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咖啡果皮花青素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1
作者 李学玲 李雪 +3 位作者 任四妹 许苑南 郭洁 杨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5,共5页
为探究咖啡果皮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能力,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咖啡果皮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咖啡果皮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咖啡果皮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 为探究咖啡果皮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能力,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咖啡果皮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咖啡果皮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咖啡果皮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果胶酶添加量2%、料液比1∶50(g∶mL)、提取时间4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咖啡果皮花青素得率达0.274%。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样品质量浓度为30μg/mL时,其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佳,分别为91.40%、67.28%,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6.36μg/mL、12.16μg/mL;当样品质量浓度为5μg/mL时,总还原能力最高(吸光度值为0.987)。因此,咖啡果皮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果皮 花青素 超声辅助酶法 提取工艺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溶剂对蓝靛果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2
作者 李国明 刘晓滢 +3 位作者 刘小琼 李锦红 李守岭 胡永亮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59-63,共5页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溶剂提取法,以正己烷和环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蓝靛果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系统比较了2种溶剂所提取成分的类别、相对含量和数量差异,以评估不同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提取物中共鉴定出21种挥发性成分,总相...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溶剂提取法,以正己烷和环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蓝靛果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系统比较了2种溶剂所提取成分的类别、相对含量和数量差异,以评估不同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提取物中共鉴定出21种挥发性成分,总相对含量为96.93%,环己烷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总相对含量为98.99%;2种提取剂所得的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均高于其他化合物,环己烷提取物中芳烃类、羧酸类、烯烃类和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高于正己烷提取物,醇类、烷烃类、酯类、醚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低于正己烷提取物;环己烷提取物中烷烃类、芳烃类、酚类、醇类、羧酸类、烯烃类和酯类化合物的数量均多于正己烷提取物。总体而言,正己烷更倾向于提取酯类、烷烃类和醇类化合物,而环己烷对芳烃类、羧酸类及烯烃类化合物表现出更好的萃取效率,整体提取效果优于正己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 超声波溶剂提取法 挥发性成分 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菜籽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慧玲 徐颖 +1 位作者 付桢 李羿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7-894,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菜籽饼中提取菜籽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研究菜籽多酚对DPPH·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评...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菜籽饼中提取菜籽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研究菜籽多酚对DPPH·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菜籽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菜籽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33%,料液比1:50,超声时间40 min,该条件下总多酚提取率为6.9600 mg·g^(-1),与回归模型预测值(7.0240 mg·g^(-1))接近,该工艺稳定可行。所得菜籽多酚对DPPH·、·OH、ABTS^(+)·的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增高而增强,IC_(50)分别为1.75μg·mL^(-1)、194.00μg·mL^(-1)、3.05μg·mL^(-1),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多酚 菜籽饼 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生物碱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苏江 谢彦军 +4 位作者 刘芳 赖红芳 农丽娇 梁昕 岑忠用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山豆根生物碱,以山豆根生物碱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山豆根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加量为0.04 g、酶...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山豆根生物碱,以山豆根生物碱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山豆根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加量为0.04 g、酶解时间为93 min、酶解温度为66℃、超声功率为175 W、乙醇体积分数为40%、超声温度为45℃、超声时间为30 min的最佳提取工艺下,山豆根生物碱提取量为10.568 mg·g^(-1);山豆根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当浓度为0.05 mg·mL^(-1)时,清除率分别达到79.85%和8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酶法 山豆根 生物碱 提取工艺 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两面针中两种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5
