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原子Al修饰空位缺陷V2C(MXene)对H_(2)气体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安稳 胡梦晗 +4 位作者 曹宇 刘莹 曾勇谋 莫瀚宁 周晓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含空位缺陷的V2C(MXene)在不同位点修饰单原子Al的相关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几何优化后得到含空位缺陷的V2C稳定结构表面能为-3075.53 J/m2,单原子Al修饰本征V2C单原子的吸附能为1.5511eV、单原子Al修...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含空位缺陷的V2C(MXene)在不同位点修饰单原子Al的相关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几何优化后得到含空位缺陷的V2C稳定结构表面能为-3075.53 J/m2,单原子Al修饰本征V2C单原子的吸附能为1.5511eV、单原子Al修饰空位缺陷V2C的吸附能为-2.0763 eV,这表明含空位缺陷的V2C,由于单原子Al的修饰可以明显改善晶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从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吸氢能力研究发现,各体系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均出现分波越过费米能级的现象,表现出较强的金属性;V2C吸附H_(2)气体分子吸附能为-7.5867 eV,而空位缺陷V2C和单原子Al修饰空位缺陷V2C两个体系对H_(2)气体分子的吸附能仅为-0.9851 eV、-2.7130 eV,均未能进一步改善V2C对H_(2)气体分子的吸附性能,这对于储氢材料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v2c 空位缺陷 单原子Al 吸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患者ICL V4c植入术后早期双眼视觉功能评估
2
作者 唐凯莉 王静 +4 位作者 赵振波 韩冬 丁雨溪 张劲松 马立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34-640,共7页
目的:评估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后早期双眼视觉功能。方法:前瞻性研究。观察2019-05/2021-05在我院行双眼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5例70眼。术前和术后1 mo评估双眼全程视力、双眼对比度敏感度、双... 目的:评估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后早期双眼视觉功能。方法:前瞻性研究。观察2019-05/2021-05在我院行双眼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5例70眼。术前和术后1 mo评估双眼全程视力、双眼对比度敏感度、双眼立体视、双眼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单眼波前像差及视觉质量调查问卷。结果:术后1 mo双眼裸眼远视力(UDVA)≤0.00(LogMAR)者35例(100%),双眼UDVA≥术前最佳矫正视力(CDVA)者16例(46%)。术后双眼裸眼远视力(UDVA)、中视力(UIVA,80 cm)较术前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下中视力(DCIVA,80 cm)均有所提升(均P<0.05);双眼术后UIVA(60 cm)与术前DCIVA(60 cm)、双眼术后裸眼近视力(UNVA,40 cm)较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40 cm),均无差异(均P>0.05)。术后双眼对比度敏感度较术前好转(P=0.001)。术后双眼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无眩光)、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眩光),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手术前后双眼5 m和40 cm立体视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除在瞳孔直径3.0 mm下右眼全眼彗差术后较术前中位数减小,余全眼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彗差及球面像差术后较术前中位数均有所增加。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主观视觉质量量表评分总分均值由54.87分显著提升至80.92分(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高、无明确视觉干扰症状。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双眼植入ICL V4c术后早期单眼全眼高阶像差虽有所增加,但双眼视觉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 双眼视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LV4c植入术后远期疗效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妙妙 王慧娴 +1 位作者 张旭 李文静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60-263,共4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高度近视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同时,由于手术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ICL V4c植入术已逐渐成为治疗高度近视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在步入社会信息化的高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高度近视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同时,由于手术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ICL V4c植入术已逐渐成为治疗高度近视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在步入社会信息化的高速时代,人们对ICL V4c植入术后的远期疗效更加关注。不仅希望视力清晰,更追求视觉的舒适度与持久性。因此,本文将特别针对近3 a内至少有2 a跟踪观察的ICL V4c植入术后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从ICL V4c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这三个维度对ICL V4c植入术后远期疗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L v4c植入术 高度近视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 V4c后眼前节参数的早期结果
