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nolithic integrated medium wave 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 polarimetric focal plane array
1
作者 CHEN Ze-Ji HUANG You-Wen +4 位作者 PU En-Xiang XIAO Hui-Shan XU Shi-Chun QIN Qiang KONG Jin-Che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9-489,共11页
A medium wave(MW)640×512(25μm)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HgCdTe)polarimetric focal plane array(FPA)was demonstrated.The micro-polarizer array(MPA)has been carefully designed in terms of line grating structure opt... A medium wave(MW)640×512(25μm)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HgCdTe)polarimetric focal plane array(FPA)was demonstrated.The micro-polarizer array(MPA)has been carefully designed in terms of line grat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crosstalk suppression.A monolithic fabrication process with low damage was explored,which was verified to be compatible well with HgCdTe devices.After monolithic integration of MPA,NETD<9.5 mK was still maintained.Furthermore,to figure o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that dominat⁃ed the extinction ratio(ER),specialized MPA layouts were designed,and the crosstalk was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as the major source that impacted ER.By expanding opaque regions at pixel edges to 4μm,crosstalk rates from adjacent pixels could be effectively reduced to approximately 2%,and promising ERs ranging from 17.32 to 27.41 were implem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physics infrared polarimetric focal plane array monolithic integration 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 extinction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全天空红外测云系统 被引量:33
2
作者 孙学金 高太长 +2 位作者 翟东力 赵世军 练进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1-764,共4页
云的地面观测是对本地天气进行实时监测的重要工作。目前,主要采用人工目测方法进行云的地面观测,无法准确提供夜间云的资料。为了实现云的全天空昼夜自动监测,采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UIRFPA)和扫描的方式,通过拼图、定标、大气修正... 云的地面观测是对本地天气进行实时监测的重要工作。目前,主要采用人工目测方法进行云的地面观测,无法准确提供夜间云的资料。为了实现云的全天空昼夜自动监测,采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UIRFPA)和扫描的方式,通过拼图、定标、大气修正、云识别等数据处理,研制成功了全天空红外测云系统。该系统由光学测量单元、扫描单元、环境参数测量单元、采集与控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组成。初步的观测试验表明,该系统所给出的全天空云分布图像以及云量、云族与实际天空状况一致,考虑探测器工作温度效应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定标模型,可满足全天空云监测的辐射定量测量要求,定标处理以及云识别算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遥感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240长波非致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热象仪的研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孔令彬 易新建 +1 位作者 王典洪 陈四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6-600,共5页
介绍了基于微测辐射热计 3 2 0× 2 40长波非致冷红外热象仪的研制 ,详细说明了其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技术关键 ,并对其光学系统进行了简要说明 .采用高象质的双反射光学系统以减少象差 ;红外探测器采用 3 2 0× 2 40长波非致... 介绍了基于微测辐射热计 3 2 0× 2 40长波非致冷红外热象仪的研制 ,详细说明了其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技术关键 ,并对其光学系统进行了简要说明 .采用高象质的双反射光学系统以减少象差 ;红外探测器采用 3 2 0× 2 40长波非致冷集成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阵列( FPA) ;电气系统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 CPLD)完成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驱动 ,应用数字信号处理 ( DSP)技术实现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图象增强及红外图象实时显示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测辐射热计 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红外热象仪 红外探测器 非致冷红外热成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240红外焦平面阵列驱动电路的小型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颖文 易新建 +1 位作者 何兆湘 罗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4,共5页
文中提出了 32 0× 2 4 0红外非制冷焦平面驱动电路及焦平面阵列模拟输出信号的数字化设计方法。采用Xilinx公司的XC950 0系列综合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时序电路 ,以实现电路的小型化。采用VHDL语言进行设计 ,便于在试制过程中对电路... 文中提出了 32 0× 2 4 0红外非制冷焦平面驱动电路及焦平面阵列模拟输出信号的数字化设计方法。采用Xilinx公司的XC950 0系列综合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时序电路 ,以实现电路的小型化。采用VHDL语言进行设计 ,便于在试制过程中对电路的逻辑进行修改。采用TI公司的A/D转换器THS140 8对焦平面输出的 5.5M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降低了后续传输过程中的干扰。为 32 0× 2 4 0凝视型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测辐射热计 非制冷 红外焦平面阵列 驱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测云红外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金伟 张葆 +1 位作者 李永刚 撖芃芃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29-2434,共6页
