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蓄热耦合太阳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供热系统优化
1
作者 于静梅 王一琦 蔡曜阳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8,共6页
针对中国供热系统低碳化转型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设计一套耦合相变蓄热箱、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和水源热泵的低碳供热系统,减少太阳能利用成本。使用TRNSYS软件搭建供热系统模型,以呼和浩特市某员工宿舍为研究对象,费用年值、[火... 针对中国供热系统低碳化转型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设计一套耦合相变蓄热箱、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和水源热泵的低碳供热系统,减少太阳能利用成本。使用TRNSYS软件搭建供热系统模型,以呼和浩特市某员工宿舍为研究对象,费用年值、[火用]效率和电能自给率为目标函数,集热器面积等系统关键参数作为决策变量,采用NSGA-Ⅱ算法对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和TOPSIS方法寻找最优解。优化结果表明:在集热器面积为912 m^(2)、热泵额定制热量为109 kW、使用相变材料体积为8.25 m^(3)、地埋管孔数为24、启动集热器时的辐照强度为121 W/m^(2)、集热器配给流量为54 kg/(m^(2)·h)时,系统达到最优,此时系统费用年值为15.06万元,电能自给率为52.8%,[火用]效率为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太阳能 水源热泵 有机朗肯循环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冬季大气水溶性有机碳的气–粒分配和光学特性
2
作者 薛永文 曹芳 +5 位作者 俞浩然 洪一航 吴继炎 吴长流 杨池 章炎麟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9-469,共11页
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含碳气溶胶中重要的吸光性组分,在大气中以气相(WSOC_(g))和颗粒相(WSOC_(p))两种形态存在。WSOC_(g)作为前体物和中间产物向WSOC_(p)的转化是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的主要途径,研究WSOC_(g)和WSOC_(p)相互... 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含碳气溶胶中重要的吸光性组分,在大气中以气相(WSOC_(g))和颗粒相(WSOC_(p))两种形态存在。WSOC_(g)作为前体物和中间产物向WSOC_(p)的转化是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的主要途径,研究WSOC_(g)和WSOC_(p)相互转化机制及其光学性质对治理大气二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1年冬季同步采集南京市1 h分辨率气体样本和PM_(2.5)样本各240组,并分析样本中WSOC_(g)和WSOC_(p)的质量浓度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冬季南京市WSOC_(g)(38.2±2.7μg/m3)显著高于WSOC_(p)(14.1±3.7μg/m3),表明大气中WSOC主要存在于气相中。采样期间WSOC颗粒相分数(F_(p))和其日变化结果显示,F_(p)值受相对湿度、温度和光化学的综合影响。进一步探究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F_(p)的影响条件,发现高相对湿度下F_(p)与气溶胶液态水含量(ALWC)有较好相关性(R^(2)=0.68,P<0.01)。WSOC_(g)和WSOC_(p)在365 nm波段处的光吸收强度(B_(absg)和B_(absp))相当,并且当大气中PM_(2.5)质量浓度增加时,B_(absp)和单位质量吸收效率(MAEp)增加,而B_(absg)和MAEg降低,表明WSOC_(g)中的吸光性组分可能更容易作为SOA的前体物质向WSOC_(p)中分配。WSOC_(p)、WSOC_(g)与黑碳(BC)对B_(abs)的相对贡献分别为0.21±0.27、0.24±0.17和0.55±0.03,WSOC_(p)和WSOC_(g)对B_(abs)的相对贡献都在中午达到峰值,可能与光化学作用产生的吸光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碳(WSOC) 气相 颗粒相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残余有机物富集浓缩方法的优化与构建——以微量有机污染物和生物毒性检测为导向
3
作者 王永坤 姚宇 +4 位作者 雷振 马晓妍 陈荣 王晓昌 张广胜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11-4321,共11页
以微量有机污染物(OMPs)和生物毒性检测为导向,系统考察4种水样预处理和7种不同活化洗脱溶剂组合对有机组分富集浓缩的影响,筛选并确立优化方法.结果表明,调节水样pH值为酸性(2.5)同时加入体积分数为5%的甲醇,活化洗脱溶剂组合为10mL甲... 以微量有机污染物(OMPs)和生物毒性检测为导向,系统考察4种水样预处理和7种不同活化洗脱溶剂组合对有机组分富集浓缩的影响,筛选并确立优化方法.结果表明,调节水样pH值为酸性(2.5)同时加入体积分数为5%的甲醇,活化洗脱溶剂组合为10mL甲醇、10mL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混合液(1:1),HLB(500mg/6mL)和LC-18(500mg/6mL)串联使用时,综合性指标DOC回收率可达88%;与传统甲醇方法相比,优化方法对10种不同logK_(ow)的OMPs回收效果均有提高,提高的倍数范围为1.3~15.9;获取的再生水有机物浓缩液用于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检测分析时,生物毒性效应达到EC50所需要的水样体积可减少4.4倍,显著提高检测有效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固相萃取 溶解性有机物 微量有机污染物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骨架的在线微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酚类化合物
4
作者 张成江 秦悦 +6 位作者 李玉凰 谭梦 雷佳红 蒋红 蒋欣庆 张艳飞 张浪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3-1690,共8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共价有机骨架(COF)在线微固相萃取(μ-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检测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以1,3,5-苯三甲酰肼(Bth)和1,3,5-三甲酰基间苯三酚(Tp)为有机单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Bth-Tp COF材料,其结构和形貌表征表明材料... 该文建立了一种共价有机骨架(COF)在线微固相萃取(μ-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检测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以1,3,5-苯三甲酰肼(Bth)和1,3,5-三甲酰基间苯三酚(Tp)为有机单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Bth-Tp COF材料,其结构和形貌表征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将Bth-Tp作为微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5种酚类的分离富集,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考察了影响萃取性能的主要因素;与4种商业化材料相比,其萃取效果显著优于商用材料。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环境水样中5种酚类化合物进行检测。方法在0.50~20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检出限(S/N≥3)为0.10~2.00μg/L,饱和萃取容量为2.65~7.84μg。在3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2.5%~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7.0%。与传统的酚类化合物富集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 在线微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酚类化合物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磁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
