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5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原位制备VC增强Al_(1.5)CoCrFeNi高熵合金熔覆层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1
作者 王虎 秦晓婷 +1 位作者 王智慧 贺定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7,共8页
目的制备不同含量碳化物增强BCC结构的高熵合金熔覆层,研究碳化物含量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在Q235钢表面采用等离子原位合成技术制备Al_(1.5)CoCrFeNi(VC)x(x为0、0.1、0.2、0.3)高熵合金熔覆层,研究VC含量对其物相... 目的制备不同含量碳化物增强BCC结构的高熵合金熔覆层,研究碳化物含量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在Q235钢表面采用等离子原位合成技术制备Al_(1.5)CoCrFeNi(VC)x(x为0、0.1、0.2、0.3)高熵合金熔覆层,研究VC含量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在x=0时,熔覆层为简单体心立方(BCC)固溶体结构,微观组织呈典型的树枝晶,枝晶内为富含Al、Ni的BCC固溶体,枝晶间为富含Cr、Fe的BCC固溶体。在加入V、C后(x为0.1、0.2、0.3),物相组成转变为BCC相、原位合成的VC增强相及少量的σ相。VC呈颗粒状、长条状及十字状,主要偏聚于基体的树枝晶间,少数从枝晶内析出,且随着V、C含量的提高,VC的析出量逐渐上升。TEM结果显示,原位合成的VC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整洁,无反应物生成。当VC的含量x由0提高至0.3时,熔覆层的硬度由529.3HV增至829.8HV,磨损率由34.88mg/min降至2.45mg/min。在x=0时,熔覆层的磨损形式以微观切削为主,以多次塑性变形为辅;在原位合成VC增强相后(x为0.1、0.3),熔覆层的磨损形式以微观切削为主。结论原位合成VC对高熵合金起到了明显的强化作用,随着VC含量的增加(x为0~0.3),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原位合成 高熵合金 vc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对冻融处理过程中莲子淀粉理化及消化特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婉妮 何伟炜 +1 位作者 宋萧萧 殷军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共7页
为明确冻融处理过程中VC的添加对莲子淀粉理化及消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多尺度结构表征,并对其流变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凝... 为明确冻融处理过程中VC的添加对莲子淀粉理化及消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多尺度结构表征,并对其流变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凝胶孔隙增大且析水率降低,添加VC可以使莲子淀粉在冻融处理中形成更加致密的凝胶,从而降低析水率并提高冻融稳定性。并且随着冻融次数增加,淀粉重结晶程度增强,添加VC会抑制冻融处理后莲子淀粉的消化率,潜在的原因与添加VC会增强莲子淀粉的短程有序及双螺旋结构和相对结晶度等有关。综上,VC能提高莲子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并能降低冻融处理后莲子淀粉的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淀粉 vc 冻融处理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对暂养黄颡鱼肌肉风味的影响
3
作者 宋乡月 刘淑瑾 +5 位作者 胡澳 熊光权 汪兰 石柳 陈胜 汪超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16,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VC添加量对禁食暂养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风味特性的影响,为提升鲜活黄颡鱼肌肉风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黄颡鱼随机分为4组:T0-0(暂养0 d+0 mg/L VC)、T5-0(暂养5 d+0 mg/L VC)、T5-5(暂养5 d+5 mg/L... 目的:研究不同VC添加量对禁食暂养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风味特性的影响,为提升鲜活黄颡鱼肌肉风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黄颡鱼随机分为4组:T0-0(暂养0 d+0 mg/L VC)、T5-0(暂养5 d+0 mg/L VC)、T5-5(暂养5 d+5 mg/L VC)、T5-10(暂养5 d+10 mg/L VC),每组40尾鱼,测定肌肉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含量、滋味物质味觉特征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变化。结果:T5-10组黄颡鱼肌肉中甜味和鲜味氨基酸相对含量高于T0-0、T5-0及T5-5组,苦味氨基酸相对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T5-10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酸味和苦味物质味觉特征值显著低于T0-0、T5-0及T5-5组(P<0.05);刺激性挥发物质含量降低,肌肉风味得到提升。结论:向禁食暂养的黄颡鱼水体中添加10 mg/L VC能显著提高黄颡鱼的肌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vc 暂养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对牛肉熏煮香肠中杂环胺和N-亚硝胺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周亚军 马志远 +2 位作者 马清书 李宗坪 王作昭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4,共8页
通过探究不同VC添加量对牛肉熏煮香肠加工过程中的抗氧化能力及对杂环胺和N-亚硝胺的抑制作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揭示其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VC添加量增至500 mg/kg时,对体系中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 通过探究不同VC添加量对牛肉熏煮香肠加工过程中的抗氧化能力及对杂环胺和N-亚硝胺的抑制作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揭示其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VC添加量增至500 mg/kg时,对体系中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60.25%、89.25%、77.31%和58.46%,总杂环胺含量减少46%,总N-亚硝胺含量减少40%,其中对9H-吡啶[3,4-b]吲哚和N-二甲基亚硝胺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VC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与总杂环胺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N-亚硝胺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VC分子中连二烯醇环的O3—H和O5—H位点通过氢原子转移机制和电子转移-质子转移机制共同主导自由基清除过程。综上,VC在牛肉熏煮香肠中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及杂环胺和N-亚硝胺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熏煮香肠 vc 杂环胺 N-亚硝胺 危害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菜用大豆鲜籽粒VC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文娟 石盛佳 +3 位作者 陈四维 戢沛城 龚一耘 牟方生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为建立菜用大豆鲜籽粒V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30 g/L偏磷酸溶液低温提取样品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1 g/L偏磷酸溶液∶甲醇=96∶4(V/V),流速0.8... 