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0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face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model of atomic diffusion during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1
作者 ZHANG Wei-xi LUO Jiao +2 位作者 CHEN Xiao-hong WANG Bo-zhe YUAN H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806-819,共14页
Effects of ultrasonic bonding parameters on atomic diffusion, microstructure at the Al-Au interface, and shear strength of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mbining experiments and finite element (FE... Effects of ultrasonic bonding parameters on atomic diffusion, microstructure at the Al-Au interface, and shear strength of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mbining experiments and finite element (FE) simulation. The quantitative model of atomic diffus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ultrasonic bonding parameters, time and distance, i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atomic diffusion of the Al-Au interface.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fraction of Al atom is 7.35%, indicating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is model. During the process of ultrasonic bonding, Au8Al3 is the mai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at the Al-Au interface. With larger bonding forces, higher ultrasonic powers and longer bonding time,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remove the oxide particles from the Al-Au interface, which hinders the atomic diffusion. Therefore, the complicated stress state and the existence of oxide particles both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holes. The shear strength of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bonding force, ultrasonic power and bonding time. However,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ce of holes at especial parameters, the optimal ultrasonic bonding parameter is confirmed to be a bonding force of 23 gf, ultrasonic power of 75 mW and bonding time of 2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model of atomic diffusion Au_(8)Al_(3) shear strength ultrasonic 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nding strength in carbon steel sandwich panels under condition of diffusion-rolling with small reduc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靖 韩静涛 付定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393-395,共3页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by diffusion-rolling bonding with small reduction for carbon steel plates is the bonding assistant coat. Abonding assitant coat used below 850℃ was developed. It contained copper as basic elem...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by diffusion-rolling bonding with small reduction for carbon steel plates is the bonding assistant coat. Abonding assitant coat used below 850℃ was developed. It contained copper as basic element and zinc as main alloy element. Other small elements and rear metals were added to decrease the melting point and to obtain a better clouding and bigh plastic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razing and transient liquid diffusion welding, two carbon steel plates were rolled with small reduction by using self-made bonding assistant coat.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holding time are the main technology parameters for controlling the process of diffusion-rol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nding strength is the greatest when the bonding temperature is 830℃, holding time is 3 min and the reduction rate is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ding assistant coat diffusion-rolling steel sandwich panels bonding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ngth of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被引量:1
3
作者 JIANG Xiaoyu WU Wei MO Yirong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8-285,共8页
