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轴振动系统试件总体传递函数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钟炫德 丁镇军 +1 位作者 庆旭昆 纪国宜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
三轴随机振动虚拟试验可以帮助试验人员优化试验方案,避免实物试验过程中出现过实验的问题。安装在三轴振动系统的试件的总体传递函数矩阵,是开展三轴随机振动虚拟试验的所需的系统动态特性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安装在三轴振动系... 三轴随机振动虚拟试验可以帮助试验人员优化试验方案,避免实物试验过程中出现过实验的问题。安装在三轴振动系统的试件的总体传递函数矩阵,是开展三轴随机振动虚拟试验的所需的系统动态特性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安装在三轴振动系统的试件为研究对象,开展试件总体传递函数矩阵构建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试件总体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建立并修正试件有限元模型,开展三轴振动试验系统传递特性测量试验。联合使用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仿真计算得到的试件总体传递函数矩阵可以用于开展三轴随机振动虚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三轴振动试验 数字化平台 有限元仿真 试件 总体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柔性支撑振镜抑制周扫光电侦察系统像移
2
作者 曹佳乐 陈青山 +1 位作者 夏润秋 王艳林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抑制周扫光电侦察系统的像移,并降低虚警率,采用柔性支撑振镜进行高频像移补偿。使用柔性支撑结构代替轴承支撑结构,给出了补偿振镜传递函数模型,搭建了包括目标标靶、方位转台、像移补偿振镜等功能部件的柔性支撑振镜像移补偿效果... 为了抑制周扫光电侦察系统的像移,并降低虚警率,采用柔性支撑振镜进行高频像移补偿。使用柔性支撑结构代替轴承支撑结构,给出了补偿振镜传递函数模型,搭建了包括目标标靶、方位转台、像移补偿振镜等功能部件的柔性支撑振镜像移补偿效果测试系统。结果表明,像移补偿振镜摆扫频率大于105 Hz,匀速段时间大于5.5 ms,速度稳定性大于99.60%,探测器成像清晰,明显抑制像移,柔性支撑振镜可以满足周扫光电侦察系统高频像移补偿的需求。此研究对周扫光电侦察系统在高频成像探测时的像移补偿领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像移补偿 柔性支承结构 振镜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越野车塑料休息踏板振动问题的分析及优化
3
作者 涂晴 邓磊 申一方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5,共7页
针对某越野车扬声器中度音量以上会引发驾驶员左侧脚塑料休息踏板振动发麻的问题展开了分析与优化研究。首先在踏板上布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得到振动测试曲线,识别出主要问题频率为250Hz和320 Hz,对踏板振动传递路径进行了机理分析,分别... 针对某越野车扬声器中度音量以上会引发驾驶员左侧脚塑料休息踏板振动发麻的问题展开了分析与优化研究。首先在踏板上布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得到振动测试曲线,识别出主要问题频率为250Hz和320 Hz,对踏板振动传递路径进行了机理分析,分别对A柱下外饰板和车身地板进行诊断排查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均不是主要振动传递路径。然后对塑料踏板进行模态测试分析,模态综合频响曲线显示塑料踏板在251.6Hz和319.1Hz存在明显的峰值,与问题频率一致,综合分析测试结果可知踏板本身结构弱、振动灵敏度大是主要原因。再建立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与测试结果对比误差均在5%以内,同时建立扬声器到塑料踏板的振动传递函数分析工况,发现仿真与测试结果趋势一致。最后以踏板振动传递函数为目标进行拓扑优化,发现优化后的踏板振动传递灵敏度减小明显。制作样件进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减小踏板振动传递函数灵敏度显著改善了踏板振动问题,该研究方法为其他同类型问题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休息踏板 振动优化 振动传递函数 模态分析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的地铁车辆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4
作者 巩延庆 张云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1,190,共6页
[目的]为确保地铁车辆在运营时其振动水平满足设计标准,有必要以振动传递率为关键指标来评估地铁车辆隔振性能,并引入相干函数评价振动传递函数的质量。[方法]在地铁车辆的关键部位布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各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 [目的]为确保地铁车辆在运营时其振动水平满足设计标准,有必要以振动传递率为关键指标来评估地铁车辆隔振性能,并引入相干函数评价振动传递函数的质量。[方法]在地铁车辆的关键部位布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各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基于此,计算了不同传递路径下的振动传递函数及相干函数,以此来量化振动从激励点到目标点的传递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此外,还对一系悬挂、二系悬挂,以及车体底架至车内地板的振动传递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轴箱至构架端部的平均隔振率约为60%,而构架中部至车体底架的平均隔振率达到了80%,这说明一系和二系悬挂系统均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对于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振动(例如10~20 Hz,40~60 Hz),构架端部和车体底架的振动特性分别与轴箱和构架中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然而,车体底架至车内地板的振动传递关系并不显著,这是因为地板位置的振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振动传递率 振动传递函数 相干函数 振动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振动载荷在线复现控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严侠 王军评 +1 位作者 毛勇建 邓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9-1687,共9页