为建立菜用大豆鲜籽粒V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30 g/L偏磷酸溶液低温提取样品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1 g/L偏磷酸溶液∶甲醇=96∶4(V/V),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43 nm,柱温25℃,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VC质量浓度范围为2~40μg/mL时,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0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8.14%,相对标准偏差为1.70%。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离度好,结果准确,重复性也比较好,适用于测定菜用大豆鲜籽粒VC含量,为优质菜用大豆的选育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vc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可分性信息融合的马铃薯VC含量高光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林鸽 殷勇 +1 位作者 于慧春 袁云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71,共8页
为提高马铃薯VC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可分性数据融合的检测模型输入变量构建方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200个马铃薯的高光谱信息,通过对比6种预处理方... 为提高马铃薯VC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可分性数据融合的检测模型输入变量构建方法。首先,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200个马铃薯的高光谱信息,通过对比6种预处理方法和原始数据的建模结果,确定多元散射校正为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其次,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及CARS-SPA组合算法3种方法提取相应特征波长,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34个有效特征波长;然后,将有效特征波长进行FDA可分性数据融合,根据融合的新变量对样本间差异性判别能力的大小进行筛选,确定构建检测模型的输入变量;最后,分别对FDA融合前后筛选的变量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CARS算法提取的34个特征波长进行FDA融合,采用前3个融合变量作为构建检测模型的输入变量时,其所建BPNN模型的相关系数由0.9726提高至0.9990,均方根误差由0.7723降低至0.1727,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数据分析维度,而且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基于FDA可分性数据融合构建检测模型输入变量可以提高马铃薯VC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FISHER判别分析 马铃薯 vc含量检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xVC复合粉的制备及高含量VC对WC–Co基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孝纯 康笑东 张国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3,254,共9页
采用两步碳热还原法合成了WC–xVC复合粉,并以此为原料通过真空烧结法制备了不同Co含量(6%和10%,质量分数)的WC–Co–VC硬质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1420℃、1440℃和1460℃)对硬质合金致密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了Co和VC含量对WC晶粒尺寸以及... 采用两步碳热还原法合成了WC–xVC复合粉,并以此为原料通过真空烧结法制备了不同Co含量(6%和10%,质量分数)的WC–Co–VC硬质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1420℃、1440℃和1460℃)对硬质合金致密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了Co和VC含量对WC晶粒尺寸以及硬质合金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相对密度增大,当烧结温度为1460℃时,所有合金试样的相对密度均大于98.5%。此外,随着VC含量的增加,WC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这导致样品的硬度提高,断裂韧性降低。当VC质量分数为6%时,WC–6Co硬质合金和WC–10Co硬质合金的硬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HV301941和HV301838。在烧结温度和VC含量一定的情况下,试样的断裂韧性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试样的硬度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vc复合粉 WC–Co硬质合金 维氏硬度 断裂韧性 CO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mbedded 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 For Model Based Decision Support 被引量:1
8
作者 Feng Shan Tian Yuan Li Tong & Cai Jun (Institute of System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6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oupling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and 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 appli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MBDSS.The MBDSS is designed for support the strate...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oupling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and 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 appli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MBDSS.The MBDSS is designed for support the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lead to the achievemellt of optimal path towardsmarket economy from the central planning situation in China. To meet user's various requirements,a series of innovation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have been carried out, such as system formalization with OBFRAMEs in an object-oriented paradigm for problem solving automation and techniques of modules intelligent cooperation, hybrid system of reasoning, connectionist framework utilization,etc. Integr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highly emphasi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nd an outlook to future software engineering is given i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 Knowledge-based systems Intelligently cooperative systems Neural nets Case hased reasoning Behavioral science Advancedauto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三甲胺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影响及VC对其干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斌 肖瀛 +4 位作者 俞苓 许豪杰 潘亮 周一鸣 刘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162,共11页