The concept of resonance-assisted hydrogen bonds(RAHBs)highlights the synergistic interplay between theπ-resonance and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This concept has been well-accepted in academia and is widely used ... The concept of resonance-assisted hydrogen bonds(RAHBs)highlights the synergistic interplay between theπ-resonance and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This concept has been well-accepted in academia and is widely used in practice.However,it has been argued that the seemingly enhanced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IMHB)in unsaturated compounds may simply be a result of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σ-skeleton framework.Thus,it is crucial to estimate the strength of IMHBs.In this work,we used two approaches to probe the resonance effect and estimate the strength of the IMHBs in the two exemplary cases of the enol forms of acetylacetone and o-hydroxyacetophenone.One approach is the block-localized wavefunction(BLW)method,which is a variant of the ab initio valence bond(VB)theory.Using this approach,it is possible to derive the geometries and energetics with resonance shut down.The other approach is Edmiston’s truncated localized molecular orbital(TLMO)technique,which monitors the energy changes by removing the delocalization tails from localized molecular orbitals.The integrated BLW and TLMO studies confirmed that the hydrogen bonding in these two molecules is indeed enhanced byπ-resonance,and that this enhancement is not a result ofσconstra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onance-assisted hydrogen bond bond strength Valence bond Block-localized wavefunction Truncated localized molecular orbi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nding stress—slip constitutive behavior between bars and grout concrete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怡 刘明 +1 位作者 周静海 王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841-844,共4页
To establish bonding stress—slip constitutive model between bars and grout concrete,13 test specimens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bonding behavior and the force transfer of bars adhered to grout concrete. The bonding ... To establish bonding stress—slip constitutive model between bars and grout concrete,13 test specimens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bonding behavior and the force transfer of bars adhered to grout concrete. The bonding stress development of bars adhered to grout concrete was analyzed. The local bonding stress—slip curve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a new bonding stress— slip constitutive model between bars and grout concrete wa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bonding stress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bar bond length,but it is strengthened when the splitting strength of grout concrete is increased. The model match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ll,and the regressing coefficient equals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t concrete reinforced masonry constitutive model splitting strength bonding stress SL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hot-humid exposure on static strength of adhesive-bonded aluminum alloys 被引量:4
5
作者 Rui ZHENG Jian-ping LIN +1 位作者 Pei-Chung WANG Yong-Rong W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20-228,共9页
The effect of hot-humid exposure(i.e., 40 C and 98% R.H.) on the quasi-static strength of the adhesive-bonded aluminum alloys was studie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t-humid exposure leads to the significant decreas... The effect of hot-humid exposure(i.e., 40 C and 98% R.H.) on the quasi-static strength of the adhesive-bonded aluminum alloys was studie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t-humid exposure leads to the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joint strength and the change of the failure mode from a mixed cohesive and adhesive failure with cohesive failure being dominant to adhesive failure being dominant. Careful analyses of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hysical bond is