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潮复合膜水分子扩散吸附规律及其老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小黎 李星华 +3 位作者 许文 吴昊昱 高洋洋 张欢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了探究多层结构的防潮复合膜对水蒸汽分子的阻隔性能,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水蒸汽分子在复合膜中的扩散吸附行为,并且采用并联模型获得了水蒸汽分子在防潮复合膜中的渗透系数(扩散系数与溶解系数之积)。结果显示:水蒸汽分子... 为了探究多层结构的防潮复合膜对水蒸汽分子的阻隔性能,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水蒸汽分子在复合膜中的扩散吸附行为,并且采用并联模型获得了水蒸汽分子在防潮复合膜中的渗透系数(扩散系数与溶解系数之积)。结果显示:水蒸汽分子在复合膜中的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而其溶解系数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渗透系数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同时,多层结构的复合膜中,聚偏氯乙烯(PVDC)的水蒸汽阻隔性效果最佳,其次是聚乙烯(PE),最后是尼龙6(PA6)。另外,为研究复合膜的耐老化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不同老化时间和不同湿度下复合膜的化学结构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膜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材料性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潮复合膜 水蒸汽分子 渗透系数 分子模拟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乳酸和纳米纤维素的微纳复合膜微包装的保鲜机理研究
2
作者 黎海凌 彭国兴 +2 位作者 郭艳平 高艳飞 高志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1,共7页
目的开发和评估一种基于聚乳酸(PLA)和纳米纤维素(NFC)的微纳复合膜包装材料,以提高果蔬保鲜效果,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替代果蔬进行定量化测试,通过改变NFC(质量分数为0.5%)与不同浓度、粒径PLA... 目的开发和评估一种基于聚乳酸(PLA)和纳米纤维素(NFC)的微纳复合膜包装材料,以提高果蔬保鲜效果,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替代果蔬进行定量化测试,通过改变NFC(质量分数为0.5%)与不同浓度、粒径PLA微粒的混合液喷涂次数,研究它对PET薄膜氧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和辐射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NFC(质量分数为0.5%)喷涂5次时,复合膜的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最低;纤维素中加入适中浓度和粒径(如30μm)的PLA微粒能够增强氧气阻隔性能,降低PET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5次喷涂为平衡点,过多喷涂,其阻湿性能反而下降;NFC和PLA微粒的添加使得PET薄膜具有一定的辐射散热效果。结论适当的NFC和PLA微粒浓度、粒径,以及喷涂次数可显著提高复合膜的性能,该微纳复合膜通过提升纤维素膜均匀性增强阻氧、阻湿性能,具有潜在的辐射降温作用,为果蔬保鲜微包装材料的开发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纤维素 微纳复合膜 微包装 氧气透过率 水蒸气透过率 辐射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及内容物对食品塑料包装膜阻隔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丽萍 杨化浩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塑料包装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包装,作为食品保存的组成部分,对食品的运输、销售、保质和保鲜都有重要作用。阻隔性能是塑料包装膜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所包装的内容物均可对食品塑料包装膜的阻隔性能产生影响... 塑料包装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包装,作为食品保存的组成部分,对食品的运输、销售、保质和保鲜都有重要作用。阻隔性能是塑料包装膜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所包装的内容物均可对食品塑料包装膜的阻隔性能产生影响。本文从这两个因素考虑,第1部分实验选取了6类典型的对存储和流通环境有要求的食品(如需要冷藏、冷冻的食品)及对应的塑料包装膜,测试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阻隔性能。第2部分实验选取了不同种类的食品(如坚果和新鲜蔬果等)及对应的塑料包装膜,通过模拟揉搓实验,测试塑料膜阻隔性能的变化,考察内容物对包装膜阻隔性能的影响。结合两部分实验内容,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为不同种类食品塑料包装膜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塑料包装膜 阻隔性能 氧气透过量 水蒸气透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型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研制及其性能分析
