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生互嵌: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驱动富民兴村的逻辑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晓波 曹志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10,共13页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是以产业赋能乡村经济振兴、民众生活品质提升和赓续中华民族地域特色文化根脉,从而实现富民兴村和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聚焦目前中国民族地区乡村,以云南“...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是以产业赋能乡村经济振兴、民众生活品质提升和赓续中华民族地域特色文化根脉,从而实现富民兴村和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聚焦目前中国民族地区乡村,以云南“十大名村”新华村为典型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研究方法,采用民族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以内生—互嵌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案例剖析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驱动富民兴村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文化产业 工业乡村 富民兴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S视角下传统村落分类与发展模式研究——以邯郸市为例 被引量:43
2
作者 陶慧 麻国庆 +1 位作者 冉非小 乔婧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95,共14页
随着工业与科技时代的到来,作为数千年农业社会基本单位的传统村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于数量众多的乡村遗产来讲,静态的、冻结式的文物资源观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更会加剧村落的自然衰落,不利于充分发挥遗产的真正价值,因此在保... 随着工业与科技时代的到来,作为数千年农业社会基本单位的传统村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于数量众多的乡村遗产来讲,静态的、冻结式的文物资源观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更会加剧村落的自然衰落,不利于充分发挥遗产的真正价值,因此在保护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展开转型发展研究迫在眉睫。文章首次关注村落主体(H)、产业(I)以及空间(S)的要素内涵与职能变迁,通过对H-I-S三者动态特征的探索,总结出它们虽存在着地理分异但却都有着多元化、复杂化与结构调整的演化趋势,以及三者在村落变迁过程中呈现出的多元互动关系。基于H-I-S三要素不同状态的组合,文章划分出空心村(H1I1S1)、内卷型(H2I1S1)、融合型(H2I2S2)、外延型(H2I1S2)与绅士化(H1I2S2)5种村落类型,归纳出整合发展、社区营造、生态博物馆、空间联动与文化再造这5类对应的发展模式。文章结合邯郸市的村落调研,讨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村落类型、特征与发展路径,推动关注点由传统遗产式的保护向动态的以人为本的活化利用研究转移,以期实现传统村落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分类 发展模式 邯郸 H-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工作方法在SOS儿童村模式中的介入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广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3-46,共4页
SOS国际儿童村模式,是指赫尔曼.格迈纳尔博士自1949年起在奥地利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SOS国际儿童村以来,形成的家庭抚养、教育儿童的方式。本文通过先后两次进入被称为中国SOS儿童样板村烟台SOS儿童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尽管SOS儿童村模式... SOS国际儿童村模式,是指赫尔曼.格迈纳尔博士自1949年起在奥地利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SOS国际儿童村以来,形成的家庭抚养、教育儿童的方式。本文通过先后两次进入被称为中国SOS儿童样板村烟台SOS儿童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尽管SOS儿童村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其进入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仍然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和偏差。本文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通过对儿童村、SOS家庭和村内个体成员三个层次的的介入,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对SOS模式顺利实现本土化以及村内孤儿们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sOs儿童村 家庭 孤儿 社区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晋江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惠珊 林润泽 +4 位作者 邱少勇 韩燕 李霄鹤 丁铮 兰思仁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5期57-62,共6页
文章将S-O-R模型与动机理论结合构建集成模型研究乡村微景观营造中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以晋江市已开展微景观营造活动的乡村为例,基于访谈与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和AMOS24.0检验所提出的假设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获得的软性... 文章将S-O-R模型与动机理论结合构建集成模型研究乡村微景观营造中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以晋江市已开展微景观营造活动的乡村为例,基于访谈与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和AMOS24.0检验所提出的假设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获得的软性收益对利他主义和自我效能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硬性收益对自我效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利他主义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此外,利他主义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利他主义在软性收益和参与行为、参与意愿间发挥中介调节作用,在硬性收益和参与行为、参与意愿间没有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没有发挥调节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景观建设的具体政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 模型 乡村微景观 村民参与 结构方程模型 晋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农村0~3岁小儿“四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袁爱梅 张玉霞 +4 位作者 张志华 徐颖 侯明亮 王雪莉 赵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43-745,共3页
