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许文盛 张文杰 +3 位作者 张志华 李力 蔡道明 杨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新时代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水平、复杂化的城市行业交叉、精细化的城市管理要求对城市水土保持的任务目标、工作内容、范围边界提出新的挑战。为此,笔者力求系统梳理我国城市水土保持...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新时代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水平、复杂化的城市行业交叉、精细化的城市管理要求对城市水土保持的任务目标、工作内容、范围边界提出新的挑战。为此,笔者力求系统梳理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的发展历程,诠释新时代城市水土保持的内涵,探讨城市水土流失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并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水土保持起步晚、发展快,具有与城镇化同步、与建设行业交叉、与城市治理融合等特点;城市水土流失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圈层分异的规律,其变化与城市内部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现状密切相关;现阶段的城市水土保持需要在维持供给和支撑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其泥沙拦截、水源涵养、人居环境维护等调节和文化服务功能,突出分区、分类、分级的差别化理念,注重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和生态性,从设计、施工等环节完善与城市特征、要求相适应的规范标准;未来的城市水土保持发展应重点围绕基础理论研究、行业技术发展、政府监督管理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流失防治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安全保障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姚仕明 姚立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目前长江流域基本建立了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体系,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已初见成效,但影响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问题尚未根除。深入剖析了长江流域水旱灾害特征与防御、水环境质量与重金属污... 目前长江流域基本建立了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体系,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已初见成效,但影响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问题尚未根除。深入剖析了长江流域水旱灾害特征与防御、水环境质量与重金属污染、水生生境与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现状与水资源调度、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围绕长江流域在水灾害防御、水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系统修复、供水安全保障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挑战与重点,提出了防洪体系建设及水利工程优化调度、工业园区与沿江企业优化布局及生产工艺提升、岸线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枯水期用水安全保障与水资源监督管理、水土流失区划与分类治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支撑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安全 防汛抗旱 水生态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3
作者 雷晓琴 朱艳华 +2 位作者 肖奇骏 王一然 刘成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6期76-81,I0007,共7页
为科学做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参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问题分类和责任追究标准》(办水保函〔2020〕564号),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各工作环节要求指标化,结合水土保持监... 为科学做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参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问题分类和责任追究标准》(办水保函〔2020〕564号),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各工作环节要求指标化,结合水土保持监管内容及水土保持监测三色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水土保持组织管理情况,水土保持监测监理情况,施工扰动状况,弃渣场、取土场及土石方利用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水土流失状况与危害,水土保持重大变化等因子的指标权重,构建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综合评价模型,创新建立了一套全面、准确反映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的量化评价体系,并拟定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综合评价赋分方法。综合评分在9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可作为年度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候选项目;评分在80分及以上、90分以下的为良好;评分在60分及以上、80分以下的为合格;评分在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可视情况将相关参建单位列入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名单”或“黑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 监管 水土保持 生产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岩溶石漠化区山坡橘园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
4
作者 张宇 金鑫 +3 位作者 宋颖 郭攀 梁桂优 翟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8-259,共12页
【目的】为探索适合于岩溶石漠化区山坡橘园的最佳水土保持措施,【方法】采用修建径流观测小区的方法,对桂北岩溶区山坡橘园进行定位观测,分析植物措施、砖石围挡、PVC板围挡等3种水土保持措施在不同降雨等级(大雨、暴雨、大暴雨)下的... 【目的】为探索适合于岩溶石漠化区山坡橘园的最佳水土保持措施,【方法】采用修建径流观测小区的方法,对桂北岩溶区山坡橘园进行定位观测,分析植物措施、砖石围挡、PVC板围挡等3种水土保持措施在不同降雨等级(大雨、暴雨、大暴雨)下的径流、泥沙、养分流失情况,同时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在区分与不区分降雨等级两种情况下,3种措施均表现为植物措施的减氮、减磷效益最佳,PVC板围挡的减沙效益最佳,总体上砖石围挡各指标的削减效益低于其他两种措施;大雨、暴雨等级下植物措施减流效益最好,大暴雨等级下PVC板围挡减流效益高于植物措施。(2)各水土保持措施的水、土、养分流失量以及削减效益指标并不都是随降雨等级的提升而呈单调性变化,其中产流量和养分流失量随降雨等级提升而单调递增,其他指标变化大多不呈单调性;同一措施的减流、减沙、减氮、减磷等指标随降雨等级的不同变化趋势有所差异。(3)在不区分降雨等级的情况下,在岩溶区石漠化山地橘园实施PVC板围挡措施的综合效益最佳,植物措施次之;在区分降雨等级的情况下,大雨、暴雨等级下实施植物措施综合效益最佳,大暴雨等级下实施PVC板围挡措施综合效益最佳。【结论】岩溶区石漠化山地橘园实施植物措施、PVC板围挡、砖石围挡均有一定的水土保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岩溶山坡 水土保持 侵蚀 模糊综合评价 橘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利建设视角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樊艳翔 黄清子 +2 位作者 梁姝 杨超 邵文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544,共10页
