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5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C与婴幼儿健康及母乳中VC含量研究进展
1
作者 贾宏信 苏米亚 +1 位作者 陈文亮 曲也直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VC,能满足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需要。VC被证明具有预防坏血病、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预防胎盘脱落等作用。本文介绍不同国家、地区母乳中VC的含量、影响因素及其健康作用等,以期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vc 母乳 婴幼儿配方乳粉 坏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对冻融处理过程中莲子淀粉理化及消化特性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张婉妮 何伟炜 +1 位作者 宋萧萧 殷军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共7页
为明确冻融处理过程中VC的添加对莲子淀粉理化及消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多尺度结构表征,并对其流变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凝... 为明确冻融处理过程中VC的添加对莲子淀粉理化及消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多尺度结构表征,并对其流变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凝胶孔隙增大且析水率降低,添加VC可以使莲子淀粉在冻融处理中形成更加致密的凝胶,从而降低析水率并提高冻融稳定性。并且随着冻融次数增加,淀粉重结晶程度增强,添加VC会抑制冻融处理后莲子淀粉的消化率,潜在的原因与添加VC会增强莲子淀粉的短程有序及双螺旋结构和相对结晶度等有关。综上,VC能提高莲子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并能降低冻融处理后莲子淀粉的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淀粉 vc 冻融处理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可分性信息融合的马铃薯VC含量高光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林鸽 殷勇 +1 位作者 于慧春 袁云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71,共8页
为提高马铃薯VC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可分性数据融合的检测模型输入变量构建方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200个马铃薯的高光谱信息,通过对比6种预处理方... 为提高马铃薯VC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可分性数据融合的检测模型输入变量构建方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200个马铃薯的高光谱信息,通过对比6种预处理方法和原始数据的建模结果,确定多元散射校正为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其次,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及CARS-SPA组合算法3种方法提取相应特征波长,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34个有效特征波长;然后,将有效特征波长进行FDA可分性数据融合,根据融合的新变量对样本间差异性判别能力的大小进行筛选,确定构建检测模型的输入变量;最后,分别对FDA融合前后筛选的变量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CARS算法提取的34个特征波长进行FDA融合,采用前3个融合变量作为构建检测模型的输入变量时,其所建BPNN模型的相关系数由0.9726提高至0.9990,均方根误差由0.7723降低至0.1727,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数据分析维度,而且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基于FDA可分性数据融合构建检测模型输入变量可以提高马铃薯VC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FISHER判别分析 马铃薯 vc含量检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VC
4
作者 吴秀萍 程白羽 +1 位作者 许小茜 姜睿彧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建立液相色谱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VC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还原处理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亲水作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50μg/mL范围内其线性... 建立液相色谱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VC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还原处理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亲水作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50μg/m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0.999,定量限为3.0 mg/100 g,加标回收率为95.2%~102.8%,相对标准偏差为1.22%~3.62%;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和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VC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 vc 液相色谱法 亲水作用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三甲胺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影响及VC对其干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斌 肖瀛 +4 位作者 俞苓 许豪杰 潘亮 周一鸣 刘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162,共11页
