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苯基环己硫醇在γ-Al2O3和SiO2负载的WS2催化剂上的脱硫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盛男 周学荣 +2 位作者 李翔 王安杰 王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3,共14页
合成了2-苯基环己硫醇(2-PCHT);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分别以γ-Al2O3和SiO2作载体的WS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和透射电镜(T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临氢和非临氢(Ar)条件下研究了2-PCHT在WS2/Al2O3和WS2/SiO2催... 合成了2-苯基环己硫醇(2-PCHT);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分别以γ-Al2O3和SiO2作载体的WS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和透射电镜(T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临氢和非临氢(Ar)条件下研究了2-PCHT在WS2/Al2O3和WS2/SiO2催化剂上的脱硫反应。结果表明:在240℃和5.0 MPa H2条件下,2-PCHT在WS2催化剂上主要通过β消除、氢解和脱氢3条平行路径脱硫,其中β消除和氢解并重,β消除反应速率快于氢解;非临氢条件下,主要通过β消除、C-S键均裂(或氢解)及脱氢3条平行路径脱硫,并以β消除为主;哌啶对β消除路径的抑制作用最大、对脱氢路径作用次之,但对氢解几乎没有影响,并促进了C-S键均裂;WS2/Al2O3的反应活性优于WS2/SiO2,可能与其活性组分的分散度较高有关;临氢条件下,2-PCHT的反应动力学可以用假一级模型描述;但其在非临氢条件下则不能用简单的幂函数拟合,可能归因于环烷基C-S键断裂机制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环己硫醇 ws2 脱硫 环烷基C-S键 哌啶 SiO2 Γ-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石墨-WS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滑动电磨损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钱刚 陆大伟 +3 位作者 蔡承宇 赵浩 周子珏 凤仪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7-462,共6页
滑动电接触材料的功能是在设备的固定部件和运动部件之间传递电流,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机械载荷和电载荷的共同作用。铜-石墨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自润滑特性,常被用来制备电刷、受电弓滑板等滑动电接触... 滑动电接触材料的功能是在设备的固定部件和运动部件之间传递电流,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机械载荷和电载荷的共同作用。铜-石墨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自润滑特性,常被用来制备电刷、受电弓滑板等滑动电接触元件。然而随着各类电机的高速高载化,传统铜-石墨复合材料已越来越无法满足需求。文章通过粉末冶金热压法在铜-石墨复合材料中掺杂WS2及碳纳米管制备铜-石墨-WS2-碳纳米管(Cu-G-WS2-CNTs)复合材料,在通电条件下对其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滑动电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滑动电磨损过程中Cu-G-WS2-CNTs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低于铜-石墨复合材料,是由于石墨、WS2及碳纳米管三者间的协同润滑作用所致;电磨损表面形貌显示Cu-G-WS2-CNTs复合材料的滑动电磨损机制主要有磨粒磨损、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以及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材料 ws2 碳纳米管 电磨损机制 协同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摆率跟踪控制的4WS汽车闭环操纵稳定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吕红明 陈南 李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39,376,共4页
针对主动后轮转向的4WS汽车,提出了横摆率跟踪控制方案,设计了H∞优化控制器,进行了4WS汽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人-车闭环操纵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4WS汽车保持车辆侧滑角和横摆率稳态增益不变,降低它们的超调量、反应时间以及谐振峰值... 针对主动后轮转向的4WS汽车,提出了横摆率跟踪控制方案,设计了H∞优化控制器,进行了4WS汽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人-车闭环操纵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4WS汽车保持车辆侧滑角和横摆率稳态增益不变,降低它们的超调量、反应时间以及谐振峰值,增大系统的阻尼比,4WS汽车能够快速响应驾驶员的操纵指令,并对路面附着系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ws汽车 主动后轮转向 路面 操纵性 转向机构 侧向运动模型 横摆率跟踪 -车闭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2224—110硅脉冲功率晶体管
4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ws2224-110 硅脉冲功率晶体管 最大额定值 气密性 金属陶瓷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服务的Ajax中间件设计研究
5