基于水利建设视角,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 DEA-BBC模型对水土流失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 Catboost模型对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水利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水利建设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基于水利建设视角,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 DEA-BBC模型对水土流失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 Catboost模型对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水利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水利建设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2)黄河上游和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效率理想,而黄河游地区的河南和山东省水土流失治理效率有待提升,河南在非 DEA有效状态下规模报酬递增,山东在非 DEA有效状态下规模报酬递减;3)人口因素、农业发展因素、环境投资建设因素以及自然因素中的降水量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建设视角 黄河流域 水土流失治理效率 DEA-BBC模型 Catboo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弃渣场选址及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6
作者 郝智如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5年第1期61-64,共4页
高速公路在项目设计阶段如何选择合适的弃渣场,布设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高速公路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以“从江-融安-荔浦公路(融安经永福至阳朔段)”为例,分析主体设计弃渣场选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同时根据各弃渣场特点布设... 高速公路在项目设计阶段如何选择合适的弃渣场,布设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高速公路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以“从江-融安-荔浦公路(融安经永福至阳朔段)”为例,分析主体设计弃渣场选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同时根据各弃渣场特点布设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旨在为同类高速公路工程弃渣场的选址及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弃渣场 水土保持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高长胜 刘成栋 +1 位作者 孟颖 沈光泽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白蚁是一种主要的害堤动物,一直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复杂环境的变化对白蚁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梳理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预防、探查、处置三个环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白蚁防治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场... 白蚁是一种主要的害堤动物,一直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复杂环境的变化对白蚁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梳理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预防、探查、处置三个环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白蚁防治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场景及应用效果;回顾了白蚁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和功能实现;总结了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的实践及探索,探讨了现阶段白蚁防治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白蚁习性规律、白蚁蚁巢精准探测、白蚁智能监控预警、堤坝动物危害风险评估、白蚁防治综合治理及体制机制建设等研究方向的思考,为促进白蚁防治更加精准高效、绿色智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白蚁防治 监测预警 综合治理 对策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全口径水土流失治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仪邦 赵静 +2 位作者 李喆 向大享 姜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58,共6页
当前,湖北省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成效仍不稳固,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统筹区域全口径水土流失治理情况、跟踪规划实施情况,有利于切实提升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切实改善区域水土流失情况。收集整理了... 当前,湖北省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成效仍不稳固,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统筹区域全口径水土流失治理情况、跟踪规划实施情况,有利于切实提升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切实改善区域水土流失情况。收集整理了湖北省8个三级水土保持功能区内的典型县全口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实施相关情况以及各类项目图斑、竣工验收图和评估年卫星影像等资料,结合GF-1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及无人机摄影测量等手段踏查治理图斑现场并矢量化治理图斑信息,完成了图斑现场信息化复核校验工作,基本摸清了2020年全口径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分部门、分工程、分措施、分图斑分解落实情况。发现湖北省全口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图斑坐标准确率为96.13%、图斑有效率为93.22%、图斑完成率为97.37%,但部分项目进度存在一定滞后、田间配套设施配置不太完善、人为扰动风险仍居高位等实际困难。据此,提出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健全监督检查和监理工作机制、推动防治工作统筹的对策建议,可为湖北省水土流失治理满足《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中制定的目标任务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治理 水保规划 综合治理 成效评估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FM与随机森林的大别山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分区 被引量:2
