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U86017对肥厚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红兰 李思本 戴德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 :观察药物CPU86 0 17对左 甲状腺素 (L thy)所致的肥厚豚鼠心室肌细胞L 型钙电流的影响。方法 :ipL thy ,诱导豚鼠心肌肥厚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CPU86 0 17对心室肌细胞L 型钙电流强度和密度的影响。结果 :终浓度为 30 μmol/... 目的 :观察药物CPU86 0 17对左 甲状腺素 (L thy)所致的肥厚豚鼠心室肌细胞L 型钙电流的影响。方法 :ipL thy ,诱导豚鼠心肌肥厚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CPU86 0 17对心室肌细胞L 型钙电流强度和密度的影响。结果 :终浓度为 30 μmol/L的CPU86 0 17对正常豚鼠心室肌细胞L 型钙电流强度的抑制率达 74 2 1% ;肥厚组 ,终浓度为 30 0 ,10 0 ,3 3μmol/LCPU86 0 17均能明显抑制钙电流强度 ,抑制率分别为 6 7 94 % ,4 3 2 5 % ,2 7 0 7%。结论 :CPU86 0 17可抑制正常和肥厚豚鼠心室肌细胞膜上的L 型钙电流 ,可减轻肥厚所致的钙超载 ,有利于预防病变心脏的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u86017 -甲状腺素 心室肌细胞 L-型钙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聚合物复合CPU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常清 黄漫玲 +2 位作者 张亚军 许红 庄俭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9,25,共5页
随着计算机集成度越来越高,CPU散热问题日益突出。提出了一种新型金属与聚合物复合式CPU散热器,并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翅片材料和结构的散热器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金属-聚合物复合CPU散热器可以达到金属... 随着计算机集成度越来越高,CPU散热问题日益突出。提出了一种新型金属与聚合物复合式CPU散热器,并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翅片材料和结构的散热器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金属-聚合物复合CPU散热器可以达到金属CPU散热器相当的散热性能,当其翅片高度均为50 mm时,两者的温度差仅为0.73℃。金属-聚合物矩形微结构CPU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优于金属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聚合物 复合式cpu散热器 散热性能 翅片材料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U卡虚拟原型验证平台设计
3
作者 葛滨 景为平 +1 位作者 鲁华祥 方睿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9-322,333,共5页
针对CPU卡设计规模小以及设计时间和成本有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片上总线互联结构,设计一套虚拟原型验证平台。介绍虚拟原型验证平台的原理,着重分析采用AHB-lite片上总线结构能够极大地减小CPU卡设计的复杂度。运用搭建的CPU卡虚拟原型... 针对CPU卡设计规模小以及设计时间和成本有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片上总线互联结构,设计一套虚拟原型验证平台。介绍虚拟原型验证平台的原理,着重分析采用AHB-lite片上总线结构能够极大地减小CPU卡设计的复杂度。运用搭建的CPU卡虚拟原型验证平台,对CPU卡的架构和自主设计的IP模块进行测试,并在实际的物理原型验证平台上对整个架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虚拟原型验证平台可以切实地减少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总线 cpu 虚拟原型平台 系统架构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灵活高效的虚拟CPU调度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珂男 童薇 +2 位作者 冯丹 刘景宁 张炬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8-410,共13页
目前,虚拟化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但主流的虚拟CPU调度策略并没有实现对I/O性能的保障,尤其是当延时敏感型负载的虚拟机和计算敏感型负载的虚拟机竞争CPU资源时,其性能显著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灵活、高效的虚拟CPU调度算法F... 目前,虚拟化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但主流的虚拟CPU调度策略并没有实现对I/O性能的保障,尤其是当延时敏感型负载的虚拟机和计算敏感型负载的虚拟机竞争CPU资源时,其性能显著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灵活、高效的虚拟CPU调度算法FLMS(flexible I/O latency and multi-processor sensitive scheduler).FLMS通过采用虚拟机分类、虚拟CPU绑定、多类时间片等技术降低了虚拟机的响应延时,同时基于多处理器架构重新设计了负载均衡策略,优化了虚拟CPU迁移.FLMS通用于目前主流的虚拟化方案,在软件虚拟化方式下,与最新的优化方案相比,延时降低了30%,带宽有10%的提升;在使用硬件辅助虚拟化的系统中,通过FLMS能够获得接近原生系统的I/O性能,并且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虚拟化 设备直接分配 虚拟cpu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B智能电量传感器与S7-PLC的通讯