4
作者 姚建民 毕昕媛 +4 位作者 李瑞珍 姚媛媛 刘钊 杨瑞平 姜丽娜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0,共6页
对聚碳酸亚丙酯(PPC)、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抗老化聚碳酸酯丙烯酯(PCU)、偶联性强力渗水助剂(SJ)以及抗紫外助剂进行组配,结合吹塑温度等工艺设定等的优选,研制出了厚度为0.006 mm±0.0002 mm超薄型全生物... 对聚碳酸亚丙酯(PPC)、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抗老化聚碳酸酯丙烯酯(PCU)、偶联性强力渗水助剂(SJ)以及抗紫外助剂进行组配,结合吹塑温度等工艺设定等的优选,研制出了厚度为0.006 mm±0.0002 mm超薄型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产品。该产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拉伸负荷纵向/横向为2.92 N/1.90 N;断裂标称应变纵向/横向为195%/522%;直角撕裂负荷纵向/横向为0.9 N/1.1 N;安全有效使用寿命期≥86 d;水蒸气透过量<370 g(m^(2)·24 h)^(-1),上述指标全部达到国标GB/T 35795—2017中0.01 mm膜的性能指标要求。此外还增加了透气和渗水功能,透气性能为60 s(23℃·100 mm·100 mm·20 g)^(-1),渗水速率≥15000 g(23℃·m^(2)·24 h)^(-1),碱降解速率≥8.5 g/(23℃·10 g·48 h)。该产品性能优良,与0.01 mm全生物降解地膜相比,单位面积用量可减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降解渗水地膜 水气透过量 节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纤维合成革透水汽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闫子妍 赵立环 +3 位作者 王玉稳 杨玉洁 李艳艳 陈雨龙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8,100,共9页
超细纤维合成革(简称超纤革)是替代天然皮革的理想材料,但超纤革的透水汽性能与天然皮革相比仍存在差距,有待提升。文章概述了超纤革的制备过程,分析了超纤革的性能及其在透水汽性能方面的不足,并从超纤革的主要组分,即超纤革基布和聚... 超细纤维合成革(简称超纤革)是替代天然皮革的理想材料,但超纤革的透水汽性能与天然皮革相比仍存在差距,有待提升。文章概述了超纤革的制备过程,分析了超纤革的性能及其在透水汽性能方面的不足,并从超纤革的主要组分,即超纤革基布和聚氨酯树脂入手,探讨了超纤革透水汽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对超纤革基布的水解、增加活性基团和亲水剂等改性方法,阐述了对聚氨酯树脂的填料、接枝聚合和共混等改性措施,探讨了对超纤革的后整理改性选项,最后提出了超纤革透水汽性能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合成革 透水汽性能 革基布 聚氨酯树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朊粉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江睿钊 石林凡 +3 位作者 任中阳 杨燊 张玉苍 翁武银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5,共7页
为利用枧水处理的谷朊粉(WG)改良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质,考察了m_(WG)∶m_(SPI)分别为0∶10、1∶9、2∶8、3∶7、4∶6时对复合膜理化性质的影响,测定膜的微观结构、蛋白结构、机械性能等理化性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添加的WG主... 为利用枧水处理的谷朊粉(WG)改良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质,考察了m_(WG)∶m_(SPI)分别为0∶10、1∶9、2∶8、3∶7、4∶6时对复合膜理化性质的影响,测定膜的微观结构、蛋白结构、机械性能等理化性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添加的WG主要聚集在复合膜下表面,当m_(WG)∶m_(SPI)超过2∶8时膜的下表面网络结构会遭到破坏。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的结果,发现WG会阻碍SPI分子之间的交联。