5
作者 袁光年 马继平 +1 位作者 李原琨 李爽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4-903,I0001,I0002,共12页
磺胺类抗生素(SAs)可被人体或动物代谢,随后通过地表径流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开发一种针对水中SAs的简单、快速、高效且灵敏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Fe₃O₄@TpDT,并... 磺胺类抗生素(SAs)可被人体或动物代谢,随后通过地表径流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开发一种针对水中SAs的简单、快速、高效且灵敏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Fe₃O₄@TpDT,并将其作为磁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环境水体中8种SAs的吸附与富集。为获得最佳萃取效率,本研究系统考察了萃取条件(材料用量、水样pH、吸附时间)和洗脱条件(洗脱溶剂的类型及体积、洗脱时间)。优化结果显示,Fe₃O₄@TpDT吸附剂在6 min内即可完全吸附目标化合物,使用1 mL甲醇洗脱2 min,目标化合物便可充分解吸。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环境水样中8种SAs的新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8种SAs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26),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80~3.44 ng/L和2.66~11.47 ng/L。在空白水样(水厂水)中进行3个水平(50、500和800 ng/L)的加标回收试验,8种SAs的回收率为73.0%~112.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4.4%~12.5%和8.7%~19.2%。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水厂水、水库水和海水中SAs的测定,结果表明,水厂水均未检出8种SAs,在水库水中检出3种SAs,在海水中检出1种SAs;在3个加标水平(50、500和800 ng/L)下,水库水和海水中8种SAs的回收率为55.0%~10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4.0%。该方法操作简单,萃取时间短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环境水体中SAs的富集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 磁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磺胺类抗生素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多孔碳材料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盼 马继平 +2 位作者 李爽 程嘉雯 黄超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4,共11页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外源性物质,其进入生物体后会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生殖发育毒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环境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由金属有机骨...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外源性物质,其进入生物体后会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生殖发育毒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环境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由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多孔碳材料(UiO-66-C),并将其作为萃取吸附剂来富集水中的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4-叔辛基苯酚、4-壬基酚、壬基酚)。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水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UiO-66-C进行表征,证明了该材料的成功制备。对DSPE条件进行优化,包括UiO-66-C用量、水样pH、吸附时间、洗脱液种类及体积、洗脱时间和离子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在0.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0.13μg/L和0.03~0.42μ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10.6%和6.1%~13.2%。将该方法应用于自来水和地表水的检测,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7.1%~116.6%;在自来水样品中未检测到4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而在地表水中检测到微量的4-壬基酚和壬基酚,检出水平分别为1.38μg/L和0.26μg/L。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环境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分散固相萃取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3种得克隆类物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原琨 黄超囡 +2 位作者 周乾 程嘉雯 马继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9-989,共11页
得克隆类物质是一类添加型阻燃剂,具有持久性、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可在环境介质中长期存在,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研究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与三醛基间苯三酚-联苯胺复合材料(TpBD)相结合,制备了磁性共价... 得克隆类物质是一类添加型阻燃剂,具有持久性、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可在环境介质中长期存在,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研究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与三醛基间苯三酚-联苯胺复合材料(TpBD)相结合,制备了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Fe_(3)O_(4)@TpBD),并将其作为磁固相萃取吸附剂,建立了环境水体中3种得克隆类物质的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分析方法。