5
作者 汪炼 翟大庆 +1 位作者 周建平 唐恭富 《兵工自动化》 2005年第5期100-101,共2页
WB智能电量传感器与S7-PLC采用异步串行通讯,通过S7-200通讯口引脚及WB传感器RS485口端子排分配,以WB传感器通讯协议及S7-200CPU编程实现通讯。S7-200CPU编程包括初始化、读数据命令、向WB智能传感器发送命令、中断8端口0字符接受程序... WB智能电量传感器与S7-PLC采用异步串行通讯,通过S7-200通讯口引脚及WB传感器RS485口端子排分配,以WB传感器通讯协议及S7-200CPU编程实现通讯。S7-200CPU编程包括初始化、读数据命令、向WB智能传感器发送命令、中断8端口0字符接受程序、读端口返回数据及处理。该通讯已在空调参数测试系统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讯 WB智能传感器 S7-PLC S7-200 cpu RS4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分类的虚拟CPU调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瑾 朱智强 +2 位作者 孙磊 郭松辉 郭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87-2092,共6页
为了桥接语义鸿沟,提升I/O性能,需要对执行不同类型负载的虚拟CPU(v CPU)采取不同的调度策略,故而虚拟CPU调度算法亟需优化。基于KVM虚拟化平台提出一种基于任务分类的虚拟CPU调度模型STC(virtual CPU scheduler based on task classifi... 为了桥接语义鸿沟,提升I/O性能,需要对执行不同类型负载的虚拟CPU(v CPU)采取不同的调度策略,故而虚拟CPU调度算法亟需优化。基于KVM虚拟化平台提出一种基于任务分类的虚拟CPU调度模型STC(virtual CPU scheduler based on task classification),它将虚拟CPU(v CPU)和物理CPU分别分为两个类型,分别为short v CPU和long v CPU,以及short CPU和long CPU,不同类型的v CPU分配至对应类型的物理CPU上执行。同时,基于机器学习理论,STC构建分类器,通过提取任务行为特征将任务分为两类,I/O密集型的任务分配至short v CPU上,而计算密集型任务则分配至long v CPU上。STC在保证计算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I/O的响应速度。实验结果表明,STC与系统默认的CFS相比,网络延时降低18%,网络吞吐率提高17%~25%,并且保证了整个系统的资源共享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虚拟化 虚拟cpu调度 机器学习 任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CPU负载预测算法性能评估
7
作者 万成威 王霞 王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449,共5页
准确的虚拟CPU负载预测是提高虚拟机CPU调度性能的重要前提,然而,虚拟机操作系统环境下,虚拟CPU负载预测方法需要尽可能简单、有效。针对虚拟机CPU调度应用场景,以实际CPU负载为研究对象,选取五种简单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详细评估其虚拟... 准确的虚拟CPU负载预测是提高虚拟机CPU调度性能的重要前提,然而,虚拟机操作系统环境下,虚拟CPU负载预测方法需要尽可能简单、有效。针对虚拟机CPU调度应用场景,以实际CPU负载为研究对象,选取五种简单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详细评估其虚拟CPU负载预测性能,为虚拟机CPU调度的实现提供了研究基础。结果表明,平均移动法、线性递减加权平均移动法、一次指数平滑法等具有良好的CPU负载预测性能,并基于反馈控制思想改进了一次指数平滑法,进一步提高了其CPU负载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云计算 虚拟cpu调度 cpu负载预测 平均移动 指数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腈基-苯基-脲聚合物膜的表面结构
8
作者 马立平 高鸿钧 +4 位作者 宋延林 赵文斌 陈慧英 薛增泉 庞世瑾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720-722,共3页
本文利用大气中扫描隧道显微镜对新型有机功能材料腈基-苯基-脲(CPU)的聚合物(PCPU)薄膜进行了研究。在高定向裂解石墨基底上由溶液成膜制备CPU聚合物薄膜样品,在42×42扫描范围内获得了PCPU表面结构... 本文利用大气中扫描隧道显微镜对新型有机功能材料腈基-苯基-脲(CPU)的聚合物(PCPU)薄膜进行了研究。在高定向裂解石墨基底上由溶液成膜制备CPU聚合物薄膜样品,在42×42扫描范围内获得了PCPU表面结构的STM图像,发现5—8个CPU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PCPU分子链。本文给出了PCPU分子链结构模型,并对所观察到的STM图像给予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基-苯基- 表面结构 cpu聚合物膜 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S7-200 PLC隆重发布
