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丙烯-乙烯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符明恒 高建树 +4 位作者 杨啸 邵磊山 李静静 蒋文军 刘振宇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通过将等规聚丙烯分子链中丙烯链段替代为乙烯链段,建立了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物理模型,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分析模型可反映聚合物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 通过将等规聚丙烯分子链中丙烯链段替代为乙烯链段,建立了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物理模型,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分析模型可反映聚合物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热导率逐渐增加;相同乙烯含量时,共聚物中乙烯链段数越小,对其声子振动态密度的影响越小,有助于提升其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乙烯共聚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乙烯含量 热导率 振动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te-space-split法的滞回非线性系统随机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严钢 朱海涛 +1 位作者 柳国环 刘治国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SSS(state-space-split)法,建立了引入Bouc-Wen滞回模型的杜芬非线性系统在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的近似求解方法,分析了其随机动力响应变化规律。首先,将Bouc-Wen滞回模型引入杜芬非线性系统,分别考虑非线性系统中... 采用SSS(state-space-split)法,建立了引入Bouc-Wen滞回模型的杜芬非线性系统在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的近似求解方法,分析了其随机动力响应变化规律。首先,将Bouc-Wen滞回模型引入杜芬非线性系统,分别考虑非线性系统中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动力响应的影响。随后,对该模型进行了等效线性化(EQL)处理,基于等效线性化法结果,介绍了SSS法的简化方法和计算原理,并通过该方法求解了三维FPK方程的近似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三个案例和一个工程实例,通过求解其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及动力可靠度验证了提出方法的适用性、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e-space-split法 非线性系统 高斯白噪声 概率密度函数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演变随机振动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茂 谭平 +2 位作者 任珉 宁响亮 周福霖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将桥梁简化为两端简支的欧拉-伯努利梁模型,考虑两自由度车辆移动系统,以桥面结构表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函数作为输入,建立了多个移动车辆系统-桥的耦合力学分析模型。通过状态空间理论和演变随机过程一般理论,应用模态分析法,给出了整个... 将桥梁简化为两端简支的欧拉-伯努利梁模型,考虑两自由度车辆移动系统,以桥面结构表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函数作为输入,建立了多个移动车辆系统-桥的耦合力学分析模型。通过状态空间理论和演变随机过程一般理论,应用模态分析法,给出了整个车-桥耦合系统演变随机响应的求解方法,推导得到了桥梁截面位移和截面弯矩均方值响应和演变功率谱密度函数的理论公式,并结合算例分析,讨论了在不同桥梁跨度、不同桥面等级、不同车辆移动速度下桥梁跨中位移均方根值响应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车桥耦合 功率谱密度函数 状态空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碳薄膜振动拉曼光谱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牛丽 朱嘉琦 +1 位作者 高巍 杜善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38-2441,共4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对3个不同密度(2.6,2.9和3.2 g.cm-3)非晶碳结构的振动态密度和振动拉曼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构模型由快速"液体-淬火"方法模拟得到,振动频率和本征模由线性响应理论决定,拉曼耦合张量由有...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对3个不同密度(2.6,2.9和3.2 g.cm-3)非晶碳结构的振动态密度和振动拉曼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构模型由快速"液体-淬火"方法模拟得到,振动频率和本征模由线性响应理论决定,拉曼耦合张量由有限电场方法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密度从2.6增加到3.2 g.cm-3时,sp3碳含量从50%增加到84.4%,G峰向高频区偏移,D峰和G峰的强度之比ID/IG减小,T峰向低频区偏移且T峰和G峰的强度之比IT/IG增大。该结果与实验结果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依据原子振动的分析结果证实:拉曼光谱的G峰和D峰均来自于sp2碳原子的振动贡献,且G峰是由任何成对的sp2碳原子的伸缩振动产生的,T峰来自于sp3杂化碳原子的振动贡献,G峰和T峰峰位随结构的色散是由键长变化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非晶碳薄膜 拉曼光谱 振动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振动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玉锋 邵长斌 +2 位作者 左明辉 庄志萍 赵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47-3050,共4页