作者 乔丽娅 胡凤云 +3 位作者 张占江 胡营 韦筱媚 朱艳霞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为了优化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中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对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超声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提取时间37.5 ... 为了优化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中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对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超声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提取时间37.5 min、提取两次、提取溶剂乙醇浓度60%、液料比20 mL/g的条件下,两面针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0.347%、0.475%,与预测值拟合率为98.6%、98.9%。研究表明,试验所用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简单高效,适用于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可为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进一步纯化提取和两面针作为天然抗菌饲料和禽畜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氯化两面针碱 白屈菜红碱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萃取/HPLC-ELSD分析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
6
作者 李游 吴君章 +5 位作者 王予 孙健达 古君平 肖小华 李攻科 郭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78-1984,共7页
该文建立了超声波辅助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分析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的方法。优化并对比了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涡旋辅助萃取和加热回流等前处理方法对水溶性糖类物质的萃取效果,分析了不同烟... 该文建立了超声波辅助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分析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的方法。优化并对比了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涡旋辅助萃取和加热回流等前处理方法对水溶性糖类物质的萃取效果,分析了不同烟用香原料中7种水溶性糖类物质的含量。在4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超声波辅助萃取15 min的优化条件下,鼠李糖、果糖、山梨醇在32.0~50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3.6%;木糖、葡萄糖、蔗糖在75.0~75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SD为2.8%~3.9%;麦芽糖的线性范围为75.0~1500.0 mg/L,RSD为8.5%,糖类成分的检出限为8.0~17.0 mg/L。样品回收率为72.1%~128%,RSD均不大于9.7%。该方法成功用于3类9个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类物质分析,结果表明,浸膏中糖类物质含量高于酊剂,净油中糖类物质较少。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较短、准确性好的优点,适用于批量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原料 水溶性糖 超声波辅助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其表面活性研究
7
作者 贾林林 李洪安 +2 位作者 邓泽元 张兵 李红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9-1297,1309,共10页
优化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并探究其在洗护产品中的应用潜力。首先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从油茶茶粕中提取茶皂素,进一步采用膜分离法对所得茶皂素进行纯化,以单因素实验确定茶皂素的质量浓度、膜孔径、膜压力、清洗次数对茶皂素得... 优化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并探究其在洗护产品中的应用潜力。首先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从油茶茶粕中提取茶皂素,进一步采用膜分离法对所得茶皂素进行纯化,以单因素实验确定茶皂素的质量浓度、膜孔径、膜压力、清洗次数对茶皂素得率和纯度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茶皂素质量浓度、pH、水盐度、水硬度对表面张力性能和起泡性、稳泡性的影响,以评价茶皂素在洗护产品中的应用潜力;将茶皂素与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以不同比例复配使用,探究其实际去污效果。结果表明:企业中试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茶皂素,得率达22.84%±1.76%;膜分离技术纯化最佳条件为质量浓度10 g/L、进膜压力4 bar、膜孔径8000 Da、80%(V/V)乙醇清洗一次,纯度达96.31%±3.18%;茶皂素在广泛的pH、盐度、硬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表面活性,温度应低于40℃;茶皂素单独使用的去污力为59.06%±3.15%,茶皂素与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复配使用后,去污力显著提升至83.01%±4.93%,茶皂素同时与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复配使用时的去污效果最佳,去污力达94.21%±6.30%,茶皂素具备良好的去污效果,可单独或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应用于洗护产品中。本研究为建立高效提取纯化茶皂素工艺及开发茶皂素洗护产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 膜分离纯化 表面活性 去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茅草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8
作者 徐源 张徐源 +5 位作者 闫婷婷 张婷婷 王琳 李尽哲 刘成 郭磊磊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33-140,共8页
【目的】探明提取香茅草黄酮的最佳工艺,提高香茅草黄酮得率,为香茅草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香茅草为材料,采用70%乙醇溶液结合超声辅助提取法,设计单因素试验探究液料比(mL∶g,分别为10∶1、15∶1、20∶1、25∶1、30... 【目的】探明提取香茅草黄酮的最佳工艺,提高香茅草黄酮得率,为香茅草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香茅草为材料,采用70%乙醇溶液结合超声辅助提取法,设计单因素试验探究液料比(mL∶g,分别为10∶1、15∶1、20∶1、25∶1、30∶1)、超声温度(35℃、45℃、55℃、65℃、75℃)、超声时间(45 min、55 min、65 min、75 min、85 min)对香茅草黄酮得率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香茅草黄酮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5∶1、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75min,黄酮得率为6.14%;经响应面法优化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超声温度51℃、超声时间82 min,黄酮得率为6.873%,与预测值6.367%接近。对香茅草黄酮提取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结论】香茅草黄酮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mL∶g)、超声温度51℃、超声时间82 min,香茅草黄酮得率为6.873%。优化后的香茅草黄酮提取方法可行,且稳定性好并可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草 总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蚕豆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9