9
作者 常耀文 杜晨曦 +4 位作者 刘霞 郭家瑜 张春强 黎家作 姚孝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50-258,共9页
水土保持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分区是水土流失区域科学治理的前提与关键。然而,目前水土保持管控区域划分研究还未形成成熟的空间划定方法,且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研究较少。为探索水土保持空间... 水土保持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分区是水土流失区域科学治理的前提与关键。然而,目前水土保持管控区域划分研究还未形成成熟的空间划定方法,且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研究较少。为探索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分区的方法,落实差别化保护治理措施,该研究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计算研究区潜在土壤侵蚀模数与实际土壤侵蚀模数,并通过随机森林确定了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小流域单元的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子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确定了大别山区的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分区。结果显示:1)大别山区的平均潜在土壤侵蚀为84 415.7 t/(km^(2)·a),平均实际土壤侵蚀为210.25 t/(km^(2)·a)。小流域的实际土壤侵蚀主要分布于0~300 t/(km^(2)·a),小流域尺度上潜在土壤侵蚀与实际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高值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与东部海拔较高的山区腹地;2)植被覆盖度、坡度分别为小流域尺度上潜在土壤侵蚀与实际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植被覆盖度、坡度与土壤侵蚀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植被覆盖区主要分布于林地占比较高的大别山区腹地,坡度较大的区域沿大别山山脊线自西向东分布。3)SOFM结果显示,小流域尺度上的大别山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区域划分为重点预防区、一般预防区与其他区域,其中重点预防区涉及小流域710个,面积15 287.4 km^(2)。一般预防区共890个小流域,面积18 874.4 km^(2)。两个预防区面积共占研究区61.2%。各区域间的实际土壤侵蚀、潜在土壤侵蚀与坡度差异明显,可作为大别山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各区域的主要划分指标。研究结果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分区提供了思路,为分区域进行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大别山区 SOFM 随机森林 水土保持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靳峰 周颖 +2 位作者 郭璐 马涛 刘兴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甘肃段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后效益水平、演化规律及障碍因素,基于“调水保土-生态-经济-社会”主题框架构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评价2000-2021年黄河流域甘肃段9... 为探究黄河流域甘肃段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后效益水平、演化规律及障碍因素,基于“调水保土-生态-经济-社会”主题框架构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评价2000-2021年黄河流域甘肃段9市州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时空演化过程及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引入障碍度模型识别9市州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提升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1年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呈逐年增长态势,由2000年极度恶化状态转变为2021年良好状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9市州空间上差异性明显,兰州、白银、平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较高,9市州间差距呈现逐年缩小良好均衡趋势;调水保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生态效益系统发展水平滞后于调水保土、经济和社会效益系统;9市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增长趋势,由濒轻度失调阶段过渡到良好协调阶段,且空间上表现为比较均衡局面;产水模数、地表径流深、植物固碳量、植物释放氧气量、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是阻碍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逐年日益明显,整体向着健康、协调均衡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流域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效益 熵权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性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边坡及其植被板槽的地下渗漏一体化综合观测技术及应用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凯 罗祺 +4 位作者 周成 张劢捷 周泽昶 杨礼明 廖烟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5,共10页
【目的】表土贫瘠的石漠化边坡的地表和地下水土流失严重,限制了该地区的植被恢复,其水土保持生态防护是目前绿色公路建设的热点问题。【方法】结合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应用梯级植被板槽进行水土保持的工程需求,研发了石漠化... 【目的】表土贫瘠的石漠化边坡的地表和地下水土流失严重,限制了该地区的植被恢复,其水土保持生态防护是目前绿色公路建设的热点问题。【方法】结合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应用梯级植被板槽进行水土保持的工程需求,研发了石漠化边坡地下渗漏的一体化综合观测技术,并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分别对该石漠化边坡及其植被板槽水土流失一体化综合观测的概化模型,进行应用性的数值试验模拟观测和分析。【结果】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石漠化边坡在仅覆盖一层薄土层时,总地下渗漏量达到65%以上,随着岩溶裂隙率和裂隙倾角的增加,基岩裂隙渗漏量占比增加,表层岩溶带渗漏量占比减小;在石漠化边坡上设置集约化填土的植被板槽措施后,在不考虑板槽底的防渗漏材料时,总地下渗漏量占比变成40%左右,与仅覆盖一层薄土的石漠化边坡相比地下渗漏占比降低25%以上。石漠化边坡上植被板槽的蓄水效率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坡度的增加会造成裸露边坡的地下渗漏量增加,因此必须加强石漠化边坡集雨面功能的建设和坡面降雨径流收集。【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石漠化边坡植被板槽水土保持生态防护措施的现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植被板槽 一体化综合观测 水土保持 生态防护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黑土侵蚀沟治理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福坤 苏安双 +4 位作者 高士军 王淼 袁晓铭 褚双兴 徐春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1-220,共10页