SPI膜的抗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6.60 MPa和54.91%,伴随WG的添加抗拉伸强度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逐渐上升。复合膜的水蒸气阻隔能力和上表面接触角随着WG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当m_(WG)∶m_(SPI)增加到2∶8时,WG/SPI复合膜的b*值达到了18.72的高值。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结果表明,在m_(WG)∶m_(SPI)为1∶9时,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添加枧水预处理的WG能提高SPI膜的部分物理性质,这将为SPI膜理化性质改良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谷朊粉 枧水 复合膜 水蒸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CO_(2)-水蒸气循环冲击煤体增透及瓦斯抽采效果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秦雷 王平 +4 位作者 李树刚 王辉 刘鹏飞 李嘉伟 林海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9,共13页
【目的】为解决液态CO_(2)煤层增透技术应用时煤层内部孔隙水受冷凝结为冰阻塞瓦斯运移通道这一问题,提出液态CO_(2)-高温水蒸气冷热循环冲击煤体增透技术。【方法】利用低场核磁共振仪、煤岩渗透率自动测试仪、接触角测试仪和三维CT扫... 【目的】为解决液态CO_(2)煤层增透技术应用时煤层内部孔隙水受冷凝结为冰阻塞瓦斯运移通道这一问题,提出液态CO_(2)-高温水蒸气冷热循环冲击煤体增透技术。【方法】利用低场核磁共振仪、煤岩渗透率自动测试仪、接触角测试仪和三维CT扫描仪分析液态CO_(2)-高温水蒸气冷热循环冲击煤体渗透率演化规律。【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液态CO_(2)-高温水蒸气冷热循环冲击煤体T2曲线面积随冷热循环冲击次数增加而增加。(2)煤体渗透率增量与液态CO_(2)-高温水蒸气冷热循环冲击次数指数相关,循环冲击次数增加,煤体渗透性和润湿性均增强。(3)液态CO_(2)-高温水蒸气冷热循环冲击次数达到12次时,渗流孔体积比例增加23.57%,渗透率增加0.009 3×10^(-3)μm^(2),接触角减小39.45°。(4)煤体渗透性与渗流孔体积比例、接触角相关,渗流孔体积比例与煤体渗透率正相关,接触角与煤体渗透率指数相关。基于实验研究结果,利用COMSOL软件数值模拟低温液态CO_(2)-高温水蒸气冷热循环冲击煤层工程现场应用。依据试验结果确定恢复到室温25℃时的有效作用半径为0.719 8 m,以此数据模拟矿井煤层瓦斯抽采,结果显示煤层温度与瓦斯抽采效率成正比。试验及模拟结果揭示了液态CO_(2)-高温水蒸气冷热循环冲击煤体增透技术的现场钻孔布置及瓦斯抽采运移规律,为该技术下一步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CO_(2) 高温水蒸气 冷热冲击 渗透率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胸罩杯透湿率测定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兆芳 张辉 +1 位作者 丁波 张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4,共9页
针对现行的织物透湿率测试标准和方法较难测定曲面织物和厚度不均匀织物的局限,导致文胸产品缺乏系统的透湿性能测定方法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文胸罩杯透湿率的测定方法胸部模型法。首先展开理论探索,获得纯水蒸发率与空气层厚度、... 针对现行的织物透湿率测试标准和方法较难测定曲面织物和厚度不均匀织物的局限,导致文胸产品缺乏系统的透湿性能测定方法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文胸罩杯透湿率的测定方法胸部模型法。首先展开理论探索,获得纯水蒸发率与空气层厚度、倾斜角度、介质种类的关系;再进行算法程序设计和交互页面设计;最后进行设备稳定性测试和与正杯法透湿率测试方法对比实验,完成其综合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由该新型文胸罩杯透湿率测定方法测定出的不同罩杯透湿率一方面能够表征其透湿性能差异,另一方面变异系数较小,设备稳定性高;并且该方法得出的透湿率与正杯法测出的透湿率存在较高的一致性。综上得出新型文胸罩杯透湿率测定方法是一种理想的测定文胸产品透湿性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湿率 文胸 文胸透湿率测评 热湿舒适性 透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基复合涂料对牛皮包装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淼 肖乃玉 +3 位作者 程峥 马新业 黄礼兰 刘爵深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6-124,共9页
