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耀彬 邓伟凤 +1 位作者 李硕硕 柏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考虑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是促进城市群协同减排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兼具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AP)探... 考虑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是促进城市群协同减排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兼具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AP)探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网络关联关系数、网络密度和网络关联度呈增长趋势,网络效率和网络等级度不断下降,且网络等级度在2010年后始终为0,表明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日益稠密、网络通达性较强,存在多重叠加的溢出渠道,但等级结构并不森严。基于碳汇潜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从“双核化”向“多极化、多线程”网络形态发展,核心城市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此外,以抚州、宜昌、鹰潭、上饶和吉安等为代表的高碳生态承载力地区,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受益关联性大于溢出关联性。②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形成四大板块,相较于板块内部成员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效应,板块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效应更为明显,即板块间的“碳排放转移”效应较为普遍。净溢出板块主要分布在武汉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外围城市,处于网络核心圈层位置;净受益板块主要分布在环鄱阳湖城市群东部,“碳排放避难所”效应显著。经纪人板块集中在环鄱阳湖城市群西部,板块间表现出“净溢出板块→经纪人板块→净受益板块”的碳排放传递路径,呈现出明显的“梯度转移”特征。双向溢出板块主要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西部,对净溢出和净受益板块都存在碳排放的空间溢出。研究期内,净溢出板块的成员虽然有所变化但总数保持不变,经纪人板块的成员有所增加,而净受益和双向溢出板块的成员均减少,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碳排放避难所”效应有所弱化。③地理邻近关系能够促进城市间碳排放关联关系的建立,而城市间的经济集聚程度、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互补性,促使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随着城市间分工与协作的加强而呈现出千里“碳缘”一线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联网络 碳排放 碳汇 碳生态承载系数 长江中游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空间供给潜力的城市公园优化研究
2
作者 李荷 陈明坤 毕凌岚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如何将高密度建成环境内具有一定生境特征的绿色空间转化为城市公园,是集约利用城市空间、平衡空间约束和需求增长、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设定现状公园、修正后公园和优化后公园3种情景,构建基于生态供给和社会支撑... 如何将高密度建成环境内具有一定生境特征的绿色空间转化为城市公园,是集约利用城市空间、平衡空间约束和需求增长、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设定现状公园、修正后公园和优化后公园3种情景,构建基于生态供给和社会支撑两个维度,数量、质量和可达性3个方面的评估框架,展开对比性评估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现状公园在生态供给维度上量、质失均,社会支撑维度上均衡性和公平性不足,呈现出失调衰退的协调发展特征;将全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生境特征的绿色空间转化为城市公园,能有效提升城市公园体系的生态供给和社会支撑特征,并显著优化耦合协调特征。因此,为有效优化城市公园及体系,需兼顾绿色空间的供给潜力,在提升现状绿色空间多维供给水平基础上,兼顾生态特征按需配置进行公园建设,并辅以精细管养耦合公园参与的治理管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空间 供给潜力 生态供给 社会支撑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胡廷兰 何孟常 杨志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93-1499,共7页
城市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 3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的发展需要凭借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支撑。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由多个因子组成 ,瓶颈要素是城市生态支持系统中阻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因子。基于供需平衡原理 ,建立了以瓶颈指数... 城市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 3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的发展需要凭借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支撑。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由多个因子组成 ,瓶颈要素是城市生态支持系统中阻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因子。基于供需平衡原理 ,建立了以瓶颈指数和瓶颈等级为基础的瓶颈要素评价方法 ,并采用此方法对不同情景下各目标年广州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要素进行了辨识。分析结果表明 ,在当前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水平情景下 ,广州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不能适应广州城市未来的发展 ,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十分明显 ;在实施生态调控策略情景下 ,瓶颈要素的制约作用有所缓解 ,广州城市生态支持系统支撑能力得到极大扩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 瓶颈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生态调控 被引量:31
4
作者 杨志峰 胡廷兰 苏美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224-3231,共8页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反映了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功能,它是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体,社会经济发展的无限需求与生态支持系统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阈限必然存在。引入生态承载力理论,结合其阈限性,解析...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反映了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功能,它是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体,社会经济发展的无限需求与生态支持系统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阈限必然存在。引入生态承载力理论,结合其阈限性,解析了导致城市生态危机的生态承载力供需失衡根源。而生态承载力的阈限特征通常在少数瓶颈要素上表现出来,因此城市生态调控最终落脚到调节生态承载力瓶颈要素的供需上。针对瓶颈要素,给出了城市生态调控的层次、方法和蓝图,即从自然、功能和人文3个层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调节供给或需求的措施进行生态调控,最终实现稳定的、持续的城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支持系统 供需 城市生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理论初探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芸 祝龙彪 《生态科学》 CSCD 1999年第4期48-52,共5页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它必须凭借一定的生态支持维持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能为城市提供资源、能源、空间等最基本的支持,并调控城市发展速度、规模与演替方向。在提出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探...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它必须凭借一定的生态支持维持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能为城市提供资源、能源、空间等最基本的支持,并调控城市发展速度、规模与演替方向。在提出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城市生态支持系统所具有的人工与自然的双重特征及其研究的内容,包括有城市人口、资源、能源、环境、边缘系统、绿地、空间结构等诸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态支持系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浩 霍文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04-3306,共3页
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宜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定量和动态分析。通过计算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关联度和关联系数,分析出兰州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发展瓶颈。针对兰州市城市发展瓶颈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 兰州市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 灰色关联系数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7
作者 王如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30-840,共11页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人类活动对局地、区域和全球环境的胁迫效应 ,自然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 ,城市时、空、量、构、序的耦合规律、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是当前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人类活动对局地、区域和全球环境的胁迫效应 ,自然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 ,城市时、空、量、构、序的耦合规律、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是当前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介绍了转型期城市人类生态影响研究的一些主要国际科学计划 ,如 SCOPE及 IHDP等 ,综述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三大前沿领域的国际研究动向和案例 ,即人居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和城镇生命支持系统生态学。介绍了城市生态影响评价的几种重要的新方法 ,如生命周期评价、生态能值分析及生态足迹评估等。最后扼要总结了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学 产业转型 人居生态学 产业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健康维护的社会支持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淑杏 陈长香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45,共5页
