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1D/3D finite elements coupling for structural nonlinear analysis 被引量:13
1
作者 岳健广 A.Fafitis +1 位作者 钱江 雷拓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889-897,共9页
An element coupling model (ECM)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global behavior and local damage of a structure.In order to reflect the local damage and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hree-dimensional (3D) ... An element coupling model (ECM)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global behavior and local damage of a structure.In order to reflect the local damage and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hree-dimensional (3D) solid elements and one-dimensional (1D) beam element were coupled by the multi-point constraint equations.A reduced scale 1?8 model test was simulated by the ECM and a full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3DM) contras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lobal behavior and local damages of ECM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and 3DM.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used in the structural nonlinear analysis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ments coupling model global behavior local damage multi-point constraint equations nonlinea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degree-of-freedom coupl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TBM disc cutter under shock excitation 被引量:10
2
作者 霍军周 孙晓龙 +2 位作者 李广庆 李涛 孙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326-3337,共12页
When the tunneling boring machine(TBM) cutterhead tunnels, the excessive vibration and damage are a severe engineering problem, thereby the anti-vibration design is a key technology in the disc cutter system. The stru... When the tunneling boring machine(TBM) cutterhead tunnels, the excessive vibration and damage are a severe engineering problem, thereby the anti-vibration design is a key technology in the disc cutter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disc cutter contains many joint interfaces among cutter ring, cutter body, bearings and cutter shaft. On account of the coupling for dynamic contact and the transfer path among joint interfac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disc cutter becomes extremely complex under the impact of heavy-duty,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disc cutter design. A multi-degree-of-freedom coupling dynamic model, which contains a cutter ring, a cutter body, two bearings and cutter shaft, i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external stochastic excitations, bearing nonlinear contact force, multidirectional mutual coupling vibration, etc.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an actual project and the strong impact external excitations, the modal properties and dynamic responses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cutter shaft and bearings' loads and load transmission law are obtained.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e maximum radial and axial cutter ring amplitudes of dynamic responses are 0.568 mm and 0.112 mm; the maximum radial and axial vibration velocities are 41.1 mm/s and 38.9 mm/s; the maximum radial and axial vibration accelerations are 94.7 m/s2 and 58.6 m/s2; the maximum swing angle and angular velocity of cutter ring are 0.007° and 0.0074 rad/s,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maximum load of bearing roller is 40.3 k N. The proposed resear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disc cutter and cutter base, as well as model selection, modification and fatigue life of