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Fe_(3)O_(4)@TpBD的形貌、粒径、表面基团和结构等进行表征,并考察了Fe_(3)O_(4)@TpBD用量、水样pH、萃取时间、洗脱剂种类及体积、洗脱时间和离子强度等对目标分析物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目标分析物在2~10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18~0.27 ng/L,定量限为0.60~0.92 n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4.2%~16.2%(n=6)和6.9%~15.7%(n=6)。将该方法应用于4种实际水样中得克隆类物质的分析检测,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3种得克隆类物质的回收率为77.8%~113.4%,相对标准偏差为2.5%~16.3%。该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环境水体中得克隆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 磁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 得克隆类物质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复合气凝胶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7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鑫 吴阁格 +2 位作者 崔文连 李爽 马继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2-1051,共10页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PCAs)在水体中难以降解,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需建立有效测定水体中痕量PCAs的方法。本文以常温干燥法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海藻酸钠气凝胶材料MIL-101(Fe)-NH 2/SA作为分散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对环...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PCAs)在水体中难以降解,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需建立有效测定水体中痕量PCAs的方法。本文以常温干燥法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海藻酸钠气凝胶材料MIL-101(Fe)-NH 2/SA作为分散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对环境水体中的7种PCAs进行吸附和富集,从萃取条件(气凝胶中MIL-101(Fe)-NH 2与海藻酸钠比例、水样pH、萃取时间)、洗脱条件(洗脱溶剂比例、洗脱时间、洗脱体积)、离子强度(盐度)等方面对萃取效果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萃取效果。优化结果显示,吸附剂在12 min内可以对目标物进行完全吸附,用总体积为4 mL的含1.5%甲酸的甲醇洗脱30 s,目标物可以充分解吸。在最优条件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建立了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气凝胶测定水体中7种PCAs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0~1.52 ng/L和1.00~5.00 ng/L。在低(8 ng/L)、中(80 ng/L)、高(800 ng/L)3个水平下进行精密度试验,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以RSD计)分别为6.5%~17.1%和7.4%~19.4%。该方法应用于地表水、海水、垃圾渗滤液的检测中,检出量为0.6~19.3 ng/L;在8、80、800 ng/L 3个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1.7%~120.3%。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为环境水体中苯氧羧酸类物质的痕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分散固相萃取 复合气凝胶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苯氧羧酸除草剂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Orbitrap/MS技术在线分析水体中有机污染物
9
作者 姚超 邢江涛 +1 位作者 车金水 赵紫珺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08-118,共11页
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中,卤代烃和异味物质作为两类关键指标受到了特别关注。为此,开发了一种高通量在线分析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多功能样品前处理全自动取样、顶空箭形固相微萃取(HS-SPME Arrow)... 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中,卤代烃和异味物质作为两类关键指标受到了特别关注。为此,开发了一种高通量在线分析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多功能样品前处理全自动取样、顶空箭形固相微萃取(HS-SPME Arrow)和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GC-Orbitrap/MS)技术,用于在线筛查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对两类指标开展定量分析。通过对萃取头材料、平衡温度、萃取时间等进行条件试验,优化了HS-SPME Arrow技术,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实现了对31种目标有机污染物的高效、灵敏检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的特征,检测结果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的要求。此外,借助GC-Orbitrap/MS技术强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该方法还可以对水中其他未知污染物进行非靶向筛查,从而为全面评估饮用水安全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GC-Orbitrap/MS) 顶空箭形固相微萃取 水质 在线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控相转移催化——水/有机两相催化新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金子林 梅建庭 蒋景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41-946,共6页
综述了“温控相转移催化”的原理 ,温控膦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水溶性极小的底物高碳烯烃的水 /有机两相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
关键词 水溶性膦配体 温控相转移催化 水/有机两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水-有机)烯烃氢甲酰化研究与开发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子林 梅建庭 蒋景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1-227,共7页
从工业开发的角度对近10多年来水-有机两相烯烃氢甲酸化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重点介绍了具有环境友好特色、在均相络合催化工业生产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进展──丙烯水-有机两相氢甲酸化制工丁醛的RCP/RP工艺的成功开发,以及将水... 从工业开发的角度对近10多年来水-有机两相烯烃氢甲酸化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重点介绍了具有环境友好特色、在均相络合催化工业生产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进展──丙烯水-有机两相氢甲酸化制工丁醛的RCP/RP工艺的成功开发,以及将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用于高碳烯烃氢甲酰化遇到的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途径.其中特别介绍了由作者建立的“温控相转移催化”概念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相转移催化 催化剂 氢甲酰化 两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友珠 杨意泉 +2 位作者 林国栋 张鸿斌 蔡启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7-417,共11页