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杂化泛函,在B3LYP/6-31++g(d,p)(C,H,N,S)水平下,优化了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MNBMZ)的结构,优化结果表明,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是一个近平面结构。通过频率计算,获得了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M... 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杂化泛函,在B3LYP/6-31++g(d,p)(C,H,N,S)水平下,优化了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MNBMZ)的结构,优化结果表明,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是一个近平面结构。通过频率计算,获得了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MNBMZ)的拉曼光谱,并和实验获得的拉曼光谱图进行了对比,200~800cm^-1波数段实验获得的拉曼谱带波数和理论计算波数相比,有一定程度的蓝移,800~1800cm^-1波数段实验获得的拉曼谱带波数和理论计算波数相比,发生了一定的红移。对实验和理论计算光谱主要振动峰进行线性回归拟合,相关系数r=0.998,标准偏差14.98。实验和理论计算获得的拉曼光谱图基本上是一致的,表明本文选取的DFT理论计算方法是可靠的。结合VEDA4软件对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的拉曼谱带简正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此外,分析并讨论了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MNBMZ)前线轨道及HOMO,LUMO轨道的组成,HOMO和LUMO轨道能级差为3.31eV,电子有从HOMO跃迁到LUMO的趋势。HOMO轨道中S原子的贡献是52.53%,LUMO轨道中硝基N和O原子的贡献分别为23.03%,19.97%和19.36%。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 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对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MNBMZ)的激发态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甲醇溶剂中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MNBMZ)理论计算的吸收波长为213,281和437nm;实验获得的吸收波长223,272和353nm。对研究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分子的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振动光谱 2-巯基-5-硝基苯并咪唑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抗震可靠度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吕大刚 宋鹏彦 +1 位作者 于晓辉 乔雨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5-1038,共14页
从状态变量模型、基本变量模型和实用简化模型3个方面,对结构动力抗震可靠度理论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进行了总结与评述.针对状态变量模型,结合随机振动理论,将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分为两类:第1类是面向数字特征的方法,主要解决结构的随机反应... 从状态变量模型、基本变量模型和实用简化模型3个方面,对结构动力抗震可靠度理论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进行了总结与评述.针对状态变量模型,结合随机振动理论,将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分为两类:第1类是面向数字特征的方法,主要解决结构的随机反应从基本随机变量空间到状态变量空间的统计矩演化问题;第2类是面向概率密度的方法,主要解决结构的随机反应从基本随机变量空间到状态变量空间的概率密度演化问题.分别评述了两类方法中的代表性方法:等价线性化方法和概率密度演化方法.针对基本变量模型,分别总结了考虑系统参数随机性的结构动力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以及将动力可靠度问题转化为静力可靠度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对近年来提出的尾部等效线性化方法、子集模拟法、等价极值法等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实用简化模型,总结评述了3种方法:基于随机地震动模拟-确定性时程分析的直接方法、基于一致危险性反应谱和等效非线性体系的简化方法、基于可靠度简化解析表达式与数值模拟的半解析方法.最后,对新近提出的结构整体抗震可靠度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从地震作用的输入模型、主要失效模式的搜索、结构的破坏准则、结构失效模式的多重性、结构的整体极限状态方程等方面给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可靠度 抗震可靠度 随机振动 概率密度演化 状态变量模型 基本变量模型 实用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核物理中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26
7
作者 孟杰 郭建友 +9 位作者 李剑 李志攀 梁豪兆 龙文辉 牛一斐 牛中明 尧江明 张颖 赵鹏巍 周善贵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9-336,共138页
文章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框架、对原子核基态和激发态的描述以及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首先,通过回顾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并结合二十一世纪原子核物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核物理的研究... 文章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框架、对原子核基态和激发态的描述以及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首先,通过回顾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并结合二十一世纪原子核物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核物理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进行了介绍。随后系统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内容包括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一般理论公式、介子交换模型、点耦合模型、交换项、张量相互作用、物理观测量的计算公式等。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包括原子核基态性质和激发态性质的描述以及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中的应用。其中,基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结合能、半径、单粒子能级、共振态、磁矩、晕现象等。激发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磁转动、低激发态性质、集体转动、量子相变、集体振动等。