1998年、2018年、2016年和2019年。(3)黄河源区年降水存在3~7 a、6~12 a、9~13 a和16~24 a的变化周期,第一、第二主周期为19 a和11 a,两种主周期都经历了3次“丰-枯”变化;年降水存在2种模态,4种降水表现类型,2种模态的年份数为35 a和13 a。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源区防汛抗旱及上游水库群水资源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 时空分布 黄河源区 小波分析 经验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CWT-LMS自适应降噪模型构建及其在隧道监测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子祥 蔡海兵 +1 位作者 程桦 侯公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3-983,共11页
针对隧道工程监测现场应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BOTDR)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和改进的LMS算法的组合降噪模型,用于对BOTDR分布式光纤监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首先,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算法分解原始信号;然后,使用... 针对隧道工程监测现场应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BOTDR)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和改进的LMS算法的组合降噪模型,用于对BOTDR分布式光纤监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首先,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算法分解原始信号;然后,使用样本熵作为目标函数自动选择最优小波分解层数的模型,并基于优化双曲余弦函数改进LMS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性;最后,为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行BOTDR温度信号降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DT-CWT-LMS算法的降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在6个温度梯度上的平均SNR值比WDD、EMT、EMD分别高出43.98%、17.5%、8.4%,平均RMSE值分别降低33.18%、17.14%、9.23%,平均SE值分别降低29.04%、21.17%、20.67%。为验证所提算法在工程现场的有效性,依托北京地铁隧道监测项目,使用DT-CWT-LMS算法对光纤监测信号进行降噪研究,降噪后信号的样本熵平均降低幅为64.03%;2)和常规WDD、EMT、EMD 3种方法相比,DT-CWT-LMS算法在3条光纤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3种算法,在1号、2号、3号光纤上的SNR指标比其他3种算法的平均值分别高出22%、38%、27%,说明该算法可作为隧道工程光纤监测信号的一种有效降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监测 信号降噪 分布式光纤技术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D和FSWT组合方法在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仁树 付晓强 +2 位作者 杨国梁 陈骏 陈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4,共7页
针对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D时频分析功能不足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SWT组合的爆破振动信号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采集到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EMD分解,根据相关性系数确定优势分量实现信号重构,并获取重构信号... 针对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D时频分析功能不足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SWT组合的爆破振动信号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采集到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EMD分解,根据相关性系数确定优势分量实现信号重构,并获取重构信号全频带FSWT时频特征。利用FSWT逆变换能切割任意频率区间的特点,将重构信号选择时间、频率切片区间进行了更为细化时频特征提取。研究了EMD-FSWT组合方法、Hilbert-Huang变换(HHT)、小波变换(WT)三种方法的消噪滤波效果,并与短时Fourier变换(STFT)、重排平滑Wigner-Ville分布(RSPWVD)两种传统时频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MD-FSWT组合方法,对瞬态信号在时频域上的分辨率更高,消噪和滤波效果好,适于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更为精细化的时频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经验模态分解 频率切片小波 时频分析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小波的浮选泡沫图像纹理特征提取 被引量:37
12
作者 刘金平 桂卫华 +2 位作者 牟学民 唐朝晖 李建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69-1775,共7页
矿物浮选泡沫表面纹理是浮选工艺指标高低的重要指示器,为了获取泡沫图像纹理的细微差别进而对浮选生产状态进行机器识别,提出一种基于Gabor滤波的泡沫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Gabor小波提取了泡沫图像多尺度与多方向上的泡沫纹... 矿物浮选泡沫表面纹理是浮选工艺指标高低的重要指示器,为了获取泡沫图像纹理的细微差别进而对浮选生产状态进行机器识别,提出一种基于Gabor滤波的泡沫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Gabor小波提取了泡沫图像多尺度与多方向上的泡沫纹理幅度谱(GMTR)与相位谱(GPTR);然后根据GMTR与GPTR的分布特征,通过估计GMTR的Gamma分布参数和计算GPTR的熵作为泡沫纹理特征参量;最后,利用所提取的泡沫纹理特征对浮选工业生产状态进行无监督的模糊聚类分析与有监督的生产状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能有效地获取各种浮选状态下泡沫表面纹理的细微差别,基于该纹理特征参量的浮选状态识别准确率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泡沫图像 纹理特征 GABOR小波 GAMMA分布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方法在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空间格局尺度推绎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江波 刘彤 +2 位作者 魏鹏 贾亚敏 骆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04-2714,共11页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索湾沙地选取相隔15km的两个200m×200m样地,以建群种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及其生境地形为研究对象,应用小波分析定量研究了多尺度上空间格局的推绎以及空间异质性、空间格局依赖于尺度的...