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低能见度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静 吴兑 刘啟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64,共9页
使用2004—2007年广州地区番禺、东山和南沙站3套能见度仪和3套自动气象站的逐时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3地低能见度事件的年、季和日变化等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近年来广州地区轻雾(雾)出现频率总体较低且... 使用2004—2007年广州地区番禺、东山和南沙站3套能见度仪和3套自动气象站的逐时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3地低能见度事件的年、季和日变化等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近年来广州地区轻雾(雾)出现频率总体较低且日数偏少,霾天气高发期在10月—次年4月、7月极少出现,年变化特征明显。番禺低能见度事件以5~8 km的情况居多,东山和南沙则以8~10 km的轻度视程障碍为主;但同期番禺≥10 km的日数百分比增长最显著,意味着当地能见度有明显好转。低能见度事件多见于70%≤RH<90%的中高相对湿度范围,RH<30%的低相对湿度情况下未曾出现视程障碍现象;番禺和东山的低能见度事件有随RH减少而增多的趋势,南沙则大致相反。对比分析有代表性的旱、雨季发现,(极端)低能见度事件多在早晚发生,日间能见度低值区则一般出现在正午前后,日变化特征明显,且旱季更显著,同时以番禺最具代表性。总体上广州地区的低能见度事件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学 变化特征 能见度等级 相对湿度等级 广州 低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tLRR与NSP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云红 李嘉鹏 +3 位作者 苏雪平 陈宇洋 刘杏瑞 谢蓉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1-1448,共8页
针对现有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图像对比度低、红外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采样金字塔滤波(Nonsubsampled Pyramid,NSP)与潜在低秩表示(Latent Low Rank Representation,LatLRR)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针对现有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图像对比度低、红外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采样金字塔滤波(Nonsubsampled Pyramid,NSP)与潜在低秩表示(Latent Low Rank Representation,LatLRR)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分解,采用NSP分解提取源图像的低频信息,LatLRR分解提取源图像的局部结构信息;其次,根据红外低频信息与可见光低频信息的特征及融合结果图像中低频分量占比,利用红外像素强度权重调控策略完成对低频信息的融合,同时,为使红外与可见光的局部结构信息在融合时保持均衡,使用基于像素灰度值求和的策略进行1∶1融合;最后,图像重构中引入非线性变换思想,使局部结构信息与低频信息有更加完美的契合。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结果图像在极大保留红外特征的同时又能兼顾可见光图像中的细节信息,该算法能够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与可见光 非采样金字塔滤波 潜在低秩表示 非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稀疏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序列融合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文卿 高钰迪 +2 位作者 刘涵 谢国 焦鹏飞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6-283,共8页
考虑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序列间的高度相关性,本文提出了基于低秩稀疏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序列融合方法。首先,利用低秩稀疏表示理论分别将红外图像序列与可见光图像序列进行背景与目标分离,获取低秩分量与稀疏分量。其次,利用Laplac... 考虑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序列间的高度相关性,本文提出了基于低秩稀疏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序列融合方法。首先,利用低秩稀疏表示理论分别将红外图像序列与可见光图像序列进行背景与目标分离,获取低秩分量与稀疏分量。其次,利用Laplace金字塔融合方法将每帧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低秩分量进行融合。再次,采用最大值选择规则将每帧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稀疏分量进行融合。最后,融合低秩分量与融合稀疏分量相加获得最终融合图像。本文算法在Nato-camp与BristolEdenProject数据集上进行了性能验证。主观视觉分析与客观评价指标表明本文算法比传统的融合算法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稀疏表示 Laplace金字塔 最大值选择规则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序列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哪些因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最大——基于对“哈蒂排名”和PISA-TALIS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伍绍杨 施芳婷 彭正梅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82,共25页
当前流行的学生中心论、技术替代论、教育无用论和阶层决定论都倾向于削弱教师的重要性。两个关于学业成就的关键性研究揭示了“哪些因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最大”的整体图景:一是约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使用元分析综合的方法,... 当前流行的学生中心论、技术替代论、教育无用论和阶层决定论都倾向于削弱教师的重要性。两个关于学业成就的关键性研究揭示了“哪些因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最大”的整体图景:一是约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使用元分析综合的方法,发现教师及其教学策略和教学法等因素、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等拥有更高的效应量;二是OECD的PISA-TALIS研究,通过大规模国际调查,发现教师的课堂实践和学校的人际环境更重要。尽管两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模型和维度,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结论上却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即需要重新捍卫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的学习 哈蒂排名 PISA-TALIS 学业成就 教师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文卿 马笑 刘涵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70-1780,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和整体对比度,降低伪影和噪声,考虑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联合低秩稀疏分解方法将红外和可见光源图像分别分解... 