本实验利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处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通过分析抗氧化性指标、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细胞胶原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以及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TMAO对HSF细... 本实验利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处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通过分析抗氧化性指标、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细胞胶原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以及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TMAO对HSF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阐释其对皮肤细胞衰老的作用。结果表明,TMAO处理能够显著升高HSF细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P<0.05),并显著降低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发现,TMAO处理能显著升高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mRNA水平,并降低胶原合成基因和诱导型一氧化氮氧合酶的mRNA转录水平,同时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p-p65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VC能够干预TMAO诱导的HSF细胞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和减少胶原流失。综上,TMAO对HSF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可能介导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促进HSF细胞NF-κB磷酸化,诱导炎症反应,并降低胶原合成和加速胶原降解,从而可能促进皮肤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炎症因子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I Embedded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for Formulating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10
作者 Li Tong (Depa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 R. China) Chen Shuhe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11623) Feng Shan (Depa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1期14-21,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illustrates an AI embedded 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 to formulate th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s. In this framework, a CGE model is viewed as a collection of objects embedd...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illustrates an AI embedded 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 to formulate th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s. In this framework, a CGE model is viewed as a collection of objects embedded AI or namely agents in computer world, corresponding to economic agents and entities in real world, such as government, households, markets and so on. A frame representation of major objects in CGE model is used for trade and environment. Embedded Al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or software agent) is used in the CGE model representation can able to narrow the gap among th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formal CGE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omputer and algorithm representation, and to improve CGE in understanding and maintenance etc. In such a system, constructing a CGE model to appear an intuitive process rather than an abstract process. This intuitive process needs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stance of economics and the logic underlying the problem rather than mathematical n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bject-oriented method Ag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F:A Scheduling of Multi-Granularity Locks in 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ystems
11
作者 Qin Xiao & Pang Liping(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8年第4期51-57,共7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ulti-granularity locking model (MGL) for concurrency control in 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ystem briefiy, and presents a MGL model formally. Four locking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MGL are propo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ulti-granularity locking model (MGL) for concurrency control in 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ystem briefiy, and presents a MGL model formally. Four locking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MGL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The ideas of single queue scheduling(SQS) and dual queue scheduling (DQS) are proposed and the algorithm an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these two scheduling are presented in some paper.