概述了烯烃氢甲酰化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分子设计的发展和水平 ,讨论有关水溶性铑膦配合物的结构、性能和在氢甲酰化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内容包括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和负载型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催化剂失活机... 概述了烯烃氢甲酰化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分子设计的发展和水平 ,讨论有关水溶性铑膦配合物的结构、性能和在氢甲酰化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内容包括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和负载型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催化剂失活机理 ,并藉以说明水溶性配体和催化剂的合成、两相催化的应用开拓以及新型催化体系的设计乃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催化 氢甲酰化 负载水相催化剂 催化剂结构 水溶性铑膦配合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肖珂 王勇 +3 位作者 路鑫 孔宏伟 姚庆红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0,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GC/MS)法对石化工业废水中的痕量有机物进行检测和分析。针对废水中存在的几种主要有机物,对影响SPME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的方法在所测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0 98~1 00),检...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GC/MS)法对石化工业废水中的痕量有机物进行检测和分析。针对废水中存在的几种主要有机物,对影响SPME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的方法在所测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0 98~1 00),检测限达0 3~29 1μg/L,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回收率为78 6%~125 1%。采用该方法对某石化工业废水样品中主要存在的25种痕量有机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便、准确的分析方法,所测得的结果可为废水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微萃取 废水 痕量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技术在水源地特定项目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晓茹 周怀东 +2 位作者 刘玲花 高继军 袁浩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61,共5页
采用C18固相萃取(SPE)技术测定水中36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包括硝基苯类、氯苯类、有机氯农药类、有机磷农药类、多环芳烃类共五类有机化合物,用GC-MS分析。研究了有机改性剂对回收率的影响,1L水样加入7ml甲醇对回收率有较好改善。... 采用C18固相萃取(SPE)技术测定水中36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包括硝基苯类、氯苯类、有机氯农药类、有机磷农药类、多环芳烃类共五类有机化合物,用GC-MS分析。研究了有机改性剂对回收率的影响,1L水样加入7ml甲醇对回收率有较好改善。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为51%~118%,相对标准偏差在1 90%~9 79%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 02μg L^0 32μg L。该方法适用于监测水源水中多种痕量SVO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半挥发性有机物 GC-MS 水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水源地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 被引量:21
15
作者 沈幸 刘云 +3 位作者 鲜啟鸣 邹惠仙 孙成 高士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6-398,共3页
太湖某水源地水样经C18柱富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定性测定其中的有机物。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分别采样,在检测到的近百种有机化合物中有40种出现频率很高,同时运用内标法对其进行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表明脂肪族化合... 太湖某水源地水样经C18柱富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定性测定其中的有机物。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分别采样,在检测到的近百种有机化合物中有40种出现频率很高,同时运用内标法对其进行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表明脂肪族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异氰尿酸三甲酯的相对含量较高,值得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挥发性有机物 水源地水体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吕天峰 张宝 +1 位作者 滕恩江 吕怡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7-960,964,共5页
提出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体中24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含量的方法。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用85μm聚丙烯酸酯纤维作为微萃取头的涂层,萃取温度及时间分别为50℃和30min。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分... 提出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体中24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含量的方法。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用85μm聚丙烯酸酯纤维作为微萃取头的涂层,萃取温度及时间分别为50℃和30min。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电子轰击离子源全扫描监测模式检测。24种SVOC’S的质量浓度在1.O~40g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11~0.39/ag·L-1之间。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左51.0~95.