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2030: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 被引量:128
1
作者 邱卓英 郭键勋 +3 位作者 杨剑 李欣 吴弦光 张爱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探讨"康复2030"国际相关康复政策与康复发展相关行动。方法文献研究和政策研究。结果从理论上阐明"康复2030"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系,特别是实现健康全覆盖的目标。分析"康复2030"... 目的探讨"康复2030"国际相关康复政策与康复发展相关行动。方法文献研究和政策研究。结果从理论上阐明"康复2030"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系,特别是实现健康全覆盖的目标。分析"康复2030"对实现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康复2030"目标,呼吁采取如下行动:在国际上提升康复意识,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提升康复服务可及性,改进康复治理的结构和水平,提升康复服务水平,降低康复成本,建设综合性健康信息系统采集功能和康复数据,强化康复科学研究等方面。结论 "康复2030"行动可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2030:扩大康复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被引量:86
2
作者 李欣 邱卓英 +6 位作者 杨剑 陈迪 郭键勋 吴弦光 施红梅 王国祥 祝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0-384,共5页
本研究分析全球康复需求状况以及服务发展与需求间的差距,倡导全面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残疾行动计划2014-2022"目标,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加强康复服务的监测,建立纳入功能、残疾和康复服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本研究分析全球康复需求状况以及服务发展与需求间的差距,倡导全面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残疾行动计划2014-2022"目标,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加强康复服务的监测,建立纳入功能、残疾和康复服务的国家信息系统架构与体系,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功能障碍者的康复服务需求,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56
3
作者 薛澜 翁凌飞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收官之时,联合国全体成员国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从三个维度17个方面为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宏伟目标,希望到2030年全球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包容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中国虽然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上... 在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收官之时,联合国全体成员国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从三个维度17个方面为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宏伟目标,希望到2030年全球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包容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中国虽然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有7000多万人生活在我国划分的极端贫困线以下。环境污染问题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突显并日益加剧,中国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首先论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制定的过程及主要特点;然后集中分析了执行SDGs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最新做出的不同国家SDGs指数现状评价为参照,评估了中国在当前阶段实现17项SDGs面临的最紧迫挑战,提出了加快现联合国SDGs的应对策略和行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政策挑战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层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探索: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被引量:9
4
作者 柯兵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称“创新示范区”)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其他国家...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称“创新示范区”)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其他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创新示范区工作启动6年来,中国把这项工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城市为载体,按照“一城一主题”的要求,国务院先后三批次批复建设了11个创新示范区,汇聚各方力量和资源有效推动了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推进机制、建设内容等方面彰显了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特色和经验,在国际社会形成了较大影响力。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完善指导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理论体系,丰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增强内生动力,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在实处。基于此,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深入讨论和关注的关键问题,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思路,以期为创新示范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7
5
作者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一幅由全世界所有国家共同描绘的未来发展蓝图。联合国制定该议程的内在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完成千年发展目标的未竟事业,二是为了汇聚国际社会力量共同应对新的全球...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一幅由全世界所有国家共同描绘的未来发展蓝图。联合国制定该议程的内在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完成千年发展目标的未竟事业,二是为了汇聚国际社会力量共同应对新的全球性挑战。"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重塑当今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为发展中国家深入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提供了机遇,也有利于全球可持续发展走出"气候变化泥潭"。但是,该议程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些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互重复和难以量化、没有对不同类型国家给出建议、以及里约原则被弱化等。"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中国未来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对外合作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挑战主要体现在中国将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三重压力"。面向未来,中国应在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定位下,积极、主动参与相关进程。从对内看,应在该议程框架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203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建立有利于产业界、地方政府、民间团体等参与的机制,在实现议程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从对外看,应在坚持"力所能及、互惠互利"原则下,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和发展援助,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该议程做出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后发展议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 千年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32
6
作者 马延吉 艾小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7-495,共9页