4
作者 潘冰心 吴杰 +2 位作者 蒋鹏飞 徐珊 何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91-494,共4页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患者植入带中心孔的植入式collamer晶状体(ICL V4c)后眼前节参数的早期结果。方法:纳入2019-02/2022-09在我院行ICL V4c植入术且随访1 a的高度近视患者82例160眼,其中男42例82眼,女40例78眼,年龄26.0±4.6(21-37)...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患者植入带中心孔的植入式collamer晶状体(ICL V4c)后眼前节参数的早期结果。方法:纳入2019-02/2022-09在我院行ICL V4c植入术且随访1 a的高度近视患者82例160眼,其中男42例82眼,女40例78眼,年龄26.0±4.6(21-37)岁。术前检测患者的眼前节一般特征:球镜度数、平均角膜水平曲率、水平角膜直径(WTW)和轴向长度(AL);术前,术后1 d,1 wk,1、3、6 mo测量患者的眼内压(IOP)、内皮细胞密度(ECD)、中央前房深度(C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CA);术后1 d,1 wk,1、6 mo,1 a测量患者ICL V4c光学区后表面中心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拱高)。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球镜度数为-7.56±2.55 D,平均角膜水平曲率为42.89±1.47 D,WTW为11.64±0.37 mm,AL为26.64±0.93 mm。眼压基线为15.97±2.13 mmHg,ICL V4c植入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术前相比无差异(F=0.875,P=0.504);ECD基线为2989.30±140.78 cell/mm^(2),ICL V4c植入后6 mo的ECD与术前相比无差异(t=1.475,P=0.142);CACD基线为3.19±0.21 mm,ACV基线为210.30±27.7 mm 3,术后各时间点CACD、ACV均显著低于术前(F=111.10、288.38,均P<0.001);ACA基线为35.44°±11.27°,ICL V4c植入后各时间点ACA显著低于术前(F=21.23,P<0.001)。术后1 d拱高为665.32±184.03μm,术后1 wk,1、6 mo,1 a与术后1 d相比,拱高继续显著减少(F=52.10,P<0.001),但在术后6 mo,1 a时保持稳定,与1 mo时相比均无差异(P>0.05)。结论:ICL V4c在术后1 a的随访中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植入后早期眼前节参数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眼前节 拱高 人工晶状体 带中心孔的植入式collamer晶状体(IcL v4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V型肋卷边C形不锈钢梁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裴玉磊 叶彩凤 +2 位作者 陶忠 皇甫双娥 燕钊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研究在冷弯薄壁C形不锈钢梁腹板增设纵向加劲肋后对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本文考虑腹板高度、高宽比以及加劲肋尺寸的不同,进行4组试件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卷边C形不锈钢梁腹板进行加肋能良好地抑制腹板鼓曲,有效提高其极... 为研究在冷弯薄壁C形不锈钢梁腹板增设纵向加劲肋后对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本文考虑腹板高度、高宽比以及加劲肋尺寸的不同,进行4组试件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卷边C形不锈钢梁腹板进行加肋能良好地抑制腹板鼓曲,有效提高其极限抗弯承载力;加大加劲肋的尺寸会略微提高其极限抗弯承载力,但刚度略有降低;增加卷边C形不锈钢梁的腹板高度可有效提升其极限抗弯承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v型加劲肋 冷弯薄壁卷边c形钢梁 极限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无需水平集重新初始化的C-V主动轮廓模型(英文) 被引量:12
6
作者 闵莉 李小毛 唐延东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58,共7页
重新初始化是使水平集函数保持符号距离函数的必要步骤。虽然它保证了水平集函数的稳定收敛,但是它也降低了曲线演化的速度。本文主要在该方面针对Chan-Vese提出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无需重新初始化的C-V模型。该模型... 重新初始化是使水平集函数保持符号距离函数的必要步骤。虽然它保证了水平集函数的稳定收敛,但是它也降低了曲线演化的速度。本文主要在该方面针对Chan-Vese提出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无需重新初始化的C-V模型。该模型将水平集函数与距离函数的偏差作为能量函数引入C-V模型,以此来约束水平集函数成为距离函数,提高了C-V模型的演化速度。同时该模型能够用一般的分段常数函数来定义初始水平集函数,即水平集函数不必初始化为符号距离函数。这样,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初始轮廓,节省了初始化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不仅提高了C-V模型的演化速度,而且实现了水平集函数初始化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模型 水平集 重新初始化 初始化 符号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烹调方式对蔬菜植物化学物及V_C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璐 何洪巨 +1 位作者 何湘漪 范志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家庭烹调方法对紫薯、西兰花和青辣椒中的花色苷、硫苷、辣椒素和V C的影响。方法:三种蔬菜经过微波、蒸制、焯制和油炒等烹调后,以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苷和辣椒素,以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V C。结... 目的:研究不同家庭烹调方法对紫薯、西兰花和青辣椒中的花色苷、硫苷、辣椒素和V C的影响。方法:三种蔬菜经过微波、蒸制、焯制和油炒等烹调后,以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苷和辣椒素,以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V C。结果:保存V C效果:蒸制>微波蒸制,焯制>油炒>微波煮制;保存花色苷效果:蒸制>微波蒸制,且蒸制使花色苷增加;保存总硫苷效果:油炒>焯制>微波煮制;保存辣椒素效果:微波煮制>焯制>油炒。结论:若控制烹调时间不过长,蒸制是最适宜保存蔬菜植物化学物及维生素的烹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调 蔬菜 植物化学物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电流大小对Fe-V-C体系燃烧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冯可芹 白晨光 +2 位作者 王文娟 杨屹 阚细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95,共5页