目的探究纳米纤维素(CNF)/疏水纳米二氧化硅(SN-SiO_(2))复合涂料对牛皮纸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对CNF进行改性,制得硅烷化纳米纤维素(SCNF),并向其中加入不同量的SN-SiO_(2),以物理共混的方式制备涂料,并将其涂... 目的探究纳米纤维素(CNF)/疏水纳米二氧化硅(SN-SiO_(2))复合涂料对牛皮纸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对CNF进行改性,制得硅烷化纳米纤维素(SCNF),并向其中加入不同量的SN-SiO_(2),以物理共混的方式制备涂料,并将其涂布于牛皮纸,探究不同比例的SCNF/SN-SiO_(2)复合涂层材料对牛皮纸阻隔水蒸气性能、氧气透过性能、抗水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SCNF/SN-SiO_(2)复合涂布纸的氧气透过率显著增大,最大可达到302.569 cm^(3)/(m^(2)·d·0.1 MPa),质量分数为1%的SN-SiO_(2)涂布纸的阻隔水蒸气能力最佳,2%的SN-SiO_(2)涂布纸的Cobb60值和Max值表现出最佳的抗水性能;质量分数为1%的SN-SiO_(2)涂布纸的抗张指数和断裂伸长率最优,分别提升了5.34%、5.26%。结论采用SCNF/SN-SiO_(2)复合涂层材料既能提高复合涂布纸的阻隔水蒸气性能,又能提高其透气性能,显著提升了涂布纸的抗水性能,而对其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所制备的涂布牛皮纸展现出良好的阻隔水蒸气性能和透气性能,有望应用于化橘红和陈皮的包装储藏,使其在有氧气陈化的同时免受水蒸气的影响,为开发绿色环保包装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疏水纳米二氧化硅 牛皮包装纸 透气 阻水蒸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地膜水蒸气透过量试验中不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10
作者 沈传熙 白林 +1 位作者 孙颖 翁云宣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2,共7页
生物降解地膜相比传统聚乙烯地膜,水蒸气透过量要大。因此,研究影响生物降解地膜水蒸气透过量因素就很重要。本文通过对2种不同厚度的样品分别进行不同称量时间间隔的水蒸气透过量测定,并利用GB/T 35795—2017《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 生物降解地膜相比传统聚乙烯地膜,水蒸气透过量要大。因此,研究影响生物降解地膜水蒸气透过量因素就很重要。本文通过对2种不同厚度的样品分别进行不同称量时间间隔的水蒸气透过量测定,并利用GB/T 35795—2017《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水蒸气透过量检验指标和GB/T 1037—2021《塑料薄膜与薄片透水蒸汽性能测定杯式增重与减重法》规定的测试方法,以恒温恒湿箱增重法为试验方法研究了称量时间间隔对水蒸气透过量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厚度对地膜的水蒸气透过量有影响,随着厚度的增加,水蒸气透过率会减少;2)水蒸气透过量测试过程中,称量时间间隔会影响结果准确性,在满足GB/T 1037—2021中要求的干燥剂吸湿总量不超过10%的前提下,称量时间间隔与结果呈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水蒸气透过量 称量时间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浓缩蛋白可食用膜成膜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任举 王新保 +2 位作者 卢蓉蓉 杨瑞金 张文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研究了乳清浓缩蛋白可食用膜的成膜工艺,分析了蛋白质浓度、甘油浓度和加热温度对可食用膜透水性和透氧性的影响,并确定了可食用膜阻隔性能的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可食用膜的阻水性随蛋白质浓度和甘油浓度的增大而下降,阻氧性随... 研究了乳清浓缩蛋白可食用膜的成膜工艺,分析了蛋白质浓度、甘油浓度和加热温度对可食用膜透水性和透氧性的影响,并确定了可食用膜阻隔性能的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可食用膜的阻水性随蛋白质浓度和甘油浓度的增大而下降,阻氧性随甘油浓度增大而下降。加热温度为70℃时,膜的阻水性和阻氧性达到最佳。响应面分析表明,当蛋白质浓度为100 g/L,甘油浓度为27 g/L,加热温度为69℃时,乳清浓缩蛋白可食用膜的综合通透性能为最佳,其透湿系数为0.004 35 g·mm/(m^2·h·kPa),透氧系数为0.134 cm^3·mm/(m^2·min·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浓缩蛋白 可食用膜 透湿系数 透氧系数 成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下阿魏酸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包惠燕 郭乾初 +2 位作者 欧仕益 李爱军 杨爱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7-70,共4页