likely responsible for the bond adhesion between L adhesive and aluminum substrates. The reduction in joint strength and the change of the failure mode resulted from the degradation in bond adhesion, which was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the corrosion of aluminum substrate. In addition,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exposure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d the corrosion reaction of aluminum, which accelerated the degradation in joint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粘接 静强度 粘结破坏 接头强度 粘结强度 腐蚀反应 静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谐振器件表面导电层原子层沉积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龚婷 冯昊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5-185,共11页
目的 利用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在半球陀螺谐振子表面制备Pt导电层。方法 以ALD制备的氧化物/金属薄膜为谐振子过渡层,再沉积Pt为导电层。椭圆偏振光谱仪(SE)用于测试薄膜厚度。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扫... 目的 利用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在半球陀螺谐振子表面制备Pt导电层。方法 以ALD制备的氧化物/金属薄膜为谐振子过渡层,再沉积Pt为导电层。椭圆偏振光谱仪(SE)用于测试薄膜厚度。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薄膜组成、晶型、形貌及粗糙度。采用聚焦离子束-透射电子显微镜(FIB-TEM)结合能量色散X射线元素面分布(EDX-mapping)、线扫描分布谱揭示膜层微观结构。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薄膜和石英片的界面结合强度。结果 SE测试结果表明,Pt/氧化物薄膜体系的Pt平均厚度为123?,不均匀度仅为1.6%,Pt/金属薄膜体系的Pt平均厚度为155?,不均匀度为4%。XPS显示Pt薄膜主要成分由零价Pt构成,XRD检测到在2θ=39.8°处存在明显的Pt(111)衍射峰。SEM观测到薄膜表面Pt纳米颗粒分布均匀。AFM进一步揭示金属及Pt/金属薄膜粗糙度分别为1.47 nm和0.99 nm。FIB-TEM、EDX-mapping及线扫描分布谱结果表明Pt/氧化物和Pt/金属厚度均匀、致密,膜层界面的元素相互扩散。力学测试显示,氧化物过渡层使界面结合强度提升至7.1MPa,较无过渡层体系(3.0MPa)提高1.37倍;金属过渡层体系结合强度最高可达8.4 MPa。结论 ALD技术可以实现半球陀螺谐振子表面高均匀性、高结合强度的Pt薄膜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陀螺谐振子 原子层沉积 Pt薄膜 过渡层 均匀性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胶接技术的飞机复合材料连接强度特性研究
7
作者 赵维涛 张杰斯 +2 位作者 李淑萍 贾彩霞 孙嘉明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25,共8页
以共胶接、中间不加垫片的二次胶接和中间加垫片的二次胶接为研究对象,为了研究3种不同胶接技术连接而成的试验件强度特性的差异及其原因,通过对试验件的拉伸剪切性能试验及计算拉伸剪切应力值、异常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与差异原因分析,... 以共胶接、中间不加垫片的二次胶接和中间加垫片的二次胶接为研究对象,为了研究3种不同胶接技术连接而成的试验件强度特性的差异及其原因,通过对试验件的拉伸剪切性能试验及计算拉伸剪切应力值、异常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与差异原因分析,得到各个试验件载荷与位移的变化关系曲线及极限载荷、拉伸剪切应力值、统计结果和差异原因。得出结论:共胶接的极限载荷与拉伸剪切应力值均大于未加垫片的二次胶接,未加垫片的二次胶接的极限载荷与拉伸剪切应力值均大于加垫片的二次胶接,即共胶接具有最优的连接强度;气泡等一些微观机理的存在及胶缝和中间垫片的差异是导致3种胶接技术连接强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共胶接 二次胶接 胶接技术 连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封装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胶膜/玻璃黏合强度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刘鑫 江静华 +4 位作者 刘磊好 蔡建南 陈建清 马爱斌 宋丹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0,共9页
为提高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对光伏组件的封装质量,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系列EVA胶膜,首先通过测试EVA胶膜/玻璃的黏合强度优选了层压温度、时间和胶膜厚度,继而综合分析EVA胶膜组分对自身交联度与黏合... 为提高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对光伏组件的封装质量,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系列EVA胶膜,首先通过测试EVA胶膜/玻璃的黏合强度优选了层压温度、时间和胶膜厚度,继而综合分析EVA胶膜组分对自身交联度与黏合强度的影响,优选了助剂种类及含量,由此保证了改性EVA胶膜在不同储存环境下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层压温度和时间对EVA胶膜的交联度、黏合强度有显著影响,选择合适的层压温度(145℃)、层压时间(630 s)和胶膜厚度(6~8 mm)能够获得较高的交联度和黏合强度。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可显著提升EVA胶膜的黏合强度,适量添加交联剂(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TBEC)、光稳定剂(UV770、UV328、UV531及UV328)、抗氧剂(1010、1076)和阻燃剂[Mg(OH)_(2)]可改善胶膜的耐老化性能。保持干燥、避光的储存环境并减少封装前的储存时间(低于8个月),可有效避免EVA胶膜黏合强度的下降。利用以上优化的层压工艺、合适的胶膜厚度和助剂配比并控制储存条件,能有效提升EVA胶膜的黏合强度(48 h老化后的黏合强度最高可达58.5 N/cm,远超GB/T 29848—2018要求的30 N/cm),显著提高光伏组件的封装质量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封装胶膜 黏合强度 耐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高强卵石机制砂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9
作者 管民生 郑宗颖 +1 位作者 张坤 杜宏彪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6,共8页