提出一种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方法,建立了连续振动载荷在线复现控制技术,研制了系统样机。其中,提出一种信号分帧处理与重构技术,解决了长时连续振动载荷的在线波形复现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量级样本库构建与加权平均的传递函数动态估计方... 提出一种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方法,建立了连续振动载荷在线复现控制技术,研制了系统样机。其中,提出一种信号分帧处理与重构技术,解决了长时连续振动载荷的在线波形复现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量级样本库构建与加权平均的传递函数动态估计方法,抑制了系统非线性对控制精度的影响;采用谱误差反馈修正方法,改善了系统的频域控制精度。开展了“1主2从”联台试验,结果表明:时域和频域控制精度良好,整体延迟时间在亚秒量级,全程总均方根值误差在1%以内,为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 振动控制 在线波形复现 传递函数 分帧与重构 多量级随机信号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角振动对遥感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李醒飞 杨辰熙 +3 位作者 拓卫晓 邢伟达 蒋颢娇 封善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0-1079,共10页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航天器遥感成像受微角振动影响模糊化的问题,从理论建模、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3个维度量化了微角振动幅值、频率、初始相位等特性对遥感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首先,从成像原理出发,建立了图像退化模型,分析了微角振动导致...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航天器遥感成像受微角振动影响模糊化的问题,从理论建模、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3个维度量化了微角振动幅值、频率、初始相位等特性对遥感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首先,从成像原理出发,建立了图像退化模型,分析了微角振动导致图像模糊和几何形变的机理.其次,分析了角振动参数对像移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不同角振动频率对应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解析计算式,分析了角振动幅值、角振动频率和初始曝光时刻对MTF的影响规律.然后,利用MATLAB搭建仿真平台,以调制传递函数面积(MTFA)作为评价指标,量化分析了角振动幅值、角振动频率和初始曝光时刻对图像模糊度的贡献程度.最后,搭建了振动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各个振动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图像像质随角振动振幅的增加而下降,频率100.0 Hz的角振动幅值从0.0064°增加至0.0281°时,MTFA由0.2776下降至0.1192;低频角振动作用下成像质量与角振动初始相位、振幅、频率有关,高频非整周期振动会造成MTF曲线的波动,且非整周期振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随着角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减小.曝光时间为角振动周期的整数倍时,初始曝光时刻对图像像质的影响可以忽略.微角振动对遥感影像几何精度的影响规律能够为高轨遥感相机微角振动的测量与抑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角振动 遥感成像 图像退化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激励下增压器轴系振动规律研究
7
作者 李欣 郝晓静 +2 位作者 吉建波 马磊 杨东旭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车辆行驶过程中路谱激励通过车轮和车身传递到发动机,加之发动机本身运作时产生的振动激励,最终传递到涡轮增压器上,统称为外部激励。外部激励作用在涡轮增压器壳体和轴承体上,经由两个浮环轴承传递到轴上,影响增压器轴系运动的稳定性... 车辆行驶过程中路谱激励通过车轮和车身传递到发动机,加之发动机本身运作时产生的振动激励,最终传递到涡轮增压器上,统称为外部激励。外部激励作用在涡轮增压器壳体和轴承体上,经由两个浮环轴承传递到轴上,影响增压器轴系运动的稳定性。通过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涡轮增压器总成多体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增压器总成受到来自发动机的外部激励时轴系的振动响应。在激振试验台上模拟增压器总成受到外部激励时的响应情况,分别施加原始振动信号和该信号缩小至原来的0.5倍、0.25倍和0.125倍后的振动信号,轴系的振动响应也呈现出对应的线性规律,采用4种振动信号求得的传递函数也基本一致。通过激振台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发现在0~800 Hz频率段轴系振动的试验值与仿真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用于计算轴系振动响应的可行性,为解决增压器轴系振动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外部激励 传递函数 轴系振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基法在轨道-隧道-土体系统谐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森 辛涛 +3 位作者 王朋松 杨燚 戴传青 滕明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1240,共10页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环境振动预测效率,提出基于减基法原理的轨道-隧道-土体系统谐响应分析方法,即将减基法应用到轨道-隧道-土体系统的谐响应分析中。结合有限元方法和理论解析方法,在既有计算频率样本的基础上,实现原求解域内系统频响函...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环境振动预测效率,提出基于减基法原理的轨道-隧道-土体系统谐响应分析方法,即将减基法应用到轨道-隧道-土体系统的谐响应分析中。结合有限元方法和理论解析方法,在既有计算频率样本的基础上,实现原求解域内系统频响函数的重采样计算。将本文方法与有限元方法和线性插值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规模模型条件下,所提出方法的计算误差要明显低于线性插值方法的计算误差。同时,相比于有限元求解方法,本文方法能够在不同线程条件下均保持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且随着模型规模增大,本文方法相比有限元法的加速比不断提高,最大加速比可以超过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环境振动 振动预测 传递函数 减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的管路-壳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
