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定量监测2,3,5-三碘苯甲酸缓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来俊 徐海燕 +2 位作者 赵帆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研究显影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在显影纤维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降解液中的缓释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IBA在不同体积比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共混降解液(V_(PBS)∶V_(乙醇)分别为1∶3、1∶1和3∶1)中的紫外-可... 为研究显影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在显影纤维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降解液中的缓释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IBA在不同体积比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共混降解液(V_(PBS)∶V_(乙醇)分别为1∶3、1∶1和3∶1)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测定降解液的吸光度值及计算PPDO纤维在降解过程中显影剂TIBA的释放量,借助药物缓释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并分析相应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共混溶液中,均能得到回归关系明显的线性方程,考虑到乙醇用量,选择PBS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的溶液作为标准液,并且溶液在37℃的环境中静置8 d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模型拟合结果表明TIBA的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的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显影纤维 纤维降解 2 3 5-三碘苯甲酸 释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6G衍生物-谷胱甘肽荧光探针测定水中Hg^(2+)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秋媛 杨剑华 +5 位作者 王蕊 张丽珠 杨敏 张艳丽 王红斌 谭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5-390,共6页
在罗丹明6G衍生物(Rh6G2)中引入谷胱甘肽(GSH),制备了一种荧光探针Rh6G2-GSH,并基于其与Hg^(2+)识别时可发生荧光强度及吸光度的变化,分别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Hg^(2+)的含量。在由体积比为1∶1的4-羟乙基... 在罗丹明6G衍生物(Rh6G2)中引入谷胱甘肽(GSH),制备了一种荧光探针Rh6G2-GSH,并基于其与Hg^(2+)识别时可发生荧光强度及吸光度的变化,分别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Hg^(2+)的含量。在由体积比为1∶1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溶液和甲醇混合而成的缓冲溶液(pH 7)中加入Rh6G2和GSH,通过自组装反应合成荧光探针Rh6G2-GSH,将其加入到水样中,分别在优化的两种方法的仪器工作条件下测定。结果显示:荧光探针可在较宽的酸度范围内(pH 7~12)识别Hg^(2+),且受常见金属阳离子干扰小;两种方法制作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10-5~2.5×10-4 mol·L-1和5.0×10-5~2.5×10-4 mol·L-1,检出限分别为1.39×10-9 mol·L-1和4.07×10-7 mol·L-1;对实际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两种方法所得的回收率分别为95.1%~120%和94.8%~1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0.46%~2.4%和0.15%~3.4%。采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荧光检测机理进行探究,发现Rh6G2-GSH在与Hg^(2+)进行不可逆的结合后,会进一步发生水解,生成一种荧光强度更高的有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6G衍生物 谷胱甘肽 荧光探针 荧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H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溶剂浸提万寿菊中的叶黄素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伟雪 顾丽莉 +1 位作者 杨发容 刘洋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32,共6页
分别探究超临界CO_(2)萃取法、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联合溶剂浸提法提取万寿菊中的叶黄素。在超临界CO_(2)萃取法中,比较万寿菊在不同种类夹带剂参与下所得的挥发油成分及叶黄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乙醇作为夹带剂效果最好,叶黄... 分别探究超临界CO_(2)萃取法、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联合溶剂浸提法提取万寿菊中的叶黄素。在超临界CO_(2)萃取法中,比较万寿菊在不同种类夹带剂参与下所得的挥发油成分及叶黄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乙醇作为夹带剂效果最好,叶黄素提取率为8.208 mg/g;在溶剂浸提法中,选用多种有机溶剂在不同料液质量体积比下提取万寿菊中的叶黄素,其中V(三氯甲烷)∶V(乙醇)=3∶2混合溶剂在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10 g/mL的条件下叶黄素得率最高,为18.008 mg/g;将上述2种方法的优化方案应用于超临界CO_(2)萃取联合溶剂浸提万寿菊中的叶黄素,结果表明:该联合方法的效果最佳,叶黄素提取率可达29.220 mg/g,为工业生产中提取万寿菊中的挥发油及叶黄素提供了关键技术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萃取 溶剂浸提 叶黄素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万寿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