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采集方式与样品形态对带鱼新鲜度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孟一 张玉华 +3 位作者 许丽丹 陈东杰 张咏梅 张应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2-287,共6页
研究了近红外漫反射和漫透射两种方式以及鱼糜和整鱼两种形态对带鱼新鲜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利用积分球漫反射系统采集4000~10000cm-1范围内的带鱼鱼糜漫反射、漫透射和整鱼漫反射光谱,根据训练集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及相关系数r对... 研究了近红外漫反射和漫透射两种方式以及鱼糜和整鱼两种形态对带鱼新鲜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利用积分球漫反射系统采集4000~10000cm-1范围内的带鱼鱼糜漫反射、漫透射和整鱼漫反射光谱,根据训练集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及相关系数r对建模参数进行优化,分别建立了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和菌落总数的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检测模型。根据模型对预测集样品的预测均方差(RMSEP)及其相关系数r以及配对t-检验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带鱼新鲜度的预测性能均良好。但近红外漫反射与漫透射两种光谱采集方式相比,前者所建模型的预测能力高于后者。采用漫反射光谱时,鱼糜模型的预测能力高于整鱼。因此,检测带鱼新鲜度时宜采用鱼糜的漫反射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近红外漫透射光谱 TVBN pH 菌落总数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自燃煤漫反射红外光谱特征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永良 李增华 +1 位作者 尹文宣 潘尚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9-733,共5页
为了更好地模拟煤低温氧化阶段的化学结构变化,分析了漫反射及透射红外谱图,利用漫发射红外光谱分析了自燃倾向性不同的煤样原煤及低温氧化煤的化学基团,探讨了煤样中芳烃、脂肪烃和含氧官能团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了更好地模拟煤低温氧化阶段的化学结构变化,分析了漫反射及透射红外谱图,利用漫发射红外光谱分析了自燃倾向性不同的煤样原煤及低温氧化煤的化学基团,探讨了煤样中芳烃、脂肪烃和含氧官能团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漫反射红外光谱法在研究颗粒表面氧化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比透射法更加灵敏,得出了易自燃煤与不易自燃煤低温氧化前后的微观结构差异,其中,1596~1604cm^-1处的芳香烃(C=C),1640~1650cm^-1处的酰氨(-CO—N-),1736~1722cm^-1含氧官能团(C=0)和1900~1910cm^-1处的脂肪烃(C—C)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自燃煤 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低温氧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人体血糖无创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洪艳 张来明 +3 位作者 陈月 刘少明 孙颖 唐玉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99,共4页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人体血糖进行了无创检测。实验使用Nexus-87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及其光纤附件,采集了 6名不同年龄健康志愿受试者手腕处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光谱进行了平滑、基线校正和二次求导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 (PLS...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人体血糖进行了无创检测。实验使用Nexus-87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及其光纤附件,采集了 6名不同年龄健康志愿受试者手腕处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光谱进行了平滑、基线校正和二次求导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 (PLS)方法在含有葡萄糖吸收峰的 7500~8500cm-1波段建立同一个体、相同年龄段的不同个体、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个体的校正模型。采集漫反射光谱的同时抽适量的血样在 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标定血糖的实际值,并对校正模型计算值和实际标定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个体建模的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达到 0. 99980,均方差在≤0. 346,误差分布在±0. 8mmol/l之间。对部分不参与建模的样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个体建模的自我预测结果好于该模型对其它个体样品的预测结果,预测误差≤0. 89544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血糖 预测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近红外光谱法在牛奶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褚鹏蛟 吕丽娜 +1 位作者 常敏 徐可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118,121,共4页
研究了用于快速测定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和漫反射光谱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差异,并提出将两种方法结合形成复合光谱法用于牛奶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复合光谱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多变量回归分析中牛奶... 研究了用于快速测定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和漫反射光谱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差异,并提出将两种方法结合形成复合光谱法用于牛奶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复合光谱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多变量回归分析中牛奶成分含量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透射光谱 漫反射光谱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单组分担载型金属催化剂表面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波 江琦 +1 位作者 何锡文 沈含熙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1-36,共6页