为研究圆钢管高强卵石机制砂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通过27根圆钢管高强卵石机制砂混凝土短柱试件的推出试验,获取荷载-滑移曲线参数,分析了试件粘结滑移的发展阶段与机理,考察了试件不同位置分布对于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推导了考虑位... 为研究圆钢管高强卵石机制砂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通过27根圆钢管高强卵石机制砂混凝土短柱试件的推出试验,获取荷载-滑移曲线参数,分析了试件粘结滑移的发展阶段与机理,考察了试件不同位置分布对于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推导了考虑位置变化的粘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圆钢管高强卵石机制砂混凝土粘结滑移经历了胶结、滑移、摩阻力和后滑移四个阶段,试件不同位置处发生滑移的顺序不同;验证了所提出的圆钢管机制砂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在本文推出试验试件中的适用性,并基于上述本构模型,通过引入位置函数反映了试件局部粘结强度和滑移值的变化特点,提出了考虑位置变化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该改进模型能更完全地反映局部粘结滑移规律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 粘结滑移 粘结强度 圆钢管高强卵石机制砂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键作用的高强度水凝胶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林 姜方志 +2 位作者 张静玉 苑蕾 赵威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4,共6页
氢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较强的结合力、丰富的形成形式、动态可逆性等特点,在构筑高强度水凝胶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从氢键构筑高强度水凝胶的作用机制出发,综述了不同类型基于氢键作用的高强度水凝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组... 氢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较强的结合力、丰富的形成形式、动态可逆性等特点,在构筑高强度水凝胶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从氢键构筑高强度水凝胶的作用机制出发,综述了不同类型基于氢键作用的高强度水凝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组织工程、药物传输、柔性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高强度 水凝胶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胶接接头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张云鹏 梁福地 +4 位作者 杨康 董鹏飞 刘本刚 乔永莲 冯欢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1-715,共5页
采用结构胶对不同胶层厚度(0.5 mm、1.0 mm、1.5 mm、2.0 mm)、不同被粘物(织物/织物F1F1,预浸料/织物P1F1)以及不同环境(常温干态、高温湿态、水、航空煤油)条件下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单搭胶接结构进行拉伸剪切试验,研... 采用结构胶对不同胶层厚度(0.5 mm、1.0 mm、1.5 mm、2.0 mm)、不同被粘物(织物/织物F1F1,预浸料/织物P1F1)以及不同环境(常温干态、高温湿态、水、航空煤油)条件下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单搭胶接结构进行拉伸剪切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胶接接头断裂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探讨其破坏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胶层厚度从0.5 mm增加到1.5 mm时,试样常温干态拉伸剪切强度持续降低,减少了21.53%;胶层厚度增加到2.0 mm时强度有所回升;高温湿态环境条件下的强度逐渐减小,降低了49.25%。在相同胶层厚度、不同环境状态条件下,高温湿态环境下的强度最大,在水中浸泡过的强度最小;在常温干态及相同厚度条件下,P1F1的强度均比F1F1的强度大。通过观察胶接接头断面的电镜扫描结果发现,结构胶接接头的破坏模式主要为被粘物失效、胶层失效及两者的混合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胶 胶接接头 拉伸剪切强度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参数对AlSn20Cu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制备和结合强度的影响
12
作者 马春生 张子钰 +4 位作者 于长鑫 刘学 姜波 李霖森 付景国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1-220,242,共11页
目的适应发动机装置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轻量化的发展需求,提高发动机滑动轴承的主要原料——铝锡铜合金的表面综合性能,促进铝锡铜合金表面强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源频率、正向占空比对AlSn20Cu表面微弧氧... 目的适应发动机装置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轻量化的发展需求,提高发动机滑动轴承的主要原料——铝锡铜合金的表面综合性能,促进铝锡铜合金表面强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源频率、正向占空比对AlSn20Cu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将频率设置为300、600、900、1200、1500 Hz,将正向占空比设置为11%、30%、50%、70%、89%。利用扫描电镜、Image J软件和光学轮廓仪对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厚度、孔隙率、平均孔径、表面粗糙度等进行表征,结合电流变化曲线对陶瓷层生长过程和结合状态进行分析,采用大载荷划痕仪对陶瓷层结合强度进行表征,并进一步利用显微维氏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X射线法、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等对陶瓷层的表面硬度、物相组成、平均晶粒尺寸、表面应力和弹性模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改变电源频率和占空比,改变脉冲电流单个周期内有效工作总时间(频率升高总时间缩短,占空比升高总时间增加),从而影响陶瓷层的生长过程,进而使得陶瓷层的厚度、表面硬度、表面应力和弹性模量等指标随着反应的剧烈程度呈现相应的升降趋势,最终导致陶瓷层结合强度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当频率和占空比达到一定水平时,陶瓷层凭借适合的生长速率、晶粒尺寸、表面应力和弹性模量等表现出良好的结合强度。在电源频率900 Hz、占空比30%下制备得到的陶瓷层具备较高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锡铜合金 微弧氧化 频率 占空比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Zr基非晶钎料的钛/铜钎焊连接
13
作者 傅田 赵国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5-129,共5页
