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亲水性组分的光谱和电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常昊宇 谭知涵 +4 位作者 孙晓杰 张军 邢美燕 董滨 席北斗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6,共10页
为了探讨污泥堆肥过程中亲水性组分(hydrophilic fraction,HyI)的结构组成和电子转移能力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本研究以污泥堆肥过程中的HyI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二维... 为了探讨污泥堆肥过程中亲水性组分(hydrophilic fraction,HyI)的结构组成和电子转移能力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本研究以污泥堆肥过程中的HyI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二维相关光谱(2D-COS)和电化学方法,对其结构组成和电子转移能力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光谱分析显示,随着堆肥的进行,HyI中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增加,醌基含量增加,类蛋白物质含量降低,类胡敏酸物质和类富里酸物质含量增加,芳构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增强.酰胺和多糖类物质在HyI中占据主导地位,HyI中的羧基含量增加,而酚类含量降低.电化学分析显示,在堆肥过程中,HyI的电子供给能力(electron donating capacity,EDC)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HyI的电子接受能力(electron accepting capacity,EAC)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体上,HyI的电子转移能力(electron transfer capacities,ETC)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堆肥过程提高了HyI的氧化还原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HyI分子量越小、硅酸盐和多糖含量越低,越利于HyI给出电子;而HyI羧基含量越高、类胡敏酸物质越多、腐殖化程度越高、芳香性越强,越利于HyI得到电子.研究显示,污泥堆肥过程中HyI的结构组成和电子转移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HyI分子量的降低、功能基团硅酸盐含量的降低和腐殖化程度的升高与HyI的电子转移能力有密切关系.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污泥堆肥过程中HyI的形成及其氧化还原特性,为发挥其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亲水性组分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光谱特征 电子转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索今炸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闻利群 张树海 张景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温度为303,308,313,323K,压力为7—20MPa条件下,黑索今炸药(RDX)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并建立了波长为255nm时RDX/乙腈溶液的浓度-吸光度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下(7—15MPa)黑索今炸药在...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温度为303,308,313,323K,压力为7—20MPa条件下,黑索今炸药(RDX)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并建立了波长为255nm时RDX/乙腈溶液的浓度-吸光度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下(7—15MPa)黑索今炸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降低;但随着压力增大,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从整个测试结果看,RDX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非常低,每克二氧化碳中最多能溶解10^-5克量级的RD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超临界流体 RDX 紫外分光光度计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产续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武德 姜辉 郭露玫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4,78,共3页
为更好地评价黔产续断药材质量,以便合理开发利用贵州续断药材资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黔不同产地续断药材中总皂苷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黔不同产地16个药材样品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54%~4.51%和1.37%~4.38%,平均... 为更好地评价黔产续断药材质量,以便合理开发利用贵州续断药材资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黔不同产地续断药材中总皂苷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黔不同产地16个药材样品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54%~4.51%和1.37%~4.3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98%(RSD=1.87%)和100.50%(RSD=2.81%)。此方法能准确、快速测定续断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可作为续断药材的质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 总皂苷 多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T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闻利群 张同来 秦清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1,共4页
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TNT/乙腈、TNT/丙酮、TNT/甲苯溶液的紫外吸收曲线,以乙腈作参比溶剂,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温度为303,308,313,318,323 K,压力为10~25 MPa条件下三硝基甲苯(TNT)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并建立了波长为248 nm... 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TNT/乙腈、TNT/丙酮、TNT/甲苯溶液的紫外吸收曲线,以乙腈作参比溶剂,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温度为303,308,313,318,323 K,压力为10~25 MPa条件下三硝基甲苯(TNT)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并建立了波长为248 nm时TNT-乙腈溶液的浓度-吸光度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下(小于15 MPa),TNT炸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降低;但随着压力增大(大于15 MPa),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NT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较高,在试验范围内,每克二氧化碳中最多能溶解14 mg的T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超临界二氧化碳 TNT 紫外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何建波 朱燕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34,共7页
