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词情境视域下的虚拟现实空间疗愈与智慧交互设计研究
1
作者 孔帅 王艺淳 +3 位作者 何理 王竞广 李岳佳妮 李香豫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68-480,共13页
目的基于虚拟现实疗愈空间与智慧交互设计,创新传统诗学的文化情境服务,推动其应用场景的创造性转化。方法通过挖掘诗词的情感疗愈特质与空间叙事基因,采用数字情境活化策略,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集意境沉浸、情感交互、身心疗愈于一体... 目的基于虚拟现实疗愈空间与智慧交互设计,创新传统诗学的文化情境服务,推动其应用场景的创造性转化。方法通过挖掘诗词的情感疗愈特质与空间叙事基因,采用数字情境活化策略,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集意境沉浸、情感交互、身心疗愈于一体的智慧化空间场域,并进行用户体验成效评价。结果不仅强化了诗词美学与情感疗愈的数字传播效能,更开辟了“情感计算+空间叙事”的双向疗愈通道,有效缓解了用户的负面情感效应。结论这种虚实共生、智慧交互的诗境重构模式与文化传承路径,为数字人文视角下诗性基因的空间转化与情感表达提供了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空间疗愈 情感关怀 诗词情境 智慧交互 APP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巷道狭长受限空间的掘锚设备避碰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文娟 张冉 +7 位作者 张旭辉 田思昊 王泽尧 郑西利 任志腾 万继成 杜昱阳 张寒冰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83-496,共14页
针对煤矿井下狭长受限空间条件下掘锚设备协同作业过程中的碰撞检测与避碰路径规划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煤矿掘进巷道掘锚设备碰撞检测与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激光雷达将巷道环境进行实时... 针对煤矿井下狭长受限空间条件下掘锚设备协同作业过程中的碰撞检测与避碰路径规划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煤矿掘进巷道掘锚设备碰撞检测与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激光雷达将巷道环境进行实时重建,在虚拟环境中建立掘进设备与钻锚设备的路径规划训练模型,在构建的掘进工作面虚拟三维场景下,采用混合层次包围盒法进行掘锚设备、钻锚设备以及掘进巷道间的虚拟碰撞检测。针对掘锚设备的运动特性,在SAC(Soft Actor-Critic)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多智能体经验共享机制,提出了MAES-SAC(Multi-Agent Experience Sharing)算法,通过定义智能体的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设计相应的奖惩机制,对智能体进行训练。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PPO算法和SAC算法,MAES-SAC算法平均奖励值分别提高了8.21%与7.43%,最高奖励值分别提高了0.25%与0.14%,达到最高奖励值的步数分别缩短与3.06%和6.63%,标准差分别减少了10.07%与6.99%。最后,搭建了掘锚设备避碰路径规划与碰撞感知系统实验平台,通过虚实运动同步性测试和掘锚设备避碰轨迹规划实验,验证了掘锚设备避碰路径规划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为煤矿井下掘进设备群碰撞感知与协同避碰路径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推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 受限空间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优化研究
3
作者 侯韫婧 王雨萌 +1 位作者 吴雨馨 许大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作为健康干预的重要空间载体,高密度地区城市公园面临着增量困难与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的显著矛盾。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通过提高场地使用率、周转率及活动兼容性,能够有效提升公园的运动供给能力。以哈尔滨丁香公园和群力公园为例,利... 作为健康干预的重要空间载体,高密度地区城市公园面临着增量困难与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的显著矛盾。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通过提高场地使用率、周转率及活动兼容性,能够有效提升公园的运动供给能力。以哈尔滨丁香公园和群力公园为例,利用Kano模型提取不同运动类型的关键环境要素,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使用人群特点,自由组合关键环境要素,建构3类运动共享型空间——放松+舒缓、社交+爱好、社交+放松;最终通过模拟预测,明确运动共享型空间的必备环境要素,提出模块化共享空间优化的设计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运动类型人群对活动空间的必备需求存在差异,如高强度运动人群重视场地设施,而低强度运动人群认为植物特征是提升其运动意愿的关键;2)“高围合+多色植物+趣味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放松和舒缓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大尺度+特色水景+休憩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爱好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便捷出口+多样植物+健身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放松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研究结果为存量阶段城市公园的优化更新提供了新路径,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虚拟现实技术 运动共享型空间 环境要素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分组的三相MMC简化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4
作者 胡存刚 徐婉伦 +1 位作者 杨伟业 刘碧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5,共11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的矢量选择与时序设计较为复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子模块分组的MMC简化SVPWM方法。首先,将MMC系统按分组规则划分为若干个虚拟子单元,从而将系统级调制问题分解为单元级控制...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的矢量选择与时序设计较为复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子模块分组的MMC简化SVPWM方法。首先,将MMC系统按分组规则划分为若干个虚拟子单元,从而将系统级调制问题分解为单元级控制。其次,针对每个虚拟子单元,根据相参考电压矢量的运行区间,选择合适的电压矢量,并优化作用时间分配,通过载波移相技术协调各子单元间的调制信号相位,实现子模块电容电压、桥臂电压及相间电压的动态均衡。同时,为使系统子模块之间、桥臂之间、各相之间维持稳定,对所选矢量开关状态的作用时序进行设计。最后,对所提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SVPWM在保障MMC良好输出性能的同时,简化了矢量选择和时间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空间矢量调制 子模块分组 矢量时序设计 算法简化 虚拟子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理论架构、制约因素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爱萍 范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6,共12页