the cutter bea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ing boring machine(TBM) disc cutter system joint interface coupled nonlinearity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D cross-coupling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based on adjacent coupling error analysis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延杰 梁乐 +1 位作者 储婷婷 吴明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54-1164,共11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precision and reduce 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of a 6-DOF lightweight robot, nonlinear proportion-deviation (N-PD) cross-coupling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precision and reduce 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of a 6-DOF lightweight robot, nonlinear proportion-deviation (N-PD) cross-coupling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adjacent coupling error analysis is present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robot, including kinematic model, dynamic model and spline trajectory planing, are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Since it is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 real-time contour error of the robot for complex trajectory, the adjacent coupling error is analyzed to solve the problem. Combined with nonlinear control and coupling performance of the robot, N-PD cross-coupling synchronization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nd validated by simulation analysis. A servo control experimental system 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laser tracking system, the robot mechanical system and EtherCAT based servo control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maximum trajectory error is reduced from 0.33 mm to 0.1 m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algorithm is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us the control strategy can improve the robot's trajectory tracking precision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l model of robot adjacent coupling error nonlinear PD control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trajectory tracking accur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e vibration of vibrating device coupling two pendulums using multiple time scales method
4
作者 李珺 刘初升 +1 位作者 彭利平 王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134-2141,共8页
A model of vibrating device coupling two pendulums (VDP) which is highly nonlinear was put forward to conduct vibration analysis. Based on energy analysis, dynamic equations with cubic nonlinearities were established ... A model of vibrating device coupling two pendulums (VDP) which is highly nonlinear was put forward to conduct vibration analysis. Based on energy analysis, dynamic equations with cubic nonlinearities were established using Lagrange's equ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pproximate solution, multiple time scales method, one of perturbation technique, was applied. Cases of non-resonant and 1:1:2:2 internal resonant were discussed. In the non-resonant case, the validity of multiple time scales method is confirmed, comparing numerical results derived from fourth order Runge-Kutta method with analytical results derived from first order approximate expression. In the 1:1:2:2 internal resonant case, modal amplitudes of Aa1 and Ab2 increase, respectively, from 0.38 to 0.63 and from 0.19 to 0.32,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frequencies have an increase of almost 1.6 times with changes of initial conditions, 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typical nonlinear phenomenon. In addition, the chaotic motion is found under this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 vibration coupling pendulums multiple time scales metho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design for a class of chaotic stream cipher based on nonlinear coupled feedback
