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阳明心学与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观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国恩
朱华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722-728,共7页
阳明心学为梁启超契合中西文化和文学观念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它规范着梁启超在“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文界革命”中的思想理路和理论品质。就思想特质而言 ,梁启超一方面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 ,另一方面又注重文学的...
阳明心学为梁启超契合中西文化和文学观念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它规范着梁启超在“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文界革命”中的思想理路和理论品质。就思想特质而言 ,梁启超一方面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 ,另一方面又注重文学的艺术审美性。阳明心学调适了二者的内存冲突 ,体认了文学功能性、主体性和自律性特征。从心学的角度看 ,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性和“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梁启超
文学观念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方宗诚与柏堂学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昭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方宗诚是晚清时期的理学名儒,著述丰富。其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恪尊程朱理学,讲究为学之道;排斥汉学、心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实体力行三个方面。他在理学方面虽无大的创见,但却较为系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时期程朱理学的理论水平和...
方宗诚是晚清时期的理学名儒,著述丰富。其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恪尊程朱理学,讲究为学之道;排斥汉学、心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实体力行三个方面。他在理学方面虽无大的创见,但却较为系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时期程朱理学的理论水平和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宗诚
程朱理学
汉学
心学
经世致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学思潮对徐光启几何学义理思想的影响
3
作者
程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9-48,共10页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根本动机在于培养有用的“中材”,这类“中材”的主要特征是认真与心细。因此,徐光启重视《几何原本》的心性教化功能。徐光启认为,1)几何学为人人当学之学。2)几何学的功能在于使人“心思细密”,它具有“练心...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根本动机在于培养有用的“中材”,这类“中材”的主要特征是认真与心细。因此,徐光启重视《几何原本》的心性教化功能。徐光启认为,1)几何学为人人当学之学。2)几何学的功能在于使人“心思细密”,它具有“练心”的作用。3)以几何学为主要科目的教育理想完全有可能实现,因为几何学并不像外人想像的那样晦涩,它具有内在的简明性。这些观点与当时的心学思潮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光启
王学
几何原本
几何学
练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身、成圣与革命:五四时期道德主义者的激进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艳楠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3,共36页
五四运动后“救亡”与“启蒙”、“政治”与“文化”的交织与竞逐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既有研究多将恽代英呈现为一个具有道德主义色彩和儒家伦理底蕴的五四知识分子,然而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却难以理解他为何从温和的道德结...
五四运动后“救亡”与“启蒙”、“政治”与“文化”的交织与竞逐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既有研究多将恽代英呈现为一个具有道德主义色彩和儒家伦理底蕴的五四知识分子,然而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却难以理解他为何从温和的道德结社转向革命。本文认为,恽代英精神世界中的心学底色,以及他对青年会社会服务经验的借鉴,使他形成了与共产主义者相通的道德认知;道德结社的困境则促使他走向政党运动,以群众运动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恽代英的早期经历为我们呈现了过渡时代具有儒学底蕴的知识分子面对现代政治秩序时的道德困惑,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对德性的强调以及儒家中国的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政治
心学
社会福音主义
共产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明代关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169,共8页
明代以降,关学发展至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来说,明代关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继承了张载勇于创造、兼收并蓄的学术传统,以振兴关学为精神指引和责任担当,积极传承张载关学学脉;二是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程朱理学...
明代以降,关学发展至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来说,明代关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继承了张载勇于创造、兼收并蓄的学术传统,以振兴关学为精神指引和责任担当,积极传承张载关学学脉;二是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程朱理学,融合周程张朱于一体,思想上时有新见,开创关中学术新局面;三是晚明关学出现心学化的倾向,但就思想特质而言,此时关中学者仍不失关学原有的精神传统和学术立场。因此,关学在明代的新发展,既不可简单等同于一般意义上"关中理学",更不能否定其在整个关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关学
张载之学
程朱理学
阳明心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门分派与黔中王门学派之要义梳理
6
作者
张立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9,共9页
黄宗羲《明儒学案》从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粤闽、止修、泰州等地域角度来划分阳明后学之派别,并逐一为之设立学案。立足于"平民"身份写泰州学派王艮及其后学,肇始于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之前曾有人将此派思想称作...