作者 周相兵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6期94-98,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Web服务的Ajax中间件,该中间件结合Web服务制定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Ajax的异步性、实时性的特征封装成一套Web Services JavaScript库。采用该中间件可以方便地使分布式软件系统跨平台、跨语言、异步的、实时刷新页面的处... 提出一种基于Web服务的Ajax中间件,该中间件结合Web服务制定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Ajax的异步性、实时性的特征封装成一套Web Services JavaScript库。采用该中间件可以方便地使分布式软件系统跨平台、跨语言、异步的、实时刷新页面的处理数据。使基于Web服务的系统直接调用Web Services JavaScript库提供的API接口进行开发,就不必再关心开发过程中的数据如何处理的细节,从而可以将精力全部放到具体功能的开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服务 AJAX 中间件 ws-*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石低渗砂砾岩油藏应力敏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楠 黄芷源 +2 位作者 崔轶男 孙雷 汤勇 《海洋石油》 CAS 2019年第3期33-37,共5页
为弄清乌石低渗砂砾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岩石应力敏感的变化规律,以WS17-2油田的WS17-2-9井区为例,选取不同物性岩心样品,开展定覆压的应力敏感实验研究。首先根据现行标准、油藏上覆岩层压力和原油饱和压力设计了实验有效应力范围,然后分... 为弄清乌石低渗砂砾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岩石应力敏感的变化规律,以WS17-2油田的WS17-2-9井区为例,选取不同物性岩心样品,开展定覆压的应力敏感实验研究。首先根据现行标准、油藏上覆岩层压力和原油饱和压力设计了实验有效应力范围,然后分别测试了不同有效应力下降内压和升内压的岩石渗透率,最后定量评价了实验初始有效应力和油藏初始有效应力下的岩石应力敏感伤害程度。结果表明:随有效应力的增加,岩石渗透率先急剧降低而后缓慢降低;应力敏感对岩石渗透率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而且岩石物性越差,伤害程度越严重。此外,油藏条件下的应力敏感远小于现行标准的实验测试结果,只要乌石油藏开发过程及时补充地层能量,应力敏感的不利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有效应力 实验 砂砾岩油藏 ws17-2-9井区 乌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pore structure comparison between shale oil and shale gas:examples from the Bakken and Longmaxi Formations 被引量:7
7
作者 Kouqi Liu Liang Wang +3 位作者 Mehdi Ostadhassan Jie Zou Bailey Bubach Reza Rezaee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77-93,共17页
In order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pore structures between shale gas and shale oil formations, a few samples from the Longmaxi and Bakken Formations were collected and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 In order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pore structures between shale gas and shale oil formations, a few samples from the Longmaxi and Bakken Formations were collected and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LECO TOC measurement, gas adsorption and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amples from the Bakken Formation have a higher TOC than those from the Longmaxi Formation. The Longmaxi Formation has higher micropore volume and larger micropore surface area and exhibited a smaller average distribution of microsize pores compared to the Bakken Formation. Both formations have similar meso-macropore volume. The Longmaxi Formation has a much larger meso-macropore surface area, which is corresponding to a smaller average meso-macropore size. CO_2 adsorption data processing shows that the pore size of the majority of the micropores in the samples from the Longmaxi Formation is less than 1 nm, while the pore size of the most of the micropores in the samples from the Bakken Formation is larger than 1 nm. Both formations have the same number of pore clusters in the 2–20 nm range, but the Bakken Formation has two additional pore size groups with mean pore size diameters larger than 20 nm. Multifractal analysis of pore size distribution curves that was derived from gas adsorption indicates that the samples from the Longmaxi Formation have more significant micropore heterogeneity and less meso-macropore heterogeneity. Abundant micropores as well as mesomacropores exist in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Longmaxi Formation, while the organic matter of the Bakken Formation hosts mainly microp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GAS SHALE oil - PORE structure GAS adsorption PORE family MULTIFRACT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