基于场景理论,探讨数字孪生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理论基础、架构设计、应用场景、现实掣肘以及优化路径。在阐析数字孪生技术概念及其适用性的基础上,依托场景理论论述数字孪生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理论基础,从空间基础层、数... 基于场景理论,探讨数字孪生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理论基础、架构设计、应用场景、现实掣肘以及优化路径。在阐析数字孪生技术概念及其适用性的基础上,依托场景理论论述数字孪生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理论基础,从空间基础层、数据信息层、模型功能层、服务应用层和用户交互层5个层面设计数字孪生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框架,从智慧场馆管理者和服务对象2个视角剖析数字孪生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应用场景,指出政策体系不健全、认知理念滞后、关键技术不成熟、数字体育人才缺乏等制约因素,并提出加强数字孪生体育场馆转型的政策制定、贯彻数字孪生体育场馆转型“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数字孪生体育场馆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提升数字孪生体育场馆转型的人才培养能力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体育场馆 智慧化转型 虚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调制度下NPC逆变器扇区重构型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及中点平衡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瀚林 赵咪 +2 位作者 黄毅 闫海超 鲁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73-2586,共14页
中点钳位(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存在直流侧电容中点电压失衡问题,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VSVPWM)在中高调制度下中点调节能力较弱。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扇区重构型VSVPWM(SR-VSVPWM)。首先,通过引入等效中矢量并重构位于中高调制度的扇区... 中点钳位(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存在直流侧电容中点电压失衡问题,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VSVPWM)在中高调制度下中点调节能力较弱。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扇区重构型VSVPWM(SR-VSVPWM)。首先,通过引入等效中矢量并重构位于中高调制度的扇区,提高中高调制度下中点调节能力。其次,采用占空比调制法平滑开关切换。再次,对其多种调制度下的中点调节裕度进行分析,揭示影响其中点调节能力的因素。最后,通过Starsim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与传统VSVPWM单一小矢量调节相比,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中高调制度下中点偏移平衡速度与中点波动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点钳位(NPC)型三电平逆变器 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中点电压平衡 扇区重构 等效中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高速机动目标的逆轨协同围捕方法
7
作者 李沛璘 郭杰 +3 位作者 王浩凝 刘友新 万泱泱 唐胜景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10,共12页
针对三维场景下临近空间高速机动目标的协同拦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目标点的逆轨协同围捕方法。通过分析目标的机动范围,结合拦截弹导引特性,推导弹群理想攻击时间的计算方法,将高速机动目标的围捕问题转化为特定时间与特定角度命中... 针对三维场景下临近空间高速机动目标的协同拦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目标点的逆轨协同围捕方法。通过分析目标的机动范围,结合拦截弹导引特性,推导弹群理想攻击时间的计算方法,将高速机动目标的围捕问题转化为特定时间与特定角度命中空间固定平面上某一点的问题。基于理想攻击时间与攻击角度,在空间中选取虚拟目标点进行引导,使拦截弹的命中角度符合逆轨拦截条件,从而降低对拦截弹速度的需求。通过数值仿真,对典型C形和S形两种机动的目标进行拦截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成功拦截不同机动强度C形和S形机动目标,且弹群最小脱靶量小于3 m,命中角度能够满足逆轨拦截要求,具备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目标 协同围捕 逆轨拦截 虚拟目标点 机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中国”迈向“智能中国”——由数据生产要素形成谈起
8
作者 王如玉 梁琦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3,共11页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卓有成效,但有关数据生产要素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显得不足。数据为何能成为生产要素?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只有“市场化”的“大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动力机制是虚拟集聚,...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卓有成效,但有关数据生产要素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显得不足。数据为何能成为生产要素?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只有“市场化”的“大数据”才能成为生产要素,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动力机制是虚拟集聚,数据生产要素的载体是虚拟空间,数字化平台创造了虚拟空间。数据生产要素具有三层结构:映射层、原生层和再生层。经济活动的全链数据是跨层的,三层结构的本质特征是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双空间融合。三层结构之说充分体现了数据要素的核心价值,即数据通过使用而增值,数据通过双空间融合而再生。“十五五”期间中国应从“数字中国”迈向“智能中国”,虚拟集聚通过数据整合、要素融合、价值创造三重机制相互支撑,层层递进,共同推动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为智能化奠定基础。“智能中国”建设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资源配置、产业智能化和AI适配体系、创造良好的智能经济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 “数字中国” 数据生产要素 “智能中国” 虚拟集聚 虚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字化控制离散性的三电平低调制比区域窄脉冲抑制策略