以云层为目标,进行了目标与背景的红外波段分析,确定了气象测云红外成像系统的工作波段(8~14μm)和红外成像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视场角、焦距等。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列阵(UFPA)探测器件进行了气象测云红外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结... 以云层为目标,进行了目标与背景的红外波段分析,确定了气象测云红外成像系统的工作波段(8~14μm)和红外成像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视场角、焦距等。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列阵(UFPA)探测器件进行了气象测云红外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结构设计与电路设计,对系统光学设计结果进行详细分析。针对该系统设计了红外图像自适应非均匀校正系统和温度调焦机构,使其在-35℃~+50℃均能清晰成像,校正后残余非均匀性<0.2%。对校正前后图像效果进行对比表明,该系统成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测云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列阵 非均匀性校正 红外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进展 被引量:32
6
作者 雷亚贵 王戎瑞 陈苗海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1-805,共5页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红外探测器种类之一,并已广泛渗透到军事和民事应用中。本文重点阐述几种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红外焦平面阵列 微测辐射热计 微悬臂梁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原理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集成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玮冰 陈大鹏 +2 位作者 明安杰 欧文 刘战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面向非制冷红外成像的低成本高性能应用,二极管原理的红外焦平面阵列的设计和工艺实现得到研究和发展。焦平面和读出电路的设计集成以及CMOS和MEMS工艺集成是此项技术的研究重点。基于SOI的二极管原理焦平面阵列在低成本的利用CMOS工艺... 面向非制冷红外成像的低成本高性能应用,二极管原理的红外焦平面阵列的设计和工艺实现得到研究和发展。焦平面和读出电路的设计集成以及CMOS和MEMS工艺集成是此项技术的研究重点。基于SOI的二极管原理焦平面阵列在低成本的利用CMOS工艺实现大规模阵列集成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读出电路是基于标准CMOS工艺进行设计的。320×240规模的焦平面阵列利用CMOS标准工艺和MEMS工艺集成已经得到了结构实验结果。研究并测得二极管像元的正向压降的温度变化率约为-1.5 mV/K。分析和实验证明了二极管原理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设计和工艺可行性,是一项可以低成本广泛应用的红外成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平面阵列 红外成像 非制冷 二极管 工艺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大相对孔径长波红外物镜 被引量:40
8
作者 沈为民 薛鸣球 余建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0-463,共4页
介绍适用于非致冷焦平面阵列 (FPA)探测器的大视场大相对孔径长波红外物镜设计与研制 由三块非球面锗透镜组成 ,采用”负 正 正”像方远心光路 ,全视场角和相对孔径分别达 135°和F/ 0 .8 镜头的成像性能接近于衍射受限 ,具有体... 介绍适用于非致冷焦平面阵列 (FPA)探测器的大视场大相对孔径长波红外物镜设计与研制 由三块非球面锗透镜组成 ,采用”负 正 正”像方远心光路 ,全视场角和相对孔径分别达 135°和F/ 0 .8 镜头的成像性能接近于衍射受限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像面辐照度均匀等优点 给出非球面锗透镜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红外 非球面 热成像 非致冷焦平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实 张海波 +2 位作者 姜胜林 曾亦可 刘梅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9-423,436,共6页
一维和二维阵列的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非常适合应用于热成像。混合式的BST铁电探测器降低了成本,市场潜力巨大。分析了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技术的优势,介绍了热释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及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 一维和二维阵列的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非常适合应用于热成像。混合式的BST铁电探测器降低了成本,市场潜力巨大。分析了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技术的优势,介绍了热释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及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对探测材料的要求,指出了混合式及单片式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发展趋势。制备高一致性和高性能的大阵列的探测元是发展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的关键,针对我国在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及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 热释电性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片式非制冷长波红外热像仪双视场光学系统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吕吉 明景谦 +2 位作者 马琳 胡海双 李萍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非制冷凝视焦平面探测器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实例,该系统工作波段为8~12μm,变倍比为2.5倍,采用轴向移动变焦方式。引入一个衍射光学元件,减少了光学零件的数量,减轻了系统质量,具有成像质量高、体积小、重量... 介绍了一种用于非制冷凝视焦平面探测器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实例,该系统工作波段为8~12μm,变倍比为2.5倍,采用轴向移动变焦方式。引入一个衍射光学元件,减少了光学零件的数量,减轻了系统质量,具有成像质量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并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了像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焦平面 红外光学系统 双视场 衍射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_2薄膜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弛 刘梅冬 +2 位作者 曾亦可 刘少波 黄焱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14-217,共4页