9
作者 张啸涵 黄修长 +1 位作者 曾庆娜 杨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针对管路-支撑-壳体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快速预报和传递特性分析,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建立直管-弯管-变径管-泵-阀门复杂组合管路的动力学模型,以获取考虑流固耦合效应时组合管路的频响特性;采用频响函数子结构综合方法建立组合管路-支... 针对管路-支撑-壳体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快速预报和传递特性分析,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建立直管-弯管-变径管-泵-阀门复杂组合管路的动力学模型,以获取考虑流固耦合效应时组合管路的频响特性;采用频响函数子结构综合方法建立组合管路-支撑-壳体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获得在管路系统泵源模拟激励下的振动传递特性。对耦合系统的位移频响、传递特性开展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对组合管路利用Riccati变换可解决传递矩阵法多管段数值精度累积误差的问题,在垂向简谐力激励下壳体和管路受到的垂向力大于轴向力和横向力,在各个支撑处通过各个方向传递的功率流量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组合管路 流固耦合 Riccati传递矩阵法 频响函数综合 建模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低频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刘维宁 丁德云 +1 位作者 李克飞 张厚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125,共8页
利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减振与振动控制试验室开展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低频特征测试,研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弹簧刚度和支承间距等参数变化对低频振动的影响,并比较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普通轨道的低频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弹簧总刚度越大(... 利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减振与振动控制试验室开展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低频特征测试,研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弹簧刚度和支承间距等参数变化对低频振动的影响,并比较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普通轨道的低频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弹簧总刚度越大(支承间距不变且弹簧刚度越大,或弹簧刚度不变且支承间距越小),浮置板轨道基频越大,轨道板到基底竖向加速度级传递损失越小,轨道板到隧道内的竖向传递函数值越大;②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基频越小,在其工作频段,减振效果越好;但在基频附近,振动放大现象越明显。相对于普通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明显降低了10Hz以上频段的振动响应,最大减振量为25dB;同时基频处的振动放大量为25dB;③对于轨道板到隧道内的竖向传递函数,普通轨道的值比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值大,前者在0.012~0.028之间,后者在0~0.01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 低频特征 试验研究 加速度级损失 插入损失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营引起的环境低频振动传播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德云 刘维宁 +2 位作者 李克飞 王文斌 马蒙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6,共7页
为了分析地铁运营造成的环境低频(〈20 Hz)振动,进行试验室低频振动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得离散频率(5-16 Hz)简谐荷载下隧道内、地表和建筑物内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处理,从时程与频谱、加速度级和传递函数3... 为了分析地铁运营造成的环境低频(〈20 Hz)振动,进行试验室低频振动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得离散频率(5-16 Hz)简谐荷载下隧道内、地表和建筑物内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处理,从时程与频谱、加速度级和传递函数3个方面,分析低频振动在隧道结构、地表和建筑物内的传播特征。结果表明:隧道结构低频振动表现为整体振动,地表低频振动以竖向为主,而建筑物内的低频振动以水平方向为主;地表竖向低频振动随着距轨道水平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较快,水平低频振动在距轨道0-40 m范围内出现放大,40 m之外衰减较缓;建筑物内的水平低频振动,在10 Hz以下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增大,而在10-16 Hz时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减小;隧道基底到地表的竖向传递函数值随着距轨道水平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随频率变化不大,在5-16 Hz范围内的传递函数值为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低频振动 环境振动 试验研究 传播特征 加速度级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床翻浆条件下无砟轨道路基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文超 苏谦 +2 位作者 刘亭 刘宝 孙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56-3562,3568,共8页
