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 MS技术结合UNIFI软件快速筛查中药中非法添加调节性功能化合物
1
作者 廖敏 王影超 +2 位作者 陈琪 姜莲 王海宁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0-379,共10页
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结合UNIFI软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中药中非法添加调节性功能化合物的方法。根据中药剂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样品制备方法,使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 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结合UNIFI软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中药中非法添加调节性功能化合物的方法。根据中药剂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样品制备方法,使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使用MS^(E)模式采集数据。通过UNIFI软件建立靶向筛查数据库,并参考欧盟SANTE/11312/2021指南设定筛查条件,实现检测结果的自动化筛查。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在12 min内快速筛查31种目标化合物,检出限为0.25~15.00 mg/kg(或mg/L)。在对20批次补肾壮阳类中药样品的检测中发现,7批次样品存在非法添加,其中4批次样品检出标准检测方法以外的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覆盖范围广且可灵活扩展的优点,可为中药中非法添加物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UNIFI软件 中药 非法添加 调节性功能化合物 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应用GUI测试自动生成技术综述
2
作者 王博 陈冲 +3 位作者 邓明 董震 林友芳 郝丹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13-2746,共34页
移动应用是近10年来兴起的新型计算模式,深刻地影响人民的生活方式.移动应用主要以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方式交互,而对其进行人工测试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为此,研究者提出针对移动应用GUI的测试自动生成技术... 移动应用是近10年来兴起的新型计算模式,深刻地影响人民的生活方式.移动应用主要以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方式交互,而对其进行人工测试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为此,研究者提出针对移动应用GUI的测试自动生成技术以提升测试效率并检测潜在缺陷.收集了145篇相关论文,系统地梳理、分析和总结现有工作.提出了“测试生成器-测试环境”研究框架,将该领域的研究按照所属模块进行分类.特别地,依据测试生成器所基于的方法,将现有方法大致分为基于随机、基于启发式搜索、基于模型、基于机器学习和基于测试迁移这5个类别.此外,还从缺陷类别和测试动作等其他分类维度梳理现有方法.收集了该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数据集和开源工具.最后,总结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GUI测试 测试生成 移动应用测试 安卓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模型的用户界面自动生成
3
作者 董泽华 蒋建民 +2 位作者 李朝江 何清 马国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8-1218,共11页
为解决传统低代码平台无法全自动生成用户界面的缺陷,保证生成用户界面过程中的一致性、正确性、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UML模型的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将领域概念模型和用例模型作为系统需求,结合形式化方法,开发用户界面自动生成算法... 为解决传统低代码平台无法全自动生成用户界面的缺陷,保证生成用户界面过程中的一致性、正确性、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UML模型的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将领域概念模型和用例模型作为系统需求,结合形式化方法,开发用户界面自动生成算法。为保证系统需求与用户界面之间的一致性,满足高可信软件的要求,提出一致性分析与检测方法。不同于传统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拖、拉、拽操作方式,只需要建立软件系统领域概念模型和用例模型,即可全自动生成用户界面。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L模型 用户界面 形式化方法 低代码开发平台 模型驱动工程 一致性 高可信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体验的智能汽车功能开发研究
4
作者 邢路遥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程度的加深,汽车的电子属性日益显著,已经逐步从单纯的机械交通工具向消费电子产品转变。通过研究作为“电子产品”的智能汽车在功能开发上与传统车厂的不同点,分析了互联网思维造车理念的优点,阐述了以... 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程度的加深,汽车的电子属性日益显著,已经逐步从单纯的机械交通工具向消费电子产品转变。通过研究作为“电子产品”的智能汽车在功能开发上与传统车厂的不同点,分析了互联网思维造车理念的优点,阐述了以用户思维为导向的开发流程。研究发现,面向用户体验发掘智能汽车功能,重视场景体验分析,通过电子电气架构、域控制器、OTA、软件自研等技术的发展创新共同作用实现常用常新,软件定义汽车,能够对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思维 电子电气架构 域控制器 软件自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苟倩文 董云卫 李泳民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94-2628,共35页
随着软件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开源社区的蓬勃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即程序智能合成,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自动生成满足用户意图的程序.相较于传统合成方法在扩展性和实... 随着软件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开源社区的蓬勃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合成,即程序智能合成,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自动生成满足用户意图的程序.相较于传统合成方法在扩展性和实用性方面的局限性,程序智能合成凭借其易扩展、可学习迭代等特性,已迅速崭露头角,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最近,研究学者们在程序智能合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GPT-4在LeetCode网站上的表现已经可以与人类相媲美.同时,工业界也推出了多款AI编程助手,如Copilot、Comate等,旨在解决软件开发的产能瓶颈.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用户意图理解、程序理解、模型训练、模型测试与评估,归纳梳理了程序智能合成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该领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此外,本文还对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研究学者们全面了解程序智能合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有助于软件开发人员快速掌握程序智能合成的技术方案和思路,以满足工业实践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件工程 深度学习 程序合成 程序理解 用户意图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型常见毒物质谱用户库的建立及其在毒物快速筛选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黎乾 戴维列 +5 位作者 温锦锋 邢若葵 王松才 张小婷 钟伟建 徐淑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87-290,293,共5页