采用非晶态Zr-Ti-Cu-Ni钎料在830℃下实现了纯钛和纯铜的真空钎焊连接,借助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对接头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为2 min时,接头主要由未反应的钎料和Ti_(2)Cu、TiCu等组成。当保温时间... 采用非晶态Zr-Ti-Cu-Ni钎料在830℃下实现了纯钛和纯铜的真空钎焊连接,借助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对接头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为2 min时,接头主要由未反应的钎料和Ti_(2)Cu、TiCu等组成。当保温时间延长至5 min时,接头逐渐演变为由Ti_(2)Cu、TiCu和Cu_(4)Ti等组成的复杂多相组织。当保温时间进一步延长至10 min时,接头主要由TiCu组成。保温时间为5 min时,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4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铜连接 钎焊 锆基钎料 界面反应 连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胶粉对超高性能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黄杰 水中和 +3 位作者 亓习博 刘家宝 黄周龙 何静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52-2761,共10页
分别采用低醋酸乙烯(VA)含量的刚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粉、高VA含量的柔性EVA胶粉和以月桂酸乙烯酯为基础的疏水性EVA胶粉对超高性能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UHPECC)进行改性,分析三种不同类型EVA对UHPECC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 分别采用低醋酸乙烯(VA)含量的刚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粉、高VA含量的柔性EVA胶粉和以月桂酸乙烯酯为基础的疏水性EVA胶粉对超高性能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UHPECC)进行改性,分析三种不同类型EVA对UHPECC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应变、粘结强度、界面抗渗性能、收缩特性、水化程度、孔结构特性和微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三种类型EVA后,UHPECC的流动度和抗压强度会降低,但抗折强度、抗拉强度、粘结强度和界面抗渗性能会提升;刚性EVA组在抗折强度、抗拉强度、粘结强度方面表现最好,柔性EVA组在流动度、极限拉伸应变和降低收缩方面表现最好,疏水性EVA在界面抗渗性能方面表现最好;EVA的掺入会降低UHPECC的水化程度,同时降低孔隙率,增强纤维与基体之间的附着力,也会增加UHPECC与普通混凝土界面缺陷处的密实度,进而改善UHPECC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胶粉 超高性能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强度 极限拉伸应变 粘结强度 界面抗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约束构造剪力键插筒式风电机组基础受力性能研究
15
作者 戚菁菁 叶一宁 +3 位作者 蒋丽忠 吕伟荣 卢倍嵘 吴记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3-433,共11页
针对插筒式风电机组基础在长期风荷载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的问题,提出一种带约束构造剪力键插筒式风电机组基础环,基础砼利用带约束构造剪力键优异的抗剪刚度和抗劈裂性能,解决基础的嵌固刚度强韧性不足、风电机组塔筒基础耐久性不... 针对插筒式风电机组基础在长期风荷载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的问题,提出一种带约束构造剪力键插筒式风电机组基础环,基础砼利用带约束构造剪力键优异的抗剪刚度和抗劈裂性能,解决基础的嵌固刚度强韧性不足、风电机组塔筒基础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对传统栓钉基础环、穿孔钢筋剪力键基础环以及3组不同埋深的带约束构造剪力键基础环进行缩尺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模拟,揭示带约束构造剪力键插筒式风电机组基础的传力机制和损伤破坏机理,分析带约束构造剪力键在风电机组基础中的抗剪性能。结果表明,带约束构造剪力键具有更强的钢筒-砼基础界面刚度优势以及显著传力扩散优势,能更有效地连接钢制基础环与混凝土基础共同工作,充分发挥混凝土与钢筋的材料优点,有效提高砼基础的嵌固刚度及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剪切强度 组合结构 界面受剪 新型剪力键 嵌固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与预测
16
作者 陈家豪 刘立 +4 位作者 石浩然 黄海荣 王英彬 薛宇航 韩建军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7,共7页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BFRAC)之间的黏结性能,开展中心拉拔试验,制备42个试件以研究筋材直径、筋材表面特征及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对黏结强度的影响。并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黏结强度预...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BFRAC)之间的黏结性能,开展中心拉拔试验,制备42个试件以研究筋材直径、筋材表面特征及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对黏结强度的影响。并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黏结强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黏结强度随着BFRP筋直径的增大逐渐增大;黏结强度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逐渐降低;BFRP筋表面特征对黏结强度有较大影响,经表面黏砂处理的BFRP筋的黏结强度高于经表面喷砂处理的BFRP筋。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模型对黏结强度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预测精度较高。进一步完善了BFRP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机理,为BFRP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 中心拉拔试验 黏结强度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辅助微电铸法制备微混合器镍金属模具
17
作者 杜立群 王忠民 +2 位作者 郭柄江 刘柄男 尚柄泽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79,共11页