综述了VO_2薄膜的制备工艺,着重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和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它的最新应用情况。
关键词 VO2薄膜 制备工艺 光电转换性能 热敏性能 气相沉积 敏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祝红彬 李伟 +1 位作者 刘子骥 蒋亚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基准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直接决定了其应用系统的性能。分析了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原理,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了针对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的高精度微型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专用控制芯片ADN8830对TEC进行PID闭环自动控...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基准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直接决定了其应用系统的性能。分析了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原理,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了针对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的高精度微型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专用控制芯片ADN8830对TEC进行PID闭环自动控制,温度恒定范围在0~45℃时,实现了温度稳定度±0.01℃的性能指标。该系统还具有高精度、小型化、低噪声、快速稳定等优点,为提高红外焦平面系统温度稳定性、迅速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PID控制 ADN8830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钒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俊 太云见 +2 位作者 雷晓虹 何雯瑾 陈妞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具有成本低廉、无需制冷等优异特点,在红外探测和红外成像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氧化钒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牺牲层、支撑层、氧化钒等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为国内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工程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 非制冷 红外焦平面 氧化钒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4×288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驱动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钦红 任其干 +1 位作者 吴传玺 万志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5-319,324,共6页
在分析了法国ULIS公司的384×288元的长波红外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UL03191结构、性能及工作参数的基础上,针对该探测器数字与模拟两种输出模式设计了基于CPLD驱动电路。通过使用所设计电路采集黑体辐射的光信号转换成12位灰度图像来... 在分析了法国ULIS公司的384×288元的长波红外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UL03191结构、性能及工作参数的基础上,针对该探测器数字与模拟两种输出模式设计了基于CPLD驱动电路。通过使用所设计电路采集黑体辐射的光信号转换成12位灰度图像来测试电路工作性能、成像质量和噪声特点,比较两种模式的测试结果,得出采用数字输出模式设计的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及成像噪声小等特点。同时,设计了基于ADN8830单芯片热电制冷器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设置电压由CPLD控制,可实现焦平面阵列根据环境温度变化采用不同工作温度点工作,从而较好的改善探测器工作性能和成像质量,降低探测器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 驱动电路 热电制冷器 偏置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图像算法评估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钱芸生 张俊举 +2 位作者 孙恋君 邢素霞 常本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2-616,共5页
非制冷焦平面的非均匀性和噪声是限制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图像处理是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研制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图像算法评估系统,系统由高温黑体、低温黑体、红外光学系统、焦平面驱动电路、... 非制冷焦平面的非均匀性和噪声是限制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图像处理是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研制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图像算法评估系统,系统由高温黑体、低温黑体、红外光学系统、焦平面驱动电路、热电温控电路、信号处理系统、计算机和评估软件等构成,利用该系统可以将微测辐射热计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各像元的输出信号数字化后传输给计算机,实现对焦平面的非均匀测试,同时可以通过软件对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为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的图像处理算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 微测辐射热计 图像处理 非均匀校正 算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成式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瑞宇 杨培志 +2 位作者 刘黎明 金惠松 太云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1-593,共3页