本文报道了阿魏酸、pH及碱液等对大豆分离膜的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基质的成膜溶液调pH、热处理后铺板干燥,揭膜,在相对湿度为52%的室温环境下平衡48h后测定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性、颜色等。结果表明,大豆蛋白... 本文报道了阿魏酸、pH及碱液等对大豆分离膜的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基质的成膜溶液调pH、热处理后铺板干燥,揭膜,在相对湿度为52%的室温环境下平衡48h后测定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性、颜色等。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膜的断裂伸长率随pH的升高而增加,抗拉强度在中性pH以上时也是随pH升高而增加;阿魏酸的添加可显著增加膜的拉伸张力和断裂伸长率,但也使膜的颜色变深;阿魏酸还使我们可以在成膜溶液pH为中性时制备具有较强抗拉强度的膜:加阿魏酸100、200、300mg( 此用量分别相当于大豆分离蛋白的2%、4%、6%)将成膜溶液pH调为7.0,与对照相比,可使断裂伸长率提高24.2%~54.4%,抗拉强度提高62.5%~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PH 碱液 膜性能 大豆分离蛋白膜 机械特性 水蒸气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羧甲基纤维素膜成膜特性的研究──Ⅰ.干燥温度、厚度、增塑剂种类和浓度等对膜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欣 周爱梅 +1 位作者 林日高 陈永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5-79,共5页
主要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的成膜特性及不同因素对此膜的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羧甲基纤维素用量能使膜性质较好;中温干燥(65℃)能使膜具有较好的阻湿性;适量的增塑剂不仅使膜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而且不会明... 主要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的成膜特性及不同因素对此膜的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羧甲基纤维素用量能使膜性质较好;中温干燥(65℃)能使膜具有较好的阻湿性;适量的增塑剂不仅使膜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而且不会明显提高透湿性;膜的厚度对膜的水蒸汽透过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膜 羧甲基纤维素 水蒸汽透过系数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玉米淀粉-壳聚糖可食膜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明悦 李洪军 +4 位作者 贺稚非 甘奕 王珊 余力 王兆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8-43,共6页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淀粉、壳聚糖和甘油的质量分数来制备可食膜,以机械性能(伸长率、抗拉强度)和透湿性(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为评价指标,得出二次响应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壳聚糖和甘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71%、0....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淀粉、壳聚糖和甘油的质量分数来制备可食膜,以机械性能(伸长率、抗拉强度)和透湿性(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为评价指标,得出二次响应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壳聚糖和甘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71%、0.95%和0.64%时,抗拉强度最大;3种物料质量分数分别为3.82%、0.50%和1.00%时,伸长率最大;3种物料质量分数分别为3.52%、0.52%和0.50%时,WVP最小。综合考虑,玉米淀粉、壳聚糖和甘油质量分数分别为3.50%、0.50%和0.67%时,可食膜的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壳聚糖 响应面 机械性能 透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7月20-25日揭示的热带水汽羽和暴雨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覃丹宇 方宗义 江吉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503,共11页