黄宗羲《明儒学案》从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粤闽、止修、泰州等地域角度来划分阳明后学之派别,并逐一为之设立学案。立足于"平民"身份写泰州学派王艮及其后学,肇始于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之前曾有人将此派思想称作"王学左派"或"民间派儒学"。嵇文甫先生以"左派王学"为书名,影响较大。立足于学者思想倾向分派,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为代表,论及现成派系统、归寂派系统、修证派系统、湛门派系统、批判派与复古派、东林学和刘蕺山六大系统。以上三种王学派分,各有坐标,各有特色,但均有一共同点,即不列"黔中王门学派"。但黔中王门学派之存在,历历可考,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门分派
《明儒学案》
《左派王学》
《王阳明与明末儒学》
黔中王门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阳明学与天台山——兼论“台州阳明学”学术命题之成立
7
作者
张宏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122,99,共9页
王阳明本人与黄绾、应良、金克厚、潘瑊等台州籍的阳明弟子,以及王畿、钱德洪、薛侃、郑善夫、应典、陈明水等阳明学者,均与以"佛宗道源"著称的天台山关系密切。故而作为浙江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学术拼图的阳明学,便有...
王阳明本人与黄绾、应良、金克厚、潘瑊等台州籍的阳明弟子,以及王畿、钱德洪、薛侃、郑善夫、应典、陈明水等阳明学者,均与以"佛宗道源"著称的天台山关系密切。故而作为浙江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学术拼图的阳明学,便有理由成为"儒佛道三教萃于一山"的天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州阳明学"学术命题的提出与论证,则可以为阳明学地域化的学术传播与地域化阳明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一个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学者
天台山
台州阳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家在宋明新儒学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
8
作者
李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37-43,共7页
在宋明新儒学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道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北宋儒学家借助于道家本体思维模式对传统儒学进行新的诠释 ,创立了理学这一儒学新形态 ;南宋朱熹继续借助道家本体思维对原始儒学和北宋新儒学进行综合提升 ,集理学之大...
在宋明新儒学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道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北宋儒学家借助于道家本体思维模式对传统儒学进行新的诠释 ,创立了理学这一儒学新形态 ;南宋朱熹继续借助道家本体思维对原始儒学和北宋新儒学进行综合提升 ,集理学之大成 ;明初儒学家在程朱理学渐趋僵化之际 ,适时地吸收了道家思想以改造理学 ,使理学过渡为心学 ;明中叶王阳明对儒佛道思想进行融会贯通 ,集心学之大成 ;明代中后期 ,由于王门后学大量引用道家思想及佛教禅学来改造阳明心学 ,致使心学性质逐渐发生变化 ,终至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新儒学
理学
心学
朱熹
王阳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道德精神的重建——论高攀龙对王学的修正
9
作者
姚才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18,共3页
高攀龙是明末清初王学修正运动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对王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的批驳、修正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反对空谈“良知”,主张“学必由格物而入”;驳斥“无善无恶”说,重申性善论;反对轻视修养功夫的倾向,主张“悟”、“修”...