作者 陈卫 谷彩花 +3 位作者 叶兆伟 陈琼 黄进兴 毕晶晶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5期63-67,共5页
为研究蚕豆多糖的提取工艺,开发蚕豆的利用价值。以信阳蚕豆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蚕豆多糖,在考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醇沉体积分数4个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蚕豆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蚕豆多糖... 为研究蚕豆多糖的提取工艺,开发蚕豆的利用价值。以信阳蚕豆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蚕豆多糖,在考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醇沉体积分数4个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蚕豆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蚕豆多糖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42 min,超声温度70℃,料液比1∶34(g∶mL),醇沉体积分数75%,此时蚕豆多糖的提取率为4.680%,为蚕豆多糖的提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多糖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刺尖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10
作者 夏海梅 张娅 +4 位作者 王莉 饶晓尧 陆中云 宋娜丽 蒲亚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青刺尖是滇西北特色生物资源,其含有黄酮类成分,但提取率、纯度均较低。为高效提取、纯化青刺尖总黄酮,以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青刺尖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筛选纯化青刺尖总黄酮的理想树脂... 青刺尖是滇西北特色生物资源,其含有黄酮类成分,但提取率、纯度均较低。为高效提取、纯化青刺尖总黄酮,以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青刺尖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筛选纯化青刺尖总黄酮的理想树脂及纯化条件;然后采用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柱色谱法进一步纯化,并计算青刺尖总黄酮纯度。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青刺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为60%、料液比1∶60 g/mL、提取时间70 min,该条件下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为7.97%。其中,各因素对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分离纯化青刺尖总黄酮的理想树脂为HPD-500树脂,通过绘制静态吸附/解吸曲线获得静态吸附饱和时间为240 min,静态解吸平衡时间为120 min。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液pH值为4,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30 mg/mL,洗脱剂用量为4 BV,洗脱液为60%的乙醇;该条件下纯化青刺尖总黄酮,纯度为33.19%。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纯化获得的青刺尖总黄酮纯度为62.48%,较大孔树脂纯化后纯度增加29.29%,较纯化前纯度增加5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刺尖 总黄酮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柱色谱法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荔枝籽油的提取工艺对比研究
11
作者 聂雪娇 王澍 +2 位作者 江小明 洪坤强 何东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45,共6页
采用3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番荔枝籽油,并对比分析3种提取方法对番荔枝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己烷法提取的番荔枝籽油的提油率最高,为90.2%,酸价最低,为19.9 mg/g,但过氧化... 采用3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番荔枝籽油,并对比分析3种提取方法对番荔枝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己烷法提取的番荔枝籽油的提油率最高,为90.2%,酸价最低,为19.9 mg/g,但过氧化值最高,为0.23 g/100 g;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的番荔枝籽油的过氧化值最低,仅为0.03 g/100 g,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全油部分70.2%),抗氧化性能较好;水相酶法提取的番荔枝籽油的提油率最低,为52.9%,酸价为23.8 mg/g,皂化值为188 mg/g。3种方法所得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75%,以油酸(41.146%~41.479%)和亚油酸(30.778%~31.729%)为主,营养特性相近。综合分析,超声辅助法是提取番荔枝籽油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籽油 有机溶剂提取法 超声辅助提取法 水相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油橄榄果渣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12
作者 聂龙英 苏满春 +2 位作者 焦利军 田凤鸣 赵福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9-56,共8页
为研究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性能,本试验以油橄榄果渣为原料,以果渣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选择液料比、乙醇浓度、纤维素酶添加量、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酶解提取工艺,同时采用滤纸圆圈法来测试评估油橄... 为研究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性能,本试验以油橄榄果渣为原料,以果渣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选择液料比、乙醇浓度、纤维素酶添加量、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酶解提取工艺,同时采用滤纸圆圈法来测试评估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当液料比为20 mL/g,乙醇浓度为60%,纤维素酶质量分数为0.4%(以油橄榄果渣粉末质量计),超声功率为300 W时,油橄榄果渣多酚为(17.37±0.05)mg/g。