5
作者 HuGuojie WangLin FengZhengj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A class of chaotic map called piecewise-quadratic-equation map to design feedback stream cipher is proposed. Such map can generate chaotic signals that have uniform distribution function, δ-like autocorrelation funct... A class of chaotic map called piecewise-quadratic-equation map to design feedback stream cipher is proposed. Such map can generate chaotic signals that have uniform distribution function, δ-like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iecewise-linear map, this map provides enhanced security in that they can maintain the original perfect statist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overcome the defect of piecewise-linearity and expand the key spa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scheme to improve the local complexity of the chaotic stream cipher based on the piecewise-quadratic-equationmap. Both the theoretic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show that this scheme improv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phase-space graph on condition that the good properties of the original scheme are rem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OS stream cipher nonlinear-coupled feedback phase-space gra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雷晓燕 +1 位作者 罗锟 陈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 交叉迭代 准弹性修正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非线性耦合模型与TMD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孔凡 陈玲霜 +2 位作者 郑达成 李书进 董华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共11页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统,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的16自由度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中,利用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计算叶片气动荷载,利用线性势流理论计算波浪荷载,采用准静态法计算系泊张力。此外,为减小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结构振动,在考虑发电机转矩控制和叶片集体变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将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置于机舱中,并引入限位装置控制振子行程。随后,通过穷举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控制参数优化。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可准确计算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动力响应;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结构振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 非线性耦合模型 双向TMD 风浪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8
作者 花纯利 汪凯 +1 位作者 曹国华 卢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178,共10页
为研究双万向联轴器连接的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机理,综合考虑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质量偏心和碰摩的影响,通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转子系统弯扭... 为研究双万向联轴器连接的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机理,综合考虑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质量偏心和碰摩的影响,通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响应特性,探究了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和外激励载荷对转子系统无碰摩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随系统参数变化的分岔图,研究了旋转频率、角向偏差、偏心率、阻尼比、接触刚度和摩擦因数等参数对系统碰摩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弯扭耦合多跨转子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和现象,为转子系统的状态识别和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向联轴器 转子系统 弯扭耦合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半径水平井铰接式柔性钻具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9