高攀龙是明末清初王学修正运动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对王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的批驳、修正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反对空谈“良知”,主张“学必由格物而入”;驳斥“无善无恶”说,重申性善论;反对轻视修养功夫的倾向,主张“悟”、“修”并重;批驳“三教合一”论,严辨儒、佛之异。高攀龙试图通过以上措施,重建儒家的道德精神。不过,他对王学的批驳也有不合理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儒家
道德精神
王学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明心学与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观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国恩
朱华阳
机构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722-728,共7页
文摘
阳明心学为梁启超契合中西文化和文学观念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它规范着梁启超在“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文界革命”中的思想理路和理论品质。就思想特质而言 ,梁启超一方面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 ,另一方面又注重文学的艺术审美性。阳明心学调适了二者的内存冲突 ,体认了文学功能性、主体性和自律性特征。从心学的角度看 ,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性和“五四”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梁启超
文学观念
启蒙
Keywords
wang
yang
-
ming
'
s
school
of Mind
LIANG Qi
-
chao
lite rary
literary thought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宗诚与柏堂学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昭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文摘
方宗诚是晚清时期的理学名儒,著述丰富。其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恪尊程朱理学,讲究为学之道;排斥汉学、心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实体力行三个方面。他在理学方面虽无大的创见,但却较为系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时期程朱理学的理论水平和时代特点。
关键词
方宗诚
程朱理学
汉学
心学
经世致用
Keywords
Fang Zong
-
cheng
the Cheng & Zhu
's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
s
t Philo
s
ophy
the Ancient Confucian Cla
s
s
ic
s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
s
t Philo
s
ophy of Lu Jiu
-
yuan and
wang
yang
-
ming
Ching
s
hi
分类号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学思潮对徐光启几何学义理思想的影响
3
作者
程钢
机构
清华大学历史系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9-48,共10页
文摘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根本动机在于培养有用的“中材”,这类“中材”的主要特征是认真与心细。因此,徐光启重视《几何原本》的心性教化功能。徐光启认为,1)几何学为人人当学之学。2)几何学的功能在于使人“心思细密”,它具有“练心”的作用。3)以几何学为主要科目的教育理想完全有可能实现,因为几何学并不像外人想像的那样晦涩,它具有内在的简明性。这些观点与当时的心学思潮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关联。
关键词
徐光启
王学
几何原本
几何学
练心
Keywords
Xu Guang
-
qi
wang yang - ming's school
Element
s
of Geometry
geometry
Mind
-
and
-
Heart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身、成圣与革命:五四时期道德主义者的激进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艳楠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3,共36页
文摘
五四运动后“救亡”与“启蒙”、“政治”与“文化”的交织与竞逐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既有研究多将恽代英呈现为一个具有道德主义色彩和儒家伦理底蕴的五四知识分子,然而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却难以理解他为何从温和的道德结社转向革命。本文认为,恽代英精神世界中的心学底色,以及他对青年会社会服务经验的借鉴,使他形成了与共产主义者相通的道德认知;道德结社的困境则促使他走向政党运动,以群众运动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恽代英的早期经历为我们呈现了过渡时代具有儒学底蕴的知识分子面对现代政治秩序时的道德困惑,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对德性的强调以及儒家中国的现代转化。
关键词
道德
政治
心学
社会福音主义
共产主义革命
Keywords
morality
politic
s
wang
yang
-
ming
’
s
school
of mind
Chri
s
tian
s
ociali
s
m
communi
s
t revolution
分类号
K2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D432.8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明代关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云
机构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16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X051)
文摘
明代以降,关学发展至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来说,明代关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继承了张载勇于创造、兼收并蓄的学术传统,以振兴关学为精神指引和责任担当,积极传承张载关学学脉;二是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程朱理学,融合周程张朱于一体,思想上时有新见,开创关中学术新局面;三是晚明关学出现心学化的倾向,但就思想特质而言,此时关中学者仍不失关学原有的精神传统和学术立场。因此,关学在明代的新发展,既不可简单等同于一般意义上"关中理学",更不能否定其在整个关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明代关学
张载之学
程朱理学
阳明心学
Keywords
Guan Xue of
ming
Dyna
s
ty
Zhang Zai′
s
Guan Xue
Chen zhu Neo
-
Confucian
s