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idea of thescheduling for MGL, compatible requests first (CRF). Combining the new idea with SQS and DQS,we propose two new scheduling algorithms called CRFS and CRFD. After describing the simulationmodel,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mparisons of the performance among these four algorithms. Asshown in the experiments, DQS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SQS, CRFD is better than DQS, CRFSperforms better than SQS, and CRFS is the best one of these four scheduling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k scheduling Multi-granularity lock Concurrency control Compatible requestsfirst Single queue scheduling Dual queue scheduling 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与鲜食型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志邈 高成安 +5 位作者 叶青静 阮美颖 刘晨旭 姚祝平 万红建 程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辣椒是富含VC等营养成分的蔬菜,根据其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加工型与鲜食型。为探究两种类型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成分的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并定量加工型辣椒P025和鲜食型辣椒P245绿熟期与红熟期果实中VC、辣椒素和1... 辣椒是富含VC等营养成分的蔬菜,根据其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加工型与鲜食型。为探究两种类型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成分的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并定量加工型辣椒P025和鲜食型辣椒P245绿熟期与红熟期果实中VC、辣椒素和17种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绿熟期两种类型辣椒果实VC的含量接近,差异不显著,而在红熟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VC的含量显著上升,而加工型辣椒P025果实VC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绿熟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辣椒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加工型辣椒P025,而在红熟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辣椒素的含量显著下降,仅为其绿熟期的11.98%,加工型辣椒P025果实辣椒素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蛋氨酸与胱氨酸在辣椒果实的17种氨基酸中含量最低,且两者之和的占比明显低于氨基酸模式谱标准,是两种类型辣椒的第一限制氨基酸;除此之外,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占比也稍低于氨基酸模式谱标准。随着果实成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红熟果总氨基酸含量比绿熟果升高了57.53%;而加工型辣椒P025果实除胱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红熟果总氨基酸含量比绿熟果下降了41.21%。综上,随着果实成熟,加工型辣椒P025与鲜食型辣椒P245绿熟果和红熟果中VC、辣椒素、氨基酸等营养和风味品质成分的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加工型 鲜食型 vc 辣椒素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维生素C不同添加水平对三角鲂仔稚鱼生长性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旭 王冬雪 +2 位作者 罗永成 李娟 秦文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维生素C (VC)不同添加水平对三角鲂仔稚鱼生长性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体质健壮、无病害、初重为(6.0±1.5) g的三角鲂仔稚鱼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C1组...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维生素C (VC)不同添加水平对三角鲂仔稚鱼生长性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体质健壮、无病害、初重为(6.0±1.5) g的三角鲂仔稚鱼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C1组、C2组、C3组、C4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400、800、1 600 mg/kg VC磷酸酯镁。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2组、C3组、C4组显著高于C1组(P<0.05)。各试验组鱼体V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3组和C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试验组肝胰脏和肌肉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GSH)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3组MDA含量最低。C2组、C3组、C4组肝胰脏和肌肉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回归方程计算可知,当饲料中VC添加水平分别为1 228.50、721.67、1 033.33 mg/kg时,T-SOD、CAT活性达到最大值,MDA含量达到最小值。研究表明,通过回归分析并结合各组成活率,建议三角鲂仔稚鱼饲料中VC适宜添加水平为678~1 456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鲂仔稚鱼 维生素C 生长性能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热力学排气系统的蒸气冷却屏对液氢储罐自增压过程的影响
14
作者 李科 朱顺 +1 位作者 文键 王斯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53-2965,共13页