利用对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健康问题调查数据,分析老年人健康维护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对健康的影响。发现老年人所获得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大多处于中等水平。大多数老年人只得到过一项社区卫生服务。近90%老年人参加了医疗保险,不同年龄、性别... 利用对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健康问题调查数据,分析老年人健康维护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对健康的影响。发现老年人所获得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大多处于中等水平。大多数老年人只得到过一项社区卫生服务。近90%老年人参加了医疗保险,不同年龄、性别、城乡老年人医疗保险相差无几。正式和非正式支持均影响老年人的躯体和心理健康,两者各有所重,彼此不可替代。以生态健康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老年人健康维护的三层支持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老年人 家庭支持 社会支持 生态健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2 位作者 杨玉娟 张立大 张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因子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供需平衡原理,建立了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等级体系,通过瓶颈指...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因子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供需平衡原理,建立了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等级体系,通过瓶颈指数和丰富指数的计算,评价了"十五"期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因子状况,探讨了2010年瓶颈因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五"期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瓶颈因子为水环境、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其中水环境是瓶颈作用最强的因子,瓶颈程度均达到强或较强的程度。若实现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十一五"规划的目标,2010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瓶颈因子为水环境和能源结构,但瓶颈程度降低,达到较强或弱,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运用瓶颈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十五"期间生态支持系统瓶颈因子状况,并进行了相对可靠的预测,为其他地区生态支持系统瓶颈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图1,表3,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 瓶颈因子 丰富因子 预测 矿业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分析的城市生态空间碳汇能力综合提升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菲 江佩宜 文晨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1期96-104,共9页
[目的]城市生态空间兼具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多元生态价值。评估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有助于揭示不同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武汉生态空间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制定差异化碳汇能力提升策略,以助力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 [目的]城市生态空间兼具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多元生态价值。评估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有助于揭示不同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武汉生态空间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制定差异化碳汇能力提升策略,以助力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路径。[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选取与城市生态空间自然基底相关的碳储量、生境质量、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5类模块,运用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分别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使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ping,SOM)聚类模型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并着重考虑碳汇与4类生态系统服务的组合关系。[结果]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分布区域与组合模式,识别出生态均衡簇、生态保育簇、游憩水源簇、水土保育簇、人居环境簇、生态脆弱簇6类,再根据碳汇发育程度划分为碳汇保育区、碳汇潜力区、碳汇稀缺区3类分区。[结论]基于碳汇能力提升重新审视生态系统服务簇,为分类、分区提升碳汇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碳汇提升 城市生态空间 景观规划 SOM聚类模型 空间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成长型城中村实现CSA模式改造研究——以七里河区大滩村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晓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213-6217,共5页
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大部分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中村现象,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中村的概念、特征、类型、产生机制、改造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基本上建议拆除治理。本研究... 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大部分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中村现象,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中村的概念、特征、类型、产生机制、改造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基本上建议拆除治理。本研究从积极生态的观点以正面作用为视角,研究兰州市成长型城中村的田园式改造,建立CSA模式生态农场,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有机食品,加强城乡交流,成为城市中具有生产、教育、休闲功能的基地。这种积极生态的方式是对城中村改造的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模式 社区支持农业 成长型城中村 生态改造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生态承载力评价——以成渝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7
12
作者 肖义 黄寰 邓欣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9-183,208,共6页
在深入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演变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通过对生态弹性力、支撑力、压力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分析成渝城市群2006—2015年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演变。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地区差异的... 在深入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演变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通过对生态弹性力、支撑力、压力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分析成渝城市群2006—2015年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演变。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地区差异的随机分布特征,生态支撑力对生态承载力具有主导影响,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生态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弹性力 支撑力 压力 生态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要素分析
13
作者 连昊 郑钦玉 +1 位作者 王晓惠 李莎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7-801,共5页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部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对该系统瓶颈要素的分析将成为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论文采用基于供需平衡原理构建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要素评价体系,并将资源要素...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部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对该系统瓶颈要素的分析将成为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论文采用基于供需平衡原理构建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要素评价体系,并将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和环境要素的多指标性引入到瓶颈要素评价体系中。通过对2011年重庆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各要素的实例分析,得出大气环境、水环境、耕地资源和煤炭资源为重庆市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瓶颈要素,针对各个瓶颈要素提出进行调控的合理建议,以求减缓由此而产生的瓶颈作用,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 资源耗竭系数 瓶颈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