紫外-可见(UV-Vis)光谱技术已从常规的化合物定性鉴定及含量测定拓展应用到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测定的许多方面。为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该技术开展实验及研究,通过引用文献中的实例和本实验室的实测数据,从多方面概括了UV-Vis光谱技术... 紫外-可见(UV-Vis)光谱技术已从常规的化合物定性鉴定及含量测定拓展应用到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测定的许多方面。为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该技术开展实验及研究,通过引用文献中的实例和本实验室的实测数据,从多方面概括了UV-Vis光谱技术在化学反应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一元/多元酸碱离解反应、配合反应、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等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测定,以聚合反应为例的动力学速率常数测定,以及基于薄层长光程电解池的电化学反应原位光谱电化学测量等。这些实例表明,通过恰当的实验方案设计,UV-Vis光谱技术可以在化学反应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 平衡常数 反应速率常数 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物与染土协同抗紫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锋 张艳辉 +2 位作者 余夙 鲁闯 李建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4,50,共4页
通过研究不同纳米氧化物/染土体系、不同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染土体系以及不同比例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染土体系等在紫外-可见光区的透射率,找到具有优异抗紫外性能的纳米氧化物/染土体系,以提高蔺草染土固色质量及保色效果。实验结... 通过研究不同纳米氧化物/染土体系、不同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染土体系以及不同比例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染土体系等在紫外-可见光区的透射率,找到具有优异抗紫外性能的纳米氧化物/染土体系,以提高蔺草染土固色质量及保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具有抗紫外性能的纳米氧化物均有利于提高染泥的固色效果;在不同纳米氧化物与染土比例一定情况下,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染土体系的透过率最低,抗紫外性能最好;无论是对于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染土体系,还是锐钛矿和金红石型两种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与染土的混合体系,随着体系中纳米二氧化钛含量的减少,体系的抗紫外性能降低;在纳米二氧化钛与染土比例一定情况下,不同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在不同波段的抗紫外性能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物 染土 可见-紫外光区 抗紫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限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剖面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和吸光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莉 刘涵 +2 位作者 赵海超 孙清轩 曹志国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41-1951,共11页
露天煤矿开采对土壤剖面各土层溶解性有机质(DOM)组分含量影响巨大.该研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锡林浩特露天煤矿1~7年排土场土壤剖面(0~100 cm)DOM荧光和吸光特征深入分析,解析排土场生态演替过程中土壤... 露天煤矿开采对土壤剖面各土层溶解性有机质(DOM)组分含量影响巨大.该研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锡林浩特露天煤矿1~7年排土场土壤剖面(0~100 cm)DOM荧光和吸光特征深入分析,解析排土场生态演替过程中土壤剖面DOM组分及来源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剖面各土层w(DOC)在102.70~475.80 mg/kg之间,荧光组分中蛋白质类组分占比(29.97%~60.39%)最高,类腐殖酸组分占比(16.09%~44.27%)次之.土壤剖面DOM主要来源于微生物代谢产物,芳香性、腐殖化程度较低,且随排土场年限增加,各土层DOM紫外吸光组分芳香环中羰基、羧基、羟基、酯类含量增加,类腐殖酸组分占比先降后增,蛋白质类组分占比先增后降,类富里酸组分占比呈下降趋势.②随土壤深度增加,DOM含量呈上升趋势,DOM自生源特征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次表层(20~40 cm)出现明显波峰.随排土场年限增加,深层土壤DOM荧光组分中蛋白质类组分占比呈下降趋势,类富里酸组合占比垂向变化较小,类腐殖酸组分占比呈增加趋势.随着地表植被由无到有,DOM自生源特征降低,腐殖化程度增强.③排土场土壤剖面pH可作为评估DOM腐殖化程度的良好指标,总氮(TN)含量可作为指示DOM分子量重要指标.研究显示,不同年限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剖面DOM荧光和吸光特征能够作为露天煤矿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DOM) 土壤 露天煤矿排土场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的钒氧化物薄膜及其光谱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莉莎 崔海宁 姜振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9,共5页
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和不同基底温度下在玻璃底上沉积微纳结构的氧化钒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显微镜、UV-Vis透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特性。在低温下制备的薄膜表现出高的光学透过特性,在基底温度低于200℃下制备... 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和不同基底温度下在玻璃底上沉积微纳结构的氧化钒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显微镜、UV-Vis透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特性。在低温下制备的薄膜表现出高的光学透过特性,在基底温度低于200℃下制备的薄膜具有无定形结构,而在基底温度高于200℃时制备的薄膜具有多晶结构。薄膜的光学参数使用经典模型计算,通过测量和拟合透射光谱获得了薄膜的禁带宽度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钒薄膜 反应溅射法 uv-VIS光谱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化苯酚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伟平 黄菊 +1 位作者 王德堂 刘晓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9-846,共8页