9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S7-200 PLC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自动化控制 cpu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数据中心考虑虚拟机关联性的虚拟机放置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辉 张洪瑜 吕书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4,共7页
提出云数据中心考虑虚拟机关联性的虚拟机放置策略。在物理主机状态检测和虚拟机选择阶段,采用鲁棒局部归约主机检测方法LRR(Local Regression Robust)和最小迁移时间选择方法MMT(Minimum Migration Time);在虚拟机放置阶段,采用多重相... 提出云数据中心考虑虚拟机关联性的虚拟机放置策略。在物理主机状态检测和虚拟机选择阶段,采用鲁棒局部归约主机检测方法LRR(Local Regression Robust)和最小迁移时间选择方法MMT(Minimum Migration Time);在虚拟机放置阶段,采用多重相关系数来评价虚拟机之间的关联性。该策略在重新分配虚拟机的时候可以减少高关联的虚拟机被放置到同一个物理节点上的机会,尽量避免物理主机超负载问题,最终减少虚拟机迁移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Cloudsim中已有的虚拟机迁移办法相比,云数据中心的各类性能指标都有所改善,该实验结果对于其他企业构造节能云数据中心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相关系数 虚拟机放置 处理器使用率 云数据中心 低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聚类的虚拟计算环境资源聚合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褚瑞 卢锡城 肖侬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58-1869,共12页
作为面向互联网资源共享的虚拟计算环境的实例,iVCE(Internet based 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for Memory致力于解决广域分布的内存资源的共享与综合利用问题.由于内存资源的特殊性,传统的资源管理方法很难适用.以iVCE for Memor... 作为面向互联网资源共享的虚拟计算环境的实例,iVCE(Internet based 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for Memory致力于解决广域分布的内存资源的共享与综合利用问题.由于内存资源的特殊性,传统的资源管理方法很难适用.以iVCE for Memory作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虚拟计算环境资源聚合方法,有效降低了资源聚合的问题规模;借鉴物理学中的力场和势能理论,建立了实现资源聚合的基本模型和力场-势能模型以及相应的分布式算法;通过基于真实网络拓扑的模拟,对两种模型和算法分别进行了评估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计算环境 iVCE(Internet based 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for MEMORY 资源聚合 聚类 力场-势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分段PID注塑机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亚南 王鹏文 +1 位作者 丰会萍 李明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7,共6页
针对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存在超调、震荡和自动化监控水平低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专家分段PID的注塑机远程监控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设计PID参数分段规则库,实现PID控制器参数的在线整定。以Siemens CPU315-2PN/DP控制器和ET200S从... 针对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存在超调、震荡和自动化监控水平低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专家分段PID的注塑机远程监控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设计PID参数分段规则库,实现PID控制器参数的在线整定。以Siemens CPU315-2PN/DP控制器和ET200S从站为核心,以Step7+WinCC平台开发监控系统下位机程序和上位机HMI界面,实现生产报表、故障诊断及历史趋势功能;搭建了车间环形光纤工业以太网,实现了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完成了注塑机自动监控系统的升级。MATLAB仿真和现场验证表明,专家分段PID控制器超调量小、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能够提升塑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网络 cpu315-2PN/DP 远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兹曼数字岩芯致密砂岩渗透率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伯靖 石耀霖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394,共11页