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均小于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微萃取 半挥发性有机物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含量与分布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孙剑辉 柴艳 +2 位作者 张干 李军 王国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了解黄河中下游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分布规律及其来源,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了黄河中下游干支流26个水样。结果表明:水相OCPs的总含量为2.66~109.55ng/L,其中HCB、DDTs与HCHs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25~56.83ng/L、0... 为了解黄河中下游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分布规律及其来源,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了黄河中下游干支流26个水样。结果表明:水相OCPs的总含量为2.66~109.55ng/L,其中HCB、DDTs与HCHs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25~56.83ng/L、0.06~10.84ng/L和0.73—48.09ng/L;支流污染较干流严重。悬浮相OCPs的含量为6.30-698.05ng/g,主要组分DDTs和HCHs的含量分别为2.39-469.28ng/g和1.30~187.12ng/g。工业废水和受污染严重支流的汇入、农药的长期使用是黄河中下游有机氯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水相 悬浮相 DDTS HCHS 黄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体中5种典型有机紫外防晒剂 被引量:20
18
作者 丁怡然 黄云 +5 位作者 赵婷婷 蔡倩 罗玉 黄斌 张榆霞 潘学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9-634,共6页
建立了水体中5种典型有机紫外防晒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EHMC)、二苯酮-3(benzophenone-3,BP-3)、4-甲基苄亚基樟脑(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4-MBC)、奥克立林( octo-crylene,OC)和胡... 建立了水体中5种典型有机紫外防晒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EHMC)、二苯酮-3(benzophenone-3,BP-3)、4-甲基苄亚基樟脑(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4-MBC)、奥克立林( octo-crylene,OC)和胡莫柳酯(homosalate,HMS)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对 HMS、BP-3衍生化条件进行了系统的优化。以100μL 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 N,O-bis( trimethylsilyl)trifluoroacetamide,BSTFA)为衍生化试剂,在100℃下反应100 min。水样固相萃取选用 Oasis HLB 萃取柱(0.5 g),洗脱溶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1∶1,v / v),水样 pH 3~5。该方法对5种化合物的检出限范围为0.5~1.2 ng / L,定量限范围为1.4~4.0 ng / L。最佳实验条件下,加标水样回收率为87.85%~102.34%,相对标准偏差(n =3)均小于5%。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昆明市第一污水厂进出口水样中目标物质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化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有机紫外防晒剂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_3(CO)_9(TPPTS)_3催化的水/有机两相芳香硝基化合物CO选择性还原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梅建庭 蒋景阳 +2 位作者 肖启明 李亚明 金子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94-897,共4页
将水溶性膦 /钌配合物 Ru3( CO) 9( TPPTS) 3( TPPTS:三苯基膦三 -间磺酸钠 )用于以 CO为还原剂的水 /有机两相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还原为芳胺的反应 ,发现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中以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AB)... 将水溶性膦 /钌配合物 Ru3( CO) 9( TPPTS) 3( TPPTS:三苯基膦三 -间磺酸钠 )用于以 CO为还原剂的水 /有机两相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还原为芳胺的反应 ,发现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中以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AB)的效果最好 .以邻氯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浓度、 Na OH浓度、反应温度、压力等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当反应条件为 1 2 0℃ ,4 MPa,3 mol/ L Na OH时 ,反应 8h,邻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和邻氯苯胺的选择性均可达到 99.9% .而且对含有羰基、氰基的芳香硝基化合物也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催化剂循环 3次后 ,邻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和邻氯苯胺的收率仍可达到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硝基化合物 CO选择性还原 芳胺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有机氯农药 被引量:26
20
作者 邰超 齐永安 +1 位作者 庞玉娟 赵同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29,共4页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快速测定水中14种痕量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浸入式直接固相微萃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两种方式对不同有机氯农药的富集效率,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1 ng/L^10 ng/L,定量下限为0....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快速测定水中14种痕量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浸入式直接固相微萃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两种方式对不同有机氯农药的富集效率,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1 ng/L^10 ng/L,定量下限为0.2 ng/L^40 ng/L,RSD<8%,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67.0%~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有机氯农药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