本实验利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处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通过分析抗氧化性指标、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细胞胶原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以及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TMAO对HSF细... 本实验利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处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通过分析抗氧化性指标、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细胞胶原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以及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TMAO对HSF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阐释其对皮肤细胞衰老的作用。结果表明,TMAO处理能够显著升高HSF细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P<0.05),并显著降低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发现,TMAO处理能显著升高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mRNA水平,并降低胶原合成基因和诱导型一氧化氮氧合酶的mRNA转录水平,同时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p-p65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VC能够干预TMAO诱导的HSF细胞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和减少胶原流失。综上,TMAO对HSF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可能介导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促进HSF细胞NF-κB磷酸化,诱导炎症反应,并降低胶原合成和加速胶原降解,从而可能促进皮肤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炎症因子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OTN的SDH网络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肖伟钢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VC-OTN技术,并基于VC-OTN的特性和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VC-OTN的SDH网络改造方案,该方案可同步实现OTN网络的广域覆盖与SDH核心汇聚层整体退网的网络演进目标,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关键词 vc-OTN SDH 高品质专线 网络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与鲜食型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成分的比较分析
7
作者 李志邈 高成安 +5 位作者 叶青静 阮美颖 刘晨旭 姚祝平 万红建 程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辣椒是富含VC等营养成分的蔬菜,根据其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加工型与鲜食型。为探究两种类型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成分的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并定量加工型辣椒P025和鲜食型辣椒P245绿熟期与红熟期果实中VC、辣椒素和1... 辣椒是富含VC等营养成分的蔬菜,根据其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加工型与鲜食型。为探究两种类型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成分的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并定量加工型辣椒P025和鲜食型辣椒P245绿熟期与红熟期果实中VC、辣椒素和17种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绿熟期两种类型辣椒果实VC的含量接近,差异不显著,而在红熟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VC的含量显著上升,而加工型辣椒P025果实VC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绿熟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辣椒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加工型辣椒P025,而在红熟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辣椒素的含量显著下降,仅为其绿熟期的11.98%,加工型辣椒P025果实辣椒素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蛋氨酸与胱氨酸在辣椒果实的17种氨基酸中含量最低,且两者之和的占比明显低于氨基酸模式谱标准,是两种类型辣椒的第一限制氨基酸;除此之外,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占比也稍低于氨基酸模式谱标准。随着果实成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红熟果总氨基酸含量比绿熟果升高了57.53%;而加工型辣椒P025果实除胱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红熟果总氨基酸含量比绿熟果下降了41.21%。综上,随着果实成熟,加工型辣椒P025与鲜食型辣椒P245绿熟果和红熟果中VC、辣椒素、氨基酸等营养和风味品质成分的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加工型 鲜食型 vc 辣椒素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rGAN-VC的语音风格转换技术
8
作者 申少鹏 胡松涛 《电声技术》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文章基于星型生成式对抗网络-语音转换(Sta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Voice Conversion,StarGAN-VC)模型,研究了一种先进的语音风格转换技术,旨在实现对语音信号的高效转换。首先,详细阐述了基于StarGAN-VC的语音转换方法的基... 文章基于星型生成式对抗网络-语音转换(Sta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Voice Conversion,StarGAN-VC)模型,研究了一种先进的语音风格转换技术,旨在实现对语音信号的高效转换。首先,详细阐述了基于StarGAN-VC的语音转换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深入研究特征提取和基频转换方法,以及StarGAN-VC模型的数学原理。最后,通过在VCC2018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频谱包络相似度和基频准确度等指标上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语言风格转换 星型生成式对抗网络-语音转换(StarGAN-vc)模型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桃果实糖、酸、Vc含量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黄丽萍 张倩茹 +3 位作者 尹蓉 杨萍 杜海燕 张静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0期51-55,共5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桃品种果实糖、酸、Vc特点,比较不同桃品种在糖酸组分及含量上的差异,对不同类型、不同成熟期的16个桃品种果实的糖、酸、Vc含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研究和比较了不同种质间的差异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 为深入了解不同桃品种果实糖、酸、Vc特点,比较不同桃品种在糖酸组分及含量上的差异,对不同类型、不同成熟期的16个桃品种果实的糖、酸、Vc含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研究和比较了不同种质间的差异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组成,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78.81 mg/g,桃果实可划为蔗糖积累型。不同类型桃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差异较大,油桃均显著高于毛桃,达到毛桃的1.6倍。不同类型桃品种Vc含量差异不显著。由于不同品种果实糖组分、含量及酸含量的不同,使果实的风味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罗汉果中VC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19