利用GMS-5水汽图像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2年7月20~25日梅雨暴雨过程中热带水汽羽的变化及其与物理量场的配置.结果表明热带水汽羽和暴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1)有一条热带水汽羽始终和暴雨相伴,其走向... 利用GMS-5水汽图像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2年7月20~25日梅雨暴雨过程中热带水汽羽的变化及其与物理量场的配置.结果表明热带水汽羽和暴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1)有一条热带水汽羽始终和暴雨相伴,其走向从孟加拉湾向东北方向延伸到朝鲜半岛,热带水汽羽不单体现了水汽在对流层中、高层的平流,实际上还反映了对流层整层深厚的水汽沿着水汽通道向北输送.其中,低空急流对水汽涌的输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一次水汽向东北方向涌动时,其东南侧都伴有低空急流,并且急流核跟随水汽涌一起移动.中尺度对流云团在急流的左前方生成和发展,它们也跟随水汽涌一起移动.(2)热带水汽羽的北部边界大致与高空急流轴平行,暴雨云团一般出现在西南风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后方,距离急流轴约3个纬距的地方.高空急流的存在为MCS提供了很好的质量外流途径,即辐散机制,有利于MCS的发展.(3)在暴雨过程期间,热带水汽羽内维持有一条θse≥350 K的脊轴,走向和热带水汽羽平行.低空θse脊轴不单指示了低空高能量的位置,其上或附近也最有可能存在明显不稳定的区域,因此也是暴雨容易出现的地方.另外,在热带水汽羽中也维持着一条窄而强的正涡度带,位置和走向均和低空θse脊轴相吻合,体现了低层的动力抬升机制,正涡度中心基本和MCS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图像 水汽羽 暴雨 暴雨过程 热带 低空急流 中尺度对流云团 高空急流 抬升机制 再分析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材料水蒸气渗透系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魁山 张旭 +1 位作者 韩星 朱东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1,共4页
为了研究建筑材料的热湿物性参数,根据ASTM标准和GB/T 17146—1997设计实验,测试了膨胀聚苯乙烯(EPS),挤塑聚苯乙烯(XPS)和聚氨酯(PU)这3种常用建筑保温材料和水泥砂浆、混凝土、多孔粘土砖等建筑材料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水蒸... 为了研究建筑材料的热湿物性参数,根据ASTM标准和GB/T 17146—1997设计实验,测试了膨胀聚苯乙烯(EPS),挤塑聚苯乙烯(XPS)和聚氨酯(PU)这3种常用建筑保温材料和水泥砂浆、混凝土、多孔粘土砖等建筑材料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水蒸气渗透系数(相对湿度覆盖范围为11.3%~97.3%).将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所得到的拟合公式适用的相对湿度范围为0~100%,可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渗透系数 热湿传递 透湿率 保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混合嵌段聚氨酯透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继新 代道胜 +1 位作者 刘若望 翟兰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00-903,共4页
综合考虑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的特点,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G)和聚乙二醇(PEG)混合作为软段,采用溶液预聚法制备了聚酯-聚醚混合型聚氨酯。考察了混合软段中PEG摩尔分数以及PEG相对分子质量对聚氨酯薄膜的表面接触角、吸水率、... 综合考虑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的特点,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G)和聚乙二醇(PEG)混合作为软段,采用溶液预聚法制备了聚酯-聚醚混合型聚氨酯。考察了混合软段中PEG摩尔分数以及PEG相对分子质量对聚氨酯薄膜的表面接触角、吸水率、透湿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摩尔分数的增大和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薄膜的接触角和拉伸强度降低,吸水率、透湿率增大。当PEG摩尔分数从0.28增加到0.71时,薄膜接触角从75.8°降低至63.5°,吸水率从25.7%增加到106.1%,透湿率从1226g/(m2·24h)增加到3408g/(m2·24h);PEG相对分子质量从1000增加到10000时,薄膜接触角从80.5°降到55.7°,吸水率从4.5%增加到356.4%,透湿率从733g/(m2·24h)增加到3577g/(m2.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聚醚 聚乙二醇 聚氨酯 透湿性 皮革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壳聚糖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0