为进一步提升液氢储罐的绝热性能,首先,将氢气在热力学排气系统(TVS)释放冷量后,再将其引入真空多层绝热结构中的蒸气冷却屏(VCS),吸收从外部进入绝热结构的热量,从而形成冷遮挡;其次,利用MATLAB构建了真空多层绝热液氢储罐的自增压模型... 为进一步提升液氢储罐的绝热性能,首先,将氢气在热力学排气系统(TVS)释放冷量后,再将其引入真空多层绝热结构中的蒸气冷却屏(VCS),吸收从外部进入绝热结构的热量,从而形成冷遮挡;其次,利用MATLAB构建了真空多层绝热液氢储罐的自增压模型,包括了耦合热力学排气系统冷量源项的流体域传热传质模型和耦合蒸气冷却屏冷量源项的多层绝热结构导热模型;再次,研究了抽液氢或抽气氢时热力学排气系统、蒸气冷却屏、热力学排气系统串联蒸气冷却屏(VCST)对储罐休眠期的影响,休眠期由所定义的量纲一休眠期延长因子η_(d)表征;最后,讨论了储存过程中漏热热流密度以及TVS、VCS和VCST的吸热功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抽液氢时,采用VCS或VCST时,使η_(d)最大化的蒸气冷却屏量纲一位置ld(表征了蒸气冷却屏在多层绝热结构中的位置)分别为0.400和0.489,对应的最大η_(d)分别为0.2237和0.3087;在蒸气冷却屏的基础上引入热力学排气系统,使η_(d)增大了38.00%。但抽气氢时,采用VCST相比于采用VCS时的η_(d)增加幅度非常小,额外添加TVS几乎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排气系统 蒸气冷却屏 自增压 休眠期 传热传质模型 导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Vc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生长及其组织中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邵庆均 张莉红 +2 位作者 刘建新 戴贤君 许梓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以中华鳖幼鳖为研究对象 ,以高稳定性维生素C磷酸酯为Vc源 ,研究饲料添加Vc对中华鳖生长及其Vc在组织中含量的影响。试验分别投喂基础配方相同而分别添加Vc 0、5 0、10 0、2 0 0、4 0 0、80 0mg/kg的饲料 ,在水温 31±2℃条件下养... 以中华鳖幼鳖为研究对象 ,以高稳定性维生素C磷酸酯为Vc源 ,研究饲料添加Vc对中华鳖生长及其Vc在组织中含量的影响。试验分别投喂基础配方相同而分别添加Vc 0、5 0、10 0、2 0 0、4 0 0、80 0mg/kg的饲料 ,在水温 31±2℃条件下养殖于结构相同、面积分别为 10 .5m2 的 18口水泥池中 ,进行为期 10 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1)饲料添加Vc可提高中华鳖幼鳖增重率 ,其中添加 2 0 0mg/kg组效果最佳 ,与未添加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饲料添加Vc能提高蛋白质转化效率 ,添加Vc2 0 0、4 0 0、80 0mg/kg组与不添加的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而且 ,饲料添加Vc能降低饵料系数 ,但未达到显著差异 (P >0 .0 5 ) ;未添加的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未见有Vc缺乏症产生。(2 )基于试验幼鳖增重率折线法分析 ,中华鳖幼鳖获得最佳生长时的饲料Vc最低需求量为 184mg/kg ;(3)肝脏中Vc含量随着饲料Vc添加水平上升而增加 ,相关系数达 0 .95 4 2 ,各添加组与未添加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脏Vc含量的回归分析表明 ,获得维持肝脏组织Vc储存最佳的饲料Vc添加水平为 192mg/kg。 (4)饲料添加Vc可显著地降低鳖体水分含量 (P <0 .0 1) ,并略能增加体脂沉积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vc 中华鳖 幼鳖 生长 组织 维生素C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与MATLAB混合编程研究及开发实例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周益 刘继兴 柳长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4-155,171,共3页
在介绍了两种VC++与MATLAB混合编程接口环境配置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一个双臂机器人左臂运动控制仿真实例,详细描述了各个编程接口的实现过程,并对两种接口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vc++ MATLAB MATCOM 混合编程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原位自生TiC-VC颗粒增强Fe基金属陶瓷涂层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杜宝帅 李清明 +1 位作者 王新洪 邹增大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8,共4页
采用钛铁、钒铁、石墨等组分,利用5 kW横流CO2激光器,氩气保护在低碳钢板上制备了致密、无孔隙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原位自生TiC-VC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Fe基熔覆层。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 采用钛铁、钒铁、石墨等组分,利用5 kW横流CO2激光器,氩气保护在低碳钢板上制备了致密、无孔隙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原位自生TiC-VC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Fe基熔覆层。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钛铁、钒铁与石墨通过激光熔覆的反应,所得细小的TiC-VC复合碳化物增强相弥散分布Fe基体之中,熔覆层硬度从基体到表面呈梯度分布,较基体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原位自生 TiC—vc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青菜中3种有机磷农药去除效果及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余向阳 陈峰 +2 位作者 徐敦明 刘贤进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0-154,共5页
为综合评价臭氧在蔬菜产后处理中降低有机磷农药残留的作用及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 采用不同浓度臭氧水和水中持续通臭氧浸泡两种处理方式,模拟测定臭氧对青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 及臭氧处理对青菜中Vc、类胡萝卜素含... 为综合评价臭氧在蔬菜产后处理中降低有机磷农药残留的作用及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 采用不同浓度臭氧水和水中持续通臭氧浸泡两种处理方式,模拟测定臭氧对青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 及臭氧处理对青菜中Vc、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可加快去除水浸泡处理青菜中的残留农药,且以 水中持续通臭氧处理效果更佳;青菜中残留农药敌敌畏、乐果和毒死蜱的浓度分别为11.22,6.31和7.04 mg/kg 时,以0.119 mol/L NaHCO3水溶液浸泡,并持续通臭氧处理30 min,去除率分别为79.32%,63.26%和65.54%; 臭氧水处理对青菜中Vc含量基本没有影响,但明显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有机磷农药 农药残留 vc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郭虹 薄云飞 林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69-271,共3页
论述了在VC++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Matlab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和数学计算的功能进行混合编程的问题,以期达到简单、快速进行软件开发的目的。介绍了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3种方法,并对几种方式进行特点分析和比较,提出了较为有效和方便的... 论述了在VC++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Matlab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和数学计算的功能进行混合编程的问题,以期达到简单、快速进行软件开发的目的。介绍了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3种方法,并对几种方式进行特点分析和比较,提出了较为有效和方便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MATLAB 混合编程 编程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6.0的多串口通信方法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中训 徐超 王德法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254-256,共3页
介绍了实现多串口通信的基本方法,采用VC++ 6.0并结合定时器和多线程技术编写,提出了实现多串口通信的三种方法,给出了实现的方法和步骤,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践证明,这三种模型均有效地实现了多串口通信。
关键词 串口通信 多串口 vc++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