10
作者 宁德生 梁小燕 方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11-313,共3页
目的:建立HPLC色谱法测定罗汉果中VC含量的方法。采用5g/L草酶对罗汉果浸提15min,对提取液中VC进行检测,具体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250mm×4.6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05%磷酸溶液-甲醇(98:2,V/V);流速1.0mL/min;采用... 目的:建立HPLC色谱法测定罗汉果中VC含量的方法。采用5g/L草酶对罗汉果浸提15min,对提取液中VC进行检测,具体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250mm×4.6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05%磷酸溶液-甲醇(98:2,V/V);流速1.0mL/min;采用二极管阵列多波长检测器确定VC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42nm;测定温度25℃;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VC溶液0.08~0.50m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1;回收率为99.3%,RSD为1.9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和稳定性好,适用于罗汉果VC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HPLC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结合Vc处理对甜樱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尊英 曾名勇 +1 位作者 董士远 杜亚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2-164,共3页
在预实验基础上,采用热水42℃,10min和0.1%Vc+热水42℃,10min对新鲜甜樱桃(品种:红灯)进行热处理。处理后的甜樱桃置于0±0.5℃条件下冷藏18d,货架期条件下2d后对果实的感官性状和贮藏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热水处理后果实的色泽... 在预实验基础上,采用热水42℃,10min和0.1%Vc+热水42℃,10min对新鲜甜樱桃(品种:红灯)进行热处理。处理后的甜樱桃置于0±0.5℃条件下冷藏18d,货架期条件下2d后对果实的感官性状和贮藏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热水处理后果实的色泽、风味和口感均明显优于对照。热处理明显抑制了甜樱桃果实褐变和腐烂率的上升及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热水结合Vc处理强化了这一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热水 vc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PH·法评价Vc、异Vc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37
12
作者 郑大贵 叶青 +1 位作者 叶红德 余衍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用DPPH.法评价了Vc、异Vc、辛醛Vc缩醛、辛醛异Vc缩醛、月桂酸Vc酯和月桂酸异Vc酯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所有六种受试物清除DPPH.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摩尔数相等时,Vc与它的衍生物以及异Vc与它的衍生物清除DPPH.的能力基本相... 用DPPH.法评价了Vc、异Vc、辛醛Vc缩醛、辛醛异Vc缩醛、月桂酸Vc酯和月桂酸异Vc酯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所有六种受试物清除DPPH.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摩尔数相等时,Vc与它的衍生物以及异Vc与它的衍生物清除DPPH.的能力基本相同;在受试物浓度低于1.397×10-4mol.L-1,并且浓度相同时,Vc及其衍生物比对应的异Vc及其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vc 辛醛vc 缩醛 辛醛异vc缩醛 月桂酸vc 月桂酸异vc DPPH.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香椿芽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玉珍 彭方仁 曹一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1,共4页
对南京、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六个种源香椿芽硝酸盐、亚硝酸盐、VC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期不同种源香椿芽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差异极显著,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种源香椿芽菜各成分的综合分析认为,湖南种... 对南京、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六个种源香椿芽硝酸盐、亚硝酸盐、VC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期不同种源香椿芽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差异极显著,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种源香椿芽菜各成分的综合分析认为,湖南种源香椿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较低,VC含量相对较高,为品质上乘的理想食用香椿种源。其它种源的香椿芽在4月9日之前,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出食用标准,且VC含量适中,可以放心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种源 硝酸盐 亚硝酸盐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烫条件对脱水苋菜中VC和粗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丽军 高韩玉 +1 位作者 王芳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147,共4页
研究了苋菜脱水工艺中的漂烫工序,对漂烫时温度、时间、pH、食盐浓度、蔗糖浓度和不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苋菜中VC保存率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食盐浓度可以更好的保存VC,但会引起粗蛋白的损失;蔗糖可提高VC的... 研究了苋菜脱水工艺中的漂烫工序,对漂烫时温度、时间、pH、食盐浓度、蔗糖浓度和不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苋菜中VC保存率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食盐浓度可以更好的保存VC,但会引起粗蛋白的损失;蔗糖可提高VC的保存率,低浓度的蔗糖溶液可导致粗蛋白的损失,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可提高粗蛋白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 漂烫 vc 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对月季鲜切花保鲜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智彪 王健 +1 位作者 李奕佳 蔡桂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424-5425,共2页