im
wang
yang
ming
′
s
school
of mind
分类号
B248.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门分派与黔中王门学派之要义梳理
6
作者
张立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9,共9页
文摘
黄宗羲《明儒学案》从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粤闽、止修、泰州等地域角度来划分阳明后学之派别,并逐一为之设立学案。立足于"平民"身份写泰州学派王艮及其后学,肇始于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之前曾有人将此派思想称作"王学左派"或"民间派儒学"。嵇文甫先生以"左派王学"为书名,影响较大。立足于学者思想倾向分派,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为代表,论及现成派系统、归寂派系统、修证派系统、湛门派系统、批判派与复古派、东林学和刘蕺山六大系统。以上三种王学派分,各有坐标,各有特色,但均有一共同点,即不列"黔中王门学派"。但黔中王门学派之存在,历历可考,不容忽视。
关键词
王门分派
《明儒学案》
《左派王学》
《王阳明与明末儒学》
黔中王门学派
Keywords
s
ect
s
of
wang
-
i
s
t
school
ming
Ruxue An (
s
cholarly Annal
s
of
ming
Confuciani
s
t
s
)
The Left Wing of
wang
-
i
s
t
school
wang
yang
-
ming
and the Confuciani
s
m in the late
ming
Dyna
s
ty
wang
-
i
s
t
s
from Guizhou
分类号
B248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明学与天台山——兼论“台州阳明学”学术命题之成立
7
作者
张宏敏
机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122,99,共9页
基金
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研究"暨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课题"阳明学与天台山"(15JWYB09)最终成果
贵阳孔学堂研究课题"阳明后学与四书注释研究"(KXTYB201602)
+1 种基金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阳明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09)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王阳明本人与黄绾、应良、金克厚、潘瑊等台州籍的阳明弟子,以及王畿、钱德洪、薛侃、郑善夫、应典、陈明水等阳明学者,均与以"佛宗道源"著称的天台山关系密切。故而作为浙江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学术拼图的阳明学,便有理由成为"儒佛道三教萃于一山"的天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州阳明学"学术命题的提出与论证,则可以为阳明学地域化的学术传播与地域化阳明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一个样本。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学者
天台山
台州阳明学
Keywords
wang
yang
ming
yang
ming
s
cholar
Tiantai Mountain
Taizhou
yang
ming
school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家在宋明新儒学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
8
作者
李霞
机构
安徽大学哲学系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37-43,共7页
文摘
在宋明新儒学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道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北宋儒学家借助于道家本体思维模式对传统儒学进行新的诠释 ,创立了理学这一儒学新形态 ;南宋朱熹继续借助道家本体思维对原始儒学和北宋新儒学进行综合提升 ,集理学之大成 ;明初儒学家在程朱理学渐趋僵化之际 ,适时地吸收了道家思想以改造理学 ,使理学过渡为心学 ;明中叶王阳明对儒佛道思想进行融会贯通 ,集心学之大成 ;明代中后期 ,由于王门后学大量引用道家思想及佛教禅学来改造阳明心学 ,致使心学性质逐渐发生变化 ,终至解体。
关键词
道家
新儒学
理学
心学
朱熹
王阳明
Keywords
Taoi
s
m
Neo
-
Confuciani
s
m
The Rationali
s
tic
school
The Mind
school
Zhu Xi
wang
yang
-
ming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
B2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道德精神的重建——论高攀龙对王学的修正
9
作者
姚才刚
机构
湖北大学哲学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18,共3页
文摘
高攀龙是明末清初王学修正运动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对王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的批驳、修正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反对空谈“良知”,主张“学必由格物而入”;驳斥“无善无恶”说,重申性善论;反对轻视修养功夫的倾向,主张“悟”、“修”并重;批驳“三教合一”论,严辨儒、佛之异。高攀龙试图通过以上措施,重建儒家的道德精神。不过,他对王学的批驳也有不合理之处。
关键词
高攀龙
儒家
道德精神
王学
修正
Keywords
GAO pan
-
long
Confuciani
s
m
the moral
s
pirit
the doctrine of
wang
yang
-
ming'
s
school
rectification
分类号
B248.99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阳明心学与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观
陈国恩
朱华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方宗诚与柏堂学
张昭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王学思潮对徐光启几何学义理思想的影响
程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修身、成圣与革命:五四时期道德主义者的激进化
陈艳楠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明代关学的基本特征
李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王门分派与黔中王门学派之要义梳理
张立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阳明学与天台山——兼论“台州阳明学”学术命题之成立
张宏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道家在宋明新儒学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
李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儒家道德精神的重建——论高攀龙对王学的修正
姚才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