The spectrum user’s librarys containing 1533 familiar toxicants have been built; A method with high separability and sensitivity has been found,The RT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210 familiar abuse drugs has been conf... The spectrum user’s librarys containing 1533 familiar toxicants have been built; A method with high separability and sensitivity has been found,The RT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210 familiar abuse drugs has been confirmed; the processing methods to analyse spectrum data automatically have been found; It is simple,quick,sensitive and reliable,and can take place of manual operation,It is very useful to screen the familiar toxicants in unkown s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iar toxicants abuse drugs DRUGS PESTICIDES Volatile toxicants Spectrum user’s library Spectru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scree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笔式用户界面软件领域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严严 田丰 +1 位作者 王晓春 戴国忠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8,共10页
笔式用户界面软件以其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在很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笔式用户界面软件具有以交互为中心、用户个性化需求高的特点,由此也决定了用户在软件设计中的主导地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使用户的思想如... 笔式用户界面软件以其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在很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笔式用户界面软件具有以交互为中心、用户个性化需求高的特点,由此也决定了用户在软件设计中的主导地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使用户的思想如实地反映到设计中.通过建立笔式用户界面软件特征模型PUIDM(the domain model for pen-based user interface software),构造了一个连接用户与软件设计的平台.从上下文、软件实体、界面特征、体系结构等角度,对该模型的建立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XML描述.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用户使用该模型进行软件设计的过程.实例表明,PUIDM能够正确引导用户进行设计,将用户意图充分地引入到软件设计和最终实现中,使软件满足可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式用户界面软件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最终用户 领域模型 X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网络化移动应用部署方案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晓薇 曹东刚 +1 位作者 陈向群 梅宏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66-2878,共13页
从软件体系结构角度出发,从满足移动用户个性化需求入手,提出一种便于移动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整合方案.该方案从设备属性(如CPU、内存、屏幕、通信模式等)、用户偏好(如对能耗和性能的偏好等)以及QoS需求(如交互频率、安全、实时性等)等... 从软件体系结构角度出发,从满足移动用户个性化需求入手,提出一种便于移动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整合方案.该方案从设备属性(如CPU、内存、屏幕、通信模式等)、用户偏好(如对能耗和性能的偏好等)以及QoS需求(如交互频率、安全、实时性等)等多重维度入手,采用体系结构驱动的方法对应用进行建模,并生成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部署方案,从而有效提高了移动应用的可配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方便移动应用的开发及部署,提高应用与用户需求的契合程度,改善网络化移动应用的可配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可配置性 用户配置信息 服务质量 网络化移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反射技术的动态界面的实现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卫东 何江 +1 位作者 张峻 钟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10期57-59,共3页
在大型企业应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数据库结构的更改,如增加一些数 据项等。提出了动态界面层的设计方法,可以无需更改程序代码而适应这种变化。界面层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 界面层的装载和设计是这种方法的... 在大型企业应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数据库结构的更改,如增加一些数 据项等。提出了动态界面层的设计方法,可以无需更改程序代码而适应这种变化。界面层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 界面层的装载和设计是这种方法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应用系统 动态界面 .Net反射技术 程序集 事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的以用户为中心的5G无线网络架构 被引量:17
10
作者 曲桦 栾智荣 +2 位作者 赵季红 徐西光 张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40,共5页