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抑菌能力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对三种试验菌抑菌性的强弱顺序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研究表明,油橄榄渣多酚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能够作为动物生产中的抑菌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多酚 超声辅助酶解技术 响应面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丝瓜籽油抗氧化活性及理化特性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邓艳 郭明遗 +2 位作者 涂梦婕 曾传涛 吴华昌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76-79,85,共5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水酶法3种方式研究简易高效提取丝瓜籽中油脂,对比分析丝瓜籽油提取率、抗氧化活性及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所得丝瓜籽油提取率最高(98.28%),索氏抽提法最低(89.28%),存在显著差异;抗氧化活性研... 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水酶法3种方式研究简易高效提取丝瓜籽中油脂,对比分析丝瓜籽油提取率、抗氧化活性及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所得丝瓜籽油提取率最高(98.28%),索氏抽提法最低(89.28%),存在显著差异;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超声提取所得丝瓜籽油对·OH,DPPH·,O_(2)^(-)·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其他2种提取方法,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50.20%,丝瓜籽油浓度与自由基清除率呈明显的剂量效应;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所得丝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均满足国家食用油标准。因此,采用超声提取法是针对提高丝瓜籽油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的一种较好应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法 水酶法 丝瓜籽油 抗氧化活性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葵花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欣 刘雨默 +3 位作者 郝静 赵海宁 李萌 王昌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0-1317,共8页
以金花葵花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了金花葵花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评估了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金花葵花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金花葵花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 L)1∶15、体积分... 以金花葵花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了金花葵花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评估了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金花葵花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金花葵花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 L)1∶15、体积分数80%的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35 min、提取温度75℃,在该条件下,金花葵花黄酮提取率为89.97%。质量浓度为1.00 g/L金花葵花黄酮对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94.81%、95.24%、82.80%;对三者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106.00、70.06和213.80μg/m L。金花葵花黄酮质量浓度≤0.4 g/L时,其对红细胞溶血率均<10%,属于轻度刺激;质量浓度为1.00 g/L的金花葵花黄酮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无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葵花 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法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安全性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硅藻土中玉米蜡脂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丹 孙立斌 +2 位作者 汪鸿 于殿宇 王俊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为了提高玉米油精炼的附加值,并实现硅藻土的可循环利用,以玉米油精炼副产物含蜡脂的硅藻土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玉米蜡脂,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对玉米蜡脂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蜡脂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 为了提高玉米油精炼的附加值,并实现硅藻土的可循环利用,以玉米油精炼副产物含蜡脂的硅藻土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玉米蜡脂,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对玉米蜡脂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蜡脂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玉米蜡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80 W、超声时间4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3,在此条件下玉米蜡脂提取率为(59.46±0.91)%。综上,超声辅助水剂法可以有效提取硅藻土中的玉米蜡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超声辅助法 水剂法 玉米蜡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太白贝母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敏娜 侯少平 +2 位作者 张尉婷 许海燕 王珊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太白贝母总黄酮,以太白贝母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69 W、料液... 采用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太白贝母总黄酮,以太白贝母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69 W、料液比为1∶18(g∶mL)、超声温度为79℃、超声时间为27 min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太白贝母总黄酮提取率可以达到17.7004%,与预测值相差极小;太白贝母总黄酮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在浓度为16 mg·mL^(-1)时,清除率分别达到82.15%、90.42%,与VC无明显差异。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操作简便、提取率高,适用于太白贝母总黄酮的提取。该研究为太白贝母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贝母 总黄酮 超声辅助 低共熔溶剂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及其抗运动疲劳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彬 张红静 +1 位作者 冯志强 黄华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以紫苏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工艺,并通过小鼠试验研究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的抗运动疲劳活性功能。