以苯乙烯化苯酚(SP-2)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6-311g(d,p)方法,进行了分子结构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其分子轨道、能级、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以苯乙烯化苯酚(SP-2)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6-311g(d,p)方法,进行了分子结构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其分子轨道、能级、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能级和分子轨道计算结果,主要讨论了苯乙烯化苯酚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的特点;获得了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计算结果,并对谱图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化苯酚 密度泛函(DFT) 前线轨道(FMO) 红外光谱(IR) 核磁共振谱(NMR)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饮料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灼琛 程江华 闫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304-306,共3页
[目的]检测葛根植物饮料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在现有的葛根饮料生产工艺基础上,分别采用HPLC法和UV法对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葛根饮料生产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 [目的]检测葛根植物饮料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在现有的葛根饮料生产工艺基础上,分别采用HPLC法和UV法对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葛根饮料生产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提取1.5 h时达到最高峰,分别为0.16 mg/ml和0.34 mg/ml,在后续的工艺生产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虽略有变化,但总体趋势平稳,成品饮料中葛根素及总黄酮浓度分别为0.14 mg/ml和0.29 mg/ml。[结论]研究可为葛根饮料功能成分的测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饮料 葛根素 总黄酮 HPLC 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SMP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晓 郑向阳 +1 位作者 赵丛丛 钟为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99-506,共8页
为优化缺氧/好氧(A/O)法工业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出水水质,对处理流程中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联合区域面积积分方法(FRI)解读A/O工艺过程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荧光特性,分析... 为优化缺氧/好氧(A/O)法工业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出水水质,对处理流程中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联合区域面积积分方法(FRI)解读A/O工艺过程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荧光特性,分析了FRI值与COD,NH_4^+-N的相关性及SMP组成与有机质的转移代谢规律。结果表明,三维荧光的Ⅰ区、Ⅱ区与COD,NH_4^+-N浓度皮尔森相关系数均达到0.97以上;类腐殖质与类蛋白物质是该工艺SMP的主要荧光成分,类腐殖质在好氧段稳定在40×10~6 au·nm^2,其在该A/O工艺出水未能完全去除;类蛋白物质所占总荧光比例由最初的25.43%降低到2%以下,在缺氧段被大量去除。本研究可快速监测水中COD和有机物大类组分比例,为优化A/O工艺参数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缺氧/好氧工艺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紫外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沙参茎叶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薄层色谱鉴别分析
12
作者 叶国华 许一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345-1347,共3页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别对石油醚、乙醚、氯仿、无水乙醇、甲醇和水6种溶剂的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茎叶提取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并测定其吸收峰数目和峰位置;以不同配比的石油醚-乙醚-冰醋酸为展开剂,用硅胶G预制薄层板,对...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别对石油醚、乙醚、氯仿、无水乙醇、甲醇和水6种溶剂的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茎叶提取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并测定其吸收峰数目和峰位置;以不同配比的石油醚-乙醚-冰醋酸为展开剂,用硅胶G预制薄层板,对上述6种溶剂的北沙参茎叶提取液进行薄层展开,观察其成分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中,所得的吸收峰数目及峰位置都有差异;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有明显差异,且集中、分离度好,均能使其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这两种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北沙参茎叶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茎叶 紫外-可见光谱 薄层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法的海水硝酸盐传感器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莉丽 刘宪华 +3 位作者 米玛 张秋丰 宗燕平 张永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7,81,共4页
海水中硝酸盐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海洋调查必测项目之一。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法的检测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海水硝酸盐检测系统,并利用本检测系统对渤海海区水样进行了实际检测。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了海水硝酸盐含量与... 海水中硝酸盐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海洋调查必测项目之一。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法的检测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海水硝酸盐检测系统,并利用本检测系统对渤海海区水样进行了实际检测。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了海水硝酸盐含量与紫外—可见光谱间的数学模型,同时对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不同建模波段范围下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始光谱数据的紫外波段建立的模型预测性最好,实测值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77,均方根误差为2.04μmol/L。表明该传感器系统可以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可广泛应用于海水水质硝酸盐的在线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硝酸盐 紫外-可见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纸高锰酸钾消耗量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丽娴 林勤保 +2 位作者 朱红梅 马洪生 钟怀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7-261,共5页