9
作者 陈凯 温旭辉 +2 位作者 李文善 张剑 沈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7-2600,共14页
永磁同步电机拖动大惯量飞轮充能过程,三电平变流器长时间处于低调制比状态,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会频繁出现窄脉冲,进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功率器件损坏以及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考虑永磁同... 永磁同步电机拖动大惯量飞轮充能过程,三电平变流器长时间处于低调制比状态,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会频繁出现窄脉冲,进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功率器件损坏以及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考虑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离散性的窄脉冲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在低调制比区域的窄脉冲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序列优化的混合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实现了三电平变流器低调制比区域窄脉冲抑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抑制了窄脉冲、改善电流波形质量,也降低了三电平变流器开关动作次数,解决了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电机控制 三电平变流器 低调制比 窄脉冲 中点电位平衡 虚拟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输出电压波形质量及中点电位动态性能提升的三电平逆变器混合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10
作者 张鑫 刘增 +2 位作者 宋英 王绪杰 刘进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7-1888,共12页
中点电位平衡是三电平逆变器稳定运行的前提,现有基于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的中点电位控制方法虽然能够改善中点电位动态性能,但在跨扇区选择开关矢量时,会导致输出交流电压波形质量下降。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混合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中点电位平衡是三电平逆变器稳定运行的前提,现有基于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的中点电位控制方法虽然能够改善中点电位动态性能,但在跨扇区选择开关矢量时,会导致输出交流电压波形质量下降。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混合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根据中点电位偏移程度选用相应的中点电位控制模式。中点电位偏移较小时,在所有扇区内均依据“最近三矢量原则”选取开关矢量以提高输出交流电压波形质量,并通过中点电位闭环控制实现中点电位稳定;当中点电位偏移较大时,通过筛选序列中小矢量并增加小矢量作用时间,提升中点电位控制动态响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制策略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中点箝位三电平逆变器 中点电位平衡 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波形质量优化 混合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虚拟矢量PWM的准Z源三电平逆变器新型控制算法实现
11
作者 柴锦 刘通 +1 位作者 王伟胜 陈阿莲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6,共10页
准Z源三电平逆变器的升压控制和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之间的耦合严重限制了其控制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1种基于虚拟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的中点电位平衡策略,通过直流母线电容电压闭环控制实现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消除了中点电位低频波动,同... 准Z源三电平逆变器的升压控制和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之间的耦合严重限制了其控制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1种基于虚拟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的中点电位平衡策略,通过直流母线电容电压闭环控制实现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消除了中点电位低频波动,同时采用恒直通升压调制策略,避免了升压控制对中点电位的影响,保证了准Z源网络充足的升压空间。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源三电平逆变器 中点电位平衡 虚拟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旅游古镇线上线下热度特征及其转化机制——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例
12
作者 陈笑葵 毛志睿 +1 位作者 易纯 高钰桔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9-1200,共12页