5G无线接入网络是一种复杂的异构网络,各个协议之间的封闭性限制了网络性能。为了统一管理异构网络,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网络架构。该架构通过软件定义的形式统一管理所有无线网络,打破... 5G无线接入网络是一种复杂的异构网络,各个协议之间的封闭性限制了网络性能。为了统一管理异构网络,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网络架构。该架构通过软件定义的形式统一管理所有无线网络,打破了传统蜂窝小区的概念,针对每个用户生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小区,小区内的所有基站都能为该用户提供服务。这种新的网络架构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网络服务,提升用户的峰值速率和边缘用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 以用户为中心的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触摸屏和PLC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70
11
作者 蒋晓峰 施伟锋 +2 位作者 刘以建 桂如裕 杨锦滨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XBTGT5330触摸屏、Modicon M340 PLC和并联保护单元(PPU)为核心设计交流380V 50 Hz船舶自动化电站及监控系统,实现了PLC控制程序和人机界面软件相结合。通过网络技术将电站运行数据传送至上位计算机,为远程监控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 以XBTGT5330触摸屏、Modicon M340 PLC和并联保护单元(PPU)为核心设计交流380V 50 Hz船舶自动化电站及监控系统,实现了PLC控制程序和人机界面软件相结合。通过网络技术将电站运行数据传送至上位计算机,为远程监控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船舶电站实验室运行验证,该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电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站 监控软件 人机界面 PLC 触摸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用户需求的Web服务测试方法 被引量:18
12
作者 许蕾 李言辉 +3 位作者 陈林 宫敏 颜友军 徐宝文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2-521,共10页
Web服务对外只提供接口文档,可利用生成测试用例的信息不够充分,现有方法所生成的用例冗余度高、查错能力有限.文中基于现有Web服务功能和用户协同推荐构建用户需求模型,再使用领域知识和使用场景生成测试用例,并通过实验演示过程,实验... Web服务对外只提供接口文档,可利用生成测试用例的信息不够充分,现有方法所生成的用例冗余度高、查错能力有限.文中基于现有Web服务功能和用户协同推荐构建用户需求模型,再使用领域知识和使用场景生成测试用例,并通过实验演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生成组合Web服务测试用例的有效性.以用户需求驱动组合Web服务测试,既能保证所选服务真正符合用户需求,又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来丰富测试需求信息,结合领域知识启发式生成测试用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WEB服务 用户需求 测试用例生成 使用场景 软件测试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机群系统通信瓶颈的软件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都志辉 麦联叨 +2 位作者 朱子玉 刘昊飞 李三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机群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并行计算系统 ,它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提供很高的计算性能 ,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群系统从整体上说是一种松耦合的体系结构 ,通信是其性能提高的主要瓶颈 .本文首先针对机群系统通信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在此基础上... 机群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并行计算系统 ,它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提供很高的计算性能 ,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群系统从整体上说是一种松耦合的体系结构 ,通信是其性能提高的主要瓶颈 .本文首先针对机群系统通信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软件在提高通信性能方面的重要地位 ,着重讨论了如何通过软件方法来提高机群系统性能的途径 .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许多问题 ,基于相同的硬件支持 ,可以通过软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D算法 机群系统 通信 瓶颈 软件方法 并行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快速筛查与半定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利飞 中川胜博 +3 位作者 周丽 董亮 史双昕 黄业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0-1395,共6页
采用液液萃取法富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以气相色谱-质谱和Compound composer软件进行筛查和半定量计算,同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在选择离子模式下对Compound composer软件的半定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除3-氨基苯酚、豆甾醇和β-谷甾醇... 采用液液萃取法富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以气相色谱-质谱和Compound composer软件进行筛查和半定量计算,同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在选择离子模式下对Compound composer软件的半定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除3-氨基苯酚、豆甾醇和β-谷甾醇外,其它物质的回收率在74%~102%之间,保留时间偏差为-0.158~0.049 min,对添加量为1.0μg目标物的水样半定量,结果偏差在-0.48~0.62μg之间。在无标准样品的条件下,利用Compound composer软件及其自带含近千种化合物标准曲线的数据库,对江苏省南通、苏州和无锡三市的地表水环境样品进行监测,筛查其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并进行半定量计算。三市地表水样中共检出47种有机污染物。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为检出浓度最高的化合物,其浓度达140μg·L-1,酞酸酯类和多环芳烃类物质普遍存在,其单体浓度范围分别为1.7~48μg·L-1和0.13~9.6μg·L-1。依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市地表水体中酞酸酯类严重超标,水体中总有机物污染状况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COMPOUND composer软件 水体 有机污染物 筛查 半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终用户编程中的业务流程相似度计算 被引量:5
15
作者 公帅 熊锦华 刘志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86-1691,共6页