致密砂岩渗透率在油气勘探开发、地应力测量及水库地质灾害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鉴于目前实验技术局限性,温压耦合渗透率测量尚无法通过实验手段实现.在已有研究工作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基于D3Q27数字岩芯模型,并计算了高温压耦合低渗砂... 致密砂岩渗透率在油气勘探开发、地应力测量及水库地质灾害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鉴于目前实验技术局限性,温压耦合渗透率测量尚无法通过实验手段实现.在已有研究工作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基于D3Q27数字岩芯模型,并计算了高温压耦合低渗砂岩渗透率问题.首先,以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延长组致密砂岩为例,利用X射线CT断层成像技术岩芯获取10μm,5μm,2μm分辨率致密砂岩内部结构数据,应用基于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的D3Q27格子波尔兹曼数字岩芯模型建立数值模型.进而,利用自编3DLBM程序分别计算了不同分辨率渗透率随围压(0~200 MPa)、孔隙压(0~65 MPa)和温度(25 C~180 C)变化规律,通过与Inc AUTOLAB2 000C岩石测试分析系统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得到低渗砂岩断层最佳分辨率;最后,在并行CPU--GPU平台上计算了高温高压耦合(0 C~400 C,0~1.4 GPa)下致密砂岩渗透率值及其各向异性随温压变化规律,并讨论了致密砂岩中水在达到超临界状态后对致密岩石内部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Q27格子波尔兹曼数字岩芯模型 致密砂岩渗透率 X射线CT断层成像分辨率 并行cpu—G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er虚拟机的开发与研究
14
作者 顾可民 王卫 +1 位作者 蔡雷 于琳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4年第2期200-203,共4页
针对Racer虚拟机(VirtualMachine)的研发过程及虚拟CPU指令集的构成进行了研究,使架设在中央处理器(CPU)与操作系统的中间软件—Racer虚拟机运行成功.由于虚拟机屏蔽了计算机的硬件细节,在不同物理硬件环境下,所有上层的应用程序都不需... 针对Racer虚拟机(VirtualMachine)的研发过程及虚拟CPU指令集的构成进行了研究,使架设在中央处理器(CPU)与操作系统的中间软件—Racer虚拟机运行成功.由于虚拟机屏蔽了计算机的硬件细节,在不同物理硬件环境下,所有上层的应用程序都不需要更动,从而达到运行相关程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 中央处理器 虚拟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声量的阻抗管法和混响室法仿真计算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苗 漆琼芳 李英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5-220,共6页
为确保隔声构件的隔声量仿真计算准确性,以Virtual.Lab Acoustic为平台分别基于四传声器的阻抗管法和混响室法建立隔声量计算的声-振耦合模型,分析两种隔声量计算模型在入射声源、计算频率范围等方面的差异性。将试件的解析值与阻抗管... 为确保隔声构件的隔声量仿真计算准确性,以Virtual.Lab Acoustic为平台分别基于四传声器的阻抗管法和混响室法建立隔声量计算的声-振耦合模型,分析两种隔声量计算模型在入射声源、计算频率范围等方面的差异性。将试件的解析值与阻抗管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自编基于四传声器法传递损失计算程序的准确性。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隔声量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测试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件边界约束越强,低频段隔声量越大,建议进行隔声量仿真时采用自由边界条件,则计算得到的隔声量曲线较为平缓,无明显震荡现象且呈现质量控制区特性,在全频段与测试值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隔声量 阻抗管 混响室 四传声器法 virtual.Lab Acoustic -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计算在虚拟油泥模型离散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飞 侯增选 闫锋欣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8年第6期18-21,共4页
在基于压缩体素模型的虚拟油泥造型系统中,虚拟油泥模型离散是影响虚拟油泥造型速度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虚拟油泥造型系统造型速度,在双CPU工作站中采用多线程技术,对虚拟油泥模型离散进行并行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处理技术... 在基于压缩体素模型的虚拟油泥造型系统中,虚拟油泥模型离散是影响虚拟油泥造型速度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虚拟油泥造型系统造型速度,在双CPU工作站中采用多线程技术,对虚拟油泥模型离散进行并行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处理技术可使虚拟油泥模型离散速度提高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u工作站 多线程 并行计算 离散 虚拟油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虚拟内存
17
作者 于蓉蓉 《林业科技情报》 2000年第2期93-93,共1页