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索湾沙地选取相隔15km的两个200m×200m样地,以建群种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及其生境地形为研究对象,应用小波分析定量研究了多尺度上空间格局的推绎以及空间异质性、空间格局依赖于尺度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小波分析尺度由1(5m)变化到4(20m)时,两个样地小尺度上的异质性和格局被合并到更大的尺度上,当小波分析的尺度大于等于5(25m)时,两个样地的格局变化平稳,对应地形(丘顶、丘坡、丘底)的基频稳定在110m左右,心叶驼绒藜的数量动态变化周期稳定在115~125m之间。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对信号整体特征的提取作用实现了小尺度上的信息到大尺度上的聚合。结合小波分析对信号突变点的检测,利用位置方差检验局部空间异质性程度,发现位置方差将大尺度上的格局分解到每个取样小样方,位置方差最大的地点对应的异质性也最强,实现了大尺度上的信息到小尺度上的分解。总结认为应用小波分析可以实现对空间格局的尺度推绎,具有对植被、环境的分布格局以及异质性有双重度量作用,由小波系数以及由其衍生的小波方差、位置方差来实现这种度量,图形表现直观,优越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尺度推绎 空间格局 小波方差 位置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数对爆破振动信号的时频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明生 梁开水 +1 位作者 余德运 任少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了研究段数对爆破振动信号时频特性的影响,首先将实测的单段信号利用Matlab7.0编制程序,分别选取10,20,30,40 ms为微差间隔进行叠加,获取了4种微差间隔下不同段数的爆破振动信号,然后利用AOK时频分布与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质点振... 为了研究段数对爆破振动信号时频特性的影响,首先将实测的单段信号利用Matlab7.0编制程序,分别选取10,20,30,40 ms为微差间隔进行叠加,获取了4种微差间隔下不同段数的爆破振动信号,然后利用AOK时频分布与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质点振动速度峰值、总能量、主频、频带能量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段数的增加爆破振动信号质点振动速度峰值与主频存在收敛性;总能量和主频的持续时间几乎呈线性增加;频带能量比向高频发展,频带能量的持续时间延长。研究成果可全面揭示段数对爆破振动信号时频特性的影响,并为从能量的角度进行抗振、降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时频特性 分段爆破 AOK分布 小波分析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京校 李家启 +3 位作者 肖稳安 陈宏 朱传林 何慧根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利用重庆市34个观测站1951―2009年雷暴日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分析、EOF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周期性规律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重庆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7.48 d,一年中任何月份都可出现雷暴,以7、8月份为最... 利用重庆市34个观测站1951―2009年雷暴日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分析、EOF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周期性规律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重庆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7.48 d,一年中任何月份都可出现雷暴,以7、8月份为最多,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过去59年,雷暴日数年代际差异较大,并呈波动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3.403 d。从morlet小波分析结果看,重庆雷暴具有5 a短周期、8~9 a中周期和18 a长周期振荡变化。从空间分布来看,渝东南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渝中和渝东北次之,渝西最少,雷暴分布呈现出从东部高山向中部、西部丘陵低山逐渐递减的特征。根据EOF分析,重庆雷暴异常空间分布可划分为全市一致型、局部型、经向型、纬向型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时空特征 小波分析 EOF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堆城露天矿生产爆破合理微差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20
16
作者 叶海旺 石文杰 +1 位作者 王二猛 李静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98,共3页
基于金堆城钼业公司现场的爆破振动试验的实测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对不同微差间隔以及相同微差间隔不同爆心距的振动信号进行能量分析,获得了2种情况下爆破振动信号频带的能量分布规律,从能量的角度探索了适合金堆城露天矿生产爆破... 基于金堆城钼业公司现场的爆破振动试验的实测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对不同微差间隔以及相同微差间隔不同爆心距的振动信号进行能量分析,获得了2种情况下爆破振动信号频带的能量分布规律,从能量的角度探索了适合金堆城露天矿生产爆破的合理微差时间,达到降低爆破振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微差时间 小波分析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五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学良 余田野 +2 位作者 朱传林 杜良敏 刘学春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0,共8页