结果表明,影响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 以紫苏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工艺,并通过小鼠试验研究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的抗运动疲劳活性功能。结果表明,影响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紫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85%、液料比15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平均值为4.67%,与模型预测值4.61%高度相符,说明模型可靠,可用于紫苏叶总黄酮提取。小鼠经灌胃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后,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相对于对照组小鼠明显延长,其灌胃量越多,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越明显;血液中血乳酸(BLA)与血清尿素氮(BUN)含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对机体抗运动疲劳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黄酮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广陈皮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唐婷范 徐紫薇 +3 位作者 李霞清 田玉红 李雪松 程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9,共5页
以广东新会生产的广陈皮作为原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广陈皮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以芦丁为参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测定广陈皮中黄酮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采取正交试验法,在单... 以广东新会生产的广陈皮作为原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广陈皮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以芦丁为参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测定广陈皮中黄酮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采取正交试验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固液比这4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得到最佳条件并且进行验证。最后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的方法研究广陈皮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得出结论:当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45 min、超声功率为300 W、固液比为1∶50时,广陈皮黄酮提取率可达到1.86%。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大,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越高,证明了广陈皮黄酮的抗氧化能力较高,是一种强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陈皮 黄酮 超声波辅助提取 正交试验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竹叶黄酮及提取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涛 李仕鲁 +2 位作者 陈德勇 何义国 赵兴秀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4-191,共8页
文章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竹叶黄酮,通过响应面法得到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56 W、超声时间15 min、乙醇浓度59.6%、料液比1∶27(g/mL)、竹叶粉末大小60~80目、竹叶浸润时间40 min,该条件下竹叶黄酮提取率可达到(1... 文章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竹叶黄酮,通过响应面法得到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56 W、超声时间15 min、乙醇浓度59.6%、料液比1∶27(g/mL)、竹叶粉末大小60~80目、竹叶浸润时间40 min,该条件下竹叶黄酮提取率可达到(1.6475±0.064)%。文章还分析了超声提取机理,发现超声波的热效应为竹叶黄酮的提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竹叶黄酮的提取,同时超声波降解了竹叶的细胞壁,减小了传质阻力,从而有利于竹叶黄酮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提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密银花多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国霞 牛祎琳 +1 位作者 牛富婷 程莹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96-203,共8页
本文以密银花为原料,比较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酶解法(Enzyme Extraction,EE)、超声波辅助法(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UE)和超声波辅助酶法(Ultrasonic-Enzyme Extraction,UEE)对密银花多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 本文以密银花为原料,比较热水浸提法(Hot Water Extraction,HWE)、酶解法(Enzyme Extraction,EE)、超声波辅助法(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UE)和超声波辅助酶法(Ultrasonic-Enzyme Extraction,UEE)对密银花多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方法提取的密银花多糖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UE-LJP(7.74%)、EE-LJP(4.35%)、UEE-LJP(3.38%)、HWE-LJP(2.13%)。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密银花多糖中均含有糖醛酸,密银花多糖是一种酸性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密银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最低(0.16%)、持水性及水合特性最强;酶法提取的密银花多糖中总糖含量较高(38.68%)。抗氧化活性表明,四种密银花多糖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HWE-LJP、UE-LJP和EE-LJP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67、0.104、0.093 mg/mL,在羟基自由基方面,UEE-LJP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为0.390 mg/mL。因此,不同提取方法对密银花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UE法和EE法可作为提取密银花多糖最适宜的方法,本文将为开发功能性食品和抗氧化等功能药物原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银花 多糖 提取方法 抗氧化 热水浸提法 酶解法 超声波辅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