目的调查豫东农村0~3岁小儿'四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豫东农村4市2区13县151乡3 810名0~3岁小儿母亲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 810名0~3岁小儿,其中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889人,... 目的调查豫东农村0~3岁小儿'四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豫东农村4市2区13县151乡3 810名0~3岁小儿母亲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 810名0~3岁小儿,其中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889人,患病率为23.33%;腹泻3 286人,患病率为86.24%;肺炎846人,患病率为22.2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770人,患病率为20.21%.'四病'患病率除腹泻外,其他在性别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除肺炎在添加辅食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他在小儿喂养方法、添加辅食、母亲文化程度和卫生保健知识知晓度、人均年收入等因素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根据豫东农村0~3岁小儿'四病'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小儿 四病 农村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整群随机抽样 母亲文化程度 添加辅食 患病率 知识知晓度 人均年收入 显著性 调查对象 患病情况 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 喂养方法 卫生保健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村寨火把节“火-祖-摔”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5
6
作者 花家涛 戴国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通过对史志与传说的分析,解读彝族村寨火把节"火-祖-摔"三元素的文化复合体的变迁。结果显示:远古时期,在祭祀"火与始祖"的"火节"中,通过"扭结滚摔"的仪式性摔跤动作祈求"种族绵延"... 通过对史志与传说的分析,解读彝族村寨火把节"火-祖-摔"三元素的文化复合体的变迁。结果显示:远古时期,在祭祀"火与始祖"的"火节"中,通过"扭结滚摔"的仪式性摔跤动作祈求"种族绵延",表征"生殖崇拜"观念;汉唐时期转换为"鬼神崇拜"下的"人神扭打"的摔跤仪式,祈求人畜平安的"除秽禳灾";明清之际转变为"祖灵崇拜"下以"一跤定胜负"预测农业丰歉,以"战无不胜"演绎护卫寨民的英雄故事,以"谦逊礼仪"表征民族融合的文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村寨 火把节 摔跤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旅游语境中的地方性知识与红瑶妇女生计变迁——以广西龙胜县黄洛瑶寨为例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瑾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79,共8页
文章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黄洛瑶寨的田野观察,审视红瑶的地方性知识在旅游语境中如何被转化为旅游产品,并影响妇女的生计变迁及其发展。文章阐述了生计变迁的主要表现,进一步分析了变迁发生的动因。... 文章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黄洛瑶寨的田野观察,审视红瑶的地方性知识在旅游语境中如何被转化为旅游产品,并影响妇女的生计变迁及其发展。文章阐述了生计变迁的主要表现,进一步分析了变迁发生的动因。研究表明,地方性知识在旅游语境中的再生产是少数民族文化调适于新的社会环境的路径之一,而案例地的红瑶妇女成功地实现了这种调适,由地方性知识转化而来的新生计手段为她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洛瑶寨 地方性知识 妇女生计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扪侗寨传统民居围护结构改造对室内热湿环境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峥嵘 曾诗琴 +1 位作者 赵群 邢浩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8-911,共4页
随着经济、资源的变化及火灾的危害,贵州地扪侗寨居民逐渐用砖结构改造原有的木结构建筑,以改善其气密性与保温性能,但砖结构同时带来了室内结露与夏季夜间过热的问题.本研究结合现场实测,分析改造前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变化,阐述其对... 随着经济、资源的变化及火灾的危害,贵州地扪侗寨居民逐渐用砖结构改造原有的木结构建筑,以改善其气密性与保温性能,但砖结构同时带来了室内结露与夏季夜间过热的问题.本研究结合现场实测,分析改造前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变化,阐述其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改造后的砖墙结构能更好地稳定室内温湿度,但其内表面在夜间和雨后更容易结露.本文分别讨论了结露和夜间过热现象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寨 传统民居 围护结构 自然通风 结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空间行为模式转换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3个样本村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冯娟 乔花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根据农村居民就业与居住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可将其空间行为模式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7和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3个样本村进行实证调研,研究结果显示:1该区域农村劳动... 根据农村居民就业与居住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可将其空间行为模式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7和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3个样本村进行实证调研,研究结果显示:1该区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区域外转出明显;2该区域半城市化特征明显,样本村2007年处于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的就业人口占总样本数的比重为39%,2012年则上升为65.3%;3该区域的小城镇对于当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较弱,在农村居民从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向迁移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土地撂荒现象。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空间行为模式 转换 土地撂荒 武汉市新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新农村视角下西部乡村财务管理工作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巩雪茹 刘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71-75,共5页
