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政策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CRITIC-TOPSIS和PSM-DID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傅为忠 边之灵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114,共9页
本文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型区域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CRITIC-TOPSIS方法对示范区城市进行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同时利用PSM-DID方法研究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净效益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本文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型区域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CRITIC-TOPSIS方法对示范区城市进行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同时利用PSM-DID方法研究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净效益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并拉大了皖江城市带经济较发达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差距;政府投资、科技教育、产业结构、配套设施水平与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高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改进的CRITIC-TOPSIS PSM-DID 政策效应 皖江城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新增建设用地监管系统设计开发
2
作者 毕飞超 王志杰 +1 位作者 王庆 王坚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监管模式难以实现土地利用违法现象的早发现、早纠正的难题,解决新增建设用地监管工作的现实迫切需要和政府行业管理的技术需求,对承接产业转移新增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的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空间数据库和WebGI... 为了克服传统监管模式难以实现土地利用违法现象的早发现、早纠正的难题,解决新增建设用地监管工作的现实迫切需要和政府行业管理的技术需求,对承接产业转移新增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的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空间数据库和WebGIS技术,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监管系统,实现新增建设用地的动态监管,为遏制非法占用土地、破坏耕地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管 新增建设用地 系统开发 皖江城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土地监管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宏林 胡诚诚 路伟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2期9440-9442,共3页
从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土地利用和土地监管现状着手,分析了安徽省土地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当前土地利用形势和土地监管面临的要求,提出了土地监管创新路径。
关键词 土地监管机制 土地监管 土地管理 皖江城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可侠 杨学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4,307-308,共10页
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依据不同时期的城镇化水平,可以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各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不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同。针对经济次... 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依据不同时期的城镇化水平,可以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各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不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同。针对经济次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特定关系,本文着重从承接产业转移的角度,探讨地区如何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阶段,顺利转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阶段,加快实现地区新型城镇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次发达地区 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皖江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土地保障机制研究
5
作者 高宏林 黄正来 +1 位作者 路伟伟 刘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339-342,共4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土地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土地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的研究,分析皖江城市带目前土地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对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土地保障机制进行探...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土地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土地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的研究,分析皖江城市带目前土地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对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土地保障机制进行探讨,探索土地保障创新路径与比较适宜的土地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保障机制 土地管理 现状 保障路径 皖江城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升级
6
作者 韩璐 余华银 宋马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0-27,共8页
运用2005—2009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BCC-I模型、超效率DEA模型评价了皖江城市带的农业规模收益和投入产出效率,并利用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计算了各指标的投入冗余率。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总体情况乐观,... 运用2005—2009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BCC-I模型、超效率DEA模型评价了皖江城市带的农业规模收益和投入产出效率,并利用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计算了各指标的投入冗余率。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总体情况乐观,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规模效率水平不高,区域间农业投入产出效率不均衡,存在投入不足现象。其中,六安、宣城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较大。最后,基于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提高农业基础地位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数据包络分析 农业投入产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