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军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探测器的国内工程化研制,采用混成式技术,成功研制了基于锆钛酸铅(PZT)铁电陶瓷材料,像元尺寸为35μm×35μm,列阵规模为320×240元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 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军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探测器的国内工程化研制,采用混成式技术,成功研制了基于锆钛酸铅(PZT)铁电陶瓷材料,像元尺寸为35μm×35μm,列阵规模为320×240元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通过自主设计,研发的非制冷焦平面测试平台,得到了此器件的基本性能参数平均电压响应率1.1×105V/W,平均探测率5.6×107cm·Hz1/2·W-1,并实现了该探测器热成像。结合实际的研究工作,较为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了热释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研制过程中各项关键技术。在器件光电响应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重点和器件性能优化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热释电 混成式 光电测试 成像演示 320×2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非制冷焦平面双视场红外光学系统 被引量:5
17
作者 骆守俊 张浩 宋春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65-968,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用于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该系统工作波段为8-12μm,焦距为40-150 mm。采用轴向移动变焦方式,变倍透镜组可实现变倍,调焦及温度补偿功能,简化了系统机电设计,具备结构紧凑、质量轻、便携等优点,并... 提出了一种新型用于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该系统工作波段为8-12μm,焦距为40-150 mm。采用轴向移动变焦方式,变倍透镜组可实现变倍,调焦及温度补偿功能,简化了系统机电设计,具备结构紧凑、质量轻、便携等优点,并用CodeV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了像质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焦平面 长波红外 双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的埋地石油管道自动探测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鹏 王明时 +3 位作者 陈书旺 葛家怡 赵欣 孙红霞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3,共6页
埋地石油管道的辅助巡线以及对偷油支管的快速定位与排查是目前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输油管道加温后辐射红外能量的特点,提出了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埋地输油管道的方法.介绍了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具有便携、实时... 埋地石油管道的辅助巡线以及对偷油支管的快速定位与排查是目前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输油管道加温后辐射红外能量的特点,提出了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埋地输油管道的方法.介绍了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具有便携、实时成像特点的红外管道探测仪的硬件设计;在对原始红外图像进行去噪和增强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最大类内距离比准则的递归带通分割法对输油管道的红外图像进行自动阈值分割,并结合Freeman直线链码方法对细化后的图像进行骨架跟踪处理,提取管道主干,标记管道走向并定位偷油支管分支.实验证明,本算法自适应性好.执行效率高.管道定位准确。实现了埋地输油管道的自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 红外成像 非制冷焦平面阵列 图像增强 图像分割 骨架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BS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梅冬 刘少波 +1 位作者 曾亦可 李楚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225,共4页
采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方法 ,在Pt/Ti/SiO2 /Si基片上成功地制备出不同组分 ,具有钙钛矿型结构的BST铁电薄膜。BST5、BST10和BST15铁电薄膜的介电系数εr 分别为 375、4 0 0和4 2 5,介电损耗tgδ分别为 0 .0 4 1、0 .0 2 4和 0 .0 10 ,... 采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方法 ,在Pt/Ti/SiO2 /Si基片上成功地制备出不同组分 ,具有钙钛矿型结构的BST铁电薄膜。BST5、BST10和BST15铁电薄膜的介电系数εr 分别为 375、4 0 0和4 2 5,介电损耗tgδ分别为 0 .0 4 1、0 .0 2 4和 0 .0 10 ,剩余极化强度Pr 分别为 2 μc/cm2 、2 .5μc/cm2 和1.7μc/cm2 ,矫顽场Ec 分别为 4 0kV/cm、50kV/cm和 35kV/cm ,是制备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优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T铁电薄膜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 介电特性 铁电特性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的热平衡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涛 刘成康 袁祥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8-221,共4页
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阵列技术在国外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与其它红外探测器相比 ,微测辐射热计更适于开拓民用市场 ,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成为热点。文章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的物理模型及其理论计算方法 ,利用黑体辐射和... 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阵列技术在国外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与其它红外探测器相比 ,微测辐射热计更适于开拓民用市场 ,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成为热点。文章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的物理模型及其理论计算方法 ,利用黑体辐射和传热理论 ,建立了微测辐射热计的热平衡方程 ,并利用MATLAB软件获得了数值运算结果。分析表明 ,热传导、热容、偏置方式等对微测辐射热计性能的影响是设计考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 微测辐射热计 红外焦平面阵列 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