利用滴定法测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不同原材料的高锰酸钾(KMnO_4)消耗,结果表明,淀粉中木薯原淀粉的KMnO_4消耗量最大,松香、丁苯胶乳、聚乙烯醇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明显大于其他原料;测定了不同纸浆抄纸以及8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机械浆... 利用滴定法测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不同原材料的高锰酸钾(KMnO_4)消耗,结果表明,淀粉中木薯原淀粉的KMnO_4消耗量最大,松香、丁苯胶乳、聚乙烯醇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明显大于其他原料;测定了不同纸浆抄纸以及8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机械浆抄纸的KMnO_4消耗量大于化学浆, 6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大于GB 4806.8的限值40 mg/kg;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KMnO_4消耗量超过限值的纸样浸泡液中的淀粉含量,测得浸泡液中的淀粉含量范围为0.1~2.6 mg;通过分析得到浸泡液中淀粉对纸样KMnO_4消耗量的贡献为1.8%~7.2%。研究表明淀粉是食品接触用纸的KMnO_4消耗量的来源之一,淀粉的水解产物以及食品接触用纸中的其他无害原料也可能会引起KMnO_4消耗量增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消耗量 食品接触用纸 淀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胺和对硝基苯胺的分子结构与光谱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茜 高爱华 +4 位作者 陆镝莱 赵普举 郑继明 姜振益 钱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0-970,共11页
为了解对苯二胺和对硝基苯胺的光谱与结构间的关系,利用DFT/B3LYP/6-311G(d,p)方法对其光谱信息进行了计算。考虑到模拟计算和实验测量间的差异,对计算的振动频率进行了合理的标度修正,发现修正后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由于硝基... 为了解对苯二胺和对硝基苯胺的光谱与结构间的关系,利用DFT/B3LYP/6-311G(d,p)方法对其光谱信息进行了计算。考虑到模拟计算和实验测量间的差异,对计算的振动频率进行了合理的标度修正,发现修正后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由于硝基和氨基结构不同,使得对硝基苯胺中对应基团(NH2、C—H、C—C)的振动频率略高于对苯二胺。对苯二胺与对硝基苯的13C和1H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选用等电聚焦连续极化模型(IEF-PCM)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采用规范不变的原子轨道法(GIAO)进行了计算,与对苯二胺相比,对硝基苯胺的对位(δC3)以及邻位(δC1、δC5、δH7、δH10)上化学位移增大,而间位(δC2、δC4)上化学位移减小。采用自然键轨道理论,对分子的前线轨道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以水和气相为环境对两分子的电子光谱进行了计算,结合实验对对苯二胺和对硝基苯胺在紫外可见区的特征吸收峰对应的电子跃迁类型进行了指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胺 对硝基苯胺 密度泛函理论(DFT) 振动光谱(FTIR FT-Raman) 核磁共振(NMR) 紫外可见(uv-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面积二维石英纳米结构制备的工艺研究
16
作者 郑杰 李玲 +3 位作者 吕厚祥 王诗琴 宫云志 刘贤超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5,共5页
介绍一种采用紫外(363.8nm)激光干涉光刻得到大面积二维纳米点阵结构的方法,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光路搭建成本低、可以大面积加工微纳图形结构等优点;并利用等离子体刻蚀传递,获得周期为200nm的二维石英纳米点阵结构。通过光刻工艺与... 介绍一种采用紫外(363.8nm)激光干涉光刻得到大面积二维纳米点阵结构的方法,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光路搭建成本低、可以大面积加工微纳图形结构等优点;并利用等离子体刻蚀传递,获得周期为200nm的二维石英纳米点阵结构。通过光刻工艺与反应离子束刻蚀工艺的优化,得到加工二维石英点阵的最优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制备二维纳米图形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并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制备的二维点阵结构图形进行紫外透过率测试,发现加工的二维结构在365nm处的透过率仍大于90%,符合紫外固化纳米印掩模板对紫外光高透过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光刻 等离子体刻蚀 纳米结构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紫外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量与Cs_2Te光阴极紫外-可见光抑制比关系研究
17
作者 刘晖 张连东 +3 位作者 冯刘 程宏昌 高翔 苗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0-943,共4页
紫外-可见光抑制比是决定全天时紫外探测成像系统信噪比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研究激活时Cs量对Cs2Te紫外光阴极紫外-可见光抑制比(S280 nm/S320 nm)的影响,利用三组不同Cs量的多次激活实验,通过分别对比紫外-可见光抑制比结果和200~... 紫外-可见光抑制比是决定全天时紫外探测成像系统信噪比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研究激活时Cs量对Cs2Te紫外光阴极紫外-可见光抑制比(S280 nm/S320 nm)的影响,利用三组不同Cs量的多次激活实验,通过分别对比紫外-可见光抑制比结果和200~400 nm的光谱响应曲线,得到不同Cs量激活的Cs2Te光阴极其紫外-可见光抑制比在4.0~7.6之间变化。随着Cs量的增大,紫外光阴极的积分灵敏度相应增长,主要体现在260~320 nm ,但峰值256 nm处的辐射灵敏度增长不明显。重点分析了激活时Cs量对大于320 nm波长范围光谱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抑制比 紫外光阴极 日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有核小珍珠增光前后的特征变化
18
作者 徐雯雯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14期22-23,26,共3页
淡水有核小珍珠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珍珠类型,但在其进入市场之前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工艺,其中增光工艺对其光泽度有明显改善。本研究应用紫外可见(UV-Vis)反射光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较淡水有核小珍珠增光前后光谱学特征,... 淡水有核小珍珠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珍珠类型,但在其进入市场之前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工艺,其中增光工艺对其光泽度有明显改善。本研究应用紫外可见(UV-Vis)反射光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较淡水有核小珍珠增光前后光谱学特征,以此来探讨增光前后珍珠产生特征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增光前后珍珠紫外可见光反射率明显上升,但红外光谱所显示的特征基团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结论:推测增光工艺可能引起珍珠中有机物基质改变,但对珍珠的基本文石结构未产生太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有核小珍珠 光泽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uv-Vis)反射光谱 增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