本文通过对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单组分担载型金属催化剂表面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解析,揭示了载体上离子存在形态、活性组分与载体相互作用结果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制备催化剂焙烧温度、金属担载量和浸渍方式不同,谱信息的变化能为催化... 本文通过对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单组分担载型金属催化剂表面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解析,揭示了载体上离子存在形态、活性组分与载体相互作用结果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制备催化剂焙烧温度、金属担载量和浸渍方式不同,谱信息的变化能为催化剂活性改变提供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甲烷化 催化剂 DRUV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及涤棉混纺织物近红外迷彩伪装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辉 张建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3,75,共5页
分别采用还原和分散染料对棉及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生产近红外迷彩伪装。研究表明:还原蓝L-MG和汽巴能蓝83962属于同一类染料;随着还原蓝L-MG染料浓度的增加,近红外反射光谱产生红移,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峰值与红移量有关;当染料质... 分别采用还原和分散染料对棉及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生产近红外迷彩伪装。研究表明:还原蓝L-MG和汽巴能蓝83962属于同一类染料;随着还原蓝L-MG染料浓度的增加,近红外反射光谱产生红移,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峰值与红移量有关;当染料质量分数为1%~2%时,染色织物反射光谱和树叶反射光谱曲线最为接近;除蜂巢和缎纹组织外,染料浓度对可见光反射光谱没有影响,对近红外反射光谱曲线影响很小;近红外反射光谱与产生红移量最大的染料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还原染料 漫反射光谱 染色 近红外伪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盘柿可溶性固形物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鹏 李江阔 +3 位作者 孟宪军 张平 王宝刚 冯晓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1-194,共4页
研究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磨盘柿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在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570~1848nm),对比分析不同数学建模算法、不同导数处理方法和不同散射及标准化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定标模型。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偏最小二... 研究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磨盘柿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在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570~1848nm),对比分析不同数学建模算法、不同导数处理方法和不同散射及标准化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定标模型。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一阶导处理和去散射处理所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定标模型的预测性能较优,其定标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v)和预测相关系数(Rp2)分别为0.8076和0.8085,定标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4546°Brix和0.4482°Brix。这表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对磨盘柿可溶性固形物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磨盘柿 可溶性固形物(SSC)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 一阶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漫反射光谱测定方法研究干酪根成熟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斌 季峻峰 +1 位作者 边立曾 王良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用紫外 可见光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 8个干酪根样品的漫反射光谱 ,发现在波长60 0~ 10 0 0nm范围 ,谱线的斜率与镜质体反射率 ( 0 .2 7%~ 0 .67%)之间有很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干酪根的漫反射光谱测定... 用紫外 可见光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 8个干酪根样品的漫反射光谱 ,发现在波长60 0~ 10 0 0nm范围 ,谱线的斜率与镜质体反射率 ( 0 .2 7%~ 0 .67%)之间有很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干酪根的漫反射光谱测定有可能成为评价有机质成熟度的一种简单、快速、定量的新方法。图 3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反射光谱 测定方法 研究 干酪根 成熟度 有机质成熟度 镜质体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支持向量回归法快速测定西咪替丁片剂含量 被引量:4
9