为了改善业务流程推荐的准确性和最终用户编程的效率,提出了一种互联网环境下面向最终用户编程的计算业务流程内容与结构相似度的方法。使用分支限界算法计算业务流程的控制流关系矩阵间的最小编辑距离,得到结构相似度;计算以业务流程... 为了改善业务流程推荐的准确性和最终用户编程的效率,提出了一种互联网环境下面向最终用户编程的计算业务流程内容与结构相似度的方法。使用分支限界算法计算业务流程的控制流关系矩阵间的最小编辑距离,得到结构相似度;计算以业务流程为文档的特征向量间的相似度,得到内容相似度;以最终用户编程平台中实际业务流程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用户编程 业务流程 相似度计算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用例图的软件产品线需求建模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涛 王海鹏 胡正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0-191,共2页
软件产品线方法是一种面向特定领域的、大规模、大粒度的软件复用技术。明确建模和描述软件产品线需求是软件产品线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而传统的UML用例图等方法不足以完整描述产品线需求,特别是其变化性。通过分析软件产品线开发过程... 软件产品线方法是一种面向特定领域的、大规模、大粒度的软件复用技术。明确建模和描述软件产品线需求是软件产品线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而传统的UML用例图等方法不足以完整描述产品线需求,特别是其变化性。通过分析软件产品线开发过程和软件产品线需求建模的特殊性,采用扩展UML用例图标签的方法,实现对软件产品线需求的明确描述。以网络图书销售软件产品线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产品线 用例图 需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包装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0
17
作者 李坤全 邵凤翔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9-262,共4页
为了提升包装物品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充分分析包装码垛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PLC和触摸屏的包装码垛机控制系统。通过威纶触摸屏实现码垛机器人的控制和实时监控,以横河FAM3 PLC为码垛机器人控... 为了提升包装物品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充分分析包装码垛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PLC和触摸屏的包装码垛机控制系统。通过威纶触摸屏实现码垛机器人的控制和实时监控,以横河FAM3 PLC为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核心。并根据包装码垛作业的需要和工作流程,完成了机器人软件编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可靠性高、稳定性强,同时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便于维护。该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啤酒码垛作业的实际需要,对于提升产品包装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垛机器人 PLC 触摸屏 软件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UIMS——基于持久存储的用户界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边 戴航 +1 位作者 戴冠中 刘成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60-666,共7页
用户界面作为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软件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于用户界面的有效、可扩展、高适应度的管理 .常规的界面管理位于源码一级 ,对于大规模企业级应用将带来许多弊端 .文中介绍了一个利用... 用户界面作为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软件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于用户界面的有效、可扩展、高适应度的管理 .常规的界面管理位于源码一级 ,对于大规模企业级应用将带来许多弊端 .文中介绍了一个利用动态加载和持久存储实现的面向商务处理的用户界面管理系统 PDUIMS,该系统通过功能描述数据表存储用户界面 ,实现了集中统一的数据库工程化界面管理和发布 ,对于应用语义提供了分离机制 .实例表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 面管理系统 持久存储 PDUIMS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软件Agent设计的评价标准:用户自治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陶青萍 蔡庆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本文提出了软件Agent设计中的用户自治性标准.我们认为用户自治性是Agent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探讨了用户自治性标准在Agent设计中的定义以及Agent如何影响用户自治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软件系统... 本文提出了软件Agent设计中的用户自治性标准.我们认为用户自治性是Agent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探讨了用户自治性标准在Agent设计中的定义以及Agent如何影响用户自治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软件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 AGENT 用户自治性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的非目标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林必桂 于云江 +4 位作者 向明灯 余乐洹 李良忠 鞠勇明 玉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6-476,共11页
近10多年来随着色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和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以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库的发展,使得高通量的非目标化合物分析方法得以实现,并在环境研究、食品监管、药物研发以及生物代谢物研究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 近10多年来随着色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和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以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库的发展,使得高通量的非目标化合物分析方法得以实现,并在环境研究、食品监管、药物研发以及生物代谢物研究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基于气相/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的非目标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分析方法策略、流程及其在环境研究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探讨了该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及其代谢转化产物、关键致毒物的甄别、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等提供一种新兴的高通量分析鉴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目标化合物分析 目标化合物分析 高分辨率质谱 解卷积软件 数据库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