无砟轨道路基翻浆是近年高速铁路路基出现的特殊病害形式,为研究基床翻浆对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在沪宁城际路基翻浆工点进行了病害勘查和现场行车试验,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翻浆段无砟轨道路基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无砟轨道路... 无砟轨道路基翻浆是近年高速铁路路基出现的特殊病害形式,为研究基床翻浆对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在沪宁城际路基翻浆工点进行了病害勘查和现场行车试验,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翻浆段无砟轨道路基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无砟轨道路基翻浆病害的形成主要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细粒含量较高以及底座板伸缩缝、侧缝封闭不严有关;基床翻浆导致路基对轨道结构支承及约束作用降低,加剧了无砟轨道结构的振动,其中底座板振动放大效应尤其明显,且振动放大效应随车速增加而增大;基床翻浆改变了无砟轨道与路基基床间振动波传递状态,限制了路基基床参振耗能作用的发挥,翻浆断面路基面动位移幅值减少45%,底座板到路基面动位移传递函数减小约2/3,当列车速度为247 km/h时,在路基受动荷载主要作用频率范围内(0~15 Hz),其动位移传递函数处于0.22~0.39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路基 基床翻浆 振动特性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对航空CCD相机成像质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钱义先 程晓薇 +2 位作者 高晓东 梁伟 李晓燕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5-58,66,共5页
振动是影响航空CCD相机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调制传递函数(MTF)评价振动对像质影响,应用简谐振动为激励,详细推导了航空振动引起角位移和线位移对成像系统的影响,建立了角位移和线位移与像移大小的一般关系式,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 振动是影响航空CCD相机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调制传递函数(MTF)评价振动对像质影响,应用简谐振动为激励,详细推导了航空振动引起角位移和线位移对成像系统的影响,建立了角位移和线位移与像移大小的一般关系式,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量化分析。指出角位移是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进行减震设计的基本思路,提高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CCD相机 调制传递函数 像质 振动 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振动响应特性的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志飞 胡正权 +2 位作者 徐中明 贺岩松 黄深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为了能准确地模拟人体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减少模型的复杂程度,结合分析力学和人体各部位实际状况,建立了六自由度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列出了该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推导出人体振动响应特性的计算公式,以试验数据为依据,以动态等效质量... 为了能准确地模拟人体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减少模型的复杂程度,结合分析力学和人体各部位实际状况,建立了六自由度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列出了该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推导出人体振动响应特性的计算公式,以试验数据为依据,以动态等效质量和座位处到头部传递函数为目标,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获得了模型参数。结果显示,六自由度模型能准确的拟合人体振动响应特性曲线。将该模型与经典的集中参数模型(ISO 5982(2001)模型)和复杂生物力学模型(Tae-Hyeong Kim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该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数据,其结构简单却能相对完整、准确地反映人体动态特性,可用于人体振动响应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力学模型 全身振动 动态等效质量 传递函数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振动台模型辨识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继峰 任万滨 +1 位作者 康云志 翟国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1-244,共4页
电动振动台是振动与冲击环境试验的主设备,对其模型的辨识与估计是开展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和振动试验仿真的必要环节。基于电动振动台的动力学和电学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以冲击信号作为激励的振动台模型传递函数进行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的... 电动振动台是振动与冲击环境试验的主设备,对其模型的辨识与估计是开展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和振动试验仿真的必要环节。基于电动振动台的动力学和电学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以冲击信号作为激励的振动台模型传递函数进行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的方法。并应用其模型参数完成了冲击波形的生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很好,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辨识方法有效可行,对电动振动台试验波形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振动台 系统辨识 传递函数 冲击 随机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磁电式速度计实现超低频振动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范云霄 刘桦 +1 位作者 王农 周广信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41-43,共3页