作者 梁冰 冯宇艳 +3 位作者 宋航 姚舜 徐凯林 邹华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186,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支持向量回归法(UV-Vis DRS-SVR)建立了快速、无损测定西咪替丁片剂的定量方法。人工配制58个西咪替丁片剂粉末样,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通过光谱预处理、异常值剔除和调整RBF核函数参数g、正则化系数C和不敏感... 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支持向量回归法(UV-Vis DRS-SVR)建立了快速、无损测定西咪替丁片剂的定量方法。人工配制58个西咪替丁片剂粉末样,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通过光谱预处理、异常值剔除和调整RBF核函数参数g、正则化系数C和不敏感损失函数p来优化模型,最终采用原始光谱,在220.17~980.80 nm,参数g=0.02,C=20,p=0.03的条件下,以支持向量回归法(SVR)建立模型,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8 2,0.987 1,对5个盲样和15个批次市售西咪替丁片剂的预测均方根差(RMSEP)分别为0.036 0,0.044 8,比偏最小二乘法(PLS)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效果更好。研究表明,UV-Vis DRS-SVR用于快速、非破坏性测定药物制剂中的活性成分的含量是可行的,有望用于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支持向量回归法 西咪替丁片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方法制备的锰铁系NH_3-SCR催化剂的性能研究和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霖 林赫 +1 位作者 管斌 黄震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7,共6页
为提高传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低温窗口的NO去除效率,运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制备了一系列低温锰铁系催化剂。对其在SCR法去除NO中的反应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了活性组分和液相点燃温... 为提高传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低温窗口的NO去除效率,运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制备了一系列低温锰铁系催化剂。对其在SCR法去除NO中的反应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了活性组分和液相点燃温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催化剂晶型进行表征,并使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技术(in situ DRIFTS)进行反应机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nO_x有良好的低温活性,Fe的引入能在改善其N_2选择性的同时保持优秀的低温活性;SHS方法制备的该类催化剂的性能随着点燃温度升高而下降;原位分析表明Brφnsted酸和Lewis酸都参与了Ti_(0.9)Mn_(0.05)Fe_(0.05)O_(2.8)的SCR反应,其中前者具有更高的活性;单齿硝酸盐为关键的活性硝酸盐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原位漫反射 红外光谱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反射红外光谱的原理和测试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心强 亓利剑 郑南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7-20,共4页
镜反射红外光谱技术在宝石学领域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测出透射法测不出的指纹区光谱,而且在采用背衬镜反射技术后,还可以测出宝石中含量低、但对宝石鉴定极有意义的官能团的红外光谱。采用K-K变换技术,可以消除异常色散造成的镜反射光谱... 镜反射红外光谱技术在宝石学领域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测出透射法测不出的指纹区光谱,而且在采用背衬镜反射技术后,还可以测出宝石中含量低、但对宝石鉴定极有意义的官能团的红外光谱。采用K-K变换技术,可以消除异常色散造成的镜反射光谱的畸变,得到与透射红外光谱一样的图谱。镜反射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样品无需特殊制备、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镜反射红外光谱技术适用面广,不受测样表面性质和透明度所限,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无损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镜反射 漫反射 背衬镜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当归中正丁基苯酞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亚亚 顾志荣 +1 位作者 王亚丽 孙宇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90-93,共4页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NIR)定量模型快速测定当归中正丁基苯酞含量的方法。方法采集甘肃及云南14个县级主产区的145批当归样本,将全归阴干,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RP-HPLC-DAD)测定的正丁基苯酞含量为化学参考值,以积...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NIR)定量模型快速测定当归中正丁基苯酞含量的方法。方法采集甘肃及云南14个县级主产区的145批当归样本,将全归阴干,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RP-HPLC-DAD)测定的正丁基苯酞含量为化学参考值,以积分球漫反射方式扫描NIR,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在7415~4056 cm-1波数范围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所建模型对校正集样品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c)、校正均方差(RMSEC)、预测均方差(RMSEP)、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平均预测回收率分别为0.9767、0.6143、0.7065、0.8978、1.1554和102.08%。结论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当归中正丁基苯酞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当归 正丁基苯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隐身材料ErCrO_3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英 牛春晖 任宣玮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9,共4页