18
作者 岳晓华 沈月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2-67,共6页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对壳聚糖膜进行抗张强度、透湿率、透气系数和吸湿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1.5%的壳聚糖浓度成膜浓度较适宜; 壳聚糖膜用中温干燥(55℃)时的机械性能相对较佳,并且低温下成的膜较高温下成的膜相对较透明、柔软...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对壳聚糖膜进行抗张强度、透湿率、透气系数和吸湿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1.5%的壳聚糖浓度成膜浓度较适宜; 壳聚糖膜用中温干燥(55℃)时的机械性能相对较佳,并且低温下成的膜较高温下成的膜相对较透明、柔软,高温下成的膜略有淡黄色;随膜厚的增加,膜的透湿率增大;适量的增塑剂可以改善膜的性能,随着甘油浓度的增加,膜的透湿率、透气系数也随之增加,膜的透气系数还随成膜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可食性膜 增塑剂 抗张强度 透湿系数 透气系数 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大豆分离蛋白膜的特性及其在汤料包装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包惠燕 李爱军 +2 位作者 欧仕益 徐尚洪 徐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1,84,共4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基质的成膜溶液加入其它成分(阿魏酸、淀粉、明胶、乙醇)后调pH、热处理后铺板干燥,揭膜,在相对湿度为65%的室温环境下平衡48h后测定膜的颜色,水蒸气透性(WVP)、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等;并研究这些膜...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基质的成膜溶液加入其它成分(阿魏酸、淀粉、明胶、乙醇)后调pH、热处理后铺板干燥,揭膜,在相对湿度为65%的室温环境下平衡48h后测定膜的颜色,水蒸气透性(WVP)、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等;并研究这些膜用作方便面汤料包装时的应用特性。结果表明,乙醇对膜的以上特性都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黑度降低,透明度增加,WVP显著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但TS有所下降。成膜溶液pH为中性的加100mg阿魏酸的膜在沸水中的溶解情况最理想,1min完全溶解,用其包装汤料,煮或泡后该膜对汤的外观和口味均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膜 汤料包装 机械特性 水蒸气透性 (wvp)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油/海藻酸钠薄膜物理特性和抗菌性能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吕飞 丁祎程 叶兴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72,共5页
为了研究开发新型可降解抗菌包装材料,该文以添加不同体积肉桂油到海藻酸钠膜液中制成的肉桂油/海藻酸钠抗菌薄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肉桂油添加量对肉桂油/海藻酸钠薄膜厚度、透光率、色泽和水蒸气透过率等物理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其... 为了研究开发新型可降解抗菌包装材料,该文以添加不同体积肉桂油到海藻酸钠膜液中制成的肉桂油/海藻酸钠抗菌薄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肉桂油添加量对肉桂油/海藻酸钠薄膜厚度、透光率、色泽和水蒸气透过率等物理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其对薄膜的抗菌性能的影响。膜液中肉桂油体积分数在0~1.0%时,薄膜厚度无明显变化,体积分数为1.2%时,薄膜厚度显著增加。随着肉桂油体积分数的增加,薄膜的透光率显著降低,薄膜水蒸气透过系数增大。肉桂油对薄膜色泽影响显著,随着肉桂油添加量的增加,薄膜色泽值a和b呈显著增加趋势。膜液中肉桂油体积分数为0.8%时,薄膜抗菌能力显著增强。研究结果表明,当膜液中肉桂油体积分数为0.8%时,薄膜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和物理性能。该研究可为肉桂油/海藻酸钠可降解抗菌薄膜生产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 物理特性 肉桂油 海藻酸钠 抗菌薄膜 透光率 水蒸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