试验研究了Vc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与不含Vc的处理①(200 mg/L 8-HQ+100 mg/L CaNO3+3%蔗糖)相比,处理②(处理①+0.1 g/L Vc)、处理③(处理①+0.5 g/L Vc)、处理④(处理①+1.0 g/L Vc)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鲜重,维持水分平衡,... 试验研究了Vc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与不含Vc的处理①(200 mg/L 8-HQ+100 mg/L CaNO3+3%蔗糖)相比,处理②(处理①+0.1 g/L Vc)、处理③(处理①+0.5 g/L Vc)、处理④(处理①+1.0 g/L Vc)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鲜重,维持水分平衡,增大花径,延长瓶插寿命。其中处理④的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切花 保鲜效果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NbC、TaC 的价电子结构及其本质硬度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宁 田春艳 +2 位作者 舒士明 徐根应 张瑞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19,共5页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VC、NbC、TaC相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键距差(BondLengthDiference)方法计算了VC、NbC、TaC晶体中各键上的共价电子数。结果表明,VC、NbC、TaC...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VC、NbC、TaC相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键距差(BondLengthDiference)方法计算了VC、NbC、TaC晶体中各键上的共价电子数。结果表明,VC、NbC、TaC中,晶体是靠键距为a2的Me-C原子最强键连接的,且该最强键是对称分布的,从而解释了VC、NbC、TaC相本质高硬度的产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NBC TAC 价电子结构 硬度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潮州卤汤的调配及Vc对其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武营 黄俊生 +1 位作者 刘晓珠 陈璋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9-111,共3页
简要的介绍了传统潮州卤水的调配方法,并研究了Vc对传统潮州陈卤水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Vc溶液能有效清除陈卤汤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当0.4g/L Vc溶液6.0mL时最大清除率达到48.98%,可作为改善传统潮州小作坊卤制品质量的重要食... 简要的介绍了传统潮州卤水的调配方法,并研究了Vc对传统潮州陈卤水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Vc溶液能有效清除陈卤汤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当0.4g/L Vc溶液6.0mL时最大清除率达到48.98%,可作为改善传统潮州小作坊卤制品质量的重要食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卤水 调配 vc 亚硝酸盐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环境下虚拟仪器界面的制作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付强文 张英敏 黎玉刚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4期84-86,共3页
采用LabVIEW控件可制作基于VC++ 6.0环境的虚拟仪器界面。LabVIEW控件以ActiveX技术提供,安装后能自动注册。也可通过安装其封装文件OCX注册。常用的LabVIEW控件有:Boolean开关控件、Numeric数字控件、Graph图表控件等。
关键词 LABVIEW vc++ 6.0 虚拟仪器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艳芳 孙学文 杨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270-13272,共3页
[目的]改进传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方法]以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为对照,对传统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摸索、研究、改进,并确定改进方案。通过测定各种试验材料的Vc含量,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酸处理中,将原... [目的]改进传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方法]以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为对照,对传统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摸索、研究、改进,并确定改进方案。通过测定各种试验材料的Vc含量,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酸处理中,将原来的空白对照改为相同浓度的酸;在碱处理中,加入碱液反应15 min后不再加酸,而直接用蒸馏水定容,并将空白对照改为相同浓度的碱,所得结果与滴定法接近,且不会出现测定结果为负值的现象。[结论]改进紫外法更为方便、稳定,测得的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汁加工中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保存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晗 孙俊良 +1 位作者 南海娟 孔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83-285,共3页
研究枣汁加工过程中还原型VC(ascorbic acid,AA)和氧化型VC(dehydroascorbic acid,DHA)变化及其控制,通过观测枣汁软化、浸提和杀菌工序中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保存率的变化,来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软化能够保持较高的还原型VC... 研究枣汁加工过程中还原型VC(ascorbic acid,AA)和氧化型VC(dehydroascorbic acid,DHA)变化及其控制,通过观测枣汁软化、浸提和杀菌工序中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保存率的变化,来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软化能够保持较高的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保存率。在浸提制汁过程中,采用抗氧化剂处理,对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的保持效果以0.03%的六偏磷酸钠最好,0.07%的茶多酚次之;常压10min杀菌有利于AA和DHA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汁 还原型vc 氧化型vc vc保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