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省内、外两个角度研究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波动上升,发展趋势良好,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研究期内各子系统可持续... 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省内、外两个角度研究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波动上升,发展趋势良好,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研究期内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大,经济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小。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呈"核心-边缘"结构,即长春市水平高、其它地区水平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中东部高,西部低"。研究期内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低于黑龙江省,2015年后高于辽宁省;相较辽黑两省,吉林省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本文介绍了该方案的制定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对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近期应... 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本文介绍了该方案的制定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对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近期应围绕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的几项重点工作。文章认为,建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国内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回应国际社会期待的客观要求。文章提出,在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时关键要把握好四个原则:(1)勇于突破GDP导向的传统发展思维,真正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地方发展;(2)从制约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入手,通过制度、科技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形成成熟有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3)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的机制;(4)主动分享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国贡献。文章最后提出,面向未来,建设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要做好四个衔接:(1)加强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衔接,形成互为支撑的布局体系;(2)加强与"绿色技术银行"工作的衔接,促进先进适用技术落地生根;(3)加强与国家科技计划的衔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4)加强与各领域改革工作的衔接,形成综合创新示范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创新示范区 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阿拉伯国家发展转型 被引量:4
8
作者 邹志强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22,159,160,共23页
长期以来,很多阿拉伯国家积累了严重的"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困境,面临严重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以及地缘政治挑战。能源是对阿拉伯国家发展具有系统性影响的... 长期以来,很多阿拉伯国家积累了严重的"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困境,面临严重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以及地缘政治挑战。能源是对阿拉伯国家发展具有系统性影响的关键领域。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阿拉伯国家实现发展转型提供了指导框架和新的机遇,有利于推动其进行超越能源依赖的经济结构转型、聚焦民生问题的社会秩序重建、探索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的国家治理道路。根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体系,阿拉伯国家需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构建有利于经济转型、社会包容和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机制,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治理能力,并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在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领域分别设定并推进优先发展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发展议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阿拉伯国家 发展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广州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文超 廖绮晶 +1 位作者 黄鼎曦 许永成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5,共6页
在梳理当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化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总结广州作为首个在联合国官网登出地方自愿陈述报告的城市的工作经验:与城市发展远景规划目标和体检评估工作相结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在地化转译;参考国际城市经验和... 在梳理当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化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总结广州作为首个在联合国官网登出地方自愿陈述报告的城市的工作经验:与城市发展远景规划目标和体检评估工作相结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在地化转译;参考国际城市经验和广州工作基础,采用“重点优先+滚动评估”模式;突出“定性+定量”评估,系统总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进展与经验;重视公众参与,创新多元评估方法;推动评估反馈,以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广泛交流宣贯工作,讲好广州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地方自愿陈述 在地化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共识的形成、内容、影响及启示
10
作者 闫静 温雨竹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性别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衡量尺度,更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深入推进实施,体育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价值凸显,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体育观念的变革。运用文献研... 性别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衡量尺度,更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深入推进实施,体育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价值凸显,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体育观念的变革。运用文献研究法探讨了体育与性别平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了联合国关于体育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可持续发展共识的演变历程以及在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从提高性别弱势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普及性别平等理念、增赋妇女发展权能3个方面归纳了联合国关于以体育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效果。分析后认为对中国的启示是:1)重视体育在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功能价值;2)确立以体育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3)完善以体育促进性别平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4)进一步营造以体育促进性别平等的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平等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国际共识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5,共10页