研究了ErCrO_3材料制备工艺并对其激光隐身特性进行了评估。通过对不同煅烧温度制备材料的XRD比较发现,当温度达到1300℃,能完全生成ErCrO_3;从漫反射光谱可以看到在1.06μm和1.55μm处有较强的吸收;当材料厚度约为0.2mm时,对1.55μm最... 研究了ErCrO_3材料制备工艺并对其激光隐身特性进行了评估。通过对不同煅烧温度制备材料的XRD比较发现,当温度达到1300℃,能完全生成ErCrO_3;从漫反射光谱可以看到在1.06μm和1.55μm处有较强的吸收;当材料厚度约为0.2mm时,对1.55μm最大吸收率大于60%,并且材料反射光在空间分布近似朗伯分布;而当入射激光功率增加时,材料的空间反射率呈现非线性,在阈值功率以下几乎全部吸收,而在阈值功率以上,吸收饱和。所研制的ErCrO_3材料可以用于可见光隐身和激光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rO3 高温固相法 激光隐身 漫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浆卡伯值的在线测量数学模型
14
作者 刘焕彬 李继庚 +1 位作者 闫东波 沈文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3,共7页
从Kubelka-Munk基本方程和纸浆中残留木素的光谱特性出发推导出纸浆漫反射理论模型,进而根据纸浆残余木素与纸浆卡伯值的本质关系推导出在线实时测量纸浆卡伯值的理论模型.根据纸浆中残留木素的光谱吸收特性,选择F390,F560和F840为自变... 从Kubelka-Munk基本方程和纸浆中残留木素的光谱特性出发推导出纸浆漫反射理论模型,进而根据纸浆残余木素与纸浆卡伯值的本质关系推导出在线实时测量纸浆卡伯值的理论模型.根据纸浆中残留木素的光谱吸收特性,选择F390,F560和F840为自变量,建立了"三波长"纸浆卡伯值光谱测量简化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物理意义清晰,能够揭示模型自变量与卡伯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由于从机理模型变为简化模型经过了多次线性近似和简化,造成了纸浆卡伯值与反射光谱间的非线性信息缺失.为此,结合纸浆卡伯值光谱测量简化模型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建立了纸浆卡伯值在线光谱测量的融合模型,经过样本训练后,融合模型预测结果稳定,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 卡伯值 在线测量 数学模型 漫反射光谱测量 “三波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eO_2/SBA-15催化剂上Pt-CeO_2接触界面的相互作用
15
作者 毕亚东 张微 +1 位作者 徐恒泳 李文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32-2035,共4页
通过沉积沉淀法(Deposition precipitation,DP)将CeO2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SBA-15分子筛上,进一步采用浸渍法负载Pt后制备了Pt/CeO2/SBA-DP催化剂.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在Pt/CeO2/SBA-DP催化剂上可以形成更多的Pt-CeO2接触界面,... 通过沉积沉淀法(Deposition precipitation,DP)将CeO2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SBA-15分子筛上,进一步采用浸渍法负载Pt后制备了Pt/CeO2/SBA-DP催化剂.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在Pt/CeO2/SBA-DP催化剂上可以形成更多的Pt-CeO2接触界面,有利于从CeO2到Pt的电子转移过程.CO程序升温还原(CO-TPR)测试证实,Pt/CeO/SBA-DP催化剂上CeO表面氧物种具有较高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SBA-15分子筛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CO程序升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郝腾 王军 +2 位作者 于铁 王建强 沈美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7-1574,共8页
主要考察了NO2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在整个温度范围内(100-500°C)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性能的影响.研究所使用样品为新鲜Cu/SAPO-34催化剂在750°C下水热处理4 h的稳定期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主要考察了NO2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在整个温度范围内(100-500°C)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性能的影响.研究所使用样品为新鲜Cu/SAPO-34催化剂在750°C下水热处理4 h的稳定期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以及形貌进行表征,采用SCR活性评价、动力学实验以及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DRIFTS)表征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催化剂表面物种的变化.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NO2会抑制催化剂的低温(100-280°C)活性,但其存在会提高催化剂的高温(280°C以上)活性.与此同时,随着反应物中NO/NO2的摩尔比例减少,由于NH4NO3物种的分解,副产物(N2O)的浓度增大.动力学结果表明,Cu/SAPO-34催化剂上快速SCR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64.02 kJ?mol-1)比标准SCR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48.00 kJ?mol-1)更大.In situ-DRIFTS实验结果表明NO比NO2更容易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硝酸盐,并且NO2更容易与吸附在Br?nsted酸性位上的NH3物种反应生成NH4NO3.低温下,催化剂表面的NH4NO3物种会覆盖SCR反应的活性位,造成活性降低,但在高温时,形成的NH4NO3物种一部分会被NO还原为N2,而另一部分会直接热分解为N2O,造成催化剂的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NOx(NO和NO2) CU SAPO-34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硝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采集位置和数量对番石榴无损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攀 代芬 +4 位作者 欧少章 余国雄 陈珊 邓小玲 姚伟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5-208,共4页