文章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例,借助多源数据和多元空间分析方法,剖析其线上线下游客集聚热度特征及转化机制,结果表明:1)大研古镇线上线下热度的空间关联程度高、整体分布极不均衡,线上热度排名前10%的空间单元汇聚了超过90%的浏览量与签到量... 文章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例,借助多源数据和多元空间分析方法,剖析其线上线下游客集聚热度特征及转化机制,结果表明:1)大研古镇线上线下热度的空间关联程度高、整体分布极不均衡,线上热度排名前10%的空间单元汇聚了超过90%的浏览量与签到量,呈现幂律衰减特征。线下热度排名前10%的空间单元汇聚了超过33.6%的总游客量,呈现以四方街为核心向外围递减的“核心—边缘”格局。2)游客集聚行为是线上线下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游客移动行为、数字内容打卡行为和数字内容浏览行为之间形成正向促进效应。3)旅游古镇在注意力经济的影响下,通过数字媒介流量传播实现线上线下热度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特色资源通过游客的打卡行为转化为数字内容,高质量数字内容通过媒介传播实现注意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吸引游客移动与消费行为的集聚,塑造出新的“网红打卡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行为 虚实空间交互 网红打卡点 旅游古镇 数字媒介 注意力经济学 丽江大研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档案馆虚拟文化空间:内涵阐释、生成逻辑及培育方略
13
作者 马双双 张静 周冉瑶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6,共7页
虚拟文化空间凭借其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以及沉浸性成为推动档案文化传播的新生力。在辨析文化空间、数字文化空间和虚拟文化空间的概念,阐释综合档案馆虚拟文化空间生成逻辑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加强法规建设、丰富档案数字叙事资... 虚拟文化空间凭借其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以及沉浸性成为推动档案文化传播的新生力。在辨析文化空间、数字文化空间和虚拟文化空间的概念,阐释综合档案馆虚拟文化空间生成逻辑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加强法规建设、丰富档案数字叙事资源内容、优化档案数字叙事形式与场景,及强化技术信任等培育方略,为后续构筑综合档案馆虚拟文化空间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档案馆 文化空间 虚拟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电-氢-交通虚拟能量池协同特性的配电网运行方法
14
作者 仝子涵 任洲洋 +1 位作者 张基岳 吴建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190-6202,I0003-I0006,共17页
多区域氢能系统通过区域间氢能交互及区域内多环节电氢灵活转换,能够有效发挥其协同低碳支撑能力。针对现有电-氢-交通系统鲜少计及多区域氢能系统间互联互动特征,该文提出考虑多电-氢-交通虚拟能量池(multiple electricity-hydrogen-tr... 多区域氢能系统通过区域间氢能交互及区域内多环节电氢灵活转换,能够有效发挥其协同低碳支撑能力。针对现有电-氢-交通系统鲜少计及多区域氢能系统间互联互动特征,该文提出考虑多电-氢-交通虚拟能量池(multiple electricity-hydrogen-transportation virtual energy pools,MEHT-VEP)协同特性的配电网运行方法。首先,提出考虑电-氢-交通耦合特征的虚拟能量池运行模式及MEHT-VEP互联协同运行模型;其次,利用定碳排运行域(committed carbonemissionoperationregion,CCEOR)聚合并刻画多虚拟能量池低碳调控空间并提出其域边界凸包拟合流程;然后,考虑MEHT-VEP低碳调控空间解析约束条件,以优化配电网综合运行成本为目标建立配电网运行模型;最后,基于某地区配电网搭建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配电网运行方法在保障各区域电-氢-交通系统内部运行信息的同时,有效发挥对电力系统的低碳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氢能系统 电-氢-交通系统 虚拟能量池 定碳排运行域 低碳调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涉河建设项目合规性研判模型
15
作者 李岸昀 许婧 黄仁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8,共8页
为解决各级涉河建设项目审查工作中人工研判的耗时与易错问题,通过剖析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的核心需求,提出了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的水行政许可智能化审批一体化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建立了以虚映实的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数据体系和5级上图标... 为解决各级涉河建设项目审查工作中人工研判的耗时与易错问题,通过剖析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的核心需求,提出了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的水行政许可智能化审批一体化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建立了以虚映实的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数据体系和5级上图标准,以虚拟地物形式将拟建项目精准映射至数字孪生场景,从而构建了领域知识驱动的合规研判模型。将该研判模型应用到数字孪生长江建设中,并在长江流域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模型给出的研判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识别出了传统人工研判中的盲区。研究成果可在各级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中推广应用,并可为其他领域类似的复杂审批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河建设项目 数字孪生流域 行政许可 领域知识驱动 虚拟地物 数字阴影 水域岸线空间管控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之间:“虚拟现实”的文化符号阐释
16
作者 郝慧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9,共10页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全新的沉浸与交互体验,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技术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仅仅是狭义的“虚拟现实”。通过揭示“虚拟现实”如何被表象成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符号观念,既可以全面透视虚拟与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全新的沉浸与交互体验,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技术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仅仅是狭义的“虚拟现实”。通过揭示“虚拟现实”如何被表象成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符号观念,既可以全面透视虚拟与现实在不同层面的复杂多重关系,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虚拟现实”如何从符号逻辑经由媒介技术转化为文化现实的具体过程。首先,作为前技术形态的符号化思维空间,“虚拟现实”是一种去物质化的过程,通过隐喻性交互界面连接着相互平行的“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其次,作为准技术形态的媒介技术环境,“虚拟现实”所创造的“数字实在”,“虚”中含“实”,“实”中蕴“虚”,既是一种建构的主观真实,也有自然现实的存在根基。再次,作为技术衍生形态的社会文化景观,“虚拟现实”具有“现实的虚拟化”与“虚拟的现实化”双向转换路径。从符号化思维空间到媒介技术环境,再到社会文化景观,“虚拟现实”的“自然现实性”特征逐步外显,呈现出由“虚”到“实”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实”之间 符号化思维空间 媒介技术环境 社会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狭小空间虚拟维修姿态分层求解方法