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的应用中,主要以核纪年法测算宇宙年龄和Cabibbo-Kobayashi-Maskawa矩阵的幺正性检验等为例,介绍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核结构 核天体物理 共振态 张量效应 晕现象 磁矩 磁转动 低激发谱 量子相变 集体振动 宇宙核时钟 CKM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110)-p2mg(2×1)-CO表面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态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新新 陶向明 +2 位作者 宓一鸣 陈戍 谭明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05-2311,共7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总能计算研究了Ni(110)-p2mg(2×1)-CO表面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态.计算结果表明:CO分子吸附于该表面的短桥位附近,分子吸附能为1.753eV,CO分子的键长dC—O为0.117nm,分子与表面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0°,碳原...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总能计算研究了Ni(110)-p2mg(2×1)-CO表面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态.计算结果表明:CO分子吸附于该表面的短桥位附近,分子吸附能为1.753eV,CO分子的键长dC—O为0.117nm,分子与表面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0°,碳原子和短桥位中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9°;吸附的CO分子内原子间的伸缩振动频率为1876和1803cm-1.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作用主要来自CO分子π、σ轨道与衬底d轨道间的杂化作用.CO分子σ轨道和衬底表面镍原子dxz轨道杂化形成的表面电子态主要位于费米能以下-10.4至-8.8eV和-7.4至-5.1eV范围内.σ和dxz轨道间的杂化作用可能是形成p2mg表面对称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Ni(110)-p2mg(2×1)-CO 吸附能 分子振动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74)分子光谱特性及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道伟 陈志舜 +1 位作者 Terence K S W 王利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9-644,共6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的方法研究了C_(74)分子的分子轨道密度、振动光谱和态密度.结果显示C_(74)分子的能隙不足0.6 eV.比较C_(74)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发现,在HOMO和LUMO状态下的电子只分布在C_(74)分子的半球表面... 利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的方法研究了C_(74)分子的分子轨道密度、振动光谱和态密度.结果显示C_(74)分子的能隙不足0.6 eV.比较C_(74)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发现,在HOMO和LUMO状态下的电子只分布在C_(74)分子的半球表面侧,电子在成键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离域特性.C_(74)分子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显示,碳碳键的振动在有些频率处只有红外活性,有些频率处只有拉曼活性,还有一些频率处既有红外又有拉曼活性.另外,考虑电子自旋作用时C_(74)分子态密度的极大值数量有所增加,并使简并的能级发生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稀C74 分子轨道 振动光谱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一维原子链晶格振动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海峰 徐文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6-90,共5页
本文从结构、态密度和本征波函数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单原子周期链、双原子周期链、无序链、纳米链、Fibonacci准晶链和Thue-Morse链六种一维体系的晶格振动特性,给出并讨论了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 晶格振动特性 准晶链 纳米链 原子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振动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玉锋 关皓月 +2 位作者 姜力 汪洋 邵长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杂化泛函,在B3LYP/6-311++G(d,p)水平下,优化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结构,优化结果表明,2-巯基-5-甲苯并咪唑分子是一个近平面结构.通过频率计算,获得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 本文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杂化泛函,在B3LYP/6-311++G(d,p)水平下,优化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结构,优化结果表明,2-巯基-5-甲苯并咪唑分子是一个近平面结构.通过频率计算,获得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拉曼光谱,并和实验获得的拉曼光谱图进行了对比,实验和理论计算获得的拉曼光谱图基本上是一致的,表明本文选取的DFT理论计算方法是可靠的.结合VEDA4软件对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的拉曼谱带简正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此外,分析并讨论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前线轨道,HOMO和LUMO轨道能级差为4.51 eV,电子有从HOMO跃迁到LUMO的趋势.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 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对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激发态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乙醇溶剂中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理论计算的吸收波长为226 nm,288 nm.对研究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的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振动光谱 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分子间相互作用的Morse势函数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奉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67-972,共6页