对国际议程间的关联性分析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由联合国引领的全球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占据了当前国际政治议程的首要位置,两者的协同直接影响到全球治理的有效性。《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巴黎气候协... 对国际议程间的关联性分析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由联合国引领的全球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占据了当前国际政治议程的首要位置,两者的协同直接影响到全球治理的有效性。《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巴黎气候协定》不仅具有共同的规范性基础,而且两者通过议题衔接和叠加已经形成了密切的治理关系,国际制度关联性日益突出。从目前来看,这种关联性体现了以下特点:第一,嵌入关系。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之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治理目标已经嵌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之中,但也与一些目标存在矛盾,因此,协同治理具有必要性。第二,指标对应。《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细化项目与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大部分指标已经形成对应关系,治理具有同质性。第三,制度间倡议交叉与功能外溢。其协同治理关系具体表现在诸多层面上,特别是在联合国系统内的协调、治理模式的趋同、资金渠道的整合、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所进行的发展机构改革,以及联合进行政策倡议、规则建构及政策制定等方面。从制度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两者协同治理的类型正在发生变化,制度互动在不同层次上不断累积,并逐渐转向伙伴型的协同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性 协同治理 巴黎气候协定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多边环境公约体系的制度互动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亮 杨晓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80,共12页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主要多边环境公约体系共同构成了全球环境治理的制度框架。在此背景下,"两者如何处理并协调相互关系"这一问题受到了政界和学界的关注。基于制度互动的解释框架,2030年议程与多边公约体系在核心要素、...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主要多边环境公约体系共同构成了全球环境治理的制度框架。在此背景下,"两者如何处理并协调相互关系"这一问题受到了政界和学界的关注。基于制度互动的解释框架,2030年议程与多边公约体系在核心要素、互补性功能与补充性协调等方面存在广泛的议程交叉与功能外溢。因此,2030年议程可借助多边公约强化其全球治理的法律约束力,而多边公约可在理念上进一步靠近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规范,通过调整其特定环境领域的全球战略来提升其制度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全球治理 环境目标 多边环境公约 制度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教育治理的一次成功实践——对国际社会制定“2030教育议程”的回忆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虔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7,共15页
联合国在2015年9月举行的历史性首脑会议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169项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旨在推动全球在以后的15年内实现三个史无前例的目标−消除极端贫困、战胜不平等与不公正、抑... 联合国在2015年9月举行的历史性首脑会议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169项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旨在推动全球在以后的15年内实现三个史无前例的目标−消除极端贫困、战胜不平等与不公正、抑制气候变化。其中第4个目标(SDG4)是“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这个目标及其涵盖的7个具体目标与3个实施方式,被国际教育界称为“2030教育议程”。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就2015年后的可持续发展议程组织了堪称联合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次集体磋商。笔者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负责教育的助理总干事亲身参与并主导了“可持续发展目标4(教育)”的全球磋商,最终在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达成了共识,其过程堪称制定国际规则的教科书式的典型案例,也可以说是全球教育治理的一次成功实践。本文介绍了国际社会制定这个全球教育发展目标的来龙去脉,记述了磋商过程中各利益攸关方在台前幕后的博弈与妥协。希望这些史料帮助我国教育界对“2030教育议程”有较全面的理解,对全球教育治理体系运作方式有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育治理 2030 教育议程 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高分辨率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CNMM-DNDC三维模型的研发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循华 李思琪 +7 位作者 张伟 刘春岩 姚志生 韩圣慧 王睿 王凯 陈笑 李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7,共16页
CNMM-DNDC模型是本文作者团队研发的陆地高分辨率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三维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建模背景和理念、核心过程和模型特点、模拟功能和观测验证、多尺度区域或流域初步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自2018年刊发首个版本以来,该... CNMM-DNDC模型是本文作者团队研发的陆地高分辨率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三维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建模背景和理念、核心过程和模型特点、模拟功能和观测验证、多尺度区域或流域初步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自2018年刊发首个版本以来,该模型经过了多方面科学过程改进和模拟功能扩展,在元素化学反应、物质相变和机械迁移等基本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层面,完成了对陆地表层系统碳氮磷水循环全耦合的精细刻画。迄今开展的观测验证表明,CNMM-DNDC模型基本普适于不同生物气候带(从热带到寒区多年冻土地带)的流域或区域长时间序列“三高”(时间、空间和过程高分辨率)综合模拟,实现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磷、水三维运移、水土流失、水力驱动溶解态和颗粒态碳氮磷横向迁移、碳氮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排放、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分蒸散发和水分能量平衡等众多可持续发展目标表征变量的预测。该模型广泛推广应用于多尺度区域或流域的复杂过程虚拟科学试验研究和服务于面向生态环境建设与减污降碳的优化调控决策,可望为协同落实联合国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磷水循环全耦合模拟 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 CNMM-DNDC模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葆丽 高泳 +4 位作者 李圣鑫 叶凡希 赵月 赵艺桦 吕方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探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在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内涵和赛后发展原则。研究认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北京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探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在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内涵和赛后发展原则。研究认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北京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对北京冬奥遗产明晰自身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系统的发展本质、平衡的发展向度、统一的发展愿景和关联的发展效应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基于此,研究将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内涵总结为“冬奥遗产与生态环境共容”“冬奥遗产与社会发展共融”以及“冬奥遗产与经济发展共荣”,同时提出以人为本、协调共治、共建、共享和循序渐进4项赛后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期为北京冬奥遗产的赛后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北京冬奥会 可持续发展 冬奥遗产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展量化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专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务院共批复了太原、桂林、深圳等11个城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直以来,对示范区建...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专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务院共批复了太原、桂林、深圳等11个城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直以来,对示范区建设进展以定性描述为主,但从加强示范区建设与管理实际需求看,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示范区建设进展量化评估方法体系。