作者 罗敏 莫亚虎 +2 位作者 李巧珍 徐亭亭 林志强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09,共12页
在超短半径水平井侧钻技术中,柔性钻杆与导向筛管、钻头与岩石之间频繁地摩擦碰撞,可能导致柔性钻具因发生耦合振动而失效破坏,直接影响钻井安全和钻井效率.选取造斜段铰接式柔性钻具为研究对象,考虑柔性钻杆与导向筛管之间的接触非线... 在超短半径水平井侧钻技术中,柔性钻杆与导向筛管、钻头与岩石之间频繁地摩擦碰撞,可能导致柔性钻具因发生耦合振动而失效破坏,直接影响钻井安全和钻井效率.选取造斜段铰接式柔性钻具为研究对象,考虑柔性钻杆与导向筛管之间的接触非线性以及井底岩石对钻头的作用力影响,建立了造斜段铰接式柔性钻具耦合振动力学及有限元模型.通过对铰接式柔性钻具进行耦合振动动力响应分析,得到铰接式柔性钻具各方向的变形图以及不同位置柔性钻杆的横纵扭振动加速度响应曲线,然后讨论了钻压、转速对铰接式柔性钻具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越靠近钻头处,柔性钻杆横向振动越剧烈,而扭转振动随井深呈周期性递减;钻压越大,柔性钻杆横向和扭转振动越大;转速越大,柔性钻杆横向振动越小,而纵向振动和扭转振动的变化受转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钻具 钻头-岩石 耦合振动 动力学 接触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尾流振子模型涡激振动数值模拟的加权显隐交替计算数值方法
10
作者 马宁 王宴滨 +2 位作者 贾光燕 崔振轩 刘耀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采用尾流振子模型对柔性圆柱体建立振动控制耦合方程,以实现立管涡激振动(VIV)行为的准确预测和分析。鉴于方程的非线性、耦合性以及偏微分特征,提出一种新算法,即加权显隐交替计算数值方法,并对4种不同长径比的立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 采用尾流振子模型对柔性圆柱体建立振动控制耦合方程,以实现立管涡激振动(VIV)行为的准确预测和分析。鉴于方程的非线性、耦合性以及偏微分特征,提出一种新算法,即加权显隐交替计算数值方法,并对4种不同长径比的立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升计算效率的同时,也增强数值稳定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步长对差分格式稳定性以及计算速度存在影响,应灵活地调整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模拟效果;不同加权系数组合的数值解的精度对加权系数的选择并不敏感,选择计算简单且稳定性好的加权系数即可;深海立管的振动行为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特征,这一行为是由行波和驻波的共同作用所引导;行波主要对立管的中部区域产生影响,而驻波则主要作用于立管的两端;随着立管长径比的增加,行波的影响逐渐向立管中上部分迁移,并且它控制的区间长度也随之增大,同时驻波对立管下端的影响变得越发显著,参与涡激振动的模态数量也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显隐交替计算 非线性耦合偏微分方程 涡激振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车冲击下车桥耦合振动参数影响性分析
11
作者 李雪峰 张智越 肖润生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28,共9页
研究车辆在不同参数影响下发生跳车,对桥梁车桥耦合响应的影响。以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将变截面梁划分为有限个微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桥梁振动方程;并选用1/4车辆模型,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车辆的振动方程;再联立计算得到车... 研究车辆在不同参数影响下发生跳车,对桥梁车桥耦合响应的影响。以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将变截面梁划分为有限个微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桥梁振动方程;并选用1/4车辆模型,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车辆的振动方程;再联立计算得到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借助Newmark-β法求解车桥耦合方程。结果表明:不考虑几何非线性后,跳车冲击作用下,悬架及轮胎系统的刚度对桥梁的位移响应没有明显影响;并非车辆速度越快车桥耦合位移响应就越明显;车质量对车桥耦合响应有显著影响,车辆越重,桥梁位移响应越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车冲击 车桥耦合 参数影响性 连续梁桥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渗流下圆形竖井主动土压力的滑移线差分解
12
作者 张常光 李海祥 +1 位作者 李育德 王楷迪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10-2020,共11页
为合理描述稳态渗流下倾斜地表圆形竖井主动土压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首先利用达西定律提出地表倾斜非饱和土的稳态渗流基质吸力公式,并基于非饱和土的吸应力理论,建立了有关竖井主动土压力的滑移线差分方程,继而迭代求解边界问题得到稳... 为合理描述稳态渗流下倾斜地表圆形竖井主动土压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首先利用达西定律提出地表倾斜非饱和土的稳态渗流基质吸力公式,并基于非饱和土的吸应力理论,建立了有关竖井主动土压力的滑移线差分方程,继而迭代求解边界问题得到稳态渗流下竖井的主动土压力解答,最后结合解答应用步骤进行对比验证和因素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稳态渗流下非饱和土圆形竖井主动土压力的滑移线解答综合考虑了吸应力非线性分布、环境因素耦合、土体类型不同与地表倾斜,且能自然退化为倾斜地表饱和土竖井与非线性吸应力下水平地表非饱和土竖井的主动土压力迭代解;差分迭代求解的思路清晰、精度易控,所得解答的正确性得到文献倾斜地表饱和土竖井与水平地表非饱和土竖井解答的验证;对于不同的稳态渗流量或饱和渗透系数,黏土竖井的主动土压力变化显著,而高渗透性与微弱吸应力砂土竖井的主动土压力几乎不变;砂土、粉土与黏土竖井的深层主动土压力均随地表倾角增加而明显增大,特别是在井底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竖井 主动土压力 非线性吸应力 环境因素耦合 差分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线性电热特征的雷击土体热响应机理分析
13
作者 饶平平 陈熠杰 +3 位作者 金潇 崔纪飞 冯伟康 项远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75,共11页