东北地区黑土侵蚀沟已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其绝大部分处于寒区环境,谷坊作为治理侵蚀沟的通用手段,面临寒区复杂环境威胁。针对寒区谷坊易受冻融、融雪和降雨等多因素耦合下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寒区黑土侵蚀沟治理新技术——... 东北地区黑土侵蚀沟已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其绝大部分处于寒区环境,谷坊作为治理侵蚀沟的通用手段,面临寒区复杂环境威胁。针对寒区谷坊易受冻融、融雪和降雨等多因素耦合下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寒区黑土侵蚀沟治理新技术——生态柔性煤矸石土谷坊,该谷坊由土、滤土防冲土工合成材料、煤矸石铰接块和植被防护组成,具有就地取材、节省工期、柔性稳定、固废利用、替代石料和有利扦插等优势。文中给出设计理念、关键参数及现场应用关键技术,形成了成套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柔性煤矸石土谷坊变形值集中在-0.0518~0.0307 m之间,在允许范围内,谷坊前后沟道均无扩宽,泥沙淤积深度17~67 cm,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一年增加30%,表明该谷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治理效果,生态效益明显。生态柔性煤矸石土谷坊是在传统谷坊形式上做出优化和改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谷坊,此技术将生态技术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为寒区黑土侵蚀沟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寒区 黑土 侵蚀沟治理 谷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项目碳信用核算方法与应用——以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例
13
作者 李小燕 李智广 +4 位作者 成辉 吴娟 卢顺发 谢锦升 钟小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43,共8页
为了探索我国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评估方法,促进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以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项目为例,提出综合考虑碳汇效益、生物多样性测度及社区发展效益的水土保持碳... 为了探索我国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评估方法,促进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以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项目为例,提出综合考虑碳汇效益、生物多样性测度及社区发展效益的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核算方法,分析该流域各碳库碳储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情况,计算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碳汇效益;通过参与式乡村评估、实地走访、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评定罗地河小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测度情况与社区发展效益。发现经过20 a的综合治理,罗地河小流域碳汇效益为3万571.05 t,年均1455.76 t/a。生物多样性与社区发展效益评定结果表明,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Ⅰ类项目,无需对碳信用进行调整。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碳信用有效体现综合治理活动的固碳减排增汇、多样性恢复和消除贫困等多重效益。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核算方法的开发,有助于利用碳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能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活动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对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碳汇 碳信用 生物多样性 社区发展 罗地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准确应用水土保持技术,打造科学的水土保持体系,可更好地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要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本文在充分分析水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水平的相关措... 准确应用水土保持技术,打造科学的水土保持体系,可更好地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要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本文在充分分析水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水平的相关措施,可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技术 水利工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阳县水土保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15
作者 罗登科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9期67-69,74,共4页
宁夏彭阳县自1983年建县以来,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累计治理小流域90条1879.9 km^(2),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34.31%,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1.1%提高到81.03%,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5584.8 t·km^(-2)... 宁夏彭阳县自1983年建县以来,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累计治理小流域90条1879.9 km^(2),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34.31%,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1.1%提高到81.03%,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5584.8 t·km^(-2)·a^(-1)降低到2000t·km^(-2)·a^(-1)以下。介绍彭阳县建县40年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总结彭阳县水土保持工作经验,旨在对今后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彭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市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策建议