采用G leeb le-1500D热模拟机,探讨电场下电流大小(1.0×104-2.3×104A)对Fe-V-C体系燃烧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采用此体系可以在较低温度(632-740℃)下燃烧合成VC/Fe复合材料,其硬度为60-67 HRC。随电流增大,体... 采用G leeb le-1500D热模拟机,探讨电场下电流大小(1.0×104-2.3×104A)对Fe-V-C体系燃烧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采用此体系可以在较低温度(632-740℃)下燃烧合成VC/Fe复合材料,其硬度为60-67 HRC。随电流增大,体系点火温度降低,点火延迟时间缩短,试样的致密性提高,硬度提高。在1.0×104-1.6×104A电流范围内,产物颗粒尺寸相差不大;在1.6×104-2.3×104A电流范围内,随电流增大,产物颗粒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vc体系 燃烧合成 电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V)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静 王一三 +1 位作者 丁义超 石建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5,26,共4页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了(Ti,V)C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用XRD,SEM和电子探针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和显微组织,并用MM200型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Ti,V)C增强相颗粒细小,尺寸为...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了(Ti,V)C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用XRD,SEM和电子探针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和显微组织,并用MM200型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Ti,V)C增强相颗粒细小,尺寸为1~2μm,呈球状,在α-Fe基体中均匀分布。在重载干摩擦磨损条件下,该复合材料显示了良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Fe-(Ti v)c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干滑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P2W15V3/C催化绿色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小华 任杰 +3 位作者 刘朝霞 谢宝华 徐常龙 严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5-369,共5页
以活性碳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H9P2W15V3/C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Uv-Vis、FT-IR表征。以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了磷钨钒杂多酸负载量、催化剂用量、醇酸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以活性碳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H9P2W15V3/C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Uv-Vis、FT-IR表征。以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了磷钨钒杂多酸负载量、催化剂用量、醇酸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杂多酸负载量为30%,催化剂用量8.7%(按反应体系总质量计算),醇酸摩尔比2∶1,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25℃,酯化率可达91.30%。催化重复使用5次,酯化率仍可达7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P2W15v3/c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对羟基苯甲酸 正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原位合成Fe-Cr-V-C堆焊合金的耐磨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宗琳 刘政军 李乐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3,29,共5页
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制备了不同Cr含量的Fe-Cr-V-C堆焊合金,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碳化物形貌及合金物相组成。同时研究了Cr含量对合金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堆焊合金组织由马氏体、铁素体... 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制备了不同Cr含量的Fe-Cr-V-C堆焊合金,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碳化物形貌及合金物相组成。同时研究了Cr含量对合金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堆焊合金组织由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M7C3及VC组成。合金中随着Cr含量的提高,由于硬质相M7C3和VC的数量及形态变化不大,而具有高硬度的针状马氏体基体组织的减少使得合金的耐磨性先降低,当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加Cr含量,M7C3的数量逐渐增多,因而耐磨性随后增大;当Cr含量达到27.2%(质量分数)时,大量高硬度六边形M7C3复合物(约HV1200)结合一定量VC(约HV1600)颗粒构成坚实的耐磨骨架,使得合金具有最佳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v-c合金 组织 耐磨性 碳化物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局部信息改进的C-V超声图像分割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伟 张晶 +1 位作者 李凯玄 郝冬梅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2,共7页