为分析雷电作用下土体的热效应,研究土体中雷击引起的热扩散过程,采用电热耦合理论,考虑土体非线性电热特征,建立一种能够反映热效应的雷击土体模型。通过瞬态计算探究雷电流特性和土体电热特征参数对热效应的影响,并比较非线性电热特... 为分析雷电作用下土体的热效应,研究土体中雷击引起的热扩散过程,采用电热耦合理论,考虑土体非线性电热特征,建立一种能够反映热效应的雷击土体模型。通过瞬态计算探究雷电流特性和土体电热特征参数对热效应的影响,并比较非线性电热特征模型与传统模型在模拟雷击土体响应方面的差异,采用前人现场观测数据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雷电击中地面时,瞬间释放的能量导致接触点附近的温度急剧升高,雷击后30μs左右土体热效应达到峰值,温度影响半径小于40 cm;雷电流与土体特性参数对雷击土体热效应影响显著,雷电流峰值影响雷击点附近的熔化区域半径,不同雷电波形决定电流的变化速度,从而影响热量在土体中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较高的土体初始电阻率将增加雷击产生的热效应,较大的比热容会提高土体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和预测雷击土体的热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用于指导防雷和接地系统的设计,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土体 非线性电热特征 热效应 电热耦合 热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压电驱动机构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过驱动控制
14
作者 黄涛 王迎斌 +1 位作者 林志成 凌明祥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4,共9页
多压电驱动是突破纳米压电驱动机构位移行程限制的有效方案,但多压电驱动机构存在固有迟滞非线性、压电驱动之间耦合、非线性与线性耦合、过驱动冗余等问题。针对以上挑战,提出一种多压电并行驱动机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过驱动控制... 多压电驱动是突破纳米压电驱动机构位移行程限制的有效方案,但多压电驱动机构存在固有迟滞非线性、压电驱动之间耦合、非线性与线性耦合、过驱动冗余等问题。针对以上挑战,提出一种多压电并行驱动机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过驱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Hammerstein结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描述多压电驱动机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并相应提出模型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的参数估计方法。其次,提出综合反馈线性化、控制分配算法、上层控制律的总体过驱动控制策略,尤其是提出一种最小二乘控制分配算法,通过分配控制量实现误差序列二范数最小。最后,对所提出的建模与控制方法,分别进行了参数估计实验与过驱动控制实验。其中参数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输出曲线能够很好拟合多压电驱动机构实验输出曲线,能够有效描述多压电驱动机构迟滞非线性输入输出特性,所提出的参数估计方法能准确估计模型参数。过驱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最小二乘控制分配算法的轨迹跟踪性能优于直接分配和最优分配,特别是期望轨迹为幅值130μm、频率10 Hz的正弦信号时,所提出的最小二乘控制分配算法的精度比直接分配算法提高了56.63%,比最优分配算法提高了4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压电驱动 迟滞非线性 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过驱动控制 最小二乘控制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应力耦合作用下盐岩应力松弛特性研究
15
作者 刘雯 范金洋 +3 位作者 刘文浩 陈结 刘伟 吴斐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4-2448,共15页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这类工程较以往常规工程情况更为复杂,岩石的应力松弛特性也会受更多因素影响。针对压缩空气储能工程特点,从新研究角度出发,进行了气压-应力耦合作用下盐岩应力松弛...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这类工程较以往常规工程情况更为复杂,岩石的应力松弛特性也会受更多因素影响。针对压缩空气储能工程特点,从新研究角度出发,进行了气压-应力耦合作用下盐岩应力松弛试验,探究不同气压、轴向启动应力条件下盐岩的应力松弛特性。结果表明:(1)盐岩的应力松弛宏观规律不受气压影响,气压-应力耦合作用下盐岩的应力松弛仍可划分为快速、减速、稳定松弛3个阶段。其中,快速松弛阶段的松弛量占整体松弛量50%左右,而稳定松弛阶段在整个松弛过程中占比最大;(2)盐岩应力松弛受轴向启动应力和气压影响,轴向启动应力和气压越高,应力松弛初速度越大,稳定松弛阶段的松弛速率越大,应力松弛度越大;(3)循环气压下盐岩的应力松弛为循环性松弛,松弛曲线受控于其循环上下限对应的恒定气压时盐岩的应力松弛曲线;(4)松弛后盐岩的环境扫描电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SEM)图像表明,微裂纹产生和发展是造成盐岩内部损伤的主要机制。松弛后盐岩的细观结构损伤主要有晶粒碎屑、晶内裂纹、沿晶裂纹和穿晶裂纹;(5)改进的非线性二单元广义Maxwell松弛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的启动应力、气压条件下盐岩的应力松弛行为,为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库的稳定性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气压-应力耦合 应力松弛 非线性应力松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称-时间对称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思睿 丘东元 +2 位作者 张波 陈艳峰 谢帆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87-3802,共16页
为解决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传输特性易受耦合系数和负载变化影响的问题,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被引入WPT系统。基于PT对称原理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简称PT-WPT)技术可在中等距离传输范围内实现恒功率、恒高效率的电能传输,自... 为解决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传输特性易受耦合系数和负载变化影响的问题,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被引入WPT系统。基于PT对称原理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简称PT-WPT)技术可在中等距离传输范围内实现恒功率、恒高效率的电能传输,自提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首先分析PT-WPT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对比耦合模模型和电路模型两种建模方法的异同;然后分别讨论负电阻的构造、耦合机构的类型以及充电功能的实现,为PT-WPT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最后总结PT-WPT系统的研究成果,讨论PT-WPT技术亟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 宇称-时间对称 非线性饱和负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成层海床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的流⁃固弱耦合分析