为进一步提高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和整体对比度,降低伪影和噪声,考虑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联合低秩稀疏分解方法将红外和可见光源图像分别分解成共同低秩分量、特有低秩分量和特有稀疏分量;其次,利用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方法对特有低秩分量进行融合;然后,采用区域能量融合策略实现特有稀疏分量融合;最后,共有低秩分量与融合后的特有低秩分量和特有稀疏分量相加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在Nato-camp、Bristol Eden Project和TNO公共测试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测试了所提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9种融合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红外图像中的目标信息和保留可见光图像的背景信息,熵、互信息、标准差、视觉信息保真度、差异相关系数之和和Q Y客观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联合低秩稀疏分解 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 区域能量 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低秩表示下的双判别器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融合 被引量:2
6
作者 袁代玉 袁丽华 +1 位作者 习腾彦 李喆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5-1095,共11页
为了改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视觉效果,通过潜在低秩表示将两种不同源的图像分别分解为各自的低秩分量和去除噪声的稀疏分量,采用KL变换确定权重对稀疏分量进行加权融合得到融合稀疏图。再对双判别器的生成对抗网络重设计,借助VGG16... 为了改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视觉效果,通过潜在低秩表示将两种不同源的图像分别分解为各自的低秩分量和去除噪声的稀疏分量,采用KL变换确定权重对稀疏分量进行加权融合得到融合稀疏图。再对双判别器的生成对抗网络重设计,借助VGG16网络提取两种源的低秩分量特征作为该网络的输入,通过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博弈来生成融合低秩图。最后,将融合稀疏图与融合低秩图进行叠加获得最终的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TNO数据集上,与所列的5种先进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熵、标准差、互信息、差异相关性总和及多尺度结构相似度5种指标上均获得最优结果,相比于次优值,5种指标分别提高了2.43%,4.68%,2.29%,2.24%,1.74%。在RoadScene数据集上只在差异相关性总和及多尺度结构相似度两种指标上取得最优,另外3种指标仅次于GTF(gradient transfer and total variation minimization)方法,但图像视觉效果明显优于GTF方法。综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分析,本文所提方法确实能获得高质量的融合图像,与多种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潜在低秩表示 改进双判别器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低秩表示框架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引导滤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7
7
作者 娄熙承 冯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93,共14页
为提高融合图像的可视性,解决传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中存在的边缘特征缺失、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潜在低秩表示框架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引导滤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潜在低秩表示对源图像进行分... 为提高融合图像的可视性,解决传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中存在的边缘特征缺失、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潜在低秩表示框架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引导滤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潜在低秩表示对源图像进行分解,得到源图像的低秩分量和显著分量。其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根据源图像的特征信息,得到权值图。再次,通过引导滤波算法对权值图进行边缘锐化,然后再将优化后的权值图分别与源图像的低秩分量和显著分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低秩分量和显著分量。最后,将融合图像的低秩分量和显著分量叠加,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主观评价和客观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潜在低秩表示 卷积神经网络 引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著性检测与MDLatLRR分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2
8
作者 龙志亮 邓月明 +1 位作者 王润民 董俊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5-713,共9页
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细节信息的缺失、融合结果对比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检测与多层潜在低秩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使用基于显著性检测的方法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预融合;然后,使用多层潜在低... 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细节信息的缺失、融合结果对比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检测与多层潜在低秩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使用基于显著性检测的方法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预融合;然后,使用多层潜在低秩表示方法依次将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和预融合图像分解为低秩层和细节层;其中细节层采用结构相似性和L2范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融合,低秩层使用基于能量属性的方法进行融合;最后,将低秩层和细节层的融合结果重构便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文中将该方法与11种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融合方法进行了评估比较,通过对比多组融合图像的主客观评价,其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方法,本方法能够保留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源图像的有效细节,且融合结果具有较高的对比度,更符合人们的视觉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显著性检测 潜在低秩表示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