乡村财务管理是农村基层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在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分析我国西部乡村财务管理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意义及现实作用,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管理... 乡村财务管理是农村基层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在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分析我国西部乡村财务管理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意义及现实作用,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制度管理、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审计监督、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财务管理 问题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呈坎罗氏毛豆腐营养成分及浸提液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晓倩 李长江 +4 位作者 吴永祥 祁路路 王玉芹 黄辉 韩婷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01-106,共6页
对比分析徽州呈坎罗氏毛豆腐和普通毛豆腐的基本营养成分(pH、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Vc含量)差异及不同浸提温度与料液比对体外抗氧化功能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呈坎罗氏毛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为20.830g/L,可溶性... 对比分析徽州呈坎罗氏毛豆腐和普通毛豆腐的基本营养成分(pH、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Vc含量)差异及不同浸提温度与料液比对体外抗氧化功能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呈坎罗氏毛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为20.830g/L,可溶性总糖含量为0.784g/100g,Vc含量为1.038mg/100g,均高于普通毛豆腐,具较高的营养价值。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浸提温度和料液比得到的浸提液,其总还原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体外清除能力有显著差异。浸提温度100℃,料液比1∶5,浸提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研究阐明了徽州呈坎罗氏毛豆腐作为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可能性,并为其合理的加工方式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坎罗氏毛豆腐 营养成分 浸提液 可溶性固形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利益表达与农村政治发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洪秀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6-99,共4页
利益表达是一定主体与政权机构之间的政治互动行为,它既是主体实现利益保护、权利维护、政治地位提高的必要环节,也是政治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农民利益表达能为农村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功能驱力,其实现程度关系到农村民主发展的程... 利益表达是一定主体与政权机构之间的政治互动行为,它既是主体实现利益保护、权利维护、政治地位提高的必要环节,也是政治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农民利益表达能为农村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功能驱力,其实现程度关系到农村民主发展的程度和政治系统的运行状态,应着力构建农民利益表达与农村政治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表达 政治发展 村民自治 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村庄的非诗情画意的“诗意”写作姿态及其他——刘亮程散文论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国龙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0-103,共4页
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出版后,刘亮程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围绕其作品展开的争鸣蔚为大观,形成了"刘亮程现象"。争鸣的关键词为"诗意的乡村"、"乡村哲学家"和"乡村神话&... 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出版后,刘亮程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围绕其作品展开的争鸣蔚为大观,形成了"刘亮程现象"。争鸣的关键词为"诗意的乡村"、"乡村哲学家"和"乡村神话"等。本文从"叙事策略——非诗情画意的乡关心境,及形而上言说村庄的诗意姿态"、"无处不在的生命意识"和"性描写——旺盛的生命张力与粗鄙、无聊"等方面,试图对刘亮程散文予以全面、客观、公正的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散文 村庄 诗意 生命意识 性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平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6年第8期48-53,共6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有着密切关系。本文概述了乡村治理理论,分析了乡镇政府职能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地位的视角,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其与乡镇政府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有着密切关系。本文概述了乡村治理理论,分析了乡镇政府职能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地位的视角,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其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性,并提出了三点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镇政府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调解何以成为维稳最前沿--基于贵州桐乡的法律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温丙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6,共8页
