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丙醇诱导合成WO3粉体与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8
1
作者 沈毅 朱华 +2 位作者 赵丽 黄荣 胡国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2-1715,共4页
采用正丙醇为有机诱导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形貌新颖的WO3粉体,使用XR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及测色计测试了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正丙醇诱导合成的WO3粉体仍为六方相,但形成了特殊的海... 采用正丙醇为有机诱导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形貌新颖的WO3粉体,使用XR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及测色计测试了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正丙醇诱导合成的WO3粉体仍为六方相,但形成了特殊的海胆状纳米结构,SEM和TEM测试结果表明,海胆状WO3微球由大量的WO3纳米杆簇集形成.该诱导产物的纳米杆簇集成的海胆状结构显著地改善了光生质子的传输过程,提高了合成的WO3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粉体 光致变色 正丙醇 有机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WO_3气敏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蒋凯 许亚杰 牛新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本文用沉淀法制得了 xwt% Si O2 +WO3(x=3,10 ,15 ,2 0 )纳米粉体 ,对其进行了 XRD物相分析 ,以TEM观察其形貌并测得平均粒径 ,并与烧结法制得的纯 WO3纳米粉体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沉淀法可获得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共存的 WO3纳米粉体 ... 本文用沉淀法制得了 xwt% Si O2 +WO3(x=3,10 ,15 ,2 0 )纳米粉体 ,对其进行了 XRD物相分析 ,以TEM观察其形貌并测得平均粒径 ,并与烧结法制得的纯 WO3纳米粉体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沉淀法可获得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共存的 WO3纳米粉体 ,晶粒尺寸随 Si O2 掺杂量增加而减小 ,所得粉体粒径范围为 2 0 - 30 nm ,粒度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wo3 制备 纳米三氧化钨 纳米粉体 气敏材料 二氧化硅 沉淀法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Cu/Al微纳米复合材料与WO_3的热反应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毅 姜炜 +4 位作者 程志鹏 张先锋 安崇伟 宋小兰 李凤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53-1759,共7页
采用置换法通过对溶液浓度的控制实现了纳米Cu颗粒在微米Al粉表面定量、快速地化学沉积,制备出核一壳结构的Cu/Al微纳米复合粒子,并用SEM、EDS和XRD技术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利用DSC分析了Cu/ Al-WO_3的热反应性能,对比了Al-WO_3与Cu/Al... 采用置换法通过对溶液浓度的控制实现了纳米Cu颗粒在微米Al粉表面定量、快速地化学沉积,制备出核一壳结构的Cu/Al微纳米复合粒子,并用SEM、EDS和XRD技术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利用DSC分析了Cu/ Al-WO_3的热反应性能,对比了Al-WO_3与Cu/Al-WO_3在不同化学配比下的热反应历程,同时分别提出了其相应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u/Al微纳米复合材料与WO_3的热反应活性明显高于传统微米级Al粉,并且在还原剂Cu/Al轻微过量时该热反应达到最佳效果.通过对Al粉表面改性,热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68.185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Al粉 wo3 微纳米复合材料 铝热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纳米WO_3粉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平 沈春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137-138,152,共3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湿化学法制备纳米WO3粉体的主要方法:水解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及微乳液法,并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讨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湿化学法制备的纳米WO3粉体更细且粒径分布可控、均匀性及分散性好。
关键词 纳米wo3 湿化学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氧化水热晶化法制备超细钨粉 被引量:6
5
作者 韩煜娴 丘泰 宋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0,共4页
通过H2O2氧化工业级钨粉颗粒制备出纳米级WO3粉体,采用两段还原法对所得的产物进行氢还原后得到超细钨粉。用XRD、SEM、BET等对所得产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工业级钨粉经氧化水热晶化处理后所得产物为单斜相WO3,平均粒径约... 通过H2O2氧化工业级钨粉颗粒制备出纳米级WO3粉体,采用两段还原法对所得的产物进行氢还原后得到超细钨粉。用XRD、SEM、BET等对所得产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工业级钨粉经氧化水热晶化处理后所得产物为单斜相WO3,平均粒径约为60nm;将制得的WO3在氢气氛下还原,800℃下保温45min后得到颗粒分布较窄、平均粒径约150nm的立方相钨粉。当还原温度升高至900℃时,所得的钨粉颗粒明显长大,部分粒径长大至2~3μm,但颗粒的球形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水热晶化法 三氧化钨 超细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Cr的APT为原料制备的WO_3和W粉的物化性能研究
6
作者 万林生 许立强 +4 位作者 黄海 赵立夫 梁勇 杨运光 章秋霖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37,共6页