为研究中部五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利用1961―2010年中部五省85个气象台站雷暴日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EOF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其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部五省初雷日期和终雷日期没有表现出提前或推... 为研究中部五省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利用1961―2010年中部五省85个气象台站雷暴日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EOF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其雷暴日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部五省初雷日期和终雷日期没有表现出提前或推迟的趋势,年平均雷暴日整体呈下降趋势,夏季雷暴日的减少是影响年雷暴日减少的主要原因。中部五省年平均雷暴日为41d,其中春季占全年雷暴日的30.3%,夏季占57.6%,秋季占8.5%,冬季占3.6%;五省平均初雷日期在3月1日或2日,从南至北初雷日期依次推迟,南北最大相差近3个月;终雷日期在10月4日或5日,终雷日期是南晚北早,南北最大相差近2个月;雷暴日月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主峰在7月或8月,次峰在4月;通过小波分析,年平均雷暴日主要呈11a、17a和6a、4a左右的振荡周期;长江以北地区,20d<年平均雷暴日≤40d,属多雷暴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40d,属于高雷区或强雷区,其中赣南和湘南少部分地区年平均雷暴日>60d,属强雷区。根据EOF分析,将五省年平均雷暴日空间分布划分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梅雨型和局地型等4种类型。年平均雷暴日整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可能与夏季风的强弱和大气环流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日 时空分布 小波分析 EOF分析 中部五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配电自动化接地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操丰梅 苏沛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3期33-36,共4页
配电网中发生最多的是接地故障,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接地故障成为配电自动化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配电网中性点均采用非直接接地方式,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压和电流的暂态过程持续时间短但含有丰富的特征量,而稳... 配电网中发生最多的是接地故障,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接地故障成为配电自动化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配电网中性点均采用非直接接地方式,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压和电流的暂态过程持续时间短但含有丰富的特征量,而稳态时数值很小,因此在接地故障检测中选用一种适合分析其暂态分量的新理论,将有利于提高接地故障检测保护的性能。小波分析克服了傅里叶变换不能对信号同时进行时频局部化分析的缺点,具有很强的信号特征提取能力,尤其对暂态突变信号或微弱变化信号的处理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文中把快速衰减振荡的小波函数运用于配电网接地故障检测中,通过对EMTP仿真数据的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接地保护的动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接地故障 检测 小波变换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声发射Kaiser点信号频带能量分布和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赵奎 王更峰 +2 位作者 王晓军 金解放 邓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82-3088,共7页
通过单轴加载岩石破坏全过程声发射试验,根据Kaiser效应原理采用参数法确定了Kaiser点。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小波包频带分解方法,对岩石声发射Kaiser点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砂岩声发射信号的不同频带能量分布规律,得到了... 通过单轴加载岩石破坏全过程声发射试验,根据Kaiser效应原理采用参数法确定了Kaiser点。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小波包频带分解方法,对岩石声发射Kaiser点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砂岩声发射信号的不同频带能量分布规律,得到了Kaiser点特征频带能量百分比大于相邻点的重要结论。其次,采用G-P算法计算了声发射过程关联分维数,结果表明声发射过程不仅具有分形特征,而且Kaiser点声发射信号关联分维数小于其相邻点,其结论可作为通过波形分析识别Kaiser点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声发射 KAISER效应 能量分都 小波包分析 关联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瑞利分布的VBR视频流的小波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龙图景 李春文 +2 位作者 孙政顺 姜培刚 刘金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8-642,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视频业务流模型,以Haar小波的多分辨率分析为基础,在尺度空间和小波空间分别建模,然后通过小波反变换得出仿真业务流.在最“粗”的尺度空间里,我们根据视频流的概率分布特点,采用基于瑞利(Rayleigh)分布的AR模型对...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视频业务流模型,以Haar小波的多分辨率分析为基础,在尺度空间和小波空间分别建模,然后通过小波反变换得出仿真业务流.在最“粗”的尺度空间里,我们根据视频流的概率分布特点,采用基于瑞利(Rayleigh)分布的AR模型对尺度系数建模;在各个小波空间里,采用一般的高斯不相关小波模型(WIG ,WaveletIn dependentGuassian)建模.由于在尺度空间和小波空间针对各自的特点作了不同的处理,本文模型不但能较好拟合复杂业务流在各个时间尺度的概率分布特性,也能拟合其长时相关的特性.另外,在多尺度排队分析(MSQ ,MultiScaleQueue)的框架下,我们还推导出了基于本文模型的排队分析的理论结果.最后,通过对实际视频业务流数据仿真实验与排队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业务流 瑞利分布 排队分析 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