基层群众自治原本是人民调解制度的设计初衷,但在运作实践中却被裹挟进国家的维稳治理格局中。基于贵州省桐乡的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发现,人民调解是这样被逐步推向维稳最前沿的:首先,国家通过"一票否决式"的淘汰赛机制将乡镇... 基层群众自治原本是人民调解制度的设计初衷,但在运作实践中却被裹挟进国家的维稳治理格局中。基于贵州省桐乡的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发现,人民调解是这样被逐步推向维稳最前沿的:首先,国家通过"一票否决式"的淘汰赛机制将乡镇政权"吸纳"到维稳中,赋予其维稳的职责、目标和任务;接着,乡镇政权通过再造"因事而定的"乡村关系,把维稳任务分解、下沉,将村庄拉进维稳治理中;最后,乡镇政权通过制度设计(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技术保障(即依附于村干部身份的调解员)来最终实现人民调解与维稳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 维稳 乡村关系 纠纷解决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与审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汤夺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5-11,共7页
作为一种生计模式与仪式文化的少数民族流动行为,其对民族地区有着持续性的重要影响。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的影响既有现代化的烙印,也有结构的变迁,需要把现代化理论与结构主义理论结合运用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解释。少数民族人口... 作为一种生计模式与仪式文化的少数民族流动行为,其对民族地区有着持续性的重要影响。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的影响既有现代化的烙印,也有结构的变迁,需要把现代化理论与结构主义理论结合运用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解释。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出与回归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支持性要素,民族地区乡村的吸纳机制、在地化就业模式、村落民族文化的吸引力等保证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回流,民族地区不会出现农村荒漠化,乡村不会走向终结,民族传统文化不会消逝。要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构建少数民族人口熟悉的乡村民族文化系统,以消减流动对民族地区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 民族地区 村落终结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村落体育透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健生 马勇 雷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0,65,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南霞流镇的村落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城镇化水平下,村落暂不具备现代体育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具有传统体育项目生存的时空及制度条件;创建和发展村落体育是实施...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南霞流镇的村落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城镇化水平下,村落暂不具备现代体育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具有传统体育项目生存的时空及制度条件;创建和发展村落体育是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要途径,但不应把城市社区体育经验强加于村落,也不能采用统一模式发展村落体育。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活动的体育健身价值,以传统习俗引领农民体育健身。乡镇政府部门应实地统筹经济与体育的发展,谨防"体育大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体育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现代体育 传统体育 霞流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旌德隐龙方氏与清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4,共7页
毗邻徽州的宁国府旌德县方氏,通过重修家谱和兴建统宗祠,在清代前期完成了宗族整合。但山区开发的进程造成各支派实力的消长,使得旌德方氏的统宗行为难以维系,并推动其大宗隐龙方氏加强内部整合和寻求象征资源。隐龙方氏通过与徽州方氏... 毗邻徽州的宁国府旌德县方氏,通过重修家谱和兴建统宗祠,在清代前期完成了宗族整合。但山区开发的进程造成各支派实力的消长,使得旌德方氏的统宗行为难以维系,并推动其大宗隐龙方氏加强内部整合和寻求象征资源。隐龙方氏通过与徽州方氏联宗,在歙淳方氏真应庙会谱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了东南区域方氏群体的认同,此举措对于维系其在旌德方氏族内的影响力产生了积极作用。通过对隐龙方氏参与会谱的利益动机加以分析,可以在歙淳方氏宗族组织扩大的表象下,对清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有更全面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旌德 隐龙方氏 歙淳方氏 真应庙会谱 宗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农民离村与乡村观念变革——以20世纪20—30年代的江苏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祥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85,共8页
20世纪 2 0— 30年代是近代农民大规模离村的重要时段。本文选取兼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江苏作为考察对象 ,试图从离村对农民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对农民宗法、家庭观念的改塑等方面 ,来探析农民离村与近代乡村传统观念变革之间的关系 ,... 20世纪 2 0— 30年代是近代农民大规模离村的重要时段。本文选取兼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江苏作为考察对象 ,试图从离村对农民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对农民宗法、家庭观念的改塑等方面 ,来探析农民离村与近代乡村传统观念变革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透视农民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多重复杂心态及其社会心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离村现象 乡村观念 20世纪20-30年代 江苏 传统价值观 家庭观念 传统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由来与变迁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少峰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6期14-19,共6页
自中央政府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发布以来,北京市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然而,从北京市执行该文件的过程来看,"大学生村官"政策这一项内容相对执行得更为彻底,体现出了中央政策的地方... 自中央政府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发布以来,北京市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然而,从北京市执行该文件的过程来看,"大学生村官"政策这一项内容相对执行得更为彻底,体现出了中央政策的地方选择性执行的特点。政策的地方选择性执行有其自身缘由和内在逻辑,是政策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辨证统一,也反映了政策执行的本土化自主创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大学生村官 政策执行 地方选择性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