以掺Cr的APT为原料制备了WO_3和W粉,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Cr的WO_3和W粉的晶体结构与普通WO_3和W粉一致,Cr在WO_3和W粉中均以Cr_2O_3物相存在;与普通W粉相比,掺Cr的W粉粒度更小,均匀性好,晶体发育完整;Cr可有效抑制W粉... 以掺Cr的APT为原料制备了WO_3和W粉,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Cr的WO_3和W粉的晶体结构与普通WO_3和W粉一致,Cr在WO_3和W粉中均以Cr_2O_3物相存在;与普通W粉相比,掺Cr的W粉粒度更小,均匀性好,晶体发育完整;Cr可有效抑制W粉在还原过程中的气相沉积和长大,但氧指数稍高;Cr在WO_3和W粉中的分布均具有良好的宏观和微观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Cr的APT wo3 W粉 物化性能 CR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WO_3粉及球磨参数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娄本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3-35,共3页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WO3陶瓷粉末,系统研究了球磨参数对粉末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球磨法可以制取纯度较高的WO3细粉;球磨时间和球料比以颗粒尺寸趋于稳定的范围为佳,盲目延长时间、增大球料比起不到细化作用,相反会增加WC杂质...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WO3陶瓷粉末,系统研究了球磨参数对粉末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球磨法可以制取纯度较高的WO3细粉;球磨时间和球料比以颗粒尺寸趋于稳定的范围为佳,盲目延长时间、增大球料比起不到细化作用,相反会增加WC杂质的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陶瓷 纳米粉末 机械球磨法 球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氧化钨氢还原相变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邹志强 汪晓 钱崇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高温X射线衍射动态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活性氧化钨氢还原相变过程及相变动力学。对该氧化物氢还原生成极细和超细钨粉的机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氢还原 相变动力学 超细粉 钨粉 氧化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钨源原料制备WC-Co复合粉的形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二涛 羊建高 +4 位作者 邓军旺 郭圣达 谭兴龙 戴煜 张翔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38-46,共9页
以WC-6%Co 为基本成分,计算原料醋酸钴,超纯炭黑、有机碳分别与WO2.72,WO3,APT, AMT配料量,称量后加入装有适量纯水的可倾斜式滚动球磨机,湿磨混匀形成料浆,然后充分搅拌料浆进行喷雾干燥,将喷雾干燥的前驱体粉末煅烧、过筛,... 以WC-6%Co 为基本成分,计算原料醋酸钴,超纯炭黑、有机碳分别与WO2.72,WO3,APT, AMT配料量,称量后加入装有适量纯水的可倾斜式滚动球磨机,湿磨混匀形成料浆,然后充分搅拌料浆进行喷雾干燥,将喷雾干燥的前驱体粉末煅烧、过筛,称量装舟,推入1100℃通有氢气的高温钼丝炉中制备出WC-6Co复合粉末.结果表明:以WO2.72为原料制备WC-6Co 复合粉,粉末粒度在1~45μm,平均粒度为23.38μm;以WO3为原料制备粉末粒度在8~35μm,平均粒度为22.58μm;以APT为原料制备粉末粒度在1~34μm,平均粒度为12.81μm;以AMT为原料制备粉末粒度在3~45μm,平均粒度为17.83μm;粉末球形度由好到差顺序为:WO3、WO2.72、AMT、APT;松装密度由大到小顺序为:WO3、WO2.72、APT、AMT;流动性由好到差顺序为:WO2.72、WO3、APT、AMT;通过测量粉末BET,换算对应WO2.72、WO3、APT和AMT为原料时制备粉末的WC晶粒度分别为400 nm、252 nm、255 nm和2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2.72 wo3 APT AMT 喷雾干燥 煅烧 WC-6Co复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T形貌对W、WC粉及硬质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龙辉 周俊安 +3 位作者 徐国钻 杨诚辉 羊求民 刘如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8,共8页
采用不同结晶工艺制备的单晶APT以及多晶APT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后制得单晶三氧化钨以及多晶三氧化钨。然后以单晶三氧化钨和多晶三氧化钨为原料,制备了中颗粒钨粉、碳化钨及WC-6%Co硬质合金,并详细研究了APT形貌对粉末产品和硬质合金微... 采用不同结晶工艺制备的单晶APT以及多晶APT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后制得单晶三氧化钨以及多晶三氧化钨。然后以单晶三氧化钨和多晶三氧化钨为原料,制备了中颗粒钨粉、碳化钨及WC-6%Co硬质合金,并详细研究了APT形貌对粉末产品和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APT经煅烧后制备的三氧化钨仍保留APT的形貌。两种不同形貌三氧化钨制备的钨粉均呈类球形,但单晶三氧化钨制备的钨粉均匀性好,细粉少,晶粒无明显晶体学平面,球化程度高;而多晶三氧化钨制备的钨粉均匀性较差,细粉含量偏多,晶粒具有明显晶体学平面。在碳化过程中单晶三氧化钨制备的钨粉粒度涨幅为21.5%,显著高于多晶三氧化钨制备的钨粉,且所制碳化钨中球化程度高的颗粒更多。相比于以多晶APT为原料制备的WC-6%Co硬质合金,以单晶APT为原料制备的WC-6%Co硬质合金矫顽磁力、硬度及抗弯强度更高,微观组织均匀性更好,合金整体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多晶 APT形貌 钨粉 碳化钨 硬质合金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原位合成WC陶瓷的反应历程
11
作者 董晔 王传彬 +1 位作者 沈强 张联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5-709,共5页
以WO_3和炭黑的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活化烧结(PAS)工艺,经原位反应、烧结合成WC陶瓷。利用热分析、XRD和热力学计算对反应历程进行研究,确定了合成过程中各物相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WO_3与炭黑先反应生成WO_(... 以WO_3和炭黑的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活化烧结(PAS)工艺,经原位反应、烧结合成WC陶瓷。利用热分析、XRD和热力学计算对反应历程进行研究,确定了合成过程中各物相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WO_3与炭黑先反应生成WO_(2.72),再进一步转化为WO_2;1000℃以上,WO_2与炭黑反应生成W_2C和WC,随后缺碳相W_2C继续被碳化为WC,并在1300℃时生成物相单一的WC相。PAS原位合成WC陶瓷的反应历程为:WO_3→WO_(2.72)→WO_2→W_2C→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陶瓷 PAS原位合成 反应历程 wo3/炭黑混合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