17
作者 范宏飞 王彦臻 +2 位作者 陈炜昀 陈国兴 赵凯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859,共11页
海床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是建设海洋工程的重要先期工作。以琼州海峡海底拟建隧道沿线4个典型钻孔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一种流⁃固弱耦合分析法模拟海水⁃海床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广义non⁃Masing本构模型(DCZ模型)模拟软弱海床土的动力非线性... 海床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是建设海洋工程的重要先期工作。以琼州海峡海底拟建隧道沿线4个典型钻孔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一种流⁃固弱耦合分析法模拟海水⁃海床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广义non⁃Masing本构模型(DCZ模型)模拟软弱海床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探讨海水、软弱海床沉积及基岩地震动特性对海床场地的地震反应的影响。主要结论为:海水对海床地震运动的抑制效果仅存在于海床浅层范围(<50 m),且对竖向地震反应的抑制效果优于水平向;海水对海床地表地震运动的抑制效果以及海床地震反应“高频抑制、低频放大”的频响现象与海水水深呈“正相关”;数值计算所得的水平向、竖向加速度β谱均值线在数个周期范围内高于陆域规范设计谱,表明海水、海床软弱沉积对海洋工程抗震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床场地 非线性地震反应 流⁃固弱耦合模型 琼州海峡 土的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线性机电耦合的电动振动台前馈控制研究
18
作者 钱一珉 侯祥雨 +2 位作者 李鸿光 孟光 刘显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1-110,共10页
电动振动台被广泛应用于振动测试领域,其本质是一个机电耦合换能系统。电动振动台在低频率大位移工况下,其悬挂系统刚度和励磁电流产生的磁场分布均会随动圈位置变化而呈现显著非线性变化。这些非线性因素会导致振动台在低频或超低频振... 电动振动台被广泛应用于振动测试领域,其本质是一个机电耦合换能系统。电动振动台在低频率大位移工况下,其悬挂系统刚度和励磁电流产生的磁场分布均会随动圈位置变化而呈现显著非线性变化。这些非线性因素会导致振动台在低频或超低频振动测试时产生严重的谐波失真,并进一步导致振动台低频振动难以控制。为实现动圈低频运动的精确控制,采用基于模型的前馈控制对驱动电流进行精准补偿。首先,建立了考虑振动台非线性刚度及非线性力系数的集总参数模型,分析并阐述了振动台工作过程中产生非线性现象产生的机理;其次,根据集总参数模型建立了振动台的动力学方程,并结合控制目标和自治方程求解得到系统中状态变量的变化情况,利用非自治方程反推出所需的前馈控制电流;最后,将前馈控制作用下动圈的运动与控制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数值算例表明,调整后的驱动电流能够大大缩小低频或超低频工况下振动台动圈的运动状态与跟踪目标之间的差距,有效地抑制了在振动台工作过程中非线性因素带来的谐波失真。该振动台前馈控制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振动台的工作精度,同时扩大振动台在低频测试时的工作行程和工作频率范围,为振动台控制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振动台 非线性耦合 前馈控制 谐波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扰动下多耦合非线性系统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19
作者 王定超 何德峰 谢永芳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2-704,共13页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数和相应的辅助优化问题.接着,利用辅助函数的最优值函数构造原始分布式EMPC的一类隐式收缩约束.然后,建立状态耦合分布式EMPC的递推可行性和闭环系统关于最优经济平衡点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Input-to-state stability,ISS).最后,以耦合的四个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s,CSTRs)为例,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控制 非线性系统 经济优化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裂隙岩体非线性渗流-法向应力耦合模型研究
20
作者 吴兵 盛建龙 +1 位作者 叶祖洋 周新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95-2504,共10页
为解决传统Forchheimer方程难以描述高围压及高水压耦合下单裂隙岩体非线性渗流问题,采用双弹簧Hooke模型(two-part Hooke’s model,简称TPHM)描述单裂隙水力开度与有效法向应力关系,将线性系数A及非线性系数B表征为有效法向应力的函数... 为解决传统Forchheimer方程难以描述高围压及高水压耦合下单裂隙岩体非线性渗流问题,采用双弹簧Hooke模型(two-part Hooke’s model,简称TPHM)描述单裂隙水力开度与有效法向应力关系,将线性系数A及非线性系数B表征为有效法向应力的函数,提出考虑单裂隙非线性渗流-法向应力耦合作用的Forchheimer修正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及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不同法向应力和裂隙水压下线性系数A及非线性系数B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裂隙在高围压、高水压条件下水力耦合效应显著,压力梯度-流量试验数据逐渐偏离传统Forchheimer方程,而Forchheimer修正模型仍然与试验数据吻合一致;当裂隙水压p恒等于0时,修正模型能够退化为不考虑水压力影响的传统Forchheimer方程;系数A、B对有效法向应力具有敏感性,随法向应力增大而非线性增大,随裂隙水压增大而非线性减小;与不考虑水力耦合模拟相比,考虑水力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型在相同流量下所需的压力梯度更小,模拟结果能用修正模型准确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向应力 水力耦合 非线性渗流 双弹簧Hook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