提出了利用磁电式速度计实现超低频振动传感器的实用方法 ,通过串联式校正电路 ,在保持最佳阻尼的同时 ,使可测最低频率降至 0 .5Hz以下。对该超低频振动传感器的校正电路、工作原理。
关键词 超低频 校正电路 传递函数 磁电式速度计 振动传感器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车轮减振降噪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雷晓燕 张鹏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4,共5页
对国内标准客车车轮外侧表面进行约束型阻尼处理,试制出由基层(KKD型标准客车车轮)、阻尼层和约束层3部分组成的阻尼车轮样品。在实验室实测标准车轮、阻尼车轮的振动传递函数和噪声级,分析阻尼车轮的减振降噪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对国内标准客车车轮外侧表面进行约束型阻尼处理,试制出由基层(KKD型标准客车车轮)、阻尼层和约束层3部分组成的阻尼车轮样品。在实验室实测标准车轮、阻尼车轮的振动传递函数和噪声级,分析阻尼车轮的减振降噪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阻尼车轮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在1200-5000Hz频段内,阻尼车轮较标准车轮的振动传递函数幅值有较大幅度下降,沿车轮结构传递的振动减小;在径向和轴向激励条件下,总噪声级降低达10dB以上。该阻尼车轮在制作上工艺简单,无须对结构进行改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车轮 减振降噪 振动试验 传递函数 噪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圆柱壳体支撑结构振动传递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温华兵 左言言 +2 位作者 夏兆旺 申华 李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5-792,共8页
支撑结构型式和布置位置对加筋圆柱壳体内振动传递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设计了加筋圆柱壳体试验模型装置,内含壳体支撑结构、平台支撑结构和舱壁支撑结构,开展了加筋圆柱壳体模型的振动模态试验和传递特性试验。以振动传递函数为评价... 支撑结构型式和布置位置对加筋圆柱壳体内振动传递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设计了加筋圆柱壳体试验模型装置,内含壳体支撑结构、平台支撑结构和舱壁支撑结构,开展了加筋圆柱壳体模型的振动模态试验和传递特性试验。以振动传递函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频率下支撑结构至加筋圆柱壳体表面的振动传递特性,得出振动传递特性在低频时很大程度上受到壳体结构振动模态的影响。提出等效振动传递函数概念,分析了支撑结构的型式及布置对加筋圆柱壳体传递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有助于控制动力机械设备的中低频振动传递,对加筋圆柱壳体内支撑结构的声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圆柱壳体 支撑结构 振动传递函数 模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对光学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2
19
作者 耿文豹 翟林培 丁亚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4-320,共7页
为了使光学机械结构设计满足成像系统的要求,对机械振动对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做了分析。从光学成像系统物像相对振动的形式入手,基于刀口理论(线扩展函数),用MTF作为评价函数,针对各种振动形式对图像分辨率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为了使光学机械结构设计满足成像系统的要求,对机械振动对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做了分析。从光学成像系统物像相对振动的形式入手,基于刀口理论(线扩展函数),用MTF作为评价函数,针对各种振动形式对图像分辨率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并分析各种参数对MTF的影响,为光学机械的强度、刚度、和精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减小振动对成像质量影响的具体措施;通过对某成像设备中振动对MTF影响的分析,计算出其动态分辨率为22 lp/mm,与实际拍摄结果较为接近;说明了该分析的正确性及其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机械振动 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 图像分辨率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函数的排气系统悬挂点位置优化 被引量:16
20
作者 廖芳 高卫民 +1 位作者 顾彦 王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6-931,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传递函数法的排气系统悬挂点位置优化方法.以某混合动力轿车悬挂点位置布置为例,通过有限元法建立从发动机激励到排气系统的振动传递函数数值模型,得到排气系统各点在振动频带内的总相对位移响应,由总相对位移响应最小... 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传递函数法的排气系统悬挂点位置优化方法.以某混合动力轿车悬挂点位置布置为例,通过有限元法建立从发动机激励到排气系统的振动传递函数数值模型,得到排气系统各点在振动频带内的总相对位移响应,由总相对位移响应最小确定悬挂点位置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此方法中发动机激励、动力总成与排气系统的模态参与因子和模态振型共同确定悬挂点位置.比较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的实车验证数据可得,优化方案中排气系统和座椅导轨的振动加速度降幅超过17%,证明基于振动传递函数的排气悬挂点位置布置方法能用于悬挂点位置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振动传递函数 悬挂点位置 总相对位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