针对无边缘主动轮廓模型(Active contours without edges,C-V)难以分割灰度分布不均匀的甲状腺超声图像,本文提出结合局部信息改进的C-V超声图像分割模型。该方法根据局部信息具有不受灰度分布影响的拟合特性,利用图像局部拟合信息构造... 针对无边缘主动轮廓模型(Active contours without edges,C-V)难以分割灰度分布不均匀的甲状腺超声图像,本文提出结合局部信息改进的C-V超声图像分割模型。该方法根据局部信息具有不受灰度分布影响的拟合特性,利用图像局部拟合信息构造一种新的速度函数,使速度函数依据图像局部灰度变化控制曲线的演化速率;然后将该速度函数引入到C-V模型中,具有全局分割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实现对灰度分布不均匀的甲状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准确分割,且分割效率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cv模型 局部信息 速度函数 超声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法测量pn结杂质浓度分布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波 史衍丽 徐静 《红外》 CAS 2006年第10期5-10,共6页
全面地介绍了pn结C-V测量法的基本原理、测试设备及条件。利用pn结反向偏压时的电容特性推导了有效杂质浓度随深度分布的计算公式及突变结和线性缓变结的1/(C2)-V和1/(C3)-V关系图。应用该原理计算、分析了IN5401整流二极管pn结的特性... 全面地介绍了pn结C-V测量法的基本原理、测试设备及条件。利用pn结反向偏压时的电容特性推导了有效杂质浓度随深度分布的计算公式及突变结和线性缓变结的1/(C2)-V和1/(C3)-V关系图。应用该原理计算、分析了IN5401整流二极管pn结的特性及杂质浓度的纵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测量法 杂质浓度分布 PN结 势垒电容 离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生习得能否式“V得/不C”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先亮 孙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9,共7页
"V得/不C"是汉语述补结构中表可能或不可能的一种特有的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归纳出留学生在习得能否式述补结构"V得/不C"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并从语言普遍性因素、学生的... "V得/不C"是汉语述补结构中表可能或不可能的一种特有的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归纳出留学生在习得能否式述补结构"V得/不C"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并从语言普遍性因素、学生的回避策略、目的语规则泛化等方面分析出现偏误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得/不c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n-Vese图像分割模型的快速实现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宁 章日康 +1 位作者 蒲立新 陈伟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5-708,共4页
重初始化是水平集方法耗时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将水平集函数与符号距离函数的偏差作为能量项引入C-V模型,以此来约束水平集函数成为符号距离函数,从而去掉了重初始化步骤。在检测多目标时,采用了曲线族代替单曲线作为初始曲线。在数值... 重初始化是水平集方法耗时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将水平集函数与符号距离函数的偏差作为能量项引入C-V模型,以此来约束水平集函数成为符号距离函数,从而去掉了重初始化步骤。在检测多目标时,采用了曲线族代替单曲线作为初始曲线。在数值算法上,利用加性可操作分裂算子(AOS)消除了对时间步长的限制,可以选择大步长,从而加速了演化过程而且绝对稳定。实验结果表明,分割速度相对于经典的C-V模型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精度损失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性可操作分裂算子 c-v模型 图像分割 水平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V模型的木材表面缺陷图像分割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雪冰 许景涛 +1 位作者 郭景秋 陈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木材表面缺陷会严重影响木材的质量、性能和使用价值,对木材表面缺陷分割检测有利于提高木材的利用率,节约现有木材资源,缓解森林资源短缺的压力。针对传统的C-V(Chan-Vese)模型算法不能分割灰度不均匀图像的缺点,本文采用C-V模型与形... 木材表面缺陷会严重影响木材的质量、性能和使用价值,对木材表面缺陷分割检测有利于提高木材的利用率,节约现有木材资源,缓解森林资源短缺的压力。针对传统的C-V(Chan-Vese)模型算法不能分割灰度不均匀图像的缺点,本文采用C-V模型与形态学结合的方法与传统的C-V模型算法进行对比试验。与此同时,根据C-V模型和C-V模型结合形态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在C-V模型基础上,引入局部拟合函数和高斯核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C-V模型的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地克服C-V模型的不足。通过对木材表面缺陷图像分别采用传统C-V模型算法、C-V模型与形态学结合的方法和改进的C-V模型算法进行多组针对单一目标的木材表面缺陷图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V模型能够将虫眼和活节缺陷图像分割出来,但是对纹理干扰强烈的死节缺陷图像分割困难;运用C-V模型与形态学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分割结果中的细小空洞和噪声,但是仍无法抵抗死节缺陷图像中木材自身纹理的干扰,难以将死节缺陷完整地分割出来;改进的C-V模型算法对木材表面缺陷图像的分割能够减少迭代次数,缩短分割时间,使分割轮廓线更加光滑和完整。通过采用改进C-V模型算法对多目标木材表面缺陷图像进行试验,能够更好地验证改进算法的优越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表面缺陷 木材图像分割 c-v模型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INP硅光电池C-V/I-V特性及光谱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波 马忠权 +8 位作者 赵磊 张楠生 李凤 沈玲 沈成 周呈悦 于征汕 吕鹏 殷宴庭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7-225,共9页