目的采用微电铸技术在不锈钢基底上进行微混合器镍金属模具的制备,以满足对高载荷下长期高精度的使用要求。方法为获得与镍铸层具有较高界面结合强度的金属基底,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了3种不锈钢基底(304、316和S136)与镍铸层... 目的采用微电铸技术在不锈钢基底上进行微混合器镍金属模具的制备,以满足对高载荷下长期高精度的使用要求。方法为获得与镍铸层具有较高界面结合强度的金属基底,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了3种不锈钢基底(304、316和S136)与镍铸层的分离功。此外,采用电解刻蚀方法提高了镍铸层与S136不锈钢的界面结合强度,并通过实验对电解刻蚀参数进行了优选。通过垂直拉伸法验证了分子动力学求解分离功的可靠性,并测量了较优刻蚀参数下和未刻蚀时镍铸层与S136不锈钢间的界面结合强度。结果S136不锈钢与镍铸层的分离功最大,界面结合强度最高,更适合作为微混合器镍金属模具的基底。通过分子动力学得到的3种不锈钢基底与镍铸层的分离功与实际的界面结合强度变化趋势相同。在刻蚀时间为60 s、刻蚀电压为10 V条件下,能获得合适的刻蚀深度、单边侧蚀量以及较大的表面粗糙度,该参数是提高界面结合强度的较优参数。刻蚀后镍铸层与S136不锈钢的界面结合强度为29.56 MPa,相较于未刻蚀时提高了218%。结论基于以上仿真和实验结果,制备了满足要求的微混合器镍金属模具,其模芯高度为59.3~61.4μm,最小线宽为60.2~61.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结合强度 微电铸 电解刻蚀 微混合器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接长度等对Ⅱ型APC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余琼 敖晟瑞 +4 位作者 唐子鸣 郭霖 谢青海 张志 陈振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为研究搭接长度和钢筋直径对Ⅱ型APC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63个该接头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分析了接头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延性和黏结应力等。结果表明:钢筋直径相同时,随搭接长度增加,平均黏结应力降低,试件强度、延性、最大力总伸长... 为研究搭接长度和钢筋直径对Ⅱ型APC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63个该接头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分析了接头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延性和黏结应力等。结果表明:钢筋直径相同时,随搭接长度增加,平均黏结应力降低,试件强度、延性、最大力总伸长率明显提高,残余变形整体呈下降趋势;钢筋拉断破坏试件强度、延性、最大力总伸长率和残余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加载过程中,套筒中部截面短边纵向和长边环向始终受拉;极限荷载下,随搭接长度增加,套筒中部截面短边侧环向压应变先转变为拉应变再向压应变发展,长边侧纵向压应变转变为拉应变;相对搭接长度相同时,极限承载力随钢筋直径增加而提高;提出的极限黏结强度及临界搭接长度计算公式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单拉工况下,钢筋直径不大于18 mm时,建议接头搭接长度大于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APC接头 拉伸性能 搭接长度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雪机技术和传统技术应用于缺损乳牙树脂修复老化后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韩曼曼 吕晶 +3 位作者 关健 王曼泽 吕学超 金星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512,共8页
目的评估扫雪机技术应用于缺损乳牙树脂粘接修复与分层充填技术、衬洞技术在老化后的剪切粘接强度、边缘完整性和纳米微渗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牙冠完整的乳前牙51颗、乳磨牙30颗。实验分为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 目的评估扫雪机技术应用于缺损乳牙树脂粘接修复与分层充填技术、衬洞技术在老化后的剪切粘接强度、边缘完整性和纳米微渗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牙冠完整的乳前牙51颗、乳磨牙30颗。实验分为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分别进行剪切粘接强度实验、边缘完整性实验和纳米微渗漏实验,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在老化后的粘接强度、边缘完整性和银离子纳米微渗漏方面的差异。结果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剪切粘接强度的中位数分别为2.45、5.72、9.43 MPa,衬洞组和扫雪机组明显大于分层充填组(P<0.05),衬洞组和扫雪机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整体边缘完整率的中位数分别为55.38%、48.25%、65.6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充填组、衬洞组、扫雪机组纳米微渗漏的中位数分别为11.71%、9.47%、11.5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扫雪机技术应用于乳牙缺损修复时可提高剪切粘接强度,改善边缘完整性,降低纳米微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扫雪机技术 窝洞衬洞 分层充填 剪切粘接强度 边缘完整性 纳米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添加剂对铝锡铜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制备和结合强度的影响
20
作者 刘勇 张子钰 +3 位作者 付景国 刘学 晁海彬 马春生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5-275,共11页
目的满足内燃机技术不断进步对轴瓦材料提出的耐更高负荷、更长使用寿命的需求,推动铝锡铜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方法采用恒压模式,选择碳酸钠和钨酸钠作为微弧氧化电解液添加剂,首先探究碳酸钠浓度对微弧氧化陶瓷... 目的满足内燃机技术不断进步对轴瓦材料提出的耐更高负荷、更长使用寿命的需求,推动铝锡铜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方法采用恒压模式,选择碳酸钠和钨酸钠作为微弧氧化电解液添加剂,首先探究碳酸钠浓度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过程、基本特征指标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然后以碳酸钠浓度优化结果为基础,进一步分析钨酸钠浓度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影响。利用微弧氧化电源自带的软件采集反应中的电流数据;利用扫描电镜表征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和厚度;通过ImageJ软件分析陶瓷层表面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利用光学轮廓仪表征陶瓷层表面粗糙度;通过划痕试验对陶瓷层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利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测量陶瓷层硬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陶瓷层的物相组成;通过X射线法分析陶瓷层的应力状态;利用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对陶瓷层弹性模量进行分析。结果碳酸钠和钨酸钠均对微弧氧化反应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陶瓷层厚度、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加,但表面微观形貌、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变化不显著。碳酸钠对陶瓷层结合强度影响较小,但钨酸钠浓度的变化使得陶瓷层结合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结论碳酸钠质量浓度为10 g/L、钨酸钠质量浓度为4 g/L时制备得到的微弧氧化陶瓷层因具有较好的结合状态和较低的平均晶粒尺寸、弹性模量和表面应力展示出较高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锡铜合金 微弧氧化 结合强度 添加剂 碳酸钠 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