内存在计算机的综合指标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内存的大小直接影响计算机性能,也是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整体性能的瓶颈,故而解决计算机的内存问题就至关重要。虚拟内存是解决内存容量的好方法,它不增加硬件成本,又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内存小,速... 内存在计算机的综合指标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内存的大小直接影响计算机性能,也是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整体性能的瓶颈,故而解决计算机的内存问题就至关重要。虚拟内存是解决内存容量的好方法,它不增加硬件成本,又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内存小,速度慢的问题。Windows采用交换文件Win386.swp作为虚拟内存。该交换文件可随时调整文件大小,以充分提高硬盘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OWS 内存容量 cpu 虚拟内存 交换文件 硬盘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包围盒树和GPU的水稻群体叶片间快速碰撞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兴邦 胡滨 +2 位作者 汤亮 伍艳莲 姜海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1-177,共7页
为了解决水稻群体动态生长模拟过程中叶片间碰撞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文利用水稻叶片抛物线的形态结构特性以及CPU/GPU硬件加速特性,提出了水稻叶片混合层次包围盒树(mixed level tree,MLT)快速构造方法以及基于CPU/GPU的群体叶片... 为了解决水稻群体动态生长模拟过程中叶片间碰撞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文利用水稻叶片抛物线的形态结构特性以及CPU/GPU硬件加速特性,提出了水稻叶片混合层次包围盒树(mixed level tree,MLT)快速构造方法以及基于CPU/GPU的群体叶片快速相交检测方法。提出了新的OBB包围盒方向轴计算方式,降低了OBB包围盒构建的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单株叶片之间、群体叶片之间碰撞检测计算关系的依赖性,设计了CPU/GPU加速方案,并使用CUDA在Tesla 40加速卡上实现。对分蘖期大规模水稻群体叶片进行了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群体规模从2 000株增长到10 000株的过程中,本文提出的基于MLT的碰撞检测方法耗时是传统的AABB方法耗时的50%,是OBB方法耗时的30%,有效地提升了叶片之间的碰撞检测速度;同时,基于CPU的碰撞检测方法耗时呈线性增长,而利用CPU/GPU并行加速耗时相较于在CPU上的运行时间节省了98%,大幅度提升碰撞检测效率。该研究可为虚拟作物可视化仿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算法 模型 虚拟水稻 叶片群体 碰撞检测 包围盒 cpu/G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oC开发的协同验证平台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花娟 龚龙庆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5期149-151,共3页
首先分析SoC设计中验证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协同验证技术。该技术是现在SoC开发工程师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未来的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所以发展一种基于该技术的综合验证平台变得极为必要。重点是... 首先分析SoC设计中验证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协同验证技术。该技术是现在SoC开发工程师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未来的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所以发展一种基于该技术的综合验证平台变得极为必要。重点是在此基础上讨论Summit设计公司的协同验证平台Virtual-CPU(V-CPU)验证方法的具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 协同验证 V—cpu 研发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机监视器的安全性分析
20
作者 金伟 李明禄 翁楚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16-118,121,共4页
分析虚拟机监视器的安全性能,结合开源虚拟化软件Xen分析其潜在威胁和漏洞,如超级调用、I/O直接内存传输等。设计并实现一种通过修改Xen VCPU状态信息来破坏虚拟机稳定性的方法,同时给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如可以对关键数据结构计算其校验... 分析虚拟机监视器的安全性能,结合开源虚拟化软件Xen分析其潜在威胁和漏洞,如超级调用、I/O直接内存传输等。设计并实现一种通过修改Xen VCPU状态信息来破坏虚拟机稳定性的方法,同时给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如可以对关键数据结构计算其校验值,及时发现是否被入侵,也可以直接禁止模块的加载,避免一切可能由模块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监视器 安全性 超级调用 直接内存传输 虚拟c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