17
作者 刘哲旭 张澳冰 樊智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94-2703,共10页
维修性虚拟仿真是飞机结构及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其中快速生成合适的虚拟人维修姿态对维修性分析的效率和可行性至关重要。针对目前虚拟人维修姿态求解方法效率较低且适用性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飞机狭小空间虚拟维修姿态分层求解方法。... 维修性虚拟仿真是飞机结构及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其中快速生成合适的虚拟人维修姿态对维修性分析的效率和可行性至关重要。针对目前虚拟人维修姿态求解方法效率较低且适用性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飞机狭小空间虚拟维修姿态分层求解方法。该方法以腰部为分界点,将维修姿态分解为上身和下身两部分,利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分别对它们优化求解获取整体维修姿态。首先,综合考虑空间限制和人体结构约束后,构建维修姿态优化准则;其次,依据维修姿态优化准则,通过解析几何和逆向运动学原理,构建上身和下身姿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NSGA-Ⅱ对它们依次求解。通过对飞机驾驶舱大气数据模块(ADM)拆卸和货舱内货物推行案例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在飞机狭小空间里高效生成虚拟维修姿态,且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性虚拟仿真 虚拟维修姿态 飞机狭小空间 姿态优化准则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岸空间类型的压力恢复性比较研究
18
作者 聂玮 张瑞麟 +2 位作者 吕坤 刘书昊 李罡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7,共6页
城市青年群体的身心压力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压力恢复性理论与相关研究,归纳并总结出自然草坡型、人工护栏型、人工亲水型以及混合型等4种水岸空间类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VR场景,开展“VR视觉—生理反馈”... 城市青年群体的身心压力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压力恢复性理论与相关研究,归纳并总结出自然草坡型、人工护栏型、人工亲水型以及混合型等4种水岸空间类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VR场景,开展“VR视觉—生理反馈”交互实验,采集30位被试者的即时皮肤电(EDA,Electrodermal Activity)反馈数据并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水岸空间构成特征对压力恢复性的影响差异,以期有效提升城市水岸空间规划建设的实践深度与应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岸空间 虚拟现实 生理实验 压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空间变换技术的交互式虚拟展示研究
19
作者 蒋淑桂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传统的交互式虚拟展示技术在动态场景中的特殊视角下,存在互动性能较差的问题,故提出一种基于光空间变换技术的交互式虚拟展示技术。基于光空间变换技术建立交互虚拟空间,分析2D转换为3D立体场景的过程,提取出控制整体形状以及左视图的... 传统的交互式虚拟展示技术在动态场景中的特殊视角下,存在互动性能较差的问题,故提出一种基于光空间变换技术的交互式虚拟展示技术。基于光空间变换技术建立交互虚拟空间,分析2D转换为3D立体场景的过程,提取出控制整体形状以及左视图的关键点,从中提取光空间交互点的坐标信息,对建模过程中的图像进行高斯模糊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与交互点区域进行二次匹配,优化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流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中的四组测试数据中,相比于传统几种的交互方法,设计方法具有识别效果最佳,用时最少,效率最高,综合性能最稳定的特点,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空间变换 三维建模 交互式 虚拟展示 交互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DC Side Capacitance Voltages Balancing Method for Three-level Inverters Based on Hybrid Space Vector Modulation 被引量:6
20
作者 Fan Bishuang Tan Guanzheng +1 位作者 Fan Shaosheng Deng zeli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I0017-I0017,共1页
Three-level neutral point clamped(NPC)inverter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high voltage and high power drive fields.The capacitance voltage balancing algorithm is a hot topic that many specialists and scholars ha... Three-level neutral point clamped(NPC)inverter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high voltage and high power drive fields.The capacitance voltage balancing algorithm is a hot topic that many specialists and scholars have been working on.V arious capacitance voltage balancing strategies have been studied,in which the redundant short vectors are not fully utilized.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apacitance voltage control effect of the short vectors,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level Inverter virtual vector Hybrid space Vector Modulation Capacitance Voltage Balancing Time distribution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