在p型绒面晶硅上,采用磷的热扩散形成同质pn结、低温热氧化生长超薄SiO2层、射频磁控溅射沉积ITO减反射/收集电极膜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ITO/SiO2/np晶硅SINP结构光电池。高质量ITO薄膜的物相结构、光学及电学特性通过X-光衍射(XRD)、紫外... 在p型绒面晶硅上,采用磷的热扩散形成同质pn结、低温热氧化生长超薄SiO2层、射频磁控溅射沉积ITO减反射/收集电极膜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ITO/SiO2/np晶硅SINP结构光电池。高质量ITO薄膜的物相结构、光学及电学特性通过X-光衍射(XRD)、紫外-可见光透射、吸收谱(UV-VIS)以及霍尔效应(Hall effect)测量系统表征。并对新型SINP光电池C-V/I-V特性及光谱响应进行详细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器件在可见光波段具有光电转换增强的响应,适合于发展成为新型结构的太阳电池及光电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 SINP硅光电池 cv/I—v特性 光谱响应 响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C-V模型的红外图像自动分割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国 张旭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42-944,共3页
将C-V模型引入到红外图像分割中,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该模型通过增加偏离能量项,避免了标准C-V模型的重新初始问题。模型允许选取较大的时间步长,可以用简单的有限差分格式实现。实验证明,改进的模型在分割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将C-V模型引入到红外图像分割中,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该模型通过增加偏离能量项,避免了标准C-V模型的重新初始问题。模型允许选取较大的时间步长,可以用简单的有限差分格式实现。实验证明,改进的模型在分割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加速演化过程,提高分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水平集 cv模型 活动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V模型的脑组织提取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迪 杨金柱 +1 位作者 张一飞 于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9-492,共4页
通过对水平集算法C-V模型进行三方面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V模型的脑组织提取算法.首先,通过改进经典的距离函数,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距离函数的收敛,提高分割速度.其次,改进了收敛结果的唯一性,使边缘停止在欲... 通过对水平集算法C-V模型进行三方面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V模型的脑组织提取算法.首先,通过改进经典的距离函数,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距离函数的收敛,提高分割速度.其次,改进了收敛结果的唯一性,使边缘停止在欲提取的目标类灰度上,用于去除脑脊液,使脑灰质、白质的提取更加准确.最后,提出了迭代收敛的动态结束条件.通过间隔帧的对比,改进了以往通过经验迭代次数作为结束条件,使分割效果与迭代时间达到较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脑组织的分割速度及准确性上有了较大提高,为医生确诊病情带来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分割 水平集 c-v模型 区域增长 活动轮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在不同电压区间的电化学行为及容量衰减原因(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艳 钟艳君 +4 位作者 欧庆祝 刘恒 钟本和 郭孝东 王辛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7-284,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Li_3V_2(PO_4)_3/C在不同电压区间的电化学行为(3.0-4.5 V和3.0-4.8 V).结果表明,3.0-4.8 V电压区间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Li_3V_2(PO_4)_3/C在不同电压区间的电化学行为(3.0-4.5 V和3.0-4.8 V).结果表明,3.0-4.8 V电压区间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均不及3.0-4.5 V电压区间的.3.0-4.5 V区间0.1C(1C=150m A·g^(-1))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7.0 mAh·g^(-1),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9.5%,而3.0-4.8 V区间的分别为168.2 mAh·g^(-1)和78.5%.经过高倍率测试后再回到0.1C倍率充放电,3.0-4.5 V和3.0-4.8 V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初始0.1C倍率的99.0%和80.7%.经过3.0-4.8 V电压区间测试后,少部分第三个锂离子能够在低于4.5V的电压脱出,使3.0-4.5 V电压区间的放电比容量提升了7.4%.CV结果表明3.0-4.8 V区间的容量损失主要表现为第一个锂离子的不可逆损失.极片的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经过3.0-4.8 V测试后,Li_3V_2(PO_4)_3的结构发生了轻微的改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测试结果表明循环后的电解液中含有少量的V.结构变形和V溶解可能是Li_3V_2(PO_4)_3在3.0-4.8 V区间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c 电化学行为 电压区间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