基于漫反射法的番石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无损检测中,确定番石榴最佳光谱取样的位置和数量,对提高检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分别采集番石榴顶端、赤道和底部区域漫反射光谱,每个区域采集4处,以赤道1处、赤道4处平均和全部12处平均光谱... 基于漫反射法的番石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无损检测中,确定番石榴最佳光谱取样的位置和数量,对提高检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分别采集番石榴顶端、赤道和底部区域漫反射光谱,每个区域采集4处,以赤道1处、赤道4处平均和全部12处平均光谱作为各样本的光谱,建立PLS模型并对独立预测集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2处平均光谱数据建模效果最好,其预测相关系数Rp=0.96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432;赤道4处平均光谱建模效果次之,Rp=0.793,RMSEP为0.588;赤道1处光谱建模效果最差,Rp=0.687,RMSEP=0.599。再经过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全谱变量,得到23个特征波长,此时PLS模型的Rp=0.902,RMSEP=0.438。试验结果表明,番石榴多处平均的漫反射光谱充分携带其内在品质信息,建模效果优于单处或单区域采样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可溶性固形物 漫反射 光谱取样位置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纤维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特性初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剑锋 张健 +4 位作者 赵栋 胡雪峰 章琪超 虞鹤群 唐志荣 《现代纺织技术》 2013年第5期17-20,共4页
天然彩色棉含有的天然色素赋予了该种纤维特有光谱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对天然彩色棉及染色棉进行光谱分析,发现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能有效鉴别天然彩色棉纤维与其颜色基本一致的染色棉,其反射光谱存在明显的区别。另外,各地天然彩色棉... 天然彩色棉含有的天然色素赋予了该种纤维特有光谱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对天然彩色棉及染色棉进行光谱分析,发现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能有效鉴别天然彩色棉纤维与其颜色基本一致的染色棉,其反射光谱存在明显的区别。另外,各地天然彩色棉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但由于颜色差异,反射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检测为鉴别天然彩色棉纤维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特性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土壤光谱特征的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明洋 朱兆龙 +2 位作者 李好好 冯程龙 安韶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28,共8页
为了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土壤中官能团的定量分析,通过比较3种不同傅里叶变换技术下土壤特征吸收峰的差异,来选取最佳的光谱技术应用于土壤的相关研究。采用透射(T-FTIR)、衰减全反射(ATR-FTIR)和漫反射(DR-FTIR)3种... 为了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土壤中官能团的定量分析,通过比较3种不同傅里叶变换技术下土壤特征吸收峰的差异,来选取最佳的光谱技术应用于土壤的相关研究。采用透射(T-FTIR)、衰减全反射(ATR-FTIR)和漫反射(DR-FTIR)3种光谱技术分别对有机物(苯甲酸、硬脂酸)和土壤(辽东栎)进行了分析。并将辽东栎和草地土壤样品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T-FTIR和DR-FTIR对混合土样进行光谱测定,用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物样品在3种光谱技术中均出现特征吸收峰,苯甲酸在1600~1400 cm^(-1)出现苯环C=C骨架特征峰,硬脂酸在2900~2800 cm^(-1)显现甲基的特征峰。有机物中羧酸-COOH内羰基-C=O在1720~1680 cm^(-1)出现伸缩振动吸收峰,羟基-OH分别在1430~1410 cm^(-1),940~930 cm^(-1)附近出现面内和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有机物在T-FTIR技术中需要用溴化钾(KBr)对其稀释。(2)辽东栎土壤样品在T-FTIR和DR-FTIR技术测试中发现,其土壤谱图中有较多有效特征吸收峰,土壤样品在T-FTIR技术中也需要用KBr进行稀释并使样品均匀的分布在锭片中;而ATR-FTIR技术测试中仅出现个别有效特征吸收峰,不利于对土壤谱图鉴别与进一步分析。(3)辽东栎和草地土壤样品按不同比例混合的测试结果表明:T-FTIR和DR-FTIR技术测试中质量分数与峰面积比呈正相关,线性拟合分别为R 2=0.70和R 2=0.88。土壤在3种不同红外技术中,DR-FTIR光谱具有较好的土壤特征吸收峰,对土壤样品可以不用KBr稀释。测试步骤简单易操作,可用于土壤样品定量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 透射光谱 衰减全反射光谱 漫反射光谱 土壤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漫反射光谱和色度的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半定量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梓炫 吕镔 +1 位作者 郑兴芬 刘鑫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3-1091,共9页
土壤中赤铁矿(α-Fe2O3)和针铁矿(α-FeOOH)的含量和比例对气候变化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对其半定量和定量是古气候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通过选取黄土–古土壤样品以及红壤样品进行加热试验,对比加热前后的漫反射光谱(DRS)峰高,红光段,... 土壤中赤铁矿(α-Fe2O3)和针铁矿(α-FeOOH)的含量和比例对气候变化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对其半定量和定量是古气候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通过选取黄土–古土壤样品以及红壤样品进行加热试验,对比加热前后的漫反射光谱(DRS)峰高,红光段,色度指标红度a*、黄度b*、b*/a*参数,分析红壤与黄土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组成和差异,探讨土壤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半定量重建,结果表明:黄土样品的DRS一阶导数形态与红壤存在差异;红壤样品的a*整体上高于黄土,b*差异不明显,a*与b*具有协同变化的特点;红壤和黄土样品的DRS赤铁矿特征峰峰值与色度指标a*密切相关。加热过程中针铁矿特征峰下降,并显示出黏土矿物峰和赤铁矿特征峰整体上升的特征,表明针铁矿脱水并生成赤铁矿。在有氧参与情况下,除针铁矿向赤铁矿转化外,细小颗粒的磁铁矿(Fe3O4)和不稳定磁赤铁矿(γ-Fe2O3)可能是有氧加热后产生赤铁矿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反射光谱 色度 赤铁矿 针铁矿 黄土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