利用C60晶体的升华焓、晶胞参数等性质,得到C60分子间相互作用的Morse势函数,其解析表达式为u(r)=30.05exp犤-24.96(r-1.005)犦-60.10exp犤-12.48(r-1.005)犦采用该作用势研究了C60及其晶体的一些性质,如计算得到C60晶体(100)面的表面能... 利用C60晶体的升华焓、晶胞参数等性质,得到C60分子间相互作用的Morse势函数,其解析表达式为u(r)=30.05exp犤-24.96(r-1.005)犦-60.10exp犤-12.48(r-1.005)犦采用该作用势研究了C60及其晶体的一些性质,如计算得到C60晶体(100)面的表面能为7.46×10-2J·m-2,在650~4500K温度范围内计算了C60分子的第二维里系数,研究了C60面心立方晶体的晶格振动,并计算得到了晶格振动的态密度分布,还利用该作用势研究了不同晶型时C60晶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相互作用 C60 Morse势函数 晶体稳定性 第二维里系数 晶格振动 态密度分布 碳60 富勒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纳米球耦合到基底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13
作者 尹学爱 马国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07-811,共5页
应用弹性波理论研究不同的空心S i纳米球弱耦合到半无限长的基底上在微扰近似下的振动态密度,结果发现在低频下耦合空心球的振动模有明显的展宽和改变。通过求解声子传播函数的Dyson方程得到空心球的振动态密度,并进一步研究了空心球的... 应用弹性波理论研究不同的空心S i纳米球弱耦合到半无限长的基底上在微扰近似下的振动态密度,结果发现在低频下耦合空心球的振动模有明显的展宽和改变。通过求解声子传播函数的Dyson方程得到空心球的振动态密度,并进一步研究了空心球的热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纳米球 振动波谱 态密度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化镓中EL2深能级结构模型的晶格振动态密度
14
作者 徐文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71-374,共4页
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砷化镓EL2深能级结构模型,即Bourgoinde的As_(Ga)-As_i对模型和邹元爔的As_(Ga)V_(As)V_(Ga)三元络合物模型.分别计算了这两个模型的晶格振动态密度.为EL2深能级结构的最终确定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 砷化镓 EL2深能级 晶格 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期间硝化甘油的分解机理 被引量:9
15
作者 裴立冠 董可海 +3 位作者 唐岩辉 张波 于畅 李文佐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4-809,共6页
为分析硝化甘油(NG)贮存期间的分解反应机理,采用热分解实验监测了55℃和60℃下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的CO、NO、NO_2三种气体浓度变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O—NO_2基团消去反应、HONO消除反应、α位夺氢反应和β位... 为分析硝化甘油(NG)贮存期间的分解反应机理,采用热分解实验监测了55℃和60℃下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的CO、NO、NO_2三种气体浓度变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O—NO_2基团消去反应、HONO消除反应、α位夺氢反应和β位夺氢反应四种反应通道在20~60℃内起始反应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55℃和60℃下分别以90天和70天为时间节点,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的NO和CO两种气体浓度随着热分解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大,而NO_2气体浓度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20~60℃,β位夺氢自催化反应速率最快,为其他三类反应速率的102~1011倍,HONO消除分解反应速率最慢,为其他三种反应速率的1/1011~1/105,而α位夺氢反应速率较NO_2基团消去反应快约两个数量级。鉴于NO_2分子作为分解反应生成物和自催化反应反应物的双重属性,可将硝化甘油贮存期间的分解过程以NO_2气体浓度达到最大的时间点为基准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O—NO_2基团消去反应为主反应通道,α位和β位夺氢自催化反应速率随NO_2气体浓度的升高逐渐加快,第二阶段β位夺氢自催化反应为主反应通道,α位夺氢自催化反应通道为次反应通道。在整个过程中,HONO消除反应对硝化甘油的分解作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甘油(NG) 热分解 密度泛函理论 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老化机理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裴立冠 董可海 +3 位作者 李文佐 程建波 唐岩辉 赵鹏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9-494,共6页
为研究聚乙二醇(PEG)粘合剂的老化机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和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CVT/SCT),对PEG单分子以及NO_2分子存在下PEG分子老化反应类型进行了分子模拟与计算。结果表明,PEG单分子反应条件下... 为研究聚乙二醇(PEG)粘合剂的老化机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和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CVT/SCT),对PEG单分子以及NO_2分子存在下PEG分子老化反应类型进行了分子模拟与计算。结果表明,PEG单分子反应条件下存在C—O断键反应和H原子转移反应两种降解断裂。C(2)—O(2)化学键断裂的键离解能较O(1)—C(1)、C(1)—C(2)化学键小,为PEG单分子断键反应的引发点。H原子转移反应为与C(1)相连的H原子逐渐向O(2)转移的过程,反应所需吸收热量为29.19kJ·mol-1。NO_2分子参与下,PEG分子存在降解断裂反应、硝化反应和环化反应三种老化模式,且所需的活化能均小于PEG单分子老化反应。聚合度为2、4、6、8、10的PEG分子各老化反应所需的键离解能或活化能变化范围小于3kJ·mol-1,证明聚合度对反应影响不大。在20~60℃贮存温度下,NO_2分子参与下的降解断裂反应和环化反应速率常数为H原子转移反应的103~1028倍。得到了NO_2分子存在下PEG分子的基本老化规律,认为NO_2分子参与下的PEG硝化反应、环化反应和降解断裂反应为主要老化模式,H原子转移反应为次老化模式,而C—O断键反应发生最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 NO2分子 密度泛函理论 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硫代嘧啶酮和2-硫代吡啶酮在B-吸收带中的动态结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晓楠 杜蕊 +3 位作者 赵彦英 裴克梅 王惠刚 郑旭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70-1578,共9页