基于此,该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SDGs进展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结合示范区建设定位,研究提出了包括示范区活跃度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两个维度的示范区建设进展量化评估方法体系,基于各地提供的数据资料,对示范区建设进展进行了探索性评估。活跃度评估结果表明,2022年各示范区活跃度差异明显,承德、海南藏族自治州、湖州、郴州和临沧分值较高,表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可持续发展指数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湖州和深圳的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示范区,得分达89分以上,其他示范区介于71~82分之间;多数示范区在SDG1、SDG6、SDG7、SDG13、SDG16等目标落实方面进展良好,在SDG9、SDG15、SDG17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活跃度 可持续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保护兼容性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思源 王博杰 闵庆文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19,共13页
自然保护地内及其周边社区生计活动关乎生态保护成效,推动保护兼容性生计成为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可行路径。针对保护兼容性生计所强调的土地的多元价值及其在保护管理下生态、文化向经济价值的转换,探索开展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活动保护兼... 自然保护地内及其周边社区生计活动关乎生态保护成效,推动保护兼容性生计成为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可行路径。针对保护兼容性生计所强调的土地的多元价值及其在保护管理下生态、文化向经济价值的转换,探索开展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活动保护兼容性评价,衡量其在与保护目标的协同性和保障社区生计可持续的程度。研究在保护兼容性生计理论体系基础上,通过比较视角阐释社区生计保护兼容性的内涵,进一步整合文化生态学、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生计活动保护兼容性快速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生态文化、资源管理、生态影响和生计结果4个准则层、12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夷山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传统产业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该体系能够在初步判断生计活动的典型特征后,相对精准地识别生计活动在实现保护目标时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势与不足;案例研究表明国家公园社区的传统生计活动存在相对持久的文化传承、较强的生态系统韧性和较为稳定的经济惠益,但在资源管理体系中实现现代与传统融合、经营主体合作共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方面还需内力激发和外力引导。研究建议在运用快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标保护兼容性生计总体模式开展更为精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评价,寻求生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兼容性 生产性景观 可持续发展目标 文化生态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集中式光伏电站选址综合定量评估 被引量:4
18
作者 宁湘宇 邬明权 牛铮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65,共13页
针对目前光伏电站选址研究以定性化研究为主,投资因素考虑不足,难以直接支持光伏电站投资决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光伏电站选址大数据综合定量评估方法。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利用多源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将影响光伏电站建设选址的因素归纳... 针对目前光伏电站选址研究以定性化研究为主,投资因素考虑不足,难以直接支持光伏电站投资决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光伏电站选址大数据综合定量评估方法。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利用多源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将影响光伏电站建设选址的因素归纳为限制性因素、资源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与投资性因素4大类,构建了光伏电站选址和投资决策的评价体系,其中投资性因素方面主要考虑了预计发电量、建设规模与成本、投资回收周期与投资所需金额等。利用ArcGIS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得到各因素分级图层。将各因素按照影响大小进行加权综合分级评价,得到各像元光伏选址综合分级评价结果,包括海南岛很适宜、较适宜、低适宜和禁止开发4大类别。研究成果不仅可直接服务于海南省光伏电站选址投资决策,还可以服务于海南省光伏电站建设规划,同时该方法可为其他地区光伏选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光伏电站 海南岛 建设选址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来自不同国家的证据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星 吴婷 杨德艳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9,共16页
基于130个样本国家数据,实证探究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系。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目标维度下国家创新系统及其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差异。研究... 基于130个样本国家数据,实证探究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系。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目标维度下国家创新系统及其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创新系统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其构成要素不仅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呈现出异质性影响,而且对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出差异性,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此外,国家创新系统中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驱动。其构成维度不仅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发挥了不同作用,而且在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也体现出作用的差异性,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这也意味着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可持续发展目标 动态能力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沁萍 李欢 +4 位作者 田洪阵 魏娜 吴筝 李乐 常青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5-1705,共11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土地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海岸带则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特...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土地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海岸带则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结果表明:①1985—2021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总体趋势以耕地萎缩和不透水面扩张为主,其次是林地扩张,再次是灌丛、草地和裸地收缩,最后是水域小幅度扩张。②前期土地利用类型组成结构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后期以耕地、林地和不透水面为主。③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离散程度低,耕地向不透水面转换的变化比例最高,集中分布在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高的经济圈地带。④森林覆盖率总体上升0.88%,森林面积增加了4088.89 km^(2),满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5.1.1目标。森林覆盖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控制,呈现改善趋势,满足可持续发展15.2目标要求。土地退化率前期迅速增加,后期趋于稳定,36 a间研究区土地退化率为11.76%,土地退化面积仍高于改善面积,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15.3(土地退化零增长)还存在一定距离。未来需合理规划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加大土地改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海岸带 土地利用变化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