16
作者 王昱博 栾秀萍 张文祥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水土保持率是反映水土保持总体状况的宏观管理指标,是美丽中国建设的22项评估指标之一。定西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但仍存在水土保持率提升难度大的问题,可通过完... 水土保持率是反映水土保持总体状况的宏观管理指标,是美丽中国建设的22项评估指标之一。定西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但仍存在水土保持率提升难度大的问题,可通过完善水土保持防治策略、创新水土保持监管机制、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形成水土保持工作合力,稳步提升水土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综合治理 定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若干科学问题 被引量:54
17
作者 刘国彬 杨勤科 +2 位作者 陈云明 张文辉 许明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6-130,共5页
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态修复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的特殊性,以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深入... 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态修复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的特殊性,以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包括生态修复的潜力及驱动因子,不同尺度生态修复的布局,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及标准,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生态水文过程、植被演替、生物多样性、农村经济的影响等的综合评价与预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生态修复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被引量:21
18
作者 鲍玉海 丛佩娟 +3 位作者 冯伟 王海燕 贺秀斌 田风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目的]系统梳理西南紫色土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技术,为区域水土保持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从不同层面开展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对紫色土区自然概况和水土流失现状,阐述了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思路,总结了采用的主要水土保持... [目的]系统梳理西南紫色土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技术,为区域水土保持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从不同层面开展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对紫色土区自然概况和水土流失现状,阐述了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思路,总结了采用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简要综述了各项水土措施的适宜条件及技术构成,同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论]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方向重点是坡耕地整治和坡面水系配套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沟坡兼治,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单项工程、植物和农业技术措施。但实际应用中存在缺乏针对西南紫色土区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欠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和适宜性评价等问题。今后应加强技术标准编制、水土流失防治效益评估、分区治理技术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34
19
作者 郭索彦 姜德文 +1 位作者 赵永军 袁普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51-56,共6页
根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中"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研究课题"所取得的相关成果,总结全国"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的概况、建设项目所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量及其分布特点,从法制建设... 根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中"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研究课题"所取得的相关成果,总结全国"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的概况、建设项目所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量及其分布特点,从法制建设与宣传教育、科研和技术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丘陵山区及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效益评估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邹碧莹 丁美 +2 位作者 籍春蕾 王春梅 赵言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60,180,共6页
通过近期重点工程规划实例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及其效益,以期为今后的水保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借鉴。通过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建立丘陵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平原沙土区以小区... 通过近期重点工程规划实例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及其效益,以期为今后的水保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借鉴。通过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建立丘陵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平原沙土区以小区域为单元的河、沟、堤、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并规划各分区重点工程措施分布及工程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相应计算模型,进行规划措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措施生效当年可减蚀土壤1.38×106 t,拦蓄水1.27×108 m3;规划实施期末累计经济效益总额5 059.0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52.18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措施 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