采用共振拉曼光谱学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2-硫代嘧啶酮(2TPM)和2-硫代吡啶酮(2TP)在B-带吸收时的动态结构.在气相时,2-巯基嘧啶(2MPM,硫醇式)比2TPM(硫代酮式)更稳定,能量差约为15.1kJ·mol-1,而在水和乙腈溶液中,2TPM比2MPM更稳... 采用共振拉曼光谱学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2-硫代嘧啶酮(2TPM)和2-硫代吡啶酮(2TP)在B-带吸收时的动态结构.在气相时,2-巯基嘧啶(2MPM,硫醇式)比2TPM(硫代酮式)更稳定,能量差约为15.1kJ·mol-1,而在水和乙腈溶液中,2TPM比2MPM更稳定,能量差分别为29.3和28.0kJ·mol-1.气相及基电子态时,由B3LYP/6-311++G(d,p)计算水平获得的2TPM和2MPM之间发生质子转移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能垒约为130kJ·mol-1.2TPM三个吸收带分别被指认为πH→π*L,ππH→π*L+1和πH-1→π*L跃迁.基于对2TPM在固体和溶液相傅里叶变换-拉曼(FT-Raman)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测量,以及B3LYP/6-311++G(d,p)计算,开展了2TPM在水和乙腈溶液中的B-带共振拉曼光谱的振动指认,由此获得了2TPM的动态结构,并与2TP的动态结构进行了比较.2TPM和2TP动态结构的差异反映了ππ*/πσ*锥形交叉点结构的差异,因此,可被用于洞察光诱导的氢原子脱离-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 硫代酮光异构化反应 共振拉曼光谱学 锥形交叉 激发态结构动力学 振动光谱: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泽沛 冯妍卉 +1 位作者 冯黛丽 张欣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2-1827,共6页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法向热导率。结果表明相比于多层石墨烯,其法向热导率提高了一个量级,其界面热阻相比碳纳米管的接触热阻降低了一个量级,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界面形变又阻碍了三维石墨...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法向热导率。结果表明相比于多层石墨烯,其法向热导率提高了一个量级,其界面热阻相比碳纳米管的接触热阻降低了一个量级,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界面形变又阻碍了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热导率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其振动态密度和重叠能进一步探究了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结构能量的传递及声子的局域化情况。结果表明,碳管的添加激发了更多中高频声子振动参与传热,但是依然是低频声子占据主导;验证了界面处的形变是阻止法向热导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复合材料 热传导 分子动力学 振动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间规聚丙烯温度相关性的热输运性质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建树 邵磊山 +3 位作者 刘洋 李静静 蒋文军 何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07-1413,共7页
建立了间规聚丙烯的分析模型,基于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常规使用温度下间规聚丙烯的热输运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间规聚丙烯可用于构建热导率的分析模型,能反映间规聚丙烯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聚合度的增加,间规... 建立了间规聚丙烯的分析模型,基于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常规使用温度下间规聚丙烯的热输运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间规聚丙烯可用于构建热导率的分析模型,能反映间规聚丙烯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聚合度的增加,间规聚丙烯分子的第1个波谷深度的绝对值略有增加,声子振动态密度在低频段0~20 THz的强度有所减小,在高频段80~98 THz的波峰强度增强。当温度由270 K升至390 K时,间规聚丙烯的热导率由0.202 W/(m·K)增至0.241 W/(m·K),速度自相关函数的第1个波谷深度绝对值由0.449减小至0.368,0~40 THz处的低频分量逐渐减小,而40~48 THz处的高频声子群的数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间规聚丙烯 密度 热导率 振动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B_2O_3熔体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童朝阳 黄世萍 +2 位作者 尤静林 余丙鲲 蒋国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了熔融 ( 1 0 73K)Na2 O B2 O3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和讨论了不同Na2 O浓度下 ,计算所得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振动态密度随Na2 O浓度变化的特点 ,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振动态密度的计算值与Voronko等给出的Raman...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了熔融 ( 1 0 73K)Na2 O B2 O3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和讨论了不同Na2 O浓度下 ,计算所得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振动态密度随Na2 O浓度变化的特点 ,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振动态密度的计算值与Voronko等给出的Raman谱上 [B3O6]环展成 [BO2 ]3链的振动峰位相符合。随着Na2 O浓度的增加 ,B—B第一邻近距离有微小的增加 ,而B—O第一邻近距离只有极小的增加。另一方面 ,B离子的配位数NB—O(以B离子为中心呈配位关系的氧离子数 )有所增加 ,这与Kita等人用中子脉冲总散射实验所得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硼酸盐玻璃 熔体结构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